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惊现恶兆 金融专家称“一生最大的崩盘就在眼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22:44
北京时间周四(3月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3月不降息并下调了年内降息预期,主要的考虑就是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起伏,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一定不确定性。这是否也表明了暗藏在美好背后的是阴霾?

  对于这个问题,美国著名金融分析师Harry S. Dent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美股即将面临一场“大崩盘”。

  Dent表示,2009年初至2015年3月的这轮牛市就像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泡沫”一样,从许多信号中都可以得知:市场的确在去年5月就已经见顶。

      标普500指数的圆顶
  2011年末至2014年末,美股形成了一条陡峭但类似泡沫的上升通道,之后市场就丧失了上涨的动能。因为当时美联储结束了量化宽松,而美联储是股市泡沫最开始形成的主要原因。

  市场已经见顶的首个信号就是去年8月,市场跌破了上述上升通道。看起来,没有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刺激,市场终于开始挺不住了。

  自2014年末以来,一个个主要指数纷纷见顶:
  2015年4月,德国DAX指数和英国FTSE指数见顶
  2015年5月,道指和标普500指数见顶
  2015年6月,上证综指见顶
  2015年7月,纳指、生物科技指数和罗素2000指数见顶
  2015年8月,日经225指数于触及峰值。

  另一个信号就是泡沫破裂后,生物科技股重挫40%,并于2月11日触及底部。

  德意志银行的股价自2015年高点回落59%,较2008年高点跌落89%,意大利的大型银行股表现同样糟糕无比。

  可怕的是,分析师们依然不愿承认这是一个巨大的泡沫,于是,Dent做了一个比较,把当前的泡沫与1994年末至2000年初“臭名昭著”的科技股泡沫进行比较。

      典型的股市泡沫在破裂后会崩跌70%-90%,换言之,市场不会进行所谓“调整”、也不会“软着陆”,而是“爆裂”(BURST),历史上的泡沫无一例外。

  在之前所示的“圆顶”中,如果市场无法打破去年5月中旬见顶时的记录,而标普500跌破1810水平并创下新低,那么市场很可能会迎来一波更猛烈的下跌,这或许会延续到7月初左右,而道指也会在2017年末来到5500点至6000点附近。

  当然,这是Dent的个人看法,无法代表整个市场,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无论这一次Dent是不是真的言中了,投资者都需要时刻保持警醒。

http://www.cfi.net.cn/p20160317001226.html北京时间周四(3月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3月不降息并下调了年内降息预期,主要的考虑就是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起伏,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一定不确定性。这是否也表明了暗藏在美好背后的是阴霾?

  对于这个问题,美国著名金融分析师Harry S. Dent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美股即将面临一场“大崩盘”。

  Dent表示,2009年初至2015年3月的这轮牛市就像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泡沫”一样,从许多信号中都可以得知:市场的确在去年5月就已经见顶。

      标普500指数的圆顶
  2011年末至2014年末,美股形成了一条陡峭但类似泡沫的上升通道,之后市场就丧失了上涨的动能。因为当时美联储结束了量化宽松,而美联储是股市泡沫最开始形成的主要原因。

  市场已经见顶的首个信号就是去年8月,市场跌破了上述上升通道。看起来,没有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刺激,市场终于开始挺不住了。

  自2014年末以来,一个个主要指数纷纷见顶:
  2015年4月,德国DAX指数和英国FTSE指数见顶
  2015年5月,道指和标普500指数见顶
  2015年6月,上证综指见顶
  2015年7月,纳指、生物科技指数和罗素2000指数见顶
  2015年8月,日经225指数于触及峰值。

  另一个信号就是泡沫破裂后,生物科技股重挫40%,并于2月11日触及底部。

  德意志银行的股价自2015年高点回落59%,较2008年高点跌落89%,意大利的大型银行股表现同样糟糕无比。

  可怕的是,分析师们依然不愿承认这是一个巨大的泡沫,于是,Dent做了一个比较,把当前的泡沫与1994年末至2000年初“臭名昭著”的科技股泡沫进行比较。

      典型的股市泡沫在破裂后会崩跌70%-90%,换言之,市场不会进行所谓“调整”、也不会“软着陆”,而是“爆裂”(BURST),历史上的泡沫无一例外。

  在之前所示的“圆顶”中,如果市场无法打破去年5月中旬见顶时的记录,而标普500跌破1810水平并创下新低,那么市场很可能会迎来一波更猛烈的下跌,这或许会延续到7月初左右,而道指也会在2017年末来到5500点至6000点附近。

  当然,这是Dent的个人看法,无法代表整个市场,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无论这一次Dent是不是真的言中了,投资者都需要时刻保持警醒。

http://www.cfi.net.cn/p20160317001226.html
美帝一边找鬼子回血一边找接盘侠
美帝股市资金准备夺路出逃,能接纳美帝这么大资金流,最终只会是兔子的市场
七月雨中 发表于 2016-3-17 19:13
美帝股市资金准备夺路出逃,能接纳美帝这么大资金流,最终只会是兔子的市场
美国最近不断炒作“科技突破”

其实就是为了让人去接盘股票
说的怪吓人,到底什么时候崩溃?和定向爆破是的
第一句话就错了美联储9:1三月不升息而不是不降息,一字之差意思天差地别
金融是美的命门,美的必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目前美的还有这个实力维护住,目前来看不必恐慌
资本往欧洲转移了,白宫别怂,跟军方干
美国把宝压在股市上,暴跌根本承受不起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假设要干掉美元该如何做到?有人知道吗?
美联储宣布3月不降息并下调了年内降息预期
——不是加息周期吗
蒋欣@我 发表于 2016-3-17 19:46
金融是美的命门,美的必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目前美的还有这个实力维护住,目前来看不必恐慌
全球流动资金就那么大
花儿街玩太大了,盘子吹的太大了,即使全球大部分的流动资金都进入美国也托不住
况且很多资金是犹太人欧洲人控制的,还有中国的主权资金
这几大主力很难被忽悠
如果中国现在出几个大概念讲故事,能不能把国际游资忽悠过来
如果国际资金大量进入中国,米国的股市是不是会爆的更猛
如果中国现在出几个大概念讲故事,能不能把国际游资忽悠过来
如果国际资金大量进入中国,米国的股市是不是 ...
可以
我们的生物技术马上大爆发。
金融市场的人都喜欢在历史中寻找价格变化的途径。。。。但问题是现在的情况历史上重来都没有发生过。。。这就是几乎全部的世界主要央行实施完巨额量化宽松后,还有1/3的主要央行进入了负利率时代。。。所以哪种预测都是很不靠谱的预测。。。。
“我们的美元,你们的问题”,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啥时候关注过全球其他国家经济和自己货币之间的关系?伯南克在位的时候,搞宽松,迟迟不加息,就拿通缩说事。通胀起来了,耶伦大婶就拿就业率说事,现在就业率也起来了,总要进入加息周期了吧?没有。何也?大家都知道,但就是不能说穿的事情:美国资本市场泡沫和楼市泡沫,以及最关键的美国国债泡沫,都得靠美联储低息甚至QE政策顶着,一旦紧缩,这旁氏骗局穿帮了,后面也没得玩啦。但即便美联储在内的全球央行一直搞宽松,后面能刺激经济起来吗?
lvchunyou 发表于 2016-3-18 10:03
金融市场的人都喜欢在历史中寻找价格变化的途径。。。。但问题是现在的情况历史上重来都没有发生过。。。这 ...
全球量化宽松会失败吗?肯定会失败的。尽管包装以华丽的金融术语,外加华尔街银行家和各国央行老大的背书,还有各国政府的担保,它还会失败。因为这违背常识:如果印钞就能解决问题,那么千百年来人类历史社会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危机和衰退。
搬板凳看车祸现场~
风君子 发表于 2016-3-18 11:40
全球量化宽松会失败吗?肯定会失败的。尽管包装以华丽的金融术语,外加华尔街银行家和各国央行老大的背书 ...
量化宽松不是问题,负利率也不是问题,推出它们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够大,也用不着突破经济学理论来选择这些药,哪怕是毒药,但喝下毒药是为了缓解疼痛或治愈大病,可见这个大病比量化宽松和负利率这两味毒药还要可怕。。。

失败既然注定,但结局有两种,一种是戒毒洗心革面承受痛苦,但结果也未知,或是还没戒毒成功就死了,或戒毒成功但剩下虚弱的半条命。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文章所阐述的股市确实是非常危险,并且必然崩溃。。但还有另一种结局,继续吃毒药,看有没有奇迹发生,就如我说的他们都在等待有不好意思说的恶性通膨,一举解决债务绝症,如果是这样,那么各国股票市场,尤其是优质公司的股票,才是避险的最后方舟,甚至好于黄金。。。
可以
我们的生物技术马上大爆发。
3.3 博士民工和生物技术的挫折

     上面谈到了很多技术领域的噱头,但就鼓吹力度而言,和生物类噱头一比,都是小巫见大巫。当然,天道循环,有扭曲就有矫正,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也首屈一指。
     前面提到的各种噱头,可能滥用了国家的公共财政经费,可能骗了股民的钱,但对于研究者和学生而言,他们其实是获利的,尤其是学生,从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并没有白白浪费,绝大部分人总是可以找到和专业相近的工作。但对于生物工程噱头而言,以大时间尺度来看,除了那些卖仪器和试剂的商人,整个相关利益链条上的绝大部分人员都深受其害。生物技术远没有最初宣称的那样取得成功,教授的努力固然落空,而学生,特别是博士生,被彻底民工化(没有贬低民工的意思,只是表明噱头带来的危害)!

   3.3.1 生物噱头的缘起和影响
     回顾历史,阿波罗登月后,美国感觉很多技术领域难以突破,考虑到双螺旋结构发现后的迅猛进展,美国把生物工程作为下一个技术突破点,在上面投入了巨额经费,从1970年代以后,美国 NIH(美国卫生研究院)的经费让NASA唯有羡慕嫉妒恨。和现在大众的感觉相反,IT技术当时并没有现在的地位,IT技术的进步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到上个世纪末的时候达到高潮。在IT兴盛的年代,美国为了抢占未来的制高点,在生物技术上进一步加大了赌注,美国国会甚至通过法律,让NIH的经费在世纪之交的短短几年内翻番。美国是世界各国的模仿对象,各国学术界受美国影响,也纷纷游说自己国家政府加大投入,于是,一个超级研发大泡沫被吹起,从美国扩散到全世界。大家可以看看最近几十年的《science》和《nature》等顶尖学术期刊,大部分都是生物类的文章。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再到新世纪的头十年,生物工程概念炙手可热,无数专家天天在吹嘘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似乎有了生物工程的突破,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粮食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但在大噱头背后,有几朵黑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显现。一是论文大泡沫,二是人才大过剩。
    生物体系的复杂度远远超过了最初的估计,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后,生物学还是停留在知其然的地步,离知其所以然差远了,更不要说用来指导实践。生物研发人员往往吹嘘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但绝大部分的所谓成果和技术应用是风马牛不相及。借用知乎上一位生物内行人的话:生物行业的许多研究进展除了对科研本身以外,短期内(其实我想说很长时期)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无论是什么“某某蛋白解析,有望治愈癌症”、还是什么“某某神经元在某种行为递质释放增加,有望阐明此种行为背后的神经生理机制”,这些研究基本上全是在自己的课题小圈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媒体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比如说去年大牛Susumu实验室发在《science》的工作,“creating a false memory in the hippocampus”,硬是被吹成了盗梦空间的现实版),对现实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693140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周围生活,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15年了,基本没有看到生物工程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应用无望的情况下,庞大的生物研发团队唯有发表论文来吸引政府的关注。当年读博士的时候,和隔壁一位博导及其博士生来往比较密切,该博导还另有行政兼职,有一次在其桌上看到了一份招聘海外教师的统计资料,当时就发现生物方面来应聘的特别多,尤其是文章的档次很吓人。而该博导告诉我,学校内部有有一个默契,生物医学类的影响因子和其它学科,尤其是工程类的要分开算,要知道,IT类的IEEE trans.on Info 也就比2多一点,有200多份生物医学期刊影响因子超过5,如果一位博士能在IEEE trans.on Info 上发1-2篇论文,应聘基本无问题,如果是生物类的,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只算初具资格。

  2007年SCI的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
  CA-CANCER J CLIN(临床肿瘤杂志)
  69.026 (1)
  NEW ENGL J ME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52.589 (2)
  ANNU REV IMMUNOL(免疫学年度评论)
  47.981 (3)
  REV MOD PHYS(近代物理评论)
  38.403 (4)
  ANNU REV BIOCHEM(生物化学年度评论)
  31.19 (5)
  CELL(细胞)
  29.887(6)
  PHYSIOL REV(生理学评论)
  29.6 (7)
  NAT REV CANCER(自然·评论:癌症)
  29.19 (8)
  NATURE(自然)
  28.751 (9)
  LANCET(柳叶刀)
  28.638 (10)
  从这个表单看出,生物医学类的期刊很牛逼哄哄,秒杀其它学科。原因很简单,无法产业化,只有多发论文,相互引用多了,影响因子自然高了。为什么发论文如此积极,因为这是唯一的谋生手段。其它大部分理工科领域也接受政府资金来搞研发,但好歹还有市场提供资助,从业人员可以到社会上去找工作,而生物技术对政府资金的依赖程度远超其它专业。生物工程主要靠政府养着,自然需要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来忽悠政府。前几年,清华和北大的海归生命科学院院长大声嚷嚷,说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实质是这帮论文牛人在抢夺政府蛋糕时处于不利位置。

   人多了,就会出一些奇怪的事。前面说过科技利益集团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自己利益,而生物方面的科技利益集团更是其中翘楚,因为绝大部分生物方面的科研资金来自于政府,政府只要稍微减少资金,生物科研就很难搞下。整个生物医学科研系统是建立在科研基金会永远不断增长的这个泡沫上。在这个泡沫里,博士生,博士后被无节制地培养,远远超过社会能容得下的数量,而相当多医学校及其科研人员全部建立在被认为永不枯竭科研经费上。现在这个泡沫的破了,这个系统性缺陷到了非全面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74-874127.html
最近的一个例子,美国政府这几年削减预算,NIH过去的预算大概是NASA的两倍,现在也要被砍了,结果大批生物科学家上街游行。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0411/c1007-21097988.html
  
      论文牛逼的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生物类的博士/博士后大都混的很不如人意。最典型的就是方舟子(本人只论述事实,对方舟子没有任何意见),做了那么多年博士后,现在竟然靠完全和生物无关的职业谋生。为什么就业难,因为人才极度过剩!
      生物技术研发的特点就是需要大量人手来做实验,NIH所激发的大泡泡在短期内造就了生物人才,尤其是博士人才的短缺。美国为了吸引人才,开出了大量优惠条件,这些条件对21世纪初的中国人极具吸引力。生物好出国成了大众的固定映像,逐级反馈到中国的教育系统,就是生物大扩招。

     根据笔者个人印象,从初中开始,“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下一轮国际竞争的核心”,“新时代的曼哈顿工程”等一类的口号不绝于耳,普罗大众被生物工程这个概念轮番轰炸。在那个时候,生物工程专业是一个高大上的专业,顶峰时期,北京大学生科院招收了全国一半的理科状元。笔者的一位初中同学和一位高中同学,都被感染得热血沸腾,跳进了生物工程这个专业。笔者以前也没有关注过生物专业背后的东西,但07年的时候,同学从美国回来,聚会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想把陈章良捅一刀,太坑人了”。谁是陈章良?查了一下,原来是一个海归,担任过北大的生科院院长和副校长,曾经是青年模范代表。此君在90年代的时候,在媒体上大肆鼓吹“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当时中国的信息闭塞,中学生社会经验又不够,对他们来说,北大副校长是一个耀眼的图腾和偶像。既然偶像这样说,生物工程肯定前途大大的。于是乎,无数中学生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恰逢国家给了扩招政策,生物类博士难就业,加上SCI文章的刺激因素,各个高校乐得满足中学生的要求,随即大规模扩充生物类专业。十几年下来,全世界范围内,数以百万记的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都遭遇到了就业难题。
   转帖一篇文章:为什么生物类专业这么难就业
  http://bbs.tianya.cn/post-no20-201048-1.shtml
 也许有人会说,本科生当然是这样了,如果是博士生那就不一样了,看一下大约6年前厦大博士的就业吧。
  http://bbs.pku.edu.cn/blog/cpread.php?serial=26691
  --------------------------------
  先说下,想在厦大生物系做个老师,国内的生物博士毕业是绝对不可能的,清华北大的都不行。厦大自己的博士毕业只能留校做个实验员,月薪4000不到,能留校做实验员的还是一些比较牛的和导师关系比较好的博士。至于那些不牛的博士,他们看中的是广大的中学校园,很多生物博士为了争夺一两个中学生物老师的职位打的头破血流。当时去四个人应聘两个生物老师职位,其中两个是厦大博士,一个是武大硕士,一个是泉州师范学院(二本),最后得到该职位的是一
个博士和那个泉州师范的。
  ---------------------------
 而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与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就业十大红牌专业,竟然有4个冠以生物的头衔。
http://mt.sohu.com/20150728/n417671149.shtml

    就业如此之难,就连行业领军者都看不下去了,知乎上有生物学大牛的帖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347460),真诚的指出,赶快转专业吧,否则前途黯淡。一个最简单的事实,美国每年有大约10000名生物类博士毕业,但大学只能提供数百个教职岗位,而工业界提供的职位也少得可怜。那众多博士怎么办,只能继续做博士后,最终变成“千老”。单单在美国,就差不多有10来万生物学博士后靠政府基金养活。
  

http://www.biodiscover.com/news/politics/120677.html
  
 一个专业就业如此之难,如此之普遍,深深衬托出背后的技术困境。

3.3.2 研究范式和问题
  
      生物技术的困境从源头探索的话,可能是研发范式出了问题。
      首先,生物技术秉承了物理化学所传承下来的还原论方法。大量的生物学研究往往从单点出发,试图解析每一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或者确定每一片DNA序列的功能,希望构建完整的字典来阐明生物的所有谜团。当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基于此思想,曾经宣称知道了基因序列就可造出完美婴儿,结果自然失败了。而现在很多生物学的论文,依旧是宣称某某蛋白在某某过程中起到某某作用,研究方法依然是“敲除基因我们发现XXX,过表达基因我们发现XXX”。但生物体是一个极其极其复杂的非线性混沌系统,一个简单的细胞,其复杂度超过航天飞机。在生物体内,绝对不是A输入,就能每次输出C,更不能简单的递推,2A输入,能输出2C,而更要命的是,甚至1+1=2也不成立,用一位生物学博士的话说,即使身高这个最简单的phenotype就已经被证明是几百个genomic loci相互作用决定的。还原论方法在物理领域的成功,并不代表在生物领域就能成功。
  
      其次,生物学研发过度依赖于实验,很难看到数理方法的应用。生物研究需要实验,但从很多生物专业人士的抱怨中可以看到,实验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工序,超长的研究周期使得科研项目的风险大大增加,而大量的工序又需要很多人力,因此很多生物学博士被迫从事高强度重复性的实验工作,结果很多博士民工化了。一方面,一个老板必须招收足够多的学生来保持自己有足够的产出。但是,对于20个学生来说,老板的职位只有1个。而且,PhD并非一般职员那样可以作为永久职位,所以即使科研界,也无法吸纳更多的人,于是自然面临过剩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很多实验工作真心不需要前面那么多年的培养,看到过一个例子:“我们实验室一个前台接电话的小姑娘,跟我们做了一段时间实验,现在进技术组了,跟我们从本科学到博士寒窗十年的师兄在实验方面其实没有什么差距了”。这方面的极端是清华那位有名的施一公海归,对学生说不要看文献,会做实验就行了,结果学生虽然发了Nature,到国外课题组后彻底悲剧了。
      不停地做实验和发表数据,但做的成果又很难转换到实际中,这表明生物学还处于最原始阶段,处于数据整理阶段。生物学的哥白尼有了,施莱登,施旺,达尔文和孟德尔;生物学的伽利略也有了,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但生物学的牛顿和莱布尼茨迟迟不能出现,生物学的瓦特更是不见踪影。面临窘境,生物学研发领域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往往更倾向于用噱头来麻醉自己。新闻报导中有很多生物技术的噱头,比如那个“饿死癌细胞”来治疗癌症的相关报导,但实际稍微懂点理工科的人都明白,从牛顿提出第三运动定律,到阿波罗11号利用这个原理登月,中间需要克服的技术难关数不胜数。

      而生物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很有值得商榷之处。尝试着看过几本本科生物学方面的教材和一些生物学论文,感觉叙述方法和文科差不多。而很多生物学业内人士也表达过相似观点,就是本科阶段的数理方面基础知识学的很少。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生物学研发注重实验,一层层传递下去,最后掌控方向的生物学大牛往往难以具备坚实的数学知识,不能高屋建瓴地指出方向。
  说到这里,笔者先来谈谈转基因食品。最近几年转基因食品在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围绕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正反双方展开了激烈辩论。笔者虽然支持转基因(基于对数百万研发工作者的信任),但对转基因的原理不熟悉,用另外一个技术上的例子来侧面剖析一下转基因。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绝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担忧导弹试验的安全性问题。甚至在导弹装载了核弹头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也不去杞人忧天,担心导弹落到自己头上。为什么?因为严格且清晰的计算会表明,导弹发射后,每一秒的轨迹,方位和速度都是可以知道的,甚至导弹如果发射后出现了内部故障,导弹内部的处理措施也会保证弹头的安全性。所有计算和处理措施都是数学上清晰可见,地面实验中可以重复实现。任何一个具备理性思维的成年人,都不会对其产生怀疑。
      转基因安全性问题,其根源在于生物技术上的模糊和难以预测性。正如前面提到的,生物学的哥白尼有了,生物学的伽利略有了,但生物学的牛顿迟迟不能出现。牛顿的系统化理论,数学工具以及实验验证是近代科学技术大爆炸的源头。遗憾的是,生物学到现在为止,整体上依然是一门基于实验和经验的科学,大部分相关工作者其实都是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无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是生物技术最大的缺陷所在。比如,有人是白色皮肤,有人是黑色皮肤,生物技术只能告诉我们,这和基因有关。但DNA是如何控制相关物质分子,一步一步的构建出不同颜色的皮肤?在这构建过程中,基因的稍许差别是如何被放大,导致皮肤颜色的巨大差别?再复杂一点,人的手是如何被DNA依据自身信息造出来的?
      生物技术无法用清晰的数学模型来回答上述问题,甚至目前根本没有人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
      人类只有苦苦等待下一位牛顿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