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评论] 2006年夏天“中国VS韩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37:25
<p>韩国朝鲜日报</p><p>&nbsp; &nbsp;&nbsp;&nbsp; 2006年夏天,中国和韩国最明显的差距是什么?我想是“发展经济的意志”和“经济活力”。每年7~8月是难以找到引人瞩目的“新闻淡季”。但最近,香港等中华地区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报道关于经济开发和振兴方面的消息。</p><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种举动在31个省市同时显现出来。这给人的印象是,“全中国经济特区化”潮流加快了步伐。下面来看几个事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事例一。被称为落后的中国西部地区代名词的陕西省。该省在7月中旬宣布,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约1.2万亿韩元)兴建中国最大的太空科学基地。为此,在省会西安一带和发射“神舟”、“长征”等太空飞船的中国宇宙航空集团公司举行了签字仪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陕西省代省长袁纯清说:“要成为每年收入达到1580亿美元(约158万亿韩元)的全球航天产业的主人。”也就是说,要发展成不仅生产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火箭,而且还能生产通讯装置、军需品的全球航天科学发源地。</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事例二。发生成为中国共产革命的导火线的“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的中部江西省省会南昌正在蜕变为“制造业中心城市”。进入今年已成功吸引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业晨鸣集团和中兴通信等10多家企业投资建厂。虽然南昌是人口只有460万人的中小城市,但把符合“全球标准”的行政处理方式、让顾客满意、最长5天内“迅速处理事情”视为生存关键词。</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事例三。辽宁省上月末宣布,把大连市长兴岛建设成东北亚物流中心兼装备制造业基地。这是“振兴东北”工程事业的一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答应向大连市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约3.6万亿韩元)的贷款。李克强省长邀请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访问并亲自接见,加快推进效仿上海附近的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二工业园区与新加坡的合作。<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此外,吉林省利用“长白山开发地区”招商引资。南部福建省发挥地理位置上接近台湾的优势,正在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计划。<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所以,中国经济政策负责人为平息经济膨胀热潮连日来大伤脑筋。但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GDP)仍高达11%。</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现在把目光转向我国,情况截然相反。跌落低谷的经济增长率、时隔9年经常收支再现逆差根本不算什么大事。连续4年一路下滑的制造业创业、萎靡不振的消费心理……再加上半导体、手机、家电等“IT三人帮”的出口也时隔3年出现倒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言以蔽之,“经济动力”灭火,担心长期不景气的警告音四处响起。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要说:“只要南北关系发展顺利,其他的搞砸了都无所谓吗?”这个夏天让我们感受到韩、中两国国民和国家命运即将发生逆转的危机感。</p><p>香港特派记者 宋义达</p><p>韩国朝鲜日报</p><p>&nbsp; &nbsp;&nbsp;&nbsp; 2006年夏天,中国和韩国最明显的差距是什么?我想是“发展经济的意志”和“经济活力”。每年7~8月是难以找到引人瞩目的“新闻淡季”。但最近,香港等中华地区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报道关于经济开发和振兴方面的消息。</p><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种举动在31个省市同时显现出来。这给人的印象是,“全中国经济特区化”潮流加快了步伐。下面来看几个事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事例一。被称为落后的中国西部地区代名词的陕西省。该省在7月中旬宣布,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约1.2万亿韩元)兴建中国最大的太空科学基地。为此,在省会西安一带和发射“神舟”、“长征”等太空飞船的中国宇宙航空集团公司举行了签字仪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陕西省代省长袁纯清说:“要成为每年收入达到1580亿美元(约158万亿韩元)的全球航天产业的主人。”也就是说,要发展成不仅生产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火箭,而且还能生产通讯装置、军需品的全球航天科学发源地。</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事例二。发生成为中国共产革命的导火线的“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的中部江西省省会南昌正在蜕变为“制造业中心城市”。进入今年已成功吸引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业晨鸣集团和中兴通信等10多家企业投资建厂。虽然南昌是人口只有460万人的中小城市,但把符合“全球标准”的行政处理方式、让顾客满意、最长5天内“迅速处理事情”视为生存关键词。</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事例三。辽宁省上月末宣布,把大连市长兴岛建设成东北亚物流中心兼装备制造业基地。这是“振兴东北”工程事业的一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答应向大连市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约3.6万亿韩元)的贷款。李克强省长邀请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访问并亲自接见,加快推进效仿上海附近的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二工业园区与新加坡的合作。<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此外,吉林省利用“长白山开发地区”招商引资。南部福建省发挥地理位置上接近台湾的优势,正在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计划。<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所以,中国经济政策负责人为平息经济膨胀热潮连日来大伤脑筋。但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GDP)仍高达11%。</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现在把目光转向我国,情况截然相反。跌落低谷的经济增长率、时隔9年经常收支再现逆差根本不算什么大事。连续4年一路下滑的制造业创业、萎靡不振的消费心理……再加上半导体、手机、家电等“IT三人帮”的出口也时隔3年出现倒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言以蔽之,“经济动力”灭火,担心长期不景气的警告音四处响起。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要说:“只要南北关系发展顺利,其他的搞砸了都无所谓吗?”这个夏天让我们感受到韩、中两国国民和国家命运即将发生逆转的危机感。</p><p>香港特派记者 宋义达</p>
<p><span class="title-t"><strong>中国酝酿推出更多措施以控制经济增长速度</strong></span>
        </p><p>华尔街日报</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据国有媒体报导,中国官员周三正在开会讨论下一步控制经济增长的措施,与此同时,中国最高经济规划部门发文呼吁紧缩银行信贷和严控建设项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据报导,中国政府认为早些时候推出的一些举措(包括4月份的加息)均未能控制住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中国领导人担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可能引发金融危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据新华社及其他报纸报导,中国100多位经济官员已从周二开始在北戴河避暑胜地举行为期5天的会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报导称,这些官员将讨论如何放缓(一些经济学家声称已经过热的)经济增长、降低能耗、减小贫富差距等议题。但相关报导没有提到具体的与会官员,也没有说明与会者可能正在酝酿的任何措施。</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新华社报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简称:发改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要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继续严把信贷“闸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1.3%,受固定资产投资推动。今年上半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9.8%。</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发改委周二发布的报告显示,一些行业的投资增长速度甚至更快,例如,上半年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了44.5%,同期纺织业投资增长了40.6%。</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另据《中国日报》(China Daily)报导,发改委在报告中批评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片面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违法违规用地现象比较严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日报》援引发改委一位官员的话称,自2003年以来他们已经陆续推出了一些调控措施,但这些措施往往在地方上遇到阻力。</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发改委上周表示,预计7-9月份当季GDP增幅仅会小幅放缓至10.8%。</p><p><br/>香港时间2006年08月03日09:03更新</p>
韩国能vs中国的东东已经不多了。
<p><strong>这个夏天让我们感受到韩、中两国国民和国家命运即将发生逆转的危机感。</strong></p><p><strong></strong>&nbsp;</p><p>难道笔者认为迄今为止韩国国民的命运要比中国好得多吗?</p>
人家韩国人是自谦吧,呵呵。那有这么夸张啊。
<p>韩国人可真能拿的比啊 我不知道是抬高自己还是贬低我们</p><p>我曾见过一个韩国人 他原来张口比口就是韩国比美国怎么怎么</p>
<p>“只要南北关系发展顺利,其他的搞砸了都无所谓吗?"</p><p>看来我党要聪明得多```至少胡哥不会以两岸关系为自己开脱```</p><p></p>
<p><tr></tr><td class="arttitle" valign="top"></td>[总编辑评论] 卢武铉与胡锦涛 </p><p>韩国朝鲜日报</p><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td></td><tr></tr><tr></tr><td class="artstitle" valign="top"></td><!--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td></td><tr></tr><tr></tr><td class="new01" valign="top"></td><br/><!--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nbsp;&nbsp;&nbsp;&nbsp;韩国总统卢武铉和胡锦涛有很多共同之处。首先,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卢武铉出生于1946年,胡锦涛出生于1942年。有道是客地之友10年不分大小,从这一点来说,二人甚至可以坦诚相对成为挚友。其次,掌权前二人都默默无闻。2003年二人同时登上了权力巅峰,而此前外界几乎不了解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从这一点上看,二人也有共同之处。2002年,当胡锦涛第一次访问美国时,美国各大杂志甚至刊登了题为《Who's Hu》(胡是谁)的文章。这是根据名人词典的“Who's Who”进行讽刺的措辞。当卢武铉于2003年第一次访问美国时,甚至没有一个美国人知道韩国有“卢武铉”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美国媒体标上《Who's No》(谁是卢)的题目刊登文章,也没有人会大惊小怪。 <br/><br/>&nbsp;&nbsp;&nbsp;&nbsp;当然,卢、胡还有很多不同之处。在20多岁的时候,卢武铉花费很长时间为司法考试做准备。而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的初期,也就是1966年,已经从清华大学毕业的胡锦涛被批判为“追随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分子”。受到这样的冲击,胡锦涛自愿下放到甘肃省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在那里度过了6年的时间。可以说,胡锦涛切身体会到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并不是韩国部分权力人士所知道的“伟大的革命”。如今,中国对毛泽东的评价早有定论,那就是“功七过三”。今天的胡锦涛已经立身扬名,按常理似乎早就应该纠正历史,重新评价毛泽东,但他至今仍无任何动向。 <br/><br/>&nbsp;&nbsp;&nbsp;&nbsp;卢武铉第一次访问美国时,留下了很多“语录”。其中有一条堪称“名句”,那就是“如果没有美国,也许现在我会被关在北韩的政治犯收容所中”。加上此后巡访国外的过程中发表的一系列谈话,如果收集起来完全可以编成一本书。胡锦涛从42岁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开始到60岁就任国家副主席为止,共访问了33个国家。而奇怪的是,在如此多的访问过程中,胡锦涛几乎没做过任何值得关注的发言。但这并不意味着胡锦涛口才不好。在大学时期,胡锦涛也是一个积极活跃的领导人物。可以供我们推测其中原因的情况也不是没有。2001年胡锦涛巡访了欧洲5国。当时会见胡锦涛的欧洲某外交官这样写道:“在跟你讲话时,胡锦涛会看着你的眼睛温和地说话。但听的人却会感到他在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所谓的政治人“名句”,虽然冠以美名为“名句”,实则是发言失误。而事先缜密准备好的对话,就不会留下这样的话柄。从这一点来看,胡锦涛不可能留下“反美就不行吗”、“韩国长官指出美国的错误就不行吗”之类的“名句”,这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胡锦涛访问外国时,其发言被媒体刊登,也只有在今年访问美国的时候。这次访问期间,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援引中国思想家墨子的话 “强不执弱,富不侮贫”阐明了中国认为理想的国际秩序。在西雅图发表演讲时,胡锦涛援用中国诗仙李白的诗《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间接表露了中国的抱负。 <br/><br/>&nbsp;&nbsp;&nbsp;&nbsp;但无论如何,两位领导人之间最大的差异还是执政之后的政绩。经济毋庸多说,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21世纪中国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国家现代化。中国计划在21世纪用20年的时间实现这个目标。为此,中国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和平,特别是营造与美国的合作环境尤为重要。而且,实际上胡锦涛也确实把中、美关系提升到了1990年以来的最好状态。值得关注的是,胡锦涛是面对把牵制中国作为对外政策基本理念的布什政权取得了这样的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虽然如履薄冰般谨慎,但决不卑屈,而且非常坦然。 <br/><br/>&nbsp;&nbsp;&nbsp;&nbsp;对韩国来说,最重要的盟国依然是美国。然而,最近韩美关系恶化到了建国以来最恶劣的地步。看似牢不可破的50年同盟关系在短短的3年半时间内濒临破裂。 <br/><br/>&nbsp;&nbsp;&nbsp;&nbsp;众所周知,胡锦涛不是中国的国民推选的领导人,而是共产党元老们提携的接班人。因此,胡锦涛的功与过同样也是选择他的元老们的功与过。而韩国总统是国民选拔的领导人。因此,没有人能分担总统的功过,只能由选拔总统的国民来承担。 <br/><br/>朝鲜日报社总编辑 姜天锡<td></td><tr></t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