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记录一段已被忘却的中华航空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05:38
      1941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一年,中美签订了著名的“战争租借法案”,美国不仅承诺了将向中国提供军火支持,还将提供军工协助:美国将帮助国民政府建设一些军工企业。
      当时中国军民饱受日军轰炸之苦,对自己没有强大的空军有着切肤之痛,因此要求美国帮助中国生产飞机。在那个年代,飞机制造业的机体生产还是以“木匠加裁缝”为主,关键的核心技术是发动机制造;于是引进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成为主要目标。
      引进的工作由当时国民政府的资源委员会(相当于后来人民政府的国家经委)负责,而当时领导资源委员会的是钱昌照先生;工厂选址在大后方的昆明城北,那里有一个叫“黑龙潭”的地方,如今是昆明的一个风景区了;工厂命名为“中央机器厂”,足可见当时的受重视程度;为了引入优秀人才,当时的资源委员会与教育部达成协议,各个内迁大后方的高校毕业尖子生(各系前三名)都由资源委员会分配工作,在那战争年代,这无疑激励了学子们努力学习,也为国家延揽了人才,是个双赢的办法。
      引进的生产设备由驼峰航线源源不断的运来,到1942年,已经盖起了简易的厂区,开始安装机器;这些建设也引起了日军的注意,在这一年的夏天,日军轰炸了建设中的工厂,造成了人员和设备的损失,于是这个还未建成的工厂又转入边建设边修复中。
      当时的中国哪有几个工程师?那些刚刚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们领受了重任,边建厂边修复被炸坏的机器边试制发动机;到1944年,星式布局的内燃航空发动机终于试制出来,但中国人自制的战斗机却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飞起来。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把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共产党,空军不再受到重视,这个抗战中浴血建设起来的工厂也闲置了;1946年,中央机器厂迁往上海,但由于设备运输困难,基本留在原地,直到解放后在原址建起了我国最早生产精密铣床的昆明机床厂。
      迁往上海的中央机器厂也失去了主导产品的方向,工厂的从业人员为了自救,改行生产自行车,这就是上海永久自行车的起源。中国在抗战中萌发的现代航空工业萌芽就此归零。
      正如哲学家所言:历史在最黑暗时期,社会也是在前进的;这一段航空救国梦虽然没有给中国带来国产飞机,但却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了解,在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156个项目中,一大批技术中坚都曾是在中央机器厂开始职业生涯的;在新中国的工业管理部门中,在解放军的装备研究单位中,都不乏这些人的身影。
      今天写下这篇文章也是为了纪念这些为了国家奉献了青春的人。
      1941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一年,中美签订了著名的“战争租借法案”,美国不仅承诺了将向中国提供军火支持,还将提供军工协助:美国将帮助国民政府建设一些军工企业。
      当时中国军民饱受日军轰炸之苦,对自己没有强大的空军有着切肤之痛,因此要求美国帮助中国生产飞机。在那个年代,飞机制造业的机体生产还是以“木匠加裁缝”为主,关键的核心技术是发动机制造;于是引进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成为主要目标。
      引进的工作由当时国民政府的资源委员会(相当于后来人民政府的国家经委)负责,而当时领导资源委员会的是钱昌照先生;工厂选址在大后方的昆明城北,那里有一个叫“黑龙潭”的地方,如今是昆明的一个风景区了;工厂命名为“中央机器厂”,足可见当时的受重视程度;为了引入优秀人才,当时的资源委员会与教育部达成协议,各个内迁大后方的高校毕业尖子生(各系前三名)都由资源委员会分配工作,在那战争年代,这无疑激励了学子们努力学习,也为国家延揽了人才,是个双赢的办法。
      引进的生产设备由驼峰航线源源不断的运来,到1942年,已经盖起了简易的厂区,开始安装机器;这些建设也引起了日军的注意,在这一年的夏天,日军轰炸了建设中的工厂,造成了人员和设备的损失,于是这个还未建成的工厂又转入边建设边修复中。
      当时的中国哪有几个工程师?那些刚刚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们领受了重任,边建厂边修复被炸坏的机器边试制发动机;到1944年,星式布局的内燃航空发动机终于试制出来,但中国人自制的战斗机却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飞起来。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把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共产党,空军不再受到重视,这个抗战中浴血建设起来的工厂也闲置了;1946年,中央机器厂迁往上海,但由于设备运输困难,基本留在原地,直到解放后在原址建起了我国最早生产精密铣床的昆明机床厂。
      迁往上海的中央机器厂也失去了主导产品的方向,工厂的从业人员为了自救,改行生产自行车,这就是上海永久自行车的起源。中国在抗战中萌发的现代航空工业萌芽就此归零。
      正如哲学家所言:历史在最黑暗时期,社会也是在前进的;这一段航空救国梦虽然没有给中国带来国产飞机,但却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了解,在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156个项目中,一大批技术中坚都曾是在中央机器厂开始职业生涯的;在新中国的工业管理部门中,在解放军的装备研究单位中,都不乏这些人的身影。
      今天写下这篇文章也是为了纪念这些为了国家奉献了青春的人。
历史在最黑暗时期,社会也是在前进的
民国航空企业也就是手工作坊的水平,与工业二字相距甚远。
大永久的宿命原来是娘胎里带出来的!!!
抗战前有杭州飞机组装厂计划。

抗战中有研驱1.研驱2.可惜只有原型机。而且也不先进。

抗战后设想过制造喷气式战斗机(第一代喷气式没那么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才淘汰到个位数国家)
总之炮党的航空计划,眼高手低。
如果开放低空,更多企业进入航空制造业,鲶鱼出现了,目前的局面就会被打破,就如同汽车制造,如果不开放,指望国企撑台面就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