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2:19:55
人类一向以自身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而倍感自豪,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毁灭力与我们的创造力不相上下,从远古的蒙昧时期便伴随着我们,直至今日。即便你从不杀戮任何动物,甚至从不乘坐任何车辆,可你的生活方式仍然产生着大量的碳排放,不仅用温室效应扼杀着陆地上的生物,也用酸化的海洋毁灭着水中的生物……


(下文中的我 都指的是 叶盛)

另:配图缺失

叶盛,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叶盛,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
  我想大多数人到自然博物馆,想看的就是古生物的化石,那些古生物现在去哪儿了呢?它们都已经灭绝了。如果把古生物灭绝事件,标在整个地球历史时间轴上的话,我们会发现,灭绝其实是一件很罕见的事情。而现实情况现在是怎样的呢?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新闻中听到某某物种灭绝这样的消息。这个比率已经远远高于地球历史上的平均水平。所以说我们处在一个大灭绝时代,而科学家们管这个叫做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物种灭绝灾难呢?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的问题。


  这幅照片是太平洋上的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

  就说这个大堡礁,它面临着一场危机。首先第一点它非常大,如果放到我们中国,能从北京一直延伸到广州。就是这么巨大的一片珊瑚礁,里面生活的物种不计其数。保守估计是数百万种,不保守估计是数千万种,所以科学家称之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科学家已经预言了, 50年之后再也不会有大堡礁了。

  为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介绍一个概念给大家,叫做钙化者。什么叫钙化者?它指的是海洋中的一些植物和动物,它们能够把游离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不溶的碳酸钙,珊瑚就是一种钙化者,我们吃的螃蟹、虾、贝壳,它们都是钙化者。还有很多重要的钙化者是我们看不见的,比如下面这个美丽的生物,它的名字叫海蝴蝶,它生活在北极海洋中,而且是很多大型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海蝴蝶,翼足目,螔(yí)螺属海蝴蝶,翼足目,螔(yí)螺属
  今天我们让这只海蝴蝶穿越一下,穿越到2100年的海洋中,那么它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呢?它那透明的、坚固的外壳就会在45天之内变成软软的一团东西,最后彻底消失不见。

  2100年的海洋和今天的海洋有什么区别?就是海洋酸化。二氧化碳融到海水中之后,就会形成碳酸,而碳酸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平衡支撑之下,就会使得水体酸度上升。海洋酸化跟钙化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酸化的环境使得碳酸钙溶解掉。

  对于钙化者来说,这根本就是一场灾难。实验结果表明,当海洋的PH值达到7.8的时候,所有的海洋系统都会崩溃掉。

  7.8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刚才提到2100年,为什么要去2100年?如果我们人类维持现在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话,到2094年的时候,全球海洋的表层水体,它的PH值都会达到7.8。

  那过去这个数值是多少呢,在1885年的时候这个数值是8.2,后来过了120年,到2005年的时候,这个数值略微下降了0.1,变成了8.1,可是在今后90年内这个数值将会下降0.3。如果大家对PH值稍微有点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对数值。所以说现在整个海洋酸化速度以指数级上升的,情况是非常危急的。

  大家会说,这个二氧化碳肯定是人类工业文明排放的,有证据吗?当然有证据,这条曲线上显示的是公元前一个时期,包括公元后时期,整体的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当人类出现之后——那条黄色的尾巴就是人类的杰作——二氧化碳水平一下提高了。

全球历史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全球历史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我们把大自然用了几亿年的时间才固定下来的碳,只用了200年的时间又重新排放到大气中。

工业革命,二氧化碳排放的拐点工业革命,二氧化碳排放的拐点
  这样的话海洋酸化最终会危害所有钙化者的生存。

  你可能会问钙化者消失就消失吧,有什么影响呢?看一下海洋中的所有生物形成的食物网,你会惊奇的发现,它最下面两三层几乎全都是钙化者。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所有钙化者都消失了,它上面这些海洋生物,这些大型鱼类同样不会存活。最顶级的捕食者是人类自己,如果物种灭绝真正影响钙化者的话,最终我们现在吃的海鲜可能都会从餐桌上消失。

  当然了,如果只是海洋生物的故事,可能跟我们陆地上生活的人距离稍微有那么点遥远。然而事情却没这么简单。

  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叫做巴拿马金蛙,它生活在中美洲地区。但是,如果现在你去中美洲旅游很难能够见到它,科学家估计,它已经在野外灭绝了,什么原因呢?目前最靠谱的一个理论认为,是一种真菌感染造成了一种感染病,使得它们全部灭绝了。

巴拿马金蛙巴拿马金蛙
  下面这个动物是一只蝙蝠,冬眠中的蝙蝠,你可能觉得它睡的很安稳,其实它已经病入膏肓了,你可以注意到它的鼻子上有一团白色粉末,那个也是真菌,这个病被称为白鼻病,现在在北美地区非常严重,几乎导致了北美地区相当多种类的蝙蝠已经濒临灭绝。

白鼻病蝙蝠白鼻病蝙蝠
  你可能觉得我说的是个案,不是这样的,现在整个物种灭绝情况非常严重。比如巴拿马金蛙所属的两栖类现在最严重,全球大概1/2两栖类物种,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这个数字对于筑礁珊瑚,鲨与鳐,对于淡水软体动物来说是1/3。对于我们哺乳动物来说是1/4,爬行动物是1/5,对于鸟类是1/6。

  你可能问,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范围物种灭绝了?我们刚才说了海洋酸化,有温室效应,有乱砍乱伐,还有栖息地的破坏,栖息地碎片化,这些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还有一些原因可能是大家一般不会想到的,比如全球旅行。刚才我们说的那只蝙蝠,这个白鼻病在美国出现,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它其实最早发生在美国中部的一个洞穴,这个洞穴夏天的时候是一个旅游胜地,现在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其中一名游客,从另外一块大陆带了某一种真菌来了这个洞穴,最终它在整个北美地区传染开来导致蝙蝠的灭绝,几乎防不胜防。

  大家可能说了,灭绝就灭绝吧,不就是少吃几样海鲜吗!如果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

  实际物种灭绝可能会对环境带来巨大的反作用。我们看这片荒芜的大陆,澳大利亚。在史前时期,澳大利亚是像巴西一样被热带雨林覆盖着的,后来变成了一片荒漠。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地质原因、气候原因,但是根据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很可能也有人类的原因,因为它从雨林变成荒漠的时间点,恰好是人类到达澳大利亚的时间点。人类去了之后,捕杀大型的食草动物,结果整个雨林里面很多死去的植物不断堆积,很容易引发火灾,随着一轮又一轮火灾洗礼,最后导致那些本来高大的乔木全都消失了,于是环境从雨林变成了荒漠。

  当然现在这还只是一种理论,还需要更多证据支持,但我们可以想见,物种的灭绝对于环境的反作用绝对不可以小视,它也许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但是长时间之后一定会影响到人类自身。

  大家可能注意到,人类对于这些食草动物的杀戮是在史前时期,好像我们人类天生来就喜欢毁灭其他的物种。的确是这样的,可能有人会说,我是环保主义者,我一不吃肉,二不杀生,我上下班全都走路去,不开车,物种灭绝跟我没有关系了吧。请问有谁没有带手机来吗?你不用电脑吗?肯定要使用,家中也都要用电。我们知道电子产品抛弃后有重金属污染,我们知道塑料从石油中来的,所有生产当中都用电能,电能现在很大程度仍旧依赖于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其实我们只要活着,从在娘胎里就开始了为物种灭绝做出“贡献”,这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原罪。

  我们该怎么办呢?

  凯撒大帝曾经说过一句话:“I came. I saw. I conquered。”——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

  如果是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他会怎么说呢:“I came. I created. Idestroyed。”——我来了,我创造了,我毁灭了。

  的确,我们首先创造了,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我们能够创造和使用工具,那这个创造能不能解决我们这个毁灭的宿命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在我看来,唯一的解决之道,仍旧是向前发展科技。

  这张图片来自于乔治克鲁尼去年主演的一部电影,《明日世界》。其实在我的理想中,未来世界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我们通过一些高科技手段,让我们人类的居住地极大程度的收缩,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把大面积陆地表面还给大自然,让它处于自然状态,让其中的生物能够好好繁衍生息下去,当然了,为了达到这一天,我们在技术上还需要跨越式的发展才可以人类一向以自身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而倍感自豪,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毁灭力与我们的创造力不相上下,从远古的蒙昧时期便伴随着我们,直至今日。即便你从不杀戮任何动物,甚至从不乘坐任何车辆,可你的生活方式仍然产生着大量的碳排放,不仅用温室效应扼杀着陆地上的生物,也用酸化的海洋毁灭着水中的生物……


(下文中的我 都指的是 叶盛)

另:配图缺失

叶盛,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叶盛,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
  我想大多数人到自然博物馆,想看的就是古生物的化石,那些古生物现在去哪儿了呢?它们都已经灭绝了。如果把古生物灭绝事件,标在整个地球历史时间轴上的话,我们会发现,灭绝其实是一件很罕见的事情。而现实情况现在是怎样的呢?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新闻中听到某某物种灭绝这样的消息。这个比率已经远远高于地球历史上的平均水平。所以说我们处在一个大灭绝时代,而科学家们管这个叫做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物种灭绝灾难呢?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的问题。


  这幅照片是太平洋上的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

  就说这个大堡礁,它面临着一场危机。首先第一点它非常大,如果放到我们中国,能从北京一直延伸到广州。就是这么巨大的一片珊瑚礁,里面生活的物种不计其数。保守估计是数百万种,不保守估计是数千万种,所以科学家称之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科学家已经预言了, 50年之后再也不会有大堡礁了。

  为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介绍一个概念给大家,叫做钙化者。什么叫钙化者?它指的是海洋中的一些植物和动物,它们能够把游离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不溶的碳酸钙,珊瑚就是一种钙化者,我们吃的螃蟹、虾、贝壳,它们都是钙化者。还有很多重要的钙化者是我们看不见的,比如下面这个美丽的生物,它的名字叫海蝴蝶,它生活在北极海洋中,而且是很多大型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海蝴蝶,翼足目,螔(yí)螺属海蝴蝶,翼足目,螔(yí)螺属
  今天我们让这只海蝴蝶穿越一下,穿越到2100年的海洋中,那么它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呢?它那透明的、坚固的外壳就会在45天之内变成软软的一团东西,最后彻底消失不见。

  2100年的海洋和今天的海洋有什么区别?就是海洋酸化。二氧化碳融到海水中之后,就会形成碳酸,而碳酸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平衡支撑之下,就会使得水体酸度上升。海洋酸化跟钙化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酸化的环境使得碳酸钙溶解掉。

  对于钙化者来说,这根本就是一场灾难。实验结果表明,当海洋的PH值达到7.8的时候,所有的海洋系统都会崩溃掉。

  7.8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刚才提到2100年,为什么要去2100年?如果我们人类维持现在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话,到2094年的时候,全球海洋的表层水体,它的PH值都会达到7.8。

  那过去这个数值是多少呢,在1885年的时候这个数值是8.2,后来过了120年,到2005年的时候,这个数值略微下降了0.1,变成了8.1,可是在今后90年内这个数值将会下降0.3。如果大家对PH值稍微有点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对数值。所以说现在整个海洋酸化速度以指数级上升的,情况是非常危急的。

  大家会说,这个二氧化碳肯定是人类工业文明排放的,有证据吗?当然有证据,这条曲线上显示的是公元前一个时期,包括公元后时期,整体的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当人类出现之后——那条黄色的尾巴就是人类的杰作——二氧化碳水平一下提高了。

全球历史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全球历史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我们把大自然用了几亿年的时间才固定下来的碳,只用了200年的时间又重新排放到大气中。

工业革命,二氧化碳排放的拐点工业革命,二氧化碳排放的拐点
  这样的话海洋酸化最终会危害所有钙化者的生存。

  你可能会问钙化者消失就消失吧,有什么影响呢?看一下海洋中的所有生物形成的食物网,你会惊奇的发现,它最下面两三层几乎全都是钙化者。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所有钙化者都消失了,它上面这些海洋生物,这些大型鱼类同样不会存活。最顶级的捕食者是人类自己,如果物种灭绝真正影响钙化者的话,最终我们现在吃的海鲜可能都会从餐桌上消失。

  当然了,如果只是海洋生物的故事,可能跟我们陆地上生活的人距离稍微有那么点遥远。然而事情却没这么简单。

  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叫做巴拿马金蛙,它生活在中美洲地区。但是,如果现在你去中美洲旅游很难能够见到它,科学家估计,它已经在野外灭绝了,什么原因呢?目前最靠谱的一个理论认为,是一种真菌感染造成了一种感染病,使得它们全部灭绝了。

巴拿马金蛙巴拿马金蛙
  下面这个动物是一只蝙蝠,冬眠中的蝙蝠,你可能觉得它睡的很安稳,其实它已经病入膏肓了,你可以注意到它的鼻子上有一团白色粉末,那个也是真菌,这个病被称为白鼻病,现在在北美地区非常严重,几乎导致了北美地区相当多种类的蝙蝠已经濒临灭绝。

白鼻病蝙蝠白鼻病蝙蝠
  你可能觉得我说的是个案,不是这样的,现在整个物种灭绝情况非常严重。比如巴拿马金蛙所属的两栖类现在最严重,全球大概1/2两栖类物种,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这个数字对于筑礁珊瑚,鲨与鳐,对于淡水软体动物来说是1/3。对于我们哺乳动物来说是1/4,爬行动物是1/5,对于鸟类是1/6。

  你可能问,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范围物种灭绝了?我们刚才说了海洋酸化,有温室效应,有乱砍乱伐,还有栖息地的破坏,栖息地碎片化,这些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还有一些原因可能是大家一般不会想到的,比如全球旅行。刚才我们说的那只蝙蝠,这个白鼻病在美国出现,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它其实最早发生在美国中部的一个洞穴,这个洞穴夏天的时候是一个旅游胜地,现在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其中一名游客,从另外一块大陆带了某一种真菌来了这个洞穴,最终它在整个北美地区传染开来导致蝙蝠的灭绝,几乎防不胜防。

  大家可能说了,灭绝就灭绝吧,不就是少吃几样海鲜吗!如果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

  实际物种灭绝可能会对环境带来巨大的反作用。我们看这片荒芜的大陆,澳大利亚。在史前时期,澳大利亚是像巴西一样被热带雨林覆盖着的,后来变成了一片荒漠。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地质原因、气候原因,但是根据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很可能也有人类的原因,因为它从雨林变成荒漠的时间点,恰好是人类到达澳大利亚的时间点。人类去了之后,捕杀大型的食草动物,结果整个雨林里面很多死去的植物不断堆积,很容易引发火灾,随着一轮又一轮火灾洗礼,最后导致那些本来高大的乔木全都消失了,于是环境从雨林变成了荒漠。

  当然现在这还只是一种理论,还需要更多证据支持,但我们可以想见,物种的灭绝对于环境的反作用绝对不可以小视,它也许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但是长时间之后一定会影响到人类自身。

  大家可能注意到,人类对于这些食草动物的杀戮是在史前时期,好像我们人类天生来就喜欢毁灭其他的物种。的确是这样的,可能有人会说,我是环保主义者,我一不吃肉,二不杀生,我上下班全都走路去,不开车,物种灭绝跟我没有关系了吧。请问有谁没有带手机来吗?你不用电脑吗?肯定要使用,家中也都要用电。我们知道电子产品抛弃后有重金属污染,我们知道塑料从石油中来的,所有生产当中都用电能,电能现在很大程度仍旧依赖于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其实我们只要活着,从在娘胎里就开始了为物种灭绝做出“贡献”,这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原罪。

  我们该怎么办呢?

  凯撒大帝曾经说过一句话:“I came. I saw. I conquered。”——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

  如果是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他会怎么说呢:“I came. I created. Idestroyed。”——我来了,我创造了,我毁灭了。

  的确,我们首先创造了,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我们能够创造和使用工具,那这个创造能不能解决我们这个毁灭的宿命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在我看来,唯一的解决之道,仍旧是向前发展科技。

  这张图片来自于乔治克鲁尼去年主演的一部电影,《明日世界》。其实在我的理想中,未来世界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我们通过一些高科技手段,让我们人类的居住地极大程度的收缩,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把大面积陆地表面还给大自然,让它处于自然状态,让其中的生物能够好好繁衍生息下去,当然了,为了达到这一天,我们在技术上还需要跨越式的发展才可以
反正对自然而言,人类的几十年寿命实在不起眼
在地球上生存过的物种99%以上都灭绝了,所以灭绝才是常态。不过第六次大灭绝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造成的。地球已经快被人类玩废了,而且简直看不到好转的可能。
在地球上生存过的物种99%以上都灭绝了,所以灭绝才是常态。不过第六次大灭绝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造成的 ...
表皮上的细菌自取灭亡,对地球没有任何影响
普加乔夫的眼镜 发表于 2016-6-5 11:21
表皮上的细菌自取灭亡,对地球没有任何影响
细菌病毒这类微小生物,恰恰是最少灭绝的物种。
细菌病毒这类微小生物,恰恰是最少灭绝的物种。
我说人类为代表的生物圈,对地球不过是表皮上的细菌
普加乔夫的眼镜 发表于 2016-6-5 11:31
我说人类为代表的生物圈,对地球不过是表皮上的细菌
可是人类灭绝之前,生态系统看不到恢复的希望。当然如果人类灭绝了,估不到百年,地球就能重建生态系统这个意义上人确实也渺小得很。人就是bug,人存在,所有原有的系统和节奏都乱了
扯蛋呐,澳大利亚大部分面积都在温带,如何“曾经被热带雨林覆盖”?人类过去之前,雨林占澳大利亚的面积充其量不过总面积的七八分之一,大部分地区原来就是荒漠。年降水量二三百毫米怎么可能“雨林”?
Redbee 发表于 2016-6-5 12:32
扯蛋呐,澳大利亚大部分面积都在温带,如何“曾经被热带雨林覆盖”?人类过去之前,雨林占澳大利亚的面积充 ...
那是很久以前
那是很久以前
再久,那些变化就和人类活动没关系了。
Redbee 发表于 2016-6-6 07:34
再久,那些变化就和人类活动没关系了。
人类最早抵达澳大利亚是在五万年前。五万年前澳大利亚确实被雨林覆盖。但是最近一次也最猛的一次冰川期也正好开始于五万年前,约一万年前结束。很难说澳大利亚雨林的消失的原因,人类影响和冰川期各占多大成分。个人认为冰川期的因素占了绝大部分。毕竟当时的人类生产力有限,种群数量也小
越快越好
一直在路上 发表于 2016-6-6 16:28
人类最早抵达澳大利亚是在五万年前。五万年前澳大利亚确实被雨林覆盖。但是最近一次也最猛的一次冰川期也 ...
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可是人类灭绝之前,生态系统看不到恢复的希望。当然如果人类灭绝了,估不到百年,地球就能重建生态系统{: ...
因为人过度聪明,没有天敌
bjnr 发表于 2016-6-9 17:45
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报告也许不多,但我确实看到过。科学邻域中最受政治正确影响的两个邻域,就是人类学和气候变暖了。很不幸这个问题牵涉这两者。故报告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