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战地白衣天使,凋谢在江南水乡;1942,战地白衣天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57:01
1937,战地白衣天使,凋谢在江南水乡;1942,战地白衣天使,凋谢在太行山上;
1931、1932、1933、......1945,有多少我们的战地白衣天使,为国捐躯、凋谢在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征程中....!
----------------
在伟大而艰苦卓绝的抗日卫国战争中,有一群这样的战士:他们和她们的誓言是:手术台就是阵地。他们和她们的手术刀就是武器,他们和她们用绷带编制生的希望之花......
这些战士,就是我们的战地白衣天使。
他们和她们把生的希望带给受伤的战士和群众。但是,他们和她们自己却常常是手无寸铁的。面对凶残的日寇,他们和她们常常会献出生命。

有一点必须指出,凶残的日寇完全不顾人伦道义、国际公法,它们肆无忌惮的杀戮、虐杀我们的战地白衣天使,妄图以此削弱中华儿女的抗日力量、抗日斗志,因此,我们的战地白衣天使们常常比受伤的战士和群众承受更大的磨难,更大的牺牲。
我们感到羞愧,因为我们无法确切的统计出,到底有多少战地白衣天使,为国捐躯、凋谢在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征程中。
同志们,请做一个有心人,如果我们一得到这方面的资料,就请记录下来,把英烈的史诗传诵!
在下文笔拙劣,如果用自己的文字来祭奠这些英烈,恐怕对英灵不敬,也减低大家对英烈的崇敬之情。
因此,我转载以下的文字,来寄托对英烈的哀思。请原作者见谅,谅解我的转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英烈的伟大和崇高。
------------------------------------------------------------------------------
衷心敬谢网友“黄河故人”同志传诵的许多英烈的史诗,以下是其中一篇:
反扫荡中的二三事
1942年5月25日,太行山上。左权、罗瑞卿、杨立三分别带队突围。随罗瑞卿突围的有一支朝鲜义勇队,共100多人,他们和警卫排分两侧阻击日军,掩护了大量人员突围,自身也伤亡惨重。他们的首领,尹世胄就牺牲在那里。尹世胄牺牲后的待遇很高,解放日报登了他
的简历,朱德为他们专门写了文章,艾青写了悼诗,纪念碑和左权的立在了一起。
朝鲜义勇队懂鬼子的日语和韩语,还能用非常流利的汉语和中国人沟通,而且,这帮人打鬼子不要命。
这批人有的来自南朝鲜,有的来自北朝鲜,其首领尹世胄即来自今韩国的釜山附近,他们中的幸存者基本上去了朝鲜。
……………………………………………………………………………………
在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同时,和他们在同一个战场上的马耳山上,30多名战士血战到底,打完子弹,全部跳崖。
……………………………………………………………………………………
还是同一个战场上,白求恩卫生学校的两百多名女生,在跑了一天一夜,几乎散架之后,终于被鬼子追上,和他们一起被追上的还有后方医院的二百多伤病员以及十几名医生护士们。
在被鬼子追上之前,为了大家能够跑得快些,有的重伤员对着自己开了枪;有一位女护士正好临产,生下孩子后把孩子交给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学生,自己投水自尽。
为了他们摆脱鬼子追击,杨成武手下有两个连基本打残,但是她们还要再跑一百多里山路才能脱险。这些女生,不是大家闺秀就是小家碧玉,年龄最小才十五岁,基本都是来自大中城市的中学生。前面的几十里山路已经几乎耗尽了她们的力气,别说再走一百多里山路,爬,她们都爬不动了,何况还有和她们差不多同样人数的伤员。
指挥机关和部队先走一步,她们休息了一下。就在这个时间差,鬼子把他们堵在了山沟的出口处。此战,只有几条枪的两百多女孩子加上两百多伤病员和武装到牙齿的鬼子们进行了一场力量悬殊到极点的战斗,最后大约四五十人在区队和后勤部的接应下逃出了虎口,其余全部牺牲。
据当地收尸的老乡们说:沟口那一小块地方,当时是真正的血流成河,多年后还能捡到细小的尸骨,还能隐约听到山风里夹杂的厮打声、尖叫声。杨成武一生打了何止千百次恶战,这是他第一次掉泪。
.......
英雄的战地白衣天使万岁!英雄的抗日军民万岁!
1937,战地白衣天使,凋谢在江南水乡;1942,战地白衣天使,凋谢在太行山上;
1931、1932、1933、......1945,有多少我们的战地白衣天使,为国捐躯、凋谢在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征程中....!
----------------
在伟大而艰苦卓绝的抗日卫国战争中,有一群这样的战士:他们和她们的誓言是:手术台就是阵地。他们和她们的手术刀就是武器,他们和她们用绷带编制生的希望之花......
这些战士,就是我们的战地白衣天使。
他们和她们把生的希望带给受伤的战士和群众。但是,他们和她们自己却常常是手无寸铁的。面对凶残的日寇,他们和她们常常会献出生命。

有一点必须指出,凶残的日寇完全不顾人伦道义、国际公法,它们肆无忌惮的杀戮、虐杀我们的战地白衣天使,妄图以此削弱中华儿女的抗日力量、抗日斗志,因此,我们的战地白衣天使们常常比受伤的战士和群众承受更大的磨难,更大的牺牲。
我们感到羞愧,因为我们无法确切的统计出,到底有多少战地白衣天使,为国捐躯、凋谢在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征程中。
同志们,请做一个有心人,如果我们一得到这方面的资料,就请记录下来,把英烈的史诗传诵!
在下文笔拙劣,如果用自己的文字来祭奠这些英烈,恐怕对英灵不敬,也减低大家对英烈的崇敬之情。
因此,我转载以下的文字,来寄托对英烈的哀思。请原作者见谅,谅解我的转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英烈的伟大和崇高。
------------------------------------------------------------------------------
衷心敬谢网友“黄河故人”同志传诵的许多英烈的史诗,以下是其中一篇:
反扫荡中的二三事
1942年5月25日,太行山上。左权、罗瑞卿、杨立三分别带队突围。随罗瑞卿突围的有一支朝鲜义勇队,共100多人,他们和警卫排分两侧阻击日军,掩护了大量人员突围,自身也伤亡惨重。他们的首领,尹世胄就牺牲在那里。尹世胄牺牲后的待遇很高,解放日报登了他
的简历,朱德为他们专门写了文章,艾青写了悼诗,纪念碑和左权的立在了一起。
朝鲜义勇队懂鬼子的日语和韩语,还能用非常流利的汉语和中国人沟通,而且,这帮人打鬼子不要命。
这批人有的来自南朝鲜,有的来自北朝鲜,其首领尹世胄即来自今韩国的釜山附近,他们中的幸存者基本上去了朝鲜。
……………………………………………………………………………………
在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同时,和他们在同一个战场上的马耳山上,30多名战士血战到底,打完子弹,全部跳崖。
……………………………………………………………………………………
还是同一个战场上,白求恩卫生学校的两百多名女生,在跑了一天一夜,几乎散架之后,终于被鬼子追上,和他们一起被追上的还有后方医院的二百多伤病员以及十几名医生护士们。
在被鬼子追上之前,为了大家能够跑得快些,有的重伤员对着自己开了枪;有一位女护士正好临产,生下孩子后把孩子交给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学生,自己投水自尽。
为了他们摆脱鬼子追击,杨成武手下有两个连基本打残,但是她们还要再跑一百多里山路才能脱险。这些女生,不是大家闺秀就是小家碧玉,年龄最小才十五岁,基本都是来自大中城市的中学生。前面的几十里山路已经几乎耗尽了她们的力气,别说再走一百多里山路,爬,她们都爬不动了,何况还有和她们差不多同样人数的伤员。
指挥机关和部队先走一步,她们休息了一下。就在这个时间差,鬼子把他们堵在了山沟的出口处。此战,只有几条枪的两百多女孩子加上两百多伤病员和武装到牙齿的鬼子们进行了一场力量悬殊到极点的战斗,最后大约四五十人在区队和后勤部的接应下逃出了虎口,其余全部牺牲。
据当地收尸的老乡们说:沟口那一小块地方,当时是真正的血流成河,多年后还能捡到细小的尸骨,还能隐约听到山风里夹杂的厮打声、尖叫声。杨成武一生打了何止千百次恶战,这是他第一次掉泪。
.......
英雄的战地白衣天使万岁!英雄的抗日军民万岁!
请大家留意:以下资料中,“黄河故人”同志在传诵烈士黄君珏同志的英雄事迹时,提到的和她一同牺牲的另两位烈士:16岁的女译电员王健、23岁的女医生韩瑞。

烈士:23岁的女医生韩瑞也是一位战地白衣天使。
牺牲在太行山上的红色国际特工
作者:黄河故人

《追我魂魄》快播了,希望能拍出原作的气势。原作很短,要拍成30集的话,希望他们不要注水。认真办事的话,就算只把把当时的历史事实拍出来,30集也不够。

黄君珏,女,湖南湘潭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42年在八路军总部突围战中跳崖牺牲,英勇殉国。

对黄君珏简单的介绍中,附有她的爱人王默磬的 一封给其岳父的信,这封不同寻常的家信记述了妻子殉难的过程。王默磬也是新华社的工作人员,当时他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就倒在离黄君珏不足五十米处。侥幸的是,他活了下来,成为八路军总部突围中唯一见证这惨
烈史实全过程的人。他在给他的岳父黄友郢老先生的信中这样写道:
夜九时,敌暂退,婿勉力带伤行,潜入敌围,寻到遗体,无血无伤,服装整齐,眉头微锁,侧卧若熟睡,然 已胸口不温矣。其时婿不知悲伤,不觉创痛,跌坐呆凝,与君珏双手相握,不知所往,但觉君珏亦正握我手,渐握渐紧,终不可脱!山后枪声再起,始被惊觉,时
正 午夜,皓月明天,以手掘土,暂行掩埋。

吾岳有不朽之女儿,婿获贞烈之妻,慨属民族之无上光荣!

黄君珏不仅仅是实现了“有枪的留下、没枪的跳崖”的英勇战士,在此之前,他们夫妻还都是共产国际的红色国际特工。这个身份,不知道《追我魂魄》电视连续剧里面会不会有所体现。

要看黄君珏的家庭,干红色国际特工貌似有些不搭。黄君珏的父亲黄友郢是国民党立法委员,财政部机要秘书,孔祥熙的亲信之一;舅舅们也都是国民党的高官。

黄君珏参加革命的时候不过十五岁,1930年十八岁入党,1934年成为我党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后来来到抗日根据地太行山区.........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大“扫荡”,新华日报社为了缩小目标、减少牺牲,报社工作人员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分散活动。突围的时候,黄君珏是有枪的,因为她是领导,所以有一支手枪,三发子弹。但是当时她身体不好,刚生完孩子三个月,而且
因为带着孩子转移不方便,孩子生下来只在自己身边带了三天就交给了老乡开始行军。

黄君珏和报社部分同志隐蔽在太行山巅的庄子岭(今河北涉县和山西左权交界一带)。6月2日,敌人包围了庄子岭进行搜索,下午,黄君珏同志和16岁的女译电员王健、23岁的女医生韩瑞隐蔽的山洞被敌人发现。

她们所隐藏的山洞,山洞上下都是峭壁,洞前是一条尺把宽的小路,无法从正面接近,开枪也打不着洞里的人。太阳快落山了,狡猾的敌人爬上洞顶的悬崖,用绳子吊下大捆大捆的柴草,放火烧洞,洞口烈火炎炎,洞里浓烟滚滚。

黄君珏知道难以坚持下去,便握枪冲出洞口。打中两个敌人后,毫不犹疑,转身跳崖。王健、韩瑞则窒息牺牲在山洞内,敌人入洞补刀后离去。

为了纪念自己的妻子,王默磬给儿子改姓黄;为了纪念自己的烈士,1942年11月4日,重庆《新华日报》刊登了《新中国女战士喋血太行》一文。

没有人意识到黄君珏的烈士身份问题,结果1981年黄君珏的儿子才拿到烈士证;没有人意识到黄君珏跳崖后山洞里还有人,老乡只是收敛了山崖下面的烈士遗体,七十年代王健、韩瑞的干尸被发现,2005年因拍摄电视片身份才被初步确认,但尸骨已经找不到了。

附:就在黄君珏牺牲前几天,一位卓娅式的女英雄也牺牲在太行山上。朱坚,山西省平遥县人,某县妇救会主任。朱坚被俘后一言不发,日军割去她的乳房,又把她剖腹杀害。

日军的残暴,实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就在苏联红军把关东军包饺子的时候,居然还有日军把被俘的苏军女卫生员强奸后割乳剖腹杀害。

英雄的战地白衣天使万岁!英雄的抗日军民万岁!
----------------------------------------------------------------------------
2015-9-2 22:53 上传

血染的红十字四烈士纪念碑
——上海红十字四烈士与淞沪抗战战地救护工作
朱晓明


■ 苏克己烈士 ■ 谢惠贤烈士  ■ 刘中武烈士 ■ 陈秀芳烈士


■ 罗店红十字四烈士纪念碑
  ◆ 朱晓明
  这里是上海唯一的一座红十字烈士纪念碑。在淞沪抗战前线救护伤员时,为国殉职的中国红十字总会上海第一救护队苏克己、刘中武、陈秀芳、谢惠贤等四位红十字烈士,长眠在此已整整78年了。多少年来,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不断地追忆、怀念他们。
  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救护队抗战殉难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地矗立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陈伯吹中学(原罗店中学)校园内。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在罗店战地前线救护伤员时英勇牺牲的苏克己、刘中武、陈秀芳、谢惠贤四位红十字烈士的塑像,在纪念碑上一个个清
晰可辨;记载四烈士战地救护伤员可歌可泣史迹的碑文,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暴行和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的英勇史迹,一直为后人所铭记。笔者走访了这些烈士的后人,独家披露这四位烈士参与淞沪抗战战地救护工作的故事。
  日寇残杀战地救护医务人员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在上海小川沙登陆,进攻上海北翼的军事重镇罗店,企图占领罗店,威胁嘉定,从而切断京沪铁路大动脉,堵住上海守军的后路。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组织了战地救护队,委派医师苏克己为第一救护队副队长,并确定罗店
医院为战地救护医院,抢救战地伤员,履行红十字会员救死扶伤的光荣职责。
  战争一开始就异常激烈,罗店救护医院短短几天就住满了伤兵。战至8月23日,罗店距火线战场更近了。当天下午,我军一架飞机被日寇击中,驾驶员受伤后跳伞降落在罗店附近一农家的竹园中。苏克己闻讯后急率助医刘中武及护士陈秀芳、谢惠贤等前往战地开展救
护。在罗店商团青年义勇队的帮助下,迅速将伤员送至医院。苏院长打开已经装入箱子的药械,为伤员施行了急救手术。
  手术完成后,天已晚,他们正在商议是留还是撤的时候,我守军派人赶到医院,告知在阵地左侧发现了日军,守军将转移阵地,敦促救护队迅速撤离。但当时受伤的空军飞行员不能起行,怎么办?苏克己立即决定由他与助医刘中武及两个工友用担架将伤员抬着一起
撤离,陈秀芳、谢惠贤两位护士则举着“中国红十字会”的会旗,背着印有“红十字”标志的药械箱紧随其后。他们行走到离罗店镇两里路处,突然遇到乔装成当地农民模样的日寇三人。日寇兵见是我红十字救护队员,即持枪跃进,喝令停步,问:“什么人?”苏克己
答道:“红十字救护队的!”
  话音未落,日寇即举刀猛砍,苏克己躲避不及,两腿顿时被砍断,倒在血泊中,后被肢解为六段,血肉狼藉,惨不忍睹!助医刘中武和工友、护士迅速撤离。此时枪声大作,刘中武助医及谢惠贤护士当即中弹倒下,陈秀芳护士腹部亦中三弹倒下。日寇残杀在战地参
加救护伤员的红十字医务人员的野蛮暴行,震惊中外!
  更令人发指的是,据目击者称,苏克己牺牲前曾用纯熟的日语,自我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人员的身份,却仍遭残害,尸首不存。待战事西移后,苏克己的亲友们去殉难地找尸骨,遍寻却不得。
  噩耗传来,上海红十字会迅速将苏克己等四位红十字会人员的殉难惨况公布于世,并向国际红十字总会报告,揭露日寇无视国际公法,残害中国红十字战地救护人员的暴行。宋美龄女士通过“中央广播电台”特作英语广播,昭告世界。中国红十字总会分别报请国史
馆和国际红十字组织,永载史册。
  红十字四烈士其人其事
  苏克己烈士(1900~1937),又名苏民,字理安,江苏武进人。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1920年中学毕业,在江苏武进医院做了一年护理工作,后到上海南洋医科大学学习。1925年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大场惠济医院、江西九江市红十字医院工作,后任福建泉州平民医院外
科主任、中国红十字会罗店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苏克己毅然投入抗日伤兵救护工作,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第一救护队副队长。8月23日,惨遭日寇残酷杀害,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第一位在战地抢救伤兵时遇害的红十字会医师。
  苏克己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他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对病人极端负责。他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不分富户贫民,都悉心诊治,同行对他的医术有口皆碑。同事们平时不称他医生,也不叫他的名字,都叫他“苏”。1937年,他和爱人朱宝琴在上海江湾参加集体婚礼时
,另一对不相识的新人没有车子,苏克己就主动招呼他们同坐自己雇的一辆马车。平时,遇到贫苦的病人经济困难,他常常解囊相助。
  苏克己医师殉难时,年仅37岁。当时妻子朱宝琴正在上海市区的家中待产,于苏克己殉难后的第38天(1937年10月1日),产下一遗腹女。
  刘中武烈士(1910—1937),中共地下党员,出生在山东省郯城县十里乡刘港口村,真名“刘锡康”,字仲蕃。自幼聪敏,7岁随父在私塾读书,后到县立第三小学插班,1929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他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
师范毕业后回到郯城县,在县立第一小学教书。他以职业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救国的道理。
  1935年暑假,刘锡康借用同乡刘中武的高中毕业证书赴上海,考入中国医学院学习,1936年转至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学习。因此,他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都是以“刘中武”的名字出现的,直到牺牲在抗日前线救护伤兵的战场上。
  八·一三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军民奋起抗战,刘中武当然不肯坐视。他先给山东老家的父母和妻子发出一封简短的家信,略称:“抗战已经全面展开,男已避入租界可保安全”等安慰家人的话语,然后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红十字总会上海第一救护队,连夜赶
赴抗战前线,投身战地救护工作,牺牲时年仅27岁,留下妻子和刚满2岁的女儿。
  护士陈秀芳、谢惠贤两位年轻的护士,当时可能都还没有成家,就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至今未能联系上她们的亲人。我们只能查到1937年9月出版的《中国红十字会月刊》(第二十七期)《敌人残忍毒辣屠杀我救护队员》一文中有关陈秀芳烈士的记载:“敌人偷袭
罗店,我军奋起围剿时,上海救护队陈秀芳小姐,和队员五人,前去进行救护伤兵工作,被敌人所掳,身受三枪。廿四日夜间,敌人被剿后稍退时,我方另一救护队始发现受伤的陈小姐,这时她已经一日夜未吃任何东西,流血也没停止过,奄奄一息,于廿四日夜十二时
,送至中德医院,到凌晨二时即含恨而逝。”“陈秀芳小姐是八里桥人,家中父母俱健在,中学毕业后,曾学习看护,这次抗敌之战起,就奋身加入救护队服务,每天出入前方火线与后方病院,既勇敢又努力。”“此次罗店战役,受伤及失踪颇多,惟掳救护队员称,决
不因同伴受挫而自馁,将更努力工作。”
---------------------------------------------------------------
各界民众追悼先烈,立碑纪念



  1937年底,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中国医学会、南洋同学会联合为抗日殉国的苏克己医师召开了追悼会。抗战胜利后,为纪念为国献身的英烈,1946年2月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向苏克己遗孀朱宝琴发出通知,决定筹建红十字四烈士纪念碑。现存于宝山区档案馆
的通知如下:“前据三十四年十二月呈以故员苏克己医师殉国经过,请予优血阝并建立碑亭以资表彰一案,经查属实,除饬本会上海办事处在原殉难地点立一石碑,书明殉难经过,以资表彰。”
  上海红十字会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在当年战地救护伤员的烈士殉难处,建成了红十字纪念碑。1946年10月12日下午三时,上海各界隆重举行了红十字纪念碑揭幕典礼。宝山区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有一份当年揭幕典礼的请柬,确切地记载了纪念碑落成揭幕典
礼的时间,并非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8月13日纪念碑落成。这两份原始档案,见证和再现了当年追忆红十字四烈士的历史原貌。
  纪念碑上镌刻着“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第一救护队抗战殉难烈士纪念碑”,碑的四周刻有四烈士遇难的事实经过。东、西两面镶有烈士瓷像。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10月20日追认苏克己为革命烈士,向苏克己烈士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革命牺牲工作人
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上海市第00043号)。证书全文如下:
  查苏克己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当受社会上之尊重,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暂行条例”发给其家属金外并发此证以资纪念。主席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日”
  1981年6月,当地政府在罗店中学原址重建红十字纪念墓碑。1984年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拨出专款,在原碑西侧15米处,按1947年的“红十字纪念碑”原样放大,重建了纪念碑。纪念碑占地面积196平方米,碑高8.35米,整个布局外貌及碑体、瓷像、诔文以旧碑
为蓝本修复。
  1984年3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罗店红十字纪念碑”公布为“上海市抗日纪念地”。新修缮的红十字纪念碑于198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年纪念日正式落成。2000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对纪念碑进行了修缮,供后人瞻仰。
----------------------------------------------
英雄的战地白衣天使万岁!英雄的抗日军民万岁!
2015-9-2 22:54 上传

2015-9-2 22:55 上传

2015-9-2 22:55 上传

2015-9-2 22:56 上传

日军是野兽
鬼子死光才好
不要动不动用卫国战争这个称呼,我们经历的事14年的抗日战争。不是苏联式的卫国战争
中日必有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