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北青网)江苏如东计生比全国提早10年 提前20年老龄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46:22
核心提示:江苏省如东县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计划生育,比全国提早10年,30多年来少生近50万人。另一方面,如东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1997年起人口开始负增长。据悉,全县中小学总数10年减了一半,电影院鲜见年轻人,店铺冷落夜生活冷清,而邻市如皋凌晨依然热闹。

这是江苏如东县双甸镇星光居委会19组一户四世同堂人家。20岁的大学生刘心雨(前中)面临巨大的隐形养老压力。后排左起依次为:45岁的母亲、91岁的曾祖母、68岁的奶奶、66岁的外公、47岁的父亲、90岁的曾祖父、69岁的爷爷。


中国最"老"县人口负增长17年 60岁以上人口占28%
比全国提前10年实行计划生育,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江苏如东,104万人口的县,近30万60岁以上老人正在寻找“寄托”之所,年轻人出走、生源锐减、劳动力短缺、城镇萧条等系统性问题已经暴露。
一面是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一面是“老有所养”的人伦理念,这让如东成为未来中国的一个特殊观察窗口。
计生比全国提早10年
30多年少生近50万人
如东县栟茶镇30岁的林俊,平时喜欢到县城看看电影,多年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前不久,他偶尔到邻近的如皋市看了几场电影,散场后发现了差异:如皋的观众绝大多数比他年轻,如东的观众绝大多数比他年长;如皋城区到了晚上十一二点还非常热闹,如东的夜生活则相对冷清很多。
如东县城里有一处最大的夜市,晚上聚在这里吃烧烤的年轻人并不多,更别说见到老人。很多店铺门庭冷落,老板闲坐着发呆。街上的人力三轮车夫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老人们一般不爱出门,本地的年轻人少,外地务工人员更少,街面上不见人潮川流不息的繁华,这才是现实。
当地官方保守统计,三十多年来,如东全县少生近50万人,而另一面,这座当年的“计划生育红旗县”更早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老龄化的压力。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学教授陈友华说,如东的计划生育,比全国要提早10年,“全国的计划生育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19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而如东计划生育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就走上正轨,实现了低生育水平,80年代就走上严格的计划生育道路。”
如东这样的案例是中国过去30年的缩影。陈友华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是因果关系,“计划生育会促使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速。”
年轻人越来越少 全县中小学总数10年减半
在陈友华的理解中,导致如东老龄化提前的因素除了计划生育外,教育因素占30%,经济发展因素占20%。
陈友华自己就是考上大学离开了如东。参加高考的大多是十七八岁的青年,“分母减小,老年人分子却没减,人口老龄化就更加严重了。”陈友华说:“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少生优生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导致人口老龄化。”
早在1993年,陈友华就私下提醒如东计生委的工作人员要适度放松对生育的管制,但没人理他。回乡的年轻人越少,再下一代的年轻人就更少。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于建华说,如东“从2000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总数减少了一半”。
如果政策允许 大家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

陈友华说,在这个世界上,孩子代表未来。孩子多不一定有未来,孩子少一定没有未来。如果政策允许,大家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人口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其他的发展都建立在人口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因此,如东人一定要把政策允许的孩子生下来。在现代社会,孩子不仅仅是私人物品,更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孩子的养育成本很高,这些成本全由个人承担,会极大抑制百姓的生育行为,从而危及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要建立一个生养成本补偿机制。
如今,这个当年最活跃的“计生红旗县”也更早更强烈地感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官方文件这样说:“由此引发的劳动力短缺、婚姻挤压、生源、兵源等问题,也使未来我县人口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核心提示:江苏省如东县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计划生育,比全国提早10年,30多年来少生近50万人。另一方面,如东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1997年起人口开始负增长。据悉,全县中小学总数10年减了一半,电影院鲜见年轻人,店铺冷落夜生活冷清,而邻市如皋凌晨依然热闹。

这是江苏如东县双甸镇星光居委会19组一户四世同堂人家。20岁的大学生刘心雨(前中)面临巨大的隐形养老压力。后排左起依次为:45岁的母亲、91岁的曾祖母、68岁的奶奶、66岁的外公、47岁的父亲、90岁的曾祖父、69岁的爷爷。


中国最"老"县人口负增长17年 60岁以上人口占28%
比全国提前10年实行计划生育,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江苏如东,104万人口的县,近30万60岁以上老人正在寻找“寄托”之所,年轻人出走、生源锐减、劳动力短缺、城镇萧条等系统性问题已经暴露。
一面是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一面是“老有所养”的人伦理念,这让如东成为未来中国的一个特殊观察窗口。
计生比全国提早10年
30多年少生近50万人
如东县栟茶镇30岁的林俊,平时喜欢到县城看看电影,多年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前不久,他偶尔到邻近的如皋市看了几场电影,散场后发现了差异:如皋的观众绝大多数比他年轻,如东的观众绝大多数比他年长;如皋城区到了晚上十一二点还非常热闹,如东的夜生活则相对冷清很多。
如东县城里有一处最大的夜市,晚上聚在这里吃烧烤的年轻人并不多,更别说见到老人。很多店铺门庭冷落,老板闲坐着发呆。街上的人力三轮车夫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老人们一般不爱出门,本地的年轻人少,外地务工人员更少,街面上不见人潮川流不息的繁华,这才是现实。
当地官方保守统计,三十多年来,如东全县少生近50万人,而另一面,这座当年的“计划生育红旗县”更早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老龄化的压力。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学教授陈友华说,如东的计划生育,比全国要提早10年,“全国的计划生育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19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而如东计划生育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就走上正轨,实现了低生育水平,80年代就走上严格的计划生育道路。”
如东这样的案例是中国过去30年的缩影。陈友华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是因果关系,“计划生育会促使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速。”
年轻人越来越少 全县中小学总数10年减半
在陈友华的理解中,导致如东老龄化提前的因素除了计划生育外,教育因素占30%,经济发展因素占20%。
陈友华自己就是考上大学离开了如东。参加高考的大多是十七八岁的青年,“分母减小,老年人分子却没减,人口老龄化就更加严重了。”陈友华说:“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少生优生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导致人口老龄化。”
早在1993年,陈友华就私下提醒如东计生委的工作人员要适度放松对生育的管制,但没人理他。回乡的年轻人越少,再下一代的年轻人就更少。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于建华说,如东“从2000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总数减少了一半”。
如果政策允许 大家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

陈友华说,在这个世界上,孩子代表未来。孩子多不一定有未来,孩子少一定没有未来。如果政策允许,大家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人口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其他的发展都建立在人口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因此,如东人一定要把政策允许的孩子生下来。在现代社会,孩子不仅仅是私人物品,更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孩子的养育成本很高,这些成本全由个人承担,会极大抑制百姓的生育行为,从而危及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要建立一个生养成本补偿机制。
如今,这个当年最活跃的“计生红旗县”也更早更强烈地感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官方文件这样说:“由此引发的劳动力短缺、婚姻挤压、生源、兵源等问题,也使未来我县人口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
如东不知道,隔壁如皋可是长寿之乡。
老毛70年代搞的二胎是最合适的
老邓搞的一胎有点短视了
不是现在生一胎少了,而是我外婆那辈人家家户户8、9个儿女,生多了。
本人86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