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五洲际弹道导弹》(刘世民 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40:55
  前几天的阅兵,论坛里关于新导弹的讨论很多,也因为信息的缺乏,产生了不少争议。

  但其实有一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已经通过不同的渠道透露出来。下面的这篇文章,原文作者曾长期在四川航天工业公司(重庆航天机电设计院)从事战术导弹的研发工作,是国内为数不多介绍具体导弹型号的较为可信的文章。同时也是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章,在公开一些可以公开的参数同时,保密性应该是不必担心的,因此全文手打一份贴上来,方便网友观看,供参考。

  该文的来源:《重庆工程师论文集(2014年)》,在知网上可以查询的到。


----------------------(以下为原文)--------------------------


  1980年5月18日,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继美俄之后拥有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为强我国防,壮我军威,增添了有生力量,值得国人自豪。

  2013年5月20和21日CCTV-7频道首次报导了东五洲际弹道导弹研制详情,这就表明该导弹解密了,人们可在公开场所平说该导弹。


1 研制背景

  核武器问世之后,投射手段日益受到重视。洲际弹道导弹拥有全球覆盖的打击能力,在某些方面较空中投射方式有明显优势,战后很快即成为军事大国所谋求的目标。1957年8月21日,前苏联第一型洲际弹道导弹R-7(北约代号SS-6,绰号Sapwood警棍)远程发射试验成功,并于1959年入役。紧随其后,美国第一型洲际弹道导弹SM-65(Atlas宇宙神)在1958年11月28日完成全程试验,同样在1959年入役。60年代我国掌握核武器技术之后,洲际弹道导弹也被提上了日程。1965年3月,负责规划两弹一星的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编号命名为“东风5”(DF-5,后来北约代号CSS-4),并下达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1971年首飞,1973年定型。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背景,东风5的定位是一种发射井基,二级、液体推进的洲际弹道导弹。该弹由中国国防部五院(现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CALT)设计开发。


2 研发历程

  1965年8月,一院副院长屠守锷主持进行了洲际导弹方案论证。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选用了偏二甲肼(UDMH,Dimethylhydrazine)作为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Nitrogen Tetroxide)作为氧化剂。发动机的基础是北京万源的YF-20B。导弹第一级发动机称之为YF-21B,又名DaFY6-2发动机,由4台独立工作的YF-20B发动机通过机架并联组成,航向控制采用泵前摇摆方案(单机沿弹体切向摇摆,摆角±10度);第二级采用一台主发动机YF-22B和4台游动发动机YF-23B组成,YF-22B和YF-23B又称DaFY20-1和DaFY21-1发动机。从技术源头而言,YF-22B/DaFY20-1就是YF-20B发动机的高空版。为了提高精度,导弹还釆用了单组元无水肼弹头姿控发动机。制导系统选用平台-计算机方案,采用三轴稳定平台,静压气浮陀螺,先进弹载计算机( 中国首台集成电路空间计算机)。液体推进剂的贮箱采用高强度铝铜合金(LD-10),减重30%,可以有效提高射程。其他的研发重点还包括碳/石英端头防热材料,高硅氧布斜缠热压成型工艺制造等。

  1966年5月,东风5开始总体方案的设计。到1969年6月14日,第一级发动机YF-21B试制成功。导弹的技术设计完成于1970年6月。此后导弹投入小批量生产并开始测试,总共生产01批次东5共6枚。

  1971年3月, 第一枚东风5遥测弹各种试验和总装工作完成。根据《世界航天发展史》一书:同年9月10日, 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在酒泉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基本成功。上午11时,DF-5首发遥测弹发射,进行低弹道方案考核试验。导弹第一级情况正常,顺利分离。但由于计算机软件设计问题,未能适应低弹道,207秒时Ⅱ级发动机提前30秒关机,姿态控制系统出现短时间的振荡,导弹落点偏远565千米。未能模拟全程弹头再入过程,防热结构和引爆系统也没有得到考验。

  随后10月份,一院总体设计部总结教训,针对可靠性和作战使用性能,对东风5的总体方案提出了10项幅度较大的改动。此后3年时间,主要进行基本设计的改进工作,但导弹的两次发射试验均未成功。

  研发受挫之后,东5的试验工作暂时搁置,重点工作转向基本设计的修改。1973年10月, 经周恩来批准, 洲际导弹的研制、试验计划推迟。

  谈到第一批次其他东风5导弹的商业用途,就不能不提起一个巧合。

  同样是研制本国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和R-7、SM-65还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成功地衍生出了繁盛的商业火箭家族。苏俄的卫星、东方、联盟和闪电等商业火箭均以苏俄自己的R-7为蓝本,而SM-65摇身一变成为著名的阿特拉斯火箭家族。东风5则是与风暴一号和长征二/三/四号火箭密切相关。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是1969年8月国家下达任务, 由上海航天局负责研制的两级液体火箭,同样采用N2O4和UDMH推进剂,结构与东风5相似,主要用来发射低轨道卫星。1972年8月首次进行遥测试验火箭发射,取得了基本成功。1975年7月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质量超过1吨的卫星。1977年7月用风暴一号进行了低弹道第一次飞行试验。而长征2号家族的初始型号则是从东风501批次改装过来的。1974年11月5日,01批3号弹被改为CZ-2火箭,用于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FSW-0-0),该卫星重量达1800千克。因速率陀螺回路断线,导致控制系统失灵,火箭失稳自毁,因而将我国首款发射1吨以上卫星的火箭头衔拱手让给了风暴一号。此后我国在长征2号基础上继续开发长征二号丙(CZ-2C)等改进型号。正由于这个巧合,在后面对于保密的东风推测性能的过程中,风暴和长征家族会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

  1975年5月25日,国防科委就战略导弹研制工作安排向中央军委递交了请示。经过讨论,中央军委常委会明确提出必须首先抓紧洲际导弹的研制,并确定了洲际导弹第一步要达到的射程和发射方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了这个报告。东风5的第2批次飞行试验开始处于酝酿状态。1977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于1980年进行DF-5全程试验。随后一共生产16发,其中8发在1981年前用于飞行试验。

  弹头研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75年11月到1979年11月之间,通过改进设计和地面试验,解决了弹头防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且在1977、1978两年,用风暴一号火箭两次成功进行低弹道配重飞行试验。

  1980年对于东风5而言是关键的一年。2月12日,中央专委会议批准了国防科委提出的东风5全程飞行试验方案, 这就是著名的580任务。5月18日10时0分23.302秒,向预定海域(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发射580-甲弹,取得圆满成功。导弹飞行时间29分57秒,射程9070千米,落点为南纬7度42分23秒、东经172度15分36秒。

  这次试验的特点是:运载火箭的射程远,速度快(可达每秒7公里以上)。从我国西部到南太平洋整个飞行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弹道最高点可达1000公里以上,这次试验的射程定在9000公里以上。其落点南纬7度零分,东经117度33分的公海。

  这次试验,是我国尖端技术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试验活动。国务院的30多个部、委、局,中国科学院及有关的高校,人民解放军各总部、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大军区,以及27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为这次试验做出了贡献。为了这次试验的成功,有一千多家工厂、研究所的广大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研制生产了远程火箭和发射试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装备、设备、器材、元件,包括建造大型远洋测量船。

  80任务后,一院根据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产品软硬件进行了改进。

  1981年12月7日,从地井进行导弹高弹道飞行试验。制导系统首次采用误差修正方法,在命中精度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接下来的收尾工作相对较为顺利。1983年,第一级发动机定型。1984年3发东风5参加国庆大阅兵。1985年,东风5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7月和12月,配备的核弹头和东风5相继设计定型,至此东风5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历经坎坷之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3 性能装备

  东风5作为我国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相关数据一直被严格保密,但是这并不等于人们没有任何分析东风5性能的依据。长征二号和风暴一号两种火箭与东风5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参数是公开的,因此可以根据常识来借鉴这两种火箭的数据。再就是国内在报道一些与军工相关的科研成果、尤其是树典型表彰的时候,往往会透露一些信息。与洲际弹道导弹相关的话题基本都是以“ 远程运载火箭” 的名义公开出来。有了这样一些公开的信息渠道,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非业内人士也可以通过筛选和分析推知一二。

  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的主要技术参数:

  弹长:32.6米;第一级长20.5米,第二级7.5米,弹头及附件长4.6米
  弹径:3.35米
  弹重:183吨
  载荷:3000~3200千克
  弹头当量:400万吨TNT
  射程:12000千米
  制导:惯性三轴静压气浮陀螺,空间计算机
  精度(CEP):500~2000米
  部署:发射井和发射台
  发射准备时间:120分钟,或30~60分钟(在发射井中发射)

  从后两种信息途径的对照看,国外信息的总体描述应该和实际情况误差不大。以公开出版物《中国航天》1997年第8期为例,给出了长征二号和早期长征二号C的相关数据。长征二号和采用A型整流罩的早期长征二号C外形推力数据相同:全长31.170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起飞推力2786千牛,近地轨道载荷(Low Earth Orbit,LEO)分别为1800千克和2400千克。长征二号初始型号即01批东风5的03-06号弹所改装,首批长征二号C即02批东风5号所改装,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东风5的水平。

  东风5的弹头重量则应该参考前面所述的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亚轨道发射试验。同样是《中国航天》的文章透露:1977年9月14日和1978年4月15日,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两次进行低弹道“火箭新技术试验”,配重为3100千克。由于该试验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可以断言这个重量就是东风5弹头的重量。至于400万吨TNT当量威力之说,可以参考Wm.Robert Johnston的Database of nuclear tests,China-PRC(中国核试验数据库)里对1976年11月17日一次核试验的描述。按照上述当量和重量换算出的当量比,应该还是较为符合当时我国核武器的技术水平的。

  射程方面可以根据载荷进行估算。长征二号和风暴一号的LEO近地轨道载荷分别为1800千克和1500千克。以这个水平而言,如果携带弹头重量为3100千克,则射程很难超过10000公里。考虑到当时苏联的欧洲部分也是核打击能力需要覆盖的范围,并且10000公里己经可以涵盖美国西海岸,这一射程还是勉强堪用的。

  至于1986年东风5设计定型后的射程水平,则应该参照首批长征二号C。尽管到90年代长征二号C可以将LEO运载能力提高到3.8吨之多,但火箭的起飞重量也达到240吨以上,高度超过40米,显然东风5并不能参考太新的型号。以LEO载荷2400千克为例,考虑到不会在短期内更换弹头,所以定型后的东风5所投掷的弹头重量仍然是3100千克,这一运载能力应当能达到12000公里左右的射程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国外某些媒体将东风5描述为射程10000~12000公里,载荷3000~3200千克,应该是较为准确的。

  打击精度方面也有公开文献涉及相关数据。从技术层次角度而言,我国在惯性导航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以洲际战略导弹使用的三浮陀螺为例,国内90年代的精度水平为0.001度/小时,相当于美国70年代初期水平。而美国现役型号的TGG型三浮陀螺精度为<0.0001度/小时。关于液浮陀螺,国外可以做到0.001度/小时,国内用于载人航天工程公幵的水平是0.01度/小时。MX导弹所使用的AIRS第三代浮球平台,原型于1973年开始研制,1975年在民兵Ⅲ导弹上进行了飞行试验,1981年7月交付第一台给空军。漂移率为0.000015度/小时,寿命40000小时。虽然这个数据是在实验室用多台设备累计实验的寿命结果,并用理论计算修正了精度,但技术差距确实得到体现。国外估测的早期东风5CEP达1000~2000米左右并不离谱。数量稀少的东风5也并不承担对敌方导弹发射井等硬目标打击任务,这样的精度至少已经超过前苏联的R-7之类,可以对软目标实施打击。

  在东风5设计定型后,在1989年秋季的抽检飞行试验中打出了最佳精度。我国的空、海基核力量均无法实现远程打击,投射能力明显弱于先进核大国。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洲际打击力量,东风5在我国的核威慑力量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东风5的研发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定型之后亦非一劳永逸。由于我国技术底子薄弱,国外技术发展速度迅速,东风5的出现仅仅是解决了洲际核打击力量的有无问题而已,在优劣问题上仍然没有提供选择的余地。因而东风5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更新一代洲际导弹彻底取代它之前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命题。


4 弹头

  DF-5携带一枚单一的3百万吨核弹头。多目标分导重返大气层运载装置(MIRV)能力在注意中,DF-5被发展如同孪生商业型CZ-2C商业火箭一样,有能力发射一次集中负载四颗卫星。虽然DF-5用于MIRV能力能够被修改,但是据知没有这样做。这很有可能一个政策决定,不去颠覆战略力量天平。但是由于美国急切部署TMD/NMD,DF-5的MIRV转换不太可能。在ICBM,必须取决于新一代之上,像是DF-31。

  DF-5安装使用4台单极发动机用于操纵和在脱离主发动机后进一步持续推进190秒,启动再返回载体在大气层上瞄准目标距离控制。DF-5进一步发展是DF-5A,具有超过13,000公里的增大射程和一个改进惯性制导系统。

  改进升级

  在新一代导弹全面部署之前,东风5仍然要支撑起核威慑的重任。为了面向新的要求,东风5甲(DF-5A)改进型洲际弹道导弹应运而生。在公开的信息中,东风5甲的名称已经被提及。可见这一型号并非单纯外界所猜测的名称。相对于东风5原型,东风5甲主要改进的是发动机性能和打击精度,弹头也有所改进。

  国内何梁何利基金会对著名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张贵田有一篇宣传报道,所提到的一些技术进步非常值得关注。文中说:张贵田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和发动机主任设计师,组织和主持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他在一、二级发动机燃烧室中首次采用了先进的声腔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发动机的不稳定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三级末修姿控发动机首次釆用了双组元推进剂,在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喷注器、燃烧室抗氧化高温涂层等一系列技术关键,大幅度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开创了我国双组元末修姿控发动机的研制新领域。一、二级发动机的性能提升明显有助于射程和载荷的提高,而双组元末修主动姿态控制发动机对于弹头精确再入有重要影响。加上推进剂可能同样有所进步,东风5甲的射程应明显大于12000千米,根据载荷分配的不同,射程在13000~15000千米之间,真正实现了全球覆盖的能力。

  东风5甲和整流罩和东风5的圆锥状有明显差异。有人推测是因为加装了分导式再入载具MIRV(Multiple Independent Reentry Vehicle)。但携带MIRV直到东风5乙才实现。参照美国SM-68大力神(Titan)从Ⅰ型到Ⅱ型头锥的变化,弹头重量的更改或许更能解释这个原因,载荷应该比东风5的3100千克有明显提高。

  除了双组元末修主动姿态控制发动机以外,导航设备方面国内也有明显进步。美国现役最先进的民兵Ⅲ改进型导弹的惯导平台随机漂移度水平是0.005度/小时,而我国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优于0.001度/小时。可以预料,东风5甲的CEP将从原型千米级左右控制到百米级。国外部分媒体甚至推测为300米以内,达到了俄罗斯SS-18最新型号的水平。

  在东风5甲取得明显进步之后,东风5的发展并没有停止脚步。MIRV分导式多弹头可以显著提升导弹的突防能力。在导弹防御系统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坚固的盾牌需要越来越锐利的长矛予以制衡。由于东风5甲是国内较为成熟、内部空间最大的洲际导弹,因而选择其为平台发展出携带MIRV的型号应当是明智之举。

  但MIRV的发展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关键是分配器技术。我国在1979年已经开始尝试一箭三星发射。在失败之后的第三年,风暴一号成功地将“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三颗卫星送入轨道。但这种一箭多星技术和后来印度等国的“礼花”类似,是在同一个或者相邻的轨道上依次投放卫星,对入轨精度和卫星姿态要求较低。相比较而言,1990年7月长征二号C首次发射,两颗卫星分别进入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难度还要大一些。考克斯报告中声称,通过1998年长征二号C/SD发射依星,中国获得了Motorola公司的Smart Dispenser(智能分配器,CZ-2C/SD的后缀即该词缩写)技术,从而转变为发展MIRV技术的基础。智能分配器具有独立的导引系统,实际上也是MIRV母舱的原型。虽然发射铱星的契机对于我国掌握该技术有很强的剌激作用,但该智能分配器产品本身完全是我国自己研制的。在Richard D.Fisher,Jr.和Baker Spring所写的China's Nuclear and Missile Espionage Heightens the Need for Missile Defence(中国导弹核武器间谋活动导致导弹防御系统之必要性),也不得不承认仅限于“并无窃取或购买技术行为发生,商业交流促使中国研发智能分配器以实现一箭多星”。

  从《中国航天报》对于科技集团六院肖明杰的一则报道中可以看到:2002年左右有新型号立项,其中技术关键是姿控发动机有着非常高的性能指标要求和加注推进剂后贮存时间的要求。

  这一立项时间晚于闻名遐迩的东风31甲和巨浪二。此后对于长征二号总师李占奎和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导弹总工程师丁保春的报道相继公开,而两人分别主导了智能分配器和MIRV控制程序的研究,关于丁保春的2006年报道中更是用“解决了世界性难题”来形容某导弹发射成功,基本可以推定该型号即为东风5乙(DF-5B),我国第一款携带MIRV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乙的弹体基本情况与东风5甲相同,国外根据五号的载荷推算大约能够携带4~6颗分导式弹头,也有个别媒体推测能够携带9颗弹头。


5 相关意义

  按照对于洲际弹道导弹的定义,射程要达到8000千米以上,由是可知,前苏联、美国和中国各自的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分别是R-7/SS-6、SM-65C宇宙神和东风5。由于出现年代较R-7/SS-6、SM-65C宇宙神晚了20年左右,东风5在大部分性能上都明显超过另外两种导弹。R-7/SS-6所采用的是液氧/煤油推进剂,具有较高的比冲。但液氧需在-183℃的低温下保存,临近发射才能加注进入箭体贮箱。并且加注过程中需要用氮气吹除冷凝水汽并泄压。这对于需要快速反应的弹道导弹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而东风5等采用的N2O4/UDMH属于可贮存燃料,常温下就能方便地贮存和运输;并且无需高温点火,燃烧剂与氧化剂接触即自动点火,不会存在中途熄火的问题。因而在反应速度上R-7/SS-6明显落后。这也直接导致其少量服役后不久即被SS-7、SS-11等导弹淘汰。但是N2O4/UDMH也有非常显著的缺点:具有很高的毒性,在贮存、加注和发射过程中容易泄露导致污染和事故;并且贮存在导弹内部时对管路和贮器具有强腐蚀性,影响使用性能。

  但该比较只是在各国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之间进行,而不是同时期的产品。当东风5于1986年设计定型的时候,美国最后一款液体燃料洲际导弹大力神2早已退出现役,全部更新为固体燃料洲际导弹; 前苏联也已经更新了几代洲际导弹产品。当东风5投入现役时,对手早已不是需要120分钟以上准备时间的R-7/SS-6了。仅仅与1963年形成IOC(Initial Operational Capacity 初始战斗力)的大力神2相比,晚出现20年的东风5在绝大部分性能上都明显落后;如果和80年代末期形成IOC的SS-18 MOD5/R36M2相比,则差距还要进一步拉大。

  东风5甲/乙与原型相比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射程等性能上达到了大力神2和SS-18 MOD5的水准;在打击精度方面,三、四十年的积累自然使得东风5甲/乙明显超过大力神2,接近10年前SS-18 MOD5的水平;而在载荷/重量比上面,由于作战侧重点的不同和技术上的差异,仍然没有达到大力神2和SS-18 MOD5的级别。

  在部署方面, 我国执行最低限度核威慑策略,因而东风5生产数量和美、苏/俄相比有天壤之别。至1969年前,苏联装备了陆基洲际导弹1029枚,美国为1054枚。而国外对于东风5报道的最高数量始终在20枚上下徘徊。虽然这种说法引起了多方的质疑甚至讥笑,但从某些渠道看,甚至在早期还存在高估的情况。据解密的美国军情局1984年文件,当时估计中国的东风5部署数量为:1984年2枚,1989年9枚,1994年16枚。实际情况是生产的箭体大量用于改装为长征二号/C火箭,另外东风5在多次发射试验中有较大消耗,真正部署的数量反而小于美国推测的数字。


----------------------(全文完)--------------------------


  原文作者简介:刘世民,1965年毕业于军事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大),该年分配到航天部第三研究院,1972年调入四川航天工业公司,较长时期从事战术导弹的研发工作。前几天的阅兵,论坛里关于新导弹的讨论很多,也因为信息的缺乏,产生了不少争议。

  但其实有一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已经通过不同的渠道透露出来。下面的这篇文章,原文作者曾长期在四川航天工业公司(重庆航天机电设计院)从事战术导弹的研发工作,是国内为数不多介绍具体导弹型号的较为可信的文章。同时也是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章,在公开一些可以公开的参数同时,保密性应该是不必担心的,因此全文手打一份贴上来,方便网友观看,供参考。

  该文的来源:《重庆工程师论文集(2014年)》,在知网上可以查询的到。


----------------------(以下为原文)--------------------------


  1980年5月18日,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继美俄之后拥有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为强我国防,壮我军威,增添了有生力量,值得国人自豪。

  2013年5月20和21日CCTV-7频道首次报导了东五洲际弹道导弹研制详情,这就表明该导弹解密了,人们可在公开场所平说该导弹。


1 研制背景

  核武器问世之后,投射手段日益受到重视。洲际弹道导弹拥有全球覆盖的打击能力,在某些方面较空中投射方式有明显优势,战后很快即成为军事大国所谋求的目标。1957年8月21日,前苏联第一型洲际弹道导弹R-7(北约代号SS-6,绰号Sapwood警棍)远程发射试验成功,并于1959年入役。紧随其后,美国第一型洲际弹道导弹SM-65(Atlas宇宙神)在1958年11月28日完成全程试验,同样在1959年入役。60年代我国掌握核武器技术之后,洲际弹道导弹也被提上了日程。1965年3月,负责规划两弹一星的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编号命名为“东风5”(DF-5,后来北约代号CSS-4),并下达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1971年首飞,1973年定型。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背景,东风5的定位是一种发射井基,二级、液体推进的洲际弹道导弹。该弹由中国国防部五院(现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CALT)设计开发。


2 研发历程

  1965年8月,一院副院长屠守锷主持进行了洲际导弹方案论证。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选用了偏二甲肼(UDMH,Dimethylhydrazine)作为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Nitrogen Tetroxide)作为氧化剂。发动机的基础是北京万源的YF-20B。导弹第一级发动机称之为YF-21B,又名DaFY6-2发动机,由4台独立工作的YF-20B发动机通过机架并联组成,航向控制采用泵前摇摆方案(单机沿弹体切向摇摆,摆角±10度);第二级采用一台主发动机YF-22B和4台游动发动机YF-23B组成,YF-22B和YF-23B又称DaFY20-1和DaFY21-1发动机。从技术源头而言,YF-22B/DaFY20-1就是YF-20B发动机的高空版。为了提高精度,导弹还釆用了单组元无水肼弹头姿控发动机。制导系统选用平台-计算机方案,采用三轴稳定平台,静压气浮陀螺,先进弹载计算机( 中国首台集成电路空间计算机)。液体推进剂的贮箱采用高强度铝铜合金(LD-10),减重30%,可以有效提高射程。其他的研发重点还包括碳/石英端头防热材料,高硅氧布斜缠热压成型工艺制造等。

  1966年5月,东风5开始总体方案的设计。到1969年6月14日,第一级发动机YF-21B试制成功。导弹的技术设计完成于1970年6月。此后导弹投入小批量生产并开始测试,总共生产01批次东5共6枚。

  1971年3月, 第一枚东风5遥测弹各种试验和总装工作完成。根据《世界航天发展史》一书:同年9月10日, 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在酒泉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基本成功。上午11时,DF-5首发遥测弹发射,进行低弹道方案考核试验。导弹第一级情况正常,顺利分离。但由于计算机软件设计问题,未能适应低弹道,207秒时Ⅱ级发动机提前30秒关机,姿态控制系统出现短时间的振荡,导弹落点偏远565千米。未能模拟全程弹头再入过程,防热结构和引爆系统也没有得到考验。

  随后10月份,一院总体设计部总结教训,针对可靠性和作战使用性能,对东风5的总体方案提出了10项幅度较大的改动。此后3年时间,主要进行基本设计的改进工作,但导弹的两次发射试验均未成功。

  研发受挫之后,东5的试验工作暂时搁置,重点工作转向基本设计的修改。1973年10月, 经周恩来批准, 洲际导弹的研制、试验计划推迟。

  谈到第一批次其他东风5导弹的商业用途,就不能不提起一个巧合。

  同样是研制本国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和R-7、SM-65还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成功地衍生出了繁盛的商业火箭家族。苏俄的卫星、东方、联盟和闪电等商业火箭均以苏俄自己的R-7为蓝本,而SM-65摇身一变成为著名的阿特拉斯火箭家族。东风5则是与风暴一号和长征二/三/四号火箭密切相关。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是1969年8月国家下达任务, 由上海航天局负责研制的两级液体火箭,同样采用N2O4和UDMH推进剂,结构与东风5相似,主要用来发射低轨道卫星。1972年8月首次进行遥测试验火箭发射,取得了基本成功。1975年7月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质量超过1吨的卫星。1977年7月用风暴一号进行了低弹道第一次飞行试验。而长征2号家族的初始型号则是从东风501批次改装过来的。1974年11月5日,01批3号弹被改为CZ-2火箭,用于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FSW-0-0),该卫星重量达1800千克。因速率陀螺回路断线,导致控制系统失灵,火箭失稳自毁,因而将我国首款发射1吨以上卫星的火箭头衔拱手让给了风暴一号。此后我国在长征2号基础上继续开发长征二号丙(CZ-2C)等改进型号。正由于这个巧合,在后面对于保密的东风推测性能的过程中,风暴和长征家族会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

  1975年5月25日,国防科委就战略导弹研制工作安排向中央军委递交了请示。经过讨论,中央军委常委会明确提出必须首先抓紧洲际导弹的研制,并确定了洲际导弹第一步要达到的射程和发射方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了这个报告。东风5的第2批次飞行试验开始处于酝酿状态。1977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于1980年进行DF-5全程试验。随后一共生产16发,其中8发在1981年前用于飞行试验。

  弹头研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75年11月到1979年11月之间,通过改进设计和地面试验,解决了弹头防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且在1977、1978两年,用风暴一号火箭两次成功进行低弹道配重飞行试验。

  1980年对于东风5而言是关键的一年。2月12日,中央专委会议批准了国防科委提出的东风5全程飞行试验方案, 这就是著名的580任务。5月18日10时0分23.302秒,向预定海域(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发射580-甲弹,取得圆满成功。导弹飞行时间29分57秒,射程9070千米,落点为南纬7度42分23秒、东经172度15分36秒。

  这次试验的特点是:运载火箭的射程远,速度快(可达每秒7公里以上)。从我国西部到南太平洋整个飞行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弹道最高点可达1000公里以上,这次试验的射程定在9000公里以上。其落点南纬7度零分,东经117度33分的公海。

  这次试验,是我国尖端技术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试验活动。国务院的30多个部、委、局,中国科学院及有关的高校,人民解放军各总部、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大军区,以及27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为这次试验做出了贡献。为了这次试验的成功,有一千多家工厂、研究所的广大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研制生产了远程火箭和发射试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装备、设备、器材、元件,包括建造大型远洋测量船。

  80任务后,一院根据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产品软硬件进行了改进。

  1981年12月7日,从地井进行导弹高弹道飞行试验。制导系统首次采用误差修正方法,在命中精度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接下来的收尾工作相对较为顺利。1983年,第一级发动机定型。1984年3发东风5参加国庆大阅兵。1985年,东风5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7月和12月,配备的核弹头和东风5相继设计定型,至此东风5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历经坎坷之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3 性能装备

  东风5作为我国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相关数据一直被严格保密,但是这并不等于人们没有任何分析东风5性能的依据。长征二号和风暴一号两种火箭与东风5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参数是公开的,因此可以根据常识来借鉴这两种火箭的数据。再就是国内在报道一些与军工相关的科研成果、尤其是树典型表彰的时候,往往会透露一些信息。与洲际弹道导弹相关的话题基本都是以“ 远程运载火箭” 的名义公开出来。有了这样一些公开的信息渠道,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非业内人士也可以通过筛选和分析推知一二。

  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的主要技术参数:

  弹长:32.6米;第一级长20.5米,第二级7.5米,弹头及附件长4.6米
  弹径:3.35米
  弹重:183吨
  载荷:3000~3200千克
  弹头当量:400万吨TNT
  射程:12000千米
  制导:惯性三轴静压气浮陀螺,空间计算机
  精度(CEP):500~2000米
  部署:发射井和发射台
  发射准备时间:120分钟,或30~60分钟(在发射井中发射)

  从后两种信息途径的对照看,国外信息的总体描述应该和实际情况误差不大。以公开出版物《中国航天》1997年第8期为例,给出了长征二号和早期长征二号C的相关数据。长征二号和采用A型整流罩的早期长征二号C外形推力数据相同:全长31.170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起飞推力2786千牛,近地轨道载荷(Low Earth Orbit,LEO)分别为1800千克和2400千克。长征二号初始型号即01批东风5的03-06号弹所改装,首批长征二号C即02批东风5号所改装,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东风5的水平。

  东风5的弹头重量则应该参考前面所述的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亚轨道发射试验。同样是《中国航天》的文章透露:1977年9月14日和1978年4月15日,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两次进行低弹道“火箭新技术试验”,配重为3100千克。由于该试验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可以断言这个重量就是东风5弹头的重量。至于400万吨TNT当量威力之说,可以参考Wm.Robert Johnston的Database of nuclear tests,China-PRC(中国核试验数据库)里对1976年11月17日一次核试验的描述。按照上述当量和重量换算出的当量比,应该还是较为符合当时我国核武器的技术水平的。

  射程方面可以根据载荷进行估算。长征二号和风暴一号的LEO近地轨道载荷分别为1800千克和1500千克。以这个水平而言,如果携带弹头重量为3100千克,则射程很难超过10000公里。考虑到当时苏联的欧洲部分也是核打击能力需要覆盖的范围,并且10000公里己经可以涵盖美国西海岸,这一射程还是勉强堪用的。

  至于1986年东风5设计定型后的射程水平,则应该参照首批长征二号C。尽管到90年代长征二号C可以将LEO运载能力提高到3.8吨之多,但火箭的起飞重量也达到240吨以上,高度超过40米,显然东风5并不能参考太新的型号。以LEO载荷2400千克为例,考虑到不会在短期内更换弹头,所以定型后的东风5所投掷的弹头重量仍然是3100千克,这一运载能力应当能达到12000公里左右的射程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国外某些媒体将东风5描述为射程10000~12000公里,载荷3000~3200千克,应该是较为准确的。

  打击精度方面也有公开文献涉及相关数据。从技术层次角度而言,我国在惯性导航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以洲际战略导弹使用的三浮陀螺为例,国内90年代的精度水平为0.001度/小时,相当于美国70年代初期水平。而美国现役型号的TGG型三浮陀螺精度为<0.0001度/小时。关于液浮陀螺,国外可以做到0.001度/小时,国内用于载人航天工程公幵的水平是0.01度/小时。MX导弹所使用的AIRS第三代浮球平台,原型于1973年开始研制,1975年在民兵Ⅲ导弹上进行了飞行试验,1981年7月交付第一台给空军。漂移率为0.000015度/小时,寿命40000小时。虽然这个数据是在实验室用多台设备累计实验的寿命结果,并用理论计算修正了精度,但技术差距确实得到体现。国外估测的早期东风5CEP达1000~2000米左右并不离谱。数量稀少的东风5也并不承担对敌方导弹发射井等硬目标打击任务,这样的精度至少已经超过前苏联的R-7之类,可以对软目标实施打击。

  在东风5设计定型后,在1989年秋季的抽检飞行试验中打出了最佳精度。我国的空、海基核力量均无法实现远程打击,投射能力明显弱于先进核大国。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洲际打击力量,东风5在我国的核威慑力量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东风5的研发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定型之后亦非一劳永逸。由于我国技术底子薄弱,国外技术发展速度迅速,东风5的出现仅仅是解决了洲际核打击力量的有无问题而已,在优劣问题上仍然没有提供选择的余地。因而东风5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更新一代洲际导弹彻底取代它之前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命题。


4 弹头

  DF-5携带一枚单一的3百万吨核弹头。多目标分导重返大气层运载装置(MIRV)能力在注意中,DF-5被发展如同孪生商业型CZ-2C商业火箭一样,有能力发射一次集中负载四颗卫星。虽然DF-5用于MIRV能力能够被修改,但是据知没有这样做。这很有可能一个政策决定,不去颠覆战略力量天平。但是由于美国急切部署TMD/NMD,DF-5的MIRV转换不太可能。在ICBM,必须取决于新一代之上,像是DF-31。

  DF-5安装使用4台单极发动机用于操纵和在脱离主发动机后进一步持续推进190秒,启动再返回载体在大气层上瞄准目标距离控制。DF-5进一步发展是DF-5A,具有超过13,000公里的增大射程和一个改进惯性制导系统。

  改进升级

  在新一代导弹全面部署之前,东风5仍然要支撑起核威慑的重任。为了面向新的要求,东风5甲(DF-5A)改进型洲际弹道导弹应运而生。在公开的信息中,东风5甲的名称已经被提及。可见这一型号并非单纯外界所猜测的名称。相对于东风5原型,东风5甲主要改进的是发动机性能和打击精度,弹头也有所改进。

  国内何梁何利基金会对著名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张贵田有一篇宣传报道,所提到的一些技术进步非常值得关注。文中说:张贵田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和发动机主任设计师,组织和主持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他在一、二级发动机燃烧室中首次采用了先进的声腔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发动机的不稳定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三级末修姿控发动机首次釆用了双组元推进剂,在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喷注器、燃烧室抗氧化高温涂层等一系列技术关键,大幅度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开创了我国双组元末修姿控发动机的研制新领域。一、二级发动机的性能提升明显有助于射程和载荷的提高,而双组元末修主动姿态控制发动机对于弹头精确再入有重要影响。加上推进剂可能同样有所进步,东风5甲的射程应明显大于12000千米,根据载荷分配的不同,射程在13000~15000千米之间,真正实现了全球覆盖的能力。

  东风5甲和整流罩和东风5的圆锥状有明显差异。有人推测是因为加装了分导式再入载具MIRV(Multiple Independent Reentry Vehicle)。但携带MIRV直到东风5乙才实现。参照美国SM-68大力神(Titan)从Ⅰ型到Ⅱ型头锥的变化,弹头重量的更改或许更能解释这个原因,载荷应该比东风5的3100千克有明显提高。

  除了双组元末修主动姿态控制发动机以外,导航设备方面国内也有明显进步。美国现役最先进的民兵Ⅲ改进型导弹的惯导平台随机漂移度水平是0.005度/小时,而我国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优于0.001度/小时。可以预料,东风5甲的CEP将从原型千米级左右控制到百米级。国外部分媒体甚至推测为300米以内,达到了俄罗斯SS-18最新型号的水平。

  在东风5甲取得明显进步之后,东风5的发展并没有停止脚步。MIRV分导式多弹头可以显著提升导弹的突防能力。在导弹防御系统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坚固的盾牌需要越来越锐利的长矛予以制衡。由于东风5甲是国内较为成熟、内部空间最大的洲际导弹,因而选择其为平台发展出携带MIRV的型号应当是明智之举。

  但MIRV的发展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关键是分配器技术。我国在1979年已经开始尝试一箭三星发射。在失败之后的第三年,风暴一号成功地将“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三颗卫星送入轨道。但这种一箭多星技术和后来印度等国的“礼花”类似,是在同一个或者相邻的轨道上依次投放卫星,对入轨精度和卫星姿态要求较低。相比较而言,1990年7月长征二号C首次发射,两颗卫星分别进入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难度还要大一些。考克斯报告中声称,通过1998年长征二号C/SD发射依星,中国获得了Motorola公司的Smart Dispenser(智能分配器,CZ-2C/SD的后缀即该词缩写)技术,从而转变为发展MIRV技术的基础。智能分配器具有独立的导引系统,实际上也是MIRV母舱的原型。虽然发射铱星的契机对于我国掌握该技术有很强的剌激作用,但该智能分配器产品本身完全是我国自己研制的。在Richard D.Fisher,Jr.和Baker Spring所写的China's Nuclear and Missile Espionage Heightens the Need for Missile Defence(中国导弹核武器间谋活动导致导弹防御系统之必要性),也不得不承认仅限于“并无窃取或购买技术行为发生,商业交流促使中国研发智能分配器以实现一箭多星”。

  从《中国航天报》对于科技集团六院肖明杰的一则报道中可以看到:2002年左右有新型号立项,其中技术关键是姿控发动机有着非常高的性能指标要求和加注推进剂后贮存时间的要求。

  这一立项时间晚于闻名遐迩的东风31甲和巨浪二。此后对于长征二号总师李占奎和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导弹总工程师丁保春的报道相继公开,而两人分别主导了智能分配器和MIRV控制程序的研究,关于丁保春的2006年报道中更是用“解决了世界性难题”来形容某导弹发射成功,基本可以推定该型号即为东风5乙(DF-5B),我国第一款携带MIRV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乙的弹体基本情况与东风5甲相同,国外根据五号的载荷推算大约能够携带4~6颗分导式弹头,也有个别媒体推测能够携带9颗弹头。


5 相关意义

  按照对于洲际弹道导弹的定义,射程要达到8000千米以上,由是可知,前苏联、美国和中国各自的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分别是R-7/SS-6、SM-65C宇宙神和东风5。由于出现年代较R-7/SS-6、SM-65C宇宙神晚了20年左右,东风5在大部分性能上都明显超过另外两种导弹。R-7/SS-6所采用的是液氧/煤油推进剂,具有较高的比冲。但液氧需在-183℃的低温下保存,临近发射才能加注进入箭体贮箱。并且加注过程中需要用氮气吹除冷凝水汽并泄压。这对于需要快速反应的弹道导弹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而东风5等采用的N2O4/UDMH属于可贮存燃料,常温下就能方便地贮存和运输;并且无需高温点火,燃烧剂与氧化剂接触即自动点火,不会存在中途熄火的问题。因而在反应速度上R-7/SS-6明显落后。这也直接导致其少量服役后不久即被SS-7、SS-11等导弹淘汰。但是N2O4/UDMH也有非常显著的缺点:具有很高的毒性,在贮存、加注和发射过程中容易泄露导致污染和事故;并且贮存在导弹内部时对管路和贮器具有强腐蚀性,影响使用性能。

  但该比较只是在各国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之间进行,而不是同时期的产品。当东风5于1986年设计定型的时候,美国最后一款液体燃料洲际导弹大力神2早已退出现役,全部更新为固体燃料洲际导弹; 前苏联也已经更新了几代洲际导弹产品。当东风5投入现役时,对手早已不是需要120分钟以上准备时间的R-7/SS-6了。仅仅与1963年形成IOC(Initial Operational Capacity 初始战斗力)的大力神2相比,晚出现20年的东风5在绝大部分性能上都明显落后;如果和80年代末期形成IOC的SS-18 MOD5/R36M2相比,则差距还要进一步拉大。

  东风5甲/乙与原型相比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射程等性能上达到了大力神2和SS-18 MOD5的水准;在打击精度方面,三、四十年的积累自然使得东风5甲/乙明显超过大力神2,接近10年前SS-18 MOD5的水平;而在载荷/重量比上面,由于作战侧重点的不同和技术上的差异,仍然没有达到大力神2和SS-18 MOD5的级别。

  在部署方面, 我国执行最低限度核威慑策略,因而东风5生产数量和美、苏/俄相比有天壤之别。至1969年前,苏联装备了陆基洲际导弹1029枚,美国为1054枚。而国外对于东风5报道的最高数量始终在20枚上下徘徊。虽然这种说法引起了多方的质疑甚至讥笑,但从某些渠道看,甚至在早期还存在高估的情况。据解密的美国军情局1984年文件,当时估计中国的东风5部署数量为:1984年2枚,1989年9枚,1994年16枚。实际情况是生产的箭体大量用于改装为长征二号/C火箭,另外东风5在多次发射试验中有较大消耗,真正部署的数量反而小于美国推测的数字。


----------------------(全文完)--------------------------


  原文作者简介:刘世民,1965年毕业于军事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大),该年分配到航天部第三研究院,1972年调入四川航天工业公司,较长时期从事战术导弹的研发工作。
二楼留作备用,用于后续一些可能的修正和补充
其实两弹一星网上有更详细的研发历程,也有一些技术细节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是啊,当年在海外谈中国里看到中国才有20枚洲际导弹,觉得不可置信,现在看来,还的确是真的
尹嘉岩野 发表于 2015-9-7 23:21
是啊,当年在海外谈中国里看到中国才有20枚洲际导弹,觉得不可置信,现在看来,还的确是真的
1994年是16枚了 很正常 穷嘛 但美帝在1994年是拦截不住任何洲际弹道导弹的 10枚落到美帝 美帝就受不了


现在20年过去了 美帝依然吹还是20枚 自己想想都觉得好笑
尹嘉岩野 发表于 2015-9-7 23:21
是啊,当年在海外谈中国里看到中国才有20枚洲际导弹,觉得不可置信,现在看来,还的确是真的
这种东西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的费用,比制造的费用还要高,当时穷,这么一些,就是可以保持最低威慑力了
其实也正常, 二炮的一个师, 或者至少一个旅, 只装备一枚东5,  要是有16枚弹, 那就得有16个旅。  

东5真的是无奈的存在。
wszaa 发表于 2015-9-8 08:56
1994年是16枚了 很正常 穷嘛 但美帝在1994年是拦截不住任何洲际弹道导弹的 10枚落到美帝 美帝就受不了

...
光阅兵的东风31和东风5B都不止20枚
i6y6 发表于 2015-9-9 11:09
其实也正常, 二炮的一个师, 或者至少一个旅, 只装备一枚东5,  要是有16枚弹, 那就得有16个旅。  

...
一个导弹旅16枚东风21D,只有一枚东风5?
其实也正常, 二炮的一个师, 或者至少一个旅, 只装备一枚东5,  要是有16枚弹, 那就得有16个旅。  

...
二炮一个师?哪年哪月二炮有过师?一个旅一枚蛋?呵呵那,那二炮全部人用来服侍东5不知人手够不够


长三乙的发射重量约430吨,整个火箭用11台发动机(不算游机),其中两台是YF-75氢氧机,发射报价从《Spacex的费用的事实》里看约6000万美元(《世界航天器大全》里也谈到预计报价5600万美元,实际价格可能7000-8000万美元,1993年币值。从这里看到,当年我们发射火箭是多么赚钱,美元和人民币20多年来购买力下降了不少,可价格一直都没怎么变。)
东风5发射重量约190吨,整个导弹用5台发动机(不算游机),现在看,90年代一枚东风5本身的造价估计和引进一架苏-27SK战机差不多,甚至更低。90年代初期一口气引进了约20多加架苏-27,后来更是要引进+组装200架(实际就进行了约100架,约2001年合同终止了,原因不是没钱了,是看不上了),再加上引进的苏-30。从这里看,90年代的东风5的保有量怎么也不会只有区区20枚。除非我们的氢弹很少。
就现在的东风5造价估计和一架歼-10B差不多,甚至还少。

长三乙的发射重量约430吨,整个火箭用11台发动机(不算游机),其中两台是YF-75氢氧机,发射报价从《Spacex的费用的事实》里看约6000万美元(《世界航天器大全》里也谈到预计报价5600万美元,实际价格可能7000-8000万美元,1993年币值。从这里看到,当年我们发射火箭是多么赚钱,美元和人民币20多年来购买力下降了不少,可价格一直都没怎么变。)
东风5发射重量约190吨,整个导弹用5台发动机(不算游机),现在看,90年代一枚东风5本身的造价估计和引进一架苏-27SK战机差不多,甚至更低。90年代初期一口气引进了约20多加架苏-27,后来更是要引进+组装200架(实际就进行了约100架,约2001年合同终止了,原因不是没钱了,是看不上了),再加上引进的苏-30。从这里看,90年代的东风5的保有量怎么也不会只有区区20枚。除非我们的氢弹很少。
就现在的东风5造价估计和一架歼-10B差不多,甚至还少。
楼主手打的,辛苦了!  
黑火药 发表于 2015-9-9 15:11
长三乙的发射重量约430吨,整个火箭用11台发动机(不算游机),其中两台是YF-75氢氧机,发射报价从《Spacex的 ...
光比较弹体造价没有意义,全寿命费用还要考虑辅助设施。DF5是加固井发射的,一个加固井可是很多银子呢?还有其他相关的坑道等等,装备数量要考虑发射阵地数量。而且液体导弹,加注瞄准都需要时间,这个可以参考运载火箭!
zhaopeng104 发表于 2015-9-10 13:29
光比较弹体造价没有意义,全寿命费用还要考虑辅助设施。DF5是加固井发射的,一个加固井可是很多银子呢? ...
加固井这些辅助设施我确实没考虑到,
弹头的维护费用比单体的费用要高很多
windrarara 发表于 2015-9-10 15:14
弹头的维护费用比单体的费用要高很多
核弹头的维护主要是什么方面?
黑火药 发表于 2015-9-9 15:11
长三乙的发射重量约430吨,整个火箭用11台发动机(不算游机),其中两台是YF-75氢氧机,发射报价从《Spacex的 ...
当时本来就少。没疑问 ~  现在是56枚
帝国成长记 发表于 2015-9-9 11:44
光阅兵的东风31和东风5B都不止20枚
你算术真差
黑火药 发表于 2015-9-10 15:43
核弹头的维护主要是什么方面?
氘氚等半衰期较短的材料,为保证当量需定期更换,这也是为什么老毛子当年有那么多报废核战斗部的原因。
二炮只有基地和旅,哪有师啊
zhaopeng104 发表于 2015-9-10 16:16
氘氚等半衰期较短的材料,为保证当量需定期更换,这也是为什么老毛子当年有那么多报废核战斗部的原因。
氘没有半衰期之说,现在氚并不是制造氢弹或原子弹的主要材料,而是制造中子弹的必须材料,所以现在包括米帝在内的五大流氓都没有中子弹储备,核弹中的高性能起爆炸药年数到会老化并且性能变得不稳定,这和常规弹药过一定年限需要销毁一样,这才是核弹要维护重要原因。
其实也正常, 二炮的一个师, 或者至少一个旅, 只装备一枚东5,  要是有16枚弹, 那就得有16个旅。  

...
什么里乱七八糟的编制
弹头数增为60
i6y6 发表于 2015-9-9 11:09
其实也正常, 二炮的一个师, 或者至少一个旅, 只装备一枚东5,  要是有16枚弹, 那就得有16个旅。  

...
还是2003年的ID了。
二炮没有师,都是基地下属发射旅,大型号导弹是旅下属的每个发射营为单独的一个发射单元。
当年投资效率很低呀;
据说某试验基地一个试验发射井及相关洞库,建设十年以上,打了不足单手五指之数就整体废弃了。

个人觉得,应该改做教育基地&主题公园,对外开放捞钱回本呀。
尹嘉岩野 发表于 2015-9-7 23:21
是啊,当年在海外谈中国里看到中国才有20枚洲际导弹,觉得不可置信,现在看来,还的确是真的
20都说多了;

太祖说有就行,吓人的东西不用多;

当然,现在反导系统到处扩散,太少了吓不住人——甚至吓不住小国了。
相比核弹头的价格,下面火箭部分的购置费用不足挂齿——至少固体火箭是这样。
看完才知有多惨!
既然不打算首先使用核武器,也没有完善的早期预警系统,那么部署过多的地井弹是很不明智的,因为你无法避免在对手的首轮打击下生存,与其如此,不如象征性部署一些,即省资源,又能起到威慑作用,中国真正的核力量应该落在高机动高生存力的东风31和41肩上。
尹嘉岩野 发表于 2015-9-7 23:21
是啊,当年在海外谈中国里看到中国才有20枚洲际导弹,觉得不可置信,现在看来,还的确是真的
绝对是拿十三亿人民生命开玩笑。
wszaa 发表于 2015-9-8 08:56
1994年是16枚了 很正常 穷嘛 但美帝在1994年是拦截不住任何洲际弹道导弹的 10枚落到美帝 美帝就受不了

...
除了阿拉斯加貌似其他地方没部署NMD,走太平洋能避开吗?
实情,真的很惨!
djc863 发表于 2015-9-23 10:11
绝对是拿十三亿人民生命开玩笑。
1980年向南太平洋发射DF-5时,才九亿人。
射高1000公里,不是成卫星了?
其实也正常, 二炮的一个师, 或者至少一个旅, 只装备一枚东5,  要是有16枚弹, 那就得有16个旅。  

...
一个营不够伺候这一枚导弹?
长三乙的发射重量约430吨,整个火箭用11台发动机(不算游机),其中两台是YF-75氢氧机,发射报价从《Spacex的 ...
氢弹很少说到点子上了,扳机是很贵的。
光比较弹体造价没有意义,全寿命费用还要考虑辅助设施。DF5是加固井发射的,一个加固井可是很多银子呢? ...
加固井就一个钢筋水泥钱,从设计到施工都是二炮工程部队搞的,花不了多少,还没有打山洞费钱。
当年投资效率很低呀;
据说某试验基地一个试验发射井及相关洞库,建设十年以上,打了不足单手五指之数就整 ...
十年也花不了多少,最大支出是钢筋水泥炸药柴油,还有粮食猪肉蔬菜,猪肉蔬菜部队还都能自己生产,别的就没有支出了。
克林霉素磷酸钠 发表于 2015-9-28 04:00
十年也花不了多少,最大支出是钢筋水泥炸药柴油,还有粮食猪肉蔬菜,猪肉蔬菜部队还都能自己生产,别的就 ...
某基地那个,施工是有专业工程队,不是二炮自己干的。
克林霉素磷酸钠 发表于 2015-9-28 03:54
一个营不够伺候这一枚导弹?
可能当年效率低下;

现在许多旧编制最好撑裁军梳理一下,减员增效不是说这玩的;
养人的成本越来越高、管人的难度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