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谜团重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7:49:48
<p><font color="#ff6666"><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5">我转该贴并不表示我赞同其中的观点,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自己查看原文</font></font></font></p><p><font color="#ff6666"><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5"><a href="http://www.lizhining.net/books/mituan/index.htm">http://www.lizhining.net/books/mituan/index.htm</a></font></font></font></p><p><font color="#ff6666"><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5"></font></font></font>&nbsp;</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6666" size="5"></font>&nbsp;</p><p>&nbsp;</p><p><font color="#ff6666"><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5">《谜团重重》:</font><font size="3">从这里,三个人拉开了论辩帷幕……</fo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font></font> <font size="+0"></font></p><p></p><hr width="94%" color="#ee9b73" size="1"/><p></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nbsp;</p><p>  <strong>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strong></p><p></p><p><strong>                      ———— 鲁 迅</strong></p><p></p><p></p><p><strong>      </strong></p><p>&nbsp;</p><p><strong>    闻过则喜</strong></p><p><strong>                      ———— 中国成语</strong><br/></p>   <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从这里,三个人拉开了论辩帷幕…… </p><p></p><p>时间:2004年春夏。<br/>地点:北京,副教授家中。<br/>人物:<strong><font color="#000000">副教授</font></strong><font color="#000000">,6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文革”结束后方始读研。<br/><strong>   王博士</strong>,90年代研究生,温文儒雅,矜持,踌躇满志。<br/><strong>   李硕士</strong></font>,90年代研究生,热情、冒失、有同情心。</p><p>&nbsp;</p><p>&nbsp;</p><p><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二位好!来吧,请坐。</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font color="#000000">谢谢。</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谢谢。</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你们面前有茶杯,请尽量坐得舒服些,这样头脑可以放松。今天天气不错,有利我们打开思路,讨论难题。<br/>  我先说一下我们的讨论题目,简而言之,就是老百姓关心的“中国经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来出讨论题,可能要讨论十几天。当然,我们可不是《十日谈》,不是讲故事,而是讨论和辩难。对于学术,互相辩难很重要,辩难是拿到真理的钥匙。<br/>  小李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还有很多令人迷惑的地方,甚至是谜团重重,而且有不少逻辑矛盾,所以,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谜一般”的中国经济。</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font color="#000000"> 副教授,为什么您说“谜一般”的?我认为中国经济很清楚,稳定、健康而持续地发展着,没有谜,起码没有解不开的谜。虽不能说一切都很完美,但是改革的思路是清楚的,改革的成就世所公认,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景也是明确的、大有希望的。</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对不起,我的看法刚好相反。同时,我还希望人们能更多地考虑一下“经济改良”四个字。其实很多中国经济情事,正是需要“改良”,而不是常常会“矫枉过正”的“革故鼎新”。这不由使人想起“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的箴言,很多人喜欢这样。<br/>  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我们不能平稳前行,而总在不停地跳动。不知是为什么,我们似乎总也不能在一个“合适”位置停下来,进行微调,进行改良,好像钟摆一样,一直要达到某个“极端”方能暂时停下喘一口气,然后再跑向另一个极端。也可能,咱们中国人的脾气就是:不干就不干,一干就走极端,只有天翻地覆的改革才叫过瘾,才能使国人心满意足。但是,在我看来,即使很好的“改革”之后,也应当有个改良和微调的阶段,才合乎逻辑。改革,须完全打乱旧秩序,怎么就能一下子“改”得那么合适呢?<br/>  何况,近年有些改革,我认为还应当重新审视一番。</font><font color="#0066ff"><br/><strong><font color="#000000">王博士</font></strong><font color="#000000">: 你指的是什么?</font></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认为医改、教改、房改什么的……需要变换思路。甚至可以说,需要对这些改革再“改革”一下。</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font color="#000000">什么?改革必须有一个“市场经济”的取向,若偏离这个大方向,把好不容易“市场化”了的医疗和教育再改回成“非市场化”的东西,那就是倒退了!</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你知道在教改和医改中,中国出现了两个令人震惊的百分比吗?就是:我国正在用占世界1%的教育资源,来应对占世界25%的学生;我国正在用占世界2%的医疗资源来应对占世界20%的病人。可以说,这正是我们某种“改”的结果。  那么,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成就到底表现在哪里呢?可能,在你们经济学者们看来,这正是我们经济改革“低成本”的优越性。但是我认为,这是代价。 25年以来,我们不仅支付了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的代价,还支付了沉重的人文代价和道德代价。这是人民为此支付的,难道就为了什么政绩工程、豪华大厦、少数人暴富、甚至是贪官污吏的“需要”而支付吗?所以我认为,历史是前进、还是倒退?也并非那么容易断定的……</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认为你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而且非常情绪化。你的毛病是:总不能从事情的“光明面”来看问题。不充分肯定成绩,只看到缺点,这也是不对的。<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与您相反,在我看来,批评,对于一个民族,才是最宝贵的。不管批评来自哪个方面,也不管批评者的态度和目的如何,不管是善意恶意,只要是批评,就比“赞美”要宝贵得多。看来多数中国人还没有明白这个真理。<br/>  在我国,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很多年来,在经济学界和各种报刊杂志上,最常见的形容词就是:健康、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等等,没完没了的漂亮话。老实说,听得我心烦。实际上,在我看来,我们中国当代经济最需要审视的,就是“健康”二字!<br/>  健康,才是经济得以“持续”下去的关键。</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难道你认为中国经济不健康吗?<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显然,中国经济还有许多需要“诊治”的地方。<br/>  但我感到,2004年伊始,国内“宣传”上已有些变化,已经开始说经济发展的“困难”了,开始说到中国经济的“低效”,也开始说到资源的紧缺和节约问题了。就是说,开始正视经济困难了。这样就有希望。盲目乐观,常常是扼死民族的绳索。我国经济发展的前面,的确有困难,这是事实,回避不得,硬要回避最终也是没有用的。</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其实,我们也并没有回避经济困难,问题是,困难并没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不,事实上,我们的报刊曾经长期回避谈论经济困难,经济学界也几乎从不讨论我国经济发展中是否还有不利因素。不过最近,报刊上似乎是有些变化。<br/>例如《人民日报》在2004年5月10的报道中已提出,对资源国情要“警钟长鸣”,还说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拼资源换来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我想,这个因素,将给民族未来和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痛苦,是不能轻视的。尽管2003年中国GDP比头年增长9.1%,但是每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是日本的9.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再说每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中国是日本的11.5倍,是美国的4.3倍,是法国的7.7倍,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每万美元GDP的水消耗,美国是514立方米,日本仅208立方米,而中国高达5045立方米(另据公布,2003年中国每万元人民币GDP用水为465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8-20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还有,我国前几年认为已经充分发展了的、无需再进口大型设备的电力,2003-2004年间发生了绝大多数省市拉闸限电现象,显然证明了我们的智慧不够。不仅政治文化方面智慧不够,而且经济建设上也智慧不够。承认智慧不够,才表明了真正的智慧。据2004年5月间消息,用电高峰时缺电省份已达24个,1-4月份全国用电6493亿千瓦小时,比2003年同期增长15.5%。再有,中国的钢铁、水泥、建材、电解铝等“高能耗”(我估计,同时也是“低质量”)产业用电增长仍在20%以上。又如,中国的粮食问题目前也出现了“情况”。2003年全国粮食消耗的“赤字”已经高达约800亿斤,占了全年总产量1成,已引起了高层的高度重视。粮食情况显然已经不像当年所发愁的那样“粮食太多了”、似乎是全国受灾3年也没有什么关系。<br/>  假象,往往蒙住人们的双眼。但我想,现在既然看到了“困难”,可能就有希望了。能够容忍和鼓励对自己的“批评”,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其实,所谓“民族自豪感”害苦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总是觉得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其实阻碍了民族进步。事情往往与愿望相反,北京故宫墙上到处是“万寿无疆赋”,但腐败的清朝很快就没有了寿。歌功颂德,渲染到处莺歌燕舞,有些高高在上的各级干部,听着到处一片颂扬声,心里可能也着实舒坦,但这和“玉树后庭花”一样,其实是败亡之音。</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看,我刚讲了一句话,你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讲上了一车话。我看,你也要学会“让别人把话讲完”。<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嗯,OK,Stop,我知道,你俩是论辩对手,思想活跃、唇枪舌剑,这些都是好东西,不然要你们这些学者干什么!在今后的讨论中,也请你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也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不过现在,还是请让我这老头子把话说完。<br/>  我们此次讨论,我想了一下,应当有十来个题目,有多少算多少吧,不必弄成“十大论题”,好像患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十景病”。首先,我们从广大人群最关心的、身边的事谈起,例如消费和储蓄;然后,进入产业和企业方面,问题也不少,例如所谓“国企改革”,“民营经济”,“高技术经济”等等。再下一步,讨论一下人们最关心的几个大问题,也就是小李刚才说的房改、医改、教改,还有养老金改革、机构改革、政府改革等与“政府行为”有关的问题。后面,是宏观经济的若干问题,例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假冒伪劣问题;价格竞争问题;股市问题等。最后,我们来谈谈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这说起来,是事关我们社会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实际上也将是“经济学的未来”。<br/>  总而言之,凡有关中国经济的一切重要问题,都是我们这次所要探讨的对象。问题将探讨得如何?主要要仰仗你们的伶牙俐齿,以及牙齿上方的脑袋。啊,我说得不对。实际上,讨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在你们的头脑中,和牙齿没有关系。<br/>  下面,请看一下你们手中的讨论题。我们可以进入第一个题目了。谁先说?</font></p><p>  两个学生都低头去看手中的纸片,那是副教授提出的讨论题,共有16个,也就是我们的《<a href="http://www.lizhining.net/books/mituan/index.htm">目录</a>》———----<br/></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3 23:40:49编辑过]
<p><font color="#ff6666"><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5">我转该贴并不表示我赞同其中的观点,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自己查看原文</font></font></font></p><p><font color="#ff6666"><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5"><a href="http://www.lizhining.net/books/mituan/index.htm">http://www.lizhining.net/books/mituan/index.htm</a></font></font></font></p><p><font color="#ff6666"><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5"></font></font></font>&nbsp;</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6666" size="5"></font>&nbsp;</p><p>&nbsp;</p><p><font color="#ff6666"><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5">《谜团重重》:</font><font size="3">从这里,三个人拉开了论辩帷幕……</fo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font></font> <font size="+0"></font></p><p></p><hr width="94%" color="#ee9b73" size="1"/><p></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nbsp;</p><p>  <strong>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strong></p><p></p><p><strong>                      ———— 鲁 迅</strong></p><p></p><p></p><p><strong>      </strong></p><p>&nbsp;</p><p><strong>    闻过则喜</strong></p><p><strong>                      ———— 中国成语</strong><br/></p>   <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从这里,三个人拉开了论辩帷幕…… </p><p></p><p>时间:2004年春夏。<br/>地点:北京,副教授家中。<br/>人物:<strong><font color="#000000">副教授</font></strong><font color="#000000">,6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文革”结束后方始读研。<br/><strong>   王博士</strong>,90年代研究生,温文儒雅,矜持,踌躇满志。<br/><strong>   李硕士</strong></font>,90年代研究生,热情、冒失、有同情心。</p><p>&nbsp;</p><p>&nbsp;</p><p><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二位好!来吧,请坐。</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font color="#000000">谢谢。</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谢谢。</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你们面前有茶杯,请尽量坐得舒服些,这样头脑可以放松。今天天气不错,有利我们打开思路,讨论难题。<br/>  我先说一下我们的讨论题目,简而言之,就是老百姓关心的“中国经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来出讨论题,可能要讨论十几天。当然,我们可不是《十日谈》,不是讲故事,而是讨论和辩难。对于学术,互相辩难很重要,辩难是拿到真理的钥匙。<br/>  小李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还有很多令人迷惑的地方,甚至是谜团重重,而且有不少逻辑矛盾,所以,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谜一般”的中国经济。</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font color="#000000"> 副教授,为什么您说“谜一般”的?我认为中国经济很清楚,稳定、健康而持续地发展着,没有谜,起码没有解不开的谜。虽不能说一切都很完美,但是改革的思路是清楚的,改革的成就世所公认,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景也是明确的、大有希望的。</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对不起,我的看法刚好相反。同时,我还希望人们能更多地考虑一下“经济改良”四个字。其实很多中国经济情事,正是需要“改良”,而不是常常会“矫枉过正”的“革故鼎新”。这不由使人想起“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的箴言,很多人喜欢这样。<br/>  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我们不能平稳前行,而总在不停地跳动。不知是为什么,我们似乎总也不能在一个“合适”位置停下来,进行微调,进行改良,好像钟摆一样,一直要达到某个“极端”方能暂时停下喘一口气,然后再跑向另一个极端。也可能,咱们中国人的脾气就是:不干就不干,一干就走极端,只有天翻地覆的改革才叫过瘾,才能使国人心满意足。但是,在我看来,即使很好的“改革”之后,也应当有个改良和微调的阶段,才合乎逻辑。改革,须完全打乱旧秩序,怎么就能一下子“改”得那么合适呢?<br/>  何况,近年有些改革,我认为还应当重新审视一番。</font><font color="#0066ff"><br/><strong><font color="#000000">王博士</font></strong><font color="#000000">: 你指的是什么?</font></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认为医改、教改、房改什么的……需要变换思路。甚至可以说,需要对这些改革再“改革”一下。</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font color="#000000">什么?改革必须有一个“市场经济”的取向,若偏离这个大方向,把好不容易“市场化”了的医疗和教育再改回成“非市场化”的东西,那就是倒退了!</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你知道在教改和医改中,中国出现了两个令人震惊的百分比吗?就是:我国正在用占世界1%的教育资源,来应对占世界25%的学生;我国正在用占世界2%的医疗资源来应对占世界20%的病人。可以说,这正是我们某种“改”的结果。  那么,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成就到底表现在哪里呢?可能,在你们经济学者们看来,这正是我们经济改革“低成本”的优越性。但是我认为,这是代价。 25年以来,我们不仅支付了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的代价,还支付了沉重的人文代价和道德代价。这是人民为此支付的,难道就为了什么政绩工程、豪华大厦、少数人暴富、甚至是贪官污吏的“需要”而支付吗?所以我认为,历史是前进、还是倒退?也并非那么容易断定的……</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认为你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而且非常情绪化。你的毛病是:总不能从事情的“光明面”来看问题。不充分肯定成绩,只看到缺点,这也是不对的。<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与您相反,在我看来,批评,对于一个民族,才是最宝贵的。不管批评来自哪个方面,也不管批评者的态度和目的如何,不管是善意恶意,只要是批评,就比“赞美”要宝贵得多。看来多数中国人还没有明白这个真理。<br/>  在我国,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很多年来,在经济学界和各种报刊杂志上,最常见的形容词就是:健康、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等等,没完没了的漂亮话。老实说,听得我心烦。实际上,在我看来,我们中国当代经济最需要审视的,就是“健康”二字!<br/>  健康,才是经济得以“持续”下去的关键。</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难道你认为中国经济不健康吗?<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显然,中国经济还有许多需要“诊治”的地方。<br/>  但我感到,2004年伊始,国内“宣传”上已有些变化,已经开始说经济发展的“困难”了,开始说到中国经济的“低效”,也开始说到资源的紧缺和节约问题了。就是说,开始正视经济困难了。这样就有希望。盲目乐观,常常是扼死民族的绳索。我国经济发展的前面,的确有困难,这是事实,回避不得,硬要回避最终也是没有用的。</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其实,我们也并没有回避经济困难,问题是,困难并没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不,事实上,我们的报刊曾经长期回避谈论经济困难,经济学界也几乎从不讨论我国经济发展中是否还有不利因素。不过最近,报刊上似乎是有些变化。<br/>例如《人民日报》在2004年5月10的报道中已提出,对资源国情要“警钟长鸣”,还说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拼资源换来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我想,这个因素,将给民族未来和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痛苦,是不能轻视的。尽管2003年中国GDP比头年增长9.1%,但是每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是日本的9.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再说每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中国是日本的11.5倍,是美国的4.3倍,是法国的7.7倍,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每万美元GDP的水消耗,美国是514立方米,日本仅208立方米,而中国高达5045立方米(另据公布,2003年中国每万元人民币GDP用水为465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8-20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还有,我国前几年认为已经充分发展了的、无需再进口大型设备的电力,2003-2004年间发生了绝大多数省市拉闸限电现象,显然证明了我们的智慧不够。不仅政治文化方面智慧不够,而且经济建设上也智慧不够。承认智慧不够,才表明了真正的智慧。据2004年5月间消息,用电高峰时缺电省份已达24个,1-4月份全国用电6493亿千瓦小时,比2003年同期增长15.5%。再有,中国的钢铁、水泥、建材、电解铝等“高能耗”(我估计,同时也是“低质量”)产业用电增长仍在20%以上。又如,中国的粮食问题目前也出现了“情况”。2003年全国粮食消耗的“赤字”已经高达约800亿斤,占了全年总产量1成,已引起了高层的高度重视。粮食情况显然已经不像当年所发愁的那样“粮食太多了”、似乎是全国受灾3年也没有什么关系。<br/>  假象,往往蒙住人们的双眼。但我想,现在既然看到了“困难”,可能就有希望了。能够容忍和鼓励对自己的“批评”,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其实,所谓“民族自豪感”害苦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总是觉得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其实阻碍了民族进步。事情往往与愿望相反,北京故宫墙上到处是“万寿无疆赋”,但腐败的清朝很快就没有了寿。歌功颂德,渲染到处莺歌燕舞,有些高高在上的各级干部,听着到处一片颂扬声,心里可能也着实舒坦,但这和“玉树后庭花”一样,其实是败亡之音。</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看,我刚讲了一句话,你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讲上了一车话。我看,你也要学会“让别人把话讲完”。<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嗯,OK,Stop,我知道,你俩是论辩对手,思想活跃、唇枪舌剑,这些都是好东西,不然要你们这些学者干什么!在今后的讨论中,也请你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也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不过现在,还是请让我这老头子把话说完。<br/>  我们此次讨论,我想了一下,应当有十来个题目,有多少算多少吧,不必弄成“十大论题”,好像患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十景病”。首先,我们从广大人群最关心的、身边的事谈起,例如消费和储蓄;然后,进入产业和企业方面,问题也不少,例如所谓“国企改革”,“民营经济”,“高技术经济”等等。再下一步,讨论一下人们最关心的几个大问题,也就是小李刚才说的房改、医改、教改,还有养老金改革、机构改革、政府改革等与“政府行为”有关的问题。后面,是宏观经济的若干问题,例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假冒伪劣问题;价格竞争问题;股市问题等。最后,我们来谈谈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这说起来,是事关我们社会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实际上也将是“经济学的未来”。<br/>  总而言之,凡有关中国经济的一切重要问题,都是我们这次所要探讨的对象。问题将探讨得如何?主要要仰仗你们的伶牙俐齿,以及牙齿上方的脑袋。啊,我说得不对。实际上,讨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在你们的头脑中,和牙齿没有关系。<br/>  下面,请看一下你们手中的讨论题。我们可以进入第一个题目了。谁先说?</font></p><p>  两个学生都低头去看手中的纸片,那是副教授提出的讨论题,共有16个,也就是我们的《<a href="http://www.lizhining.net/books/mituan/index.htm">目录</a>》———----<br/></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3 23:40:49编辑过]
看不清.
<font color="#0066ff"><p><strong><font size="5">“居民储蓄”之 迷团</font></strong></p><p><font size="2">(凡涉及标题,字都是<font color="#006600"><strong>绿色</strong></font>的;教授<font color="#990000">咖啡色</font>;博士黑色;硕士<font color="#0000ff">蓝色</font>)</font></p><p>&nbsp; </p><p><strong><font color="#000000"><br/><font color="#006600">中国的老百姓究竟存了多少钱?<br/>25年来“居民储蓄”增长了400多倍吗?<br/>“居民储蓄”为什么居高不下?<br/>人民的“储蓄”是不是真的很高?<br/>现今人们储蓄的用途,与改革前是否一样?<br/>中国的穷人能存多少钱?<br/>储蓄、消费和投资,都是完全相排斥的事物吗?<br/>“储蓄新增额”高于“工资总额”是否太奇怪?<br/>什么是“居民储蓄”的来源之谜?<br/>2002-2003年居民储蓄的狂涨说明了什么?<br/>“居民储蓄”是否会猛然冲进市场?<br/>“居民储蓄”能被学者逗引出来“扩大内需”吗?<br/>个人收入,就肯定是“隐私”吗?<br/>中国究竟有没有遏制“洗钱”的真功夫?</font></font></strong></p><p>&nbsp;</p><p></p><p><font color="#000000"><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按照计划,我们从身边的事情谈起。对于老百姓来说,消费和储蓄几乎是贴身之物。储蓄问题,学术的味道更浓些,我们先讨论“居民储蓄”吧。</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世上有不少神秘之物,不过“居民储蓄”可不是,因为各种数据经常被报刊公布,储蓄问题上似乎也并没什么难解之谜。<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但凡事就怕仔细想想,司空见惯的东西,也会有怪异之处。“居民储蓄”中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我看还是不少的呢。</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现在</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中国的老百姓究竟存了多少钱?</font></strong><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据公布,时至2003年的7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0.61万亿元。这是包括本币和外币。另据公布,人民币储蓄总额也于9月末超过了10万亿元,达到10.1万亿元。11月份已达到近11万亿元。因此可以说,已两次突破了“10亿元大关”。2004年的“居民储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至4月末已达11.9万亿元。<br/>  因此,我们已经可以号称“12万亿元”的储蓄规模了。<br/>  2003年前7个月,居民储蓄就累计增加11697亿元,比头年同比多增2411亿元,说明储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了。情况令人兴奋。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3年中的逾10万亿元,增长400多倍。这说明,的确,如今的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这不能不说是改革的伟大成就之一。人民手上的这些钱,与我国2002年的GDP相当,它可以买下我国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能够维持全国人民两年的消费,已占金融机构全部存款的一半以上。这消息和分析,都已经登在报纸上了。<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什么?</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25年来“居民储蓄”增长了400多倍吗?</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对不起,我对博士说的“增长倍数”有疑问。你说25年居民储蓄增长了400多倍,这个算法有问题。我核对了198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面1978年那年储蓄就是210.6亿元,显然这是“当年价格”。</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嗷?是吗,是当年价格?啊呀,400多倍的数据不是我算的。这是报纸的消息,有问题是吧?我当时没有注意,就这么照猫画虎地记下来了。<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一听这个倍数,就知道是有学者或记者,为了夸耀现在人们是多么有钱,他们拿起计算器,把两个数字一除,脸上一乐,文章就来了。所以,博士先生,我们永远不要被“大好形势”四个字挡住了双眼,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沉痛的经验。</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别扯那么远,我知道出错了。这下被你抓住了。但这并不是个大问题,It’s not a big deal。我只是没注意罢了。再说,我们报纸论说储蓄问题,大方向并没有错。<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当年价格”,不是“可比价格”,不能简单作除法,这是常识。但现在许多写经济分析文章的先生们,却是很随意,令人吃惊。整个80-90年代,我国币值可不是一般地贬。而是成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贬值。就比如我现在挣1500元,可能还不如咱们副教授先生60年代的50元钱“富有”,对吧?但已经是30“倍”了。</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开始是46元,到饭菜飘香的小饭馆,5毛钱就吃得很棒了。但通常也舍不得花钱。文革中我被打成“反动学生”,毕业后一年没有得到工资。不过我一拿到工资后,就很有“可挣到钱了”的感觉,心里真是很高兴。</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但我们不能否认,改革以来的人民生活是大大提高了,存的钱也多得多了。12万亿元,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粗略算算,人均能达到9200余元。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国家“扩大内需”的希望所在,也表明扩大内需有现实可能性。如果每人能花掉3000元,还不到居民储蓄的1/3,就可以把全国的4万亿元“库存积压”商品购买一空。使得小李成天价叨念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起来。<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所以,主要的问题就是鼓励人们花钱,对吧?</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没错。<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上面的账我不怀疑,但绝不可能成为现实。为什么?我曾写过好几篇文章,企图说明这个问题。……</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对不起,打断一下。小李,这样好吗?让博士先把他的意见表达完毕,我们得到一个整体的论说。然后小李再系统地予以辩驳,我便也可以“完整准确”地弄清二位的研究了。<br/>  我想,请小王继续谈老百姓的储蓄问题。特别是说明一下我国的</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居民储蓄”为什么居高不下?</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好,请吧。</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谢谢。作为经济学家,应当探讨事物的原因。我认为,目前的居民储蓄额是比较高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4个原因:1、改革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是储蓄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如果老百姓没有稳步增长的收入,怎么能储蓄呢?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2年的24年间,排除物价因素,我国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18%,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68%。这是很了不起的。2、目前我国个人投资渠道仍狭窄不畅,使得人民手中的金融资产大都集中在“居民储蓄”上,而不是流到投资上。股市缩水后,投资基金、还有期货之类的好形式,都不大为广大百姓所熟悉。你看“国债”就卖得较好,因老百姓了解,这说明学者们的“宣传”性质的文章还是写得太少了,不是太多了。所以,我认为,不要一味地指责“宣传性文章”,不要把它们都说成是御用文章,这样的文章有时是很必要的,对经济发展有好处。3、现在不少的人为了应付所谓“未来的风险”,可能觉得还是存钱最保险。未来的风险,我主要是指养老、生病、及子女教育等支出,现在这几项也都出现了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也就是我们所谓“改革的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是要把一些原来由国家来负担的“成本”,改由人民自己负担,实际上是由“市场”来负担,这也是经济改革的应有之义。现在,很多事情出问题,其实并不是因为政府做错了什么,而是老百姓常常具有把“公共安全的经济责任全部委之于政府的不良预期。”这是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在2003年7月9日《经济参考报》上说的,我同意他的说法。<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对你所讲的第一点,我有个问题。您说的改革以来的人民收入增长,已是“很了不起”,也不过是6-7%。我看好像没有太了不起,并没有24年来的“经济增长率”高,这是为什么?</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那当然,钱不能都让老百姓花掉,还要建设呢。<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有数据分析吗?没有?那么好,暂且存疑。让我也再想一想,我总觉得这里边应当有蹊跷。即使人民每年收入增长6-7%,也应当是生活更好一点才对。虽说是不可能有增长400倍的笑话,但人民生活起码应当提高5到6倍吧?到底有没有呢?人们应当能感觉出来。这里总好像有个什么怪东西,我没想通……</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就我个人来说,增长6倍是没有的。比如说,我1978年读研时的工资62元,当时可以买81斤猪肉,若是按照“购买力平价”(PPP)增长6倍,我现在的工资应当能买到486斤猪肉吧?那起码得要将近4000元,甚至近5000元。可是我现在的月工资能达到2000元就不错了,我很快就要退休了,退休后可能还要少一半吧,就1000来块钱了,但能对付着过日子。若是生病,就会有些麻烦。人能够不生病吗?</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不能。我想接着谈一点和博士完全不同的意见。</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font color="#990000"> 对,闲话少说,现在请硕士先生继续谈居民储蓄问题。你有不同观点,对吧?你是不是怀疑我们</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人民的“储蓄”是不是真的很高?</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中国人的储蓄,真的并不很高,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人均9000元,人民可以说处在经济危险之中!香港只有700万人口,一国两制,他们还是个有相当完善的“社会保障”的社会。据报道,其2003年的全部存款高达3万亿港元,那就是说,人均应当是约40多万港元吧。现在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1.07吧,好像黑市是1.13。当然,我们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事事去跟发达地区或国家相比。<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无论如何,香港人均43万港币储蓄,我们大陆人均9000元人民币储蓄,是人都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至于说世界上居民存款最多的日本,2002年银行居民存款总额约为7.75万亿美元,相当于64万亿元人民币,这里还不包括人们其他的“金融资产”,如保险、邮政储蓄、产业集资等。而日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1/10呀!就是说,其“人均”水平得有60多万元银行储蓄。<br/>  如果我们大陆达到香港的人均储蓄水平,我国大陆的储蓄总额应达到560万亿元的水平。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得有将近800万亿元的银行储蓄!<br/>  而我国现在,居民储蓄不过区区12万亿元,每年的GDP也不过是1万亿美元多一点的规模,中国若要增长到香港和日本的水平,还将有漫长的岁月。<br/>  所以,我总在想,为什么我们一个“贫困的大陆”还老是要把别人的困难背起来。当年毛泽东时代的援外比偿还“苏修债务”还要多多了,那时支援国外的“军火”都是不要钱的,国际主义么!现在呢?时间已过,脾气还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就表示要做个“负责任的大国”,把东南亚的困难背起来。不久前,又表示要把香港的经济困难背起来。但是最终,这些困难并不是国家官员来背的,都将落在“中国人民”贫穷的脊背上。人民有什么办法?也只能把褐色的脊背任由风吹雨打。</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扯太远了,你的态度也是不对的。香港是我们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支持香港经济是中国政府的责任。<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对,小李一讨论问题,就容易离题万里。当然,对于某些官员,形象是最重要的,而不大容易首先考虑到国内或本地区的人民大众,这可能是“制度的产物”。这不能怪官员,对上面负责,对脸面负责,眼下他们也只能有这个出发点。这是存在决定意识。所以还是让我们言归正传。小李,请继续讲储蓄问题。</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好的,我想讲三个问题,对不起,与王博士完全相反。第一,我认为目前“居民储蓄”的超增长是不正常的,收入稳步增长,所导致的,应当是储蓄“稳步增长”,而不是博士所说的什么“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居民储蓄的增长,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国家公布的“人民收入”的增长额。这里边的问题太大了。博士刚才不是说,人民收入增长只有6-7%吗?网上有人计算,说“1990-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年均增长23.7%,而同期居民消费支出年均仅增长12.9%。” 我不敢说这个数据就一定反映了真实,但是可作参考。另据报道,2002年居民储蓄的同比增长达到17.8%,也不低了,储蓄总额从7.4万亿元猛增到8.7万亿元,达到1.33万亿元,钱的量很大,远远超过2002年的1.18万亿元的“全国工资总额”。<br/>  因此,这里的居民储蓄增长,并不是些合理的数字,因为“经济增长率”没有这么高,而人民收入增长的比率也远没有它高。<br/>  人民收入的增长率到底是多少,我手头没有90年代以来现成的12年综合数字。但显而易见,在最近3年里,人民收入的增长,比储蓄要低得多了。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增长”来说,2001年,城市8.5%,农村4.4%;2002年,城市13.4%,农村4.8%;而2003年的1季度,城市8.4%,农村7.5%。这是不是些夸大了的数字,我们且不管它,单单看这些,就知道“居民储蓄”的增长比率那要高得多。而这是不正常的。</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你不是说要论证居民储蓄“不是真的很高”吗?但你实际说的,似乎是它们“真的很高”。</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下面就要说到,居民储蓄尽管很高,但是“人民”的储蓄并不很高、甚至很低。 <br/>  我上面所说的现象,居民储蓄高于人民收入,难道不奇怪吗?在宏观经济上,这真可以使人百思不得其解!所谓“居民”储蓄的钱,竟然游离于“人民”收入增长之外!难道那些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当然,天上从来不会像下雨一样落钱。因而,原因只能是一个:是极少数富人、而不是人民多数,存起了大量的钱。<br/>  目前,国内的经济学家也好,经济官员们也好,都在起劲地分析为什么钱会流向储蓄,而不流向投资?他们很热衷于泛泛地解析居民的“心理偏好”什么的,完全没有打中要害!其实,原因简单得出奇:穷人手上没什么钱,他们无法按照经济学家们分析和期待的那样去投资;富人手上抓着大把的钱,他们消费不了这么多,所以“总供给”也就只好过剩,又因他们的钱大都有些“黑”,所以他们在“投资”前总得掂量掂量,不敢贸然行事。他们宁愿先把黑钱用别人名义存起来,或者塞在沙发洞里、床头柜里,一旦东窗事发,成捆的钞票从洞中涌流出来,使检察人员在旁边都看傻了眼,这个现象,已快成了中国破经济案件的一种“时尚”现象了。</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我看,很多中国经济的难解之谜,是否也都可以循着这个“路径”找到答案的呢?</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对不起,我不能同意,多种经济现象的成因复杂。<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恰恰不愿意走这条“路径”,咱们的王博士就是个鲜活的例子。</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不要人身攻击。</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小李就是这么个人,永远冲动,我不在乎他。<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您瞧,对于穷人来说,或者说从穷人的眼睛看世界,储蓄并不算高。全国的人均储蓄仅9000多元,还没有摆脱家庭经济危险线,够住医院吗?够孩子上学吗?够买个好电脑吗?何况中国10亿农民人均存款还不到2000元,请注意,那是“人均”呀!据说80%的农民的储蓄在“人均”之下,只有20%的农人储蓄在“人均”之上,那么,我们穷困的农民弟兄中的“多数”究竟能有几个钱!这个问题我后面还要说的。<br/>  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现在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储蓄根本不是什么“投资”的问题,而是“保命”的问题。情况与文革之前已经大不一样。</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strong><font color="#006600">现今人们储蓄的用途,与改革前是否一样?</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正要说这个问题。那时的储蓄,有也好,没有也好,对于人们的生存,没有致命的意义。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里,我稍微仔细地讲一下。<br/>  当然,今天比起周恩来的年代,人民生活显然提高了,这也是历史的正常现象,学者们不必老挂在嘴角上。试想,我们在和平时期和“工业化”条件下发展了25年,既没有大跃进、没有不准私养鸡鸭的人民公社,又没有文化大革命,人民生活再没有一点提高,那还成什么话说?实际上,按照公布的统计,我国25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四小龙”要快不少,但现在“四小龙”的居民平均收入大约比我国要高10倍以上,这是说不过去的。好像,我们大陆人民的生活水平应当提得更高得多才对头。<br/>  改革之前人们工资很低,如经济形势很好的1965年全国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为235亿元(未包括集体所有制和农民),在当年的“国民收入”(相似于现今的GDP)1387亿元中占16.9%;而我国在1978-1980年得3年里,全国“工资总额”(这时已包括了各种所有制)在GDP中的比例,仍为15.7%,16.0%和17.1%,保持了周恩来时期的惯性。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到1997-1999年的3年间,竟然降到12.6%,11.7%和12.1%。<br/>  这个统计说明,今天,我国大多数劳动者拿的是依旧不变的“低工资”,但是周恩来时期实施的公费医疗、低学费(大学甚至不要钱)、低房租这些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这些曾经是“社会主义”的标志,今天已经没有了。人们拼命奋斗得到的“革命果实”已经又得而复失。现在人们得拿工资和存款来应付对自己的“保障”。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若没什么存款,能够生存;现在如果完全没有存款,可以说生存很难,特别是在城市里。要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还算有一定“刚性”,孩子什么时候上学?要缴纳多少钱?虽然穷人要凑起钱非常艰难,但大致上还能有个数。在我国,特别是医疗费用的支出,我感到,完全是个难以预测的“无底洞”。除了算命先生,谁能知道:人将会何时生病?将会生什么病?要花多少钱?要存多少钱才能保住一条性命?而现在在我国不少医院,没有钱?急症病人就是死在挂号室,也没有人抢救,这样的事情已经一再发生,令人胆寒。</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这样理解:医院要自负盈亏,要产业化,要走向市场,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而当将来人民在“市场经济”中都富起来时、都有了钱时,问题就会自然解决。硬要不顾“改革成本”地去解决,就会延缓改革,反而延长改革的阵痛。<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这个问题,我现在暂不驳你,反正后面还要讨论的。我只想说,中国的“白衣天使”竟显出一副冷面杀手形象,会使外部世界都害怕我们这个制度的。当然,王博士您是喜欢的了,你们都是些“冷面经济学家”么。</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这个家伙真够讨厌的。<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小李,不要总是进犯别人。说话不要伤人,你和小王观点不同,可以讨论,两人在生活上还是好朋友,要容纳不同的学术观点,才会有学术繁荣。小李,请你谈一下,</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中国的穷人能存多少钱?</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要说的第三个问题,正是储蓄的“成份”究竟如何?这才是决定“居民储蓄”能否演化为“民间投资”的关键。我的意思是,如前所述,绝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存多少钱,他们即使想投资也投资不了。而极少数人确实存起了大笔的钱,但又可能大都是“黑钱”、或者比较黑的钱,他们可能自己就是贪官污吏及其家属子女,或者是和贪官勾结并拧成一股绳的劣商,他们若是要成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地投资,怕总要想想,是否把钱先“洗洗”为好。当然,中国的洗钱和外国比起来,要简便多了。</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我插问一句,现在银行里存钱的都是些什么人呢?</font><br/></font></p></font>
<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确切的材料,一直没有见到。几年前就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谓“80%的人存了20%的钱”。到底如何?好多年都不太清楚。如果这种说法错了,也应当有银行人士出来驳斥或指正,但一直未见,不知端的为何。<br/>  不过我看到,有人从事情的背面来说此事,倒也蛮有意思。2003年春天网上有人写道:“中国居民存款已达到8万亿元。媒体常见的说法是,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居民存款总额80%的比例。……不过,有人算了这么一笔账:80%的存款是6.4万亿元,20%的富人是2.6亿人,平均每个富人的存款不到2.5万元,难道这也算富人?显然,这个推测是有误的。”但我看,这位先生的算法并不太高明,20%的人显然是仅指存户,不是全国人口。因为全国农村的储蓄只占17.7%,只1.4万亿元,难道9亿农民每人都存款1500元吗?再说,谁也没说中国的富人有20%!这是不可能的。依我看,能有个2%就很不错了。可过去的地主富农还有8%呢。<br/>  再说,如果家里人均存到2.5万元,在中国也就算够“意思”的了,百分之几的人家能达到?<br/>  正如王博刚才所说,据公布,2003年7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各项存款余额为20.79万亿元,其中:7月末,居民储蓄余额为10.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2%。这个增长,在2003年,仍然远超过了所谓经济增长率。而2003年1-7月份,仅仅7个月,居民储蓄的累计增加,居然高达11697亿元。这就是说:<br/>  2002年9个月(3个季度)里增加了1万亿元。<br/>  2003年上半年近6个多月,就增加了1万亿元。<br/>  而2003年10-11月,仅2个月就增加了近1万亿元。<br/>  了不得了,速度越来越快,但这是“腐败的速度”!请记住这个可怕的增长数。这是用人民的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但只极少数人占有。(不过,2004年增速已有所减缓,至2004年4月底,达到11.9万亿元,其原因,我感到还有待研究分析)<br/>  这么多钱,显然不都是普通老百姓存的,甚至多数不是。以我自己的经验说,我已经多年没有“定期储蓄”了。可是2002年正是“定期存款”猛增的年头,其在“居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从2001年末的26.3%猛涨至2002年5月的56.1%!2003年的秋天,可能已经占到70%以上了。因为各单位所发职工“工资”在银行中都只能表现为“活期储蓄”,所以,有这么高的定期储蓄,那是不得了啊!定期存款,它不仅是“剩米余钱”,而且现在应是由比较“容易”得到、并比较“集中”得来的钱转化而成。我为什么没有定期储蓄?就因为我只有一点点工资、有时还有一点点稿费,不值得去存“定期”的。如果连我都是这副样子,那一般穷老百姓应当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即使多数穷人有点定期存单,也是多年前攒下来的。而近两年“定期存款”的猛增,我认为,并不说明为子女留学、为老人看病而攒钱的人数多了,而只能是说明极少数暴发户的钱太多了。情况说明,在我国“不义之财”的数量正在猛增。<br/>  所以,居民储蓄,可以说分成各种颜色,不都是清白的。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灰色的。必须分析“哪一部分”储蓄能向消费和投资转化。据说,由于中国妓女太多,她们的收入大部分都存在银行,这一部分“储蓄额”颇为不小。还有江洋大盗和小偷们的收入,也会有一部分进入“居民储蓄”。显然,这笔钱是可能进入消费领域的,但进入“投资领域”的可能性则很小。官员们的腐败赃款,其数量和名目都会比较多。这一部分钱可能主要将会流向外国,据报载,自1997-1999两年多时间,中国以“携款潜逃”为主要标志的“外逃资金”高达520亿美元,算一算,合4300亿人民币。我国财政2001年为4500万人涨工资,拿出700亿元,国家就很吃力了。而几千个携款潜逃分子3年里竟搞掉了7倍于此的钱!所以说,对“居民储蓄”中的黑钱,主要是防止“潜逃”,而不是吸引到“投资领域”。否则,我们的国家银行就成了黑手们的“洗钱单位”了。所以,经济学家们显然搞错了。<br/>  不过,中国主流经济学对于钱财“义不义”是无所谓的,对吧?博士。</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别不怀好意地看着我,我并不主张偷窃。但我认为,多数富人还是正当收入,当然我一时也没有数据。<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没有数据就是无法证明。说起来,现在的“居民储蓄分布”也实在令人气愤。据2003年公布材料:城市据有82.3%的储蓄;农村仅只占17.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竟分别为14241元和1969元,差距之大着实令人吃惊,读着这样的数字,令人可以想见我国老农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痛苦无助、饱经风霜而无奈的眼神。还有,据报载,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财产的“户均总值”已高达23万元,户均家庭金融资产达8万元。对此我很怀疑。因为这样,算下来,仅只是不到4亿人口的中国城市老百姓的财产即高达32万亿元以上,超过国企资产总额的2倍以上。者是否有可能?需要真的专家们来算算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我认为这样的估算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因为“户均财产”里包括富豪的,对吧?<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对,很对。把富豪的资产和穷人的破烂,统统相加在一起,拉平,算出个城市财产“平均数”,这很有意义吗?</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但是你得承认我们国家有这么大的经济总量,这就是经济成就。怎么没有意义?<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就总量来说,前两年美国计算其居民财产,发现居民现有财产总额,大约是全年GDP的5倍。因为每年还要消耗掉大量GDP。这样说起来,中国的社会财富总量如若也大致如此,当也在50万亿元人民币上下,大概差不多。但如果其中的22万亿元在1%的富人手中,其余28万亿元在99%的人们手中,而10亿劳动农民的财产也不过3-5万亿元,人均财产只有三五千元,这个“经济成就”到底有什么意义呢?</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小李,对你的“平民思路”我已经摸清楚了。不过,请接着说吧。</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在我国,其他事情也一样,泛泛地估算什么人均、户均,意义不一定很大,因为,亿万富豪在中国已经不罕见。我们假设:在1000人中养出了1个亿元富豪,但同时,大致上又出现20多个饿殍,200多人生活贫寒,还有600多人为生活而辛苦辗转、疲于奔命,当然也出现了50-100个生活还算体面的人。据此,你显然可以说:这1000人的收入是“人均”100多万元。但是,这时的所谓“人均”,到底有什么意义呢?<br/>  据专家们说,近年来,城市储蓄存款出现了向富翁们集中的趋势。据2003年报道,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的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4.8%和89.1%。究竟真情如何,我想只有在国家财经彻底透明化之后才能知道。此外,还有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惊人,据公布,2003年,储蓄存款最多的粤苏鲁浙京5省市,就占全国储蓄存款的40%,其中仅广东就占14.2%;而储蓄最少的藏青宁琼黔5省,则仅占全国储蓄的2%。当然,现在不管在哪里,无论天南地北,只要是神州大地,就有“富豪和饿殍”的问题。即使在贫穷的贵州省,也有暴富的贪官污吏;而在富有的广东,也会有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感觉,小李作研究,总是有点情绪化,有点过激。我认为这不利于研究。研究者应当理性和冷静。<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那位马克思先生在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年轻也挺激动,他自称是激情的理性,而不是理性的激情。我是个无名小辈,研究水平又低,当然不好和他去比。但人非草木,怎么能没有情感?愤怒出诗人。</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行,行,你整日里悲天悯人,就可以做好研究了吗?好,不说了。你去作个经济诗人吧。日本有“经济小说”这个题材,70年代有一本《油断》曾经很多年是畅销书;古希腊哲学家卢克莱修写的《物性论》,也是数百页的长篇哲学诗;你也可以写一个《中国经济长恨歌》。<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好了,别逗了。我想再问问,你们认为,</font><font color="#006600"><strong>储蓄、消费和投资,都是完全相排斥的事物吗?</strong></font><font color="#990000">博士,你来说说。</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好,那么我乘机再讲一下储蓄和投资问题吧。<br/>  现在,与我国的投资、出口和储蓄的强劲增长相比较,消费需求增长仍很不足。小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大量钱非法地流向了少数富人手中所引起,我不同意这种分析,这不符合我的经济学理念。我认为,财富向少数社会精英手中集中,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最终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的,包括对穷人。但小李别急,咱们后面还要讨论“消费”和“贫富鸿沟”的问题,到时候再说。这里我想就“储蓄”和“投资”的情况再简单说一说。<br/>  目前让经济学人感到别扭的是,近年来,尽管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也较大,但没有能相应带动消费增长。相反,城乡的居民储蓄却在继续大幅增加,2003年前7个月居民新增储蓄额就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充分表明“广大居民”、而不仅是穷人的储蓄意愿依然偏强、消费愿意不足。但是,对经济形势,对消费形势,我基本是乐观的。因为即使在2003年“非典”期间,我国消费情况也并不特别叫人悲观。当时我国汽车市场不是没有萎缩吗?在该年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一些新型消费热点增势强劲,汽车、住房、通信等消费,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对前三季度消费平稳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并有力地带动了工业的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2003年前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6月份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若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109亿元,同比增长9.2%;第二季度可以说是“非典”的旺季,但是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高达10447亿元,同比增长仍然达到6.7%。不过,总体上讲,这表示出消费结构还正在加速转型,但是转型要完成,还需要较长的时间。<br/>  总之,我认为,储蓄与消费和投资,本来并不应当是完全相互排斥的事物。但是,在钱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此多彼少,此少彼多,难以避免。凯恩斯主义认为,社会的“总需求”小于社会的“总供给”,理由就是有一部分总需求变成了“储蓄”。储蓄也是可以转化为投资的,况且哪个银行不投资?所以,我不同意凯恩斯的观点。<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凯恩斯已经不时髦了。世上风水总是轮流转,现在是“萨伊定律”在中国又抖起来了。</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那要看中国应该是什么情况。<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还有,您刚才还说什么“万亿元大关”?请以后别说什么“大关”不“大关”的。就经济增长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关”可言。</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这只是一种语言习惯,显得铿锵有力。<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零售总额仅仅是“增幅”下降,博士先生就受不了。但商品零售额还是增加了,并没减少,你们还急个什么?再说,2003年头两个季度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加,高达2.15万亿元,已经很不少,大大超过全国全年“工资总额”。 已经有点神鬼莫测、奇异诡谲了。当然,这里“总需求”离“总供给”还远,也是事实。不过这个题目是我们后面要讨论的,是吧?先不说了。关于消费热点的问题,我想,也还是到下一个章节中讨论吧。</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不要总说些神呀鬼呀的,你不是对“工资总额”有研究吗?你可以讲讲“居民储蓄”和“工资总额”的关系。我也想听一听。<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认为“工资总额”是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恕我直言,国内的大经济学家们却很少注意到它。多年来,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专家谈它。《统计年鉴》上倒有这么一拦,好像其主要的意义,就为让人们感觉到,人们的工资在增长!生活在提高!<br/>  可经我计算后发现,改革以来,工资的总量是在增长,但它在GDP中的比重却几乎一直在下降。1980年最高,达17.1%,1998年降到11.7%,到达谷底。直到2002年,仍不过是12.5%。<br/>  这是就“工资总额”与GDP的比例来讲的,其实若要更贴近现实生活,我想应当计算“工资总额”与“工业总产值”之比更合适一些,因为人们的工资收入中有“再分配”,有重复计算。我是这样认识的,不一定对头。但由于公布的统计资料不足以计算,我曾经只算过某个行业或某所有制的企业情况,我发现,后者的比例之低,出乎人们想象,约在5-8%之间。而若是按照GDP的“购买力平价”计算,这比例仅仅只占3%左右!中国人的工资,可以说,那实在是真叫一个低呀!<br/>  就普遍的感觉,人们也都会知道,自己的工资很低,但全国的“工资总额”低到了如此的程度,也是我原来万万没有料到的。</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工资总额”与“工业总产值”之比,你是怎么计算的?我觉得算起来颇不容易,主要是资料不全。<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有人认为取GDP来计算,并不能精确地说明问题。我同意,这只是说明了一种趋势,一种低工资状况。为了更精确一点,我想应当以“工业总产值”来算,但在公布的统计材料中60年代的材料是很难找到的。我取1999年的国有及国家控股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这部分来试着算了算,其数额为35571亿元。《统计年鉴》中将“工业”划分为3块,即“采掘业”、“制造业”和“电水煤气的制造供给”,这三项的“职工人数”分别为:525万人、1648万人和239万人。这三项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7521元、7794元和11513元。因此三个行业“工资总额”为:3948525万元、12844512万元和2751607万元。因此,国有及国控企业1999年“工资总额”为1954.46亿元。这样一算,令人惊讶的是,国有工业部门“工资总额”占“总产值”的比重仅只有5.49%。<br/>  就说这个5.49%,是不是真实的呢?是否还会更低呢?我们无法验证,只能姑妄言之。由此说明一简单事实:我国工资水平之低,是世界罕见的。</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你不是正在说储蓄吗?</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正是由于“工资”特别低,所以“工薪”阶层的工资转化为“居民储蓄”是很微小的。多年来的事实也正如此。经济专家会说,人们生活提高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你看“工资总额”不是年年百分之几地增长着吗?他们同时又说,你看“居民储蓄”上涨的这么多!人民生活又提高了!人民收入又提高了!但他们没有指出,中国的“居民储蓄”绝大部分并非来源于“工资总额”,特别是“定期储蓄”这一块。所以未必就能因此证明整个人民的生活都提高了。而活期储蓄,由于大量单位的“职工工资”都是通过银行来发的,所以“活期”储蓄与工资总额多少有些关系。前不久,有一位普通职工,看到我在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后,给我打电话愤愤地说:你说什么储蓄,但我的工资并不是储蓄,我可能在月底没从银行取出工资,但月初就取出来用啦!我说,那没有好办法,因为银行只能看每个“月末”的存款数,总得有个“日子口”来结算吧。我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很少有老百姓把自己的“工资卡”看成是存钱储蓄。他们挣的钱不多,因此在他们看来,银行的柜台和他们家五斗柜放钱的抽屉也差不多。</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怎么,居民储蓄和工资总额基本无关?这我没想到。</font><font color="#006600"><strong>“储蓄新增额”高于“工资总额”是否太奇怪?</strong></font><font color="#990000">因为,在改革前,我们都是把工资的“剩余”部分存到银行。那时,很多挣钱不多的城市老百姓,可以说,基本上不存什么钱。现在看来,我国改革之后的“居民储蓄”的来源成了一个谜团,主要不是来自工资了,是吗?你能够证明这一点吗?</font><br/>
<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确乎如此。我可以证明我国“工资总额”中绝大部分不会转化为“居民储蓄”。90年代中期,每年新增的居民储蓄额,大都与当年的“工资总额”旗鼓相当,例如1994年差341.6亿元,1996年只差221.5亿元,奇异的1995年甚至比工资总额还要高44亿元。在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工资总额”基本保持在八九千亿元左右。情况很清楚:“工资总额”支持不了这么高的“居民储蓄”。到了90年代末期,由于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降低储蓄,希图提高投资,因此1997-1999年的新增储蓄额比工资总额低些了,从1000多亿元到3000多亿元。但是在股市大幅度“缩水”后,新增储蓄额的固有弹性又弹回来了。惊人的是2002年和2003年,堂皇的“新增居民储蓄额”比起那寒酸的“工资总额”,超出额竟然高达1500-3000亿元!使1995年那44亿元的超出额活像是一小碟咸菜、一个小小巫,而现在大巫真的来了。我当时向杂志投稿过几篇文章,我认为“腐败在加速”,希望引起人们警惕,但杂志没有登,我的反腐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br/>  显然,新增储蓄的大头不可能来自“工资”。因为据经济专家们计算,前几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大约在50%左右。这计算是否夸张,我就不知道了。就算如此,这就意味着工资总额的一半要用来购买进到嘴里并滑向胃部的东西。剩下一半,我匡算一下,工薪家庭每人每月人均只有100来元用来零花,买衣服、鞋子、书报和乘公共汽车……。所以说,所谓“居民储蓄”,特别是“定期储蓄”,肯定应当有别的、更神秘的来处。</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这是否正常呢?</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大概对此毫不生疑。但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br/>  在国外,所谓居民储蓄,当然大都来自人们的工资,因为工资是“分配”的大头,是人民(工作者)赖以为生的主要来源。在西方,及其他任何有一定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除少数资本家和黑社会,通常,人们都是“用工资”来买房子、买汽车、出国旅游等。只有在中国,靠工资?什么房子汽车,想都别想!人们的“工资”这部分,仅用来“衣食住行”都不宽裕。但是,奇异的事情是,在中国,尽管人们的“工资单”上的数目,距离买房、买汽车这样的美事还有“万里之遥”,但实际上,在中国有财力买房、同时又有财力买轿车的,大有人在。不过,我敢斗胆断定,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中国公务员或国企职工能用他的工资来买汽车,因为就是国务院总理一年的“工资”也买不起一辆中档小轿车!所以,以前我在一次发言中曾经说过:在中国,如果每个买汽车的人,都要申报其买车款的来源的话,那将给中国的汽车工业以致命的打击!当时,听者们都笑了。但是,中国的汽车工业一定要有某种“腐败”的分配制度来支撑,这是不是很可笑呢?而且,能否一直撑到最后、撑到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呢?</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小李,你不要总是用挖苦别人来表现自己。<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小李所说的,提出了<strong><font color="#006600">什么是“居民储蓄”的来源之谜?</font></strong>很有意思。你特别提到了2002年和2003年,我很感兴趣,这两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它离我们这么近。</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不是有多么特别,而是存在有相当的危险。它表明了腐败正在加速的情势。因为,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楚,居民储蓄的“新增额”这么大,如果它不是从“工资总额”来,那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br/>  首先,不大可能从劳动农民那里来,这一点我们三人都没有异议吧?现在10亿农民总收入到底有多少?不是很清楚。按统计局的数据,农民的收入与城市相比,人均仅为后者的1/3。但有报纸消息说:实际上城乡收入差距还要大一倍,仅有1/6,只是没有公布。所以我们真应当为我们的农民兄弟痛哭。在痛苦的亿万农民面前,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究竟跑到哪里去了?<br/>  但是,另外据统计局或农业部的数据:却是大好消息。据统计,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4.8%。照此计算,全国10亿农民的总收入就将达到2.5万亿元,占了GDP的1/4。据农业部公布: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就业者达1.33亿人,其工资总额为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850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若照此推算,农民人均收入为2470.93元,那么,全体农民整年收入将达23837亿元,还是全国GDP的1/4,且超过全国工资总额达1万亿元。那岂不是说,农村应当比城市还要富裕吗?那为什么全部居民储蓄中城市据有82.3%;农村仅只占有17.7%?为什么城市“人均储蓄”为14241元,而农村“人均储蓄”仅只是可怜巴巴的1969元呢?所以,对于公布的一些数据,我总是很有怀疑的。<br/>  农业部的“统计”元月中旬就出来了,统计有这么快吗?我怀疑这不是统计,而是抽样调查。是不是随机取样的“样本选择”有点问题呢?</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我最近到我年轻时工作过几年的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去看了一看。那里的农民收入还是很低的,一个农村劳力1年只有几百元现金收入,绝对到不了2500元。</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但是,也有富庶的农村,如华西村和大邱庄。华西村1600多村民,每户都住在500平方米的洋房里,都配有3辆高级轿车。<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正因为有了收入畸高的华西村和大邱庄这样的地方,所以,在“人均”线以下的农民人数就更多了。这不是很清楚的吗?</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我们的讨论提纲上,后面有农业问题,所以农民问题以后再说吧。所以,小李,请继续讲一讲2002-2003年。</font><font color="#006600"><strong>2002-2003年居民储蓄的狂涨说明了什么?</strong></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如果这两年的居民储蓄不是从工资总额和劳动农民的收入中来,那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几乎不用问,对全国老百姓来说,甚至每个人都很清楚。<br/>  2002年,当我知道了5月末居民储蓄“突破8万亿元”的消息时,又看到“定期储蓄”从2001年末的26.3%猛涨至2002年5月的56.1%。我就感到这是全社会腐败加速的明确信号。当时我在一些文章中企图说明这个问题:我国从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仅3个季度,居民储蓄就从7万亿元涨到8万亿元,提高了1万亿元之多。这就是说,若4个季度,居民储蓄将达到1.25万亿元的增长。我认为,1.25万亿元这个数字非同小可,因为我国“工资总额”很小,1999年仅有0.987545万亿元;2000年也只1.065919万亿元!2001年为1.1831万亿元。2002年的数据,当时我估计,大约也就在1.25-1.3万亿元左右,不会高到哪儿去,因为2002年国家职工并没涨工资。</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2002年工资总额为1.31611万亿元。<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原来我在文章中估计,2002年巨额的“新增储蓄额”将会大大超出“工资总额”!1995年不过超出了44亿元。2002年恐怕起码会超过1000亿元了。<br/>但后来的事实,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据报刊兴奋宣布的消息,国内居民储蓄总额至2002年9月末已经高达8.41万亿元!这就是说,从2001年9月末的7万亿元到2002年9月末,1年之间,居民储蓄总额居然狂涨了1.41万亿元!比我原来预计的还要高出2000亿元,“新增居民储蓄”将大大超出“工资总额”了!后来到年底,据宣布,2001年的数据是,居民储蓄增长了1.33万亿元,而该年“工资总额”却仅有1.18万亿元。<br/>  上述情况,只能说明我国的腐败形势进一步加剧,而且有了突发的、迅猛的加剧。后来网上有惊人消息流传说,在非典刚刚结束的2003年4、5月间,我国钱财外流和外逃的速度和规模在发疯般地扩大!甚至在20天里就出境1500亿元,到底是不是这样?国家统计部门、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从来都没有人出来说明或者“辟谣”。这使人们心里非常气闷,而且也很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财富是人民创造的,“国家的财富”归根结底也应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本应当有“知情权”。如果情况属实,也就是说,2003年1个月的“流出量”就可达到往年一年的速度!据说已引起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很好!我们老百姓确是希望他们真的能够重视!而且是高度重视!的确,“有关部门”不能再懵里懵懂了,应当查得个水落石出方能罢手。如若国内金融界情况确实如此超级严重,原因究竟系何?单靠“市场经济”和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到底能不能遏制住它?用什么办法才能抽去“腐败”这口巨型大锅底下的薪柴?再不好生想想,再不采取断然措施,可能真的会给民族和自己都酿成大祸。毒蛇噬臂,壮士断腕,真得有个“下定决心,一决死生”的魄力了。</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是的,现在,中国的贪污分子们冲到世界上去,拿了盗窃全国人民得到的巨款,到国外去摆阔,可以说已经成了中国的“大气候”。但这个“大气候”,并没像当年西方所谓“和平演变”那大气候,没引起官家足够的注意。</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据报纸上介绍,贪污者们及其子女在国外大肆享乐,出手阔绰,购买数百万美元的豪宅,甚至一买就是好几处,在赌场一次输它上百万美元也笑嘻嘻地毫不在意,以至把那些土生土长的“美国佬”都看得目瞪口呆。他们闹不懂,中国人怎么会那么有钱呀!中国不是一个穷国吗?中国人工资不是很低吗?正因为如此,外资才蜂拥而去哪!怎么这些中国人这么富!依我看,1个贪官要贪得几千万美元,才能有这么个派头吧?数千万美元!那可是10万农民在银行的储蓄金额!这就是中国!</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别瞪着我,我对贪官完全持批判态度。<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过去常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还是毛泽东说的吧。但文革及此前常有人分析说,其实,浪费比起贪污,“糟蹋的钱”其数量不知要大到哪里去了。因为那时候,贪污还是相当罕见的现象。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中,贪图享受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比起古代打天下的一代干部,比起建国前国民党政府的干部们,总体上还是一支相当廉洁的、甚至相当清苦的“干部队伍”;所谓“基层干部”有多吃多占的问题,但由于总体生活水平很低,还加上不断的“思想教育”,所以大体也还可以说得过去。与改革以后遍地贪污的情况,简直是不能相比。现在呢,贪污的量,浪费的量,可以说已经不相上下了吧?这是新时代的“中国特色”之一。</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贪污,现今已经足以成为中国“分配领域”中的大头之一。可以说,钱的分配去向有几大块:例如工资总额、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总额、贪污分子贪污总额、个体户经济的收入总额……等等。<br/>  不过前不久,据悉美国表示他们将不再成为外国贪污分子的乐园,联合国也将有类似动作,有一个150多国家参加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打击全球跨国境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公约于2003年9月底已经生效。据说,年底还会出现一个更有约束力的协定。<br/>  美国为什么从欢迎国外贪官、特别是大量中国贪官带钱进境到不欢迎了呢?据分析,主要是因为中国贪官及其邪恶的子女们并不擅长投资经营,而只擅长疯狂享乐,其主要消费是大量购买房地产和赌博,从而带动了美国西部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化,有出现东京90年代初房地产虚高引发的“泡沫经济”的危险。因此,美国从本国经济利益出发,先不谈道义问题,也开始不欢迎世界各地的贪官们了……</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不管怎么说,这还是好消息。但国内如果打击不力,还是不行的。腐败问题后面再说吧,还会有专门的讨论。下面想请博士谈一谈<strong><font color="#006600">“居民储蓄”是否会猛然冲进市场?</font></strong>有没有这种危险性?</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在80年代曾经一再发生“抢购”现象。只要有物价波动,不少老百姓就去抢购商品。前几年有个电视连续剧《一年又一年》,从“文革”结束写到大概是世纪末吧,剧情中就几次生动地反映了老百姓抢购各种物品的风潮。在我国的实际经济生活中,也就是那样。每当物价变动的时候,老百姓由于害怕自己的利益因“货币贬值”而受到损失,遂发生抢购现象。如果国家的商品供应不足,银行可能会发生挤兑现象,对国家金融和商业都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使经济生活发生紧张现象。当时的困难是,如果老百姓把银行存款都取出来花掉,会把国家全部商店货架买空,因为“居民存款额”大于可供的“商品总额”。<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无论是GDP也好、GNP也好,当然,都不会全部是零售商品。就是说,小李说的“总供给”并没有全部变为消费性商品,有大量成为“生产资料”还有厂房、桥梁、城市的基础设施如上下水道等,这些东西,老百姓是无法去抢购的。所以,“商品可供量”不可能全部满足消费品的市场总需求,是正常的。<br/>  所以,当年经济学家害怕的是,大量的“居民储蓄”会从笼子里冲出来,造成严重的金融困难和经济困难。但这并没有发生。<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原因何在呢?</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在电视剧《一年又一年》里,到了“美好的”90年代末,人们不再抢购了。什么原因呢?按剧中人物的说法是因为商品丰富了,好像是买也买不完了。剧中的角色们在90年代后期,忽然就富起来了,不知原因为何,我看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剧中经常侃侃而谈的年轻经济学教授,在这时候却没有再解释这个经济现象。其实,我认为这时发生了两个情况,使得80年代的“抢购”现象转化为90年代的“滞销”。一是,人民忽然开始感到手中没有什么“剩米余钱”了,其主要原因或许是,许多原来似乎存在的“社会保障”之墙倾倒了。原先人们用来抢购商品的钱,现在必须存起来了,要用于老人生病、孩子上学和购买住房。就是说,普通百姓不敢花钱抢购了,因此,数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购买力”就会像突然消失了一样。二是,在不断增大的“总供给”面前,大量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其比重从80至90年代却一直在下降,这一点我前面已经一再说过。正是由于比重下降,而大量所谓中小企业在增加日用商品的“总供给”上,一直在经济发展中飞速增长,所以,“商品滞销”还将是个长期存在的趋势,这会带来根本性的经济困难。也就是过去常说的“经济危机”。</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font color="#990000"> 因此,和过去大为不同的是,现在是希望人们花钱,为了这个,国家的官员、宣传家和经济学家们都做了不少工作。但是</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居民储蓄”能被学者逗引出来“扩大内需”吗?</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看不能。因为您所说的学者们做的“工作”,可以说只是所谓“思想工作”,或者是“宣传鼓动”。我们虽然说自己是“唯物主义”,但是从领袖们一直到专家学者们,都总以为人们的“观念”是问题的关键,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一直在鼓噪什么“观念更新”、“改变观念”,要“敢”花钱,要求人们“认识到”在英明政策领导下、人民生活是会越来越提高的。但是当普通百姓自己看自己时,不管“观念“如何,就那么一点点收入,除了非买不可的东西,是不会因为经济学家宣传“扩大内需”的奏鸣曲特别动听,就不顾全家老小未来的生计,而把自己那点钱都拿出去购买滞销商品、以缓解国家“内需不足”的困难。<br/>  无可否认,现在大家的眼睛都盯住了“居民储蓄”,谁都想从这块“大蛋糕”上切它一块下来。汽车厂商在盯着它,房地产商在盯着它,“人民教师”也在盯着它,简言之,各行各业都在盯着它。我看,哪个行业都未必能从“储蓄”蛋糕上切下多少来。</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请你从经济数据上分析一下。</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90年代末,当居民储蓄总额为5万亿元之时,曾有个经典的说法:5万亿中,有1万亿为“公款私存”,1万亿是贪污的黑钱,剩下的3万亿元,其中50%为80%的存户所拥有。这样一算,穷人的钱非常少,只有1.5万亿元。而公款和富人的钱,就占了3.5万亿元。</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现在情况有变化吗?</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不知道。据一些人估计,单位“小金库”的钱进入“居民储蓄”,2004年可能已达3万多亿元,那就是说,比例可能还有提高,但这不是权威说法,因此我不能肯定。银行能把此事查清吗?怕也不容易。总之,相比前些年,公款私存的情况,我想不会有根本的变化,因为没有发生过“四清运动”一类的事情,贪官们会自己整自己吗?</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肃贪也有巨大成就,抓出了那么多贪官,这你也不能否认干净。<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当然不否认揪了一些贪官出来。但你知道吗?现在有些人已经不相信几乎所有的大官们。有人看到电视节目有省长、部长们的专访,就说访什么呀,都是些贪官。别看他们说着一套一套的套话,还不是天天受贿、吃喝玩乐,子女发大财,贪污的财产转移出国。在这样一种民众情绪中,官员没有任何威信,那很快就有可能“国将不国”。我敢说,大部分贪官还没有抓出来呢。</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你们两人可以争论,但不要跑了题目。</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那时如厉以宁那种学者,一再鼓吹把几万亿“存款”吸引出来,说只要做到这一点,中国的一切经济问题都解决了。中国有这种学者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样的学者竟能够在中国的学界红得发紫。是什么人捧起来的?</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小李,不要进行人身攻击。</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对不起,我这人涵养很差,容易见到恶人来气,说着说着就忘了。按照上述90年代末的比例,若没有大变化,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普通人民只占有约3成存款,就当前12万亿存款规模来说,也就是3万亿元或略多些,人均约3000元吧。恕我直言,一个人若只存了3000元存款,就是天塌下来,也不会想到去给国家“扩大内需”的。</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学者们常常没有分析居民存款的结构,就笼统地提出吸引多少亿存款出来会怎么样,的确是没有道理的。穷人钱太少,不敢花钱以“扩大内需”,那么,有钱的富人会怎么样?他们收入高,能够对“内需”做出贡献吗?</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富人的收入,多是黑钱。</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不能这么说,我还是坚持认为,富人的收入,特别是“经营者”的收入,多数是合理的。可能有工资外收入,这不排除,因为是“市场经济”嘛。再说,我国经济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有些灰暗收入,也难以避免,这是人家的个人隐私。只要数量不大,我认为行。<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是吗?</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个人收入,就肯定是“隐私”吗?</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坚决反对博士先生的说法。个人收入是不是隐私?看怎么说。在美国,对于邻居和伙伴,它可能是隐私,人们也从不随意打听别人的工资收入,因为这是不礼貌的。但对于国家税务部门和调查机关,它决不是隐私。如果人们的收入不清楚,国家主要税种 —— “个人所得税”岂不要大量流失?那国家将不能维持。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会有人很富,但如果有“非法收入”,那国家对他也是绝不会客气的。任何稍大规模的资金流动都会受到监控。特别是国家的政要人物们,都必须公布的自己的财产和来源。<br/>  另外,在西方国家,黑社会和犯罪集团的收入,若想像正常的资金、钱款一样在经济活动里流动,也是不容易的。好莱坞电影中,黑社会的交钱交货,常常提着一箱子“现款”,而不到银行转账,那是因为不敢到银行走账,怕被监察部门发现。但是这么多现款并不好花,也无法将这笔款子再进行正常的投资活动。所以,要想使黑的钱,变成正常的钱,要经过一个“洗钱”的过程。在西方法制国家,这也是非常困难的。<br/>  但在中国,改革以来,在银行系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对于“黑钱”的监控和打击手段。甚至连这种意识和“观念”都没有,更不要谈真功夫了。</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说得过分了,不是实行“储蓄实名制”了吗?而且2003年9月1日银行还实行了居民的“储蓄账户”和“结账账户”分开管理的办法。这在实际上为“洗黑钱”设置了一道门槛。<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对,可以讨论一下,我们<strong><font color="#006600">中国究竟有没有遏制“洗钱”的真功夫?</font></strong>这是个重要问题,事关国家未来。</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从80年代初开始,鼓励个体经营。从保护傻子瓜子非法打骂工人及非法经营看来,也开始纵容非法经营。那时的金钱运行,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当然也没有任何监控。各地“公司”多如牛毛,人们认为这就是改革开放,国家规定各公司注册必须先有一笔“注册资金”,但是70年代末的情况,若是真正的“创业者”,哪里可能有什么资金?这是谁都知道的。于是,许多钱在银行中打来打去,都是假的,但“验资”没有任何困难。工商局验完资后,钱也就跟着走人,不知又流到哪儿去了。在这种混乱情况下,对于非法资金的流动,银行可能有什么监控吗?<br/>  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收入,银行亦无任何监控。人们都可以用假名字存款,又随便存多少,存取自由,银行还有代为保密的义务。这种情况下,钱还用“洗”吗?如王博士所指出,后来实行了“储蓄实名制”,情况有了变化。但当时咱们的博士先生就发表文章说:中国不适合实行“储蓄实名制”。你忘了吗?</font> <font color="#000000"><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当时有当时的看法。我认为并不全错。<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当时你说,富人们会因此而抽逃资金,转移到国外去。因此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占有,钱总是还在国内吧。有学者还说,实名制不会触动贪污腐败,甚至还会使贪污更难于调查,因为贪污者用假名存钱,“客观上有利于保护原有资产不流失,也有利于调查办案”。真正一张生花妙嘴!原来贪污也可像“曲线救国”一样反而有“功绩”。难道贪污者用假名存款是为“备查”的吗?用假名存款,就不会发生转移和外逃了吗?还是外逃会更方便些呢?欺骗,最有力量吗?抱着贪污者粗腿写“文章”的学者是可耻的。他们说,贪污者将不存钱,把钱放在家里。瞧,这一下子“党和人民”要着急了吧?但我认为这种威吓依旧无力。贪污者将钱放在家里就安全了吗?强盗一光顾,命也没了,要钱还有什么用?所以“老贪们”还不一定听这高招呢。这些学者是首鼠两端,两头不落好。<br/>  近些年,真的大面积发生携款潜逃、大量黑钱外流了,这只能表明中国的负责机关和银行中就是有些专吃干饭、不干事的人。这种事情难道还会没有办法吗?所以情况很清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所以我认为,在中国,很多事都是这样,“洗钱”这样的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说:不是我国“有没有”遏制洗钱的真功夫,而是“用不用”真功夫的问题。在中国,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真的用了功,没有不成功的,就像对付“非典”那样;问题就在于,有没有各方掣肘,真功夫能不能拿出来?</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真的,实在话,我也是很担心的。现在,人民对腐败强烈不满。可能有人认为“不满”又能怎样?不怕。但是,对于任何政府、企业、社团、个人,腐败都是致命顽症。“腐败”一词的意思是,大量微生物噬食着某有机体,发出臭臭的味道,使机体死亡或濒临死亡。所以,腐败就等于死亡。若是死亡之后,再来侈谈死前的腐败,为时晚矣,一切成了“历史的教训”,只能留后人去“闻者足戒”了。现在人们关心的是,“储蓄实名制”等遏制洗钱的办法,对打击腐败到底有无作用?有多大作用?问题值得探讨,也不用着急,实践很快就可给出答案。但在此之前能做出推断,也是很有趣味的事。<br/>  这样吧,今天谈得不错,时间也很晚了,咱们明天再接着讨论。</font></font><br/><!--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p><strong><font size="5">“人民消费”之 迷团</font></strong> </p><p><font size="2">(凡涉及标题,字都是<font color="#006600"><strong>绿色</strong></font>的;教授<font color="#990000">咖啡色</font>;博士黑色;硕士<font color="#0000ff">蓝色</font>)</font></p><p>&nbsp;</p><p><strong><br/><font color="#006600">普通中国百姓敢不敢大把花钱?<br/>高失业、低工资,如何能够高消费?<br/>中国近年将有3亿人买汽车吗?<br/>为什么2003年汽车价格仍然畸高?<br/>房价大发“虚火”的后果是什么?<br/>为什么拆迁问题忽然引起拼命抵抗?<br/>为什么不搞廉价租房,而要弄的多数人买房?<br/>贷款购房是个好办法吗?<br/>滞销的4万亿元库存消费品出路何在?<br/>什么叫“恶性降价”?<br/>目前中国最便宜的商品是什么?<br/>中国的超级市场放弃了“价格竞争”吗?<br/>只有到处“侃价”才是“市场经济”吗?<br/>为什么水电煤气交通费用始终在涨价?<br/>“取暖费”是新的消费点吗?<br/>广告的经济角色,中西方是否一样?<br/>“品牌战略”能够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吗?<br/>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说明了什么?</font></strong></p><p>&nbsp;</p><p></p><p><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今天换个题目,讨论一下消费问题。国内经济学家们对于消费问题比较看重,国内也有了“消费经济学”及该学科的高级学者。但我总觉得,在“消费”这个学问中,还有不少问题很模糊、或者被掩盖着。人民也想弄清这些问题。<br/><strong><font color="#000000">王博士</font></strong><font color="#000000">: 您指的是什么?</font></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在经济学上讲的“消费”,当然包括生产性的消费,就像投资也是一种“需求”一样。消费的过程,也包括某种生产过程。但是,我希望今天讨论的,不是那么高深的问题,不要讲数学模型和坐标曲线,而是讲一讲老百姓的消费问题。我希望我们的整个讨论都具有“人民性”,提出和解答民众所关心的经济问题,而不是学者们痴迷的纯理论问题。所以,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font><font color="#006600"><strong>普通中国百姓敢不敢大把花钱?</strong></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这个讨论题,和我们昨天讨论的问题直接相关。我就喜欢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我非常同情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另外我没有多少学问,引经据典不行,不像王博士。但我喜欢探究事物的道理。</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认为中国人比较敢于花钱,实际上也比较能花钱。在计划经济时期,消费的欲望被强烈压制着,这使得由于“消费不振”带来的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那时候,满街全都是一种颜色的衣服,都是深蓝色衣裤,对吧?自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敢于消费了,也敢于追求时髦、追求漂亮,就消费来说,这都是历史性的进步。过去,咱们中国人追求的是“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叫什么“三转一响”,噢对,还有个收音机。后来百姓的消费有了极大的进步,80年代成了电视、冰箱、洗衣机。可是现在,人们追求的是什么?根据2003年国庆期间《参考消息》报道,中国人最新的三大件是:购房、买汽车、出国旅游或获得博士学位。这种伟大的变化,说起来都让人兴奋。它表明了中国经济25年来的巨大进步。<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博士,你知道有皇帝的时候,中国的那些皇帝们追求的“三大件”是什么吗?<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什么?<br/><strong>李硕士</strong>: 听说过“收音机”的中国皇帝,怕只有两三个吧。因为马克思死后11年、也就是1894年收音机才发明出来。但皇帝们的消费量无疑最大,但并不能以“三大件”这种内容来说明。我的意思是:“三大件”内容的变化,只说明了技术条件的变化和进步,而没有说明“人民消费”的根本问题。我感到,副教授问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目前的“人民消费”中的若干比例问题。</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小李的意见呢?</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消费问题,主要是消费力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所谓“需求”包括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两个方面。这是有道理的。我们的经济学家们往往只注意、并且只讲前者,而不讲后者。也不是不讲,而是笼统地或硬说人民有“能力”购买汽车什么的。至于怎么论证出人民有这个“能力”的,他们就不说了。反正有,就是有!就是有!中国至少有3亿人有能力买汽车!类似这种喧哗,在报纸上近几年不断出现。<br/>  我认为,其实,中国人民就绝大多数人来讲,显然是不可能大把花钱的。第一,全国的“工资总额”很低。第二,全国劳动农民收入很低。第三,对人民的“社会保障”程度太低,使老百姓即使有点钱也不敢“大把”地花。第四,商品供应者方面也有很大问题,主要是“假冒伪劣”问题和商品的“适销对路”问题。第五,国家鼓励的消费方向有时不对头,例如,大量修建狂占土地、伤害环境的高尔夫球场;大量修建破坏自然风光和地质原貌的“人造旅游景点”;大量修建高级洋房和豪华住宅;大量鼓励购买私人汽车,等等……</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高尔夫球场,中国还是不多的,只有200多个吧?而美国则有2万个。<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你不是去过美国吗?你不知道美国土地辽阔、而人口只有中国的零头吗?为什么这个时候就不讲“中国特色”了呢?</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也不大赞成继续大修高尔夫球场,因为1个球场的建设需要1200亩地。但这个行业的兴起、发展难于控制,往往是在于“市场”,而不在于官方。小李,你不要总是瞪着我,我也认为应当首先把农民安排好。但人们发现,修高尔夫球场可以吸引更多有钱人来消费,比种庄稼还要合算,当地官员就会征地来修球场,农民如果得了利也就不会反对。我知道,高尔夫纯粹是个有钱人的游戏,但是这些富人要享受,你怎么办呢?正好可以赚他们的钱。这情况,往往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国家是难以干涉的。<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您这几句话的视野,已经不像个博士了,而像个乡镇企业的小老板。您难道不知道,现在中国,当某件事情对官员有利时,官员要做,往往会把它说成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例如2003年9月20日《经济参考报》报道,近几年,不少地方的政府都规定了“允许公务员办企业”的政策,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各类人员的创业积极性。多么荒唐透顶的规定!难道政府的领导人们脑子里,连这点“谱”都没有了吗?</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你们又离题了。</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说到哪儿了?哦对,我想说的是:普通中国老百姓是不会大把花钱的,一来是他们没有多少钱,二来即使有点钱也不敢瞎花。<br/>  工资总额问题,我们在昨天已经分析过了,简单地说:1999年的仅有0.99万亿元;2000年也只1.07万亿元!2001年为1.18万亿元。2002年为1.31万亿元,该年国家职工没有涨工资。而2001年国家财政给全国4500万人涨工资,只是拿出了700多亿元。即使700多亿元都流进了消费品领域,要消化掉2002年达到的、全国约4万亿元消费品库存积压,也无疑是“杯水车薪”。<br/>  另外国家还有一种“可支配收入”的统计,其定义是:“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但是我发现,尽管都是国家公布的数据,但是“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工资总额”两项数据是对接不上的。这使我感到奇怪:据公布,2002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元,同比增长7.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为6.9%。如果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算下来1年起码可以达到人均7008元。那么3.6-3.8亿城市人口的可支配收入,总计就将达到2.5-2.7万亿元。<br/>  但是,2002年全国工资总额只有1.3万亿元。也就是说,“工资总额”以外部分实在太大了!所以,我疑心这里是否错将“户均”说成了“人均”,但再一算,仍然不对,如果按“户均”计算,那么可支配收入总额将只有6900-7500亿元,又太小了。总之,牛头有点对不上马嘴。我想,如果随机取样的样本可靠的话,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那么城市人口收入总量就超出了“工资总额”约1倍半。难道我国城市的普通居民的“灰色收入”有1.5万亿元之巨吗?</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其中还要考虑城市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这一大群人的“非工资性收入”。人数么,起码得有2500万以上吧?假设其人均年收入4万元的话,应当也有1万亿元的样子吧?钱的颜色也可能不完全“灰”,可以算浅灰色的吧?<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那就是说,个体户已全部是“中产阶级”了。</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应当说,总体情况还是不太清楚。<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关于农民,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说2002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4元,比头年增长1%,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我感到,这个数字是否有点过大?照此计算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全年就将近2400元,中国农村约有10亿多人口,那么全体农民的全年收入将超过2.4万亿元,占了GDP的1/4。昨天的讨论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这有可能吗?</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我们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br/>不过,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基本是这么两点:一,人民之中的多数人收入少,特别的“清白”色的收入少,因此不敢大把花钱;二,“社会保障”之墙崩塌后,人们为了应付看病、子女上学、买房这样的“民生大事”,也只能尽量把仅有的一点钱存起来,而不敢乱花。</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是的。</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你提供的数据,也是意在表明人民的收入少。</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还想讲一下失业形势对于“消费”的影响。</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失业问题,后边还要作个“专题”来讨论。不过事情很清楚,目前严重的失业形势,进一步降低了“人民的收入”,也就是降低了消费力,降低了市场需求。显然,</font><font color="#006600"><strong>高失业、低工资,如何能够高消费?</strong></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但是,另一方面,确实有一部分人在“高消费”。这些人人数极少,消费极高,以至于国家和经济学家们都把自己的美好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什么?美好的希望?<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以前古老的教条常说,革命之后,剥削者还时刻企图夺回他们“失去的天堂”。看来这不符合事实。那古老的剥削者们早已家破人亡,人去楼空。现在是有不少新的剥夺者,他们控制着镇压之权、财权、人权、话语权,总之一切权利,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天堂”,剥夺人民,这就是:大量高等贪官和许多乡村存在的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坏干部。</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这样说是很没有道理的。要把那些贪官污吏和农村里欺压农民的干部,与广大好的领导干部们区别开来。我们国家的建国宗旨,还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那些贪官不能代表我们的国家干部队伍。<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来,让我们还是回到消费问题上。刚才小李不是提到了汽车消费,怎么样?</font><font color="#006600"><strong>中国近年将有3亿人买汽车吗?</strong></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早在2000年的时候,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把事情说得神乎其神,说经过专家的测算,中国至少有3亿居民有能力购车。我还以为是哪家孩子口无遮拦,胡吹乱吹,结果在google.com上一搜索这句话,乖乖,不得了,总共竟然有6190家网页、许多著名报纸,都刊登了此消息,当了真了!而且居然一再讲这是我们中国的“专家”测算的。我真是奇怪,莫非中国的专家连算术也不会做了吗?3亿辆,了不得啦!据报道2002年的全世界汽车保有量也不过6.6亿辆,美国为2亿辆,日本为0.85亿辆,而中国仅为0.16亿辆。再说了,2001年美国3大汽车公司年产量约在1650万辆左右,它们占世界汽车市场销量65.6%,日本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为25.5%。这样一算,也就是说,美日两家一年的汽车产量也不过是“3亿辆”的7.5%。就是说,日美两个汽车大国加起来,起码要生产10年以上,才能够满足我们这条快乐的消息。所以,如果真的有3亿辆“需求”突然展现在世界汽车业面前,全球将为之震颤,为之发抖。</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你怎么能证明这是个可笑的“专家预测”呢?</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提三个小问题:(一)汽车卖价多少钱?(二)中国老百姓口袋里有多少钱?(三)多少人真的能买汽车?就可以将这个经济专家的小美梦击得粉碎。<br/>目前不同汽车价格相差甚远,每辆车从3-5万元到70-100多万元不等。我们取一个较低的大概数,就按平均每人买车款为8万元计。3亿辆车的购买款总额将是多少?24万亿元!但这只是购车款。现在,除折旧外,每年花在一辆汽车身上的税费和其他费用,还要有2-3万元。就是说,购买汽车的居民起码还要具有15年(报废期)使用汽车的钱,即30-45万元。也就是说,每个买汽车者需要为他的心爱的汽车支付38-53万元。那么3亿人需要花在汽车上的钱是多少呢?简单相乘之后,便出现一笔可爱的天文数字:114-159万亿元。<br/>  中国居民存款是多少呢?昨天已经说了:12万亿元。<br/>  这就是说,目前的居民存款总额起码还要翻11-14番、达到160万亿元之后,全部居民储蓄一点不能用来干别的,只能用于买汽车和汽车,中国“专家”的这美梦才有可能实现。我在前两年算过一下,按当时的居民存款总额,若按照8%的增长速度,则还需要37-42年的漫长时间、约一代半人的光景才能达到。我估计,现在活着的人们,有一半人是等不及了。<br/>  当然,中国还是有不少人能够买汽车的。这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有“合法收入”的有钱人,二是赚得有大量“非法收入”的有钱人,三是有点钱但主要依靠分期付款的年轻人,四是没有钱也要充阔气的人。这些人到底会有多少?估算一下,是蛮有趣的。</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那么依你看,私人汽车的远景销量是多少呢?<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据2003年报道,中国有“美元百万富翁”21万人,另外前几年还说“人民币百万富翁”有100万。我看,买汽车不需要“百万富翁”,有个20-30万元富翁,其脑浆里大概就会有所谓“购车意向”了。这个意识,也都是被经济学家们给吵吵出来的。另据报载,2001年时“两会”的材料说,全国45%的财富集中在1%的人手中,也就是1300万人,这种贫富悬殊已超过了西方国家的“贫富鸿沟”。我当时算了算,觉得在中国还是有可能的,因“贫富问题”后面还有专题讨论,这里就不说了。我只想说,可以大致估算,我国私车的规模能达到2000-3000万辆就不错。<br/>2003年6月27日,温总理召集若干中年经济学家座谈非典后的经济问题。一位经济学家信心十足地说:“新的产业热点正在形成的趋势没有变。就是在非典最严重的时候,我们的车市不是也没有降温吗?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这个趋势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br/>  谈到汽车,我想,经济学家的目光总应当再远一些。汽车市场在萨斯期间没有“降温”,并不能说明“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在非典5月的小汽车销售量为14.68万辆(同比增长65.1%),1-5月销售68.63万辆(同比增长82.8%)。这情况不由喜煞了经济学家。而如果过一段时间,汽车销售热“凉”下来了,那又该怎么说呢?我看,汽车销售热是一定会凉下来的。再怎么“降价竞销”也没用。<br/>  全国1300万富人,再好的远景销量能有多少?</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多数人没有钱。</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可是人们可以贷款买汽车,现在,也的确有大量的人是这么做的。有的销售商甚至搞起了“零首付”。这样,我看汽车的销售还应当是乐观的,起码也不会像小李说的那么悲观。<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现在确实有不少热血青年用“分期付款”买汽车,但很可能前景未卜,因为既然是贷款,那就要“还贷”的。在美国人们用贷款买房、买较好的汽车,但若是一旦没有钱了,中断了还贷,那房子或豪华车的产权就归了银行。银行就会将其拍卖。但是在中国,要保持稳定的、合法的高收入以保证每年每月还贷不辍,极不容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设想一个奇异的前景:在未来,由于大量的、并不真正“富有”的购车者可能无法按期还贷,银行拍卖这些汽车也会像卖汽车一样“滞销”,那是不是许多银行需要盖仓库,来专门堆放大量的旧汽车了?那么银行经理们也可能会演变成“车行老板”。</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认为一时出现不了这样悲惨的奇景。当前汽车还是销得不错的。<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但什么事情都应当看得稍微远一点,博士。<br/>  而且,也有消息说,2003年5月份北京车市并不令人鼓舞,如亚运村车市卖车3000多辆,比头年同期下降了1000多辆。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价格便宜的“夏利”就占了1000多辆,别的十几个品牌的平均销售业绩是200来辆。结果,2003年全国私人小轿车拥有量为489万辆,比头年只增长了146万辆,远没有学者吹的那么多,离我估计的2000-3000万辆的远景也还差得很远。我看,目前汽车销量的颓势已成,“隐患”也就快要不隐了。以后,汽车是否也会像电视、冰箱一样进入滞销,反正走着瞧吧。</font><br/></p>
<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据说,现在汽车价格虽然一降再降,按广告上说的,商家简直都快出血了,其实,价格仍然很高。</font><font color="#006600"><strong>为什么2003年汽车价格仍然畸高?</strong></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许多商家的说法,总是带有哄骗的味道。中国汽车商们追求起利润来,那是毫不含糊的。这是他们的生命意义所在,无论什么手段都不在乎。这就是中国“市场经济”与众不同的地方。发达国家汽车业的利润,约在5%左右,而中国据公布起码在30%以上。其实,2003年上半年国内三大汽车集团的“一汽”、“上汽”、“东风”获利同比增长高达97%。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真了不起。钱,不管是否“不义之财”,对中国人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获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也说不出究竟。许多杂牌子小车的价格就那么高,三大集团也就乐得卖高价,大赚其钱。当然,进口车的价格更高,真的“有钱人”主要是进口车的买主。如果三大集团降价竞争,可能会迫使杂牌子汽车降价,然后是大量中小汽车厂破产倒闭。但看来,中国尚没有这种竞争态势。<br/>  即使没有什么真的竞争,国内汽车业的“泡沫”恐怕也难以为久,不少“业外”人士也已经看出来了。我认为,今年就可以看出端倪;但多数人认为今年的汽车销售形势仍会较好,困难的是明后年,泡沫可能迸裂。还有人认为,2005-2007年会开始销量下滑,然后很快走上“彩电冰箱空调”滞销的老路。总而言之,这显然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之路,和家电滞销一样,根源在于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真的有钱。但可怕的是,汽车终归不是冰箱,其规模建设投入之大、单件商品之昂贵、须逐年追加的费用之多、对外部建设如“道路、停车场”的要求之高,都远远不是“彩电”之流商品所可比拟。这种东西,是畅销也难,因道路停车场的建设不易;滞销也难,因为它已被国家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支柱一下子倾倒,那其他若干相关产业可怎么办呢?如钢铁、化工、石化、电子、机械中许多产业,都与汽车产业有密切依赖关系。</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33">2003年以来的汽车生产形势如何?</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生产形势“很好”。在我国,从小轿车的大量进口和积极更新来看,屁股简直比什么都尊贵些。2004年仅一季度就进口整车5.1万辆,有的“顶级轿车”售价可达200余万元以上,用以满足尊贵的屁股。在国内,2003年1-6月的汽车产量,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竟陡然上升将近100%,7月份继续拔高,轿车产量同期增幅达71%,全年生产约200多万辆小轿车。但可能,天下事了犹未了,据悉2004年的轿车产量仍将比2003年再增长1倍左右,接近400万辆。我的老天爷爷!<br/>这样的超级发展,如果发生滞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但是,中国的汽车厂商可不管这些,只要眼下能赚钱就不顾死活地拼命赚,2003年上半年,三大汽车集团获利同比增长97%,就令人乍舌。结果谁吃亏了?当然是“人民”吃亏了,这种态势无疑会给今后若干年的汽车产销带来问题,但是,谁来管这等事?赚了一天算一天。  公正地说,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比起前几年确实已经有了很大调整,但是,问题的根部还在,不容忽视。关键是,我们中国经济亟具“小农经济”的千年特色,干什么都是一窝蜂地上,胡乱竞争,低质低效,1985年时全国的汽车厂数目竟有近3000家之多,比全国县份的数量还要多,但翌年产量总共才不过37万辆,其中还有卡车23万辆。就像北京中关村“电脑城”里拥挤的个体小摊子,杂乱、重复、低效,这是中国经济的缩影。时间推移到21世纪,由于想象之中的“中国汽车市场”巨大无比,大量国外汽车厂商也希图获得一杯羹,因此更加涌进中国。现在,我国汽车“整车”生产厂的数目已大为减少,只有100家左右,但也还是太多了,与国外的“规模生产”仍难相比,全国产量加起来,不仅只及通用、福特、丰田等大公司产量的几分之一,而且也远低于韩国。<br/>  “北京现代”是这两年新上的厂子,目前还只能算个韩国散件的“组装厂”而已,要“国产化”还早着呢。而且按中国通例,只要“国产化”,就是质量低劣的代称。所以,对国内产轿车的出口竞争力不能奢望,中国汽车只能寄希望于国内旺销,目前全国的私人各种汽车总量据说已达到1000万辆,2003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又近90万辆,在个人收入分配呈混乱状态下的中国私人购车,究竟还有多大的空间?中国企业家们应当认清这一点,不应再采取自杀性的“暴利”政策。因为越是暴利,消费就会越低,总需求也就越低。给未来留下的困难就会越多。<br/>  真正糟糕的事有两个,一是国内的汽车购买力很快会滑向虚无,二是中国仍然没有拿到汽车的设计和生产技术的主动权。搞了20多年,中国的汽车厂商自己仍然没有设计能力和技术力量,而只能生产合资外方提供的车型,真正是丢死人了,还有什么可“自豪”的?拿什么来复兴和崛起?中国没有技术精英队伍,没有技术创造性,各行各业都差不多,因此我看也永远不可能走到别人前面。</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除了汽车消费,我国还有什么消费问题比较大?</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看,第二个巨大的泡沫就是房地产了。现在整个的房地产业都可以说在大发“虚火”,房价也在发虚火。这使得中国的房屋消费者大为头痛。</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006600"><strong>房价大发“虚火”的后果是什么?</strong></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那就是,可能以此引发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其实,“泡沫经济”一词,最早是日本人发明的,指的就是“房地产”超过了“经济增长”。</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泡沫”一词,在中国已经用滥了。这也泡沫,那也泡沫,反倒使人弄不清什么是“泡沫经济”了。</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日本90年代经济困难的根源就在于“房地产泡沫”。由于技术力量强悍的日本经济在70-80年代的超级繁荣,东京地价狂涨,不承想因此就埋下了“经济结构”问题的隐患。1991年日本地价涨到顶峰,然后开始走跌,直到2002年初,地皮价格已经连续11年下跌。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与1991年水平相比,住宅地价已下跌52.1%,商业地价则下跌76.1%。一直回落到80年代“泡沫经济”前的地价水平,等于绕了一个圈又回去了。到2002年仍然在困扰日本的银行“不良债权”中,起码有4成直接与地价有关,与房产有关的还会有一个大数目。  所以,我估计,前几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作,也是源于“房地产泡沫”。<br/>  我还认为,我国真正的“呆账”“坏账”,多半是发生在房地产。就是大中型企业里的“呆”了的债务,也基本是被所谓房屋的“基建”吃掉了。道理很简单。如果单只是大企业的产品滞销,无论是汽车还是电熨斗,若是降价销售或易地销售,总能弄点钱回来,并还上一点账;而只有房地产,一旦“呆”了,那就会呆到底!更何况在房地产的早期运作中,就已有大批资金流到一群“社会蠹虫”的钱袋里,既然一个天下闻名的“北京西客站”就不知养了多少条肥虫,那全国的建筑工程正不知有几十万、数百万条肥虫美美地粑在其中。<br/>  也可能是危言耸听,但我认为,弄得不好,房地产热可能将搞垮中国的经济。因为窟窿实在太大了。现在不仅是那些巨大华丽的豪华建筑,目前即使是家居的“商品房”,也在大量积压。全国空置的“商品房”,1997年底已经达到7038万平方米,1998年统计在此基础上积压商品房上升12.4%,达到7911万平方米。如果按每平方米平均2000元投资计算,就使得1500亿元以上的资金“呆”住了(该金额超过1998年的全国基本建设支出)。后据1999年9月份材料,实际上1998年底全国积压商品房竟达到8783万平方米,因此造成沉淀的资金高达6000亿元左右。另据统计,1999年的前5个月,我国住宅投资额、商品房竣工面积均比头年同期增长3成多,而商品房销出的面积,仅比头年同期增长13.65%,也就是说,我国商品房的空置率将有进一步提高。因为1995-1997年三年的商品房可供量为44018万平方米,因此计算出当时的商品房空置率为16%,专家说,这种比率是一个“危险期”。至2002年7月底,据报道,全国商品房的空置面积已经高达1.2亿平方米,比起3年前增加了3000多万平方米,全国商品房的空置率已达26%,这个数据是美国的4倍、是香港的8倍、是国际警戒线的2.5倍。但现在,仍然是全国遍地大兴土木,有谁真的拿“危险期”当回事了吗?</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我最近在电视节目中一再听到说,近几年积累下来的房屋空置面积总量达4亿平方米,而不是1.2亿平方米。这是怎么回事?</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不知道,我国各种数据互有参差,是常有的事。是不是1.2亿平方米仅只是指“商品房”的?博士?</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房地产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我总是觉得小李的情绪有些偏激,一个研究者应当冷静。他有次对我说,这些华贵大厦都是为国争脸、为改革挣面子的,老百姓是无福消受的。我想,不能持这种看法。要知道,我国建筑业总量还是很不够的。你知道吗?美国人均居住面积为60平方米、欧洲45平方米、新加坡30平方米,而我国只有10平方米左右,怎么能不建设呢?我国城镇现有住宅总量约80亿平方米,仅仅相当于美国住宅总量的约45%,而我们比他多10亿人口。美国每年完成的建筑面积也大约比我国大半倍。我们为什么不能多搞一点房地产建设呢?<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但我们不能离开中国的现实,一口吃个胖子也不可能。中国大陆的“一窝蜂”式建设是很可怕的,例如全国很多地方在建设“大学城”,2001年还只有28个,2003年已达40多。南京宣布正打造全国最大的大学城,规划面积就超过7000公顷,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据2004年3月报道,全国的所谓“经济开发区”已经高达6015个,开发所占用的土地则高达3.6万平方公里。被工业开发所侵占的土地,许多是原来的良田。中国大概已不打算给后代留下任何好田地了。<br/>  而且,我们讲的并不是“要不要建设”的问题,而是如何让广大人民、即广大消费者,而不只是那些房地产商从“建设”上得到好处的问题。不能只让有权批地的官僚和房地产商“吃个胖子”,而人民则骨瘦嶙峋,还要继续减肥。再说,正是因为中国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比起美国要差得多,才需要改善人民最基本的居住条件,而不是仅仅把暴发的中国富翁们的住房“改善”为豪华别墅就行了。要让老百姓有能力购房,是个最关键的环节。</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在专家们中间,还是有许多不同看法。<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但是,人士们的议论五花八门,几乎谁都不否认,我国房地产业问题多多。建设部门有人提出,当前房价虚高,例如2002年6月份全国商品房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2304元(2000年为2105元),北京则高达4771元,好的地段,例如西直门地区都在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但也有人士认为,我国商品房已没有降价空间,所以房价已很实在,他们号召说,现在正是个人买房的好时候,过时不候啊!好像饭馆跑堂的在吆喝。<br/>  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问题是人们“持币待购”,把钱捏在手里,遂使房屋销售不畅,他们总是盯着人民口袋里的那点钱。在目前房屋销售不畅的情况下,也有各种各样的主意,有人认为应进行“政府干预、平抑物价”,有人说政府干预不合乎“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其实,我国房地产公司的所有制性质,与西方国家很不一样,本质上还是“公有”背景的企业自己和自己折腾,所以,无论怎样折腾,都很难让房产商与政府主管部门全都心满意足。总之,谁都拿得出一番道理,但都没击中要害,也都说服不了别人。</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那么,中国房地产业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在中国,绝大部分超级富豪、亿万富翁是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中国房地产的投资收益率,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几倍,因此绝对是一个超“暴利”的行业。这说起来就让人心头冒火!<br/>  据美国之音2003年7月3日报道:“综观2002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可以发现,前50名富豪的资产均在一亿美元以上。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家致富的道理也是如此。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少大公司、大家族的成功通常都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才能达到这样的巨额财富,而中国的富豪却能在短短一、二十年之内积累这么多资本,其中必有‘诀窍’。”<br/>  在我看来,诀窍之一,就是房地产。又据2003年7月11日《参考消息》的报道:“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投入资金中约20-30%是银行贷款;建筑公司往往要对项目垫付约占总投入30-40%的资金;此外,至少一半以上的购房者申请了个人住房贷款。几项累加,房地产项目中约60%的资金来自银行……”这样一来,风险就落在了银行,而银行都是国家的,所以风险就落在“全国人民”头上。而财富呢,就落在极少数富翁们怀里。<br/>  为了给富人修建豪宅,或者为国争光,同时也给自己捞到大把金票,全国计有3万多家房地产商,全不顾日本“泡沫经济”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大量修建各种华贵建筑。我国近年每年建房面积高达16-20亿平方米,超过了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尽管房地产已经过剩,银行坏账严重困扰,但全国上下,房地产投资仍如火如荼。例如北京市,据公布,至2004年初全社会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比例高达55%。在全国,2004年第一季度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竟高达47.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则增长41.1%,看来房地产业的确已经处于“失控状态”。据说,投资狂增的主要部分是“地方政府”所为,据报道“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在1、2月比头年同期增长了65%。<br/>  顺便说说,大概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我国建筑物采暖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倍。当然,也修建了许多“商品房”住宅。不能否认,也搞了些质低价低的“经济适用房”,但绝大多数老百姓仍然倾一生积蓄也买不起,大部分仍然被“有钱人”买走。国内的房地产公司多有官方背景,他们疯狂地炒作地皮,从最初“批地”到最终建筑公司承包开工,中间不知要被倒手多少次,据悉9/10的房地产公司实际只是些“地虫子”,专事地皮倒手,因此中国出现了大量非法土地交易,土地价格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常常能占将近一半,在北京竟能占到70%左右。北京房地产公司的数量占全国的1/10,而“天子脚下”的土地70%是在炒作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北京和全中国的房产价格畸高,道理就在这里。</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现在,出现大量圈地、强行拆迁、又不给予被拆迁户足够的“新家”建设费,竟然有人下班后回家发现自己的家已被推土机夷为平地。这引起很多激烈的纠纷。难得的,我们的新华社也发表了题为“拆迁不能拆掉群众利益”的署名评论员文章,抨击非法的野蛮的拆迁行为,呼吁保护“弱势群体”权益。而台湾的报刊甚至形容我们为“北京黑帮式逼迁”,因此,发生了多起自焚和跳水寻死事件,命都不要了,这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了!</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相信,国家一定会重视这个事情的。<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们也都殷切希望国家会重视这个事情。<br/><strong>李硕士</strong>: 据报刊报道,国家信访局研究室专家透露,近几年来该局接到关于拆迁问题的信件逐年递增,2003年1-8月底为止,拆迁纠纷投诉信件共计11641封,比头年同期上升50%,上访人数5360人次,上升47%。<br/>  房地产商专事经济手腕,而某些政府有关部门则出动“行政机器”进行强迫拆迁,这究竟是不是合法的?不仅北京人遇到野蛮拆迁问题,而且不少外地的人们也到北京上告当地拆迁问题,一些地方发生了极端事件。对这样的问题,国家最高当局不能再无动于衷了!这是典型的一些“官与商”为了在经济领域谋求其“利”、从而引发政治反抗事件、又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国家当局为了社会安定,应当强力制止!</font><br/><strong><font color="#0033ff">  <font color="#006600">为什么拆迁问题忽然引起拼命抵抗?</font></font></strong><font color="#0066ff">有时候,我真是替那些受苦的老百姓感到很伤心。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家”被平了,新的“家”又不知在何方,到哪里去躲风避雨!人们常说:家是心灵的港湾。一个人,出门在外,萍踪不定是非常辛苦的。人们到处漂泊、打工、挣钱,而不管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最后回到了家,即便是个小巢,也是人生的温暖所在。连“家庭”观念很淡薄的西方人也说:East, west, home is the best。家,就是有这种功能。以前有一次我说大跃进时人民公社最糟糕的是“公共食堂”,一个研究生不解地问:“食堂有什么问题?”我说,城里职工是不会觉得“食堂”有什么可怕,他们也还一直可以回家做饭。可是亿万农民一下子都不让在“家”里做饭了,家里连一点吃的都没有,那还有个“家”吗?亿万农民一下子没有了家!他可到哪去歇脚?到哪里能放松、能有个令人放怀的依托?虽然农民没有文学家那般细腻的感触,但他们也需要得到心灵的慰藉,需要有一个呆在里边能够无忧无虑的“家”、一个属于自己或一家人的空间!这也是天赋人权。难怪古代皇帝动辄就要灭门和流放,难怪文化大革命要大肆抄家,就是要让人失去最后的心灵依托。在人文意义上,太残暴了。</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说到哪儿去了?又走题了。<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对,回过头来再说房地产。我国房地产商为了发横财,用“炒”的办法疯狂地大量攫取“不义之财”并不奇怪,但国家银行为什么也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呢?实际上,如前所述,房地产是国家银行贷款猛增、呆账庞大的重要原因。房地产业的贷款总量,在银行资产中能占到1/3。前几年朱镕基时期,“扩大内需”常常就是依靠房地产业的膨胀,来补充无奈的“总需求”。但是在他任满后,他曾对记者说到他对国内房地产业非常担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什么当政的时候不对“房地产虚火”稍加遏制呢?如果我们不从今天起就加以遏制,将来我们又会说些什么呢?</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房地产业的关键问题是什么?</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很显然,现在关键的问题,并不在房地产业本身。无论房产“市场化”的程度如何,滞销问题还是一定会存在的。因为经过了巨大努力,而且相当一部分是“福利售房”,北京2001年的私有房屋也仍只占约7成。房屋滞销,不过是全国各行各业商品滞销的一个“组成部分”。问题的根子,还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不能平衡的老问题。这是改革以后的中国经济最重要的“肠梗阻”问题,由于大家都以“赚钱”为最高原则,经济运行的这个梗阻便难以消除,问题也就只好总是存在。由于“工资总额”在GDP中占的比例太低,工薪一族的收入就少,而由于广大民众收入低,“总需求”也就高不到那儿去,例如2000年,统计部门兴奋地公布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但是这0.6万元是一年的收入呀。这样人们还能拿出什么钱买房?在北京,把“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定位定在接近年收入6万元的水平。一般小三口之家只有1.8万元,有几家能够买房?据新华社2002年12月17日通讯,北京60%的“经济适用房”的房价超出百姓预算,真正的穷人根本无法买到这些房,结果政府准备给穷人的还是补贴了富人。这不是北京一地的特殊现象,报道说“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全国各地的经济适用房普遍存在着各种问题。”而且“目前新建住宅贵族化趋势日益严重”。《中国审计报》2003年6月30日载文说 “中国房产商暴发,老百姓买不起房”的现象主要是“制度设计”上的问题。<br/>  我还有一个技术性的疑问,我们现在</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为什么不搞廉价租房,而要弄的多数人买房?</font></strong><font color="#0066ff">但多数人其实买不大起房,所以,使得相当多的人在总体上生活费用紧张。历史上,中国人民在周恩来时期基本上都是租房,房租相当低,而国家的财政也并不因此捉襟见肘。我看到美国也有大量的人并不买房,而是租房住,就像著名电视剧《Friends》里那样。无论是租公家的、或是私人的房,房租虽然较高,但与他们收入相比,并不会感到拮据。为什么?虽然租一间房要100-200美元,10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在哈佛教书,在附近租了私人的5间房,也才500美元一月。租房剩下的钱,足够吃喝用度,根本不会有生活困难。最近如何,详情不知。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租房要比买房便宜,这样才合乎道理。这使得大量比较穷的人可以租房住,这也体现了对人民生活的某种“保障”,并可因此减少homeless,即“无家可归者”。<br/>  我国的“房改”方向,就是要让人们买房。目的到底是什么?据说是为了使人民有自己的“私房”,但是我很怀疑这个说法。因为人民的“合法收入”的数量,显然离购买商品房非常、非常遥远。因此,人们为买房,就不能指靠工作挣钱,而必须要去“搞钱”(工资外收入)才有希望凑足购房款。这种搞钱的“社会效益”的后果,可想而知是什么。而大多数老实人,可真是办法不多。当然这种邪办法多了,也不过是使社会的腐败气味更浓烈些罢了。<br/>  再设想一下,如果多数人仅靠诚实劳动,一时买不起房,租房住行不行?就像美国那样。不行!因为中国经济学家们的主张,是要让房租(主要是公房)大大上涨,要涨到老百姓觉得“租房不如买房合算”,那人们就自然会去买房了。这也叫市场经济吗?学者们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蛋吗?但反正有中国特色,什么都好办。现在租房的价格,和按揭买房差不多,只是少一个“首付”数万元。所以,卖房说穿了,就是房地产商要拿这个“首付”,他们要靠这个“致富”。所以,绝了老百姓“租房省钱”的路,但这是“敲骨吸髓”的办法,不是“与人民为善”的办法。</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认为,鼓励老百姓“贷款买房”是个好办法,不仅买房,而且买汽车和高档消费品,都可以用贷款的办法。这里主要的问题,是消费者要改变过去的“消费观念”,要敢于“今天花明天的钱”。<br/><strong>副教授</strong>: <strong><font color="#006600">贷款购房是个好办法吗?</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近来人们常听到博士这种人讲的一个故事:一个中国老太太为买房攒了一辈子钱,辛辛苦苦,临终时终于买上房子,但她已经享受不到了;一个外国老太太贷款买房子,一生住着好房子,临终时还清了贷款。<br/>  故事正是想说明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有问题,所以,中国人必须改变“观念”,不要攒钱,还要贷款,要敢于“花明天的钱”。但其实这故事只是一个童话,而且是个骗人的童话。因为即使对于外国人来说,贷款买房也是有风险的。买房者必须有一个正常的工作,以保证有正常的工资,才能够保证在将来有“还贷能力”。外国人工资高,劳动力价格与价值偏离较小,其“劳动价值”还是如马克思所说那样,所以只要努力工作,还贷问题不大;但若碰到经济衰退,遭遇失业,不能还贷了,那他们就惨了,那就不仅不能“享受”那房子,并且以前付给银行的钱也付之东流,而房子的产权就归了银行。而且,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谁都不难算出,按目前中国的商品房价,一个普通的中国“工薪”老太太,即使不吃不喝,攒上一辈子钱,也不大可能在“临终”时就买上了房子。另外,就算她老人家居然很幸运地弄到了“贷款”,那房子多半很快也就归了银行。而且,如果攒一辈子钱之后,真的能买上房子,让自己的后代享受,而不是归了银行并被拍卖,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那也就算够幸福的了,这一辈子就算没有白活!<br/>  所以,贷款不是讨钱,老百姓们千万要认清这一点,千万不要以为能贷上款后就万事大吉,困难还在后头呢。现在银行办贷款,已经是越来越喜欢做了,因为这对银行很有好处。无论如何,资金运行起来了。但是老百姓什么都贷款,还要仔细斟酌,实在没有办法也就没办法,但凡能有点办法,还是不要急于贷款为妥。</font><br/>
<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关键的问题还是人民收入低。</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的确是,中国人的工资收入、即我说的“合法收入”非常低,是造成人民困难的根本原因。许多中国人买不起房,又租不起房,想住在简陋的破房子里、还要碰上强行拆迁,总不能让人们住到大街上去吧?经济学家们从来不想想这个问题吗?<br/>  但不知为什么,学者们老没能明白,在中国,不仅是彩电冰箱,就是房屋消费的主力也仍是工资一族。而职工的工资收入如此之少,还有什么东西能不滞销呢?又岂止是一个商品房!</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除了商品房以外,现在商品的库存积压,普遍很严重,2002年已高达4万亿元。那么你们看,究竟</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滞销的4万亿元库存消费品出路何在?</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大概是2002年,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樊纲在电视里讲:我国一个是投资增长,一个是外贸增长,有了这两个东西,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平稳的,供求也就是平衡的。但这种说法并不合逻辑,单有投资增长和外贸增长这两件宝物,并不能够保证经济达到“供求总平衡”。而且事实也恰恰相反,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总供给”已经大大超过了“总需求”,出现了非常的不平衡。到2002年,已不仅没有一种商品供给不足,而且商品种类中86%均供过于求,而国内的“库存积压商品总值”已经高达4万亿元之巨!这个数字在1996年约为1.33万亿元,经过5年,于2001年达到了3万亿元库存。而后来仅只1年,就飞速胀大到了4万亿元,它与GDP的比例约为41%。我看,这是个令人恐怖的比例,但在我国似乎没有人因此恐怖,大家仍旧是兴高采烈,高唱赞歌或者大扭秧歌。可是据报载,在西方国家,这个比率通常不会超过1%!</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那么看来,库存积压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主要是家用电器、日用品,是吗?</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当然,家电产品是滞销比较厉害的。例如,手机产量过剩,1999年中国制造的手机仅2270万部,2002年已达1.3亿部,而且至今还在膨胀,2003年的前4个月产量比头年又增长67%。现在,几乎所有商店里都是琳琅满目的新款手机,这些小东西的广告也铺天盖地,结果如何,要到2004年才有分晓。又如,国内空调机的生产也已遇到全线困难,2002年已有上千万台库存积压,卖不出去,但2003年1季度的产量就超过了1000万台,如果老天爷爷坐在天上只乘凉不帮忙,若8月间没出现全国酷热难当的局面,那么以后若干年的的空调产业将怎生是好?</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但是有些产品,可以降价销售,便可以刺激消费。尽管商家可能获利少些,但是终归比大量产品积压、而无法继续生产好些。</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可人民收入太低了,降价是不错,如果降的不足够多,还是不能够奏效。可以想象,对于在城市中打工的8000万-1.2亿所谓“农民工”,他们难道不想买个电视、DVD或洗衣机什么的来充实生活吗?为什么不买,就因为收入太低买不起。<br/>  所以,一方面是滞销,积压千万台空调、彩电、手机,另一方面是人们无钱获得现代化生活条件。其实,这样的条件下,经济也不可能顺利发展、日益繁荣。道理自明。但是在祖国大陆,无论官场商场,这样的话,几乎谁也不爱听。奇异的是,如果出现降价竞销,即使是正常的价格竞争,从政府机关到学者,也都会有人立刻跑出来大呼:要制止“恶性降价”!甚至还发了些官方文件。</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什么?恶性降价?</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什么叫“恶性降价”?</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当不少商品因为滞销而降价、寻求一点销路时,国家和经济学家们却强烈反对降价,称这是“恶性降价”、“不正当竞争”等,并宣布要加以干预。这是令人难解的。早在1993年12月起实行的措施中,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就包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在中国条件下,使人着实不能明白,厂商为什么要“低于成本”销售?就为让自己垮台吗?而不少的产品低于成本销售,正是许多国有大厂“政策性亏损”的原因。<br/>  如果市场经济中没有了“价格竞争”,那还有什么竞争呢?有本书叫《资本论》,中国人民曾经很熟悉其书名、但大都未读过,无论是赞成它的还是反对它的。这本书中,关于“市场竞争”马克思曾有经典式言论,我认为很中肯。例如其中第一卷686-687页上说:<strong>“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因此,较大的资本战胜较小的资本。”</strong>当然从今天来看,厂家和商家还会认为,竞争还包括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但无论如何,我想,“价格的竞争”应是最基本一环。特别是对于那些缺钱的“工薪劳动者”来说,低价是最有诱惑力的,北京每年的降价书市都证明了这一点;对于商家来说,这也是多少能收回点投资的办法,因为否则没人买,啥钱也落不着。至于其价格是不是在“成本”以下,厂家和商家的心里,都比国家计委有数。通常是不会“赔本赚吆喝”的。即使是吧,一阵吆喝完了,低价的产品到了人民手中,我不懂,这又有什么“恶性”可言呢?我不明白,经济学家们为什么总站在人民的旁边或对面来考虑经济问题?难道“工薪阶层”就是所谓“恶性降价”的恶源吗?<br/>  我认为,在广大老百姓看来,没有什么降价是恶性的。但权威人士告诫说:物价过低对消费者不利。我头脑较笨,实在不能明白此话奥妙,说“物价过低对消费者不利”,难道低工资、高物价反而对消费者有利吗?实际上,低价竞争正是商家“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若干商品物价下挫和走低,并不是“政府安排”的结果,而是“势使之然”,厂家和商家也并不愿降价、苦苦挣扎。</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如果滞销商品不降价,还有别的办法吗?</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情况就是像我刚才说的,即使是滞销商品,也并不是没有人想买或更新,原因或是价格太高,或者工资太低,两者必居其一。前两年25吋以上的电视忽然降价,立刻就出现了争购现象,证明了上述判断。中国暴发户们倒是有钱,但他们是另一种类的“消费”,也不会去买积压商品。书籍的滞销,更是如此,暴发户不读书,而需要读书的人则工资太低,中国出版业的真正悲剧就在这里。更奇怪的是,正如您刚才所批评的,只要一出现商品降价,马上就会有经济学界指为“价格大战”、“恶性降价”!我不懂,降价,居然也像肿瘤一样,被分为“良性”和“恶性”的!其实,据所谓“业内人士”透露:就是商品再降价,也并不会使“企业”赔本的。既然如此,降价以求“扩大内需”,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会有学者这样强烈地反对?价格既高,工资又那么低,到底是谁在妨碍“扩大内需”呢?<br/>  所以说,扩大消费,只有二个办法。或者降低物价、减少对普通人的税费,或者普遍地提高脑体劳动者工资。而且无论在“降价”或“提资”的哪个方向上,若是真的想“扩大内需”,使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都得有一个相当大的幅度,即“大幅度地”实行,否则是拉不动的。这样一来,可能贪官们和暴发户的收入会稍低些,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难以两全其美,为了一头,必须牺牲另一头。这就要看是谁更值得保全了,是少数富人,还是多数人民?</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就是说,降价是没有“恶性”的,这是就人民利益来说的。只有商家企图以降价迫使竞争对手垮台,才说得上心里有一点“恶”,但也不能说是非法的。我国现在没有“行业公会”,各公司价格自行其是,怎么能责备人家呢?</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同意。</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不同意,官方发文件,想必是有他的道理。必要的国家管理是不能放弃的。<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博士,您也走题了,偷换了概念。<br/>您知道,</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目前中国最便宜的商品是什么吗?</font></strong><font color="#0066ff">不管经济多么困难,它总也不怎么涨价?反正就是涨点价,也永远跟不上别的商品就是了。这个最便宜商品就是“劳动力”。现在买什么都贵,但买个“人”却是很便宜。当然我这里是指“雇佣”,而绝非指犯罪的“人口买卖”。经营者、即掌握钱的人,在雇用劳动力的时候,其原始冲动就是要把“买价”压得最低,而自身仅拥有“劳动力商品”的工人们,往往自己的商品卖不出个好价钱。在这个市场里,就不是“卖的总比买的精”了,而是“卖的不如买的精”了,原因就是: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绝对是“买方市场”,对买方有利。这是个不公正的市场。为什么能够这样?就是因为“劳动力卖主”无权无势保护自己的利益。本来,几千年来,在满足皇家利益之后,国家总是充当各种“买主”和“卖主”之间的利益调节者。但现在的问题是,似乎有点过于“偏向”劳动力商品的买主一方,对他们有各种优惠政策,还有精神宣传优势。一方面,劳动者无法“集体争议工资”,另一方面,我们的学者几乎永不歇嘴地向社会念叨:我们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可以吸引更多外资云云。所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曲线”,好像从没看到经济学者们去绘制,它远没有股市的“曲线”那么引学者入胜。劳动力价格最贱,这一点,我们与西方国家是大大不同的。</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完全不能同意小李对情势和政策的曲解,如果照他说的这样去做,我们将在世界上失去发展优势。而若那样,也会影响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小李说的市场,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消费市场”,所以,小李又走题了。你们两人的看法都有其道理。好吧,就让我们都各自保留着自己的意见吧。<br/>许多年来还有一种现象,你们研究过没有?就是许多“超级市场”的货品价格,常常比自由市场的价格还贵些,这是怎么回事?难道</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中国的超级市场放弃了“价格竞争”吗?</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超级市场”在中国出现,已经多年,但从未发生过国外“超级市场”出现后很快就具有的席卷之势。在我国,超级市场也星星点点地出现了不少,但好像并不是市场经济发育自身的诉求,不像一种自然趋势,不是商业竞争的产物,而更多的好像是一个城建“任务”,一种城市装点,一道人造风景线。<br/>  西方国家超级市场的发展,源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因此,大量的普通商场不久也都“超级”化了。在美国,那些大商场或一般商场里除了极少数“高级品”如贵重首饰、高级照相机什么的,还会设置有一个“柜台”,由售货人员拿货给顾客,商场绝大多数商品都是“自选”的。其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一方面可以方便和吸引顾客,另方面则可以大量减少商场售货人员。对于商场的经营者来说,减少工作人员,也就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在美国,“劳动力价格与价值偏离”的程度远比我国为小,其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通常比我国要高30-40倍。所以,他们裁减1个人,相当于我们裁减30-40人。难怪商家热衷于办超级市场。他们愿意使用设备,如电视监视系统、付款机器、打扫卫生的设备等,而不愿意多雇人。我看见美国超级市场里的工作人员大都忙个不停,搬货摆货,收款找钱,从来没见到他们闲聊天吃东西,或只站在那儿东张西望,监视顾客,像中国大量的“超级市场”里那样。他们工作很主动,见到顾客表情犹豫,便会上来问你是否需要帮助,如果你表示不需要,他们便会礼貌地离开,不会打搅顾客。而如果你去向他们询问什么,他们会立刻放下手中活计,优先回答顾客,而且不厌其烦,态度热情温和。<br/>  而且令我非常奇怪的是:与中国售货人员大不相同,他们还会帮顾客出主意,例如,某件商品是买合算、还是不买更好些?由于商场里常有各种不同的降价方式,他们还会告诉顾客什么时候买将更合算?我开始也很纳闷,为什么他们似乎没有站在商场的利益上考虑、尽量把货品销出去?在顾客不应该或不必买某商品时,他们还会劝顾客不要买。为什么他们竟会为顾客利益着想呢?也可能,这不仅是一种文明,而且还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竞争意识:使顾客从心里信赖这个商场。<br/>  我自己就有这个体验,我曾经买了一个电话,半年后我又到那个商场问什么地方能修这个电话,因为有点杂音。我知道,在美国一个月内可以随意退换货,无需任何理由,任何商场都是这样,可我买的这个电话已经半年多了。但是,一位金发售货小姐对我说:“尽管本来一个月之内才可以退换,不过我看见你经常到我们商场来,这样吧,这种电话那边还有,你去拿个新的,我给你换一个,省得麻烦。”说罢莞尔一笑,使你立刻对该商场充满好感。这样,以后我就会愿意再到这个商场买东西。这可能是个长远的争夺顾客的方法,也未可知。<br/>  国内的售货人员似乎不大容易领会这样“放长线”的意识。他(她)们向你介绍商品时,总是吹得天花乱坠,但如果你不想买他们的商品的话,售货人员们的脸上就会立刻“晴转阴”。而在美国,只要能把人们吸引到商场来,就是胜利,不管来者是多买、少买、不买还是退货、换货,商家都求之不得,一概欢迎。可能也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吧?<br/>  还有,在美国你如果在超级商场把某商品摆弄坏了,或不小心打碎了什么瓶罐,商家从不会要求顾客“赔偿”。相反,商店还会再拿出个新的让你继续摆弄。据说因为商店认为,如果什么商品一摆弄就坏,那只能说明它的质量不好,不堪使用,应当退还厂家,由厂家负责。若瓶子等物被碰倒,那是因为商场人员没有摆放好,致使顾客选购不方便,这是商店的责任,因此商店方面应当向顾客说声“对不起”。<br/>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三四岁儿童,坐在一个商场地下玩一个玩具商品,并用手将它打坏了。旁边有一个蓝眼睛售货小姐笑眯眯地看着他,她收走了那被打坏的玩具,又从柜台上拿下一个同样的玩具,让那孩子继续打它。这时我忽然感到:这个美国小孩大概自己不知道,但他的确是很幸福的。</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国外商家的这种意识和做法,可以说是文明和素质的表现,是对顾客的尊重。也可以解释为“服务的社会化”,任何人都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中也的确可能深藏着一种“竞争意识”。和谁竞争呢?当然是和别的商家,即与同行竞争,争取更多的顾客到本店来。时间久了,习惯成了自然,顾客们的“购物环境”便会越来越好,商场服务人员们心态平和,服务也越来越周到。</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但开始并不是同行间的竞争、甚至后来也不是主要的,因为美国的大型超级市场并不怎么在同一地盘挤着发展、看谁厉害?一家大型综合商场旁边,除了有相当大的停车场外,好像也就是有些不少小型的专业商店。虽远比不上中国的鸡毛小店这般拥挤,但也有些,雇用的员工也很少,不像中国的售货员一堆一堆的,在商场里到处都是。</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国外的人工贵,中国的人工便宜,所以国外宁愿多用机器仪器,而国内则愿意雇佣大量人手,不愿意买昂贵的各种自动化机器、包括监视仪器什么的。原因是国内外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那么,如果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一直便宜下去,能吸引更多外资,也同时造就了更多的国内老板,能不能说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个威胁呢?</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又开始在“逻辑上”兜圈子、设陷阱了。<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那你说,中国劳动力超级便宜,到底是有利于技术和经济进步、还是不利于?还不要讲技术人才因其“劳动力价格”而引起的大量流失。</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你二人一争论,就把讨论题拉跑了。还是回过头来讲讲超级市场的竞争问题吧。小李,你说超级市场不是同行间的竞争吗?</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在历史上,西方国家超级市场出现之后,最初的竞争对象,还不是别的超级商场,而是摊商。事实表明,超市兴起后,摊商很快就基本消失了。超级市场以其大规模、低物价、整洁的包装和多种商品的专业化营销,轻易地占领了零售市场,在竞争中迅速地击败了摊商。正是由于有“规模效益”,大资本战胜了小资本。<br/>  这与我们中国的情形大不相同。<br/>  特别是80年代,在我国有不少农贸自由市场,有不少个体户在肮脏的街道和摊位上吆喝着卖东西,还有在城市的许多街道上,叫卖日用品和食品,着实不少,已为人们所熟悉。经过了近几年的“整顿”,而不是“竞争”,是为了城市洁净的面子,而不是为不妨碍“市场竞争规律”的实现,我国城市的“肮脏的自由市场”已经有所改观。如果不是看到国外商场的整洁而感到自惭形秽,如果不是为了城市整洁干净以申办奥运、为国家争面子,那么大量的恶心的“自由市场”和摊商,就还会在我国大中小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长期存在下去。<br/>  正常情况下,超级市场战胜摊商,是市场竞争规律所致,表现了经济进步。由于超市的“大规模”和“专业化”这样两个基本特点,在经济上更节省、更有序、效率更高,这些都是摊商所无法具有的优越性。但在我国,情况可不这样简单。在目前很多地方,超级市场并没有战胜摊商,甚至并未与摊商处于竞争状态。因此我们很难说在国内由于“超级市场”的竞争导致了摊商被竞争淘汰。事实不仅不是这样,目前在中国,摊商甚至能倒过来,吸引大量顾客,使他们到自由市场来买农副产品,而不是到超级市场去买。而且,我国摊商还保持着相当大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价格优势,这才使得大量消费者在自由市场上反而常常流连忘返。</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我看,不能说我国摊商具有“价格优势”,因为他们应当并不具备这种优势。这本应是他们的劣势,在国外就是这样。</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所以,应当说,是超市放弃了自己的“价格优势”。建设超级市场的人们常常认为,我的市场窗明几净、风雨不透,货物充足整齐,有上乘的“购物环境”,难道还会留不住顾客吗?他们不明白,如果没有低廉的价格,就是将超市弄成了一朵大花,也不能战胜摊商。因为,顾客是来购物的,而不是逛景的,所以最能吸引顾客的就是商品的“价廉物美”。</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为什么中国超级市场的物价降不下来?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房租高。房产所有者想尽快回收建房投资,因此房租就居高不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在美国,不少超级市场摆在远郊,很有可能主要因为级差地租的关系。那里的人们几乎都有汽车,所以超级市场不愁没有顾客,而且似乎更愿意接待开车来的顾客,因为他们的购货量大。(二)不否认中国超级市场经营者一心想捞足“高价”的好处,而没有低价竞销的意识。不解的是,几乎大家全都没有,个别人有此意识,也没有低价竞销的勇气。所以,超市的物价与摊商的物价的差距拉不开,便失去了与摊商竞争最有力的价格武器。(三)我国的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于当前物价已经感到麻痹,因而心理上有意无意地承认了目前超市物价水平。<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是的,不少人看到超市某物比摊商的便宜几角钱,就已经感到喜洋洋了。中国大多数城市人口,尽管生活拮据,但若要多跑几家商店比较物价,要不少跑路的时间和车费。中国人绝大多数没有汽车,而大部分消费者缺少剩米余钱,因此购买量小,要想“货比三家”,成本也不低,因此也就算了。</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现在人们喜欢到摊商或廉价的“小商品市场”去,还因为可以随意“侃价”,就是讨价还价,不少人认为这种商业很好,最能体现出市场经济,</font><strong><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color="#006600">只有到处“侃价”才是“市场经济”吗?</font></strong><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其实,我就很不擅长在买东西的时候侃价,也不喜欢这么麻烦地生活。其实,在美国,凡是大商场、超级市场、都是不侃价的,就是不少的小商场,只要有货品标价,也是不侃价的。只有在所谓“跳蚤市场”,或者摊商,才会侃价。有的美国人会在家门前出售他家里的东西,这当然是可以侃价的。还有私人之间的买卖,也会侃价。一般说旧货总是可以侃价的。</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是的,在美国有一次,我想从一个白人女学生那里买一辆旧汽车。她在校园广告上开价是500美元。我的一个白人大学生朋友帮我一起去买,我们看了汽车后,我对那女生说:500 dollars? OK I’ll buy it。这时,我的朋友瞪大了眼睛看着我,非常诧异。那女孩也挺惊讶。但两个人当时也都没说什么。后来,我问他出了什么问题?他说,你没等我说话就自己先说了,你怎么不bargain(侃价)?在美国,买汽车都要侃价的,她登出500元售价,并不是真的要卖500元。我说我不知道。这时那女孩子过来,我对她说,我给你开张支票。她想了想说:那就开450元吧。第二天她又送了些巧克力来,大概快过感恩节了。后来,我把这个故事对经济系和历史系的两个美国教授说了后,他们都大笑起来。</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所以,我们中国人常常以自己眼光理解“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也变成了“中国特色”的东西了。</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目前,在各种日用商品都降价的时候,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font><font color="#006600"><strong>为什么水电煤气交通费用始终在涨价?</strong></font><br/>
<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教授讲的这个问题,我认为非常重要。我们总讲物价指数下降,讲必须取消“保值储蓄”,但是,物价下降的是滞销商品,它不降价,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同时,另一方面,人民生活必需品,或由国家垄断的一些产业的产品,如水电煤气交通费,还有电话费、课本费、报刊费、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有线电视收视费、特别是孩子的教育费用,不仅没降价,而且近几年来一直在猛烈上涨。涨价幅度相当不小,例如2002年冬季北京的煤价就涨了1倍,北京的煤气费在非典期间也使劲上涨,还准备把取暖费也转嫁到人民自己身上。好像我们政府面对的是13亿阔佬,只要从他们身上收割下钱来就可以了。市内的电话费,在美国、在香港,都是免费,而中国前两年竟搞了个“形降实升”,邮电大官们还跑出来解释一番,煞是有趣。国家垄断部门、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牟取赢利”,其本身就是一件无理的事。国家有税收,还要通过市场行为来“赚钱”干什么?而最奇特的,要算火车票春运时涨价了,既然是“为人民服务”的国营交通系统,坐车的人多了,坐车条件相对差了,车票应当降价。结果是不降反升,国家就像惟利是图的私商那样,还闹得个沸沸扬扬,搞什么“价格听证会”,真给国家丢死人了!铁路首脑们的涨价热情那么高,究竟是为了国家增加财政收入、以便进一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了给旅客提高服务水准?到底为什么,只有这些官员们自己心里明白。利用“全民所有”的铁路设备,却不为全民谋福利,这种现象在今日中国倒也并不费解。</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你又阴阳怪气的了。不要总是挖苦嘲笑,有话好好说,不要讲反话,让人听着累,还得去猜。<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由于“致富”、“赚钱”成了光荣和精英的时代标签,我国许许多多个人利欲至上的“私人”不仅到处坑蒙拐骗,还大量从事制售假冒伪劣的“经济活动”,根本无视他人死活,已成为中国经济史上从未有过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同时,更成问题的是:不少“公家人”、即公务员和国营机构,他们弄钱的手法,也已大量在人们视线之外,越出了常理。例如,前几年更换“电表”,是由用户出钱购买插卡的新电表,就于理不通,这等于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先把商店的“柜台”也买下来,然后再消费。但是电表350元一个,全国城镇1亿多户就是近400亿元营业额啊!也难怪负责供电的那帮子国家官员舍不得这笔铁打的“生意”。<br/>  还有一桩生意,更是令中国北方的老百姓心惊胆颤。这就是“取暖费”的高价。难道</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取暖费”是新的消费点吗?</font></strong><font color="#0066ff">我看,它极有可能形成继买房、看病、及子女读书这著名的“三大困难”之后、对北方老百姓生活的“第四大冲击波”。百姓的生活,就是民生。所谓“为民”不仅是用语言来为,还必须用实际的经济政策,用日益形成、或逐渐恢复的扎实的“社会保障”,方始谓“为”。我不明白,怎么能这样轻易地在改革名义之下撼动民生呢?这是很危险的。再者说,就算“取暖”要变成“市场化”的经济活动,也合乎经济改革的含义,我国经济活动如此不透明,谁能弄清究竟是什么城市供暖的“经营成本”?例如北京地区冬季暖气费,高达数千元,到底凭什么?如果北京的居民在家里生一个煤炉子,1个月甚至就只要100元。而大规模集中供暖,有规模效益,其成本绝对应当更低,才合乎“价值规律”。为什么不低反高?而且高上几十倍!甚至比用“电暖气”还高上几倍!到底原因何在?肯定有人得利,到底是谁在其中获利?国家不能去查一查吗?难。很难。那是市政府的企业,政府会去查它个底儿掉吗?而那些国营的供暖企业自己不是也还有关系和路子吗?</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在我国,物价指数,是通过几千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平均加权计算,而不是拿“生活必需品”、例如水电煤气公交车和粮食菜蔬等的价格上涨作为物价指数,所以,用它来反映人民生活似乎并不太准确。这项内容,就讨论到这儿吧。<br/>还有没有其他的消费问题?那就让我们讨论一下品牌战略和广告问题吧,</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广告的经济角色,中西方是否一样?</font></strong><font color="#990000">而</font><font color="#006600"><strong>“品牌战略”能够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吗?</strong></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品牌战略”是一个新的市场经济观念,是当前市场经济培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品牌意识为目前企业和商家所不可或缺,今天已没有人怀疑了。但它在中国并非“古已有之”,因而它不是“民族传统”,而是一种新的观念,需要引进、灌输和培养。<br/>  在古代中国,无论官营还是私营的手工业产品,通常只有出品年代和产地,而没有品牌。例如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自东汉“蔡侯纸”出现后,渐有著名的宣纸、蜀纸、歙纸、苏纸、徽纸、池纸、蠲纸等;瓷器,在宋代有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官窑、均窑、哥窑。以后,“国营企业”景德镇陶瓷业后来居上,渐成中国的“瓷都”。但是古代中国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它是在19世纪中叶机器工业进入中国后才出现的。品牌是西方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知识产权认证。<br/>  在市场经济中,创名牌,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而特别是一个观念问题。有“创名牌”的意识,和没有这种意识,是大不相同的。有了名牌,你在市场经济中就有了地位,消费者就会相信你,你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我和博士的看法总是不同。我认为,改革以来,虽然国内经济的市场因素增强了,但在品牌问题上却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现象。第一,老品牌在不断消失。第二,新品牌不断出现,又不断被淘汰,渐至消失或几近消失。例如自行车,曾经响亮全国的“永久”“飞鸽”,在杂牌洋牌的冲击之下,当年雄风,至今安在?改革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冰箱,万宝等四大名牌早已退化完毕。这个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并不是竞争状态下“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喜人现象。因为创立一个名牌,是不容易的,也可以说是用血汗和金钱堆出来的。一个名牌的垮台,意味着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浪费。而在国外,真正的名牌几乎是稳如泰山,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07年开始大量生产汽车,1913年以流水作业法年产48万辆汽车,1916年即达96万辆,产量如此惊人,名牌百年不衰;日本,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全国近千万辆年产量,只有11个名牌。国外的这些百年名牌风雨不动,愈战愈勇,因为它们是“大企业”,是“工业化”的骄子。它们的存在是经济稳定的象征。</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名牌,是否一定要以“大工业”为载体?</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中国的大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处境大不一样。这是中国经济的根本特点,也是中国经济的根本弱点。名牌能否长存,依赖于企业的长久发达与兴旺,在国外只有大企业是战无不胜的,它们是名牌的载体;在中国,当小工业铺天盖地而来时,创造名牌的路数恐怕已经大不相同,难度也大不一样了。当不少“企业家”使用“政策”、“关系”、“赞助”、“请客送礼”这样的方法时,创造百年名牌的真正机会,也正在从他们身边溜走。创造名牌到底靠什么?世界工业化的历史告诉我们,要靠质量和技术。有人说,还要靠时髦美观、售后服务、文化内涵、法律保护、广告宣传等等,这些自然不错,但最为核心的问题,还是产品的质量。<br/>  我不能同意王博士所说“观念”最为重要。</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我没有说过“观念”是最重要的。<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质量,是品牌的物质基础。许多国外产品的质量比中国产品好,曾使我感到惊奇。在美国,不仅重工业产品,就是皮鞋、纸、笔、牙刷、针线等,都好使得多。奇怪呀!难道我们中国人连这些也做不好吗?决不会的。只是不少中国商家“粗制滥造”搞惯了,认为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多赚钱。若是大家全都这么搞,就是“赚到钱”了最终也过不上好质量的生活。其实,在本质上,这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行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是更为严重的欺骗行为;如假药假酒致伤致死,更属伤天害理,法不容宽,岂可仅以“地方保护”一词,不痛不痒,轻轻敷衍过去。另外,当电视新闻中堆积如山的伪劣产品被燃起熊熊大火、或被压路机碾成一堆碎末时,人们拍手称快了,但不要忘记,这些坏东西也是宝贵的资源变来的。要知道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其实正是资源小国啊!</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如何保证产品质量?</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质量的提高主要靠什么?主要靠技术,也要靠管理。从总体上讲,产品质量反映了工业化水平,反映了设计、材料加工、组装、包装等各方面的水准。如果企业的技术水平不够,对于产品的质量,就将是致命的一击。即使拥有再“棒”的厂长、供销人员和会计,也无法凭拳打脚踢就“创”出了历久不衰的名牌来。至于管理,特别是所谓“质量管理”,也只有在有技术优势的条件下,在广大职工技术素质优良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真正有力的作用。</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我来补充一点,依我看:要真正创出百年名牌,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次会上,我听到有的县气壮山河地表态道:我们县决心在近期创造出5000个名牌。我看,雄心大则大矣,只是没想一想,就是5000个单词,也要背上几年,人们怎么能记住这些牌子?记不住,怎么能有名?所以,一旦品牌成千上万,还有什么“名”牌可言?一县5000,全国岂不要有1000万个以上的“名”牌?在日本,无论汽车、冰箱、彩电,都只有有数的几个牌子,这样人们才会记得它们,牌子也才会“有名”,其生产也才会有规模效益。动辄豪言壮语,这是“大跃进精神”,再加上“小农经济”遗风。<br/>  小李,你还没有说到广告问题。</font><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广告是值得说说。目前,广告业在中国正热闹非凡,不少所谓企业家也把广告当做“创”名牌的法宝。但由于它被正当的商人和骗子同时看中,因此,它们现在还不能充当名牌的护身符。<br/>  国外有种说法谓:广告,是对消费者的承诺。我们的许多商家正是缺乏此种意识和责任感,没有这个“观念”,以至在社会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当人们面对商品介绍时,许多顾客会摇头说:“嗨,那是广告!”意思似乎是说:那是吹牛的。广告成了吹牛的代词,可不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好兆头。在中国,广告的“声誉”已经出现危机,有识之士不可小觑,这将引起中国市场经济的重大缺陷。商家们迷信广告,迷信宣传,以为产品的牌子倒不倒,在于是否广为宣传。他们以为向人群“宣传”可以定天下,以为谎言重复十遍就变成真理,就让人们有“一人传虚,百人传实”的错觉。难道靠“宣传”可以包打天下?反正,迷信宣传和谎言,已经快成了我们中国人的脾气了。</font><br/><strong>王博士</strong>: 的确,在美国,如果做了虚假广告,就会受到惩罚。<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美国民众很讲“诚信”,除了被故意做成的神奇画面外,如果广告中介绍商品性质的说法,被证明是虚假的话,那它可要倒霉了。而在中国,你就是在广告中把一堆牛粪说成治病的仙药,把一根草说成包治百病,也不管糊弄了多少人,厂家和广告商仍会悠然自得,没有任何被追究的危险。这不由使人想起了著名美国学者费正清先生,他在1943年分析“蒋介石开始丧失民心”这一题目时写了一段话,我时常看看,很值得琢磨,我把它念一遍吧:<br/>  “我认为中国的进步有两个基本障碍……。一个障碍是缺少好人。在能够升到顶层的那小批人之中,只有少数在思想或品德上有真正的活力。能力和诚实、勇气是两回事,勤奋、真诚也不能像在美国那样,使人得到事业的一定成就。生活要靠花言巧语、阴谋诡计,在这里比其他国家更甚。品德若不与狡黠结合,仍将一事无成。美国的伟人们照着练习簿上的格言去做,在美国可以出人头地,在这里却会还未出世,便送了命。……因此,每一个行政负责人都苦于找不到既能干又诚实的人来共事。……另一困难是宗派主义。…… 人们不会去关心全国性的政策问题,除非有传统的个人关系。首要的问题是生存,而在政治上维持生存就要靠有用的个人关系。……政府官员继承了‘满大人’的传统,‘满大人’的权威是无止境的,除非环境不许可。他为推卸责任,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对他有约束力的,一是上级官员,二是怕老百姓造反。……今日的许多官员都是专制分子,部分原因是人们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见《费正清对华回忆录》301-302页)</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真是好文章,他是一名见解非常深刻的美国知识分子,我对他很钦佩。那年我访美时正谋划跟他约见时,他过世了。哈佛大学的“费正清中心”至今是旅美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活动地点。这样吧,今天讨论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小李也够累的了。让我们最后简单说说“恩格尔系数”的问题就结束吧。人们不大明白,在中国人民的生活消费中,究竟</font><strong><font color="#006600">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说明了什么?</font></strong><br/><strong>王博士:</strong>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绝对贫困;在50-59%之间为温饱阶段;40-49%之间为小康;30-39%之间为富裕,20-29%之间为最富裕。因此,通过我国2002年底公布的2001年恩格尔系数可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1990年的58.8%降至47.7%,开始跨入小康阶段;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1989年的54.5%、1997年的46.4%降至37.9 %,开始跨入了富裕阶段。近年有不少文章论述了这个问题,很兴奋,大力宣扬中国百姓生活的巨大变迁。这是为了使人们对经济前途充满信心。<br/><strong>李硕士:</strong> <font color="#0066ff">这些吹牛型文章,现在真是太多了。学者也写,俗人也写,无非是想告诉老百姓:现在你们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心满意足吧!难道老百姓还不知道自己过的什么日子,要你们这些学者拿些数目字来一晃、就恍然大悟了吗?<br/>  再说,恩格尔系数是否与“社会保障”支出不挂钩?与工资收入水平也不挂钩?是吗?我现在各种收入补贴加在一起,每月有1500元,若37.9%用于吃饭的话,每月用568元吃饭,当然够美的了。但是全国工资总额只有1.3万亿元,假设用来养活城市人口中的3.8亿人,那就比较差了,算下来,平均每人每月只有361元,每人每月吃东西可用137元、大约每天4元,够不够?另外的224元,则要买衣服、用具、坐公共汽车……,最重要的是别生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现在孩子感冒,去趟医院就是几百元。另外,若是按照国家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城市人月平均可达600元以上,问题是,如果富豪太多,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可能就达不到这么多钱了。<br/>  另外我认为,必须“强调指出”,这四个字是套话吧?顾不了那么多了,一定得“强调指出”:如果1978年当时的恩格尔系数是农村67.7%、城市57.5%的话,人们未必就比今天还没有“保障”,因为那时起码有工作的、或上了大学的城市居民不用为看病花钱、也不用为小孩子上学花钱、还不用为买房子而存钱。</font><br/><strong>副教授</strong>: <font color="#990000">所以,你的意思是,恩格尔系数在当代中国,未必能作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温度计”。对吧?明白了。今天已很晚了,多谢二位,明天咱们再接着来。<br/></fo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