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一下国军抗日和内战的战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24:14
国军8年抗日战争期间,和4年内战时期。哪个战绩大一些?
比如长沙保卫战国军打了7年,差一点就坚持到解放,但是内战时期国军没有像样的保卫战啊?
内战时期国军装备、士气、外援等等远远比抗日时期更好的啊。
请教一下大家国军8年抗日战争期间,和4年内战时期。哪个战绩大一些?
比如长沙保卫战国军打了7年,差一点就坚持到解放,但是内战时期国军没有像样的保卫战啊?
内战时期国军装备、士气、外援等等远远比抗日时期更好的啊。
请教一下大家
国军抗战丢了半个中国,损失三分之一的部队,德械师基本打光;
国军内战丢了95%的中国,损失95%的部队,美械军全部打光;

战绩对比一目了然。
"内战时期国军没有像样的保卫战啊?"
郑国洞泪流满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国军虽然没打赢,说实话,实力在那摆着,老蒋还不算大汉奸,老共实力太弱了,国共合作政治意义大于军事。

长沙保卫战能打赢,那也是日本战线拉得太长,武汉会战的日军的补给和军力都要强的多,到长沙都没后援了,打来打去就那10左右的兵力,打到第三次就7万了,娃娃都上了,所以。。。。
填坑专用 发表于 2016-8-15 09:31
国军抗战丢了半个中国,损失三分之一的部队,德械师基本打光;
国军内战丢了95%的中国,损失95%的部队,美 ...
就这么这一比,果粉又可以看出国军的伟大功绩


七万攻两万 陈明仁死守四平,101含恨败归

七万攻两万 陈明仁死守四平,101含恨败归
第三次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军也是有成功案例的

不过然并卵,百分之个位数的比例
国军虽然没打赢,说实话,实力在那摆着,老蒋还不算大汉奸,老共实力太弱了,国共合作政治意义大于军事。
...
长沙保卫战根本没有赢好不好,之前人家日本人根本就没有认真想过要打下长沙,44年一认真薛岳立刻被打得屁滚尿流了。
国军抗战确实不卖力,尤其是后期,几百万大军好几年都闲着没事干,以至于豫湘桂战役,日军打来时,武备都荒废了,百万蛀虫一哄而散,大片国土拱手让人,甚至有3000弹尽援绝的鬼子用国军丢弃的武器追着几十万国军如丧家之犬的案例。内战中,虽然士气低落,当老蒋确实是倾尽全力,所有老底全部贴上了。。
长沙会战,是八年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长沙会战共四次大规模的保卫战,从1939年9月战至1944年6月,前三次会战中国军队胜利,日军败退。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共伤亡10万7千余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伤亡13万人,多于日军。但中国军队3次将日军战败于长沙城下,并乘胜追击,收复岳阳新墙河前沿阵地,这不仅是鼓舞全国民心士气的大捷,而且是震惊世界的胜利。1942年1月11日,中共《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长沙大捷具有国际意义”。
方先觉:常德会战中率第十军援救被日军围困的常德但未成功。衡阳保卫战中指挥第十军面对日军重兵围攻,坚持防守47日,直打得部队弹尽粮绝、城内废墟一片。援军却如常德会战一样久久不至。绝境之下,方先觉在日军答应不伤及第10军剩余官兵的条件后向协议停战。后在他人帮助下,成功逃回重庆。

方先觉(1903年-1983年),字子珊。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安徽省萧县人。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科。后又入黄埔军校高教班第2期、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4期受训。此后,他相继参加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和围剿红军等军事行动。
常德会战中率第十军援救被日军围困的常德但未成功。衡阳保卫战中指挥第十军面对日军重兵围攻,坚持防守47日,直打得部队弹尽粮绝、城内废墟一片。援军却如常德会战一样久久不至。绝境之下,方先觉在日军答应不伤及第10军剩余官兵的条件后向日军投降。后在他人帮助下,成功逃回重庆,这成为他毕生的污点。
抗战胜利后参加内战,历任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第22兵团副司令官、第1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高参等职。1949年底去台湾。1968年退役后因其衡阳投敌的事被屡次抨击,遂出家为僧。1983年3月3日在台北病逝。其遗著有《子珊行述》、《衡阳坚守战回忆》。
我要说有,你信吗?长春。很长时间是禁忌。
反正国军打仗绝对不行!打牌肯定不错!
ahhsxg 发表于 2016-8-15 09:54
国军虽然没打赢,说实话,实力在那摆着,老蒋还不算大汉奸,老共实力太弱了,国共合作政治意义大于军事。
...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沙人民就能享用供暖了,而当今自诩发达和谐的某个国家仍然力不从心。
1938年的11月,湘江流域迎来了陡峭的早冬,当其他地方的百姓都受苦挨冻的时候,长沙人却在享受温暖。
这多亏了文夕供暖工程。
该工程是国民政府旨在服务南方人民而提出的,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期间前后20余万人前往长沙避难,早在当年5月,颇具远见的重庆政府官员就注意到这些难民很可能无法忍受长沙的寒冬,于是要求长沙政府必须立刻拿出措施应对。对此,市政府专员求助于我国著名的热电专家甄梅雍先生。甄先生呕心沥血经过3周设计出了新河热电厂,并迅速落实建设,是年11月13日开始正式供暖。
随着新河热电厂的建成,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电能,还供应了5.6万余栋房屋暖气。
对于此事,一向谦逊客观的《中央日报》也高度赞扬:“长沙近30年来,物质、人力欣欣向荣。全国都市中,充实富庶,长沙当居首要。百年缔造……”
反观今天的长沙城建,仍然不能做到市区大面积供暖,我们不该感到愧怍吗?
新兵又一个马甲 发表于 2016-8-15 11:40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 ...
http://baike.so.com/doc/5614655-5827265.htmlc长沙大火嘛。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 ...
委员长给长沙送温暖
内战后期,国军士气完全涣散了。
我要说有,你信吗?长春。很长时间是禁忌。
长春,那是围着不打好吧,先清外围
瓜僧 发表于 2016-8-15 09:36
"内战时期国军没有像样的保卫战啊?"
郑国洞泪流满面。
小心大批果脯和你玩儿命!
果粉
真智商有问题

新兵又一个马甲 发表于 2016-8-15 11:40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 ...


长沙当时是江南四大米市之一,本来就很富庶,再说当时市区面积不大,岳麓书院,就是现在湖南大学湖南师大那里已经是郊区了,全市供暖也不奇怪。
新兵又一个马甲 发表于 2016-8-15 11:40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 ...


长沙当时是江南四大米市之一,本来就很富庶,再说当时市区面积不大,岳麓书院,就是现在湖南大学湖南师大那里已经是郊区了,全市供暖也不奇怪。
果粉
真智商有问题
新兵又一个马甲 发表于 2016-8-15 11:40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 ...
高级黑呀
长沙会战,是八年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 ...
别吹了,除了第三次,那次算胜利?
果粉
真智商有问题
潇湘素士 发表于 2016-8-16 10:38
长沙当时是江南四大米市之一,本来就很富庶,再说当时市区面积不大,岳麓书院,就是现在湖南大学湖南师 ...
你被钓鱼了……“真没用”先生设计的供暖系统~~~~~~~~~
长沙当时是江南四大米市之一,本来就很富庶,再说当时市区面积不大,岳麓书院,就是现在湖南大学湖南师 ...
人家钓鱼呢,供暖指的是文夕大火,千年古城被付之一炬。
国军抗战8年,日本投降了
国军内战4年,转战台湾了
红军时期,国军一次被红军吃掉几万都不稀奇。到了抗战,还是那只国军,你能指望他能抗衡精良的日军?
21楼这么咸的饵也吞钩
新兵又一个马甲 发表于 2016-8-15 11:40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 ...
甄梅雍先生
-------

我怎么记得是甄漕丹先生呢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 ...
这是核弹炸鱼。
委员长给长沙送温暖
委员长还给花园口群众调过水
你被钓鱼了……“真没用”先生设计的供暖系统~~~~~~~~~
我去。。。去过湘雅以前那很老的楼,是好像有取暖管,没反应过来。
新兵又一个马甲 发表于 2016-8-15 11:40
2008年的冰冻灾害波及了南方诸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有谁知道,在饱受诟病攻击的民国,湖南长 ...
不要跟我说花园口灌溉工程,滋润了缺水的中原大地

他么的灌溉滋润死了89万人


[quote]denislan 发表于 2016-8-15 11:19
反正国军打仗绝对不行!打牌肯定不错![/quot重复字数不丢

[quote]denislan 发表于 2016-8-15 11:19
反正国军打仗绝对不行!打牌肯定不错![/quot重复字数不丢
反正国军打仗绝对不行!打牌肯定不错!
邓pp瞥你个三角眼
长沙当时是江南四大米市之一,本来就很富庶,再说当时市区面积不大,岳麓书院,就是现在湖南大学湖南师 ...
没看出来那是说的长沙大火吗?
"内战时期国军没有像样的保卫战啊?"
郑国洞泪流满面。
郑洞国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