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之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1:29:51
静之境

  
  在喧哗的尘世忙碌得久了,很难分出一点闲情逸致来体悟生命之本原。于是,喧闹、甚至于碌碌无为渐渐占据了我们所有宁谥的生命空间!常有一种疲惫、焦虑、不安,不时袭向心灵深处,今天与一朋友电话中闲侃:“你们身居闹市,早已远离了宁静,远离了自然,而远离了生命之宁静与自然,则或许意味着远离了人生之根本!”朋友笑而不答,也不知道自己所言有几分道理。

  静是一种感受。闲居独处,品一杯香茗,任思绪随袅袅轻烟飘飞,不觉静由心来,原先四散于各个角落的静霎时集结于心,这是一种淡淡而惬意的静。如果还能够有一曲喜欢的旋律陪伴,也或敲出一段心情文字,自是“小静”有所“小得”了。

  真正的静,其实是一种境。想要使自己的心灵获取一份静,或者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早就有诸葛亮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之说,大意是说在静中求得开阔视野,在纷乱中看出时事发展规律,然后以明志、得志而大展宏图!这是一种波澜壮阔的人生恢宏之静。在宁静淡泊中,我们才能够走近人性之真正本源。所谓宁静淡泊,不过是种观心之道,让我们真正触摸人性之本源而已。

  孔子则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所说之静,是要人们知道了所要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有了这种最高境界的志向,才能心静,心静后才能安稳,安稳后才能思考,思考后才能达到最高境界。这种静之境,是一种人生的始终修为,让我们不断返观内心世界,在纷纷攘攘的尘世中,不断认识并超越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人生道德的至高境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舒”则更是一种智慧的心境,是看穿人生沉浮的一种智慧之静。静而生境,则绝虑忘忧。而云之狂飚,化为细雨,却也最终归于静。倘若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心灵世界维持这样一种静之境,思想意境空灵,或者不止于仅仅是简单麻木于世间万物,更应该让我们在喧闹忙碌中分出一点闲情逸致,去体悟生命之真正本源,从而达到“心源情则外物不能挠”的生命境界。

  所有往静而去的路径都一一走过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摒弃世间俗世杂念,脱离掉所有发于心的吟咏;在动之侧想静之优越;在静之畔思静之空灵,静便自心而生。而笑看人世,归于红尘,或者是静而后之至境。“看破红尘,不是至境;看破红尘而归于红尘才是至境。”云雨后而知静之美,此刻我们便走进了静之真正境界!

出处:《强国周刊》静之境

  
  在喧哗的尘世忙碌得久了,很难分出一点闲情逸致来体悟生命之本原。于是,喧闹、甚至于碌碌无为渐渐占据了我们所有宁谥的生命空间!常有一种疲惫、焦虑、不安,不时袭向心灵深处,今天与一朋友电话中闲侃:“你们身居闹市,早已远离了宁静,远离了自然,而远离了生命之宁静与自然,则或许意味着远离了人生之根本!”朋友笑而不答,也不知道自己所言有几分道理。

  静是一种感受。闲居独处,品一杯香茗,任思绪随袅袅轻烟飘飞,不觉静由心来,原先四散于各个角落的静霎时集结于心,这是一种淡淡而惬意的静。如果还能够有一曲喜欢的旋律陪伴,也或敲出一段心情文字,自是“小静”有所“小得”了。

  真正的静,其实是一种境。想要使自己的心灵获取一份静,或者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早就有诸葛亮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之说,大意是说在静中求得开阔视野,在纷乱中看出时事发展规律,然后以明志、得志而大展宏图!这是一种波澜壮阔的人生恢宏之静。在宁静淡泊中,我们才能够走近人性之真正本源。所谓宁静淡泊,不过是种观心之道,让我们真正触摸人性之本源而已。

  孔子则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所说之静,是要人们知道了所要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有了这种最高境界的志向,才能心静,心静后才能安稳,安稳后才能思考,思考后才能达到最高境界。这种静之境,是一种人生的始终修为,让我们不断返观内心世界,在纷纷攘攘的尘世中,不断认识并超越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人生道德的至高境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舒”则更是一种智慧的心境,是看穿人生沉浮的一种智慧之静。静而生境,则绝虑忘忧。而云之狂飚,化为细雨,却也最终归于静。倘若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心灵世界维持这样一种静之境,思想意境空灵,或者不止于仅仅是简单麻木于世间万物,更应该让我们在喧闹忙碌中分出一点闲情逸致,去体悟生命之真正本源,从而达到“心源情则外物不能挠”的生命境界。

  所有往静而去的路径都一一走过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摒弃世间俗世杂念,脱离掉所有发于心的吟咏;在动之侧想静之优越;在静之畔思静之空灵,静便自心而生。而笑看人世,归于红尘,或者是静而后之至境。“看破红尘,不是至境;看破红尘而归于红尘才是至境。”云雨后而知静之美,此刻我们便走进了静之真正境界!

出处:《强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