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的垂尾是亮点吗?怎么貌似没什么看到分析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0:23:10


J20的垂尾是亮点吗?怎么貌似没什么看到分析啊
说的比较多的是鸭翼。
但是这个大外倾的垂尾,看起来像变形金刚样子的,
似乎既能当垂尾,又能当水平尾翼啊

高手分析看看嘛

J20的垂尾是亮点吗?怎么貌似没什么看到分析啊
说的比较多的是鸭翼。
但是这个大外倾的垂尾,看起来像变形金刚样子的,
似乎既能当垂尾,又能当水平尾翼啊

高手分析看看嘛
全动垂尾是特点
自己去找找坛子里面11年的帖子,应该有人分析过的
全动垂尾还不够亮点吗?
算是亮点,减重,侧面Rcs降低,不过,估计对于大仰角性能有影响,这可能是南边和北边飞机设计思路的区别吧,之前不是讨论北边整60度无矢量可控嘛
因为技术创新,美国没有,所以没人敢喷。
因为技术创新,美国没有,所以没人敢喷。
那两个鸭翅膀不是被喷成翔了吗。
全动垂尾对飞控要求很高,很牛的技术。垂尾上的编队灯设计也很科幻。
T50也是全动垂尾,索性连腹鳍也去掉了,设计水平更牛。
全动垂尾对飞控要求很高,很牛的技术。垂尾上的编队灯设计也很科幻。
T50也是全动垂尾,索性连腹鳍也去掉 ...
T50有销魂腹股沟,代价就是隐身性变浮云了。
那两个鸭翅膀不是被喷成翔了吗。
那是因为有个美国人说过鸭翼最好的位置是长在别人的飞机上

不少人拿它当圣旨
刚出来就分析过了,重复分析就不必要了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6-2-24 18:05
全动垂尾对飞控要求很高,很牛的技术。垂尾上的编队灯设计也很科幻。
T50也是全动垂尾,索性连腹鳍也去掉 ...
全动垂尾和传统的安定面+舵面形式的垂尾,在飞控上有什么区别吗?我怎么觉是在控制上没有什么区别啊,请明示。
外倾双垂尾就是为了隐身,虽然说有既能当平尾又能当方向舵这一好处,但是随之的飞控难度大大增加,这点所谓好处就微不足道了,说到底还是为了隐身
倾斜全动垂尾带来的问题很复杂,不容易说清楚,所以没人说。
ly203 发表于 2016-2-24 17:49
因为技术创新,美国没有,所以没人敢喷。
f117不就是两全动吗
ly203 发表于 2016-2-24 17:49
因为技术创新,美国没有,所以没人敢喷。
美国YF23上面那个外倾45°的蝶形尾更先进
比22的大旗好,毕竟晚了不止20年出来,然而过几年美国的全无尾半飞翼神器就要亮相了
狼牙小子 发表于 2016-2-24 18:15
那是因为有个美国人说过鸭翼最好的位置是长在别人的飞机上

不少人拿它当圣旨
这个要看各国国情了,美帝5代重战22和5代半重战23都是没有鸭翼的
说清楚的回来上cd?
LZ能先把错别字改改吗?垂危——垂尾,变相金刚——变形金刚……
ly203 发表于 2016-2-24 17:49
因为技术创新,美国没有,所以没人敢喷。
我兔在美国之外创新的东西,至今还未出现。

这个要看各国国情了,美帝5代重战22和5代半重战23都是没有鸭翼的
它們的鴨翼不都長在T50,J20身上了
美國:最好的鴨翼長在敵人身上
所以我們的鴨翼是最好的,呵呵
LZ能先把错别字改改吗?垂危——垂尾,变相金刚——变形金刚……
好多人没有学习好和使用好中文呐!
我兔在美国之外创新的东西,至今还未出现。
是你的眼睛长歪了,所以看不见。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6-2-24 18:05
全动垂尾对飞控要求很高,很牛的技术。垂尾上的编队灯设计也很科幻。
T50也是全动垂尾,索性连腹鳍也去掉 ...
不是说T50机体下有中央流体,不仅产生40%升力,而且对航向也有稳定作用,所以没腹鳍,怎么变成设计牛了?
因为水平都太低,只会说些已经被说烂的东西
重型六代机歼20 发表于 2016-2-24 19:47
这个要看各国国情了,美帝5代重战22和5代半重战23都是没有鸭翼的
23 五代半?你确定?
chinpi2000 发表于 2016-2-24 20:00
LZ能先把错别字改改吗?垂危——垂尾,变相金刚——变形金刚……
都怪我用的坑爹输入法啊
金劳 发表于 2016-2-24 20:51
我兔在美国之外创新的东西,至今还未出现。
突然发现117除了那2个垂尾,已经接近飞翼了啊

ly203 发表于 2016-2-24 17:49
因为技术创新,美国没有,所以没人敢喷。


全动垂尾美国没有?你开什么玩笑!美帝50年代首飞的A5就已经是全动垂尾了,后来的黑鸟SR-71,再后来的F117。。。说真的你玩过的气动外形,美帝都玩过。你没玩过的,美帝也玩过了。

A5.jpg



sr71_4_large.jpg
ly203 发表于 2016-2-24 17:49
因为技术创新,美国没有,所以没人敢喷。


全动垂尾美国没有?你开什么玩笑!美帝50年代首飞的A5就已经是全动垂尾了,后来的黑鸟SR-71,再后来的F117。。。说真的你玩过的气动外形,美帝都玩过。你没玩过的,美帝也玩过了。

A5.jpg



sr71_4_large.jpg

李毅大哥 发表于 2016-2-25 05:19
全动垂尾美国没有?你开什么玩笑!美帝50年代首飞的A5就已经是全动垂尾了,后来的黑鸟SR-71,再后来的F ...


玩有不同层次,做个风洞模型是玩,做个航模也是玩,做个四平八稳的飞机也是玩,做个联动超级动战斗机也是玩

民航机还都有全动平尾用来配平呢,娘娘平尾和民航机是不是差不多?
李毅大哥 发表于 2016-2-25 05:19
全动垂尾美国没有?你开什么玩笑!美帝50年代首飞的A5就已经是全动垂尾了,后来的黑鸟SR-71,再后来的F ...


玩有不同层次,做个风洞模型是玩,做个航模也是玩,做个四平八稳的飞机也是玩,做个联动超级动战斗机也是玩

民航机还都有全动平尾用来配平呢,娘娘平尾和民航机是不是差不多?
zhuanxinzz 发表于 2016-2-24 16:19
全动垂尾还不够亮点吗?
小垂尾的翼面积小,控制能力自然不如大垂尾,只有选择全动垂尾一条路可走了。

歼20除了鸭翼这个硬伤外,另一个就是它的小垂尾了。当一架战机需求一定的仰角机动时,垂尾越小越容易被主翼挡住。所以,歼20的补救方法就是安装一付三代机特有的腹鳍来加强它的仰角机动能力。

一般来说,小垂尾加腹鳍的控制能力与大垂尾不差上下。但是,四代机有一个很严格的隐身要求,这个腹鳍对隐身不利。(不要告诉我腹鳍使用"透波材料"隐身,否则 IDF 的腹鳍使用"透波材料"也算作隐身了)

SR-71黑鸟的尺寸是两架猫猫F14的大小。作为第一架隐身设计的飞机,其RCS值只有一架猫猫的十分之一。可见美国人下了一番苦功。但是,SR-71黑鸟侦察机改为A-12截击机的时候就有一个仰角机动的要求,黑鸟被迫加上了一对腹鳍。加了腹鳍的A-12截击机RCS值自然增加了一大块,美空军司令部当然不高兴: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RCS值压了下来,又因为这两块腹鳍使RCS值反弹了回来,岂不是前功尽弃?!(各位想知道腹鳍(或鸭翼)影响隐身的原理吗?)

所以,腹鳍对隐身的影响很讨厌,这已经写在书上,明文记载。

当然,歼20已经有了一对鸭翼,再来两块腹鳍,多來一点RCS应该无所谓了吧?
全动垂尾美国没有?你开什么玩笑!美帝50年代首飞的A5就已经是全动垂尾了,后来的黑鸟SR-71,再后来的F ...
玩过不起吗,为什么不用,因为玩不精呗。
说你祖上多牛逼有用吗?
linbiaoyzy02 发表于 2016-2-25 01:47
突然发现117除了那2个垂尾,已经接近飞翼了啊


X-47B就是117的私生子啊
金劳 发表于 2016-2-24 20:51
我兔在美国之外创新的东西,至今还未出现。
航空航天领域。
小垂尾的翼面积小,控制能力自然不如大垂尾,只有选择全动垂尾一条路可走了。

歼20除了鸭翼这个硬伤外 ...
腹鳍最多影响下方隐身,前视也必须一定角度以下才能看见,这还没考虑因力距小可以直接用透波材料做相当与不存才

相比巨大垂尾严重影响上方隐身,无法全动就需要更大翼面,侧视隐身也更差,加上大攻角被机身遮挡虽然巨大但效率很低,因为力距大也无法大量应用透波材料

总体来说巨大固定垂尾技术难度虽然更低,但不管隐身还是气动上都是绝对的硬伤
风中tgv 发表于 2016-2-24 18:02
那两个鸭翅膀不是被喷成翔了吗。
鸭翼能提高机动性 但是会降低隐身能力  好坏看各国侧重点和飞机设计时各种性能需求的相互妥协 这个想改变也挺难的 不过从目前飞机来看 鸭翼没有绝对的好坏
金劳 发表于 2016-2-25 08:46
X-47B就是117的私生子啊
你没发现B2也是吗
金劳 发表于 2016-2-24 20:51
我兔在美国之外创新的东西,至今还未出现。
歼20侧发射方式,就被你吃了

0901042128 发表于 2016-2-24 16:40
算是亮点,减重,侧面Rcs降低,不过,估计对于大仰角性能有影响,这可能是南边和北边飞机设计思路的区别吧 ...


2011年,歼20首架样机2001号完成首飞后即将转入试飞院进行鉴定试飞,同时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发表论文《超机动飞机飞行控制及大迎角飞行品质研究》,验证了歼20的飞行控制律是否能保证优秀的大迎角等超机动飞行能力,并探讨了如何对歼20超机动飞行品质进行鉴定试飞。该文给出的研究结果表明:歼20设计的控制律对滞环和大气紊流的影响有较好的鲁棒性,飞机具有良好的大迎角截获和跟踪能力,飞机能够完成60度迎角下跟踪目标的任务,并且迎角能够基本稳定在指定范围内。

2013年,歼20已经在试飞院进行了一年多的鉴定试飞工作,此时歼20总设计师杨伟发表《迎角快速校准及误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研究》,在文中我们发现,目前所采用的线性插值算法对于测量区域的数值处理存在精度丢失的问题,不能保证歼20的大迎角试飞中的迎角测量精度——当然,通过改进测量与计算方法,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有意思的是,文中的配图表明,之前使用的两种测量与计算方法都能保证40度迎角下的测量精度,只是50、尤其是60度迎角下开始出现明显误差,由此我们可以大体推得这样的结论:2013年,无矢量状态下的歼20已经可以进行40-60度迎角内的试飞,而迎角测量不精确的问题也是在此时被暴露出来。通过测量与计算方式的改进,迎角测量问题得到解决,歼20可以继续去验证自己的极限。

0901042128 发表于 2016-2-24 16:40
算是亮点,减重,侧面Rcs降低,不过,估计对于大仰角性能有影响,这可能是南边和北边飞机设计思路的区别吧 ...


2011年,歼20首架样机2001号完成首飞后即将转入试飞院进行鉴定试飞,同时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发表论文《超机动飞机飞行控制及大迎角飞行品质研究》,验证了歼20的飞行控制律是否能保证优秀的大迎角等超机动飞行能力,并探讨了如何对歼20超机动飞行品质进行鉴定试飞。该文给出的研究结果表明:歼20设计的控制律对滞环和大气紊流的影响有较好的鲁棒性,飞机具有良好的大迎角截获和跟踪能力,飞机能够完成60度迎角下跟踪目标的任务,并且迎角能够基本稳定在指定范围内。

2013年,歼20已经在试飞院进行了一年多的鉴定试飞工作,此时歼20总设计师杨伟发表《迎角快速校准及误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研究》,在文中我们发现,目前所采用的线性插值算法对于测量区域的数值处理存在精度丢失的问题,不能保证歼20的大迎角试飞中的迎角测量精度——当然,通过改进测量与计算方法,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有意思的是,文中的配图表明,之前使用的两种测量与计算方法都能保证40度迎角下的测量精度,只是50、尤其是60度迎角下开始出现明显误差,由此我们可以大体推得这样的结论:2013年,无矢量状态下的歼20已经可以进行40-60度迎角内的试飞,而迎角测量不精确的问题也是在此时被暴露出来。通过测量与计算方式的改进,迎角测量问题得到解决,歼20可以继续去验证自己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