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尧都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41:25
最近,中国考古学界大事儿不少,热闹非凡,南有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工程已至最紧张时刻,墓主的主棺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12月底可以得到墓主人的消息。而北方则有山西陶寺的考古好消息,关于陶寺的第一部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出版——《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这部经过几代考古人整理、编纂、修改,最终集结而成的考古报告备受关注。1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研讨会,考古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高炜介绍,《襄汾陶寺》是由多位考古学家参与编写,通过15个专题对陶寺遗址考古资料做了科技检测分析,代表了中国史前考古与现代科技手段联合攻关的学术范式。
其实,山西陶寺的考古工作早就引起过众人关注与舆论热议,这是因为考古工作者根据出土发掘,推断该遗址为“尧都”平阳。这观点一出,叫好声与批评声顿时涌现。直到今年早些时候,北京大学著名考古专家李伯谦仍再次提出山西陶寺即“尧都”平阳这一论说。

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真如我们所想吗?“尧都”这一说恐怕也非如此简单。
首先,列举一组名词:盘古、燧人氏、神农氏、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炎帝、黄帝、蚩尤、尧舜禹、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可能大家从小学学大禹治水开始,就已经熟悉这些名词。这些人物或事件都属于上古时代,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神话传说时代。我们所说的“尧都”就存在于这个时代。
其次,再看这段描述: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遗址面积300万平方米左右。1978年至1985年,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原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对陶寺遗址做了大规模发掘,主要是居住址和大片重要墓地,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墓葬1100余座,获得陶器、石器、礼乐器、装饰品等数量繁多的精美文物,为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特别是红铜铸造铜铃与类似文字符号的发现,引起海内外关注。根据现在考古技术的检测,该遗址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时段上来讲就是上古时代。

那什么是上古时代?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时代,也称“三皇五帝时代”、“远古时代”等。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认为:“我国,从现在的历史发展看,只有到殷墟时代,才能算作进入狭义的历史时代。此前约一千余年,文献中还保存一些传说,年代不很可考,我们只能把它叫作传说时代。”
将这些列举的名词与陶寺遗址的发掘一起放到这个时间范畴内来看,可以发现,在同一时间、事件框架内,使用的是两套话语系统,一则是带有浓重神话色彩的“历史描述”,一则是质朴的考古出土,而我们现在就在两者之间寻找相互印证的证据,以期说明这些人物与事件确实存在于某个地点。因此,我们分别从这两套话语来了解、或想象与陶寺、尧舜禹有关的那个遥远时代。

不同寻常的陶寺遗址:革命?全民性?礼制?
陶寺所在的时间大约为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晚期,这正是陶寺“大出风头”的时代。陶寺都城规模巨大,四周一周夯土城墙,城墙圈围起的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墙周长约7公里,宽一般在8米左右,高可阻人。这是将陶寺判断为城的重要原因。
在陶寺的考古出土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在贵族随葬品中已显现出“礼”——其中有几件重器,应属于陶寺文化早期上层社会专用器物。

蟠龙纹陶盘
一是龙盘,即彩绘蟠龙纹陶盘。描绘在黑色磨光陶衣上的朱红色龙纹,在陶盘内壁和盘心作盘曲状。龙纹似蛇似鳄,看起来像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的合体。陶盘的用处是盛食器或水器,但从彩绘陶盘的制作工艺来说,应是祭器而非实用器。这样物品在陶寺早期的几座大型墓中发现过,每座墓只有一件,有些墓出土的陶盘虽有绘彩但无蟠龙纹,由此猜测蟠龙图像有特殊含义,可能代表身份、也有可能是部落族徽。

二是鼍鼓、特磬,鼍鼓是蒙鳄鱼皮的木鼓,特磐指单枚使用的大型石质打击乐器。《诗经》中有“鼍鼓逢逢”这类描述,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为宫廷庙堂乐器。这两件器物主要在陶寺早期大墓中出现,一般每墓放鼍鼓两件,旁置石磐一件。从这两类乐器的使用来说,似乎当时已经有一些与“礼乐”相关的秩序,代表身份等级,也意味着权力的大小。只是从现有物件来看,还比较模糊,或许也可以猜测这只是“礼乐”萌芽时期。

近年陶寺大墓中,发现一座堪称同期墓葬中最高级的大墓,出土100多件套随葬品。一具船型木棺安放在墓室底部正中。木棺由一根完整的木头挖凿而成,通体红彩,上覆布质棺罩。一副完整的公猪下颌被高置在墓主人头端的墓壁中央,以其为中轴,这面墓壁下方两侧各倒置着三件彩漆柄的玉石钺和戚(钺的一种)。棺木左侧与墓壁间排列着4柄青石大厨刀和7块木案板,厨刀下的骨骸和朽灰表明下葬当时案板上放着鲜猪肉。墓室周围还存有很多带漆木架的彩绘陶器、漆器、玉器等。
类似这样的大墓在已发掘的陶寺墓葬中,数量极少,不足1%。在一处墓地已发掘的1300多座墓葬中,近90%是仅能容身、空无一物的小墓,10%左右的墓随葬几件或一二十件器物。从这点判断,陶寺社会有呈现“金字塔”式等级结构。

在陶寺遗址中,还发现了两个很特殊的物品,这两件物品从我们一般的知识理解中来看意义非凡,但是从当时墓葬出土来看却又并非如此。
第一件是红铜制作的铜铃,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复合范铜器。铜铃很小,长五六厘米,宽两厘米多,做工粗劣,经成分测定,铜铃系将近98%的纯铜铸成,而非后来的合金青铜。然而,它的意义在于在龙山时代的中原地区已经出现复合范铸造工艺,可能成为日后青铜礼器大量出现的技术条件。
但是,这件铜铃并非出现在大墓中,而是出现在一座仅能容身的小墓,陶寺文化晚期。铜铃大约挂在死者腰部或下腹间。墓中除了这个铜铃也没有别的物件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很难认为这与后世的青铜时代有绝对的承继关系。至少在陶寺时代,铜器还不能称为礼制的代表,而我们也没法找到其他的证据说明陶寺的铜器铸造与日后在河南一带出土的大量青铜礼器有绝对关系,或者可以说也许这是多源起源。当然,这个铜铃也许还有别的解释。后来在陶寺晚期的一座中小型墓中也发现过一件铜齿轮形器,其中含坤,器物带在墓主人手臂,专家推测是饰物。
另一项则是类似文字的符号。这是在陶寺遗址居住区的一个灰坑内发现的,在一件残碎的陶扁壶上,有朱红彩笔画痕迹。据观察过扁壶的哈佛大学张光直教授推测:“会不会是字?”随后也产生了大家对朱书符号的更多猜测,“易”、“尧”、“文邑”等观点频现,“尧”当然可与“尧都”这一猜想符合,而“文邑”是有专家认为这是夏邑。


陶扁壶朱书
对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许永杰教授有过一段详细的解析。
“现在学者多相信文献上讲的“尧都平阳”,尧的活动地域就是今天山西境内。现在陶寺是尧都所在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陶寺发现了“文字”,在陶器上见到了朱书的陶文。

但是第一个问题:这个陶文是写在一个绳纹陶器——扁壶上的。这件东西并不是陶寺遗址最漂亮的陶器,不好理解为“重器”。假如这个器物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具,那这么重要的文字——表明“文明”和“尧都”——会写在一般的器物上?
第二个问题:这件写有两个文字的器物是绳纹扁壶,具有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主要在现山东境内)晚期的因素,“文”、“尧”写在“山东货”上?很难理解。
第三个问题:陶壶上的两个字,其中一个是“文”,大家基本认可了。另一个字怎么认?发掘人何努说是“尧”;学者罗焜说是“易”,也就是阳光的“阳”,“易”或“阳”都跟尧相联系;《考古学报》执行主编冯时认为是“邑”,邑是指无城墙的聚落,“文邑”与夏相联系,夏的都邑叫“夏邑”,“文邑”就是“夏邑”。不过,这个说法有问题,因为陶寺遗址发现城墙了,很难说是“邑”。
第四个问题:现在我们不管把这个字认成什么,认定的基础都是跟甲骨文对比,以甲骨文“隶定”的。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是一个文字系统,但商以前的文字和甲骨文是不是一个文字系统?说不清楚。

商晚期殷墟的甲骨文是大量的,但商早期的文字是什么样?商早期的二里岗遗址据说发现了文字,但就数个,和殷墟连接还有困难,也就是说文字目前能不能追到商代早期都很难肯定。另外,夏的文字如何,没有考古发现可以说明。夏族和商族不是同一部族,他们的语言相同吗?记录语言的文字相同吗?没有能够说明的证据。假设陶寺遗存是尧部族的遗存,尧部族和夏族、商族是同一部族吗?他们的语言、文字一脉相承的吗?龙山时代与商晚期中间隔着商早期和夏,时间误差相当大,用商部族的甲骨文去“隶定”尧部族文字可以吗?即使到东周时期,从大的方面来看文字是一个体系,但各国还有各国的文字,有不一样的地方。那么用商的文字系统来给龙山时代的陶寺文字定位,应当说是有问题的。我这样讲不是完全否定,只是说有问题。”

然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告诉大家,当陶寺遗址出土现场呈现在考古学家面前的时候,让在场专家不寒而栗——在这个陶寺都邑曾发生过一场“暴力革命”:原来的宫殿区,这时已被从事石器和骨器加工的普通手工业者所占据。一条倾倒石器、骨器废料的大沟里,三十多个人头骨杂乱重叠,以青年男性为多。头骨多被砍切,有的只留面部而形似面具,有的头骨下还连着好几段颈椎骨。散乱的人骨有四五十个个体,与兽骨混杂在一起。壕沟里堆积大量建筑垃圾,有绘制蓝彩的白灰墙皮,几座大墓中的残存回填现象等,让人猜测当时可能发生过一场人为毁坏运动。

基于考古学者许宏的描述、推测,他认为:“种种迹象表明,这似乎是一种明火执仗的报复行为。而考古学家从日用品的风格分析,延绵数百年的“陶寺文化”又大体是连续发展的,也就是说,报复者与生前显赫的被报复者,应当属于同一群团。显然,作威作福的陶寺贵族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这场来自群团内部的血雨腥风,摧毁了它的贵族秩序和精英文化。”
但另一方面他也对“革命”后的陶寺有了新的疑惑:“革命”虽然削去了陶寺社会金字塔的塔尖,但这个社会仍延续了百年左右才最后消失。在这百年里,陶寺失去了作为权力中心的都邑地位吗?抑或从控制整个临汾盆地到仅保有塔儿山以北的“半壁江山”?它的社会上层在“革命”中仓皇出逃、另择新都,因而导致陶寺的衰落?还是这处都邑接近无政府状态,在高度的阶层分化后,社会归于“平等”,陶寺人在“共同贫困”中走完了他们最后一百年的历程?陶寺人的最终下落又如何?真如有的学者推测的那样,陶寺人是被逼北上到了内蒙古朱开沟一带?不过,与二里头关系密切的东下冯势力在晋西南的出现,应该是陶寺衰亡之后一百余年的事了。那么,又是什么人逼走了他们呢?

而且从陶寺遗址的整体布局来看,尽管有阶层分化,但各等级又处于同一墓地,并没有发现独立王陵区。几乎所有居民都被囊括进一个大的城圈。这种“全民性”,使我们对陶寺社会的进化程度也无法作过高估计。这或许是原始性的显现,也或许是区域和不同族群间文化特征的差异。
“尧都”一说怎么来?
这些都是考古发掘工作中出土的文物与场景,很质朴,不言不语。而考古学者面对这些沉默的物件,除了仔细观察、比对、技术检测等研究外,还要依靠一种方法就是检索文献材料。
随机举几个例子,如《汉书·地理志》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都城记》说:“晋阳城北二里有唐城,尧所筑”。另《后汉书·郡国志》中的“唐县”引注:“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及《太平寰宇记》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书,都有相似记载。这还涉及到尧及尧部族曾有过迁徙活动。郑玄在《诗谱》中说:“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阎若琚所著《尚书疏证》载:“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于是,有了“尧都平阳”之说,同时也印证了“尧始都晋阳,后迁平阳”的这一说法。太原有另一个古名为“北唐”,唐尧由太原迁都平阳,因太原地处平阳之北,为区别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阳之唐,以地理方位为准,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个“北”字。
大家仔细看上文所引用的文献材料,需要特别注意这些文献材料几乎都是后世文献,即使像《尚书》、《竹书纪年》(这些文献本身还存有真伪问题)的文献大约也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更何况有些文献本身也存在真伪之争,也就是并不能从考古或别的途径看到当时的直接文献记载,我们所得知的关于尧乃至整个上古时代的内容,都来自后世追述文献,而且也包含了很多神话传说色彩。从这一点来说,将陶寺与“尧都”互证并断定并不恰当。

这就是文章一开头引用的徐旭生先生的那句话,“只有到殷墟时代,才能算作进入狭义的历史时代”,也就是通常说的商被认为是“信史”,在此以前因为缺乏文字材料而无法确实,这与信不信是两码事。
如果用王国维的话来讲,就是“二重证据法”,即传世文献和地下文字材料互证的方法。上世纪初,正是用这种方法,最终确认甲骨文和殷墟的主人系历代商王,使商后期的历史成为“信史”。当时大师王国维也十分自信地提出,既然可以将中国历史确证到商晚期,那么要将中国历史的起源再往上追溯也是十分可能的。——这成为中国考古学家心底的梦。
因此,“对号入座”、“史从论出”的研究几乎从每一项重要考古发现的开始就存在了,也是我国考古的一大“特色”。但殷墟时代及其后的“历史时期”与前殷墟时代,在考古学研究对象与方法上有本质的不同,那就是对后者而言,使商王朝成为“信史”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地下文字材料(像甲骨文那样的文书而非个别字符)开始付诸阙如。几乎在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乐观自信的考古学家就开始把严苛的“地下文字材料”放宽到没有文字的“地下材料”,认为从年代、地望、社会形态、文化特征诸方面把它们与传世文献互证、检验,也可以确定夏文化甚至五帝文化等,从而将中国的“信史时代”不断推前。

有了这样的学术背景,再看陶寺的推论就比较清楚了。要知道这处大邑的发现,最初是有目的地寻找夏文化的结果。
什么时候考古学者又将对陶寺的“夏文化”判断改成“尧都”的呢?这是随着1980年代偃师商城的出现,对原本“二里头商都西亳”说造成冲击。在夏商断代有了新的认识之后,陶寺文化也出现了新的看法。据高炜先生梳理目前学界的认识是:“鉴于陶寺文化的中心区同后来的晋国始封地大致重合,根据《左传》昭公元年、定公四年记载,这一地域应即史传‘大夏’、‘夏墟’的中心区,又是唐墟所在。若仅从地域考虑,陶寺遗存族属最大的两种可能,一是陶唐氏,一是夏后氏。若从考古学文化系统来看,既已判断二里头文化主体为夏文化,而陶寺文化同二里头文化的两个类型又都不衔接,则将其族属推断为陶唐氏更为合理。”
而且,从高炜先生的这段话中大家可以发现,在上古考古学中存在着两种话语体系的混用。用考古学者许宏先生的一张图片,就可以清晰看出其中的问题。

“尧”是谁?“尧”的时代如何?
况且,即使我们将商后期认为是“信史”,但也不能解释商前期的问题,比如现在叙述商的王权体系时,仍夹杂很多部族起源的神话,而部族起源与中国创世神话之间密不可分。以“尧的家世谱系”为例,来看上古时代的“历史”叙述,尧和商之间也有一点关系。
相传尧父为帝喾,母为陈丰氏女。帝喾乃黄帝玄孙,在位七十年,“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黄帝、帝喾在《史记》中被列入“五帝”,但“五帝”这一说本身存在很多说法,被列入“五帝”的大概也不下七八位。帝喾死后由尧的异母长兄挚继位。挚在位九年,为政不善,而让位于尧。
高祖:黄帝
曾祖:玄嚣
祖父:蟜极
父亲:帝喾
——姜嫄,有邰氏,帝喾正妃。生一子,名弃,史称后稷被周族认为是始祖,后人尊为谷神,其后代姬发(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生母:庆都,陈丰氏,帝喾三妃。生子放勋,即唐尧。
——简狄,有娀氏,帝喾次妃。生一子,名契,据传契为商族祖先,契的后代成汤建立商朝。据传简狄还生有一女,名字不详,为盘瓠之妻。
——常仪,娵訾氏,帝喾四妃。娵訾氏是娵与訾的合婚族,娵訾氏与帝喾联姻生子挚,生女嫦娥。
——建疵,有娀氏,帝喾五妃,和简狄为姐妹,生台玺。台玺与儿子叔均都曾为周部族首领。
尧的正妻:女皇;但相传尧曾与一位鹿仙儿的女子也曾有过婚誓。
儿子:丹朱等九子
女儿:娥皇、女英
女婿:舜
从这张谱系表中可以发现,中国历史起源基本出自黄帝这一支,商周两族与尧存在亲属关系,分属不同部族。当然谱系表中还不能看到的是,这些部族始祖的出生都是神话,比如商的始祖契,则是其母亲简狄,契的出生故事是“玄鸟生商”,屈原《楚辞·天问》中曾写:“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至贻,女何嘉?”尧则是其母见空中赤龙,在昏睡后怀孕,十四个月产下尧。

由此,如果再算上神话传说的叙事方式,中国史前考古学的话语就显得非常杂乱。再者,后世知道这些神话传说,也是从追述文献所了解。那么,也存在着一个合理的质疑,所谓的这些家世、谱系、王权系统本身也包含了后世的人为构建,起码可以部分怀疑。
正如哥伦比亚大学李峰教授在《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中文版序”中指出:“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把西周金文中的情况搞清楚(哪怕是不能完全搞清楚),这样我们即使使用后世文献才会有一个可靠的基础。如果我们从后世文献譬如说《周礼》这本书出发,我们将搞不清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哪些是西周真正的制度,哪些是后世的创造。我想对于重视史料价值的失血研究者来讲,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因此,在西周政府的研究中我是不主张用,至少不是首先用《周礼》的。这不是“二重证据法”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我们有关西周历史研究真正的立足点究竟在哪里的问题。同理可说明,“尧都”的问题。

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如你所想吗?陶寺真的是“尧都”吗?
其实,现在考古学界对陶寺遗址存在的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中原景观也产生了很大变化,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一二百年时间里,也即在所谓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学上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这与我们已有的认知体系有所差别。许宏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大体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大河以东的晋南地区,辉煌一时的陶寺文化由盛转衰。在陶寺辉煌时期,隔河相望的河南——此后要在中国文明史上大放异彩,也是城址林立,但与陶寺的气派相比则显得很小。最大的登封王城岗城址30多万平方米,禹州瓦店遗址有两处围以环壕的区域,各约40度万和50多万平方米。其他城址的面积则大多仅有10余万甚至数万平方米。与中原相映生辉的山东,此时最大的城址面积也只有30多万平方米。
大约同期,大河之南的嵩山一带逐渐显现区域整合的迹象,新砦集团开始“崭露头角”。新砦的崛起,为类似二里头所代表的王权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但现在考古学也无法对新砦做出一个确实的判断,它也更像是这一时期的特例。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洛阳地区成为中原王朝文明的发祥地。

最后,再回到陶寺遗址是否是4000年前的“尧都”问题,这并非是或不是能回答的问题。解读文字诞生前后“文献不足征”的时代无字地书,进而构建“中国”早期文明史的框架,考古学的作用无可替代。文献史学和考古学是建构这一历史框架的途径和手段。但文献记述,却不易与具体的考古学现象相对应。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无法在缺乏当时文字材料的情况下,确证尧、舜、禹乃至夏王朝的真实存在,确认哪类考古学遗存属于这些国族或王朝。狭义的王统的话语系统和视角,也不足以涵盖勾勒出这段历史的波澜壮阔。

历史学本就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相的过程,考古也无异于此,但可能恰恰是这两者的最大魅力。

http://m.guancha.cn/gczhengjing/2015_12_20_345279.shtml最近,中国考古学界大事儿不少,热闹非凡,南有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工程已至最紧张时刻,墓主的主棺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12月底可以得到墓主人的消息。而北方则有山西陶寺的考古好消息,关于陶寺的第一部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出版——《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这部经过几代考古人整理、编纂、修改,最终集结而成的考古报告备受关注。1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研讨会,考古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高炜介绍,《襄汾陶寺》是由多位考古学家参与编写,通过15个专题对陶寺遗址考古资料做了科技检测分析,代表了中国史前考古与现代科技手段联合攻关的学术范式。
其实,山西陶寺的考古工作早就引起过众人关注与舆论热议,这是因为考古工作者根据出土发掘,推断该遗址为“尧都”平阳。这观点一出,叫好声与批评声顿时涌现。直到今年早些时候,北京大学著名考古专家李伯谦仍再次提出山西陶寺即“尧都”平阳这一论说。

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真如我们所想吗?“尧都”这一说恐怕也非如此简单。
首先,列举一组名词:盘古、燧人氏、神农氏、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炎帝、黄帝、蚩尤、尧舜禹、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可能大家从小学学大禹治水开始,就已经熟悉这些名词。这些人物或事件都属于上古时代,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神话传说时代。我们所说的“尧都”就存在于这个时代。
其次,再看这段描述: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遗址面积300万平方米左右。1978年至1985年,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原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对陶寺遗址做了大规模发掘,主要是居住址和大片重要墓地,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墓葬1100余座,获得陶器、石器、礼乐器、装饰品等数量繁多的精美文物,为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特别是红铜铸造铜铃与类似文字符号的发现,引起海内外关注。根据现在考古技术的检测,该遗址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时段上来讲就是上古时代。

那什么是上古时代?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时代,也称“三皇五帝时代”、“远古时代”等。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认为:“我国,从现在的历史发展看,只有到殷墟时代,才能算作进入狭义的历史时代。此前约一千余年,文献中还保存一些传说,年代不很可考,我们只能把它叫作传说时代。”
将这些列举的名词与陶寺遗址的发掘一起放到这个时间范畴内来看,可以发现,在同一时间、事件框架内,使用的是两套话语系统,一则是带有浓重神话色彩的“历史描述”,一则是质朴的考古出土,而我们现在就在两者之间寻找相互印证的证据,以期说明这些人物与事件确实存在于某个地点。因此,我们分别从这两套话语来了解、或想象与陶寺、尧舜禹有关的那个遥远时代。

不同寻常的陶寺遗址:革命?全民性?礼制?
陶寺所在的时间大约为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晚期,这正是陶寺“大出风头”的时代。陶寺都城规模巨大,四周一周夯土城墙,城墙圈围起的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墙周长约7公里,宽一般在8米左右,高可阻人。这是将陶寺判断为城的重要原因。
在陶寺的考古出土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在贵族随葬品中已显现出“礼”——其中有几件重器,应属于陶寺文化早期上层社会专用器物。

蟠龙纹陶盘
一是龙盘,即彩绘蟠龙纹陶盘。描绘在黑色磨光陶衣上的朱红色龙纹,在陶盘内壁和盘心作盘曲状。龙纹似蛇似鳄,看起来像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的合体。陶盘的用处是盛食器或水器,但从彩绘陶盘的制作工艺来说,应是祭器而非实用器。这样物品在陶寺早期的几座大型墓中发现过,每座墓只有一件,有些墓出土的陶盘虽有绘彩但无蟠龙纹,由此猜测蟠龙图像有特殊含义,可能代表身份、也有可能是部落族徽。

二是鼍鼓、特磬,鼍鼓是蒙鳄鱼皮的木鼓,特磐指单枚使用的大型石质打击乐器。《诗经》中有“鼍鼓逢逢”这类描述,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为宫廷庙堂乐器。这两件器物主要在陶寺早期大墓中出现,一般每墓放鼍鼓两件,旁置石磐一件。从这两类乐器的使用来说,似乎当时已经有一些与“礼乐”相关的秩序,代表身份等级,也意味着权力的大小。只是从现有物件来看,还比较模糊,或许也可以猜测这只是“礼乐”萌芽时期。

近年陶寺大墓中,发现一座堪称同期墓葬中最高级的大墓,出土100多件套随葬品。一具船型木棺安放在墓室底部正中。木棺由一根完整的木头挖凿而成,通体红彩,上覆布质棺罩。一副完整的公猪下颌被高置在墓主人头端的墓壁中央,以其为中轴,这面墓壁下方两侧各倒置着三件彩漆柄的玉石钺和戚(钺的一种)。棺木左侧与墓壁间排列着4柄青石大厨刀和7块木案板,厨刀下的骨骸和朽灰表明下葬当时案板上放着鲜猪肉。墓室周围还存有很多带漆木架的彩绘陶器、漆器、玉器等。
类似这样的大墓在已发掘的陶寺墓葬中,数量极少,不足1%。在一处墓地已发掘的1300多座墓葬中,近90%是仅能容身、空无一物的小墓,10%左右的墓随葬几件或一二十件器物。从这点判断,陶寺社会有呈现“金字塔”式等级结构。

在陶寺遗址中,还发现了两个很特殊的物品,这两件物品从我们一般的知识理解中来看意义非凡,但是从当时墓葬出土来看却又并非如此。
第一件是红铜制作的铜铃,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复合范铜器。铜铃很小,长五六厘米,宽两厘米多,做工粗劣,经成分测定,铜铃系将近98%的纯铜铸成,而非后来的合金青铜。然而,它的意义在于在龙山时代的中原地区已经出现复合范铸造工艺,可能成为日后青铜礼器大量出现的技术条件。
但是,这件铜铃并非出现在大墓中,而是出现在一座仅能容身的小墓,陶寺文化晚期。铜铃大约挂在死者腰部或下腹间。墓中除了这个铜铃也没有别的物件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很难认为这与后世的青铜时代有绝对的承继关系。至少在陶寺时代,铜器还不能称为礼制的代表,而我们也没法找到其他的证据说明陶寺的铜器铸造与日后在河南一带出土的大量青铜礼器有绝对关系,或者可以说也许这是多源起源。当然,这个铜铃也许还有别的解释。后来在陶寺晚期的一座中小型墓中也发现过一件铜齿轮形器,其中含坤,器物带在墓主人手臂,专家推测是饰物。
另一项则是类似文字的符号。这是在陶寺遗址居住区的一个灰坑内发现的,在一件残碎的陶扁壶上,有朱红彩笔画痕迹。据观察过扁壶的哈佛大学张光直教授推测:“会不会是字?”随后也产生了大家对朱书符号的更多猜测,“易”、“尧”、“文邑”等观点频现,“尧”当然可与“尧都”这一猜想符合,而“文邑”是有专家认为这是夏邑。


陶扁壶朱书
对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许永杰教授有过一段详细的解析。
“现在学者多相信文献上讲的“尧都平阳”,尧的活动地域就是今天山西境内。现在陶寺是尧都所在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陶寺发现了“文字”,在陶器上见到了朱书的陶文。

但是第一个问题:这个陶文是写在一个绳纹陶器——扁壶上的。这件东西并不是陶寺遗址最漂亮的陶器,不好理解为“重器”。假如这个器物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具,那这么重要的文字——表明“文明”和“尧都”——会写在一般的器物上?
第二个问题:这件写有两个文字的器物是绳纹扁壶,具有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主要在现山东境内)晚期的因素,“文”、“尧”写在“山东货”上?很难理解。
第三个问题:陶壶上的两个字,其中一个是“文”,大家基本认可了。另一个字怎么认?发掘人何努说是“尧”;学者罗焜说是“易”,也就是阳光的“阳”,“易”或“阳”都跟尧相联系;《考古学报》执行主编冯时认为是“邑”,邑是指无城墙的聚落,“文邑”与夏相联系,夏的都邑叫“夏邑”,“文邑”就是“夏邑”。不过,这个说法有问题,因为陶寺遗址发现城墙了,很难说是“邑”。
第四个问题:现在我们不管把这个字认成什么,认定的基础都是跟甲骨文对比,以甲骨文“隶定”的。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是一个文字系统,但商以前的文字和甲骨文是不是一个文字系统?说不清楚。

商晚期殷墟的甲骨文是大量的,但商早期的文字是什么样?商早期的二里岗遗址据说发现了文字,但就数个,和殷墟连接还有困难,也就是说文字目前能不能追到商代早期都很难肯定。另外,夏的文字如何,没有考古发现可以说明。夏族和商族不是同一部族,他们的语言相同吗?记录语言的文字相同吗?没有能够说明的证据。假设陶寺遗存是尧部族的遗存,尧部族和夏族、商族是同一部族吗?他们的语言、文字一脉相承的吗?龙山时代与商晚期中间隔着商早期和夏,时间误差相当大,用商部族的甲骨文去“隶定”尧部族文字可以吗?即使到东周时期,从大的方面来看文字是一个体系,但各国还有各国的文字,有不一样的地方。那么用商的文字系统来给龙山时代的陶寺文字定位,应当说是有问题的。我这样讲不是完全否定,只是说有问题。”

然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告诉大家,当陶寺遗址出土现场呈现在考古学家面前的时候,让在场专家不寒而栗——在这个陶寺都邑曾发生过一场“暴力革命”:原来的宫殿区,这时已被从事石器和骨器加工的普通手工业者所占据。一条倾倒石器、骨器废料的大沟里,三十多个人头骨杂乱重叠,以青年男性为多。头骨多被砍切,有的只留面部而形似面具,有的头骨下还连着好几段颈椎骨。散乱的人骨有四五十个个体,与兽骨混杂在一起。壕沟里堆积大量建筑垃圾,有绘制蓝彩的白灰墙皮,几座大墓中的残存回填现象等,让人猜测当时可能发生过一场人为毁坏运动。

基于考古学者许宏的描述、推测,他认为:“种种迹象表明,这似乎是一种明火执仗的报复行为。而考古学家从日用品的风格分析,延绵数百年的“陶寺文化”又大体是连续发展的,也就是说,报复者与生前显赫的被报复者,应当属于同一群团。显然,作威作福的陶寺贵族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这场来自群团内部的血雨腥风,摧毁了它的贵族秩序和精英文化。”
但另一方面他也对“革命”后的陶寺有了新的疑惑:“革命”虽然削去了陶寺社会金字塔的塔尖,但这个社会仍延续了百年左右才最后消失。在这百年里,陶寺失去了作为权力中心的都邑地位吗?抑或从控制整个临汾盆地到仅保有塔儿山以北的“半壁江山”?它的社会上层在“革命”中仓皇出逃、另择新都,因而导致陶寺的衰落?还是这处都邑接近无政府状态,在高度的阶层分化后,社会归于“平等”,陶寺人在“共同贫困”中走完了他们最后一百年的历程?陶寺人的最终下落又如何?真如有的学者推测的那样,陶寺人是被逼北上到了内蒙古朱开沟一带?不过,与二里头关系密切的东下冯势力在晋西南的出现,应该是陶寺衰亡之后一百余年的事了。那么,又是什么人逼走了他们呢?

而且从陶寺遗址的整体布局来看,尽管有阶层分化,但各等级又处于同一墓地,并没有发现独立王陵区。几乎所有居民都被囊括进一个大的城圈。这种“全民性”,使我们对陶寺社会的进化程度也无法作过高估计。这或许是原始性的显现,也或许是区域和不同族群间文化特征的差异。
“尧都”一说怎么来?
这些都是考古发掘工作中出土的文物与场景,很质朴,不言不语。而考古学者面对这些沉默的物件,除了仔细观察、比对、技术检测等研究外,还要依靠一种方法就是检索文献材料。
随机举几个例子,如《汉书·地理志》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都城记》说:“晋阳城北二里有唐城,尧所筑”。另《后汉书·郡国志》中的“唐县”引注:“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及《太平寰宇记》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书,都有相似记载。这还涉及到尧及尧部族曾有过迁徙活动。郑玄在《诗谱》中说:“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阎若琚所著《尚书疏证》载:“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于是,有了“尧都平阳”之说,同时也印证了“尧始都晋阳,后迁平阳”的这一说法。太原有另一个古名为“北唐”,唐尧由太原迁都平阳,因太原地处平阳之北,为区别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阳之唐,以地理方位为准,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个“北”字。
大家仔细看上文所引用的文献材料,需要特别注意这些文献材料几乎都是后世文献,即使像《尚书》、《竹书纪年》(这些文献本身还存有真伪问题)的文献大约也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更何况有些文献本身也存在真伪之争,也就是并不能从考古或别的途径看到当时的直接文献记载,我们所得知的关于尧乃至整个上古时代的内容,都来自后世追述文献,而且也包含了很多神话传说色彩。从这一点来说,将陶寺与“尧都”互证并断定并不恰当。

这就是文章一开头引用的徐旭生先生的那句话,“只有到殷墟时代,才能算作进入狭义的历史时代”,也就是通常说的商被认为是“信史”,在此以前因为缺乏文字材料而无法确实,这与信不信是两码事。
如果用王国维的话来讲,就是“二重证据法”,即传世文献和地下文字材料互证的方法。上世纪初,正是用这种方法,最终确认甲骨文和殷墟的主人系历代商王,使商后期的历史成为“信史”。当时大师王国维也十分自信地提出,既然可以将中国历史确证到商晚期,那么要将中国历史的起源再往上追溯也是十分可能的。——这成为中国考古学家心底的梦。
因此,“对号入座”、“史从论出”的研究几乎从每一项重要考古发现的开始就存在了,也是我国考古的一大“特色”。但殷墟时代及其后的“历史时期”与前殷墟时代,在考古学研究对象与方法上有本质的不同,那就是对后者而言,使商王朝成为“信史”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地下文字材料(像甲骨文那样的文书而非个别字符)开始付诸阙如。几乎在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乐观自信的考古学家就开始把严苛的“地下文字材料”放宽到没有文字的“地下材料”,认为从年代、地望、社会形态、文化特征诸方面把它们与传世文献互证、检验,也可以确定夏文化甚至五帝文化等,从而将中国的“信史时代”不断推前。

有了这样的学术背景,再看陶寺的推论就比较清楚了。要知道这处大邑的发现,最初是有目的地寻找夏文化的结果。
什么时候考古学者又将对陶寺的“夏文化”判断改成“尧都”的呢?这是随着1980年代偃师商城的出现,对原本“二里头商都西亳”说造成冲击。在夏商断代有了新的认识之后,陶寺文化也出现了新的看法。据高炜先生梳理目前学界的认识是:“鉴于陶寺文化的中心区同后来的晋国始封地大致重合,根据《左传》昭公元年、定公四年记载,这一地域应即史传‘大夏’、‘夏墟’的中心区,又是唐墟所在。若仅从地域考虑,陶寺遗存族属最大的两种可能,一是陶唐氏,一是夏后氏。若从考古学文化系统来看,既已判断二里头文化主体为夏文化,而陶寺文化同二里头文化的两个类型又都不衔接,则将其族属推断为陶唐氏更为合理。”
而且,从高炜先生的这段话中大家可以发现,在上古考古学中存在着两种话语体系的混用。用考古学者许宏先生的一张图片,就可以清晰看出其中的问题。

“尧”是谁?“尧”的时代如何?
况且,即使我们将商后期认为是“信史”,但也不能解释商前期的问题,比如现在叙述商的王权体系时,仍夹杂很多部族起源的神话,而部族起源与中国创世神话之间密不可分。以“尧的家世谱系”为例,来看上古时代的“历史”叙述,尧和商之间也有一点关系。
相传尧父为帝喾,母为陈丰氏女。帝喾乃黄帝玄孙,在位七十年,“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黄帝、帝喾在《史记》中被列入“五帝”,但“五帝”这一说本身存在很多说法,被列入“五帝”的大概也不下七八位。帝喾死后由尧的异母长兄挚继位。挚在位九年,为政不善,而让位于尧。
高祖:黄帝
曾祖:玄嚣
祖父:蟜极
父亲:帝喾
——姜嫄,有邰氏,帝喾正妃。生一子,名弃,史称后稷被周族认为是始祖,后人尊为谷神,其后代姬发(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生母:庆都,陈丰氏,帝喾三妃。生子放勋,即唐尧。
——简狄,有娀氏,帝喾次妃。生一子,名契,据传契为商族祖先,契的后代成汤建立商朝。据传简狄还生有一女,名字不详,为盘瓠之妻。
——常仪,娵訾氏,帝喾四妃。娵訾氏是娵与訾的合婚族,娵訾氏与帝喾联姻生子挚,生女嫦娥。
——建疵,有娀氏,帝喾五妃,和简狄为姐妹,生台玺。台玺与儿子叔均都曾为周部族首领。
尧的正妻:女皇;但相传尧曾与一位鹿仙儿的女子也曾有过婚誓。
儿子:丹朱等九子
女儿:娥皇、女英
女婿:舜
从这张谱系表中可以发现,中国历史起源基本出自黄帝这一支,商周两族与尧存在亲属关系,分属不同部族。当然谱系表中还不能看到的是,这些部族始祖的出生都是神话,比如商的始祖契,则是其母亲简狄,契的出生故事是“玄鸟生商”,屈原《楚辞·天问》中曾写:“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至贻,女何嘉?”尧则是其母见空中赤龙,在昏睡后怀孕,十四个月产下尧。

由此,如果再算上神话传说的叙事方式,中国史前考古学的话语就显得非常杂乱。再者,后世知道这些神话传说,也是从追述文献所了解。那么,也存在着一个合理的质疑,所谓的这些家世、谱系、王权系统本身也包含了后世的人为构建,起码可以部分怀疑。
正如哥伦比亚大学李峰教授在《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中文版序”中指出:“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把西周金文中的情况搞清楚(哪怕是不能完全搞清楚),这样我们即使使用后世文献才会有一个可靠的基础。如果我们从后世文献譬如说《周礼》这本书出发,我们将搞不清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哪些是西周真正的制度,哪些是后世的创造。我想对于重视史料价值的失血研究者来讲,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因此,在西周政府的研究中我是不主张用,至少不是首先用《周礼》的。这不是“二重证据法”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我们有关西周历史研究真正的立足点究竟在哪里的问题。同理可说明,“尧都”的问题。

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如你所想吗?陶寺真的是“尧都”吗?
其实,现在考古学界对陶寺遗址存在的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中原景观也产生了很大变化,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一二百年时间里,也即在所谓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学上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这与我们已有的认知体系有所差别。许宏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大体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大河以东的晋南地区,辉煌一时的陶寺文化由盛转衰。在陶寺辉煌时期,隔河相望的河南——此后要在中国文明史上大放异彩,也是城址林立,但与陶寺的气派相比则显得很小。最大的登封王城岗城址30多万平方米,禹州瓦店遗址有两处围以环壕的区域,各约40度万和50多万平方米。其他城址的面积则大多仅有10余万甚至数万平方米。与中原相映生辉的山东,此时最大的城址面积也只有30多万平方米。
大约同期,大河之南的嵩山一带逐渐显现区域整合的迹象,新砦集团开始“崭露头角”。新砦的崛起,为类似二里头所代表的王权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但现在考古学也无法对新砦做出一个确实的判断,它也更像是这一时期的特例。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洛阳地区成为中原王朝文明的发祥地。

最后,再回到陶寺遗址是否是4000年前的“尧都”问题,这并非是或不是能回答的问题。解读文字诞生前后“文献不足征”的时代无字地书,进而构建“中国”早期文明史的框架,考古学的作用无可替代。文献史学和考古学是建构这一历史框架的途径和手段。但文献记述,却不易与具体的考古学现象相对应。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无法在缺乏当时文字材料的情况下,确证尧、舜、禹乃至夏王朝的真实存在,确认哪类考古学遗存属于这些国族或王朝。狭义的王统的话语系统和视角,也不足以涵盖勾勒出这段历史的波澜壮阔。

历史学本就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相的过程,考古也无异于此,但可能恰恰是这两者的最大魅力。

http://m.guancha.cn/gczhengjing/2015_12_20_345279.shtml
这是纯粹从西方视角下考量中国历史和考古成就的一片绕来绕去的文宣文,目的不是为了说清楚,而是搞的更混乱。
本来就是相对比较可靠的考古验证,目前也不过是推论,作者如此反驳又是什么动机呢?拿同样的标准看看俺举例的西方在1970年代对泰国所谓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器和铁器考古,呵呵。
况且,两位许教授的见解很多,为什么不列举全文呢?
如法炮制:
如果再算上神话传说的叙事方式,西方古典学的话语就显得非常杂乱。再者,后世知道这些神话传说,也是从追述文献所了解。那么,也存在着一个合理的质疑,所谓的这些家世、谱系、王权系统本身也包含了后世的人为构建,起码可以部分怀疑。
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把古希腊铭文中的情况搞清楚(哪怕是不能完全搞清楚),这样我们即使使用后世文献才会有一个可靠的基础。如果我们从后世文献譬如说《希罗多德历史》这本书出发,我们将搞不清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哪些是真正的制度,哪些是后世的创造。
19世纪基于圣经考古学基础上的大堆“破译”和考古挖宝行动,其结论有多少可靠性?
同样,解读文字诞生前后“文献不足征”的时代无字地书,进而构建欧亚早期文明史的框架,圣经考古学的作用无可替代。
文献史学和考古学是建构这一历史框架的途径和手段。但文献记述,却不易与具体的考古学现象相对应。不过到目前为止,天才辈出的欧美学术界完全能够在缺乏当时文字材料的情况下,确证欧亚早期文明的真实存在,确认哪类考古学遗存属于这些国族或王朝。狭义的王统的话语系统和视角,足以涵盖勾勒出这段历史的波澜壮阔,乃至于大段的演讲词。
这么叙述,貌似也像那么回事。
言归正传,陶寺是一座古城毋庸置疑,这是考古定论,和文献无关。当时的文明和古城并非孤证:
神木石峁遗址内有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址,它由 “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构成。内城城内面积约210余万平方米,外城城内面积约190余万平方米,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00多万平方米)、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已知城址。石峁体量巨大、结构复杂、构筑技术先进的门址、石城墙、墩台、“门塾”、内外“瓮城”等重要遗迹,出土了玉器、壁画及大量龙山晚期至夏时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遗物。
--这是部落?
对于陶寺遗址的发掘中,专家学者结合磁力仪和探地雷达物探、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孢粉、浮选、选种)、人骨分析、DNA分析、天文学等多项科技考古手段,包括碳十四测年技术在内的年代学探讨,进一步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距今4300年至距今3900年之间,并且确定了早期小城,中期大城的宫殿区、中期大贵族墓地、祭祀区、大型仓储区以及有可能集观象授时与祭祀为一体的大型建筑——观象台或实际上的天坛遗址等(魏文成《夏朝文明》)。具体的说,陶寺文化上限为公元前2300年,下限为公元前1900年,总共延续了400年(何驽《陶寺城址陶寺文化谱系研究调研报告》)。
--现代科技考古概念,和西方19-20世纪早期的所谓考古挖宝行为难以同日而语。

上海博館所藏戰國楚竹書《容成氏》记载了一批更古的帝王,包括神农氏、轩辕氏、尊卢氏、赫胥氏、乔结氏、仓颉氏,共20位左右,都传位于贤而不传子。政权在这些部落联盟中辗转传授,最后到了有虞氏。有学者认为尧并不属于有虞氏,而是陶唐氏,尧是虞代的一个部落首领,后被推选为天下的共主,后再禅位给了虞舜,故仍可将其归为虞代之帝王。在楚国的古史传说系统中,“有虞”并非舜之后才有的部落国家或者舜的后裔,这是十分清楚的。童书业、杨宽等学者认为“尧舜同属虞代”、“陶唐氏为虞前及虞时之一诸侯”。
   “有虞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安终。”根据《容成氏》的相关简文来看,舜以前的传位过程很可能是“古帝王—有虞迵-尧-舜”。尧在继位前不像舜一样是平民;他的上台既不是上古帝王及尧、舜、禹、皋陶、益之间的禅让,也不像后来的朝代依靠攻伐得天下。这跟有虞迵终,而没有确定合法继位者有关。尧可能本来就是有虞氏的一个诸侯,其部族所属的“陶唐氏”。
《国语郑语》记载史伯答郑桓公问时,叙述虞夏商周四代的祖先为“虞幕”、“夏禹”、“商契”、“周弃”。按照《左传昭公八年》的说法,作为颛顼之后的陈国“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可见“虞幕”作为有虞氏先祖(或者说宗神)是一种普遍的传说,“有虞迵”作为尧以前的一代古代帝王,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按考古概念,尧都之说也只是一个颇有依据的假说。考古和历史严格挂钩是不科学的态度。
当然,西方那时候的所谓考古和“破译”,属于天才的神迹,是不容吾辈置喙的。
“几乎所有的考古发掘发现的遗迹都是地下的基础部分,被复原的古代房址、宫殿甚至都城大多是根据地下基址复原的。可以说任何一种复原都只是一种假设。对于陶寺这个特殊遗迹,并不是先推定了这是一个观象台才进行发掘的,是发掘出来以后,根据它的结构进行多年的模拟观测推测得出的。在考古发掘中,对一些难以确定功能和性质的遗迹,有些人比较谨慎,不愿进行推测;而有些人比较愿意探索,会根据遗迹现象作出自己的推测”。
王巍认为,在考古研究中,推测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往往有利于开阔思路,促进考古研究的进展。只是在表述时,应该说清楚哪些是发掘出来的事实,哪些是属于推论,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能将推测等同于事实来加以确认。
对于外界关于陶寺遗址就是“尧舜之都”的质疑,王巍感到很遗憾。“在这里用的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学术层面的表述,更谈不上是考古所的认定。如果在‘尧舜之都’后面加个问号,告诉观众这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就好了。陶寺遗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远不是下结论的时候。”
--西方呢?就凭借所谓古希腊风格的建筑柱式、雕像和少数几个所谓铭文钱币就草率断代?难怪中亚的法国考古队20多篇考古报告也没拿出如楼主引述的预设前提“寻找希腊化古城”的铁证来,总体上是失败的?就不是波斯风格的建筑和雕像?印度一堆博士教授还说是印度风格北渐西传的产物呢!至于钱币也是可疑的,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基本上是以价值贵重、适合大额结算的金币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呢?
在中华文明圈,金与银的数量远远少于铜钱,后者更加适用于日常交换结算,遗存几乎是海量,西方呢?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2-20 16:08
“几乎所有的考古发掘发现的遗迹都是地下的基础部分,被复原的古代房址、宫殿甚至都城大多是根据地下基址复 ...
如果对发掘出来的遗骨进行基因鉴定呢?能否在现代找到他们的血缘后裔?特别是像大禹陵那里还有宣称是大禹后裔的人群。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2-20 16:08
“几乎所有的考古发掘发现的遗迹都是地下的基础部分,被复原的古代房址、宫殿甚至都城大多是根据地下基址复 ...
谁让国际话语权被欧美所掌握的!
看到盘古偶笑了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5-12-20 20:12
如果对发掘出来的遗骨进行基因鉴定呢?能否在现代找到他们的血缘后裔?特别是像大禹陵那里还有宣称是大禹 ...
看样本情况了,不是绝对真理,还有误差。问题来了,法老木乃伊基因鉴定为什么只公开遗传病的内容?法老究竟是什么基因序列,为什么不公开?美国和埃及政府之间有什么约定?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5-12-20 20:34
谁让国际话语权被欧美所掌握的!
随着总体战的深入,中华将在吾辈手中复兴,同时打造中华文明的话语权,实事求是地找出西方列强编造的古典史学背后的真相,为时不远了。就是那些凭借当所谓西方主流史学的文抄公、翻译匠的,应该是跳得最高的。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2-21 22:34
看样本情况了,不是绝对真理,还有误差。问题来了,法老木乃伊基因鉴定为什么只公开遗传病的内容?法老究 ...
遗传基因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吧。有的研究表明汉族的父系遗传非常集中和稳定,等于是打破了“民族融合”这个政治正确。如果研究发现龙山文化等古代文化与现代汉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话,不知道又会掀起怎样的一场波澜?
西方列强考古时候喜欢拿所谓古希腊钱币断代的,只要是打制法制币就是所谓的希腊式,就是希腊化的影响,和建筑、雕像的断代理由无二。

  已知最早的钱币铭文,为以弗所的法尼斯牡鹿铭文和吕底亚王名铭文。法尼斯牡鹿铭文之意为“吾乃法尼斯(或为光明)之徽ΦΑΝΟΣ ΕΜΙ ΣΕΙΜΑ”,而关于其中法尼斯之意,目前仍有极大争议。而吕底亚王名,则为失传已久的鲁瓦语,其上所镌刻的王名,多不见于史载。它们与历史文献中吕底亚王名表的关系,仍不甚了了。
  --这不是古希腊,这是小亚细亚,还什么鲁瓦语,那上面的文字破译目前仍有极大争议。还是所谓希罗多德的那本故事所提及的。

  在古典时期,古希腊钱币的铭文逐渐增多。他们多为发行钱币的城邦公民团体、城邦统治者、城市同盟,或是皇室之名。早期的铭文通常为缩写。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铭文多为全称。从这些铭文的语法形式,可以探究钱币的发行者,获知该邦政体的嬗变。希腊化时期,几乎所有的钱币皆镌有铭文。此时期铭文,多为王名、徽号、验金师、纪年、花押、面值(仅在铜币上)。
  --如此发达的古希腊,几万雅典公民不事生产,天天民主议事加四大学园务虚科研,依靠奴隶劳作和外国人贸易赚取巨额财富,证据呢?经济基础的证据呢?海量的钱币与手工业器皿呢?拿什么特产去交换国外的物产如莎草书等等?几十万人口挤在阿提喀半岛上,农业和牧业基础?巨额的贸易,那么必然有海量的钱币窖藏,不可能以物易物,否则要铭文钱币和一大堆币制何用?
  好,海量的钱呢?

  反观中华,仅仅拿东北荒凉之地来看:
  仅以黑龙江省金上京故址附近出土的金代窖藏铜钱为例,进行分类整理。
  八十年代以来,在金上京故址(阿城南四华里白城)周围,包括今宾县、方正、尚志、延寿、呼兰、五常、双城、木兰、巴彦、通河等地,不断的出土金代窖藏铜钱①。据初步统三达万斤以上。仅以1981年宾县三宝公社民强大队为例,一次就出土了近2千余斤的窖藏铜钱:据考古调查得知,这些窖藏铜钱的形式有如下几种特征:
  其一,在窖藏铜钱附近,必有金代的古城遗址或金代的大型建筑遗址。
  其二,窖藏形式多以木箱木柜上覆以石板为主,而以轮制灰陶罐盛装次之。
  其三,铜钱多以麻绳穿成串,锈蚀严重。其锈色有银灰、土黄、翠绿、铁黑等色。
  窑藏铜钱的年代最早为汉代半两钱和五铢钱,最晚的是金代大定通宝钱,由此可知,这批金代窑藏铜钱的时间当在大定十八年间以后。自西汉至金大定十八年间,其中包括汉、新莽、三国、唐、五代十国、北宋、辽、金等铜钱均有发现。
  从初步统计的结果来看,窖藏铜钱的比例以北宋铜藏为最多,占90%以上,开元通宝次二占5%,其次是南宋钱和金正隆、大定钱。

  在泛希腊时期,希腊文化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在罗马占领了大部分希腊国土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古希腊钱币仍然在生产和流通。埃及、叙利亚、伊朗以及其他一些远东地区相继成为了希腊语系的国家,希腊的商人也把希腊钱币和铸币工艺带到了这些地方。
  --埃及、叙利亚、伊朗以及其他一些远东地区相继成为了希腊语系的国家,呵呵。

  按西方说法:亚历山大大帝单单从波斯帝国的王室宝库里就掠夺了17万塔连同的白银,相当于4835吨!据说相当于伯罗奔尼撒战前雅典国库白银的19倍!就是254吨!以上白银全部铸造为银币用于流通!那么流传下来多少呢?希腊化已经到了大夏了?中华考古居然至今木有一枚希腊化钱币!哪怕是据说海量的奥波尔铜币、半德拉克马银币等低面值辅币!

希腊迄今出土规模最大的古墓中,发现铸有亚历山大大帝头像的钱币; 这座位于希腊北部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的巨型古墓,历史可追溯至西元前4世纪。墓穴里的雕刻品和精细复杂的马赛克拼图几近完整无缺。在这座古墓中发现1具人类遗骸,负责挖掘作业的佩里斯特里(Katerina Peristeri)表示,目前仍不清楚古墓主人的身分,不过这座周长约500公尺的陵墓很可能是为1位高阶将领所建。在陵墓周围发现多枚钱币,其中几枚上头铸有亚历山大大帝的头像,有些钱币的历史则可追溯到公元前2至3世纪。
--古墓历史可追溯至西元前4世纪。发现多枚钱币,其中几枚上头铸有亚历山大大帝的头像,有些钱币的历史则可追溯到公元前2至3世纪???

中华考古钱币窖藏,从广西百色到黑龙江,从新疆到东海之滨,出土动辄以千上万,这次15吨200万钱!
西方呢?将军墓,钱币还晚出!才几枚!小亚细亚曾出土过一个古希腊银币窖藏,内含的114枚四德拉克马银币无一枚重复,来自50多个不同城邦或国家,可推测出是刻意收集的。伟大的收藏家!可疑的收藏家!
到文艺复兴早期的14世纪,一些贵族和学者开始重温被遗忘了几百年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四处搜集那时的古物和古币,比如著名学者彼得拉克(Francesco Petrarca)就钟爱古钱币收藏和研究。据载,当时有个叫Cyriac d’Ancona的意大利商人定期往返于希腊和意大利,为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客户寻找古钱币。他可算是“钱币商”的祖师爷。
15世纪中期,很多贵族和富商的古币收藏已颇具规模,其中包括米兰的斯福尔扎家族(House of Sforza),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House of Medici),乃至好几任教皇。法王查理六世的弟弟约翰贝里公爵(Duke du Berry)曾拥有欧洲最大规模的古币古玩收藏。到15世纪末期时几乎所有欧洲贵族家庭都收藏古希腊罗马币,从此钱币收藏被称为国王的嗜好”The hobby of kings”。进入16世纪,古币收藏更为热门,据载当时一枚尼禄头像的钱币曾要价25个杜卡特金币,相当于一幅顶级艺术家画作1/4的价格,可见当时古希腊罗马币并不容易找到。真正对古典钱币的系统研究始自17世纪。那时的藏家开始雇佣专业人员保管和整理钱币。现在欧美公立博物馆的藏品就是以这些富贵家族的收藏为基础的。
--熟悉的名字!那时候伪造古代钱币也是一门生意,这些所谓收藏家,既有钱币,又有那些耳熟能详的巨著。
法国在中亚的那次大考古:
速图垓遗址始掘于1976年,1977-1979年三次大面积发掘清理,弗兰福特曾发表过二份简报和一份总结报告,其撰文方式很特别,是戈丁的考古队为提高考古报告质量所努力实践的典范45,即使对中亚不感兴趣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也会被吸引。
弗兰福特在报告中博引旁证,考古发掘也没有找出任何线索来证明印度——伊朗语系或印度——印欧语系部落曾在这里活动过。同样也没发现任何实物资料如瓷器证实巴卡特立亚曾被囊括在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版图内。
法国在中亚的那次大考古:
速图垓遗址始掘于1976年,1977-1979年三次大面积发掘清理,弗兰福特曾发表过二份 ...
西方考古靠不靠谱跟中国无关,跟这个帖子也无关
就算西方古代史全伪,也不能说明陶寺就是尧都
西方列强考古时候喜欢拿所谓古希腊钱币断代的,只要是打制法制币就是所谓的希腊式,就是希腊化的影响,和建 ...
你就是那个在天涯造假证据的人吧?你自己都要靠造假来讨论,还说别人造假,我怎么觉得那么好笑呢?好好的话题,被你歪楼给毁了。西方再怎么样,也不能证明陶寺就是真的吧。你如果想讨论西方如何造假,超大有专门的贴子,你可以去发言,历史论坛里也有,前两天我还看到,你也可以去接龙,非要到讨论中国古代遗迹的贴子里倒苦水,怎么觉得你是在哪受了别人的言语刺激,被别人拍砖给拍魔怔了吧?
颜射 发表于 2015-12-22 09:22
西方考古靠不靠谱跟中国无关,跟这个帖子也无关
就算西方古代史全伪,也不能说明陶寺就是尧都
以西方的考古学标准,宣传陶寺为尧都并无不可

学术界爱怎么争论怎么争论,挖出新东西了无非一句过去的猜测不属实搞定
以西方的考古学标准,宣传陶寺为尧都并无不可

学术界爱怎么争论怎么争论,挖出新东西了无非一 ...
看来您比较了解西方考古学的标准,请教:西方考古学的标准是什么?
alucrad 发表于 2015-12-22 11:56
以西方的考古学标准,宣传陶寺为尧都并无不可

学术界爱怎么争论怎么争论,挖出新东西了无非一 ...
西方标准可是被某些人痛贬的哦
颜射 发表于 2015-12-22 13:15
西方标准可是被某些人痛贬的哦
学术界的争论留给学术界,宣传口虎皮就要捡大得扯

这么蠢的道理都不懂?

alucrad 发表于 2015-12-22 13:49
学术界的争论留给学术界,宣传口虎皮就要捡大得扯

这么蠢的道理都不懂?


您提到了用西方考古学的标准可以宣传陶寺是尧都,方便时请回答一下什么是西方考古学的标准,谢谢。
alucrad 发表于 2015-12-22 13:49
学术界的争论留给学术界,宣传口虎皮就要捡大得扯

这么蠢的道理都不懂?


您提到了用西方考古学的标准可以宣传陶寺是尧都,方便时请回答一下什么是西方考古学的标准,谢谢。
西方考古靠不靠谱跟中国无关,跟这个帖子也无关
就算西方古代史全伪,也不能说明陶寺就是尧都
看这位陆川客的贴子,就象看笑话集,什么“几万雅典公民不事生产,天天民主议事加四大学园务虚科研”,这都出来了。。。
学术界的争论留给学术界,宣传口虎皮就要捡大得扯

这么蠢的道理都不懂?
这里是宣传口?
颜射 发表于 2015-12-22 14:57
这里是宣传口?

这里是专业考古研究论坛?
颜射 发表于 2015-12-22 14:57
这里是宣传口?
怎么你主楼拉出来的是报导性文字而不是论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