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的两次夺桥一次炸桥战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38:34


一、强渡抢占水口桥

水口大桥位于中国广西龙州县水口关与越南高平省复和县交界的巴望河上。该河是分隔中越两国边界的天然屏障,水深岸高,难以徒涉。大部队和车输要想迅速过河,就必须夺取水口关通向复和的唯一一座公路桥水口大桥。守卫水口大桥的越军是大弄公安营1个加强排。在桥头西侧放了1个加强班,修筑有7个火力点,前沿筑有堑壕和半覆盖交通壕,与纵深工事相通,构成正面、侧射、倒打的交叉火力网,可控制河面至对岸中国一侧地段;在桥头以北约250米处有2个班,配置有轻、重机枪火力;过了桥头检查站向北的公路地段埋设有防坦克地雷,桥头东侧沿岸高草地埋有防步兵绊发地雷;从桥中央到越南一侧桥头,设置了多道各种类型的铁丝网。越军还做好了炸毁大桥的准备,在桥基埋放了1吨半炸药,分9层安置,每层安置有防步兵、防坦克拉发和压发地雷,共37枚,以及诡计装置,以电线连接电雷管控制,并装了一条管道保护电线,一触即发。

奉命执行夺桥任务的是广州军区第42军125师374团特务连侦察排,配属工兵排1个班、82无坐力炮连1个排、2营机枪连1个排,组成夺桥突击队,配置在水口新街附近。在总攻炮火准备发起时夺占水口大桥,捣毁炸桥引爆设施,排除爆炸物,保住桥梁,保障师、团主力按时渡过巴望河。

1979年2月17日6时40分,125师的师、团炮兵群对边境当面的越军15个目标进行了15分钟的火力急袭,将敌前沿工事、障碍大部摧毁。在进行炮火准备的同时,374团夺桥突击队分成2组,于桥头东侧乘竹排渡河,在团重机枪和高射机枪火力掩护下,不顾越军桥头堡的弹雨奋力划水,7分钟1个排即渡过巴望河。突击队上岸后,即以工兵爆破开路。距桥头还有20多米时,因炸药一时送不上来,时间紧迫,突击队便投掷手榴弹引爆地雷冲过雷场,向桥头发起冲击。桥头西侧的越军急忙以火力封锁道路,并试图将桥炸毁。对岸的374团炮兵群当即以107火箭炮1个连、团营属迫击炮2个连对大弄以南和越方检查站地域实施火力急袭,同时85加农炮和82无坐力炮各1个排对越军的桥头工事和火力点进行破坏射击。突击队在排长带领下前仆后继加快速度向前突进,迅猛冲进桥头越方检查站,接着以2个班交替掩护,坚决向桥头西侧攻击。守卫桥头的1个班越军被对岸炮火打得晕头转向,又没想到突击队冲锋如此迅速,来不及出去炸桥即被击溃,部分被打死,其余逃走。突击队于6时55分成功夺取水口大桥,同时掩护工兵剪断了炸桥的引爆电线并排除了地雷。战斗中,共毙伤敌9人,缴获步枪1支、手摇引爆器1部、望远镜1具及部分弹药物资。突击队阵亡1人,负伤4人。战后,374团特务连侦察排被广州军区授予“抢占水口大桥英雄排”荣誉称号。

二、排雷勇夺那发桥

那发大桥位于中国云南省金平县那发检查站与越南莱州省封土县巴南棍交界的藤条河上。巴南棍在藤条河和楠那河、南列河交汇处的东北侧500米,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有十余幢砖石结构的越军公安屯营房与中国的那发检查站隔藤条河相望。藤条河宽30余米,水深约0.5米,流速较缓,可徒涉。由一座那发公路桥相连两国,桥长115米,宽8米。越军在桥的越方一侧堆放了两道拒马,桥头附近有越军构建的混凝土永备工事,营房至桥头以交通壕相连,大桥东侧小高地的山背上构筑有堑壕。营房附近及越方一侧的河岸一线敷设有绊雷,并设置了铁丝网、竹签。巴南棍通向封土的公路从公安屯营房南侧通过,公安屯内有104名越军,以东的521高地上还有越军741团第64营的2个排。

奉命执行夺桥、护桥及攻占巴南棍任务的是云南省军区边防14团1连。该连决心以一部兵力夺取和守卫大桥,主力迅速攻占巴南棍越军营房,并向纵深发展进攻。战斗部署上全连成三个突击梯队,其中2排为第一梯队,战斗发起时在火力支援下迅速夺取和守卫大桥;1排为第二梯队,待2排夺取大桥和桥头堡后,迅速夺取敌营房,向纵深发展进攻;3排为预备队。
1979年2月17日6时50分发起总攻,边防14团组织对巴南棍及桥头堡守敌进行炮火急袭,并以机枪火力封锁越军接近大桥的道路。同时1连突击队乘天黑雾大隐蔽接近大桥,4班爆破手乔胜清勇猛前出炸毁了越南桥头一侧的拒马,尔后2排迅速冲过大桥,直插桥头堡。越军以火力对桥头进行封锁,双方展开激烈对射。前方是越军设置的雷区,突击队冲击受阻,先头4班有4人触雷负伤。他们改用手榴弹爆破雷区,但效果不好。乔胜清再次主动承担排雷任务,在战友火力掩护下,匍匐前进沿河岸排雷。他克服天黑雾重能见度差、没有探雷器材等困难,用脸部探触地雷绊发线,先后剪断6根绊发线,排除12颗地雷,在雷区中打开了一条通道。随后2排发起勇猛冲击,于7时05分夺下桥头堡。残余越军撤至桥头堡后面的堑壕内继续顽抗。2排依托桥头堡以火力封锁堑壕,同时各班展开沿壕攻击,边射击边投弹,打得越军不得不沿交通壕节节败退。在2排的掩护下,1、3排迅速跟进至桥头堡附近,3连也冲过大桥沿公路向巴南棍攻击前进。

2排沿交通壕抢占了东南侧小高地山背,并继续向巴南棍越军营房攻击前进。521高地的越军以高射机枪、重机枪、60炮火力拦截1连,2排前进受阻。沿公路进攻的3连也遇到越军雷区,进展迟缓。1连连长当即命令60炮班开火压制越军的高射机枪,又呼叫上级炮兵压制敌重机枪和60炮,并令3排进入战斗接替2排担任主要攻击。由于3排进入战斗后沿交通壕运动,兵力兵器难以展开,多次冲击都未成功。一直打到下午14时,1连仍迟滞于小山背一线堑壕及交通壕内,连长也在战斗中负伤。这时,团指又抽调了警通连的干部、战士和机关干部共16人归1连指挥,继续发起进攻。1连吸取教训改变了打法,将1排投入担任主攻,在团炮兵的炮火掩护下,以1个班从正面牵制越军,主力分两路向巴南棍营房两侧迂回进攻。3连也接近越军营房南侧,配合1连发起攻击。经过一个小时激战,击溃防守越军,攻占巴南棍营房,残余越军逃向521高地方向。战斗中,共击毙越军16人,俘敌1人,缴获各种枪支17支(挺)、火箭筒1具。突击队阵亡7人,负伤22人。战后,乔胜清被中央军委授予“开路英雄”荣誉称号。

三、奇袭险炸巴别桥

在越南谅山市以西的奇穷河边山脚有一个小村庄,叫巴别村。巴别村东南侧有一个高地,称为巴别东南无名高地,由海拔约400米的3个小山头组成。巴别东南无名高地南邻奇穷河,河上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长约100米,连接太原过来的1号B公路分别通向同登和谅山。公路桥的西侧还有一座水面下桥,紧邻巴别村。在奇穷河南岸,有班轻、郭歌等制高点,河西岸有班桑制高点。巴别东南无名高地与班桑、班轻、郭歌等制高点隔河呼应,扼守住了巴别桥和1号B公路。这一地段是越军增援谅山的重要通道,因此越军步兵337师52团以1个加强营兵力在巴别桥及附近的奇穷河两岸组织了防御。在巴别村和巴别东南无名高地有1个连越军防守,可以兵力、火力可以互相支援,还能得到奇穷河两岸附近的班桑、班轻、郭歌等制高点的越军火力支援。在巴别桥头附近,越军也构筑了明、暗火力点20多个,互相支援构成交叉火力网,并有附近制高点的迫击炮支援战斗。

为阻止太原越军东援谅山和谅山越军西逃太原,广州军区第55军165师494团1连奉命加强82无坐力炮1个排、重机枪1个排,攻占巴别东南无名高地,控制同登通往太原的公路,炸毁巴别桥,断敌退路,阻敌增援。

1979年3月1日下午,1连领命前出,向驻守巴别东南无名高地的越军发起突击。经过两天与敌反复争夺,终于全部攻占巴别东南无名高地。其后1连组织防御掩护团工兵排出动,执行炸毁巴别桥的任务。3月4日8时,团工兵排从驻地出发,于12时到达巴别桥北侧无名高地。下午13时,工兵排长带领各班长进至距桥头约250米处秘密勘察地形,选择运动路线,了解敌情和桥梁结构情况。16时,在1连火力掩护下,工兵排每人携带2个6公斤的炸药包向桥头运动。当进至距桥头约20米时,遭到越军炮火及桥头附近暗火力点的机枪扫射,工兵排当场伤亡12人,排长中弹牺牲,炸药散落,其余人员只好就地疏散。

傍晚19时左右,天色已黑。工兵排3班长覃定亮挺身而出,继续组织排里剩余人员炸桥。经过侦察,趁着夜色掩护,覃定亮带领全排官兵绕过越军的潜伏哨,秘密摸上桥梁,将108公斤炸药送至大桥右侧面。正当堆放炸药时,越军巡逻队突然从桥南走来,覃定亮立即点燃了导火索。炸药虽然爆炸了,但因时间紧迫而堆放松散,配置位置不当,只把桥面炸了直径约1米的洞,并没有将桥炸毁。

因炸药一时调运不上来,团指想到了用炮火将大桥摧毁的方法,遂上报师指。师指很快批准了这个方案。3月5日中午,在进至巴别桥北侧的师炮兵团前进指挥所引导下,师炮兵团122榴弹炮2营向巴别桥进行了几次轰击,共发射炮弹70余发。然而大桥横跨在两山之间,6个桥墩有5个是自然礁石组成,桥面为80公分厚的钢梁(铁路道轨作钢筋)混凝土,非常坚固,炮弹打上去只留下一个白点,无法将其炸断。

团指得到报告后,决定继续实施人工炸桥。1连与工兵排的干部再次隐蔽接近桥头,进一步勘察地形和查明敌情,重新制定了炸桥方案。根据桥梁的结构情况,决定将爆破部位选择在混凝土桥墩的顶部。1连调整了战斗编组:由工兵排的覃定亮等和1连加强部队共10人组成爆破队,前往炸桥;以重机枪1个排、82无坐力炮1个排组成火力队进行掩护;1排防守2号高地;补充给1连的1个排在1号高地作为预备队;师85加农炮营和团炮兵连以火力支援炸桥战斗。当天,团指又命后勤冒雨送上来炸药400公斤,保障1连按时炸桥。

3月6日零时,夜黑雨大,师、团炮兵对桥头阵地及附近地域的越军突然进行了3分钟火力急袭,然后改为不规则监视射击,随时压制越军火力。在炮火掩护下,爆破队和火力队从2号高地出发,沿奇穷河北岸向桥头运动。原计划4时炸桥,因天黑雨大,加上路滑坡陡,部队运动缓慢,还一度迷失了方向,3公里的山路走了5个小时,直到凌晨5时左右才接近桥头。火力队立即占领有利地形准备进行火力掩护,爆破队开始向桥头隐蔽接近。越军被中国军队持续半夜的不规则炮火打得松懈了下来,没有发现正在接近的爆破队。爆破队很快运动到了桥下,用预先准备好的5根木材作支撑,以人工传递的办法把280公斤炸药堆放到了桥墩顶部。6时30分左右,炸药放置完毕。覃定亮让爆破队其他成员撤出,自己拉火起爆。由于半夜的运动折腾,引爆火具被雨水淋湿,无法点火。覃定亮又亲自返回到火力队阵地,拿上备用火具再次隐蔽进至桥头引爆点,此时天已放亮。覃定亮与2连3排代排长陈启海重新安装了爆炸装置,在最后接续点火管时,被越军的巡逻队发现,双方发生了短暂交火。另一侧桥头的越军立即用各种火器向爆破队猛烈射击,火力队则以重机枪向越军进行压制,巴别桥两侧枪声大作。覃定亮和陈启海坚持接续好点火管,命令其他人员立即撤出。为了缩短起爆时间,防止被越军破坏,覃定亮不顾危险地把100厘米长的导火索切短到40厘米,然后迅速拉燃拉火管,和陈启海纵身跳入奇穷河。7时45分,随着震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巴别桥被炸成两截。覃定亮和陈启海此时都已被越军枪弹打中。覃定亮幸运地抓住了水中一块礁石,隐蔽在靠北面的礁石一侧,直到天黑才被爆破队其他人员营救上来,随后和战友们一同胜利返回了巴别东南高地。陈启海可能身负重伤或已牺牲,顺河水飘走,2连3排沿河岸向下游寻找很久也没有找到。

494团1连攻占巴别东南无名高地,炸毁巴别桥,抗击越军反冲击,连续战斗9昼夜,有力保障了军主力的侧翼安全。团指考虑到1连伤亡太大,想用别的连队接替他们,1连全体官兵坚决要求继续执行任务,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在9昼夜战斗中,共毙敌240余人,俘敌3人,缴获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一批。1连及加强人员共伤亡102人,其中牺牲41人。战后,1连被中央军委授予“阻击英雄连”荣誉称号,覃定亮荣立一等功。


一、强渡抢占水口桥

水口大桥位于中国广西龙州县水口关与越南高平省复和县交界的巴望河上。该河是分隔中越两国边界的天然屏障,水深岸高,难以徒涉。大部队和车输要想迅速过河,就必须夺取水口关通向复和的唯一一座公路桥水口大桥。守卫水口大桥的越军是大弄公安营1个加强排。在桥头西侧放了1个加强班,修筑有7个火力点,前沿筑有堑壕和半覆盖交通壕,与纵深工事相通,构成正面、侧射、倒打的交叉火力网,可控制河面至对岸中国一侧地段;在桥头以北约250米处有2个班,配置有轻、重机枪火力;过了桥头检查站向北的公路地段埋设有防坦克地雷,桥头东侧沿岸高草地埋有防步兵绊发地雷;从桥中央到越南一侧桥头,设置了多道各种类型的铁丝网。越军还做好了炸毁大桥的准备,在桥基埋放了1吨半炸药,分9层安置,每层安置有防步兵、防坦克拉发和压发地雷,共37枚,以及诡计装置,以电线连接电雷管控制,并装了一条管道保护电线,一触即发。

奉命执行夺桥任务的是广州军区第42军125师374团特务连侦察排,配属工兵排1个班、82无坐力炮连1个排、2营机枪连1个排,组成夺桥突击队,配置在水口新街附近。在总攻炮火准备发起时夺占水口大桥,捣毁炸桥引爆设施,排除爆炸物,保住桥梁,保障师、团主力按时渡过巴望河。

1979年2月17日6时40分,125师的师、团炮兵群对边境当面的越军15个目标进行了15分钟的火力急袭,将敌前沿工事、障碍大部摧毁。在进行炮火准备的同时,374团夺桥突击队分成2组,于桥头东侧乘竹排渡河,在团重机枪和高射机枪火力掩护下,不顾越军桥头堡的弹雨奋力划水,7分钟1个排即渡过巴望河。突击队上岸后,即以工兵爆破开路。距桥头还有20多米时,因炸药一时送不上来,时间紧迫,突击队便投掷手榴弹引爆地雷冲过雷场,向桥头发起冲击。桥头西侧的越军急忙以火力封锁道路,并试图将桥炸毁。对岸的374团炮兵群当即以107火箭炮1个连、团营属迫击炮2个连对大弄以南和越方检查站地域实施火力急袭,同时85加农炮和82无坐力炮各1个排对越军的桥头工事和火力点进行破坏射击。突击队在排长带领下前仆后继加快速度向前突进,迅猛冲进桥头越方检查站,接着以2个班交替掩护,坚决向桥头西侧攻击。守卫桥头的1个班越军被对岸炮火打得晕头转向,又没想到突击队冲锋如此迅速,来不及出去炸桥即被击溃,部分被打死,其余逃走。突击队于6时55分成功夺取水口大桥,同时掩护工兵剪断了炸桥的引爆电线并排除了地雷。战斗中,共毙伤敌9人,缴获步枪1支、手摇引爆器1部、望远镜1具及部分弹药物资。突击队阵亡1人,负伤4人。战后,374团特务连侦察排被广州军区授予“抢占水口大桥英雄排”荣誉称号。

二、排雷勇夺那发桥

那发大桥位于中国云南省金平县那发检查站与越南莱州省封土县巴南棍交界的藤条河上。巴南棍在藤条河和楠那河、南列河交汇处的东北侧500米,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有十余幢砖石结构的越军公安屯营房与中国的那发检查站隔藤条河相望。藤条河宽30余米,水深约0.5米,流速较缓,可徒涉。由一座那发公路桥相连两国,桥长115米,宽8米。越军在桥的越方一侧堆放了两道拒马,桥头附近有越军构建的混凝土永备工事,营房至桥头以交通壕相连,大桥东侧小高地的山背上构筑有堑壕。营房附近及越方一侧的河岸一线敷设有绊雷,并设置了铁丝网、竹签。巴南棍通向封土的公路从公安屯营房南侧通过,公安屯内有104名越军,以东的521高地上还有越军741团第64营的2个排。

奉命执行夺桥、护桥及攻占巴南棍任务的是云南省军区边防14团1连。该连决心以一部兵力夺取和守卫大桥,主力迅速攻占巴南棍越军营房,并向纵深发展进攻。战斗部署上全连成三个突击梯队,其中2排为第一梯队,战斗发起时在火力支援下迅速夺取和守卫大桥;1排为第二梯队,待2排夺取大桥和桥头堡后,迅速夺取敌营房,向纵深发展进攻;3排为预备队。
1979年2月17日6时50分发起总攻,边防14团组织对巴南棍及桥头堡守敌进行炮火急袭,并以机枪火力封锁越军接近大桥的道路。同时1连突击队乘天黑雾大隐蔽接近大桥,4班爆破手乔胜清勇猛前出炸毁了越南桥头一侧的拒马,尔后2排迅速冲过大桥,直插桥头堡。越军以火力对桥头进行封锁,双方展开激烈对射。前方是越军设置的雷区,突击队冲击受阻,先头4班有4人触雷负伤。他们改用手榴弹爆破雷区,但效果不好。乔胜清再次主动承担排雷任务,在战友火力掩护下,匍匐前进沿河岸排雷。他克服天黑雾重能见度差、没有探雷器材等困难,用脸部探触地雷绊发线,先后剪断6根绊发线,排除12颗地雷,在雷区中打开了一条通道。随后2排发起勇猛冲击,于7时05分夺下桥头堡。残余越军撤至桥头堡后面的堑壕内继续顽抗。2排依托桥头堡以火力封锁堑壕,同时各班展开沿壕攻击,边射击边投弹,打得越军不得不沿交通壕节节败退。在2排的掩护下,1、3排迅速跟进至桥头堡附近,3连也冲过大桥沿公路向巴南棍攻击前进。

2排沿交通壕抢占了东南侧小高地山背,并继续向巴南棍越军营房攻击前进。521高地的越军以高射机枪、重机枪、60炮火力拦截1连,2排前进受阻。沿公路进攻的3连也遇到越军雷区,进展迟缓。1连连长当即命令60炮班开火压制越军的高射机枪,又呼叫上级炮兵压制敌重机枪和60炮,并令3排进入战斗接替2排担任主要攻击。由于3排进入战斗后沿交通壕运动,兵力兵器难以展开,多次冲击都未成功。一直打到下午14时,1连仍迟滞于小山背一线堑壕及交通壕内,连长也在战斗中负伤。这时,团指又抽调了警通连的干部、战士和机关干部共16人归1连指挥,继续发起进攻。1连吸取教训改变了打法,将1排投入担任主攻,在团炮兵的炮火掩护下,以1个班从正面牵制越军,主力分两路向巴南棍营房两侧迂回进攻。3连也接近越军营房南侧,配合1连发起攻击。经过一个小时激战,击溃防守越军,攻占巴南棍营房,残余越军逃向521高地方向。战斗中,共击毙越军16人,俘敌1人,缴获各种枪支17支(挺)、火箭筒1具。突击队阵亡7人,负伤22人。战后,乔胜清被中央军委授予“开路英雄”荣誉称号。

三、奇袭险炸巴别桥

在越南谅山市以西的奇穷河边山脚有一个小村庄,叫巴别村。巴别村东南侧有一个高地,称为巴别东南无名高地,由海拔约400米的3个小山头组成。巴别东南无名高地南邻奇穷河,河上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长约100米,连接太原过来的1号B公路分别通向同登和谅山。公路桥的西侧还有一座水面下桥,紧邻巴别村。在奇穷河南岸,有班轻、郭歌等制高点,河西岸有班桑制高点。巴别东南无名高地与班桑、班轻、郭歌等制高点隔河呼应,扼守住了巴别桥和1号B公路。这一地段是越军增援谅山的重要通道,因此越军步兵337师52团以1个加强营兵力在巴别桥及附近的奇穷河两岸组织了防御。在巴别村和巴别东南无名高地有1个连越军防守,可以兵力、火力可以互相支援,还能得到奇穷河两岸附近的班桑、班轻、郭歌等制高点的越军火力支援。在巴别桥头附近,越军也构筑了明、暗火力点20多个,互相支援构成交叉火力网,并有附近制高点的迫击炮支援战斗。

为阻止太原越军东援谅山和谅山越军西逃太原,广州军区第55军165师494团1连奉命加强82无坐力炮1个排、重机枪1个排,攻占巴别东南无名高地,控制同登通往太原的公路,炸毁巴别桥,断敌退路,阻敌增援。

1979年3月1日下午,1连领命前出,向驻守巴别东南无名高地的越军发起突击。经过两天与敌反复争夺,终于全部攻占巴别东南无名高地。其后1连组织防御掩护团工兵排出动,执行炸毁巴别桥的任务。3月4日8时,团工兵排从驻地出发,于12时到达巴别桥北侧无名高地。下午13时,工兵排长带领各班长进至距桥头约250米处秘密勘察地形,选择运动路线,了解敌情和桥梁结构情况。16时,在1连火力掩护下,工兵排每人携带2个6公斤的炸药包向桥头运动。当进至距桥头约20米时,遭到越军炮火及桥头附近暗火力点的机枪扫射,工兵排当场伤亡12人,排长中弹牺牲,炸药散落,其余人员只好就地疏散。

傍晚19时左右,天色已黑。工兵排3班长覃定亮挺身而出,继续组织排里剩余人员炸桥。经过侦察,趁着夜色掩护,覃定亮带领全排官兵绕过越军的潜伏哨,秘密摸上桥梁,将108公斤炸药送至大桥右侧面。正当堆放炸药时,越军巡逻队突然从桥南走来,覃定亮立即点燃了导火索。炸药虽然爆炸了,但因时间紧迫而堆放松散,配置位置不当,只把桥面炸了直径约1米的洞,并没有将桥炸毁。

因炸药一时调运不上来,团指想到了用炮火将大桥摧毁的方法,遂上报师指。师指很快批准了这个方案。3月5日中午,在进至巴别桥北侧的师炮兵团前进指挥所引导下,师炮兵团122榴弹炮2营向巴别桥进行了几次轰击,共发射炮弹70余发。然而大桥横跨在两山之间,6个桥墩有5个是自然礁石组成,桥面为80公分厚的钢梁(铁路道轨作钢筋)混凝土,非常坚固,炮弹打上去只留下一个白点,无法将其炸断。

团指得到报告后,决定继续实施人工炸桥。1连与工兵排的干部再次隐蔽接近桥头,进一步勘察地形和查明敌情,重新制定了炸桥方案。根据桥梁的结构情况,决定将爆破部位选择在混凝土桥墩的顶部。1连调整了战斗编组:由工兵排的覃定亮等和1连加强部队共10人组成爆破队,前往炸桥;以重机枪1个排、82无坐力炮1个排组成火力队进行掩护;1排防守2号高地;补充给1连的1个排在1号高地作为预备队;师85加农炮营和团炮兵连以火力支援炸桥战斗。当天,团指又命后勤冒雨送上来炸药400公斤,保障1连按时炸桥。

3月6日零时,夜黑雨大,师、团炮兵对桥头阵地及附近地域的越军突然进行了3分钟火力急袭,然后改为不规则监视射击,随时压制越军火力。在炮火掩护下,爆破队和火力队从2号高地出发,沿奇穷河北岸向桥头运动。原计划4时炸桥,因天黑雨大,加上路滑坡陡,部队运动缓慢,还一度迷失了方向,3公里的山路走了5个小时,直到凌晨5时左右才接近桥头。火力队立即占领有利地形准备进行火力掩护,爆破队开始向桥头隐蔽接近。越军被中国军队持续半夜的不规则炮火打得松懈了下来,没有发现正在接近的爆破队。爆破队很快运动到了桥下,用预先准备好的5根木材作支撑,以人工传递的办法把280公斤炸药堆放到了桥墩顶部。6时30分左右,炸药放置完毕。覃定亮让爆破队其他成员撤出,自己拉火起爆。由于半夜的运动折腾,引爆火具被雨水淋湿,无法点火。覃定亮又亲自返回到火力队阵地,拿上备用火具再次隐蔽进至桥头引爆点,此时天已放亮。覃定亮与2连3排代排长陈启海重新安装了爆炸装置,在最后接续点火管时,被越军的巡逻队发现,双方发生了短暂交火。另一侧桥头的越军立即用各种火器向爆破队猛烈射击,火力队则以重机枪向越军进行压制,巴别桥两侧枪声大作。覃定亮和陈启海坚持接续好点火管,命令其他人员立即撤出。为了缩短起爆时间,防止被越军破坏,覃定亮不顾危险地把100厘米长的导火索切短到40厘米,然后迅速拉燃拉火管,和陈启海纵身跳入奇穷河。7时45分,随着震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巴别桥被炸成两截。覃定亮和陈启海此时都已被越军枪弹打中。覃定亮幸运地抓住了水中一块礁石,隐蔽在靠北面的礁石一侧,直到天黑才被爆破队其他人员营救上来,随后和战友们一同胜利返回了巴别东南高地。陈启海可能身负重伤或已牺牲,顺河水飘走,2连3排沿河岸向下游寻找很久也没有找到。

494团1连攻占巴别东南无名高地,炸毁巴别桥,抗击越军反冲击,连续战斗9昼夜,有力保障了军主力的侧翼安全。团指考虑到1连伤亡太大,想用别的连队接替他们,1连全体官兵坚决要求继续执行任务,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在9昼夜战斗中,共毙敌240余人,俘敌3人,缴获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一批。1连及加强人员共伤亡102人,其中牺牲41人。战后,1连被中央军委授予“阻击英雄连”荣誉称号,覃定亮荣立一等功。
先生写的夺取水口大桥惊心动魄,使我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我是现场目击者,补充两点:
1:水口桥中心位置有拒马。
2:突击队冲过巴望河后,曾用曳光弹给炮兵,或者水路两用坦克指示目标。
先生写的夺取水口大桥惊心动魄,使我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我是现场目击者,补充两点:
1:水口桥中心位置有拒马。
2:突击队冲过巴望河后,曾用曳光弹给炮兵,或者水路两用坦克指示目标。
复河老兵 发表于 2016-8-6 18:00
先生写的夺取水口大桥惊心动魄,使我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我是现场目击者,补充两点:
1:水口桥中心位置 ...
老兵是亲历者,意见权威。
顶。作者辛苦,老兵威武。
顶。作者辛苦,老兵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