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大手笔开发南沙 昔日荒滩已变现代新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04:03
霍英东大手笔开发南沙 昔日荒滩已变现代新城
2006-10-30 07:37:18 南方日报网络版
  50亿中科合资炼油项目落户南沙。听到这个消息,17年前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开发小南沙的霍英东,必定是其中最高兴的一个。
  斯人已逝,壮志未酬。幸而,他当年植下的树苗已根扎深土,面朝蓝天。大志虽未竟,后继幸有人。
  身为商人,霍英东的价值却无法用数字来衡量。他是一个坐标,他试图以自己短短84年的人生,来标注香港、广州、华南甚至中国的历史。
  有人说,霍英东的成长过程和一生的经历,是香港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一个小小货运港口变成国际大都市的历史。但是,霍英东的目光绝不止于香港。“我当时的构想就是要在珠江三角洲找一个能够面向国际、面向大海的地方。”于是,他找到了梦中的金银岛———南沙。
  在一片反对声中,他在一片滩涂和乱石场上建立起南沙新城,展开“科技文化商贸中心”和“现代化海滨新城”的两翼。这个总投资额高达数百亿元的发展计划的成功实现,将对珠江三角洲乃至省港澳三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大家都知道,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跨世纪工程,年过古稀的霍英东正在做着人生的最后一次冲刺。
  然而,霍英东并未停住思考的脚步。2002年,南沙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海滨新城初具规模。此时,他提出以广州南沙为中心,辐射韶关、郴州、赣州三市,形成“红三角经济圈”。凭借南沙这个经济平台与“红三角”地区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带动整个“红三角”的经济尽快实现腾飞,这才是他的目光所在。
  荒滩在他眼中是金银岛
  圆圈再大,终有圆心。霍英东的离去让我们惋惜,但他留给我们的事业仍带给我们希望。而他的圆点精神,让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站在一条道路上。斯人已逝,南沙巨变。霍英东先生始终牵挂心中的这个“金银岛”,是记忆,是现实,更是梦想。甚至在他弥留之际,还亲自致电霍英东基金会负责人,了解有关南沙建设进展的最新情况。
  就在十几年前,一位满怀希望、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在南沙这片荒滩上,画了一个22平方公里的圈,铲起了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的第一把土,拉开了开发区建设的序幕。
  十几年来,他的一笔笔不求回报的投资巨款,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辛勤耕耘,使这片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国际瞩目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呈现在世人面前。南沙,现在已成为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滨海新城。这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一块充满梦想的土地,一块不断成长的土地。
  发现南沙
  南沙,地处广州最南端,扼珠江入海口,南接港澳,直面大海,又处大小珠三角中心。近年广州市南拓,把市区南部几个镇并入,使南沙总面积达五百多平方公里。原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有22平方公里的临海地带,是霍英东先生倾力开发十几年的海滨新城,人称小南沙。
  有人说他是南沙的发现者。1978年,霍英东初到南沙,“这里没桥、没路,是从黄埔那边租一艘海军的炮艇过来的。”当时,南沙的环境非常恶劣,“一有台风来,那些沙田就会被淹没。所以没有人肯来,那些田都没有人要的。”霍英东后来开玩笑地说:“当时南沙应该讲是番禺的‘西伯利亚’了。”1989年,当他力排众议正式动手开发小南沙,一下就引来世人诧异的目光:精明的霍英东何以看中这块荒废之地?
  “我当时的构想就是要在珠江三角洲找一个能够面向国际、面向大海的地方,南沙是我的一个梦想。”这个地点首先应该有条件建成省港澳之间的一个交通枢纽。
  后来,霍英东等人实地考察了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县市。此次考察,霍英东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番禺夹在珠江三角洲东、西部之间,它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和省港澳的共同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二,要搞活番禺,应该先从番禺南面的南沙入手。
  站稳“两只脚”
  霍英东开发南沙的第一个大动作是汽车轮渡服务。提起它,霍英东便显得兴致勃勃:“这个轮渡很重要,若从这里经过的货车数量占总流量的40%估算,即是说,每天起码有2万吨的货物从珠江三角洲通过这个渡口给工厂,或将产品运到海外市场,这个无形的效益是很大的。”现在,汽车轮渡的日车流量超过13000辆次,年收入超过1亿港元,投进去的资金早已收回。
  这个渡口北距广州54公里,南距香港38海里,西南距澳门29海里。
  其建成通航,大大缩短了珠江三角洲与港澳之间的距离。
  之后,霍英东又投资兴建了南沙客运港,他的目标是使南沙至香港的客运服务经常化。
  按照霍英东的设想,货运是南沙开发中必须站稳的一脚,另一只脚是客运。
  南沙“候鸟”
  数十年间,除了有特别事情外,每周,霍英东都像候鸟一样,定期乘坐公司的客船,到南沙一两天,为南沙的开发出谋献策,解决实际问题。每次上南沙,他一般都把3个儿子带上,父子齐出动,一起创造南沙开发这个跨世纪的庞大工程。
  霍英东说:“我很多内地投资都不求回报的。一件事只要对国家、地方、百姓有利,就值得我们做。”数年内,霍英东在占地54平方公里的南沙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内已购买了22平方公里土地,已办理手续的有13平方公里,集中在东南部滨海地区。由霍英东基金会投资,位于南沙新城南部,背山面海,占地250公顷的南沙资讯科技园区现已建成,是新城内主要的建筑之一,资讯科技园区分三期总投资30亿港元。
  南沙新客运港是霍英东基金会投资的二级国际客运港。客运港的设计体现了21世纪城市的新形象,建筑总面积1万平方米,建成后,从香港到南沙的船程只需70分钟;客运港出口连接通往广州的轻轨铁路,到广州只需半个小时。霍英东基金会还投资4亿元兴建了一座五星级酒店———南沙大酒店。
  南沙的发展,霍英东看在眼里。在《霍英东传》里,作者冷夏提到这样一个细节:1997年4月,霍英东约他到私邸见面,还特别交代:“你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没到南沙去了,有空,你去看看,这一年变化很大。”2002年4月,省、市正式启动南沙战略,省委、省政府在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召开推进南沙开发现场会。
  2005年8月,广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南沙成立为一个全新的行政区域,从此,南沙的发展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霍老勾画的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日前落户南沙的中国与科威特合资的炼油项目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而这仅仅是南沙开发新一轮高潮的开始。
霍英东大手笔开发南沙 昔日荒滩已变现代新城2006-10-30 07:37:18 南方日报网络版  50亿中科合资炼油项目落户南沙。听到这个消息,17年前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开发小南沙的霍英东,必定是其中最高兴的一个。
  斯人已逝,壮志未酬。幸而,他当年植下的树苗已根扎深土,面朝蓝天。大志虽未竟,后继幸有人。
  身为商人,霍英东的价值却无法用数字来衡量。他是一个坐标,他试图以自己短短84年的人生,来标注香港、广州、华南甚至中国的历史。
  有人说,霍英东的成长过程和一生的经历,是香港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一个小小货运港口变成国际大都市的历史。但是,霍英东的目光绝不止于香港。“我当时的构想就是要在珠江三角洲找一个能够面向国际、面向大海的地方。”于是,他找到了梦中的金银岛———南沙。
  在一片反对声中,他在一片滩涂和乱石场上建立起南沙新城,展开“科技文化商贸中心”和“现代化海滨新城”的两翼。这个总投资额高达数百亿元的发展计划的成功实现,将对珠江三角洲乃至省港澳三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大家都知道,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跨世纪工程,年过古稀的霍英东正在做着人生的最后一次冲刺。
  然而,霍英东并未停住思考的脚步。2002年,南沙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海滨新城初具规模。此时,他提出以广州南沙为中心,辐射韶关、郴州、赣州三市,形成“红三角经济圈”。凭借南沙这个经济平台与“红三角”地区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带动整个“红三角”的经济尽快实现腾飞,这才是他的目光所在。
  荒滩在他眼中是金银岛
  圆圈再大,终有圆心。霍英东的离去让我们惋惜,但他留给我们的事业仍带给我们希望。而他的圆点精神,让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站在一条道路上。斯人已逝,南沙巨变。霍英东先生始终牵挂心中的这个“金银岛”,是记忆,是现实,更是梦想。甚至在他弥留之际,还亲自致电霍英东基金会负责人,了解有关南沙建设进展的最新情况。
  就在十几年前,一位满怀希望、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在南沙这片荒滩上,画了一个22平方公里的圈,铲起了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的第一把土,拉开了开发区建设的序幕。
  十几年来,他的一笔笔不求回报的投资巨款,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辛勤耕耘,使这片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国际瞩目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呈现在世人面前。南沙,现在已成为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滨海新城。这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一块充满梦想的土地,一块不断成长的土地。
  发现南沙
  南沙,地处广州最南端,扼珠江入海口,南接港澳,直面大海,又处大小珠三角中心。近年广州市南拓,把市区南部几个镇并入,使南沙总面积达五百多平方公里。原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有22平方公里的临海地带,是霍英东先生倾力开发十几年的海滨新城,人称小南沙。
  有人说他是南沙的发现者。1978年,霍英东初到南沙,“这里没桥、没路,是从黄埔那边租一艘海军的炮艇过来的。”当时,南沙的环境非常恶劣,“一有台风来,那些沙田就会被淹没。所以没有人肯来,那些田都没有人要的。”霍英东后来开玩笑地说:“当时南沙应该讲是番禺的‘西伯利亚’了。”1989年,当他力排众议正式动手开发小南沙,一下就引来世人诧异的目光:精明的霍英东何以看中这块荒废之地?
  “我当时的构想就是要在珠江三角洲找一个能够面向国际、面向大海的地方,南沙是我的一个梦想。”这个地点首先应该有条件建成省港澳之间的一个交通枢纽。
  后来,霍英东等人实地考察了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县市。此次考察,霍英东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番禺夹在珠江三角洲东、西部之间,它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和省港澳的共同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二,要搞活番禺,应该先从番禺南面的南沙入手。
  站稳“两只脚”
  霍英东开发南沙的第一个大动作是汽车轮渡服务。提起它,霍英东便显得兴致勃勃:“这个轮渡很重要,若从这里经过的货车数量占总流量的40%估算,即是说,每天起码有2万吨的货物从珠江三角洲通过这个渡口给工厂,或将产品运到海外市场,这个无形的效益是很大的。”现在,汽车轮渡的日车流量超过13000辆次,年收入超过1亿港元,投进去的资金早已收回。
  这个渡口北距广州54公里,南距香港38海里,西南距澳门29海里。
  其建成通航,大大缩短了珠江三角洲与港澳之间的距离。
  之后,霍英东又投资兴建了南沙客运港,他的目标是使南沙至香港的客运服务经常化。
  按照霍英东的设想,货运是南沙开发中必须站稳的一脚,另一只脚是客运。
  南沙“候鸟”
  数十年间,除了有特别事情外,每周,霍英东都像候鸟一样,定期乘坐公司的客船,到南沙一两天,为南沙的开发出谋献策,解决实际问题。每次上南沙,他一般都把3个儿子带上,父子齐出动,一起创造南沙开发这个跨世纪的庞大工程。
  霍英东说:“我很多内地投资都不求回报的。一件事只要对国家、地方、百姓有利,就值得我们做。”数年内,霍英东在占地54平方公里的南沙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内已购买了22平方公里土地,已办理手续的有13平方公里,集中在东南部滨海地区。由霍英东基金会投资,位于南沙新城南部,背山面海,占地250公顷的南沙资讯科技园区现已建成,是新城内主要的建筑之一,资讯科技园区分三期总投资30亿港元。
  南沙新客运港是霍英东基金会投资的二级国际客运港。客运港的设计体现了21世纪城市的新形象,建筑总面积1万平方米,建成后,从香港到南沙的船程只需70分钟;客运港出口连接通往广州的轻轨铁路,到广州只需半个小时。霍英东基金会还投资4亿元兴建了一座五星级酒店———南沙大酒店。
  南沙的发展,霍英东看在眼里。在《霍英东传》里,作者冷夏提到这样一个细节:1997年4月,霍英东约他到私邸见面,还特别交代:“你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没到南沙去了,有空,你去看看,这一年变化很大。”2002年4月,省、市正式启动南沙战略,省委、省政府在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召开推进南沙开发现场会。
  2005年8月,广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南沙成立为一个全新的行政区域,从此,南沙的发展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霍老勾画的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日前落户南沙的中国与科威特合资的炼油项目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而这仅仅是南沙开发新一轮高潮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