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飞机,别嗦是国军的,我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44:56
<br/><br/>
从机身材质来看,应当是德国容克公司的作品!!
是容克F13的水上型,原型是世界上第一种专用客机!!<br/>图上是瑞典空军的!!
<p>国军搞了不少德国货呀</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小文同学</i>在2006-8-13 12:28:00的发言:</b><br/><p>国军搞了不少德国货呀</p></div><p>老蒋曾经打算武装60个德式化师,这样周边国家就可以轻松搞定了,可惜到抗战时只有3个,不过这3个都是抗战主力。</p>
德械师算不上抗战主力。南京一役损失殆尽,种子也没留下多少。没发挥应有的作用。
<p>老蒋主持黄埔后尽搞些政治人才,陆军战役战术方面很差。</p><p>一将无能累死三军。</p>
不过老蒋的德式装备还是不错的
<p><b><font color="#0000ff" size="3">容克(JunKKer)F-13</font></b></p><p><table height="327" width="99%" border="0"><tbody><tr><td height="2"><font color="#0000ff"><b>技术参数</b></font></td></tr><tr><td height="142"><table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34%"><font color="#000000" size="2">翼展</font></td><td width="66%"><font color="#000000" size="2">12.75米</font></td></tr><tr><td width="34%"><font color="#000000" size="2">机长</font></td><td width="66%"><font color="#000000" size="2">9.6米</font></td></tr><tr><td width="34%"><font color="#000000" size="2">机高</font></td><td width="66%"><font color="#000000" size="2">null米</font></td></tr><tr><td width="34%"><font color="#000000" size="2">正常起飞重量</font></td><td width="66%"><font color="#000000" size="2">730千克</font></td></tr><tr><td width="34%"><font color="#000000" size="2">最大平飞速度</font></td><td width="66%"><font color="#000000" size="2">140千米/小时</font></td></tr><tr><td width="34%"><font color="#000000" size="2">实用升限</font></td><td width="66%"><font color="#000000" size="2">4000米</font></td></tr><tr><td width="34%"><font color="#000000" size="2">航程</font></td><td width="66%"><font color="#000000" size="2">560千米</font></td></tr><tr><td width="34%"><font color="#000000" size="2">动力装置</font></td><td width="66%"><font color="#000000" size="2">BMWⅡa发动机</font></td></tr><tr><td width="34%" height="17"><font color="#000000" size="2">功率</font></td><td width="66%" height="17"><font color="#000000" size="2">310马力</font></td></tr></tbody></table><p>国军使用情况就要等学霸来科普了。原来航空世界上有篇陈老的容克斯飞机在中国的文章,不错。欧亚航空公司也用过F-13</p><p>楼主这架飞机很有意思,飞机有浮筒,但机徽不是海军的,不知道那位学霸来讲讲</p><p></p></td></tr></tbody></table></p>
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开创早期,中国从西方几个航空先进国家购买若干名牌产品,其中有的型号是仅为中国生产的。<p style="LINE-HEIGHT: 150%;">  寇蒂斯霍克(CURTISS HAW II)双翼及单翼战斗机是在 1930 年由美国出口售给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寇蒂斯公司曾出口 299 架双翼机,另在两个国家特许制造若干架。</p><p style="LINE-HEIGHT: 150%;">  寇蒂斯 75 机有两种出口型。一种是带有固定起落架,装有莱特旋风(Cyclone)780 马力发动机,简称为 H-75。此型飞机自 1937 年为中国、泰国、阿根廷共生产 73 架。另一种为稍重而轻快飞机,有可回收起落架,装置双黄蜂(Wasp)或旋风 1,100/1,200 马力发动机,简称为 H-75A。此型大量生产,自 1938 年起,出口到法、中……等六个国家。它与美国空军 P-36A 战斗机基本相似。</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80"><b>建立 CAMCO</b></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中国政府于 1932 年加强空军建设,先后购买美国道格拉斯 O-2 双翼机和沃特(Vought)公司 V-65 海盗(Corsair)飞机。1933 年 3 月,美国杜立特中尉(James Dolittle)来华。他带来一架寇蒂斯双翼战斗机,进行飞行示范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当时中国国民政府订购霍克 II 型单座双翼战斗机五十架。 由于与寇蒂斯莱特公司签订合约,在中国建立由美国主办的飞机装配工厂。1934 年 10 月 1 日,宜告成立中央飞机制造厂(CENTRAL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简称 CAMCO)。该厂设在浙江杭州觅桥机场。根据合约,该厂是中美合办,美方参加者有寇蒂斯莱特、道格拉斯和洲际(INTERCONTINENT)公司……等几个厂家。根据合约,CAMCO 将在开工五年后全部由中国主办。业务上,该厂仅制造飞机部件、装配和修理,而发动机整体,螺旋桨及仪表等都是进口的。该厂可以年产装配飞机六十架。早期,该厂曾装配或修理的机种有:寇蒂斯、道格拉斯、诺斯罗普和康绍里德(<font size="-1">Consolidated</font>)……等。</p><p style="LINE-HEIGHT: 150%;">  CAMCO 实际上是美国私营洲际航空公司(INTERCONTINENT C00RPORATION,N.Y.)在中国发展的分支单位。洲际公司的主持人是威廉.潘雷(WILLIAM PAWLEY),他善于利用国际关系发展贸易,与当时中国政府有关官员相识。中国政府于 1936 年购买寇蒂斯霍克 III 式以后,又购买 71 架同样的双翼机,供 CAMCO 作最后装配用。(抗战后期,CAMCO 迁到中缅边境垒允(LOIWING)建厂继续正规生产)。</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80"><b>袭维特来到中国</b></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在中国政府有意重新组织中国空军时,美国商务部从出口利益出发,鼓动中国聘请美国军官作为中国航空顾问。1932 年美国退休上校裘维特被选为非官方负责人,来到中国,作为中国航空顾问。裘维特使命的作用是深刻的,便利的条件允许此项工作计划持续多年,走向空军现代化,良好培训和装备现代化发展。同时,一个由美国人主办的民用航空公司,即中国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简称 CNAC)宣告成立,在国内各大城市运营。这个公司对促进交通起了一定作用,但投资者在中国赚取了高额利润。</p><p style="LINE-HEIGHT: 150%;">  到 1935 年,中国对 CAMCO 的认识已经清醒,但由于合同以及政治和实际原因,中国被迫仍通过潘雷与寇蒂斯公司打交道。1935 年 6 月 1 日,裘维特贸易团停止在华活动。在 1929~1934 年期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航空产品达到九百万美元。</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80"><b>意大利航空代表团</b></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1933 年初,中国国民政府购买 20 架全部武装的意大利菲亚特 B.R.3 轰炸机,在杭州装配。由劳第(LORDI)将军领队的意大利航空代表团于 1933 年来到中国,任职为航空顾问。中国转向意大利是因为意方允诺协助中国建设航空工业和空军,并除飞行人员外,也培训工程师,并在江西南昌建立一座飞机制造厂。此厂以后迁往四川省南川县,命名为第二飞机制造厂。</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80"><b>中国广东空军</b></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广东省领导者是陈际唐将军,他有自己的陆、空军。1933 年美国商务部组织非官方代表团到广东活动,促使广东当局订购一批波音飞机。1934 年春,广东空军首脑黄光锐将军提出要组织和管理一个现代化航空工厂,具有工程和设计监管力量,并由在美学成的中国人和在美出生的中国志愿者参加。于是有若干爱国学者、工程师愉快地报名回国参加建设。与此同时也有外籍人员被录用来华,其中一位年轻工程师萨卡钦科的工作成绩优良,做出一定贡献。</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80"><b>萨卡钦科简况</b></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康士坦丁.萨卡钦科(CONSTANTINE L.ZARHARTCHENKO)是俄罗斯卢布森(LOBLIN)人,早期教育在卢布森和基辅(KIEV)完成,以后参加俄国皇家海军,曾任海军学校学员。1920 年他二十岁时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完成学业,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23~1934 年他在美国几个有名公司任研究员、总工程师等职。</p><p style="LINE-HEIGHT: 150%;">  1934 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工作机会很少。正巧,美国航空界先驱者 C.H.DAY 先生告诉萨卡钦柯:中国广东空军需要现代化轰炸机。萨氏对此非常注意,由于他尚属独身,很想前来中国,使他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这样,他于 1934 年夏季应聘来到广东。由于他对日本不满,自己原是俄国皇家海军军官,他认为有一笔宿怨要还。到 1940 年初为止,他在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担任首席助理工程师。1940 年他转到中国政府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所任高级航空工程师和技术顾问,主管过不同研究项目,包括规划、设计和生产,直到 1943 年 1 月。</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80"><b>韶关航空工厂——第一飞机制造厂</b></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1935 年 8 月韶关航空工厂的设备、机器及材料均已运到,因此开工运行。第一架复兴号双翼教练机于 1936 年 5 月建成并通过试飞。</p><p style="LINE-HEIGHT: 150%;">  1936 年 7 月 1 日中国国民政府向广东进军。不久,广东空军投向国府。此后,DAY 先生和萨卡钦柯成为技术顾问,调到空军总部训练设计和工程人员。</p><p style="LINE-HEIGHT: 150%;">  1938 年 10 月,日军占领广东,韶关航空工厂更名为第一飞机制造厂,西迁 1,448 公里到达云南昆明。这是一项艰巨的动作,须运载全部机器、设备、材料、飞机半成品……等,还有职工及家属,男女老幼,共有 17 列火车及 274 辆卡车的载荷。</p><p style="LINE-HEIGHT: 150%;">  1938 年 12 月第一飞机制造厂在昆明重建成立。到 1939 年中期,新厂在丘陵地带伪装下全部复工,生产 100 架重新加以修改设计的苏联波利卡波夫(POLIKARPOV)I-15 双翼战斗机。这种飞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具有防弹座舱的飞机,它包括单独防弹座位和拱起的后背板。此后背板是预先成形、钻孔、热处理的,厚约 8~9mm。这个设备可在 76 公尺的距离内挡住一个 12mm 口径的子弹。</p><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80"><b>陈纳德来华工作</b></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陈纳德少校(CLAIRE CHENNAULT)是当时有名的特技飞行员,已经从美国军队退役。他接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华,作为航空顾问。陈纳德回忆说:“我是被通知隐匿姓名去中国,参加中国军事航空工作。1937 年 5 月,我到上海,并报告蒋夫人和蒋总统。我们被告知立即到中国航空基地去熟悉情况并呈报见闻。我们在观察时日本攻击了北京附近的芦沟桥。”</p><p style="LINE-HEIGHT: 150%;">  人们希望,通过像陈纳德这样一个挂名首脑,逼使罗斯福总统公开与中国贸易交往,并从武力方面协助中国与日本战斗。美国人民和中国工业家都同样需要陈纳德。为了保持与他的关系,并使美国资金再次流入中国,以及使美军投入战争,国民政府给陈纳德以中国空军上校名义,满足他一切需要,乃至他自己的飞机。陈纳德当然不很了解问题的背景。作为一个诚实的和自愿献身的人,他来中国绝对是为了协助中国抗日。他希望用他自己在混战中的航空技巧和进攻型空战能力来达到上述目的,而美国空军则拒绝这一切。得知 1937 年 7 月在中国北方的事件后,陈纳德在他自己的好心之外,决心留在中国参加抗日。从此揭开了中国航空抗日的新篇章……</p>
恐怕没等他建立那60个师就垮了!根本部符合国情!建立德械军的主要目的是围剿红军!!
果然是国军的,陈水扁上台后,“国”军就应该改称“民”团了吧。
哈哈 民团&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