万亿美元储备意味着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0:38:13
  根据前几个月我国外汇储备月均增长速度推算,十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将达万亿美元。万亿美元储备不仅是全世界第一,而且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外汇储

  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历来是穷国的概念应当发生变化了。从外汇储备的角度看,不仅总量,就是人均水平,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国家水平。万亿美元储备将对国际经贸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包括股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这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股市长期走牛的基础条件。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是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主要是对外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结果,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在国际一体化中由弱转强的趋势和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格局。这种趋势必然要求股票市场相应的进入新高峰阶段。我们判断股票市场进入长牛阶段的依据,除了股权分置问题顺利解决外,就是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发展。

  其次,万亿美元储备为牛市提供了资金面条件。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就是央行发行人民币基础货币的过程,也是企业和居民增加收入和银行存款包括现金增加的过程。我国这几年每年存款加现金的增幅高达16%左右,超过了GDP平均增幅。下半年,即使央行实行相对紧缩的信贷政策,但社会上存款和游资仍然充沛,足以支持长牛的需要。

  第三,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将会由此加快。天津市市长近期在公开讲话中披露天津外汇改革试点七项措施中有企业居民结售汇自由和购汇自由。关于购汇自由的试点办法和细节天津市政府还没有公布。天津市外汇改革试点如何推进暂且不论,这至少反映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将要加快。在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再不加快改革就显得滞后了。在外汇总量和人均持有量都比我国少的印度、俄罗斯等国,都在实施本币自由兑换进程。我国在这方面改革,特别是试点将会明显加快。

  第四,万亿美元储备对B股和银行板块是好消息。外汇储备增加会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这个进程会通过试点和小步走的方式逐步完成。这个过程每前进一步,B股价格就向A股靠近一步。近期,深圳B股已创出新高,上海B股缺乏新信息还在整理。随着外汇储备创新高消息的明确和外汇体制改革试点信息不断增多,B股价格向A股靠拢的步伐会加快。另外,银行是人民币资产主要持有机构,外汇储备增加会引发人民币长期升值压力,银行资产虽然也有外汇,但人民币资产为主。以本、外币合并的资产会随人民币升值而增加。所以,人民币升值对银行资产总体是有利的。根据前几个月我国外汇储备月均增长速度推算,十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将达万亿美元。万亿美元储备不仅是全世界第一,而且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外汇储

  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历来是穷国的概念应当发生变化了。从外汇储备的角度看,不仅总量,就是人均水平,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国家水平。万亿美元储备将对国际经贸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包括股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这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股市长期走牛的基础条件。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是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主要是对外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结果,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在国际一体化中由弱转强的趋势和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格局。这种趋势必然要求股票市场相应的进入新高峰阶段。我们判断股票市场进入长牛阶段的依据,除了股权分置问题顺利解决外,就是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发展。

  其次,万亿美元储备为牛市提供了资金面条件。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就是央行发行人民币基础货币的过程,也是企业和居民增加收入和银行存款包括现金增加的过程。我国这几年每年存款加现金的增幅高达16%左右,超过了GDP平均增幅。下半年,即使央行实行相对紧缩的信贷政策,但社会上存款和游资仍然充沛,足以支持长牛的需要。

  第三,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将会由此加快。天津市市长近期在公开讲话中披露天津外汇改革试点七项措施中有企业居民结售汇自由和购汇自由。关于购汇自由的试点办法和细节天津市政府还没有公布。天津市外汇改革试点如何推进暂且不论,这至少反映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将要加快。在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再不加快改革就显得滞后了。在外汇总量和人均持有量都比我国少的印度、俄罗斯等国,都在实施本币自由兑换进程。我国在这方面改革,特别是试点将会明显加快。

  第四,万亿美元储备对B股和银行板块是好消息。外汇储备增加会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这个进程会通过试点和小步走的方式逐步完成。这个过程每前进一步,B股价格就向A股靠近一步。近期,深圳B股已创出新高,上海B股缺乏新信息还在整理。随着外汇储备创新高消息的明确和外汇体制改革试点信息不断增多,B股价格向A股靠拢的步伐会加快。另外,银行是人民币资产主要持有机构,外汇储备增加会引发人民币长期升值压力,银行资产虽然也有外汇,但人民币资产为主。以本、外币合并的资产会随人民币升值而增加。所以,人民币升值对银行资产总体是有利的。
万亿美元储备意味着中国经济崩溃论的破产。
中国经济按照正常的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发展,回落低谷的时间也要较长。
即使外汇储备今后不再增长,而又假设目前中国经济从高位回落的话,由于有大量的外汇补充进来,这个落后过程将会相当缓慢,甚至还可能再带动起增长势头,所以,中国经济崩溃论短时间内完全不可能出现,崩溃论是别有用心的无稽之谈。

如果不说特大天灾人祸、等级较高的灾难性战争出现,总量越大,也越难以出现大幅下落的所谓崩溃。
  我很赞同伟哥的看法:就在洋鬼子一片唱衰之中,中国不但发展了,还攒钱了。这无论如何让美国人看了很不舒服。
一旦美元贬值,就什么都不是了。
奇怪的是中国目前持欧元非常少(相对美元),为什么,哪位专家给讲讲?
]]
意味中国的人均外汇储备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

在目前基础上,外汇储备再增加三五倍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任何大惊小怪的。
万亿美元储备就是人道型的核武器,谁都别想把中国整垮自己还能全身而退。
按13亿人口算,人均769.23美圆
]]
原帖由 很讨厌超大 于 2006-11-4 23:36 发表
奇怪的是中国目前持欧元非常少(相对美元),为什么,哪位专家给讲讲?


国储局外汇资产的比例矩阵属于高度机密,虽然会大概透露数字,但是那个权重是个函数,函数的相关变量不透露出来不好分析。拿到了比例,做回归分析虽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析出来,但是还是摸不准权重函数具体如何构成。
仅就目前看,美元权重大的原因很可能是和以前固定盯住的汇率制有关,现在美元在一篮子货币中的全重回归估计的比例在百分之九十多,也就决定了目前储备资产的结构必然以美元为主。另外个人认为国际投机商使用的币种以美元为主,我们开放资本账户后,一定规模的美元资产有利于维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美元贬值,人民币就升值了,动态平衡,不怕:victory:
==楼上说得倒是轻松啊,躺着说话不腰疼...

==万亿美金储备有一大半是我们劳工用血汗挣来的,美元一贬值,说没就没了,N年白干活了...
楼上几个白痴  美元再贬值业会有个底线  你以为美元会跌的没个完了?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 美元目前属于低谷阶段 离回升也就这一两年时间了
你当美联储和美国财政主管都是白痴啊?所以 别看美国人到处喊狼来了 那是扯谈 就中国的那点外储和购买的国债 都是人家掌控的范围以内 根本不怕你!除非中国有8--12兆的美元外汇储备 才会动摇美国的金融市场
至于欧元 只有傻子国家才去储备欧元 虽然欧元目前很坚挺 那是假相 看看欧洲人看美国脸色的样子 业就知道他们的货币只是平衡美国再世界金融范围的一个利用的力量而已  目光看元一点  别再说什么美元下跌 我们的外汇缩水变废纸这样的无知的话!
外汇储备越高是不是越好?哪位高人给科普一下?
美圆贬值,再贬,最多也就再贬20%到头了。而且那是相对于日圆、欧元等货币的贬值,与人民币的汇率,基本是在控制范围内的。
随着中欧贸易顺差的增加,欧元必然逐渐增加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与欧元区的贸易顺差,一般会用欧元作为储备,与美圆区的顺差,则以美圆为储备。一般只能在较小范围内调整比重,这是由贸易结构决定的。
中国的外汇储备,还不算太多,最多算适中,以后至少十几年,恐怕还要以每年1000-2000亿美圆的速度增加,2020年,超过2万亿是肯定的,接近3万亿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到2020年,我们的GDP和外贸规模将分别达到7-8万亿美圆、6万亿美圆,3万亿的储备,也就是1年左右的进口量,还是不算太多。别忘了,中国的外贸占GDP的比重,大约为70%,将来还会增加,比比重一般的国家多储备写外汇,总是有好处的。
外汇储备绝对是好事,简单的说成坏事,是无知的表现。

当然,适当的进行投资、运作,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回报率,是绝对必要的。
适当在美国和世界各地购买资产、投资、援外贷款、并购、多进口石油、矿石等储存在国内,都是很好的事。
多派些高级技工、专家、教授等人才,去美、德、日等国留学,请一流教授来华教学,也是很好的事情。
应该多买一些国外的好的专利,和国外一些资金不宽裕的优秀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也值得考虑。
还有,我们现在急需,但一时难以自研的高科技东西,也应该多买一些,比如核电站、各种高科技环保设备等等,反正比把钱那去买人家的国债强的多。
原帖由 gjscml 于 2006-11-6 11:03 发表


国储局外汇资产的比例矩阵属于高度机密,虽然会大概透露数字,但是那个权重是个函数,函数的相关变量不透露出来不好分析。拿到了比例,做回归分析虽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析出来,但是还是摸不准权重函数具体 ...


  我记得看报纸上的访谈提到过,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多样化的,除了美元欧元还储存了不少其他币值稳定的外汇,但是主要的外汇是美元、欧元、日元三种,比例大约在40%、30%、30%,但是没有说更多,美元虽然在我国外汇储备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连一半都没有占到。
]]
中美经贸处在十字路口 金融制衡考验中美智慧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4月06日 17:57:35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在近日的《华尔街日报》上,美国前任财政部长、原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的“金融恐怖平衡”论成了关注热点,该理论对于中美经济关系进行了如下描述和预测:由于贸易战或金融战将对两国的经济将带来毁灭性打击——“经济上的同归于尽”,因此尽管贸易局势日趋紧张,但谁也不会首先挑起事端。该理论认为中国不会停止每月在外汇市场购买数十亿美元的做法,同理美国也不会因人民币估值过低而实施严厉制裁。

    “金融恐怖平衡”论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中美两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互补性。但是,任何对美元是世界强势货币的现实掉以轻心,都是极度危险的。

    日本学者吉川元忠在其《金融战败—发自经济大国受挫后的诤言》一书中,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过日本“金融战败”的教训: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却只能目瞪口呆地看这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经济更上一层楼,这恰恰是因为美国在金融战场上“战败”日本所至。因为日本的对外债权大多为美元资产,所以美国只要玩弄汇率,就可以轻易地减少自己的债务负担并扼杀日本国力,这就导致了日本经济多年来的长期萧条。

    当然,中美和美日之间的背景情况也是有不同之处的,这正如吉川元忠所说,“日本在战略和安全保障上对美国的过分依赖招致了经济的混乱”。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在某一时期某大国军机在禁区对中国大陆空防进行刺探时,当即收到无线电严厉警告,“立刻离开!这里不是伊拉克!”,这是某大国空军在全世界极少遇到的“礼遇”。将这句话引入到“金融战场”上或许也同样适用:中国不是日本。

    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中国的汇改进程不能也不应成为美国贸易赤字的“替罪羊”。美国对亚太国家尤其是中国施加货币升值压力,并不能扭转其贸易逆差的现状,全球贸易失衡是深度经济结构问题,就美国而言,国内储蓄不足是其贸易赤字的深层原因。而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的造成也是美国“歧视性贸易”的结果之一,比如出于军事等非经济目的而对出口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行管制。难怪有观点曾戏言,若是美国取消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中国对美国出现贸易逆差也未必不可能。

    无论怎样,中美两国关于贸易赤字和汇率等问题的聚焦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这个十字路口,到底是“经济上的同归于尽”?还是“金融恐怖平衡”?抑或其他?这的确是个考验双方智慧和理性的严峻问题。 (李云峥)
美貿赤找中國彙改當替罪羊

香港《大公報》2006-4-10  李雲崢


在近日的《華爾街日報》上,美國前任財政部長、原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金融恐怖平衡」論成了關注熱點。該理論對於中美經濟關係進行了如下描述和預測:由於貿易戰或金融戰對兩國的經濟將帶來毀滅性打擊──「經濟上的同歸於盡」──因此儘管貿易局勢日趨緊張,但誰也不會首先挑起事端。該理論認爲中國不會停止每月在外匯市場購買數十億美元的做法,同理美國也不會因人民幣估值過低而實施嚴厲制裁。

金融戰場上中國不是日本

「金融恐怖平衡」論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了中美兩國之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和互補性。但是,任何對美元是世界強勢貨幣的現實掉以輕心,都是極度危險的。

日本學者吉川元忠在其《金融戰敗──發自經濟大國受挫後的諍言》一書中,就曾直言不諱的指出過日本「金融戰敗」的教訓: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卻只能目瞪口呆的看這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美國的經濟更上一層樓。這種與常規經濟相距甚遠的形成,恰恰是美國在金融戰場上「戰敗」日本所至。因爲日本的對外債權大多爲美元資産,所以美國只要玩弄匯率就可以輕易的減少自己的債務負擔並扼殺日本國力,這就導致了今日的日本山窮水盡、走投無路。

當然,中美和美日之間的背景情況也是有不同之處的,這正如吉川元忠所說,「日本在戰略和安全保障上對美國的過分依賴招致了經濟的混亂」。網路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無法證實的故事:在某一時期某大國軍機在禁區對中國大陸空防進行刺探時,當即收到無線電嚴厲警告,「立刻離開!這裏不是伊拉克!」,這是某大國空軍在全世界極少遇到的「禮遇」。將這句話引入到「金融戰場」上或許也同樣適用:中國不是日本!

問題聚焦到了十字路口

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很大程度上源於自身,中國的彙改進程不能也不應成爲美國貿易赤字的「替罪羊」。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在上個月發佈的《2006年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概覽》報告中就得出結論:美國對亞太國家尤其是中國施加貨幣升值壓力,並不能扭轉其貿易逆差的現狀;全球貿易失衡是深度經濟結構問題,就美國而言,國內儲蓄不足是其貿易赤字的深層原因。

而美對中貿易赤字的造成也是美國「歧視性貿易」的結果之一,比如出於軍事等非經濟目的而對出口中國的高新技術産品進行管制。難怪有觀點曾戲言,若是美國取消對中國高新技術産品的出口管制,中國對美國很可能是貿易逆差也未可知。

無論怎樣,中美兩國關於貿易赤字和匯率等問題的聚焦似乎已經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在這個十字路口,到底是「經濟上的同歸於盡」,還是「金融恐怖平衡」,抑或其他?的確是個考驗雙方智慧和理性的嚴峻問題。
高彙儲促外匯投資多元化

香港《大公報》 2006-5-9   李雲崢

一串半掩在沙漠中的項鏈,露在外面的珍珠一顆顆單獨看都是圓的,只有順著串聯珍珠的絲線去看,才更容易看清整條項鏈的脈絡輪廓。

近期關於中國外匯儲備的消息就像珍珠項鏈一般有「意味」:先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在公開場合提出「藏彙於民」的戰略選擇;接著中國外匯儲備總體規模在2月底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的消息傳出;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魏本華則在近日透露,「縮小版QDII」模式已經有了實際行動,中金公司的首筆受託管理資産300萬美元已經獲批彙出境外,在海外市場進行了投資。

由這條項鏈上三顆珠子的脈絡輪廓可見,隨著關於各方對中國高外匯儲備的關注升溫,一系列關於外匯市場和外匯投資領域的改革深化舉措將逐漸浮出水面。

改革舉措逐漸浮出水面

關於外匯儲備是否過高的問題,似乎不存在「是」與「不是」的簡單答案:要是說高了吧,從當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情況來看,中國這麽龐大的經濟實體保持相當數量的外匯儲備對於防範類似風險還是有其合理性的;若是說不高吧,中國目前相當於GDP35%左右的外匯儲備遠遠超出了2.4%的國際指標,至少從理論上來看,這個比例是有點高得離譜了。如何根據中國複雜的經濟現實來確定外匯儲備的最優點,想來是個誰也說不出準確結果的問題。

探究導致中國外匯儲備猛增的原因,無非有三:貿易順差加劇、吸收外商直接投資(FDI)以及國際遊資的湧入。

在國際遊資豪賭人民幣升值可能給外匯平衡帶來威脅的背景下,中國外匯管制在去年就已經出現了由「寬進嚴出」向「嚴進寬出」轉變的迹象: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去年中發佈並實施的《關於擴大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中,不但將境外投資外匯改革試點範圍擴展到全國,也將各地區2005年度境外投資購匯總額度增至50億美元,並將外匯局(分局)對境外投資外匯資金來源的審查許可權從原單個專案的300萬美元提高到1000萬美元。

促進對外投資實現平衡

很顯然,所謂「藏彙於民」的戰略選擇是外匯管制「嚴進寬出」的一種延伸和深化。任何一種戰略選擇的實施推進是需要具體細化的,「藏彙於民」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對外投資以實現國際收支平衡,而拓寬外匯投資渠道是決定這個目的能否順利實現的基礎:例如鼓勵和支援國內企業境外直接投資以及資本投資、金融機構開發和提供更多的外匯理財産品滿足個人需求等。

可見,從近期一系列政策層面上或隱或現的「吹風」來看,外匯投資渠道多元化改革深化將是一件不再遙遠的事情了。
美元「完美糅合」很困難

香港《大公報》 2006-8-4   李雲崢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Martin Feldstein在近期的《華爾街日報》上撰文,認爲如果美國希望緩解巨大的貿易失衡和限制美國對其他國家債務的增長,美元的總體國際估值必須更具競爭力;在美國國內追求強勢美元是保持國內市場總體購買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樣購買力就不會受到國內通貨膨脹的侵蝕。他要表達的核心觀點就是:「國內強勢美元」和「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美元」實際上並不矛盾,區分美元在國內的強勢和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的價值至關重要。

貶值無助改變貿易赤字

何謂「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美元」?說白了就是近年來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貶值的「國際弱勢美元」趨勢。而美元貶值的理論驅動,無非是想從有利出口和抑制進口需求的角度來緩解鉅額貿易赤字問題。其實,在關於美國出現一浪高過一浪的貿易保護主義的討論中,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源於跨國公司生産的國際轉移、美元貶值或其他貨幣升值無助改變美貿易赤字等,早已是衆所周知。再加之美國的貿易統計是以原産地爲統計規則,以及忽視了美國資本對外投資的收益等因素,所以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並未如一些貿易保護者渲染的那麽嚴重。

從這個角度看,對於美國而言,美元貶值對於減少貿易赤字的正面效果甚微問題,其實並不值得過分關注,反倒是弱勢美元政策對於美國國內的負面影響卻開始體現:雖然美國一直試圖將美元貶值控制在一個安全通道內,以防止暴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美元的持續走低,正促使美國資本加大對海外公司和證券投資,以避免美元可能大幅下跌的風險,同時也引發了外國資本對目前投資和持有美元資産「縮水」的擔憂。「國內強勢美元」概念的提出,可能正是一種試圖彌補和消除「國際弱勢美元」造成負面影響的構想。

經濟理論常被現實扭曲

僅從理論的角度來看,「國際弱勢美元」加「國內強勢美元」或許追求的是一種取長補短式的「完美糅合」,而實際上,正如其他完美的經濟理論願望往往總是會輕易被紛繁複雜的經濟現實扭曲撕碎一樣,在「國際弱勢美元」正面影響和負面效果失衡的狀況下,試圖用「國內強勢美元」來修補失衡並建立一種平衡的行爲,即使具有八卦太極圖中所體現出的那種能融合水火的超然掌控實力,只怕也是很難辦到的。

實際早已經上路並如冰川般繼續緩慢向前移動的「國際弱勢美元」現實,到底會給美國和世界經濟格局帶來什麽樣的影響和變化,只能拭目以待。
夹在"两堵墙"中间的对外投资

作者:李云峥   来源:中国工业报  日期:2006-9-20

    如果说美元贬值趋势像一堵由西向东缓慢移动的墙,那么人民币升值预期则就像一堵由东向西逐渐前移的墙。在这两堵墙之间,在中国外汇储备即将突破万亿美元的背景之下,再配之以中国企业国际化加速等现实因素,中国的对外投资列车已经开始逐渐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的外汇储备早在今年2月底就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日本外汇储备为8648.8亿美元,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7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06年6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15亿美元。7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增长到9545亿美元,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指日可待。
  世界第一的位置、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额,说明我国出口旺盛的同时,也带来了"两堵墙"的特殊烦恼---由于我国外汇储备有相当部分是以美元资产形式表现存在的,所以在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之下,美元资产储备的"缩水"问题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虽然"藏汇于民"成为一种鼓励方向,但是与"两堵墙"移动趋势呈现出逆风飞扬势态的外汇理财业务,是很难获得货币选票成为市场主流的,这从北京今年2月首次出现银行外汇理财产品亏损风波、7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中可见一斑。在这种形势下,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成了缓解这种压力的最现实的有效途径之一。
  实际上,政府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的成效早在去年就已经初现端倪。在2005年,全国共有946个境外投资项目通过了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协议投资总额64.6亿美元,同比上升99.38%。从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05年更是呈现出巨幅增长态势。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13.05亿美元,为2004年的6.26倍,几乎是中国2000~2004年对外净流出数字的总和。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可以成为缓解高汇储压力的一个宣泄口,但全球保护主义开始兴起,一些中国企业因缺乏优势竞争力而在海外并购后陷入困局等现实因素,都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绕不过去的门槛。可见,如何把握和解决好这些典型问题,不仅对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有利,也是对高汇储尴尬的贡献。
三大因素促中國外匯激增

香港《大公報》 2006-10-18   李雲崢
  
中國人民銀行的資料顯示,截止2006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爲9879億美元,同比增長28.46%,其中今年1-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1690億美元,同比多增加99億美元。按照這個趨勢,中國外匯儲備將在10月突破萬億美元關口幾乎已成定局。

導致中國外匯儲備激增的直接因素至少有三個:持續飆升的國際貿易順差、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資(FDI)以及國際「熱錢」的湧入。

貿易順差屢創新高

(一)貿易順差屢創新高。中國的國際貿易順差屢創新紀錄,是個衆所周知的事實。從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資料來看,今年8月份,中國的出口總額爲907.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8%;進口總額719.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6%。進出口相抵,中國8月份實現貿易順差188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且順差額大大高於7月份的146.1億美元。

從總體來看,僅今年1-8月中國就累計實現貿易順差946.6億美元,而中國2005年全年的貿易順差額爲1018.8億美元,2004年這個數位僅319.8億美元。另據2006年7月11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相關報道中的預測:由於中國下半年的出口額通常要高於上半年,預計中國2006年的貿易順差將在1300億至1500億美元之間。

(二)外商直接投資(FDI)依然持續增長。在2006年6月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曾經公佈過這樣一組資料:2005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724.0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42%。這一數位比商務部1月份公佈的統計快報數603億美元增加近120億美元,這是因爲在1月份公佈的資料中沒有包括銀行、保險、證券領域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數,而在2005年,中國的銀行、保險、證券業的外商實際直接投資達到創紀錄的118億美元。

而商務部在修正去年外商直接投資數額的同時,還公佈了2006年前4個月的實際使用外資資料:184.8億美元,同比增長5.76%。由該資料可以推測,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目前依舊保持穩中有升的發展勢頭。

國際遊資不斷湧入

(三)國際遊資不斷湧入。所謂「熱錢」,又被稱之爲「遊資」,是國際投機套利資本的通俗叫法。國際熱錢在中國境內的目的和舉動呈現出鮮明的特徵,即在「豪賭」人民幣升值的同時,亦大量進入房地産市場進行套利炒作。例如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06年上半年世界經濟運行簡況及其全年走勢分析》就曾指出:自今年2月份起,押注人民幣升值的熱錢捲土重來,今年2-5月流入中國的熱錢規模分別達到10.2億美元、44.5億美元、53.1億美元和125億美元。

由於外匯儲備的持續飆升將會給貨幣供應量和銀行信貸擴張、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等帶來影響,因此,如何設法防止外匯儲備繼續快速飆升,以及如何加強外匯儲備的利用效率,都將成爲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新課題。
趁熱打鐵實現「兩稅合併」

香港《大公報》 2006-10-27    李雲崢

近期,關於中國「兩稅合併」的各種說法吸引了衆多關注:沒有按照原計劃出現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兩稅合併草案》,已確定會提交10月下旬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進入一審程式。然而,因爲自1994年中國稅制改革之後「兩稅合併」近十多年的坎坷遭遇,令各方對於其這次的成功依然保持不樂觀的懷疑態度。

高彙儲帶來諸多問題

筆者以爲,基於中國經濟面臨的以高彙儲爲最終表現的一系列現實問題,諸如FDI(外商直接投資)不斷攀升,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投資過熱」和出口增加、出口貿易逆差過大導致貿易摩擦不斷、豪賭人民幣升值的外資持續湧入、中國民營企業的「假外資化」愈演愈烈等問題,國內改變以前只注重招商引資數量向注重引進外資質量的轉變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兩稅合併」的推動力已經呈現出不斷發力之勢,其「趁熱打鐵」進入全國人大審讀階段已成定局。

國外大型跨國公司是阻撓「兩稅合併」的根源嗎?雖然去年1月54家在華投資的世界500強公司上書國務院一事曾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是後來也得到澄清:那不過是中國財政部就可能出臺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向一些跨國企業進行調研的回函,而不是所謂「集體上書」。對於大型跨國公司而言,中國龐大的市場機會和稅收的「小恩小惠」孰重孰輕?一個公平、透明、長期穩定的稅制環境其實對外資和內資都有好處,反倒是政策久拖不決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市場信心。

實事求是的說,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之間近一倍的差異,是中國市場競爭環境被人爲扭曲的表現之一。目前中國的內資企業所得稅名義稅率爲33%,外商投資企業爲15%;考慮到稅收優惠政策因素,內資企業所得稅的實際負擔爲22%-25%,外商投資企業爲10%-15%,即外資企業可以享受比國內企業低10-12%的「超國民待遇」。

「兩稅合併」勢在必行

利用稅收優惠的目的是吸引外資,而其實際存在的漏洞也造成了中國經濟中的「假外資」泛濫現象。因爲用轉移資産等方式來將「內資」變臉爲「外資」並非難事,這只要看看中國大大小小的報紙和網路上的各類幫助註冊海外公司的小廣告泛濫就可見一斑了。民企外資化現象正是企業所得稅不公下的畸形産物,這必然造成一些老實合法的內資企業被置於競爭的劣勢,企業經營道德上的「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已開始顯現。假外資現象的本質是扭曲稅制下FDI對其的「擠出效應」,它不但使FDI資料的真實性大打折扣,也讓那些通過外資化來享受外資優惠政策的中國民企背上了本不該屬於自己的「原罪」。

傳統經濟理論認爲:FDI對東道國經濟增長、對外貿易的作用存在時滯效應,即降低FDI對於未來滯後年份的投資過熱以及因投資過熱造成的出口貿易摩擦激增等都具有一定緩解作用。當高彙儲壓力已經成爲中國「兩稅合併」的動力之時,「兩稅合併」步伐的加快趨勢將成爲不可阻擋的現實。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外汇储备第一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2006-09-12 15:32:49


  如果说美元贬值趋势像一堵由西向东缓慢移动的墙,那人民币升值预期则就像一堵由东向西逐渐前移的墙。在这两堵墙之间,在中国外汇储备即将突破万亿美元的背景之下,再配之以中国企业国际化加速等现实因素,中国的对外投资列车已经开始逐渐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的外汇储备早在今年2月底就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且这种势头还将持续下去。世界第一的位置、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额,在说明我国出口旺盛的同时,也带来了“两堵墙”中间的特殊烦恼:由于我国外汇储备有相当部分是以美元资产形式表现存在的,所以在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之下,美元资产储备的“缩水”问题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虽然“藏汇于民”成为一种鼓励方向,但是与“两堵墙”移动趋势呈现出“逆风飞扬”态势的外汇理财业务,是很难获得货币选票成为市场主流的。在这种形势下,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成了缓解这种压力的最现实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说,高汇储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政府支持、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动力引擎。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可以成为缓解高汇储压力的一个宣泄口,但全球保护主义开始兴起、一些中国企业因缺乏优势竞争力而在海外并购后陷入困局等现实因素,都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绕不过去的门槛。可见,如何把握和解决好这些典型问题,不仅对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有利,也是对高汇储“尴尬”的贡献。(李云峥)
高汇储压力与两税合并动力

作者:李云峥   来源:中国工业报  日期:2006-11-6

    据报道,在10月下旬,新的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两税合并的各种说法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眼球。因为自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之后,两税合并的呼声便此起彼伏,经过了近十多年的“坎坷”遭遇。
  笔者以为,基于中国经济面临的以高汇储为最终表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诸如FDI(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攀升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投资过热和出口增加、出口贸易逆差过大导致贸易摩擦不断、豪赌人民币升值的外资持续涌入、中国民营企业的“假外资化”愈演愈烈等,国内改变以前只注重招商引资数量向注重引进外资质量的转变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两税合并的推动已经呈现出不断发力之势,其趁热打铁进入全国人大审读阶段也在情理之中。
  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是否是阻挠两税合并的根源呢?虽然去年1月所谓的“54家在华投资的世界500强公司上书国务院”一事曾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后来也得到了澄清———那不过是中国财政部就可能出台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向一些跨国企业进行调研的回函,而不是所谓“集体上书”。对于大型跨国公司而言,中国庞大的市场机会和“小恩小惠”的税收孰重孰轻?其实,一个公平、透明、长期稳定的税制环境对外资和内资都有好处,反倒是政策久拖不决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市场信心。
  事实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之间近一倍的差异是中国市场竞争环境被人为扭曲的表现之一。目前,中国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为33%,外商投资企业为15%。考虑到税收优惠政策因素,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实际负担为22%~25%,外商投资企业为10%~15%,即外资企业享受了比国内企业低10%~12%的超国民待遇。
  利用税收优惠的目的是吸引外资,但其存在的漏洞也造成了中国经济中“假外资”泛滥现象,因为用转移资产等方式来将内资变脸为“外资”并非难事。“民企外资化”现象正是企业所得税不公下的畸形产物,这必然造成一些内资企业被置于竞争的劣势,企业经营道德上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已开始显现。“假外资”现象的本质是扭曲税制下FDI对其的挤出效应,它不但使FDI数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也让那些通过外资化来享受外资优惠政策的中国民企背上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原罪。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的作用存在时滞效应,即降低FDI对于未来滞后年份的投资过热以及因投资过热造成的出口贸易摩擦激增等都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当高汇储压力已经成为中国两税合并的动力之时,两税合并步伐的加快将成为必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