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与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58:39
东方网7月16日消息:七十年代末期,始于安徽的中国农村改革,其核心是“包产到户”,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以家庭承包为主体的联产责任制。“包产到户”有两种形式,即“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两者大同小异,既是一回事,又有不同之处。

  包产到户是伴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发生、发展,多次出现的一种联产计酬责任制形式。50年代中期,浙江省永嘉县出现的包产到户最有代表性,影响很大,但很快就被打了下去,县委书记李云河等被打成右派。后来三年困难时期安徽出现的“责任田”,实际上也是包产到户,受到广大农民欢迎,但也很快被压了下去。

  1978年在农村改革中,安徽最早出现的也是包产到户,但小岗的包产到户实际上却是包干到户。包干到户与包产到户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能等同。主要区别在于:包产到户是农民承包土地后,实行的是“承包产量,以产计工,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办法,农户生产的粮食等,最后要交给生产队,由生产队上缴国家征购任务,留下集体提留后,再按各户上交多少算出工分,按工分统一分配。其主动权在生产队,生产队通过几个统一,控制各承包户,要害是统一分配。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的共同之处,两者都是包到户,包干到户是包产到户的进一步发展,包干到户没了那么几个统一,主动权或者说主体在户,实际上是分户经营,分户核算。它比包产到户更彻底些,利益更直接些,方法更简便些。包干到户与包干到组统称为“大包干”。

  “大包干”的发源地凤阳县,农民给“大包干”编了个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包干到户是这个县当时的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于1978年底在“包干到组”基础上偷偷搞起来的,并迅速从江淮两岸风靡神州大地。于是小岗这个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小村落,一时名声大震,于80年代初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时代典型;小岗农民在农村改革中的伟大创造,很快在全国农村迅速推广。此后所讲的包产到户实际就是包干到户。

  万里是怎样发现小岗的?

  万里发现小岗这个典型,首先是通过一份调查报告:《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调查》。由于种种原因,小岗这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调查,从来没有原原本本地公之于众过。值此农村改革20周年之际,我想通过历史回顾,把小岗这个典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带头进行农村改革、并成为中国农村这场历史性的大变革中的先进典型,作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回顾与介绍,以启迪人们继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扬实事求是精神,认真总结教训,深化改革,不断前进。

  1980年初,安徽农业会议期间,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亲手交给我一份材料:《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他说:“你看看,这份材料写得多好啊!我像看小说似的,一口气看了两遍……过几天咱们去看看。”

  我拿到这份材料,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遍,越看越觉得写得好,太重要、太及时了,它的特点,一是写出了中国农业集体化20多年来,在极左路线错误影响下,小岗村从农业合作化开始,历经反右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直到“文化大革命”,一次又一次的运动,遭受到的一次又一次摧残,记述了小岗农民的悲惨遭遇和辛酸的历史,说出了小岗农民的心里话。二是它以触目惊心的事实,讲出了自农业集体化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到摧残的严重程度,以致大部分村民逃亡和饿死,并有具体的数据。三是写出了小岗农民历经磨难,走投无路,在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影响下,“冒死去抗争”,带头实行“包干到户”,一年翻身的事实。四是写出了小岗生产队带头实行包干到户后,出现的矛盾和激烈争论,反映了农民对农村改革的迫切愿望和矛盾心理。正如《调查》最后所说:“小岗的办法吸引着别人,这使小岗感到自豪,由于吸引着别人反带来了麻烦,连自己也不能搞了,心里又有难言的苦衷。这使小岗群众蒙上了一种新的矛盾心理。”而这正是万里急于要去小岗实地考查、并予以肯定和支持的重要原因。

  据我多年采访农村新闻所见,像小岗这样的调查材料实属罕见。它反映的情况,在全国,特别是在黄淮流域的农村,具有代表性。我出身在农民家庭,大学学的是农业经济。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派,直到“文化大革命”,一系列运动我都亲身经历过。而且我又是长期从事农村采访的新华社总社记者,可以说得上是经得多、见得广。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我是带着户口被下放到最艰苦、最困难而又受共产风、浮夸风等“五风”危害最严重的重灾区之一山东惠民县农村,当了普通农民和基层干部,同当地农民实行“三同”,我是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亲身经历了那场大饥荒,亲眼看到大批农民被活活饿死的悲惨场面,我们那批下放干部,包括我本人,都得了浮肿病。那时候既不准写,也不准公开讲。即使是三年困难时期,数以千万农民饿死,也是“形势大好”,或者是“七分成绩,三分缺点”;“七分天灾、三分人祸”;“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以至饿死人的数字,没有人敢统计,更不能公开去讲,谁讲谁就是“对大好形势的污蔑”,谁就是“阶级敌人”。所以三年困难时期,究竟饿死了多少人,特别是全国或者全省的具体数字,更没有人敢统计。只是偶而有个别的典型调查中出现过一些具体数字,也不敢说是饿死,那时有个比较普通的专用名词————“非正常死亡”。小岗这个调查中饿死人的数字,是一个一个统计的,是很准确的。而且在凤阳,在皖东、淮北以及黄淮流域相当一部分地区具有代表性。

  小岗调查的作者吴庭美,是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当时是凤阳县委的工作人员。他出身农村,家就在小岗,对小岗、对农村情况非常熟悉,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这篇调查不仅真实,而且很有感情。我读过、写过不少农村调查,但像这篇调查实属罕见。它实际上是一份“中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使小岗这颗星星火种,乘十一届三中全会东风,迅速燃遍神州大地。

  小岗调查引出我的回忆与思考

  看了这份调查,我不由得联想起我下放到农村写的《山东省惠民县李家店三个生产队包产到户的调查》(1962年6月)。这两份调查所反映的是一样的:农村由于大刮“五风”,生产力受到严重摧残,民不聊生,因此迫切要求包产到户。特别是所反映的受灾情况,何等相似啊!李家店村原有225口人,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达75人,占全村总人口33.3%;1962年6月的劳力,45人中有15人(占33.3%),营养不良,是长期病号(干瘦、严重水肿病),不能参加劳动;原有耕牛32头,仅剩下5头,其中能干活的只有3头,耕地大部分荒芜。饿死的人数、农民生活困难情况等与小岗村都很相似,所以偷偷地搞了包产到户。

  1962年春天,我到李家村认真调查了十多天,冒着巨大政治风险,实事求是地写出了这篇调查报告,讲了他们为啥要搞包产到户和包产到户的做法,特别写到群众对包产到户的反映:“包产到户既不是地主的要求,也不是富农的要求,更不是富裕中农的要求,而是广大贫下中农的要求。”有人说:“‘千条万条不如这一条’,‘活命是第一,上天堂是后事,吃不上饭这辈子上不去天堂’。”“包产到户成了该村社员的普遍要求,即使那些劳动力弱和无劳力户也都赞成……”群众对包产到户要求非常强烈。

  初稿写出之后,给村干部看了,一一进行核实;县委领导看了也满意。

  新华社内参部领导夏公然认为很好,准备在“只要国富民强,何惧包产到户”栏题下,在《内部参考》上发表。没想到在送审中,风向已转,此文遭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严厉批评,并责令编辑部和作者进行检讨。在内参部领导保护(夏公然承担了全部领导责任)下,我一个检讨混过了关。但这篇调查连累了李家店村的有关干部群众以及惠民县有关领导,他们的包产田也被收回。在以后的历次运动中,这篇调查成了我得一次又一次进行检查的“错误”。

  万里表态:我支持你们这样干

  令人欣慰的是,万里对小岗这份调查如此重视,给了这么高的评价,并准备去小岗给予支持。我从中看到了希望,这同1962年李家店包产到户调查将是完全相反的结局。

  根据万里的意见,1980年1月24日,正当小岗农民紧张不安、等上级领导表态的时候,我们随同万里及地、县一些领导,来到了小岗生产队。

  万里下车以后,二话没说,挨家挨户看了一遍,只见各家各户能装粮食的东西都装得满满的,有的屋里放不下,放到外面埋下存储起来。万里看过之后,高兴地对小岗干部和群众说:“你们这样干,形势自然会大好,我就想这样干,就怕没人敢干。你们这样干了,我支持你们。”

  当有的社员说到“现在有人批我们小岗‘开倒车’”时,万里当即表示:“地委能批准你们干3年,我批准你们干5年。只要能对国家多贡献,对集体能够多提留,社员生活能有改善,干一辈子也不能算‘开倒车’。”

  对于多年吃够“左”的苦头的小岗农民,万里的讲话是个莫大的支持和鼓舞。他们高兴得快蹦起来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有的社员顾不上再与省委第一书记吐心声了,急忙回家炒花生。他们一边把炒好的花生送到客人面前,让大家共享丰收果实,一边一把把地往客人的大衣兜里装。

  面对此情此景,万里深受感动,他语重心长地对随行的地、县负责人说:“咱们不能再念紧箍咒了,你们说是不是?”

  一位乡干部问万里:“别的地方学小岗也搞包产到户可中?”万里说:“可以,只要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哪个学都行!”

  万里冒着巨大政治风险说的这番话,像一股暖流注入农民的心中。人们满含热泪,衷心感谢万里,称赞他是安徽人民的好领导。

  临走,万里一再叮嘱社队干部:一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实事求是;二要不卖过头粮,要接受3年灾害时的教训;三要带领全体农民,不但要把粮食生产搞上去,还要大力发展工副业,使全村农民尽快富起来!

  回到合肥后,万里在省委常委会上,捧出小岗社员送的花生,一边叫大家品尝,一边讲小岗的情况。他再次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管采取哪种形式,只要能增产增收,对国家能多贡献,对集体能多提留,社会生活能大改善,就是好办法,就都应当支持。

  万里小岗之行,肯定了包干到户,使凤阳县的大包干责任制,在进一步完善中迅猛发展。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2亿多公斤,比1978年增长49%,人均收入达150元,比1978年的81元增长85%。仅仅一年时间,就摘掉逃荒要饭的帽子。

  万里在1980年初视察小岗并对“包干到户”表示公开支持和赞扬,不久就调到了中央。他虽然离开了安徽,但对小岗十分关心,我每次去安徽,他都要我到那儿去看看。对万里的支持和关怀,小岗农民也十分感激,每次见到我,他们都问万里的身体情况,向他表示问候。有一次有位农民要我给万里捎只老母鸡去,要他好好保养身体,希望他健康长寿。

  1994年5月9日,听说万里退下来,村干部严宏昌(原小岗生产队副队长、包干到户发起人之一)代表小岗农民到北京,特地到中南海去看望万里。万里会见了他们并同他们亲切交谈。

  万里谈如何对待小岗这个典型下面我想以小岗为例,谈谈先进典型是怎样产生的,以及万里是如何对待先进典型的。

  小岗这个农村改革中的先进典型是怎样出来的?从小岗调查材料来看,是在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激发下,群众自发搞起来的,而且是在当时中央政策明确规定“不许”的情况下,瞒上不瞒下,偷偷搞起来的。此前,外部很少有人知道。搞了一年,大见成效,吸引周围群众纷纷仿效。于是引起争论,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正在激烈斗争的关键时刻,万里到了小岗。他不但没有批评,而且予以支持和表扬。于是小岗这颗星星火种,势若燎原,在江淮大地迅速燃烧,进而燃遍神州大地,为中国农村改革开辟了新纪元。

  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会遭到保守思想和旧习惯势力的抵制和反对。当皖东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满怀喜悦时,邻省江苏农村还在搞“大呼隆”,一些社队对着安徽用高音喇叭广播,树起大标语牌子,表示“坚决抵制安徽分田单干风”。于是安徽这边一些农民在庆幸之余,感到江苏落后了,有的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万里当即告诫说: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如果江苏那边一旦也搞起了家庭联产承包,很快就会赶上和超过你们,甚至把你们甩得老远的。他们的生产条件和经济基础,特别是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要比你们好得多,高得多。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够达到的,不可能像包产到户那么容易立竿见影。

  80年代,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去凤阳、滁县地区,万里几次对我说:要告诉小岗农民带头搞了包干到户,在中国农村改革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应该肯定;但不要为此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要看到“温饱容易、致富难”。希望他们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努力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在致富道路上也能走在前面。

  在谈到如何正确对待先进典型时,万里说:事物发展都是由点到面,不同时期、不同方面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先进典型。先进典型是走在前面的,起带头示范作用。抓点是为了面,是为了带动全面工作的发展,先进典型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不是凭“长官”主观臆断造出来的,更不是自封的。领导者的任务是在于发现它,总结推广它的经验,使其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先进典型也要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靠“开小灶”、“吃偏饭”树起来的典型,不仅创造不出真经验,也失去了典型的先进意义,甚至劳民伤财,适得其反。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任何一个先进典型,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起带头作用的,不可能样样先进,全面先进,永远先进,更不能一劳永逸、终身先进。小岗也不例外。

  对小岗的致富,万里多次作过指示;但小岗还是落后了。

  时间已经过去近20年了。过去我经常去小岗,差不多是一年一次,有时两年一次。去年我又去两次。小岗的状况,究竟是怎样?总的感觉是小岗在实行包干到户、迅速解决吃饭问题上带了头,在农村改革初期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省、地(市)、县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怀和支持,做了不少工作,给了不少帮助,但在以后几年的致富路上,他们发展不快,甚至有些落后了。特别是邻省的那些经济发达地方,不仅超过了他们,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了。

  原因在哪里?据有关方面领导反映:一是,确实有些不思进取了,或者确实有些满足了。小岗实行包干到户,一年翻身,解决了温饱,就不用再讨饭了,他们普遍感到很满足了。1984年冬天,我到小岗访问时,他们说,现在不仅吃得饱了,而且吃得好了。有位老太太高兴地说,“现在是天天过年。可不是嘛,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大米白面,现在顿顿饭都是大米白面,想吃肉就到集市上割点。”

  “比过去的地主生活都强着咧!”“从来没有过的好日子!”当今的好生活对这些逃过荒要过饭的小岗农民来说,真是作梦也没有想到的。包产到户后,他们一心扑在生产上,很少出去,不知道外边的情况,于是就满足了。“知足常乐”,容易满足,这是长期贫困落后的农民的一大特点。

  二是,受到文化科学技术水平限制。小岗农民文化水平低。7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个文盲村,全村没有几个人识字。现在村里还没有一所完全小学,孩子们在村里读了二年级以后,就要到外村去上学。不要说读高中,读过初中的也很少。老队长严俊昌50多岁,到现在基本还是个文盲。他生了8个孩子。他的儿子是全村少有的“秀才”,大前年高中毕业,去年接任村支部书记职务。各级领导一再强调要他们重视教育,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可是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去年我两次到小岗村去了解情况,深深感到小岗是落后了,不要说就全国而言,就是在凤阳县也属下游。全村适龄儿童还没有全部入学,上中学的很少。在村里碰到一个15岁的女孩,顺便问了问她今天怎么没上学?读过几年书?她说:“没上过学,一年也没上过。”我问她:“为什么不读书,是不是没钱读不起呢?”她回答说:“不是,读书有什么用!是我不想读书的。”旁边一位30多岁的妇女说:“念上个一两年,也和没念差不多,庄稼人靠劳动吃饭,读不读书没有多大关系。”

  这也许是个别的现象,但现在小岗村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农村改革已经快20年了,小岗至今也不过是停留在兢兢业业地把他们的那几百亩地种好的水平上。因此生产结构不合理,多种经营不发展。粮食生产是大幅度增产了,但比较利益低、卖粮难、农民收入低、经济不发达。这与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很不相称。

  小岗确实落后了,小岗村的一些干部对他们这种状况不是没有察觉。90年代初期,副村长严宏昌就跑凤阳、跑合肥,直到北京,到处问计求援,1994年春天,他们居然来到北京,看望当年支持他们搞改革的老省委书记万里。万里听了他们的汇报后,当即指出:“一定要注意人才培养,抓好教育才有出路,人才问题很重要,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生产能否上得去,经济能否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素质。”“你们可以和上海等发达地区建立联系,有组织地派人到那里打工,订个两三年的合同。这样,既能赚到钱,又学了技术,人才也培养出来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嘛,要发展工业,办好乡镇企业……”

  其实,类似的话,80年代中期,万里就多次谈到过,我也多次转达过,但是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直到去年我两次去小岗,又问了问他们这方面情况,发现他们一是不重视教育,二是不愿意外出打工,依然墨守成规,土里刨金。我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他们回答说:“不愿意离家,不愿意受他们‘剥削’,以前外出是因为吃不饱,现在吃得饱、吃得好了,把地种好就行了。”我想,这正是小岗的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岗一些干部群众认为,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他们带头搞了“包干到户”,为中国农村改革做出了贡献,所以,在致富方面,领导上应当给予经济上的扶持。他们也曾多次找上级领导要钱。对此,万里认为,在思想上、政策上、技术上,扶持是必要的,但是他不赞成给钱、给物,在经济上给吃“偏饭”,要强调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事实证明,先进典型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当上典型就一定永远先进?是啊,大寨是农业集体化、公社化时期的典型,小岗是农村改革实行包干到户时的典型,但在高速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它们就不一定还是先进典型。

  在对待先进问题上不能为了先进而先进,以至把先进当包袱。

  90年代初期,小岗在村口造了个牌楼,严宏昌请万里题个词。万里予以坚决否定。他说:“不,不题!我不赞成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修坟、修庙之举我是不支持的。要扎扎实实地搞好生产。”

  我到小岗,看到他们的变化真大,不仅都吃饱了,吃好了,而且家家都盖起了新房。昔日的茅草屋要不是特意留下几处作纪念,早就荡然无存、踪影皆无了。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与他们经济发展很不适应、很不相称的事情:一是他们在村头盖了个牌楼,花了不少钱。我曾半开玩笑地对他们说:搭了这么个东西有必要吗?不仅影响村容,还可能有碍交通。二是,盖了气派的村公所办公楼。除了偶尔开会,常年空着,还得有人去管理。我说,有这个钱为什么不用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什么不可以办些村办企业?万里对小岗村一直是很关心的。去年冬天,小岗村为了纪念省委《六条》发布20周年,与邻省江苏经济发达的先进村————张家港市长江村,进行“结对联动振兴”活动。他们派人专程到京请万里去。万里说他去不了,委托我去。我在会上有个简短发言,在表示祝贺的同时,希望小岗村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尽快提高文化、科技素质,特别要把培养人才作为发展经济的关键来抓。我还希望他们通过与长江村的联手,加快经济发展,走出新路子。

  18颗手印的真假

  关于这个问题,《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在他撰写的《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的兴起与失败》一书(199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客观介绍。看来他是作了大量调查分析的。

  我在安徽期间,多次去凤阳,最早是1977年冬天,1978、1979年每年都去两三次,最后那次是1980年1月24日,我随万里到了小岗。1980年2月,离开安徽之后,我又同吴象(原安徽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于4月、12月两次到小岗。此后几年,每年都去一次凤阳,几乎是每到凤阳就要到小岗去看看。这期间我从没看到过、也没听说过有个什么“契约文书”、“18颗手印(有的说是20颗)”之类的说法。

  后来,大概是1988年,好像是在一本文学刊物上,我第一次看到“秘密会议”、“契约文书”、“18颗手印”的说法。因为那是登在一本文学刊物上的。文学创作据说允许一定程度的夸张和“合理想象”,因为它不是新闻报道,不一定完全真实,所以我也没在意。何况我没听说过、没看到过的东西,并不等于就是没有和不存在。后来,在一些刊物、一些电视中,也多次出现印有18颗手印的所谓“契约文书”的照片、音像。于是,有些关心此事的人见我就问:这份材料你过去知道不知道,听没听说过?我只能如实回答:“不知道”,“没听说过”。

  不过,我也确实觉得有些蹊跷,如果确有此事,我去了那么多次小岗,同小岗干部和群众,以及地、县、乡各级领导有过那么多接触,这么一段精彩的新闻,为什么我这么一位对他们非常关心和支持的记者,竟然一点不知道;何况1980年初万里去了小岗,作了充分肯定、支持,并把它作为典型向全国推荐,这种光彩的事有什么值得“保密”的?于是,当我看到当时的滁县地委、凤阳县委领导都问:过去是否见到这份“契约文书”?他们也都说“不知道”,“没看到过”,有的还说“没听说过”。

  从种种情况分析,一般认为那张所谓18颗手印的“契约”可能不是真的,或者不是原件。至于开秘密会议,订了三条规定,可能是真的。80年代初期,一些到过小岗的人有的也说听到过类似的传说。我过去对此似乎也有些耳闻,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真的。后来一位知情者告诉我:秘密会议和三条规定、按手印是确有其事,但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那份“契约文书”不是原件。此后,我又从当时的县委领导和当事人那里得到证实,说是原件已经没了,那是为了拍电影重新补制的。

  对这件事如何看?确有些不同看法。我曾经讲了我的一些看法。我认为,小岗在农村改革中,带头搞包干到户是确凿的事实。吴庭美1979年底写调查本身,不仅说明小岗带头搞包干到户事实;同时,也明确地讲到了是“瞒上不瞒下”、“偷偷摸摸”搞的。这足以说明“秘密会议”、作出“几条规定”是真的。因此,我认为有没有那张“契约文书”都无所谓。不过原件没有了,补上一个也可以,但不能冒充原件,必须加以说明,否则“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甚至会带来副作用,人家会怀疑你的其他方面都是否真实?有的认为,反正是确实有那些事情,原件没有了应当补上,补上也就补上了,小岗人也不懂,已经过去的事了,没有必要再翻腾。
http://china.eastday.com/c/20150716/u1a8798207_K26843.html东方网7月16日消息:七十年代末期,始于安徽的中国农村改革,其核心是“包产到户”,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以家庭承包为主体的联产责任制。“包产到户”有两种形式,即“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两者大同小异,既是一回事,又有不同之处。

  包产到户是伴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发生、发展,多次出现的一种联产计酬责任制形式。50年代中期,浙江省永嘉县出现的包产到户最有代表性,影响很大,但很快就被打了下去,县委书记李云河等被打成右派。后来三年困难时期安徽出现的“责任田”,实际上也是包产到户,受到广大农民欢迎,但也很快被压了下去。

  1978年在农村改革中,安徽最早出现的也是包产到户,但小岗的包产到户实际上却是包干到户。包干到户与包产到户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能等同。主要区别在于:包产到户是农民承包土地后,实行的是“承包产量,以产计工,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办法,农户生产的粮食等,最后要交给生产队,由生产队上缴国家征购任务,留下集体提留后,再按各户上交多少算出工分,按工分统一分配。其主动权在生产队,生产队通过几个统一,控制各承包户,要害是统一分配。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的共同之处,两者都是包到户,包干到户是包产到户的进一步发展,包干到户没了那么几个统一,主动权或者说主体在户,实际上是分户经营,分户核算。它比包产到户更彻底些,利益更直接些,方法更简便些。包干到户与包干到组统称为“大包干”。

  “大包干”的发源地凤阳县,农民给“大包干”编了个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包干到户是这个县当时的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于1978年底在“包干到组”基础上偷偷搞起来的,并迅速从江淮两岸风靡神州大地。于是小岗这个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小村落,一时名声大震,于80年代初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时代典型;小岗农民在农村改革中的伟大创造,很快在全国农村迅速推广。此后所讲的包产到户实际就是包干到户。

  万里是怎样发现小岗的?

  万里发现小岗这个典型,首先是通过一份调查报告:《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调查》。由于种种原因,小岗这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调查,从来没有原原本本地公之于众过。值此农村改革20周年之际,我想通过历史回顾,把小岗这个典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带头进行农村改革、并成为中国农村这场历史性的大变革中的先进典型,作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回顾与介绍,以启迪人们继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扬实事求是精神,认真总结教训,深化改革,不断前进。

  1980年初,安徽农业会议期间,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亲手交给我一份材料:《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他说:“你看看,这份材料写得多好啊!我像看小说似的,一口气看了两遍……过几天咱们去看看。”

  我拿到这份材料,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遍,越看越觉得写得好,太重要、太及时了,它的特点,一是写出了中国农业集体化20多年来,在极左路线错误影响下,小岗村从农业合作化开始,历经反右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直到“文化大革命”,一次又一次的运动,遭受到的一次又一次摧残,记述了小岗农民的悲惨遭遇和辛酸的历史,说出了小岗农民的心里话。二是它以触目惊心的事实,讲出了自农业集体化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到摧残的严重程度,以致大部分村民逃亡和饿死,并有具体的数据。三是写出了小岗农民历经磨难,走投无路,在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影响下,“冒死去抗争”,带头实行“包干到户”,一年翻身的事实。四是写出了小岗生产队带头实行包干到户后,出现的矛盾和激烈争论,反映了农民对农村改革的迫切愿望和矛盾心理。正如《调查》最后所说:“小岗的办法吸引着别人,这使小岗感到自豪,由于吸引着别人反带来了麻烦,连自己也不能搞了,心里又有难言的苦衷。这使小岗群众蒙上了一种新的矛盾心理。”而这正是万里急于要去小岗实地考查、并予以肯定和支持的重要原因。

  据我多年采访农村新闻所见,像小岗这样的调查材料实属罕见。它反映的情况,在全国,特别是在黄淮流域的农村,具有代表性。我出身在农民家庭,大学学的是农业经济。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派,直到“文化大革命”,一系列运动我都亲身经历过。而且我又是长期从事农村采访的新华社总社记者,可以说得上是经得多、见得广。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我是带着户口被下放到最艰苦、最困难而又受共产风、浮夸风等“五风”危害最严重的重灾区之一山东惠民县农村,当了普通农民和基层干部,同当地农民实行“三同”,我是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亲身经历了那场大饥荒,亲眼看到大批农民被活活饿死的悲惨场面,我们那批下放干部,包括我本人,都得了浮肿病。那时候既不准写,也不准公开讲。即使是三年困难时期,数以千万农民饿死,也是“形势大好”,或者是“七分成绩,三分缺点”;“七分天灾、三分人祸”;“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以至饿死人的数字,没有人敢统计,更不能公开去讲,谁讲谁就是“对大好形势的污蔑”,谁就是“阶级敌人”。所以三年困难时期,究竟饿死了多少人,特别是全国或者全省的具体数字,更没有人敢统计。只是偶而有个别的典型调查中出现过一些具体数字,也不敢说是饿死,那时有个比较普通的专用名词————“非正常死亡”。小岗这个调查中饿死人的数字,是一个一个统计的,是很准确的。而且在凤阳,在皖东、淮北以及黄淮流域相当一部分地区具有代表性。

  小岗调查的作者吴庭美,是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当时是凤阳县委的工作人员。他出身农村,家就在小岗,对小岗、对农村情况非常熟悉,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这篇调查不仅真实,而且很有感情。我读过、写过不少农村调查,但像这篇调查实属罕见。它实际上是一份“中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使小岗这颗星星火种,乘十一届三中全会东风,迅速燃遍神州大地。

  小岗调查引出我的回忆与思考

  看了这份调查,我不由得联想起我下放到农村写的《山东省惠民县李家店三个生产队包产到户的调查》(1962年6月)。这两份调查所反映的是一样的:农村由于大刮“五风”,生产力受到严重摧残,民不聊生,因此迫切要求包产到户。特别是所反映的受灾情况,何等相似啊!李家店村原有225口人,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达75人,占全村总人口33.3%;1962年6月的劳力,45人中有15人(占33.3%),营养不良,是长期病号(干瘦、严重水肿病),不能参加劳动;原有耕牛32头,仅剩下5头,其中能干活的只有3头,耕地大部分荒芜。饿死的人数、农民生活困难情况等与小岗村都很相似,所以偷偷地搞了包产到户。

  1962年春天,我到李家村认真调查了十多天,冒着巨大政治风险,实事求是地写出了这篇调查报告,讲了他们为啥要搞包产到户和包产到户的做法,特别写到群众对包产到户的反映:“包产到户既不是地主的要求,也不是富农的要求,更不是富裕中农的要求,而是广大贫下中农的要求。”有人说:“‘千条万条不如这一条’,‘活命是第一,上天堂是后事,吃不上饭这辈子上不去天堂’。”“包产到户成了该村社员的普遍要求,即使那些劳动力弱和无劳力户也都赞成……”群众对包产到户要求非常强烈。

  初稿写出之后,给村干部看了,一一进行核实;县委领导看了也满意。

  新华社内参部领导夏公然认为很好,准备在“只要国富民强,何惧包产到户”栏题下,在《内部参考》上发表。没想到在送审中,风向已转,此文遭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严厉批评,并责令编辑部和作者进行检讨。在内参部领导保护(夏公然承担了全部领导责任)下,我一个检讨混过了关。但这篇调查连累了李家店村的有关干部群众以及惠民县有关领导,他们的包产田也被收回。在以后的历次运动中,这篇调查成了我得一次又一次进行检查的“错误”。

  万里表态:我支持你们这样干

  令人欣慰的是,万里对小岗这份调查如此重视,给了这么高的评价,并准备去小岗给予支持。我从中看到了希望,这同1962年李家店包产到户调查将是完全相反的结局。

  根据万里的意见,1980年1月24日,正当小岗农民紧张不安、等上级领导表态的时候,我们随同万里及地、县一些领导,来到了小岗生产队。

  万里下车以后,二话没说,挨家挨户看了一遍,只见各家各户能装粮食的东西都装得满满的,有的屋里放不下,放到外面埋下存储起来。万里看过之后,高兴地对小岗干部和群众说:“你们这样干,形势自然会大好,我就想这样干,就怕没人敢干。你们这样干了,我支持你们。”

  当有的社员说到“现在有人批我们小岗‘开倒车’”时,万里当即表示:“地委能批准你们干3年,我批准你们干5年。只要能对国家多贡献,对集体能够多提留,社员生活能有改善,干一辈子也不能算‘开倒车’。”

  对于多年吃够“左”的苦头的小岗农民,万里的讲话是个莫大的支持和鼓舞。他们高兴得快蹦起来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有的社员顾不上再与省委第一书记吐心声了,急忙回家炒花生。他们一边把炒好的花生送到客人面前,让大家共享丰收果实,一边一把把地往客人的大衣兜里装。

  面对此情此景,万里深受感动,他语重心长地对随行的地、县负责人说:“咱们不能再念紧箍咒了,你们说是不是?”

  一位乡干部问万里:“别的地方学小岗也搞包产到户可中?”万里说:“可以,只要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哪个学都行!”

  万里冒着巨大政治风险说的这番话,像一股暖流注入农民的心中。人们满含热泪,衷心感谢万里,称赞他是安徽人民的好领导。

  临走,万里一再叮嘱社队干部:一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实事求是;二要不卖过头粮,要接受3年灾害时的教训;三要带领全体农民,不但要把粮食生产搞上去,还要大力发展工副业,使全村农民尽快富起来!

  回到合肥后,万里在省委常委会上,捧出小岗社员送的花生,一边叫大家品尝,一边讲小岗的情况。他再次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管采取哪种形式,只要能增产增收,对国家能多贡献,对集体能多提留,社会生活能大改善,就是好办法,就都应当支持。

  万里小岗之行,肯定了包干到户,使凤阳县的大包干责任制,在进一步完善中迅猛发展。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2亿多公斤,比1978年增长49%,人均收入达150元,比1978年的81元增长85%。仅仅一年时间,就摘掉逃荒要饭的帽子。

  万里在1980年初视察小岗并对“包干到户”表示公开支持和赞扬,不久就调到了中央。他虽然离开了安徽,但对小岗十分关心,我每次去安徽,他都要我到那儿去看看。对万里的支持和关怀,小岗农民也十分感激,每次见到我,他们都问万里的身体情况,向他表示问候。有一次有位农民要我给万里捎只老母鸡去,要他好好保养身体,希望他健康长寿。

  1994年5月9日,听说万里退下来,村干部严宏昌(原小岗生产队副队长、包干到户发起人之一)代表小岗农民到北京,特地到中南海去看望万里。万里会见了他们并同他们亲切交谈。

  万里谈如何对待小岗这个典型下面我想以小岗为例,谈谈先进典型是怎样产生的,以及万里是如何对待先进典型的。

  小岗这个农村改革中的先进典型是怎样出来的?从小岗调查材料来看,是在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激发下,群众自发搞起来的,而且是在当时中央政策明确规定“不许”的情况下,瞒上不瞒下,偷偷搞起来的。此前,外部很少有人知道。搞了一年,大见成效,吸引周围群众纷纷仿效。于是引起争论,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正在激烈斗争的关键时刻,万里到了小岗。他不但没有批评,而且予以支持和表扬。于是小岗这颗星星火种,势若燎原,在江淮大地迅速燃烧,进而燃遍神州大地,为中国农村改革开辟了新纪元。

  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会遭到保守思想和旧习惯势力的抵制和反对。当皖东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满怀喜悦时,邻省江苏农村还在搞“大呼隆”,一些社队对着安徽用高音喇叭广播,树起大标语牌子,表示“坚决抵制安徽分田单干风”。于是安徽这边一些农民在庆幸之余,感到江苏落后了,有的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万里当即告诫说: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如果江苏那边一旦也搞起了家庭联产承包,很快就会赶上和超过你们,甚至把你们甩得老远的。他们的生产条件和经济基础,特别是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要比你们好得多,高得多。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够达到的,不可能像包产到户那么容易立竿见影。

  80年代,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去凤阳、滁县地区,万里几次对我说:要告诉小岗农民带头搞了包干到户,在中国农村改革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应该肯定;但不要为此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要看到“温饱容易、致富难”。希望他们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努力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在致富道路上也能走在前面。

  在谈到如何正确对待先进典型时,万里说:事物发展都是由点到面,不同时期、不同方面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先进典型。先进典型是走在前面的,起带头示范作用。抓点是为了面,是为了带动全面工作的发展,先进典型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不是凭“长官”主观臆断造出来的,更不是自封的。领导者的任务是在于发现它,总结推广它的经验,使其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先进典型也要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靠“开小灶”、“吃偏饭”树起来的典型,不仅创造不出真经验,也失去了典型的先进意义,甚至劳民伤财,适得其反。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任何一个先进典型,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起带头作用的,不可能样样先进,全面先进,永远先进,更不能一劳永逸、终身先进。小岗也不例外。

  对小岗的致富,万里多次作过指示;但小岗还是落后了。

  时间已经过去近20年了。过去我经常去小岗,差不多是一年一次,有时两年一次。去年我又去两次。小岗的状况,究竟是怎样?总的感觉是小岗在实行包干到户、迅速解决吃饭问题上带了头,在农村改革初期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省、地(市)、县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怀和支持,做了不少工作,给了不少帮助,但在以后几年的致富路上,他们发展不快,甚至有些落后了。特别是邻省的那些经济发达地方,不仅超过了他们,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了。

  原因在哪里?据有关方面领导反映:一是,确实有些不思进取了,或者确实有些满足了。小岗实行包干到户,一年翻身,解决了温饱,就不用再讨饭了,他们普遍感到很满足了。1984年冬天,我到小岗访问时,他们说,现在不仅吃得饱了,而且吃得好了。有位老太太高兴地说,“现在是天天过年。可不是嘛,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大米白面,现在顿顿饭都是大米白面,想吃肉就到集市上割点。”

  “比过去的地主生活都强着咧!”“从来没有过的好日子!”当今的好生活对这些逃过荒要过饭的小岗农民来说,真是作梦也没有想到的。包产到户后,他们一心扑在生产上,很少出去,不知道外边的情况,于是就满足了。“知足常乐”,容易满足,这是长期贫困落后的农民的一大特点。

  二是,受到文化科学技术水平限制。小岗农民文化水平低。7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个文盲村,全村没有几个人识字。现在村里还没有一所完全小学,孩子们在村里读了二年级以后,就要到外村去上学。不要说读高中,读过初中的也很少。老队长严俊昌50多岁,到现在基本还是个文盲。他生了8个孩子。他的儿子是全村少有的“秀才”,大前年高中毕业,去年接任村支部书记职务。各级领导一再强调要他们重视教育,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可是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去年我两次到小岗村去了解情况,深深感到小岗是落后了,不要说就全国而言,就是在凤阳县也属下游。全村适龄儿童还没有全部入学,上中学的很少。在村里碰到一个15岁的女孩,顺便问了问她今天怎么没上学?读过几年书?她说:“没上过学,一年也没上过。”我问她:“为什么不读书,是不是没钱读不起呢?”她回答说:“不是,读书有什么用!是我不想读书的。”旁边一位30多岁的妇女说:“念上个一两年,也和没念差不多,庄稼人靠劳动吃饭,读不读书没有多大关系。”

  这也许是个别的现象,但现在小岗村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农村改革已经快20年了,小岗至今也不过是停留在兢兢业业地把他们的那几百亩地种好的水平上。因此生产结构不合理,多种经营不发展。粮食生产是大幅度增产了,但比较利益低、卖粮难、农民收入低、经济不发达。这与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很不相称。

  小岗确实落后了,小岗村的一些干部对他们这种状况不是没有察觉。90年代初期,副村长严宏昌就跑凤阳、跑合肥,直到北京,到处问计求援,1994年春天,他们居然来到北京,看望当年支持他们搞改革的老省委书记万里。万里听了他们的汇报后,当即指出:“一定要注意人才培养,抓好教育才有出路,人才问题很重要,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生产能否上得去,经济能否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素质。”“你们可以和上海等发达地区建立联系,有组织地派人到那里打工,订个两三年的合同。这样,既能赚到钱,又学了技术,人才也培养出来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嘛,要发展工业,办好乡镇企业……”

  其实,类似的话,80年代中期,万里就多次谈到过,我也多次转达过,但是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直到去年我两次去小岗,又问了问他们这方面情况,发现他们一是不重视教育,二是不愿意外出打工,依然墨守成规,土里刨金。我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他们回答说:“不愿意离家,不愿意受他们‘剥削’,以前外出是因为吃不饱,现在吃得饱、吃得好了,把地种好就行了。”我想,这正是小岗的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岗一些干部群众认为,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他们带头搞了“包干到户”,为中国农村改革做出了贡献,所以,在致富方面,领导上应当给予经济上的扶持。他们也曾多次找上级领导要钱。对此,万里认为,在思想上、政策上、技术上,扶持是必要的,但是他不赞成给钱、给物,在经济上给吃“偏饭”,要强调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事实证明,先进典型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当上典型就一定永远先进?是啊,大寨是农业集体化、公社化时期的典型,小岗是农村改革实行包干到户时的典型,但在高速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它们就不一定还是先进典型。

  在对待先进问题上不能为了先进而先进,以至把先进当包袱。

  90年代初期,小岗在村口造了个牌楼,严宏昌请万里题个词。万里予以坚决否定。他说:“不,不题!我不赞成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修坟、修庙之举我是不支持的。要扎扎实实地搞好生产。”

  我到小岗,看到他们的变化真大,不仅都吃饱了,吃好了,而且家家都盖起了新房。昔日的茅草屋要不是特意留下几处作纪念,早就荡然无存、踪影皆无了。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与他们经济发展很不适应、很不相称的事情:一是他们在村头盖了个牌楼,花了不少钱。我曾半开玩笑地对他们说:搭了这么个东西有必要吗?不仅影响村容,还可能有碍交通。二是,盖了气派的村公所办公楼。除了偶尔开会,常年空着,还得有人去管理。我说,有这个钱为什么不用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什么不可以办些村办企业?万里对小岗村一直是很关心的。去年冬天,小岗村为了纪念省委《六条》发布20周年,与邻省江苏经济发达的先进村————张家港市长江村,进行“结对联动振兴”活动。他们派人专程到京请万里去。万里说他去不了,委托我去。我在会上有个简短发言,在表示祝贺的同时,希望小岗村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尽快提高文化、科技素质,特别要把培养人才作为发展经济的关键来抓。我还希望他们通过与长江村的联手,加快经济发展,走出新路子。

  18颗手印的真假

  关于这个问题,《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在他撰写的《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的兴起与失败》一书(199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客观介绍。看来他是作了大量调查分析的。

  我在安徽期间,多次去凤阳,最早是1977年冬天,1978、1979年每年都去两三次,最后那次是1980年1月24日,我随万里到了小岗。1980年2月,离开安徽之后,我又同吴象(原安徽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于4月、12月两次到小岗。此后几年,每年都去一次凤阳,几乎是每到凤阳就要到小岗去看看。这期间我从没看到过、也没听说过有个什么“契约文书”、“18颗手印(有的说是20颗)”之类的说法。

  后来,大概是1988年,好像是在一本文学刊物上,我第一次看到“秘密会议”、“契约文书”、“18颗手印”的说法。因为那是登在一本文学刊物上的。文学创作据说允许一定程度的夸张和“合理想象”,因为它不是新闻报道,不一定完全真实,所以我也没在意。何况我没听说过、没看到过的东西,并不等于就是没有和不存在。后来,在一些刊物、一些电视中,也多次出现印有18颗手印的所谓“契约文书”的照片、音像。于是,有些关心此事的人见我就问:这份材料你过去知道不知道,听没听说过?我只能如实回答:“不知道”,“没听说过”。

  不过,我也确实觉得有些蹊跷,如果确有此事,我去了那么多次小岗,同小岗干部和群众,以及地、县、乡各级领导有过那么多接触,这么一段精彩的新闻,为什么我这么一位对他们非常关心和支持的记者,竟然一点不知道;何况1980年初万里去了小岗,作了充分肯定、支持,并把它作为典型向全国推荐,这种光彩的事有什么值得“保密”的?于是,当我看到当时的滁县地委、凤阳县委领导都问:过去是否见到这份“契约文书”?他们也都说“不知道”,“没看到过”,有的还说“没听说过”。

  从种种情况分析,一般认为那张所谓18颗手印的“契约”可能不是真的,或者不是原件。至于开秘密会议,订了三条规定,可能是真的。80年代初期,一些到过小岗的人有的也说听到过类似的传说。我过去对此似乎也有些耳闻,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真的。后来一位知情者告诉我:秘密会议和三条规定、按手印是确有其事,但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那份“契约文书”不是原件。此后,我又从当时的县委领导和当事人那里得到证实,说是原件已经没了,那是为了拍电影重新补制的。

  对这件事如何看?确有些不同看法。我曾经讲了我的一些看法。我认为,小岗在农村改革中,带头搞包干到户是确凿的事实。吴庭美1979年底写调查本身,不仅说明小岗带头搞包干到户事实;同时,也明确地讲到了是“瞒上不瞒下”、“偷偷摸摸”搞的。这足以说明“秘密会议”、作出“几条规定”是真的。因此,我认为有没有那张“契约文书”都无所谓。不过原件没有了,补上一个也可以,但不能冒充原件,必须加以说明,否则“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甚至会带来副作用,人家会怀疑你的其他方面都是否真实?有的认为,反正是确实有那些事情,原件没有了应当补上,补上也就补上了,小岗人也不懂,已经过去的事了,没有必要再翻腾。
http://china.eastday.com/c/20150716/u1a8798207_K26843.html
这篇文章很好地回答了眼下某些人整天鼓噪的所谓“小岗第一个分田结果那么穷,华西没分田结果那么富”的理论,赞一下!
这篇文章很好地回答了眼下某些人整天鼓噪的所谓“小岗第一个分田结果那么穷,华西没分田结果那么富”的理论 ...
华西是啥时候富的?毛的时候富吗?
用小岗和华西打擂台的人,就是骂别人是“爱国贼”的那些人!
山人o5o4 发表于 2016-1-15 17:18
华西是啥时候富的?毛的时候富吗?
但是华西没分田,所以某些人就自以为有了争论的资本咯!
华西是啥时候富的?毛的时候富吗?
华西村在六几年时候就是先进典型,大队统一核算制度,以当时标准还真是富裕
华西村在六几年时候就是先进典型,大队统一核算制度,以当时标准还真是富裕
60年代的华西村有80年代的小岗村那么富吗?全国10万个生产队,怎么赶了20年都没几个赶上60年代的华西村,一承包,就都赶超60年代的华西了呢?
山人o5o4 发表于 2016-1-16 09:29
60年代的华西村有80年代的小岗村那么富吗?全国10万个生产队,怎么赶了20年都没几个赶上60年代的华西村, ...
小岗村分田红手印是伪造的,谢谢
赵章办事 发表于 2016-1-16 09:34
小岗村分田红手印是伪造的,谢谢
嗯嗯,大包干其实都是幻觉,都是伪造的!只有人民公社是真实的!你们都被骗了!走资派们伪造了18个红手印,然后忽悠农民把地都分了,不然农民谁愿意分地啊?!!是吧?
水之秋 发表于 2016-1-16 09:45
嗯嗯,大包干其实都是幻觉,都是伪造的!只有人民公社是真实的!你们都被骗了!走资派们伪造了18个红手印 ...
对啊,新中国也是伪造的,我们其实都生活在美国呢
60年代的华西村有80年代的小岗村那么富吗?全国10万个生产队,怎么赶了20年都没几个赶上60年代的华西村, ...
说实话,刚才回的时候没看到是你,知道是你还真不会回。

六十年代华西有没有八十年代小岗富不好说。最迟1972年的华西绝对比1984年的小岗富
kwzolo 发表于 2016-1-16 09:16
华西村在六几年时候就是先进典型,大队统一核算制度,以当时标准还真是富裕
不要打人脸么,不过话说现在很多富的地区的确以前也都还可以。不知道是地方造就了人还是人造就了地方。
这里竟然没有四人帮的大包干,公平不

kwzolo 发表于 2016-1-16 09:58
说实话,刚才回的时候没看到是你,知道是你还真不会回。

六十年代华西有没有八十年代小岗富不好说。最 ...


为什么全国10个生产队,用了10多年都赶不上60年代的华西,一承包,就都能几年赶上60年代的华西,再几年赶上72年的华西?
kwzolo 发表于 2016-1-16 09:58
说实话,刚才回的时候没看到是你,知道是你还真不会回。

六十年代华西有没有八十年代小岗富不好说。最 ...


为什么全国10个生产队,用了10多年都赶不上60年代的华西,一承包,就都能几年赶上60年代的华西,再几年赶上72年的华西?
小岗村分田红手印是伪造的,谢谢
当年小岗村冒死单干是不是伪造的?全国农民欢天喜地欢迎单干是不是伪造的?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1-17 00:24
当年小岗村冒死单干是不是伪造的?全国农民欢天喜地欢迎单干是不是伪造的?

才过了10来年, 就变成了"农民真苦, 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  为什么啊?


f1.jpg


f2.jpg
才过了10来年, 就变成了"农民真苦, 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  为什么啊?
因为农民温饱之后,不再满足于温饱,农业满足不了几亿农民对发财的渴望。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1-17 07:59
因为农民温饱之后,不再满足于温饱,农业满足不了几亿农民对发财的渴望。
呵呵, 已经不是不满足温饱的问题了.

而是80%亏本的问题. 性质完全不同.

80年代承包初期, 有农民痛哭要求早死的现象吗?

f2.jpg
呵呵, 已经不是不满足温饱的问题了.

而是80%亏本的问题. 性质完全不同.

生产队时期,农民自杀率比80、90年代高的多。

亏本是暂时的,后来免税、补贴、工业化就来了。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1-17 08:42
生产队时期,农民自杀率比80、90年代高的多。

亏本是暂时的,后来免税、补贴、工业化就来了。
免税、补贴、工业化就来了?

那国家直接发钱把农民大爷养着不就完了?

要啥分田,要啥单干啊?

另外,“生产队时期,农民自杀率比80、90年代高的多”属于空口胡咧咧,可有证据?
免税、补贴、工业化就来了?

那国家直接发钱把农民大爷养着不就完了?

单干了,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解放进城了,工业化了,国家有钱了,才能免税补贴。生产队只会收沉重的农业税。

生产队时期和80年代,我老家一个几百人的村子,几乎每年有人自杀。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1-17 09:03
单干了,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解放进城了,工业化了,国家有钱了,才能免税补贴。生产队只会收沉重的农业 ...
“单干了,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解放进城了,工业化了,国家有钱了,才能免税补贴。生产队只会收沉重的农业税。”

典型的无知言论
诸位争论大包干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一个生育率的问题?
你们谈三年自然灾害会谈到生育率,谈放开二胎会谈生育率,为什么谈大包干的时候就忽略了生育率呢?
大包干之前,社会平均生育率是多少?分田以后的平均生育率是多少?
以我们村为例,公社时期生三个四个的很常见,五个六个的不稀奇,七个八个照样有。这样一来,一家女主人的黄金劳动年龄基本是在怀孕、坐月子、带孩子、怀孕、坐月子...中度过的。分田以后,基本已经严格实行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解放了家庭另外一个劳力,才使得家庭财力得以积累。
试想一下,如果分田以后每个家庭仍旧生四五六七八个,这个日子能比公社时期好到哪里去?
现在的农村,富了村支书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1-17 08:42
生产队时期,农民自杀率比80、90年代高的多。

亏本是暂时的,后来免税、补贴、工业化就来了。
看来你还是没看明白关键点是什么.

照这么说, 我也可以讲, 公社时期的困难也是暂时的, 等以后国家提高收购价了, 不收提留了, 不收农业税了, 公社的农民一样可以拿到实惠, 是吧?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1-17 09:03
单干了,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解放进城了,工业化了,国家有钱了,才能免税补贴。生产队只会收沉重的农业 ...
所谓劳动力解放进城, 真正是在90年代以后, 80年代城市照样对户口卡得很严, 而且当时主要还是国营工厂, 招人有严格限制. 倒是80年代乡镇企业吸纳了很多农民. 而 当时的很多乡镇企业,其实本身还是集体性质的, 起源就是公社时期的社队企业.

youfenyu8 发表于 2016-1-17 11:59
看来你还是没看明白关键点是什么.

照这么说, 我也可以讲, 公社时期的困难也是暂时的, 等以后国家提高 ...


也会的,但继续生产队的话,三五年内看不到希望,十年八年也看不到希望。

乡镇企业兴旺的根本原因是农村搞活了,有点钱了的农民和城市居民对各种商品需求旺盛,是分田一下子拉动了农村对商品的需求。
youfenyu8 发表于 2016-1-17 11:59
看来你还是没看明白关键点是什么.

照这么说, 我也可以讲, 公社时期的困难也是暂时的, 等以后国家提高 ...


也会的,但继续生产队的话,三五年内看不到希望,十年八年也看不到希望。

乡镇企业兴旺的根本原因是农村搞活了,有点钱了的农民和城市居民对各种商品需求旺盛,是分田一下子拉动了农村对商品的需求。
我们来设想一下:
公社时期,一对夫妇平均生育四个子女(没有查统计数字,根据身边样本自己统计的,如有网友能提供全国统计数字,我改正),这样,一个育龄妇女至少有6年是处于不能参加下地这种重劳动的,而这6年恰恰是她们作为一个壮劳力的黄金时间,过了这6年,她们的体力心力都已经大不如前...
为什么公社时期的生育率如此之高?仅仅一个没有执行计划生育和卫生条件提高是解释不了的。同时期不实行计划生育和卫生条件一样提高的国家和地区海了去了,能达到中国这种生育率的凤毛麟角...
正是因为公社制度,公社兜底平均分配,农民们才想生敢生。生他八九十来个,反正你不能少我口粮,大不了集体的账户上留个红字,我年年旧债添新债,你能耐我何?这就是相比同样生产力不高的自耕农时期,弃婴杀婴行为较少的原因...
分田以后,一方面正好开始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另一方面,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生产方式也有助于计划生育的推行,没多少人愿意凭着手里分到的两个人的口粮田生上四五六七八个孩子了,生育率自然下降...
如果分田前后维持一样的生育率,你再包干也没什么用,不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农民现在仍旧是赤贫...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1-17 08:42
生产队时期,农民自杀率比80、90年代高的多。

亏本是暂时的,后来免税、补贴、工业化就来了。
生产队时期,农民自杀率比80、90年代高的多。

这个有根据吗?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1-17 00:24
当年小岗村冒死单干是不是伪造的?全国农民欢天喜地欢迎单干是不是伪造的?
全国农民欢天喜地欢迎单干?

我没见过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有少数几个天才12,3岁就参加高考上大学了,绝大多数十八九岁才达到同样水准,这很难理解?
我们来设想一下:
公社时期,一对夫妇平均生育四个子女(没有查统计数字,根据身边样本自己统计的,如有网 ...
错,从1962年开始,中国总和生育率处于不断下降过程,尤其是1970年到1980年之间是生育率下降最大且最迅速的时期,从5、9急剧下降到2、3。

恰恰是撤公社,生产队,建乡,村以后,生育率重新上扬,从1982年的2、4升回1990年的2、6,鉴于同一时期,城市一胎制执行得力,可见农村生育率上升更多更快
错,从1962年开始,中国总和生育率处于不断下降过程,尤其是1970年到1980年之间是生育率下降最大且最迅速 ...
新中国建立后,妇女总和生育率经历了迅速上升(1950-1957),大幅下降(1958-1961),猛烈反弹(1962-1963),高位整理(1964-1971),逐渐下降(1972-1990),低位徘徊(1991至今)几个阶段。
我百度复制的,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1-17 13:10
也会的,但继续生产队的话,三五年内看不到希望,十年八年也看不到希望。

乡镇企业兴旺的根本原因是 ...
如果真想研究的话, 请BAIDU搜索"周家庄人民公社".

另外,80年代的很多乡镇企业恰恰没有像农田那样被分掉, 而是继续集体制, 普通农民同样可以从乡镇企业的分红中得到好处.
马桶上的沉思 发表于 2016-1-17 15:02
新中国建立后,妇女总和生育率经历了迅速上升(1950-1957),大幅下降(1958-1961),猛烈反弹(1962- ...
也就是说,你在现在百度之前,压根不知道是不是?

你也知道数据不准确,那就不必拿出来显眼了

中国统计局官网,中国统计年鉴2015

看清楚了没有?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5/indexch.htm
二、人口
2-1 人口数及构成
人口出生率.jpg
马桶上的沉思 发表于 2016-1-17 13:19
我们来设想一下:
公社时期,一对夫妇平均生育四个子女(没有查统计数字,根据身边样本自己统计的,如有网 ...
还有

1950年,世界人口25.3亿,中国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占世界人口比重23.7%
1980年,世界人口44亿,中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十亿三千一百八十八万二千五百十一人,占世界人口比重23.4%

鉴于中国人均寿命增长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从人均寿命35岁增加到65岁,从远低于世界平均到高于世界平均,这种情况下居然敢舔着脸说中国生育率高?
有一个提议,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说错了,打脸的请随意,生气的就不要了,因为气坏身体我担不起责任。
就是我们谈到小农和合作社的时候,能不能不要把小农去和30年前比,可以吗?我们是要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老扯老早以前的事,有意义吗?有意思吗?
再说也难免被人说是xx三十年发展总路线什么的。
就事论事,不要谈那些不想干的事
支持小农小户,单打独斗,谈理由。
支持规模化的,谈想法和措施。
也就是说,你在现在百度之前,压根不知道是不是?

你也知道数据不准确,那就不必拿出来显眼了

首先,我早就说了我没查统计资料,我是根据自己身边的小样本统计的。
其次,你说的是总和生育率,不是生育率,80年代是一波生育高峰,你想反驳的话最好提供统计年鉴的总和生育率数据,谢谢!
还有

1950年,世界人口25.3亿,中国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占世 ...
世界人口数据是怎么来的?是估值还是普查值?估值能否作为证据?
世界同期人口翻倍的国家有几个?生育率比中国还高没理由不翻倍吧?
马桶上的沉思 发表于 2016-1-18 09:13
世界人口数据是怎么来的?是估值还是普查值?估值能否作为证据?
世界同期人口翻倍的国家有几个?生育率 ...
世界人口当然是估值啦!除了欧美苏中外,全世界其他国家有能力进行户籍统计和人口普查的国家少的可怜。

不能的话,你的论点:中国生育率比其他国家高又是怎么来的?

合着你脑袋一拍得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结论,别人要“精确的统计”才能当依据来驳斥你?这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