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刺激的慢镜头看清AK步枪射击全过程细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58:49
http://mil.huanqiu.com/milmovie/2015-05/6503588.html

【环球军事报道】近日,国外枪支爱好者制作了一段视频,用高速摄影机记录下了AK-74自动步枪的射击过程。这把AK-74步枪拆除了部分枪身,以更好地展示其射击过程。从视频中可以清楚看到在连发状态下AK系列步枪的运作原理。

大家自己去看吧http://mil.huanqiu.com/milmovie/2015-05/6503588.html

【环球军事报道】近日,国外枪支爱好者制作了一段视频,用高速摄影机记录下了AK-74自动步枪的射击过程。这把AK-74步枪拆除了部分枪身,以更好地展示其射击过程。从视频中可以清楚看到在连发状态下AK系列步枪的运作原理。

大家自己去看吧
第一次见这么直观的视频
手机留名,回去电脑上看
绝壁要收藏的一个帖子
导气式的确比自由枪机式复杂。
学习了 多谢
枪管在颤抖
枪管在颤抖
视频里看到的颤抖的是枪机框 枪管固定不动。
那活塞看得蛋疼。
第一个子弹射出的镜头,貌似拍到了弹丸出膛后失稳翻滚,是蛋蛋有缺陷?还是膛线磨平了?
尼古拉斯凯奇的战争之王也有类似镜头
这拍的真好啊!
东崽儿 发表于 2015-5-24 01:56
第一个子弹射出的镜头,貌似拍到了弹丸出膛后失稳翻滚,是蛋蛋有缺陷?还是膛线磨平了?
子弹刚出枪口是非常不稳定的,50米内。称为章动。所以任何步枪在50米内杀伤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穿透力非常差。50米后子弹稳定了,穿透力上去了,滚转性能下降。
收了神通以后再看
50米内杀伤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穿透力非常差。好像不对吧?
卧槽,导气杆都裸了竟然还能工作。
浪里白沙 发表于 2015-5-24 23:18
50米内杀伤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穿透力非常差。好像不对吧?
貌似正确,记得以前有帖子说M14要子弹飞出三百米还是六百米(当然这个偶估计不靠谱),那会子弹穿透力才最大
导气筒裸了还能工作正常,那活塞居然能找对洞口,准确地插进去。枪王威武。
这个要看看的

这个视频真的很精彩。
这个真的是碉堡了

学习了 多谢
射手胆子够大 拿着没有机匣和导气管的枪打连发
有个问题想知道,似乎目前主流设计是这样的:弹匣最上端的那一发子弹(也就是即将被上膛的那一发),与枪管是平行的,这样上膛过程中所有子弹都会在行进过程中有两次“转向”(一次抬头一次低头)。为什么不设计成让最上端的一发子弹与枪管有一定夹角(即本来就保持“抬头”),这样只需进行一次转向。好处应该是有的,一是减少子弹动作有利于减少故障,二是减少弹头与其他部件的摩擦,对于狙击步枪来讲可以略微提高精度。求解
感觉这枪械好粗糙,都是硬来
白菜刀 发表于 2015-5-24 22:26
子弹刚出枪口是非常不稳定的,50米内。称为章动。所以任何步枪在50米内杀伤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穿透力非 ...
原来是这样,学习了。
机械角度来看,设计已经很完美了
留个记号,晚上电脑
浪里白沙 发表于 2015-5-24 23:18
50米内杀伤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穿透力非常差。好像不对吧?
杀伤力大是相对与人体软组织的,穿透力差是相对于防弹衣这些高硬度物体的
BAITONGXUE 发表于 2015-5-25 16:49
有个问题想知道,似乎目前主流设计是这样的:弹匣最上端的那一发子弹(也就是即将被上膛的那一发),与枪管 ...
国产CS/LR4 7.62毫米狙击步枪无损供弹系统:
将供弹具的安装位置尽量靠近枪管轴心,使供弹具最上一发弹与枪管轴心的高度差很小,即供弹过程中的枪弹爬升高度很小,利用枪弹弹壳导引枪弹入膛及规正,避免弹头表面的损伤。为此,技术人员将传统旋转后拉式枪机设计成分体式枪机结构,机头最大限度地为供弹具让位,以尽可能提高供弹具的安装位置,使枪弹进膛过程中的爬升高度小于3mm,确保枪弹入膛过程的导引由弹壳完成,避免了弹头可能受到的碰撞、刮蹭等伤害。
原理和你的设想稍有不同,但效果一样:减少弹头与其他部件摩擦。
不过我想说的是:
1、减少子弹动作从理论上来说的确有可能减少故障,但实际上对故障率的减少效果并不显著,可以忽略不计。
2、但对于军用狙击步枪来说,由于采用的都是被甲弹头,进弹坡和枪管尾部必须经过精密抛光,一般手动步枪在进弹时的动作强度还不至于会在弹头上留下能够影响射击精度的损伤,换句话说,如果这种损伤达到了影响精度的程度,那么这支步枪的设计和加工水平根本就不能胜任作为一支狙击步枪的要求。
达达的马蹄声 发表于 2015-5-27 16:39
国产CS/LR4 7.62毫米狙击步枪无损供弹系统:
将供弹具的安装位置尽量靠近枪管轴心,使供弹具最上一发弹 ...
受教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