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高中高一历史试卷,这里有多少人会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40:48
国立台湾师大附中九十一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科试题

一、单选题 (共60分,每题二分,不倒扣)
1. 我国明教、白莲教的信仰受到哪一宗教的影响?(A) 回教 (B)祆教 (C)摩尼教 (D)景教
2. 王威翰为宋代「附中宝号」商人,为了便于记帐,他使用商业数字,请问若他买进598本的书籍,他该如何记帐?(A)〤〧卄 (B)〣〤〧 (C)〩〢〦(D)〥〩〨。
3. 广东商人拜北帝,福州商人拜妈祖,徽州商人拜朱熹,山西商拜人关公,这些商帮经常以奉拜当地共同的乡土神,其主要目的在:(A)祈求乡土神保佑其阖家平安 (B)为对付其他商帮的竞争 (C)凝聚内部的团结 (D)为了掩人耳目,方便行走私贸易。
4.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是指宋代哪一种地方公益?
(A)乡约 (B)保甲 (C)社仓 (D)义庄。
5.有关唐代门第,在哪一场战争后世族才趋于没落:
(A)黄巾之乱 (B)武后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之乱。
6. 下列哪一史事发生在康熙年间?(A)天津教案 (B)南京教案 (C)礼仪之争 (D)下令禁教。
7. 谁曾制定出家人改姓释,并制定僧尼戒律?(A)道安 (B)法显 (C)鸠摩罗什 (D)鉴真。
8. 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请问这位古人是: (A)李翱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9. 宋代商业繁荣,商业技术因之多有创新,其中如四川富商联合发行的「交子」就可反应何种创新?
(A)营业方式 (B)合伙技术 (C)宣传技俩 (D)会计制度。
10. 从唐代敦煌千佛洞的石窟艺术中,可以看到那些佛像雕塑充满立体感的染晕法,请问这是深受何处画风的影响?(A)波斯 (B)印度 (C)龟兹 (D)日本。
11. 于昌明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堂的学费。张三不知道在这种情形下,主角应该使用何种货币。请您根据历史知识,为张三判断最有可能的货币为何?
(A)纸钞 (B)金币 (C)银两 (D)布帛。
12. 唐代北方的旱地耕作农具「不」包括下列何者?(A)方耙 (B) 磨 (C)耖 (D)人字耙。
13. 葛洪的《抱朴子》一书,内容主要为何?(A)认为知识和文明是造成人类痛苦与罪恶的根源,为道家学说重要的著作 (B)假托经义以推究灾异祥瑞,充满迷信色彩的书籍 (C)叙述人类生老病死、轮回转生的思想,为佛教重要经典 (D)讨论炼丹及长生不死,发挥道教理论的书籍。
14. 从唐宋以后,政论家认为中央宰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其原因为:
(A)宰相仅止一人,可以避纷扰 (B)军国大事决于御史台 (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事 (D)置政事堂使三省分权又合议。
15. 隋唐时代,佛学发展臻于鼎盛,佛教势力如日中天之际,思想界却有一股潮流逐渐蕴蓄发展。此一股潮流是指:(A)返归先秦儒学 (B)儒学与佛学融合 (C)返归汉初黄老之学 (D)理学的兴起及其发展。
16. 请问道教思想中含有下列哪些内容?1神仙说2炼丹术3长生术4道家思想5灵魂轮回
(A)1234(B)1235(C)2345(D)1345。
17. 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意思是:
(A)唐代科举进士科及第较难 (B)唐代科举制度不公平 (C)唐代科举对考生年龄的限制 (D)明经科出身者与进士科出身者的对立。
18. 唐代文化西传,以哪项发明最重要,对西方影响最大?
(A)火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蚕丝术。
19. 我国中古时期,「有一草原民族,既帮助中原政权平乱,却乘机进行掠夺,曾和另一边族共同侵犯中国,勒索无止无休,中原政权只得将公主嫁与其领袖,勉强维持和好关系。」此一民族是:
(A)大食 (B)吐蕃 (C)突厥 (D)回纥。
20. 北宋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缗,为唐代赋税的两倍。到神宗熙宁时已税收增至五千余万缗。南渡后,更增至六千余万缗,国土缩小而赋税转而增多。下列哪一叙述可反映此现象?
(A)甘薯、玉米输入,增加农业生产量 (B)江南已成为中国历史重心 (C)大运河开凿后,对江南开发的助益 (D)赋税征收制度的健全。
21.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藉历算、地理、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趁势利用当时中国弥漫何种思潮?(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之学 (D)考据学。
22. 所谓「土断」之制,就是:
(A)土地国有政策 (B)限制土著不可迁徙 (C)以土地限制户籍 (D)土地买卖以户籍所在地为限。
23. 唐以前曾行府兵制的朝代有: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代
(A) (B) (C) (D)。
24. 武则天时,企图结合哪一社会、政治势力另造一新士族集团以对抗旧有山东士族?
(A)宦官 (B)豪富钜贾 (C)进士新贵 (D)外戚、显宦。
25. 下列关于「坊制」的陈述,何者错误?(A)坊即城市内的住宅区 (B)坊门每天都定时鸣鼓开关 (C)每个坊都围有坊墙,设有坊门 (D)到唐代才拆除坊墙,变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
26. 隋时期,陈姓夫妇与20岁及15岁儿子和刚满18岁的双胞胎女儿同住,家中尚有成年婢女二人,请问在均田制下,陈家应该拥有多少亩露田及桑田(A)露田180亩、桑田60亩 (B)露田240亩、桑田60亩 (C)360亩、60亩 (D)440亩、60亩
27. 中国嵌入世界市场和欧洲近代哪一事件有关?
(A)十字军东征 (B)宗教改革运动 (C)科学革命 (D)地理大发现。
28. 一本历史教科书提及:「此时外国人居留长安的约有二十万人,他们任官,与汉士比肩于朝,也有经商、买卖于商市,带来不同文化,使长安尉为国际性的大都市。」这是发生在何时的情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D)元代。
29. 西学未能在中国生根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何?
(A)与双方对传播及接受的态度错误有关 (B)传统科技基础与西方科技相距太远 (C)认为器物层面不足以救亡图存 (D)对康有为「西学源出中国说」的反动。
30. 唐代的诸道「进奏院」其主要职责是:
(A)负责处理地方贡品的运销 (B)负责接待进京晋谒的官员 (C)负责各地飞钱的汇兑 (D)负责管理海上贸易。
二、复选题 (共40分,每题两分,答错倒扣1/5题分)
31. 下列有关边族建国所据之地,哪些是正确的?
(A)东突厥:大漠南北 (B)西突厥:葱岭东西 (C)新罗:朝鲜半岛 (D)吐蕃:西藏 (E)南诏:滇西。
32. 北魏孝文帝曾透过哪些手段,推动汉化政策?
(A)重用鲜卑世家 (B)制定官制礼仪、赋税制度 (C)迁都平城 (D)兴办教育 (E)崇尚儒学。
33. 有关「天可汗」制度的叙述何者正确?
(A)「天可汗」是君王之王、共主之意 (B)这是以唐朝天子为盟主的一种区域安全体系 (C)亚洲世界诸国皆须参与 (D)天可汗有册封诸王及调派联军之权 (E)怛罗斯之战以后,唐朝声威达到顶点。
34. 「西域」是中外文化、交通、商贸的重要地区,有关西域论述何者正确?
(A)「西域」在汉代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地方 (B)汉武帝时,派张骞西使西域,目的在联络(或寻找)盟国,夹击匈奴,但结果都失败 (C)汉武帝时,匈奴请降,于西域设安西都护府,以治理西域各国 (D)南北朝时,突厥强大,吐蕃崛起于青海,阻绝中国与西域的交通 (E)唐高宗时,击败西突厥,曾设安南都护府,做为统治天山南路各国的根据地。
35. 有关怛罗斯战役的正确叙述是: (A)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有关西域、中亚霸权的争夺战 (B)发生在西元八世纪,唐玄宗时期 (C)此场战役唐军战胜,使大食西进政策受挫 (D)此役与中国造纸术西传有关系 (E)在此战役中国的将领是王仙芝
36. 有关民族融合及文化交流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
(A)中华民族的融合是由上古至现代不断在进行着 (B)春秋战国时代融入了五胡,因而有秦汉大一统的出现 (C)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是属于民族融合的第三期 (D)两宋时,女真、蒙古虽以军事入中原,但大多采用中国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国的文化思想 (E)第四期自明代起迄现代,融入的外族主要是满、回、苗、傜等外族。
37. 有关朱熹与陆九渊的比较,哪些是正确的?
(A)朱学主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特重持敬的内向工夫 (B)南宋、元、明初学者大致不出朱子的范围,至明中叶,王守仁始光大陆九渊的学说 (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 (D)朱熹教人以教人先发明本心,而后博览;陆九渊信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 (E)朱熹思想系统以理为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
38. 有关唐代日本汉化情形,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派遣「遣唐使」来华,主要目的在学习中国文物 (B)用唐衣冠、年历、仿制汉字,号为「君子国」 (C)推展的「大化革新」是一种「唐化运动」 (D)日本文字字母平假名是据汉字楷书偏旁所制 (E)日本除学习唐代政治制度外,日常生活、习俗也曾加以学习。
39. 哪些重要的西方宗教曾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A)佛教 (B)祆教 (C)摩尼教 (D)景教 (E)回教。
40. 十六世纪以后,国内商业的昌盛,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A)区域分工的形成 (B)海商走私贸易的盛行 (C)江南市镇的勃兴 (D)白银广泛的流通 (E)商人集团的活跃。
41. 有关中韩(朝鲜)关系,下列何者论述正确?
(A)秦始皇时,平定朝鲜,于其北部设立郡县,首纳入中国版图 (B)隋炀帝、唐太宗均曾用兵于朝鲜 (C)唐高宗时,争爆发中日第一次大战-白江口之役后,并置「安东都护府」治理 (D)唐时新罗立国规模大体上仿照唐制 (E)自宋代始,朝鲜即脱离中国而独立,文化上也未再交流。
42. 以下有关中国对越南的影响,何者正确?
(A)自秦、汉至晚唐,越南曾为中国郡县长达千年之久 (B)越南的史书都用汉字来记载 (C)历代王朝均沿袭中国的科举制度 (D)佛教信仰自三国时期由中国传入越南,至唐代已广为流行 (E)越南的书法、束发、节令、花道亦深受中国影响。
43. 有关唐代对外贸易与国内商业盛况,何者正确?
(A)就对外贸易而言,海路以南海最繁盛;陆路主要沿着丝绸之路发展 (B)当时的进口商品以绢帛、茶叶、瓷器为大宗;出口货物则以马匹、皮毛、珍宝、香料为主 (C)各官府置有「飞钱」贷与商贾,以取利息 (D)为便利日趋发达的远途运贩,已有邸店等服务性机构 (E)唐末出现夜市,市制开始破坏。
44. 所谓中国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范围包括哪些地区?
(A)朝鲜半岛 (B)日本 (C)越南 (D)吐蕃 (E)南诏。
45. 由于世界市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需求,带动国内商业的昌盛,区域分工于是形成,如:
(A)此时农业商业化程度大幅提升 (B)经济作物的发展扩大了粮田面积 (C)粮食大量外销,以前以贩卖奢侈品为主,此时则以米、棉等民生必需品为主 (D)由于农产商业化的经营,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形成区域分工 (E)手工业原料的生产和成品的制造也产生分工。
46. 唐代中期以后,由于户籍散乱,致使哪些制度破坏?
(A)府兵制 (B)两税制 (C)均田制 (D)三省六部制 (E)租庸调法。
47. 下列有关唐代税制的叙述,何者正确?
(A)唐代先行租庸调法,后行两税法 (B)「租庸调法」的内容并非唐代首创,两税法则创行于唐 (C)两税法系为政府量入制出,向人民课税所制定的 (D)租庸调法尚有为民制产之意,两税法则无此精神 (E)两种税制均限定以钱缴税。
48. 因耶稣会士传教策略而造成礼仪之争,其结果如何?
(A)教皇明令禁止中国教徒祭孔、拜祖,违者破门开除 (B)清帝认为教皇干涉中国内部事务,谕令保护所有在华传教士及教徒 (C)教皇与中国皇帝争持不让,引起纷争 (D)清世宗时因传教士介入皇位继承之争,乃下令禁教 (E)此后天主教传教事业乃陷入停顿,到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才有改变。
49.在道教史上曾有哪些关键性的发展?
(A)张盛创「天师道」,使道教略具宗教雏型 (B)东晋葛洪着《抱朴子》一书,确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 (C)北朝寇谦之为道教创制了经典仪式 (D)南朝慧远不但编造道教的神仙谱系,还企图融合佛、道两教 (E)至唐代,若干道教学者已致力于融儒援佛,使道教教义趋深化。
50. 请问下列哪些属于宋代庶民文化?(A)讲史、说经、合生商谜 (B)小唱、嘌唱、唱赚 (C)张泽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D)吃糖品甜食、拜城隍 (E) 蹴球、踏索、角抵
臺北市立中正高中八十九學年度下學期高一歷史科試題  P.1
一、單選題 : 40% (每題二分,答錯不倒扣)   __班____號 姓名_______
1. 試將清代自強運動、百日維新與庚子後新政比較,並選出唯一敘述正確者。(A)均曾設立新式學堂,依序為同文館、京師大學堂與天津水師學堂 (B)三者皆因對外戰爭失敗而起、分別是英法聯軍、甲午戰爭與八國聯軍 (C)三次變革又可分別稱為洋務運動、戊戌政變與立憲運動 (D)慈禧太后對三者均極力反對。                                                   
2. 臺灣東部地方曾設台東直隸州,代表後山和內山的開發工作頗有成效。試問此事與下列何事有密切關係? (A)中法戰爭時,為防範法人勢力由東部入侵,提升東部之重要性(B)清末自沈葆楨以來,持續「開山撫番」事業的一部份 (C)臺灣開港通商後,外力進入,使台東的重要性增加 (D)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本為了加強對東部控制。                    
3. 梁啟超在1901年清議報中有一段描述:「吾聞數月以來,京師及各省都會,其翻譯與通事之人,身價驟增,勢力極盛,於是都會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從事此途焉。」對這段描述,較妥適的解讀是: (A)我國際地位低落,科第出身者不再被重視 (B)清季以來,西學提倡漸有所成 (C)庚子事變後,民族自信心喪失,媚外反成風尚 (D)清末科舉制度廢除,士大夫改習西學,以為進身之階。                                 
4. 有一段諷刺慈禧太后七十壽聯:「五十割交阯,六十割臺灣,七十更割遼陽地,二十餘省藩封漸蹙,每逢萬壽祝疆無。」就壽聯中三件史事而言: (A)分別發生於咸豐、同治與光緒朝(B)分別與中法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有關 (C)此三地係分別喪失於天津和約、馬關條約、與辛丑條約 (D)此三事分別促成自強運動、戊戌變法、庚子後新政。                                         
5. 中國第一次設立民選議政機關是在 (A)立憲運動時期 (B)庚子後新政 (C)戊戌變法 (D)自強運動。                                                                                                                 
6. 「袁世凱暗殺元勳,漠視約法,擅借巨款……近復盛暑興師,蹂躪贛省,以兵威劫天下,視吾民如寇讎,實屬有負國民之委託,我國民宜亟起自衛,與天下共擊之。」試問依上述內容,是在呼籲國民從事哪一項行動? (A)討伐復辟 (B)護法戰爭 (C)二次革命 (D)反對洪憲帝制。
7. 去年民進黨陳水扁先生,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後,首先任命國民黨的唐飛為閣揆。這樣的府院關係,事實上,在民國初年也曾發生。試問以下哪一組合與陳、唐合作方式比較相似?  (A)袁世凱與進步黨 (B)袁世凱與三K黨 (C)黎元洪與段祺瑞 (D)黎元洪與馮國璋。                                            
8. 上歷史課時,有幾位同學討論英、法等國要求開放「臺灣」及「淡水」兩口岸的原因,各持不同看法。試問以下何人的看法最合史實? (A)兩地方人口密集,且早已有許多教友在活動,開放通商對傳教必會更加便利 (B)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曾在兩地殖民,基礎穩固,英、法統治也必然較容易 (C)兩地軍事位置均重要,英法兩國早已協議好要建高速公路,以便貫穿全台(D) 「臺灣」在嘉南平原糖產區,而「淡水」為樟腦集散地,均有重大商業利益。                                 
9. 下列係劉銘傳治臺時的種種措施,何者是南臺灣人可以直接受惠的? (A)鐵路 (B)開礦(C)電線(D)電報。                                                                                                                                      
10. 民初國父曾致函黃興,提及「癸丑之役,文主之最力,所以失敗者,非袁氏兵力之強,實黨人心之渙散。」試問這是國父明確指出下列何役失敗之癥結? (A)黃花岡之役 (B)護國軍起義      (C)護法戰爭 (D)二次革命。                                                                             
                                                                                       11.當你要研究「戊戌變法」這一專題時,下列哪一本書「不是」你應該參考的?        P.2      (A) (A)時務報 (B)國開報彙編 (C)「醒獅」雜誌 (D)萬國公報。                                                         
12.「立國之道, 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今求一藝之末,而又奉夷人為師,無論夷人詭譎,未必傳其精巧……。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 」這段文字是清代一位士大夫反對朝廷推動某一運動所持的理由。試問他是反對哪一運動? (A)維新運動 (B)立憲運動 (C)自強運動 (D)庚子後新政。                                                      
13.前幾天,一位加拿大研究臺灣史的學者,由立委林瑞圖與滬尾文史工作室人員陪同,在淡水河口尋找清代遺留的海底電纜。試問這電纜是下列何人建設臺灣的政績之一? (A)唐景崧 (B)丁日昌 (C)劉銘傳 (D)沈葆楨。                                                                           
14.一位詩人曾言:「和議知非策,瀛東棄可傷,墜天憂不細,籌海患難防。」又言:「初傳烽火照遼陽,忽見干戈滿故鄉。」請問這位詩人是對何事感到憤悶?  (A)清末割讓臺灣 (B)明末滿清入關 (C)日俄戰爭中,俄國失敗 (D)國民政府遷台。                                                        
15. 下列有關臺灣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A)在土地改革方面,不准土地買賣
   (B)將產權不清楚的林地收歸官有 (C)臺灣本地人不能單獨組成「會社」 (D) 1939年臺灣工業生產總值超過農業生產總值。                                                                                             
16. 以下有關日治時期「霧社事件」的敘述,何者才是正確的? (A)1906年,兒玉原太郎總督上任後,展開「理番事業」,終引起霧社事件 (B)此事件的遠因係因日軍廢除清代的隘勇制度 (C)日本控制原住民的方法,包括逼原住民義務勞動,致使負擔過重 (D) 霧社事件後,日本仍然我行我素,並未重新檢討理番政策。                                                   
17.《國父全集》:「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也? 既忘共和,既稱民賊……戮此民賊以拯吾民。」試問上文是孫中山先生反對: (A)軍國割據 (B)洪憲帝制 (C)康梁變法 (D)五九國恥。                                                                              
18. 某位先生認為中國貧困在於生產力太低,救國之道惟在振興工業,遂積極籌措,以待時機。未久他判斷情況有利,立即開辦紡織、麵粉、煙草等工廠。果然業務興隆,獲利甚豐。問此有利時機與下列何事有關? (A)馬關條約的簽定 (B)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C)辛亥革命的成功 (D)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 《國父全集》:「民國七年六月四日中山先生辭廣州軍政府大元帥職通電文:「吾國之大患,莫大於武人之爭雄,南與北一丘之貉,雖號稱護法之省亦莫肯府首於法律及民意之下……。」試問「南與北一丘之貉」係指何人? (A)陳其美、李烈鈞與張作霖、吳佩孚 (B)唐繼堯、李宗仁與張學良,馮玉祥 (C) 唐繼堯、陸榮廷與馮國璋、段琪瑞 (D) 陸榮廷、蔡鍔與段琪瑞、許世昌。                                                                              
20. 「中華民國」國號係由國學大師章太炎所取名,而其最早在文獻中出現係在何時?  (A)南京臨時政府時期 (B)黃花岡之役後 (C)同盟會時期 (D)興中會時期。国立台湾师大附中九十一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科试题

一、单选题 (共60分,每题二分,不倒扣)
1. 我国明教、白莲教的信仰受到哪一宗教的影响?(A) 回教 (B)祆教 (C)摩尼教 (D)景教
2. 王威翰为宋代「附中宝号」商人,为了便于记帐,他使用商业数字,请问若他买进598本的书籍,他该如何记帐?(A)〤〧卄 (B)〣〤〧 (C)〩〢〦(D)〥〩〨。
3. 广东商人拜北帝,福州商人拜妈祖,徽州商人拜朱熹,山西商拜人关公,这些商帮经常以奉拜当地共同的乡土神,其主要目的在:(A)祈求乡土神保佑其阖家平安 (B)为对付其他商帮的竞争 (C)凝聚内部的团结 (D)为了掩人耳目,方便行走私贸易。
4.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是指宋代哪一种地方公益?
(A)乡约 (B)保甲 (C)社仓 (D)义庄。
5.有关唐代门第,在哪一场战争后世族才趋于没落:
(A)黄巾之乱 (B)武后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之乱。
6. 下列哪一史事发生在康熙年间?(A)天津教案 (B)南京教案 (C)礼仪之争 (D)下令禁教。
7. 谁曾制定出家人改姓释,并制定僧尼戒律?(A)道安 (B)法显 (C)鸠摩罗什 (D)鉴真。
8. 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请问这位古人是: (A)李翱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9. 宋代商业繁荣,商业技术因之多有创新,其中如四川富商联合发行的「交子」就可反应何种创新?
(A)营业方式 (B)合伙技术 (C)宣传技俩 (D)会计制度。
10. 从唐代敦煌千佛洞的石窟艺术中,可以看到那些佛像雕塑充满立体感的染晕法,请问这是深受何处画风的影响?(A)波斯 (B)印度 (C)龟兹 (D)日本。
11. 于昌明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堂的学费。张三不知道在这种情形下,主角应该使用何种货币。请您根据历史知识,为张三判断最有可能的货币为何?
(A)纸钞 (B)金币 (C)银两 (D)布帛。
12. 唐代北方的旱地耕作农具「不」包括下列何者?(A)方耙 (B) 磨 (C)耖 (D)人字耙。
13. 葛洪的《抱朴子》一书,内容主要为何?(A)认为知识和文明是造成人类痛苦与罪恶的根源,为道家学说重要的著作 (B)假托经义以推究灾异祥瑞,充满迷信色彩的书籍 (C)叙述人类生老病死、轮回转生的思想,为佛教重要经典 (D)讨论炼丹及长生不死,发挥道教理论的书籍。
14. 从唐宋以后,政论家认为中央宰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其原因为:
(A)宰相仅止一人,可以避纷扰 (B)军国大事决于御史台 (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事 (D)置政事堂使三省分权又合议。
15. 隋唐时代,佛学发展臻于鼎盛,佛教势力如日中天之际,思想界却有一股潮流逐渐蕴蓄发展。此一股潮流是指:(A)返归先秦儒学 (B)儒学与佛学融合 (C)返归汉初黄老之学 (D)理学的兴起及其发展。
16. 请问道教思想中含有下列哪些内容?1神仙说2炼丹术3长生术4道家思想5灵魂轮回
(A)1234(B)1235(C)2345(D)1345。
17. 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意思是:
(A)唐代科举进士科及第较难 (B)唐代科举制度不公平 (C)唐代科举对考生年龄的限制 (D)明经科出身者与进士科出身者的对立。
18. 唐代文化西传,以哪项发明最重要,对西方影响最大?
(A)火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蚕丝术。
19. 我国中古时期,「有一草原民族,既帮助中原政权平乱,却乘机进行掠夺,曾和另一边族共同侵犯中国,勒索无止无休,中原政权只得将公主嫁与其领袖,勉强维持和好关系。」此一民族是:
(A)大食 (B)吐蕃 (C)突厥 (D)回纥。
20. 北宋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缗,为唐代赋税的两倍。到神宗熙宁时已税收增至五千余万缗。南渡后,更增至六千余万缗,国土缩小而赋税转而增多。下列哪一叙述可反映此现象?
(A)甘薯、玉米输入,增加农业生产量 (B)江南已成为中国历史重心 (C)大运河开凿后,对江南开发的助益 (D)赋税征收制度的健全。
21.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藉历算、地理、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趁势利用当时中国弥漫何种思潮?(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之学 (D)考据学。
22. 所谓「土断」之制,就是:
(A)土地国有政策 (B)限制土著不可迁徙 (C)以土地限制户籍 (D)土地买卖以户籍所在地为限。
23. 唐以前曾行府兵制的朝代有: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代
(A) (B) (C) (D)。
24. 武则天时,企图结合哪一社会、政治势力另造一新士族集团以对抗旧有山东士族?
(A)宦官 (B)豪富钜贾 (C)进士新贵 (D)外戚、显宦。
25. 下列关于「坊制」的陈述,何者错误?(A)坊即城市内的住宅区 (B)坊门每天都定时鸣鼓开关 (C)每个坊都围有坊墙,设有坊门 (D)到唐代才拆除坊墙,变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
26. 隋时期,陈姓夫妇与20岁及15岁儿子和刚满18岁的双胞胎女儿同住,家中尚有成年婢女二人,请问在均田制下,陈家应该拥有多少亩露田及桑田(A)露田180亩、桑田60亩 (B)露田240亩、桑田60亩 (C)360亩、60亩 (D)440亩、60亩
27. 中国嵌入世界市场和欧洲近代哪一事件有关?
(A)十字军东征 (B)宗教改革运动 (C)科学革命 (D)地理大发现。
28. 一本历史教科书提及:「此时外国人居留长安的约有二十万人,他们任官,与汉士比肩于朝,也有经商、买卖于商市,带来不同文化,使长安尉为国际性的大都市。」这是发生在何时的情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D)元代。
29. 西学未能在中国生根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何?
(A)与双方对传播及接受的态度错误有关 (B)传统科技基础与西方科技相距太远 (C)认为器物层面不足以救亡图存 (D)对康有为「西学源出中国说」的反动。
30. 唐代的诸道「进奏院」其主要职责是:
(A)负责处理地方贡品的运销 (B)负责接待进京晋谒的官员 (C)负责各地飞钱的汇兑 (D)负责管理海上贸易。
二、复选题 (共40分,每题两分,答错倒扣1/5题分)
31. 下列有关边族建国所据之地,哪些是正确的?
(A)东突厥:大漠南北 (B)西突厥:葱岭东西 (C)新罗:朝鲜半岛 (D)吐蕃:西藏 (E)南诏:滇西。
32. 北魏孝文帝曾透过哪些手段,推动汉化政策?
(A)重用鲜卑世家 (B)制定官制礼仪、赋税制度 (C)迁都平城 (D)兴办教育 (E)崇尚儒学。
33. 有关「天可汗」制度的叙述何者正确?
(A)「天可汗」是君王之王、共主之意 (B)这是以唐朝天子为盟主的一种区域安全体系 (C)亚洲世界诸国皆须参与 (D)天可汗有册封诸王及调派联军之权 (E)怛罗斯之战以后,唐朝声威达到顶点。
34. 「西域」是中外文化、交通、商贸的重要地区,有关西域论述何者正确?
(A)「西域」在汉代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地方 (B)汉武帝时,派张骞西使西域,目的在联络(或寻找)盟国,夹击匈奴,但结果都失败 (C)汉武帝时,匈奴请降,于西域设安西都护府,以治理西域各国 (D)南北朝时,突厥强大,吐蕃崛起于青海,阻绝中国与西域的交通 (E)唐高宗时,击败西突厥,曾设安南都护府,做为统治天山南路各国的根据地。
35. 有关怛罗斯战役的正确叙述是: (A)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有关西域、中亚霸权的争夺战 (B)发生在西元八世纪,唐玄宗时期 (C)此场战役唐军战胜,使大食西进政策受挫 (D)此役与中国造纸术西传有关系 (E)在此战役中国的将领是王仙芝
36. 有关民族融合及文化交流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
(A)中华民族的融合是由上古至现代不断在进行着 (B)春秋战国时代融入了五胡,因而有秦汉大一统的出现 (C)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是属于民族融合的第三期 (D)两宋时,女真、蒙古虽以军事入中原,但大多采用中国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国的文化思想 (E)第四期自明代起迄现代,融入的外族主要是满、回、苗、傜等外族。
37. 有关朱熹与陆九渊的比较,哪些是正确的?
(A)朱学主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特重持敬的内向工夫 (B)南宋、元、明初学者大致不出朱子的范围,至明中叶,王守仁始光大陆九渊的学说 (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 (D)朱熹教人以教人先发明本心,而后博览;陆九渊信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 (E)朱熹思想系统以理为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
38. 有关唐代日本汉化情形,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派遣「遣唐使」来华,主要目的在学习中国文物 (B)用唐衣冠、年历、仿制汉字,号为「君子国」 (C)推展的「大化革新」是一种「唐化运动」 (D)日本文字字母平假名是据汉字楷书偏旁所制 (E)日本除学习唐代政治制度外,日常生活、习俗也曾加以学习。
39. 哪些重要的西方宗教曾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A)佛教 (B)祆教 (C)摩尼教 (D)景教 (E)回教。
40. 十六世纪以后,国内商业的昌盛,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A)区域分工的形成 (B)海商走私贸易的盛行 (C)江南市镇的勃兴 (D)白银广泛的流通 (E)商人集团的活跃。
41. 有关中韩(朝鲜)关系,下列何者论述正确?
(A)秦始皇时,平定朝鲜,于其北部设立郡县,首纳入中国版图 (B)隋炀帝、唐太宗均曾用兵于朝鲜 (C)唐高宗时,争爆发中日第一次大战-白江口之役后,并置「安东都护府」治理 (D)唐时新罗立国规模大体上仿照唐制 (E)自宋代始,朝鲜即脱离中国而独立,文化上也未再交流。
42. 以下有关中国对越南的影响,何者正确?
(A)自秦、汉至晚唐,越南曾为中国郡县长达千年之久 (B)越南的史书都用汉字来记载 (C)历代王朝均沿袭中国的科举制度 (D)佛教信仰自三国时期由中国传入越南,至唐代已广为流行 (E)越南的书法、束发、节令、花道亦深受中国影响。
43. 有关唐代对外贸易与国内商业盛况,何者正确?
(A)就对外贸易而言,海路以南海最繁盛;陆路主要沿着丝绸之路发展 (B)当时的进口商品以绢帛、茶叶、瓷器为大宗;出口货物则以马匹、皮毛、珍宝、香料为主 (C)各官府置有「飞钱」贷与商贾,以取利息 (D)为便利日趋发达的远途运贩,已有邸店等服务性机构 (E)唐末出现夜市,市制开始破坏。
44. 所谓中国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范围包括哪些地区?
(A)朝鲜半岛 (B)日本 (C)越南 (D)吐蕃 (E)南诏。
45. 由于世界市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需求,带动国内商业的昌盛,区域分工于是形成,如:
(A)此时农业商业化程度大幅提升 (B)经济作物的发展扩大了粮田面积 (C)粮食大量外销,以前以贩卖奢侈品为主,此时则以米、棉等民生必需品为主 (D)由于农产商业化的经营,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形成区域分工 (E)手工业原料的生产和成品的制造也产生分工。
46. 唐代中期以后,由于户籍散乱,致使哪些制度破坏?
(A)府兵制 (B)两税制 (C)均田制 (D)三省六部制 (E)租庸调法。
47. 下列有关唐代税制的叙述,何者正确?
(A)唐代先行租庸调法,后行两税法 (B)「租庸调法」的内容并非唐代首创,两税法则创行于唐 (C)两税法系为政府量入制出,向人民课税所制定的 (D)租庸调法尚有为民制产之意,两税法则无此精神 (E)两种税制均限定以钱缴税。
48. 因耶稣会士传教策略而造成礼仪之争,其结果如何?
(A)教皇明令禁止中国教徒祭孔、拜祖,违者破门开除 (B)清帝认为教皇干涉中国内部事务,谕令保护所有在华传教士及教徒 (C)教皇与中国皇帝争持不让,引起纷争 (D)清世宗时因传教士介入皇位继承之争,乃下令禁教 (E)此后天主教传教事业乃陷入停顿,到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才有改变。
49.在道教史上曾有哪些关键性的发展?
(A)张盛创「天师道」,使道教略具宗教雏型 (B)东晋葛洪着《抱朴子》一书,确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 (C)北朝寇谦之为道教创制了经典仪式 (D)南朝慧远不但编造道教的神仙谱系,还企图融合佛、道两教 (E)至唐代,若干道教学者已致力于融儒援佛,使道教教义趋深化。
50. 请问下列哪些属于宋代庶民文化?(A)讲史、说经、合生商谜 (B)小唱、嘌唱、唱赚 (C)张泽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D)吃糖品甜食、拜城隍 (E) 蹴球、踏索、角抵
臺北市立中正高中八十九學年度下學期高一歷史科試題  P.1
一、單選題 : 40% (每題二分,答錯不倒扣)   __班____號 姓名_______
1. 試將清代自強運動、百日維新與庚子後新政比較,並選出唯一敘述正確者。(A)均曾設立新式學堂,依序為同文館、京師大學堂與天津水師學堂 (B)三者皆因對外戰爭失敗而起、分別是英法聯軍、甲午戰爭與八國聯軍 (C)三次變革又可分別稱為洋務運動、戊戌政變與立憲運動 (D)慈禧太后對三者均極力反對。                                                   
2. 臺灣東部地方曾設台東直隸州,代表後山和內山的開發工作頗有成效。試問此事與下列何事有密切關係? (A)中法戰爭時,為防範法人勢力由東部入侵,提升東部之重要性(B)清末自沈葆楨以來,持續「開山撫番」事業的一部份 (C)臺灣開港通商後,外力進入,使台東的重要性增加 (D)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本為了加強對東部控制。                    
3. 梁啟超在1901年清議報中有一段描述:「吾聞數月以來,京師及各省都會,其翻譯與通事之人,身價驟增,勢力極盛,於是都會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從事此途焉。」對這段描述,較妥適的解讀是: (A)我國際地位低落,科第出身者不再被重視 (B)清季以來,西學提倡漸有所成 (C)庚子事變後,民族自信心喪失,媚外反成風尚 (D)清末科舉制度廢除,士大夫改習西學,以為進身之階。                                 
4. 有一段諷刺慈禧太后七十壽聯:「五十割交阯,六十割臺灣,七十更割遼陽地,二十餘省藩封漸蹙,每逢萬壽祝疆無。」就壽聯中三件史事而言: (A)分別發生於咸豐、同治與光緒朝(B)分別與中法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有關 (C)此三地係分別喪失於天津和約、馬關條約、與辛丑條約 (D)此三事分別促成自強運動、戊戌變法、庚子後新政。                                         
5. 中國第一次設立民選議政機關是在 (A)立憲運動時期 (B)庚子後新政 (C)戊戌變法 (D)自強運動。                                                                                                                 
6. 「袁世凱暗殺元勳,漠視約法,擅借巨款……近復盛暑興師,蹂躪贛省,以兵威劫天下,視吾民如寇讎,實屬有負國民之委託,我國民宜亟起自衛,與天下共擊之。」試問依上述內容,是在呼籲國民從事哪一項行動? (A)討伐復辟 (B)護法戰爭 (C)二次革命 (D)反對洪憲帝制。
7. 去年民進黨陳水扁先生,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後,首先任命國民黨的唐飛為閣揆。這樣的府院關係,事實上,在民國初年也曾發生。試問以下哪一組合與陳、唐合作方式比較相似?  (A)袁世凱與進步黨 (B)袁世凱與三K黨 (C)黎元洪與段祺瑞 (D)黎元洪與馮國璋。                                            
8. 上歷史課時,有幾位同學討論英、法等國要求開放「臺灣」及「淡水」兩口岸的原因,各持不同看法。試問以下何人的看法最合史實? (A)兩地方人口密集,且早已有許多教友在活動,開放通商對傳教必會更加便利 (B)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曾在兩地殖民,基礎穩固,英、法統治也必然較容易 (C)兩地軍事位置均重要,英法兩國早已協議好要建高速公路,以便貫穿全台(D) 「臺灣」在嘉南平原糖產區,而「淡水」為樟腦集散地,均有重大商業利益。                                 
9. 下列係劉銘傳治臺時的種種措施,何者是南臺灣人可以直接受惠的? (A)鐵路 (B)開礦(C)電線(D)電報。                                                                                                                                      
10. 民初國父曾致函黃興,提及「癸丑之役,文主之最力,所以失敗者,非袁氏兵力之強,實黨人心之渙散。」試問這是國父明確指出下列何役失敗之癥結? (A)黃花岡之役 (B)護國軍起義      (C)護法戰爭 (D)二次革命。                                                                             
                                                                                       11.當你要研究「戊戌變法」這一專題時,下列哪一本書「不是」你應該參考的?        P.2      (A) (A)時務報 (B)國開報彙編 (C)「醒獅」雜誌 (D)萬國公報。                                                         
12.「立國之道, 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今求一藝之末,而又奉夷人為師,無論夷人詭譎,未必傳其精巧……。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 」這段文字是清代一位士大夫反對朝廷推動某一運動所持的理由。試問他是反對哪一運動? (A)維新運動 (B)立憲運動 (C)自強運動 (D)庚子後新政。                                                      
13.前幾天,一位加拿大研究臺灣史的學者,由立委林瑞圖與滬尾文史工作室人員陪同,在淡水河口尋找清代遺留的海底電纜。試問這電纜是下列何人建設臺灣的政績之一? (A)唐景崧 (B)丁日昌 (C)劉銘傳 (D)沈葆楨。                                                                           
14.一位詩人曾言:「和議知非策,瀛東棄可傷,墜天憂不細,籌海患難防。」又言:「初傳烽火照遼陽,忽見干戈滿故鄉。」請問這位詩人是對何事感到憤悶?  (A)清末割讓臺灣 (B)明末滿清入關 (C)日俄戰爭中,俄國失敗 (D)國民政府遷台。                                                        
15. 下列有關臺灣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A)在土地改革方面,不准土地買賣
   (B)將產權不清楚的林地收歸官有 (C)臺灣本地人不能單獨組成「會社」 (D) 1939年臺灣工業生產總值超過農業生產總值。                                                                                             
16. 以下有關日治時期「霧社事件」的敘述,何者才是正確的? (A)1906年,兒玉原太郎總督上任後,展開「理番事業」,終引起霧社事件 (B)此事件的遠因係因日軍廢除清代的隘勇制度 (C)日本控制原住民的方法,包括逼原住民義務勞動,致使負擔過重 (D) 霧社事件後,日本仍然我行我素,並未重新檢討理番政策。                                                   
17.《國父全集》:「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也? 既忘共和,既稱民賊……戮此民賊以拯吾民。」試問上文是孫中山先生反對: (A)軍國割據 (B)洪憲帝制 (C)康梁變法 (D)五九國恥。                                                                              
18. 某位先生認為中國貧困在於生產力太低,救國之道惟在振興工業,遂積極籌措,以待時機。未久他判斷情況有利,立即開辦紡織、麵粉、煙草等工廠。果然業務興隆,獲利甚豐。問此有利時機與下列何事有關? (A)馬關條約的簽定 (B)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C)辛亥革命的成功 (D)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 《國父全集》:「民國七年六月四日中山先生辭廣州軍政府大元帥職通電文:「吾國之大患,莫大於武人之爭雄,南與北一丘之貉,雖號稱護法之省亦莫肯府首於法律及民意之下……。」試問「南與北一丘之貉」係指何人? (A)陳其美、李烈鈞與張作霖、吳佩孚 (B)唐繼堯、李宗仁與張學良,馮玉祥 (C) 唐繼堯、陸榮廷與馮國璋、段琪瑞 (D) 陸榮廷、蔡鍔與段琪瑞、許世昌。                                                                              
20. 「中華民國」國號係由國學大師章太炎所取名,而其最早在文獻中出現係在何時?  (A)南京臨時政府時期 (B)黃花岡之役後 (C)同盟會時期 (D)興中會時期。
二、複選題: 14% (每題二分,全對才給分)                     
21. 歷史研究最好憑第一手史料。在荷蘭海牙的國立檔案館存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文獻,請問這些荷蘭檔案可作為研究下列哪些史事的佐證或參考? (A)早期臺灣的開發 (B)荷蘭人開拓淡水二、複選題: 30% (每題二分)                     P.3
    說明:每題有五個答案,答對一個可獲0.4 分,答錯一個倒扣0.4 分,拒絕作答則視同放棄。
21. 歷史研究最好憑第一手史料。在荷蘭海牙的國立檔案館存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文獻,請問這些荷蘭檔案可作為研究下列哪些史事的佐證或參考? (A)早期臺灣的開發 (B)荷蘭人開拓淡水廳的情形 (C)台南的新港文字 (D)臺灣開港後,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的活動 (E)荷蘭商人與原住民進行交易的情形。                                             
22. 下列有關劉銘傳在臺建設的敘述,哪些才是正確? (A)劉銘傳將原有的行政區劃擴增為二府八縣四廳 (B)劉銘傳推行的新政中,包括購買新式輪船,行駛於臺灣、福建之間,以改善海運交通 (C)劉銘傳曾推動台灣清理賦稅,整頓財政之務,而欲達「臺省之財足供台省之用」的目的 (D)興建台北至新竹間的縱貫鐵路(E)設郵政總局、撫墾總局,積極推動開山撫番政策。                                                                        
23. 你曾經做過臺灣古建築的調查嗎? 試問下列敘述那些才是正確? (A)今日真理大學的校史館即是當年的淡水理學堂大書院 (B)台南「億載金城」是當年劉銘傳為防日而建的防禦工事(C)日治時期總督府建成年代恰與五四運動同一年 (D)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從外表上來看,事實上就是今天的紅毛城 (E)二二八公園內「騰雲號」火車頭遺物,係紀念日治時期完成縱貫鐵路的成就。                                 
24. 研究歷史,探求「第一」,除具有學術價值外,也是頗有趣味的一件事。試問下列有關臺灣史上「第一」的敘述,哪些才是正確的? (A)日治時期,臺灣「第一個」合法政黨是臺灣民眾黨 (B)「首先」引日軍入台北城的就是辜顯榮 (C)日治時期,臺灣「第一個」現代化金融機構即是1899年創立的台灣銀行 (D)「首先」在基隆開辦新式煤礦的是丁日昌 (E)在淡水廳屬舉行科舉府試時,特別「首次」錄取原住民一名的是劉銘傳。                                                            
25. 假設郭亭先生在中法戰爭以前,由福建至臺灣經商,試問他可以見到(或做到)下列哪些現象(或事件)? (A)他可以在台北郵政總局投遞郵件回家鄉報平安 (B)淡水港口有許多買賣茶葉和樟腦的外商在四處走動 (C)臺灣已進行自強事業,如基隆有新式煤礦,安平有新式炮台 (D) 他可以乘坐新式輪船自由來往於閩、台之間 (E)他應會聽說前幾年有原住民考中秀才之事。                           
26. 臺灣日治時期,蔡培火先生曾寫臺灣自治歌,歌詞中有:「蓬萊美島真可愛………臺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才應該」。其中「公事」應指: (A)改換日式姓名與供奉日本神祇 (B)決定臺灣本身的律法(C)理番事業的徹底執行 (D)決定臺灣財物的收支 (E)養成日式生活習慣。                                                     
27. 下列關於民國以以來的交通建設,哪些項敘述正確? (A)我國鐵路、公路建設都是在國民政府奠定南京後才加速展開 (B)中國航空事業始於民初,但真正發展則在北伐完成後 (C)北伐完成後,政府為發展及整理航運,乃開始整頓輪船招商局 (D)民國10年,北京政府中國航空署開辦了京滬航線 (E)1935年中國輪船艘數與噸數均較1927年超出兩倍。                                                     28. 民國初年以來,我國財政金融情況如何? (A)關稅自北伐統一後的第二年起即自行收回自主 (B)民國17  17年底,政府改組公營銀行後,交通銀行主要是協助全國實業的發展 (C)民國20年政府宣佈所有公 公私收付,概以法幣為限 (D)國民政府於民國22年,確定銀本位得的幣制,規定一切交易改用新鑄 鑄銀元計算,這就是「法幣政策」 (E) 民國2 4年,中央、中國、交通、農民所發行的鈔票為法定貨幣,並可無限制買賣外匯。                                                                     
                                                                                    P.4  
29.正當庚子亂作,鄭士良在惠州起義時,孫中山先生正來台策劃接應。試問下列哪些「不可能」是當時中山先生所見到的台臺灣景況?  (A)臺灣民主國的「藍地黃虎旗」正四處飄揚 (B)當時台北至新竹只能搭乘汽車,否則就得步行 (C)那時臺灣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綠色革命」 (D)當年日本首度在台試行種茶,國父且親臨指導 (E)當年臺灣工業生產總值已超過農業生產總值。           
30.有關民初軍閥政治的敘述,正確者有哪些? (A)中國進入軍閥政治時期係在民國六年至對日抗戰前夕                              (B)軍閥時代的政治衝突,多訴諸會議桌上談判和平解決 (C)軍閥時代,軍閥們軍政不分,影響政治的民主化 (D) 軍閥們依附帝國主義出賣國權 (E)軍閥時代的軍人,以割據為常態,但當勢力不足時,又覬覦中央,遂使國家陷於長期分裂中。                                          
   31.有關清末民初「釐金」制度的敘述,何些係屬正確者? (A)「釐金」是對貨物課稅的一種國內通行稅  (B)「釐金」當年執行時,收稅關卡一律收稅率為千分之一,並無超收現象,故曰「釐金」 (C)當初創制「釐金」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彌補因太平天國之亂而造成的政府財政困境 (D)「釐金」制度可說是一種小稅,外國人並不介意 (E)此制度於北伐統一後,民國18年立即廢除,以展示政府從事財政改革的決心。                                                                             
32.民國初年南北分裂時,南北軍閥欲爭地帶,與我國春秋時代晉、楚南北相爭時,鄭、宋處於中間地帶類似。試問民初南北分裂時,哪幾省即為南北交戰地帶? (A)陜西 (B)浙江 (C)山東 (D)湖南 (E)四川。
33.護國軍起義與武昌起義之比較,何些才是正確? (A)前者為維護共和政體而起,後者為開創共和政體而起 (B)前者發生於民國四年,後者則發生於革命黨在同盟會時期 (C)前者聲討對象是袁世凱,後者是段琪瑞 (D)前者由唐繼堯、蔡鍔、李烈均等領導,後者則由國父到場親自領導 (E)兩者皆有各地的響應。                                                                           
34.有關訓政時期的史事,正確的有: (A) 制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B)誓師北伐 (C)以黨治國 (D)為了推動          「五五憲草」,出現寧粵分裂 (E)對付日本與.問題時,此時期係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35.下列關於清末民初社會各階層的覺醒,何些項的敘述符合實情? (A)婦女對政治、社會的意識逐漸提升
   ,故她們所要求的各項權利,日後都逐漸實現 (B)商人們則組織商會,他們全為了自身利益,常常發動罷市和抗捐,把「商人無祖國」的論調發揮得淋漓盡致 (C)工人也曾發動全國性的大罷工與排外行動 (D)農民階層則因知識水準較低,較不受政府重視,同時也因態度較保守,表現極少 (E)新知識份子則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在他們的領導下,各階層逐漸覺醒。   
三、非選擇題:請將答案全寫在答案欄內。 (30%,每大題十分)
(一) 以下一段敘述共有五處錯誤,請先寫英文代號(占一分),後寫改正內容(占一分)
       清末民初以來,由於西方(A)文物、(B)思想輸入的影響,整個社會產生不小的轉變。如:(一)、(C)重商觀念的重視:由於(D)知識份子提倡(E)商戰、(F)農業救國、及收回利權,頗有助於工商業的興起。(二)、(G)崇洋心理的瀰漫:在體育方面,各式(H)球類及(I)田徑比賽大為流行;育樂方面,(J)電視則逐漸風行。(三)、(K)倫理觀念的轉變:(L)民國以來,(M)五常較不受人質疑,但三綱中(N)父綱與(O)君綱就遭到嚴厲批判。  
       另外,至民國二十年,在鄉村建設派方面,以(P)晏陽初為代表,在(Q)南京成立實驗區。一方面從事社會改良工作,如:(R )禁纏足、( S)早婚等;另一方面推動農村建設工作,以達成(U)鄉村自治為目的。

(二) 日本人侵台共五十年八個月過兩天,雖謂建設頗多,但多為建設臺灣為日本第一       (二): 日本人統治台灣共五十年八個月過兩天,雖建設頗多,但多以建設臺灣為日本第一 P.5       個殖民地而努力,一切以日本利益為優先。試問以下各問題答案為何?
1. 乙未割台後,臺灣士紳曾成立「臺灣民主國」,此與今日有些人士主張獨立不同。試問當時對清廷採取何種態度?                                    
2. 乙未之役,一般仍以小街鎮,村落巷戰和游擊戰居多。這種現象表示此役具有濃厚的何種性格?                                                  
3. 1930年霧社事件的領導人是誰?(也是今年六月要發行新台幣二十圓硬幣上的人頭像)
4. 臺灣在日治時期的政治抗爭運動,除了與日本大正民主時代的自由民權、社會主義思潮的啟示有關外,尚受何種主義思潮的影響?               
5. 日本在臺灣的農業改革,在那年代即具備1960、70年代東南亞地區「綠色革命」的經驗?
(三): 識圖題:
1. 右圖中黑色部份,依其他區畫暗示,除臺灣縣、彰化縣、雲林縣、苗栗縣外,尚設有哪一廳?
2. 依右圖示(A至D),臺灣開發的先後順序應是如何?
3. 但若以臺灣西部(A至C)建府為準,其順序又是如何?
4. 右圖中宜蘭縣就是指在1811年設立的哪一廳?
5. 右圖中南雅廳為今日何地,你知道嗎?
(注意:第2,3題,請用英文字母由左至右表達順序。)                                (繳卷時僅繳此張即可,但其他張亦得保存,以便試後老師檢討用)
一张不难却考得很细的试卷,请问这里有多少人会做?
考太细了,历史系本科的估计也答不完
比大陆还书呆子
这是给历史专业的人做的吧~~~~有些题目也太细化~~完全脱离了学历史课的根本目的。
还好,能出这种考卷,说明中华文明的血脉没断.
另:看到"受党多年培养教育"还自称中国人的我就生气,别在这里现眼了,中国人不是这样子的!!!
其实不难,我能做。以前老头子最爱考我们这些。
高一?开玩笑吧?
看到这个,我又想起了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大兴礼乐,北朝说南方礼乐大盛,文化在南朝。
隋灭了陈后,文帝看到南方的器具、书法、服装等后说,这都是在典籍里才能看到的东西。感叹,华夏礼仪在南朝!
现在,真是感叹,南朝虽小,血脉正统啊!
要不台湾把我们统一了吧,这样一来文化就正统了.
很惭愧,我有一半不会,我当年还是全省高考历史科第一呢!这是高一的?感觉该是大学历史系的了.
我看了前几题 我就头晕了。。。 什么饿。。。
我们的教育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是明摆着的
我勉强及格
11楼的
有时候,平静的想想,不要那么激动
我也是军事爱好者,但就文化,我们确实丢得太多了!
现在才知道自己历史知识的浅薄。
但也不能全怪我,我上学时学的那不叫历史,叫阶级斗争史。真正的历史没学到什么。
扯淡,根本不可能是高一的考试。
高一的历史有多少学时?课本有多少页?
当年我高考历史145分,我看题目不过如此。15年过去了,现在这些题目至少80%可以回答。只是不单纯考历史事件和历史时点。当然同意楼上的,不太象高一的。不过高一和高三又好象没有太多区别。上海不是只有高一还开历史课?若你选文科,在高三在读历史嘛。至少我读高中时候是如此。
呵呵,高中时肯定会做,现在肯定不会做。
我得了满分
台湾虽小,中华正宗啊~~~
看来台湾的中华历史教育还不错.那就好.
[B]以下是引用[I]陆军中尉[/I]在2005-7-18 23:09:00的发言:[/B][BR]现在才知道自己历史知识的浅薄。
但也不能全怪我,我上学时学的那不叫历史,叫阶级斗争史。真正的历史没学到什么。
[em17]
呵呵
还有党的成长壮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