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互联网新闻真假莫辨 愚人节正失去乐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1:06:28
2015-04-03 12:02:48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雷璟
参考消息网4月3日报道 外媒称,4月2日的道歉几乎像4月1日的傻瓜一样常见。道歉的有大学教授,有警察,有谷歌高管,还有其他高管。整个恶作剧的周期一如“黑色星期五”的踩踏和“超级碗”的男性至上主义广告一样老套和无趣。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4月1日报道,对一个本应充斥着异想天开念头的日子而言,这样的状态令人遗憾。
理论上,愚人节是很棒的:它基本上和万圣节前夕差不多,就是少点儿南瓜。今天,不只是美国人,世界各地的人都在4月的第一天开各种玩笑来庆祝。
愚人节的麻烦之处在于,与其有关的每件微不足道的事,事实上都有可能是荒谬的谎言。你听过塔可钟快餐连锁店购买某著名国家地标雕塑,从而更名为“塔可自由钟”的事么?汉堡王推出汉堡味香水的事呢?谷歌新推出“魔术手”手机操作装置的事呢?
你当然是从互联网上听说这些事的。好也罢,坏也罢——通常是坏的——互联网往往不会区分故事和事实,认真和讽刺。从认识论角度看,万维网是可自由参加的混战——这无疑让它变得很民主,这很棒。但这也意味着在万维网的平台上,谎言可以像真相一般轻而易举地传播开来。这是新闻机构和社会学家的焦虑来源;这是脸书网站的“讽刺”标签存在的理由;这也是每次某种风暴袭击纽约城时,一定比例的美国公众最终会对哈得孙河中鲨鱼成灾深信不疑的原因所在。
所以,你反对愚人节的理由可以是这些“玩笑”绝大部分并不好笑;也可以是这种庆祝活动目前与被文化认可的无赖行径几乎没有差别(在谷歌上搜索“愚人节”,会找到像《让你的室友恨你的12个愚人节恶作剧》这样的故事和送你父母被称为“酱油惊喜”的小礼物的建议);还可以是愚人节已被各大品牌和政治家及所有能从中获益的其他利益集团收归己用。
不过,最重要的是,你的理由可以是互联网剥夺了过去赋予愚人节玩笑魅力的东西——低风险的好玩感觉。
过去,愚人节玩笑很明显是愚人节玩笑。它不会难以捉摸;不会讽刺;也不会嘲弄。它就是个恶作剧。恶作剧的好处之一是它们往往可以很享受地宣称:“骗到你啦!”“愚人节!”等等。
但到了今天,在能看到《赫芬顿邮报》用整整一竖栏报道“离奇新闻”,BuzzFeed网站列出“没有意识到洋葱网并非真实新闻来源的25个人”的文化环境中,愚人节玩笑不像过去那么好玩了。这恰恰是因为现在的玩笑没那么明显了。麦当劳的运动装、亚马逊的一键下单按钮、碧昂丝创办素食配送服务——这些都是看起来像愚人节玩笑的真事。
这意味着,每年这时候,我们被训练得去质疑在理想状态下我们本应信任的人和机构——新闻机构、企业、同伴。每件事都处于一种可信度待定的状态:等等,那件事是真的,还是愚人节玩笑?我们怎么能确定呢?确定意味着什么?真相到底是什么?等等。
这种从认知角度看很糟糕的现象却源自某种积极的东西,即这个世界奇异而古怪且程度似乎与日俱增。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差不多任何事都似乎是可信的——至少是有可能的。
安格斯牛肉堡的香味?没问题。西南航空公司推出火星之旅?我是说,有可能。阿瑟·C·克拉克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难以和魔法区分开来。”由此而来的推论是,很难区分推出火星之旅?我是说,有可能。阿瑟·C·克拉克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难以和魔法区分开来。”由此而来的推论是,很难区分与技术有关的谎言和事实。
愚人节最糟糕的部分不只是它的滑稽故事具有欺骗性、让人沮丧或不好玩,还在于它们往往太多了。
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5/0403/730085.shtml2015-04-03 12:02:48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雷璟
参考消息网4月3日报道 外媒称,4月2日的道歉几乎像4月1日的傻瓜一样常见。道歉的有大学教授,有警察,有谷歌高管,还有其他高管。整个恶作剧的周期一如“黑色星期五”的踩踏和“超级碗”的男性至上主义广告一样老套和无趣。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4月1日报道,对一个本应充斥着异想天开念头的日子而言,这样的状态令人遗憾。
理论上,愚人节是很棒的:它基本上和万圣节前夕差不多,就是少点儿南瓜。今天,不只是美国人,世界各地的人都在4月的第一天开各种玩笑来庆祝。
愚人节的麻烦之处在于,与其有关的每件微不足道的事,事实上都有可能是荒谬的谎言。你听过塔可钟快餐连锁店购买某著名国家地标雕塑,从而更名为“塔可自由钟”的事么?汉堡王推出汉堡味香水的事呢?谷歌新推出“魔术手”手机操作装置的事呢?
你当然是从互联网上听说这些事的。好也罢,坏也罢——通常是坏的——互联网往往不会区分故事和事实,认真和讽刺。从认识论角度看,万维网是可自由参加的混战——这无疑让它变得很民主,这很棒。但这也意味着在万维网的平台上,谎言可以像真相一般轻而易举地传播开来。这是新闻机构和社会学家的焦虑来源;这是脸书网站的“讽刺”标签存在的理由;这也是每次某种风暴袭击纽约城时,一定比例的美国公众最终会对哈得孙河中鲨鱼成灾深信不疑的原因所在。
所以,你反对愚人节的理由可以是这些“玩笑”绝大部分并不好笑;也可以是这种庆祝活动目前与被文化认可的无赖行径几乎没有差别(在谷歌上搜索“愚人节”,会找到像《让你的室友恨你的12个愚人节恶作剧》这样的故事和送你父母被称为“酱油惊喜”的小礼物的建议);还可以是愚人节已被各大品牌和政治家及所有能从中获益的其他利益集团收归己用。
不过,最重要的是,你的理由可以是互联网剥夺了过去赋予愚人节玩笑魅力的东西——低风险的好玩感觉。
过去,愚人节玩笑很明显是愚人节玩笑。它不会难以捉摸;不会讽刺;也不会嘲弄。它就是个恶作剧。恶作剧的好处之一是它们往往可以很享受地宣称:“骗到你啦!”“愚人节!”等等。
但到了今天,在能看到《赫芬顿邮报》用整整一竖栏报道“离奇新闻”,BuzzFeed网站列出“没有意识到洋葱网并非真实新闻来源的25个人”的文化环境中,愚人节玩笑不像过去那么好玩了。这恰恰是因为现在的玩笑没那么明显了。麦当劳的运动装、亚马逊的一键下单按钮、碧昂丝创办素食配送服务——这些都是看起来像愚人节玩笑的真事。
这意味着,每年这时候,我们被训练得去质疑在理想状态下我们本应信任的人和机构——新闻机构、企业、同伴。每件事都处于一种可信度待定的状态:等等,那件事是真的,还是愚人节玩笑?我们怎么能确定呢?确定意味着什么?真相到底是什么?等等。
这种从认知角度看很糟糕的现象却源自某种积极的东西,即这个世界奇异而古怪且程度似乎与日俱增。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差不多任何事都似乎是可信的——至少是有可能的。
安格斯牛肉堡的香味?没问题。西南航空公司推出火星之旅?我是说,有可能。阿瑟·C·克拉克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难以和魔法区分开来。”由此而来的推论是,很难区分推出火星之旅?我是说,有可能。阿瑟·C·克拉克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难以和魔法区分开来。”由此而来的推论是,很难区分与技术有关的谎言和事实。
愚人节最糟糕的部分不只是它的滑稽故事具有欺骗性、让人沮丧或不好玩,还在于它们往往太多了。
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5/0403/7300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