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产科爆满:部分医院已限制建档 产妇难订床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9:58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实习生 连花
  “现在做个孕检,怎么这么难?”13日,在几家三甲医院的产科转悠了一圈的广州市民刘先生犯了愁。几天前,突然到来的“二宝”让他和妻子惊喜得不知所措,而现在,“找不到地方产检”又弄得他们不知所措了。
  事实上,像刘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半年多,一波生育高峰正在到来,一系列连锁效应也随之而来:建档限号、检查拥挤、床位紧缺、医生护士忙到“一头烟”、做个产检犹如赶集……
  “这些都是老问题了,只是今年更加明显,人手少,病人扎堆,硬件设施跟不上,我们也没办法。”广东某知名三甲医院产科负责人说。
  据预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2020年,广东户籍人口每年将多出生15万-18万人,2018年可能多出生27万左右,达到峰值。相应的是,高龄、高危产妇的数量也明显增加,她们中的大多数都希望到大医院建档孕检。
  产科爆满
  耗时超长,做产检“体力不支”
  妻子已经怀孕三个月,马上就要做NT筛查了,刘先生希望能够让妻子到产科实力强劲的三甲医院做产检。“毕竟是高龄产妇,三甲医院总是放心一些。”然而,他在第一站就“败下阵来”。
  刘先生的第一站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好不容易挂到了号,看了诊,结果缴费花了一个小时,拿药又花了40分钟,这还不算上做B超、抽血等检查的时间,“时间都花在排队上了,连我都体力不支,更何况孕妇”。
  刘先生不知道,这家广州最大的产科医院,如今每个月的建档量都比去年同期增加200例,目前医院已经无法保证每一个中途前来进行产检的产妇能够顺利地建档、建卡。“只有高危产妇和急诊产妇才能例外。”该院产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压力太大,有医院已限制建档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三甲医院的产科也“门庭若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门诊护士长邓美莲感受很明显,自年初启动全面二孩政策以来,产科门诊建 档人数就在持续增加,“去年1月-5月,新建档人数最多的月份不超过500例,但今年1月-5月里,有3个月份的建档例数都近600例了。”
  广州市中山二路的两家全国知名三甲医院的产科门诊,都座无虚席,走廊里等待的都是“大腹便便”的孕妈。记者了解到,因为产科门诊人数剧增,预产期在7月 -11月的已建档孕妇都已超出产科分娩床位负荷,因此,其中一家已经对预产期在7月-11月的孕妇停止建档,而预产期在其他月份的孕妇,也限制建档。“每 天只能建8个,大家就排队等吧。”一位孕妇无奈地说。
在另一家医院的产科门诊,28岁的池惠(化名)十分焦虑,她已经怀孕近5个月了,但还没有建档。为了到省城的大医院做产检,她特意在医院附近订了宾馆。 “7点我就到了这里,医生8点来,10点半都没轮到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池惠告诉记者,自己不放心在家附近的医院检查,可到这里目前还没建上档, “实在不行就只能回佛山生了”。
  事实上,繁忙的不仅仅是大医院。13日,记者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走访发现,这里的产妇人数也多了很多。二孩妈妈林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大宝是在这家医院生,所以怀了二宝之后也到这里来了,没想到现在人这么多。林女士目前还没搞定床位。
  难订床位,能睡走廊就不错了
  和建档量一样持续递增的还有分娩量。广医三院产房护士长夏华安告诉记者:“以往从新年到6月是分娩的‘淡季’,8月以后才是‘旺季’,但是2016年,广 医三院‘淡季’的分娩量也超过了2015年的‘旺季’。”夏华安担心,按照这种趋势,医院产房的负荷将十分沉重。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产房也十分紧张,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在今年9月分娩的人数达1300多人,而去年,平均每月有1027个产妇在这里分娩。
  35岁的赵女士怀的是第一胎,预产期在11月,由于是高龄产妇,她一定要选择在知名的三甲医院生宝宝,“已经托人搞定了床位,现在人这么多,能睡走廊就不错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几家大型三甲医院的产科病房几乎都爆满,走廊里的病床已经塞得满满当当,有的医院甚至贴出了告示,凡是不在该院产检的,一律不能住院分娩。
  医院应对
  加号加床,医生忧难保医疗质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还算是分娩“淡季”,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娩“旺季”,医院要如何面对呢?广医三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相应增加了人手,在产科、产房共增加护士、助产士共11人,另外,还新增了产床和手术室。
  省妇幼保健院也正考虑限制建档,并考虑增加人手。与此同时,还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记者了解到,该院产科医生原本一个上午放30个号,下午放25个号就算完成任务,但现在要求每个医生一天放70个号。
  然而,挂号也是个难题。“专家号提前放出来都被秒杀了,普通号预约得到,但看的人也多,每次也都是苦等半天。”怀孕已经7个月的章女士告诉记者。
  面对越来越多的产妇,有产科医生都有些担忧:“已经是超负荷运作了,再增加任务量就难保医疗质量了。”记者留意到,许多妇产科医生忙到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医生支招
  真到临盆时,走急诊绿色通道
  “事实上,这些都是老问题了,只是今年格外明显。”某知名三甲医院产科负责人说:“人手少、病人多、设备差,说了很多年,但总是没法改变。”他告诉记者, 目前培养一个妇产科的医护人员不容易,一个好的助产士成长至少需要5年,有经验的产科医生更是紧缺,加上产科工作辛苦、劳动强度大、收入又有限,人才流失 的情况十分严重。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大量产妇都集聚在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却不愿到基层医院就医了。
  产科如此爆满,那如果真的要生孩子了怎么办呢?广医三院妇产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急产的产妇真到了临盆时,医院急诊会为危急产妇开辟绿色通道,直接送至 产房生产,该负责人提醒,一般而言,经产妇的产程比初产妇要快,产妇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就医,据介绍,目前已经有不少产妇经急诊绿色通道进行分娩。
http://gd.sina.cn/news/gz/2016-07-14/detail-ifxuapvs8415692.d.html?from=wap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实习生 连花
  “现在做个孕检,怎么这么难?”13日,在几家三甲医院的产科转悠了一圈的广州市民刘先生犯了愁。几天前,突然到来的“二宝”让他和妻子惊喜得不知所措,而现在,“找不到地方产检”又弄得他们不知所措了。
  事实上,像刘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半年多,一波生育高峰正在到来,一系列连锁效应也随之而来:建档限号、检查拥挤、床位紧缺、医生护士忙到“一头烟”、做个产检犹如赶集……
  “这些都是老问题了,只是今年更加明显,人手少,病人扎堆,硬件设施跟不上,我们也没办法。”广东某知名三甲医院产科负责人说。
  据预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2020年,广东户籍人口每年将多出生15万-18万人,2018年可能多出生27万左右,达到峰值。相应的是,高龄、高危产妇的数量也明显增加,她们中的大多数都希望到大医院建档孕检。
  产科爆满
  耗时超长,做产检“体力不支”
  妻子已经怀孕三个月,马上就要做NT筛查了,刘先生希望能够让妻子到产科实力强劲的三甲医院做产检。“毕竟是高龄产妇,三甲医院总是放心一些。”然而,他在第一站就“败下阵来”。
  刘先生的第一站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好不容易挂到了号,看了诊,结果缴费花了一个小时,拿药又花了40分钟,这还不算上做B超、抽血等检查的时间,“时间都花在排队上了,连我都体力不支,更何况孕妇”。
  刘先生不知道,这家广州最大的产科医院,如今每个月的建档量都比去年同期增加200例,目前医院已经无法保证每一个中途前来进行产检的产妇能够顺利地建档、建卡。“只有高危产妇和急诊产妇才能例外。”该院产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压力太大,有医院已限制建档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三甲医院的产科也“门庭若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门诊护士长邓美莲感受很明显,自年初启动全面二孩政策以来,产科门诊建 档人数就在持续增加,“去年1月-5月,新建档人数最多的月份不超过500例,但今年1月-5月里,有3个月份的建档例数都近600例了。”
  广州市中山二路的两家全国知名三甲医院的产科门诊,都座无虚席,走廊里等待的都是“大腹便便”的孕妈。记者了解到,因为产科门诊人数剧增,预产期在7月 -11月的已建档孕妇都已超出产科分娩床位负荷,因此,其中一家已经对预产期在7月-11月的孕妇停止建档,而预产期在其他月份的孕妇,也限制建档。“每 天只能建8个,大家就排队等吧。”一位孕妇无奈地说。
在另一家医院的产科门诊,28岁的池惠(化名)十分焦虑,她已经怀孕近5个月了,但还没有建档。为了到省城的大医院做产检,她特意在医院附近订了宾馆。 “7点我就到了这里,医生8点来,10点半都没轮到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池惠告诉记者,自己不放心在家附近的医院检查,可到这里目前还没建上档, “实在不行就只能回佛山生了”。
  事实上,繁忙的不仅仅是大医院。13日,记者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走访发现,这里的产妇人数也多了很多。二孩妈妈林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大宝是在这家医院生,所以怀了二宝之后也到这里来了,没想到现在人这么多。林女士目前还没搞定床位。
  难订床位,能睡走廊就不错了
  和建档量一样持续递增的还有分娩量。广医三院产房护士长夏华安告诉记者:“以往从新年到6月是分娩的‘淡季’,8月以后才是‘旺季’,但是2016年,广 医三院‘淡季’的分娩量也超过了2015年的‘旺季’。”夏华安担心,按照这种趋势,医院产房的负荷将十分沉重。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产房也十分紧张,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在今年9月分娩的人数达1300多人,而去年,平均每月有1027个产妇在这里分娩。
  35岁的赵女士怀的是第一胎,预产期在11月,由于是高龄产妇,她一定要选择在知名的三甲医院生宝宝,“已经托人搞定了床位,现在人这么多,能睡走廊就不错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几家大型三甲医院的产科病房几乎都爆满,走廊里的病床已经塞得满满当当,有的医院甚至贴出了告示,凡是不在该院产检的,一律不能住院分娩。
  医院应对
  加号加床,医生忧难保医疗质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还算是分娩“淡季”,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娩“旺季”,医院要如何面对呢?广医三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相应增加了人手,在产科、产房共增加护士、助产士共11人,另外,还新增了产床和手术室。
  省妇幼保健院也正考虑限制建档,并考虑增加人手。与此同时,还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记者了解到,该院产科医生原本一个上午放30个号,下午放25个号就算完成任务,但现在要求每个医生一天放70个号。
  然而,挂号也是个难题。“专家号提前放出来都被秒杀了,普通号预约得到,但看的人也多,每次也都是苦等半天。”怀孕已经7个月的章女士告诉记者。
  面对越来越多的产妇,有产科医生都有些担忧:“已经是超负荷运作了,再增加任务量就难保医疗质量了。”记者留意到,许多妇产科医生忙到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医生支招
  真到临盆时,走急诊绿色通道
  “事实上,这些都是老问题了,只是今年格外明显。”某知名三甲医院产科负责人说:“人手少、病人多、设备差,说了很多年,但总是没法改变。”他告诉记者, 目前培养一个妇产科的医护人员不容易,一个好的助产士成长至少需要5年,有经验的产科医生更是紧缺,加上产科工作辛苦、劳动强度大、收入又有限,人才流失 的情况十分严重。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大量产妇都集聚在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却不愿到基层医院就医了。
  产科如此爆满,那如果真的要生孩子了怎么办呢?广医三院妇产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急产的产妇真到了临盆时,医院急诊会为危急产妇开辟绿色通道,直接送至 产房生产,该负责人提醒,一般而言,经产妇的产程比初产妇要快,产妇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就医,据介绍,目前已经有不少产妇经急诊绿色通道进行分娩。
http://gd.sina.cn/news/gz/2016-07-14/detail-ifxuapvs8415692.d.html?from=wap

一座城市人口已激增百万,而公共医疗依旧停留在过去为几十万人口服务的层次,能不手忙脚乱么?
因为大家都知道

养老不能靠政府,还是自己子女靠得住
一座城市人口已激增百万,而公共医疗依旧停留在过去为几十万人口服务的层次,能不手忙脚乱么?
你说的与事实不符,38年来人均床位数等指标,都是提高的。只是过去10来年,每年的新生儿数量都比较稳定,今年突然提高,部分医院的产科一下子接收不了而已。
等哪天小医院的床位和三甲妇产科医院一样爆满在来说这个问题吧。好的产科医院那年不建档难,床位难的。。。
有人说的二胎遇冷呢?出来走两步……
有人说的二胎遇冷呢?出来走两步……
大城市没有二胎政策,前几年就是这样了。你住哪儿?
有人说的二胎遇冷呢?出来走两步……
每年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大部分都留在城市。你想想看,北京上海的总和生育率在0.7到0.8之间,但是总人口却在快速膨胀,这是为什么?
大树叶 发表于 2016-7-16 07:48
每年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大部分都留在城市。你想想看,北京上海的总和生育率在0.7到0.8之间,但是总人口 ...
常住人口的增加有自然增长(也就是出生人口),还有外来流入人口。
好事,我们这里新生儿的出生率增长了接近翻倍。
主要是好的医疗资源太少
常住人口的增加有自然增长(也就是出生人口),还有外来流入人口。
大城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这些年以1%多的速度在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的同时,是农村以及小城镇人口的急剧减少。反映在整个国家层面,就是人口快速老龄化。
单独二胎实施后,预计会有一百多万对夫妇申请,事实上只有十几万对申请。
全面二胎还没数据出来,显然不会有什么起色。
只有把头埋在沙子里的某些人,才会把大城市的拥挤当成二胎政策起作用的证据。
好事,我们这里新生儿的出生率增长了接近翻倍。
哪个地方会翻倍?说来听听。
翻倍意味着几乎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妇女都在生二胎。
现在生二胎的好多啊。
都去最好的医院挤。。。

没办法,人之常情。
新闻里明明白白写的是产妇集中在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却不愿去基层医院。。。你引用这样的文章只能说明基层医院没人愿意去,还能说明啥?
大城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这些年以1%多的速度在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的同时, ...
北京上海的生育率都低于1了。。。
北京上海的生育率都低于1了。。。
一线城市从大中城市吸人口,大中城市从小城市吸人口,小城市和小城镇基本吸不到人口,农村劳动力正在快速减少。
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的大城市居民退休人员正在靠新增人口在养着。等哪一天新增人口枯竭的时候,养老危机就来了。
事实上,东北地区已经开始了。东北三省要求养老全国统筹,就是因为靠东三省自己的新增劳动力已经养不起自己的老人了。一方面是计生搞得好,人口自然增长率本来就低,另一方面年轻人还在往关内跑。

这已经是从十年前就开始的进程。农村地区大量小学撤校并校就是从十年前开始的。只不过农村人口分散,话语权小,整个社会舆论没有关注罢了。
一线城市从大中城市吸人口,大中城市从小城市吸人口,小城市和小城镇基本吸不到人口,农村劳动力正在快速 ...
你看到了城市老人有新进人口养着,却看不到农村老人还在自己种地给自己养老。
你看到了城市老人有新进人口养着,却看不到农村老人还在自己种地给自己养老。
我看到了。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70多了还去种地。
迟早城市也会这样,比如延迟退休。
到时候,老龄化严重的地区,大量接受黑人和绿人移民,是不可避免的。最典型的就是广东。

红小将 发表于 2016-7-16 07:32
有人说的二胎遇冷呢?出来走两步……


单独二孩政策放开 医院产科人满为患配套设施滞后-中新网
2014年2月5日 - 远没有迎来生育高峰,但不少产科就已经人满为患,加床现象早就不算稀奇了...“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预计山西省每年新增人口2.5万—2.9万人。 据江西...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2-05/5804406.shtml
“单独二孩”撞上“金马年” 余杭产科病房爆满--余杭时政--余杭...
2014年5月29日 - 全区各大医院产科病房全部爆满 2014年是民俗中的“金马年”,紧接着则是...而继今年年初“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之后,许多家庭也已做好准备迎接另一个...
http://www.eyh.cn/class/class_24/articles/232044.html
“单独二孩”“申”的不多生的也不多可医院产科为啥还..._网易新闻
2015年1月28日 - “单独二孩”“申”的不多生的也不多可医院产科为啥还是家家爆棚...我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满一周年,近70万对“单独”夫妇,仅一成提出...
http://news.163.com/15/0128/04/AH1633ER00014AED.html


单独二孩放开后怎么样? 全他妈爆满,结果2015年就遇冷,习总马上就放开了全面二孩,全面二孩刚一放开,那些超高龄产妇都忙着去检查自己还生不生得出来,不爆满才怪,不过等段时间一过,最多一两年,基本上这群人就会消停了
红小将 发表于 2016-7-16 07:32
有人说的二胎遇冷呢?出来走两步……


单独二孩政策放开 医院产科人满为患配套设施滞后-中新网
2014年2月5日 - 远没有迎来生育高峰,但不少产科就已经人满为患,加床现象早就不算稀奇了...“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预计山西省每年新增人口2.5万—2.9万人。 据江西...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2-05/5804406.shtml
“单独二孩”撞上“金马年” 余杭产科病房爆满--余杭时政--余杭...
2014年5月29日 - 全区各大医院产科病房全部爆满 2014年是民俗中的“金马年”,紧接着则是...而继今年年初“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之后,许多家庭也已做好准备迎接另一个...
http://www.eyh.cn/class/class_24/articles/232044.html
“单独二孩”“申”的不多生的也不多可医院产科为啥还..._网易新闻
2015年1月28日 - “单独二孩”“申”的不多生的也不多可医院产科为啥还是家家爆棚...我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满一周年,近70万对“单独”夫妇,仅一成提出...
http://news.163.com/15/0128/04/AH1633ER00014AED.html


单独二孩放开后怎么样? 全他妈爆满,结果2015年就遇冷,习总马上就放开了全面二孩,全面二孩刚一放开,那些超高龄产妇都忙着去检查自己还生不生得出来,不爆满才怪,不过等段时间一过,最多一两年,基本上这群人就会消停了
大城市没有二胎政策,前几年就是这样了。你住哪儿?
这家广州最大的产科医院,如今每个月的建档量都比去年同期增加200例,目前医院已经无法保证每一个中途前来进行产检的产妇能够顺利地建档、建卡。

去年1月-5月,新建档人数最多的月份不超过500例,但今年1月-5月里,有3个月份的建档例数都近600例了。”
……
你看好了,现在这些广东最好的妇产医院,也比以前每月多出一二百个产妇。

新的预测是广东一省就每年多生10多万新生儿,全国显然能因此多生200万。直到2025年,每年维持1700万左右的新生儿数量没问题。

大树叶 发表于 2016-7-16 08:26
大城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这些年以1%多的速度在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的同时, ...


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这就是城市化,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没有增加的。工业化的结果。
大树叶 发表于 2016-7-16 08:26
大城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这些年以1%多的速度在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的同时, ...


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这就是城市化,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没有增加的。工业化的结果。

大树叶 发表于 2016-7-16 09:30
我看到了。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70多了还去种地。
迟早城市也会这样,比如延迟退休。
到时候,老龄化严重 ...


政府给他们发1000元的退休金,给足医保,他们就不种地了。可GDP、税收不上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和他们生孩子更多的父辈、爷爷辈比,这些老农民已经很幸运了,他们的子孙出去讨生活了能留块地给他们养活自己。换70、80、90年代,地也得留给年轻人种,老人们只能吃口饭等死。

广东黑人主要是倒爷,帮中国把商品推销到非洲去开拓市场的,不是他们的存在,还会有更多出口企业破产,更多农民工、大学生失业。
大树叶 发表于 2016-7-16 09:30
我看到了。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70多了还去种地。
迟早城市也会这样,比如延迟退休。
到时候,老龄化严重 ...


政府给他们发1000元的退休金,给足医保,他们就不种地了。可GDP、税收不上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和他们生孩子更多的父辈、爷爷辈比,这些老农民已经很幸运了,他们的子孙出去讨生活了能留块地给他们养活自己。换70、80、90年代,地也得留给年轻人种,老人们只能吃口饭等死。

广东黑人主要是倒爷,帮中国把商品推销到非洲去开拓市场的,不是他们的存在,还会有更多出口企业破产,更多农民工、大学生失业。
早就有人说了,积压的生育意愿会在近两年释放而已。所有以前由于计生不能生二胎的从20到40岁的育龄妇女,愿意再生的大都会集中赶在这两年生育,但是,两年后就没有了。
早就有人说了,积压的生育意愿会在近两年释放而已。所有以前由于计生不能生二胎的从20到40岁的育龄妇女,愿 ...
你又掰了,75-85年出生的是赶在这几年生,可85后根本没这个压力,85后的二胎可以等到2020年后慢慢生。

而且这对生育观念有影响,以前大家聚在一起,比的是房子、车子、衣服、钱和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后老人聚会、同学聚会、麻将桌、邻居聊天等,渐渐的会多出一个比对的主题,就是谁家有几个儿女、几个孙儿孙女。
山人540 发表于 2016-7-16 09:49
你又掰了,75-85年出生的是赶在这几年生,可85后根本没这个压力,85后的二胎可以等到2020年后慢慢生。

...

你才什么都不懂。你了解一下吧,生二胎的话,女人要赶早还是赶晚。

20岁的女人生孩子象做个运动那么简单,30岁的女人生孩子就象受刑了,40岁的女人生孩子就是玩命了。懂吗?
这家广州最大的产科医院,如今每个月的建档量都比去年同期增加200例,目前医院已经无法保证每一个中途前 ...
请看25楼。你这广州出生的新生儿中,有多少是外来移民的?
何况你只看到广州,就用广州来推想全国,显然与事实不符。东三省养老无以为继,你看不到吗?你如果用海南14岁女童生孩子的新闻来推想全国,还会得出马上就要人口爆炸的结论。
没有计划生育,随着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女性工作率的提高,婚育时间的退后,出生率也会自然下降。
计生最大的危害是,把人口是负担,人越少越好这样的错误的观念灌输到全国人的脑子当中去了。

最新一次人口普查,中国总和生育率是1.2,即使全面放开二胎,能达到2.1的水平吗?达不到的话,人口就会出现下降。而且,全面放开二胎后补充的人口,要30年之后才会进入生育期,在那之前,也就是接下来的30年,中国的人口将会极度老龄化。
你才什么都不懂。你了解一下吧,生二胎的话,女人要赶早还是赶晚。

20岁的女人生孩子象做个运动那么 ...
30多岁生头胎二胎的多了去了,辛苦是辛苦些,可也远没你说的那么夸张。

85后什么时候生头胎什么时候生二胎都可以,不用特意赶什么时间。人家30岁才结婚的,20多岁跟谁生去?有的人要再工作几年才能还完房贷,老公升职加薪,也只能先工作,过几年再生。
30多岁生头胎二胎的多了去了,辛苦是辛苦些,可也远没你说的那么夸张。

85后什么时候生头胎什么时候生 ...
你说的这些情况推高了生育率下降的趋势,高龄产妇的普遍性造成提高生育率的困难重重。生育年限的压缩对提高生育率也是不利的。
向所有愿意多养孩子的父母致以崇高的敬意!
请看25楼。你这广州出生的新生儿中,有多少是外来移民的?
何况你只看到广州,就用广州来推想全国,显然 ...
30年后,70后都进入死亡期了。
请看25楼。你这广州出生的新生儿中,有多少是外来移民的?
何况你只看到广州,就用广州来推想全国,显然 ...
广州以前也有外来人口,又不是这两年才有,人家明确的说,是因放开二胎增加10多万,这是排除了移民的因素的。

那些离开东北的年轻人,到了外地还是要生孩子。

因放开2胎增加200多万,到育龄妇女的基数逐年减少,2025年以后的生育活跃群体是00后,每年的基数只有700多万,当年的新生儿数量还是会从2018年的1800多万回落到1600万。如果20年代初放开三胎,20年代中期放开4胎,就看能不能再增加几十万,直到2030年还有1600万。

700多万05后妇女生1600万,就是你说的生育率2.1。这要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才行,起码要以家庭为单位收个人所得税,落实普惠制幼儿园,2岁儿童托儿所。

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愿意帮忙带孩子,是中国和日韩最大的区别。

等哪天小医院的床位和三甲妇产科医院一样爆满在来说这个问题吧。好的产科医院那年不建档难,床位难的。。。
广州以前也有外来人口,又不是这两年才有,人家明确的说,是因放开二胎增加10多万,这是排除了移民的因素 ...
人家明确排除移民因素了吗?移民就不能生二胎了吗?

广州以前也有外来人口,但是这些年加速流入也是事实。
我不否认放开二胎会带来部分大城市短时间新生儿数量增加,前面我已经说过了。
我质疑的是你用广州来推论全国。
广州以前也有外来人口,又不是这两年才有,人家明确的说,是因放开二胎增加10多万,这是排除了移民的因素 ...
700多万05后妇女生1600万,就是你说的生育率2.1。这要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才行,起码要以家庭为单位收个人所得税,落实普惠制幼儿园,2岁儿童托儿所。

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愿意帮忙带孩子,是中国和日韩最大的区别。

你说的政策支持都没有实施,而且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实施,因为没钱。
至于你说的带孩子,等你退休的时候,你都多大了。而且首先你得有孙子孙女带。现在婚育年龄越来越大,是事实。很多人30多岁才有孩子。老人还带得动吗?
养老不能靠政府
700多万05后妇女生1600万,就是你说的生育率2.1。这要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才行,起码要以家庭为单位收个人 ...
以后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出台这些政策。钱的问题嘛,90年代没钱,所以收农业税、学杂费,00年代就有钱了,就不收了,还发农业补贴、养老津贴。

以后经济继续发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达到顶峰,对僵尸国企的补贴停止,税收和国企利润上缴增加等,就慢慢的有钱做这些事情。

你看到了今天没钱做这些事情,却没有看到80、90年代,无法在建更多学校、卫生院、食品厂、化肥厂的同时,再建这么多出口工业园的事实。
以后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出台这些政策。钱的问题嘛,90年代没钱,所以收农业税、学杂费,00年代就有钱了, ...
呵呵,那么多出口工业园靠的就是人口红利。后面是补人口欠债。
以后国企没了,私企更不能拿钱出来了。人家王思聪组太太团,倒是可以随便生了。
呵呵,那么多出口工业园靠的就是人口红利。后面是补人口欠债。
以后国企没了,私企更不能拿钱出来了。人 ...
有工作的是红利,找不到工作的是剩余劳动力,是社会的被扶养人口。搞了30多年计划生育和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有1亿剩余劳动力的人口负担没消化完。

僵尸国企关停并转,正常的国企还是要做大做强,将来中国的养老基金,一部分要靠国企上缴的利润弥补。私企不交利润,但产假、五险一金、税收等可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