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CDer们能做点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20:40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嘴的出嘴。拙嘴笨舌的也说说本地的抗战故事吧,我先来。本人晋西北的,老人们传下来的喜感的悲壮的本来是张口就来的,可是要变成大家都能听明白看得懂的文字时却发现并不容易。所以就先抱块玉大家欣赏着,我那破砖烂瓦土坷垃捯饬捯饬慢慢扔吧。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嘴的出嘴。拙嘴笨舌的也说说本地的抗战故事吧,我先来。本人晋西北的,老人们传下来的喜感的悲壮的本来是张口就来的,可是要变成大家都能听明白看得懂的文字时却发现并不容易。所以就先抱块玉大家欣赏着,我那破砖烂瓦土坷垃捯饬捯饬慢慢扔吧。


http://www.tydao.com/2007/70610/70606gonxian.htm
山西抗战的伟大贡献和宝贵经验
  丰功彪炳史册 精神光耀千秋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开创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然后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的、顽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时过60年之后,当我们回顾那波澜壮阔的战斗情景时,仍然感到十分亲切,非常自豪。

  一、全民抗战的发动与敌后抗战的坚持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鉴于山西战略地位的重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曾经用极大的精力在山西营建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我党已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建立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关系。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刘少奇于7月底迅速移驻山西,领导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日斗争。9月初,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也来到太原,与阎锡山商谈八路军入晋作战事宜。同时,朱德率领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第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师三个主力师,陆续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开始直接对日作战。周恩来一方面与刘少奇部署华北的抗日斗争,另一方面与已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协商山西抗战的具体部署,并参与了阎锡山作战计划的制定。

  山西的抗日战争,大体可分为发动与发展两个时期,在前期,重点是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掀起全民抗战动员的高潮;在军事上以正规战争为主,国共两党军队协力抗击日军对山西的进犯。在后期,主要是以八路军山西新军为支撑,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并坚持与日军进行长期的、持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初期,根据周恩来、刘少奇和八路军总部的部署,首先由北方局在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地区,分别建立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各地的群众抗日斗争;同时八路军各师也派出工作团,开展发动群众的工作。他们与以薄一波为首的山西公开工委领导的牺盟会、山西新军决死队和共产党人邓小平、程子华等参加并领导的“战动总会”相结合,在全省城乡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阴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各地陆续建立了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各种群众性抗日团体和人民武装抗日自卫队,并运用阎锡山提出的某些进步口号,开展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反对旧村长的群众斗争,迅速掀起了抗战动员的高潮。就连乡村的开明地主、五台山的僧众,都加入到了抗日斗争的行列。

  在此同时,八路军与第二战区的国民党军和晋绥军协力配合,对入侵的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1937年9月,日军突破内长城防线,短短19天时间便攻占了山西雁北11个县城。一路烧杀抢掠,疯狂之极。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阎锡山先后部署了长城抗战、忻口会战和娘子关保卫战。为了配合国民党军正面作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于9月25日首战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华北战场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在紧接着进行的忻口会战中,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任总指挥,投入兵力28万人,在正面与日军展开了顽强而激烈的搏斗,郝梦龄、刘家祺、郑廷珍等高级将领相继壮烈牺牲。八路军各师主力在敌之翼侧,积极配合,打敌后援。10月间,第一二○师一部在雁门关以南黑石头沟连续伏击,歼敌500余人。第一二九师一部奇袭阳明堡飞机场,毁伤敌飞机24架。忻口会战曾被誉为国共合作的模范战例。同时,第一二九师主力和第一一五师一部在七亘村和广阳伏击歼敌,迟滞日军经娘子关西犯,掩护了防守娘子关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动后撤。

  1937年11月8日,山西省会太原失守。从此,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遂告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1937年11月底,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在山西建立华北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的部署,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挺进敌后,分别以五台山、管涔山、太行山、吕梁山为依托,结合活动在各地的山西新军部队,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分片开辟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成为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建立党、政、军领导机构和各界抗日救国会,开始了长期的敌后抗日斗争;并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取得了粉碎敌人多次多路围攻的胜利,使根据地日臻巩固。

  1939年底,当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时,山西的顽固势力连续挑动武装磨擦,酿成了反共、反八路、反牺盟、反新军的“十二月事变”。对此,各根据地军民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了打破国民党破坏山西抗战的阴谋,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十二月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新旧军划界驻防,维持了山西抗战的局面。

  1940年4月,由邓小平主持,冀南、太行、太岳军政委员会在黎城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史称“黎城会议”),提出了建党、建政、建军的三大任务。从此,各抗日根据地开始了全面建设时期。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在华北实行“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练,据点为锁,封锁、分割根据地。为了打破敌人的“囚笼”,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8月在华北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在正太铁路、同蒲铁路和一些公路干线,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虏日、伪军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有力地保卫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1年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进行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连续向各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的“扫荡”,实行惨绝人寰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山西各根据地军民遵照中共中央制定的“十大政策”,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开展了全面的对敌斗争;并在实施民主政治、开展减租减息、实行精兵简政、开展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和拥政爱民、拥军优抗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到1943年底,根据地基本上渡过了难关,走向复苏。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发展和日本面临的威胁,从1944年开始,各根据地军民连续开展攻势作战,转入局部反攻,收复了广大的乡村和一些中、小城市,使根据地不断扩大,沦陷区逐步缩小,敌人只能孤守在若干主要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处在了江河日下、朝不保夕的绝境。

  1945年8月,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山西各根据地军民迅速投入全面大反攻,促令日军缴械投降,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一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八路军和各种抗日武装为支柱,经过长期浴血奋战换来的。

  二、山西战场的作用和贡献

  (一)作为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支持了整个华北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就为把山西建成华北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作出了一系列指示,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在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和建立以山西为中心的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接着,八路军进行了三次分兵:第一次分兵是根据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应处于敌之翼侧及后方,在山西应分为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四区,向着进入中心城市及交通要道之敌人取四面包围袭击之势的指示,在太原失守之后,逐渐向敌后实行战略展开:第一一五师一部在五台山区开辟晋东北抗日根据地,主力跨同蒲,越汾河,以吕梁山区为中心,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在管涔山区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九师开赴正太铁路以南,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从而使山西成为坚持北方游击战争的战略基地。第二次分兵是1938年四五月间,根据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关于开展河北、山东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八路军三个师各抽出主力一部,由山西向冀东、冀南、冀鲁豫边、冀热察展开;第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率部挺进冀南,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宋时轮支队由雁北到平西,与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向东发展,开辟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由山西的晋东南开赴平汉铁路以西的冀西地区,然后南下漳河以南、道清铁路以北的豫北地区,在安阳、林县、辉县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并在道清铁路两侧的平原地区开辟了广大的游击区。第三次分兵是1938年底至1939年初,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八路军三个师再一次由山西向东实行战略展开:第一二○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该师主力挺进冀中;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率该师主力挺进冀南;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由晋西挺进山东微山湖地区(湖西地区);第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师部及第三四三旅到达鲁西地区,并以一部兵力创造了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从此,全面打开了华北敌后抗战的局面,并以此为基础,在华北逐渐形成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和山东等抗日根据地。作为华北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的山西,确实起到了开展和坚持华北敌后抗战的立足点和出发地的重大作用,成为八路军进行持久作战的大本营。不但如此,山西战略支点还使陕甘宁边区东部有了可靠的屏障,有力地保卫了党中央,并为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与延安之间开辟了一条前后方联系的通道。

  (二)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主战场,消灭了大量日、伪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境内的战役战斗之频繁、战争区域之广阔、敌我斗争之残酷,都是十分罕见的。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创之初,从1937年底至1938年初,各根据地军民就粉碎了日军的多次多路围攻:1937年11月、12月间,晋察冀军民粉碎了日军二万余人的“八路围攻”,歼敌2000余人;1938年3月,晋西北军民粉碎了日军一万余人的“五路围攻”,歼敌1500余人,收复县城七座;1938年4月,晋冀豫军民粉碎了日军三万余人的“九路围攻”,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9座;1938年3月,晋西南军民在隰县午城、蒲县井沟之间进行阻击战,歼敌1000余人,粉碎了日军西犯黄河河防的企图。从1938年10月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将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华北,特别是指向山西,山西更成了坚持华北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1940年的百团大战,1941年至1943年的多次反“扫荡”作战和开展的全面对敌斗争,以及1944年、1945年发动的攻势作战,山西的抗日斗争都是十分激烈的。据1937年7月至1944年7月的统计,在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大抗日根据地,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6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合计约38万人。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晋察冀边区军民歼灭日、伪军达35万人,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太岳区军民歼灭日、伪军18万人,晋绥边区军民歼灭日、伪军近13万人,总计歼灭日、伪军66万人,占党领导的敌后军民歼灭日、伪军171万人的39%。其中仅据在山西境内由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进行的70次著名战役、战斗统计,歼灭日军近7万人,占侵略华北日军总数22万人的31.8%。

  (三)作为战略基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山西的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全力投入了抗日战争。“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成千上万的青壮年涌入了抗日部队,特别是各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县,参军的人数都在几千人,有的甚至达到数万人,源源补充了部队的兵员,壮大了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的力量。8年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和晋察冀部队由3000余人发展到32万人,第一二○师由8000余人发展到8.5万人,第一二九师由9000余人发展到近30万人。同时,各地的地方武装有了迅猛的发展,一大批青壮年脱离生产,参加了县、区基干队。不脱产的民兵队伍更是普遍发展,晋察冀根据地民兵达到63万人,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民兵达到40万人,晋西北的民兵有10万人。8年间,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不但源源供应了进行战争所需要的粮食、被服及各种军需资材,承担了庞大的战争费用,使部队指战员和党政机关干部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担负了繁重的战勤任务,如抬担架、运物资、带路、送信、抢救伤兵、看护病员等工作,从而使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的军需供应和战勤服务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四)作为主力军山西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人民的巨大牺牲换来的。在山西,这种牺牲充分表现了山西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据有关资料统计,8年间,晋察冀边区晋东北的17个县,被杀害群众9万余人,被抓捕3万余人,下落不明的11万人,被烧房屋39.7万间,被抢粮食650万石,被抢牲畜9.8万余头;晋绥边区晋西北的24个县,被杀害群众12.7万人,被致伤、致残8万余人,被俘、失踪9万余人,被抢粮食3057万石;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太岳区,被杀害群众16.9万人,被烧房屋22.6万间,被抢粮食120.6万石。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山西军民前仆后继,奋勇杀敌,顽强地坚持持久抗战,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大批抗日勇士血洒疆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部队牺牲的指战员,晋察冀军区就有8万余人,晋绥军区有4万余人,晋冀鲁豫军区有10万余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新华日报》(华北版)总编辑何云、归国华侨女英雄李林、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政委陈光华等,血染黄土高原,魂归三晋大地,谱写了壮丽的诗篇。这巨大的牺牲,记载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扩张政策祸及异国他乡的累累罪恶,证明了不义之战给人类造成的沉重灾难。同时证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是来之不易的。

  总之,山西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山西军民的抗战对全国抗日战争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党在山西领导抗战的历史经验

  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抗战积累了极为丰富且十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最根本的是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下面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出发,重点谈一下,党是如何实施对抗日战争的领导的。

  (一)根据历史发展的要求,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华北和严重威胁山西的形势,向山西人民提出了如何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问题。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以山西为中心建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研究了日本进攻的疯狂性及其战略计划的贪婪性,分析了日本进攻必然引起的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趋势,科学地制定和坚决地贯彻执行了全民族全面抗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力主各个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军队以及一切不愿意当亡国奴的中国人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筑成坚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为了实现全面抗战的路线,山西各级党组织在建立华北战略支点、坚持敌后抗战,在广泛发动与武装群众、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在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关系,在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在根据地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建设,以及在与顽固派斗争的策略、方针、原则等方面,颁发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指示,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为山西人民抗日战争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道路,使山西的抗日战争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不断取得胜利。这种在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领导,是最根本的领导。

  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之后,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关键就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在这方面,各级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抗日战争准备时期,为了实现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关系,取得了广泛发动群众的合法权利,推动了山西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为了贯彻执行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各级党组织大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不但掌握了武装,掌握了政权,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使抗日斗争具有了牢固的根基。在抗日战争进入极端困难时期之后,各级党组织全面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组织武工队、游击队到敌后之敌后,实行“敌进我进”的方针,扭转了敌进我退的严重局面;实行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积极性;认真实行精兵简政,裁减骈枝机构,减少脱产人员,减轻人民的负担,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部队的战斗力,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组织军民开展以农业为主的大规模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增加了根据地的物质财富;进行全党的整风运动,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水平和党性观念,增强了全党的团结。从而使根据地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渡过了难关,得到了恢复,奠定了反攻作战的基础。在接近抗日战争胜利的最后两年,从组织局部攻势作战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再到加强城市工作、向交通要道和大中城市进逼,一直到实行全面反攻,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践证明,只有结合具体实际,采取具体的措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化,党的领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动员一切力量,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各种具体措施的实施,要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发动和各种抗日力量的充分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各级党组织在发动群众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主要形式一是建立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团结山西上层,取得合法地位,戴着“山西帽子”,自上而下地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二是建立公开的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并在县、乡、村建立各级基层组织,以动员战地的广大群众;三是通过“三三制”政权的形式,吸收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代表参加民意机构和行政机构,健全和完善抗日民主政权,深入进行抗日的动员工作。第二,建立各种群众性的抗日救国团体,使之成为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动员群众的工作机构。为了加强对这些抗日救国团体的领导,不但在其领导集团中建立了党团组织,而且从1940年以后还在各级党委中建立了农委、工委、青委、妇委等领导机构,具体领导各阶层的群众工作。第三,抽调坚强有力的干部组成各种临时工作团、工作队,到基层、到群众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群众予以实施。这样就形成了全民动员的坚强力量,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这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的领导,不是靠自恃正确而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也不是靠发号施令实现的,而是靠党组织的坚强、巩固去影响群众、号召群众、凝聚群众,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示范群众、引导群众、带动群众。因此,各级党的组织都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作为实现党的领导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为此,在抗日战争时期,各级党组织始终十分重视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对党的领导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西工委(省委)不但抓紧恢复原有的一些零星的党组织,而且大力发展党的队伍,新建各级党组织。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之后,各地党的力量猛烈发展,党的组织迅速壮大。但是,由于民族矛盾居于主要地位,政治形势错综复杂,战役、战斗紧张频繁,党的组织在大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过分重视数量,未能充分注意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未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也有极少数不纯分子乘机混入了党内。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遵照党中央1939年8月作出的关于巩固党的决定,除个别地方之外,山西大多数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工作一度暂缓,从1940年到1942年,先后开始了整理党的组织和整顿党的作风的工作。主要是在经过第一次反共高潮的考验之后,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清理混进党内的不纯分子和投敌叛变分子,停止立场动摇、脱离革命的分子的组织关系,坚决割去自己身上的痈疽,以提高大多数党员的阶级觉悟和政治思想水平,坚定其无产阶级的立场和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并进而改造基层组织,使立场坚定、斗争坚决、联系群众、为群众所拥护的党员掌握党支部的领导权,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从1942年开始,又在干部队伍中进行了整风运动,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以检查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内容,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开展无产阶级思想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清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使广大干部努力实现世界观的转变,逐步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增强了无产阶级党性,提高了领导水平,以新的姿态、新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获得了群众的信赖。从而使党的组织进一步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使党员进一步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有力地实现了党对抗日斗争的领导。

  新世纪的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动员广大群众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军民面对强敌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与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山西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http://www.tydao.com/2007/70610/70606gonxian.htm
山西抗战的伟大贡献和宝贵经验
  丰功彪炳史册 精神光耀千秋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开创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然后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的、顽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时过60年之后,当我们回顾那波澜壮阔的战斗情景时,仍然感到十分亲切,非常自豪。

  一、全民抗战的发动与敌后抗战的坚持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鉴于山西战略地位的重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曾经用极大的精力在山西营建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我党已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建立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关系。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刘少奇于7月底迅速移驻山西,领导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日斗争。9月初,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也来到太原,与阎锡山商谈八路军入晋作战事宜。同时,朱德率领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第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师三个主力师,陆续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开始直接对日作战。周恩来一方面与刘少奇部署华北的抗日斗争,另一方面与已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协商山西抗战的具体部署,并参与了阎锡山作战计划的制定。

  山西的抗日战争,大体可分为发动与发展两个时期,在前期,重点是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掀起全民抗战动员的高潮;在军事上以正规战争为主,国共两党军队协力抗击日军对山西的进犯。在后期,主要是以八路军山西新军为支撑,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并坚持与日军进行长期的、持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初期,根据周恩来、刘少奇和八路军总部的部署,首先由北方局在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地区,分别建立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各地的群众抗日斗争;同时八路军各师也派出工作团,开展发动群众的工作。他们与以薄一波为首的山西公开工委领导的牺盟会、山西新军决死队和共产党人邓小平、程子华等参加并领导的“战动总会”相结合,在全省城乡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阴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各地陆续建立了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各种群众性抗日团体和人民武装抗日自卫队,并运用阎锡山提出的某些进步口号,开展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反对旧村长的群众斗争,迅速掀起了抗战动员的高潮。就连乡村的开明地主、五台山的僧众,都加入到了抗日斗争的行列。

  在此同时,八路军与第二战区的国民党军和晋绥军协力配合,对入侵的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1937年9月,日军突破内长城防线,短短19天时间便攻占了山西雁北11个县城。一路烧杀抢掠,疯狂之极。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阎锡山先后部署了长城抗战、忻口会战和娘子关保卫战。为了配合国民党军正面作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于9月25日首战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华北战场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在紧接着进行的忻口会战中,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任总指挥,投入兵力28万人,在正面与日军展开了顽强而激烈的搏斗,郝梦龄、刘家祺、郑廷珍等高级将领相继壮烈牺牲。八路军各师主力在敌之翼侧,积极配合,打敌后援。10月间,第一二○师一部在雁门关以南黑石头沟连续伏击,歼敌500余人。第一二九师一部奇袭阳明堡飞机场,毁伤敌飞机24架。忻口会战曾被誉为国共合作的模范战例。同时,第一二九师主力和第一一五师一部在七亘村和广阳伏击歼敌,迟滞日军经娘子关西犯,掩护了防守娘子关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动后撤。

  1937年11月8日,山西省会太原失守。从此,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遂告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1937年11月底,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在山西建立华北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的部署,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挺进敌后,分别以五台山、管涔山、太行山、吕梁山为依托,结合活动在各地的山西新军部队,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分片开辟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成为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建立党、政、军领导机构和各界抗日救国会,开始了长期的敌后抗日斗争;并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取得了粉碎敌人多次多路围攻的胜利,使根据地日臻巩固。

  1939年底,当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时,山西的顽固势力连续挑动武装磨擦,酿成了反共、反八路、反牺盟、反新军的“十二月事变”。对此,各根据地军民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了打破国民党破坏山西抗战的阴谋,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十二月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新旧军划界驻防,维持了山西抗战的局面。

  1940年4月,由邓小平主持,冀南、太行、太岳军政委员会在黎城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史称“黎城会议”),提出了建党、建政、建军的三大任务。从此,各抗日根据地开始了全面建设时期。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在华北实行“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练,据点为锁,封锁、分割根据地。为了打破敌人的“囚笼”,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8月在华北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在正太铁路、同蒲铁路和一些公路干线,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虏日、伪军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有力地保卫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1年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进行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连续向各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的“扫荡”,实行惨绝人寰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山西各根据地军民遵照中共中央制定的“十大政策”,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开展了全面的对敌斗争;并在实施民主政治、开展减租减息、实行精兵简政、开展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和拥政爱民、拥军优抗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到1943年底,根据地基本上渡过了难关,走向复苏。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发展和日本面临的威胁,从1944年开始,各根据地军民连续开展攻势作战,转入局部反攻,收复了广大的乡村和一些中、小城市,使根据地不断扩大,沦陷区逐步缩小,敌人只能孤守在若干主要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处在了江河日下、朝不保夕的绝境。

  1945年8月,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山西各根据地军民迅速投入全面大反攻,促令日军缴械投降,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一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八路军和各种抗日武装为支柱,经过长期浴血奋战换来的。

  二、山西战场的作用和贡献

  (一)作为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支持了整个华北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就为把山西建成华北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作出了一系列指示,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在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和建立以山西为中心的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接着,八路军进行了三次分兵:第一次分兵是根据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应处于敌之翼侧及后方,在山西应分为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四区,向着进入中心城市及交通要道之敌人取四面包围袭击之势的指示,在太原失守之后,逐渐向敌后实行战略展开:第一一五师一部在五台山区开辟晋东北抗日根据地,主力跨同蒲,越汾河,以吕梁山区为中心,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在管涔山区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九师开赴正太铁路以南,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从而使山西成为坚持北方游击战争的战略基地。第二次分兵是1938年四五月间,根据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关于开展河北、山东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八路军三个师各抽出主力一部,由山西向冀东、冀南、冀鲁豫边、冀热察展开;第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率部挺进冀南,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宋时轮支队由雁北到平西,与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向东发展,开辟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由山西的晋东南开赴平汉铁路以西的冀西地区,然后南下漳河以南、道清铁路以北的豫北地区,在安阳、林县、辉县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并在道清铁路两侧的平原地区开辟了广大的游击区。第三次分兵是1938年底至1939年初,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八路军三个师再一次由山西向东实行战略展开:第一二○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该师主力挺进冀中;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率该师主力挺进冀南;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由晋西挺进山东微山湖地区(湖西地区);第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师部及第三四三旅到达鲁西地区,并以一部兵力创造了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从此,全面打开了华北敌后抗战的局面,并以此为基础,在华北逐渐形成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和山东等抗日根据地。作为华北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的山西,确实起到了开展和坚持华北敌后抗战的立足点和出发地的重大作用,成为八路军进行持久作战的大本营。不但如此,山西战略支点还使陕甘宁边区东部有了可靠的屏障,有力地保卫了党中央,并为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与延安之间开辟了一条前后方联系的通道。

  (二)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主战场,消灭了大量日、伪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境内的战役战斗之频繁、战争区域之广阔、敌我斗争之残酷,都是十分罕见的。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创之初,从1937年底至1938年初,各根据地军民就粉碎了日军的多次多路围攻:1937年11月、12月间,晋察冀军民粉碎了日军二万余人的“八路围攻”,歼敌2000余人;1938年3月,晋西北军民粉碎了日军一万余人的“五路围攻”,歼敌1500余人,收复县城七座;1938年4月,晋冀豫军民粉碎了日军三万余人的“九路围攻”,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9座;1938年3月,晋西南军民在隰县午城、蒲县井沟之间进行阻击战,歼敌1000余人,粉碎了日军西犯黄河河防的企图。从1938年10月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将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华北,特别是指向山西,山西更成了坚持华北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1940年的百团大战,1941年至1943年的多次反“扫荡”作战和开展的全面对敌斗争,以及1944年、1945年发动的攻势作战,山西的抗日斗争都是十分激烈的。据1937年7月至1944年7月的统计,在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大抗日根据地,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6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合计约38万人。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晋察冀边区军民歼灭日、伪军达35万人,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太岳区军民歼灭日、伪军18万人,晋绥边区军民歼灭日、伪军近13万人,总计歼灭日、伪军66万人,占党领导的敌后军民歼灭日、伪军171万人的39%。其中仅据在山西境内由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进行的70次著名战役、战斗统计,歼灭日军近7万人,占侵略华北日军总数22万人的31.8%。

  (三)作为战略基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山西的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全力投入了抗日战争。“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成千上万的青壮年涌入了抗日部队,特别是各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县,参军的人数都在几千人,有的甚至达到数万人,源源补充了部队的兵员,壮大了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的力量。8年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和晋察冀部队由3000余人发展到32万人,第一二○师由8000余人发展到8.5万人,第一二九师由9000余人发展到近30万人。同时,各地的地方武装有了迅猛的发展,一大批青壮年脱离生产,参加了县、区基干队。不脱产的民兵队伍更是普遍发展,晋察冀根据地民兵达到63万人,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民兵达到40万人,晋西北的民兵有10万人。8年间,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不但源源供应了进行战争所需要的粮食、被服及各种军需资材,承担了庞大的战争费用,使部队指战员和党政机关干部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担负了繁重的战勤任务,如抬担架、运物资、带路、送信、抢救伤兵、看护病员等工作,从而使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的军需供应和战勤服务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四)作为主力军山西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人民的巨大牺牲换来的。在山西,这种牺牲充分表现了山西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据有关资料统计,8年间,晋察冀边区晋东北的17个县,被杀害群众9万余人,被抓捕3万余人,下落不明的11万人,被烧房屋39.7万间,被抢粮食650万石,被抢牲畜9.8万余头;晋绥边区晋西北的24个县,被杀害群众12.7万人,被致伤、致残8万余人,被俘、失踪9万余人,被抢粮食3057万石;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太岳区,被杀害群众16.9万人,被烧房屋22.6万间,被抢粮食120.6万石。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山西军民前仆后继,奋勇杀敌,顽强地坚持持久抗战,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大批抗日勇士血洒疆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部队牺牲的指战员,晋察冀军区就有8万余人,晋绥军区有4万余人,晋冀鲁豫军区有10万余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新华日报》(华北版)总编辑何云、归国华侨女英雄李林、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政委陈光华等,血染黄土高原,魂归三晋大地,谱写了壮丽的诗篇。这巨大的牺牲,记载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扩张政策祸及异国他乡的累累罪恶,证明了不义之战给人类造成的沉重灾难。同时证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是来之不易的。

  总之,山西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山西军民的抗战对全国抗日战争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党在山西领导抗战的历史经验

  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抗战积累了极为丰富且十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最根本的是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下面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出发,重点谈一下,党是如何实施对抗日战争的领导的。

  (一)根据历史发展的要求,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华北和严重威胁山西的形势,向山西人民提出了如何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问题。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以山西为中心建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研究了日本进攻的疯狂性及其战略计划的贪婪性,分析了日本进攻必然引起的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趋势,科学地制定和坚决地贯彻执行了全民族全面抗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力主各个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军队以及一切不愿意当亡国奴的中国人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筑成坚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为了实现全面抗战的路线,山西各级党组织在建立华北战略支点、坚持敌后抗战,在广泛发动与武装群众、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在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关系,在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在根据地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建设,以及在与顽固派斗争的策略、方针、原则等方面,颁发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指示,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为山西人民抗日战争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道路,使山西的抗日战争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不断取得胜利。这种在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领导,是最根本的领导。

  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之后,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关键就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在这方面,各级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抗日战争准备时期,为了实现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关系,取得了广泛发动群众的合法权利,推动了山西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为了贯彻执行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各级党组织大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不但掌握了武装,掌握了政权,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使抗日斗争具有了牢固的根基。在抗日战争进入极端困难时期之后,各级党组织全面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组织武工队、游击队到敌后之敌后,实行“敌进我进”的方针,扭转了敌进我退的严重局面;实行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积极性;认真实行精兵简政,裁减骈枝机构,减少脱产人员,减轻人民的负担,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部队的战斗力,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组织军民开展以农业为主的大规模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增加了根据地的物质财富;进行全党的整风运动,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水平和党性观念,增强了全党的团结。从而使根据地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渡过了难关,得到了恢复,奠定了反攻作战的基础。在接近抗日战争胜利的最后两年,从组织局部攻势作战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再到加强城市工作、向交通要道和大中城市进逼,一直到实行全面反攻,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践证明,只有结合具体实际,采取具体的措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化,党的领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动员一切力量,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各种具体措施的实施,要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发动和各种抗日力量的充分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各级党组织在发动群众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主要形式一是建立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团结山西上层,取得合法地位,戴着“山西帽子”,自上而下地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二是建立公开的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并在县、乡、村建立各级基层组织,以动员战地的广大群众;三是通过“三三制”政权的形式,吸收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代表参加民意机构和行政机构,健全和完善抗日民主政权,深入进行抗日的动员工作。第二,建立各种群众性的抗日救国团体,使之成为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动员群众的工作机构。为了加强对这些抗日救国团体的领导,不但在其领导集团中建立了党团组织,而且从1940年以后还在各级党委中建立了农委、工委、青委、妇委等领导机构,具体领导各阶层的群众工作。第三,抽调坚强有力的干部组成各种临时工作团、工作队,到基层、到群众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群众予以实施。这样就形成了全民动员的坚强力量,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这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的领导,不是靠自恃正确而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也不是靠发号施令实现的,而是靠党组织的坚强、巩固去影响群众、号召群众、凝聚群众,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示范群众、引导群众、带动群众。因此,各级党的组织都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作为实现党的领导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为此,在抗日战争时期,各级党组织始终十分重视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对党的领导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西工委(省委)不但抓紧恢复原有的一些零星的党组织,而且大力发展党的队伍,新建各级党组织。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之后,各地党的力量猛烈发展,党的组织迅速壮大。但是,由于民族矛盾居于主要地位,政治形势错综复杂,战役、战斗紧张频繁,党的组织在大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过分重视数量,未能充分注意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未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也有极少数不纯分子乘机混入了党内。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遵照党中央1939年8月作出的关于巩固党的决定,除个别地方之外,山西大多数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工作一度暂缓,从1940年到1942年,先后开始了整理党的组织和整顿党的作风的工作。主要是在经过第一次反共高潮的考验之后,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清理混进党内的不纯分子和投敌叛变分子,停止立场动摇、脱离革命的分子的组织关系,坚决割去自己身上的痈疽,以提高大多数党员的阶级觉悟和政治思想水平,坚定其无产阶级的立场和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并进而改造基层组织,使立场坚定、斗争坚决、联系群众、为群众所拥护的党员掌握党支部的领导权,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从1942年开始,又在干部队伍中进行了整风运动,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以检查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内容,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开展无产阶级思想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清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使广大干部努力实现世界观的转变,逐步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增强了无产阶级党性,提高了领导水平,以新的姿态、新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获得了群众的信赖。从而使党的组织进一步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使党员进一步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有力地实现了党对抗日斗争的领导。

  新世纪的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动员广大群众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军民面对强敌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与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山西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坐在电视前看阅兵直播
不去日本旅游,不买原装进口日本货。
每天工余都坚持看书,特别是历史方面。对任何节日/人为特定日子,不放在心上,被什么日期捆绑故意做作实在太假!凡事在乎一心!
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多看书多辟谣,尽量影响身边人
我奶奶80多的人了
说当年鬼子进城整个城里的女人全跑山里
我爷爷当年也做个一段时期的土八路
问题是土八路转进的时候叫他一起走没去
结果当年转进的土八路解放全中国回来后全部市4大家个安其位
但他的土八路战友有也没亏待他,做了本市,当时是县的邮电局局长
先说我爷爷。那时候在我们村里,我爷爷也算个人物,会点武术、社火、摔跤(大洪拳小洪拳红缨枪当时的人们会的很多),胆子也大。日本人没来前和他的本家兄弟在烟瘾(鸦片烟)上来时笤帚疙瘩上裹块红布就上官道了。日本人来了后打崞县城,晋绥军守不住退下来,伤兵躺了滹沱河边一拉溜,他俩跑河边拣枪发洋财,有撑不住的叫声大哥行行好吧,他俩也下的了手。八路军武工队来了,。边区政府派民兵来抓他走,在上身被绳子绑着的情况下就跳墙跑了(那时的土墙也不高)。日本人在村里修了炮楼驻扎了,武工队在村边上埋上地雷然后拿喇叭问候小日本祖宗八代再朝炮楼上打一枪,鬼子从炮楼上下来就去追,武工队拉响地雷就跑,炸死一个,剩下的就跑回炮楼了,我爷爷摸过去就扒皮靴。日本人听说了就派人抓他上炮楼,半道上过土坡时跳沟里也跑了。后来他俩给武工队造手枪,让鬼子知道了,把他俩抓到城里的宪兵队(炮楼让武工队给欺负的待不住撤了)绑在凳子上灌凉水,他俩硬是没承认。说说灌凉水:把人绑在凳子上,捏住鼻子拿茶壶往里灌,灌到肚子鼓起来后就站上去踩,踩出来再灌。后来村里的保长(也是俺本家)拿两块烟土才把他俩保出来。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其实我爷爷和他的本家兄弟不同辈但年龄相仿。我爷爷在村里种地、种洋烟(那时候种鸦片是合法的)。他的玩伴(论辈分我该叫哥)在太原兵工厂造枪,领每月两块钱(能买一袋洋面)的工钱。日本人打过来他就回村了。边区政府听说他会造枪就请他造手枪,由于纯手工“打造”,每次都是我爷爷把手伸到土墙外边试枪。慢慢的日本人知道了就抓他俩。有一次是村里的保长(也是俺本家)领着来的。到门口时保长一手抓着门栓一手使劲拍门环:“李四在不在?炮楼上的有请”。话未说完就被伪军一枪托拍倒了。就这功夫他已经顺着窑洞边上梁了。
   解放后,我爷爷被定为廿种人蹲了一年牢。在牢里,抽袋烟很难,我爷爷边抽边说了一句:“这一吸一送两毛钱没了”。同监的一位“文化人”为了表现自己就向政府汇报了。整个牢里的人们都不理他了。因为这,“文化人”就得抑郁症死了。
    我爷爷的玩伴没功也没过。先在生产社的铁工组挣工分,后来单干了修了半辈子自行车。
   
莫非楼主开的是捞分贴??
除了看直播,应该不会做其他事了。
莫非楼主开的是捞分贴??
除了看直播,应该不会做其他事了。
讲一讲你家乡抗战的故事,要是没有就算了。
xxlbx 发表于 2015-7-30 14:57
讲一讲你家乡抗战的故事,要是没有就算了。
我家乡的抗战故事我知道的不多,但出了不少抗战的名人。
说出来让大家缅怀纪念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