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郑和致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52:32
摘自 鼎盛军事论坛   lzy0  2005-06-19 19:59
http://www.top81.cn/bbs/ccb/index.cgi




  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名字———郑和。
  600年前,郑和七次率船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探索与交流之先河。
  600年后,一艘名叫“凤凰号”的帆船重走郑和当年的征途,重温昔日的艰险与辉煌。茫茫大海,他们这一路如何走过?历史的遗迹是否找到?当年郑和下西洋究竟播撒了什么?
  600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我们追寻先人的足迹,致敬历史的荣耀,展望海纳百川的恢弘。
  上周二,在上海海事大学“西洋有多大———凤凰号下西洋”的报告会上,我们见到了“凤凰号”的4位船员。从去年8月到今年3月,经过8个多月的海水洗涤、烈日灼烤,这几位男子汉身上多了几分沧桑与历练。喜与悲、笑与泪,交织出一个又一个故事,一段又一段旅程。一切都历历在目,所见、所闻、所思,冲击着亲历者,也震撼着聆听者。

  探险篇

  8个月,12500海里。满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凤凰号”乘风破浪,以海上亲历的方式,完成了一场对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最壮阔的纪念。

  2004年7月24日,农历六月初六,香港维多利亚港风平浪静,和往常一样,透着一派夏日的闲适。
  唯一例外的是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帆船,这一叶扁舟肩负着特殊使命。它将沿600年前郑和的足迹再下西洋,进行一次当代的越洋之旅。这一天,“凤凰号”下水前往太仓———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起点。
  解开缆绳,升起风帆。在众人的送别声中,“凤凰号”劈波斩浪,朝着那片令人神往的蓝色驶去……孤帆远影中,它将带着600年后的憧憬与梦想,从江苏太仓起航,一路南下,经我国上海和香港,驶往文莱、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联酋、阿曼、塞舌尔,最终到达东非海岸国家肯尼亚。
  除了船长翁以煊外,“凤凰号”的领队郑浩、何明礼,摄影师黄睿,都没有航海的经历。任职凤凰卫视中文台专题组副总监的郑浩,当时正在巴基斯坦做新闻。领导给他打了电话,问他是否晕船,他说不晕。再问会不会游泳,他说会游泳。就这样,郑浩成了“凤凰号”的一员。
  茫茫大海上,人是如此渺小。航海记录为零,对帆船的认识也是零,这两项“零经验”,再加上航海拍摄的任务,使“凤凰号”的几位成员经历了太多意想不到的挑战。
  “这是一种无法想象、无法预见的困难,跟以往所经历过的困难完全不同。要克服的是孤独、寂寞和工作上的种种压力。”
  “出了问题,即便是有海事卫星电话这样先进的通讯设备,但从发出求助到救援人员的到来,也要等上漫长的几个小时。”
  “船上酷热难耐,舱内都有38摄氏度,还要在里面编辑片子,写稿、传稿。”
  ……
  在航海日志中,船员们留下了许多这样的慨叹。
  2004年12月26日,黎明如往常一样静悄悄地来临。“凤凰号”已驶入东印度洋的安达曼群岛,三位船员把船抛锚在布莱尔港外海。
  6点26分,船身突然间开始上下剧烈颠簸。“地震!是地震!马上拿机器!”摄影师黄睿马上跑上甲板,只见海面上并无异样,岸上则扬起了大片灰尘。码头上一片硝烟,很多墙都倒了,好像被“地毯式”轰炸过。
  二十五秒的震动之后,海面竟出奇的平静。7点15分,“凤凰号”决定使用船上的橡皮艇登岸。然而橡皮艇距离码头越近,大家越觉得不对劲———港湾里的水流湍急不定,水里一片黄一片绿。回头朝远处望去,一道巨大的潮水线正从远处涌来。
  海啸,就在猝不及防中降临。
  船长当即决定,掉头回船,返回“凤凰号”。此时,码头附近的船只纷纷离岸,有些是开着机器跑的,有些是两三条船靠在一起被潮水冲走的。船长开足马力,拼命朝“凤凰号”驶去。然而,周围的船太多,难以分辨是橡皮艇在动,周围的船在动,还是“凤凰号”在动,这短短的路程似乎永远也走不完。
  终于艰难地登上了“凤凰号”。经历了短暂的平静后,由一阵余震开始,巨浪向安达曼群岛扑过来。几乎每二十分钟就有一次强烈的浪峰,浪高达五至十米。“凤凰号”在巨浪中被一次次高高地抬起又狠狠地摔下。船长一次又一次地调整船的方向,利用发动机动力稳定船的位置。风浪中,三人就这样站在甲板上,监察锚链情况和水深变化,看水掌舵,同时拍摄当时的情景。
  此时,海上的景象也是一片混乱。大至万吨级客货轮被挤在码头旁进退两难,小至渔民小艇到处乱窜。无线电紧急频道里,接收到的求援呼叫一个紧接一个。在海务局的多重指令下,“凤凰号”最终安全地停在了港口深处一个避开潮水直接冲击的湾里抛锚。
  这里,距离这次东南亚海啸的震中央仅仅五百海里。
  三天后,“凤凰号”绕出布莱尔港,扬帆前进。元旦那天,船员们获得了船长给的新年礼物———每人一盆淡水,用来洗头。能痛快地洗一洗,大家已经期待了很久。“每人大约三升水,我洗完头后,水变奶白色了。再洗洗毛巾、擦擦身,水变奶黄色了。再洗洗穿了三天的底裤,水变灰黄色了。我想了几分钟,灰黄色的水还能再用吗?想不出来,只好把它倒掉了。”领队何明礼记忆深刻。
  驶过了祖国绵延的海岸线,亲眼看一看传说中印度洋海水的蓝,停泊在一座又一座天堂般美丽的小岛,体验各种不同的风土人情,经历海啸无情的侵袭,目睹刹那间生死相隔的伤痛……8个月,12500海里,沿着先人的足迹,“凤凰号”终于在3月16日抵达了终点———肯尼亚的蒙巴萨。
  远远地就能听到在岸上等待的人们传来的欢呼。那一刻,历经了大风大浪考验的男子汉们,还是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追寻篇

  在追寻与纪念中,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600年前,郑和的船队在沿途播撒的友谊与文明,至今仍生生不息。

  从1405年到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举世无双的海上壮举。
  “这一路,我们追寻着郑和的足迹,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六百年前的艰辛与悲壮。”船长翁以煊说。从郑和下西洋至今,东南亚各国仍留存的郑和遗迹有30余处。“每到一处,我都扛起摄像机,拍个不停,看到先人留下的文明传播的遗迹,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激动与自豪。”摄影师黄睿说。
  在马来西亚,“凤凰号”受到了当地船队盛情的迎接。十六艘渔船组成的船队早早地等在了巴都茅港,每艘渔船都插着写有“郑和三保公”字样的黄色旗帜。当地以郑和命名的三保公庙前挤满了人,人们点燃鞭炮以示欢迎。当地的小学生们穿上了中国传统舞狮服装,奏起了中国鼓乐。原来,这里有不少马来人都会把学生送到教育水平较高的华文学校,因此有机会从小接触中国文化。表演过后,人们还带船长来到三保宫庙里上香拜祭。这里有一个脚印状的坑,长约六十厘米,相传正是当年郑和留下的脚印。
  “三味宝真如无人无我;佛心公造化不灭不生”、“七度使邻邦有明盛纪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乡”……在泰国,经常能找到这类贴挂中文对联的佛寺。对联上写的“七度使邻”、“慈帆天下”,指的就是郑和下西洋的事迹。
  在印尼三宝垄市的一片稠密的居民区内,有一条约10米宽的河流蜿蜒其间。600年前,它还很宽,郑和的船队就曾在此泊靠。当郑和首次踏上三宝垄的土地时,这里还是一片蛮荒之地,他给当地带来了木雕、陶瓷、丝绸等中国传统工艺品。在郑和离开之后数年,当地政府开始在这里设立行政机构。人们为了纪念郑和,就将这块地方命名为三宝垄。
  在当地规模最大的庙宇大觉寺内,有一座供奉着郑和的祠堂,堂内的郑和像庄严而肃穆,身边还跟着5名侍卫,堂顶挂着一块黑色牌匾,上书“悟真机”,周围还有“慧眼增辉”、“银海清澄”、“南海流芳”等横幅。
  郑和在三宝垄驻留期间,曾在一处石洞内“修道”。因为郑和小名三宝,后人就把这个洞叫三宝洞,又因“宝”与“保”谐音,人们希望郑和保佑自己平安,时间久了,就叫成了“三保洞”。三保洞内,有一口三宝井,相传是郑和带领手下士兵开凿的。当地人相信用三宝井水冲凉,能消灾祛病。于是,小孩初生,每日必浸冷水数次。
  如今,三保洞已经开辟成为一片约4万平方米的旅游区,一座新的郑和庙在三保洞原址上拔地而起,气势恢弘。
  在科伦坡市中心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一层的石碑大厅里,至今陈列着一块刻有龙纹、汉字,明显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碑,在一片斯里兰卡的碑林中显得极不寻常,这就是著名的郑和布施碑。这块郑和碑高约145厘米,宽约76厘米,厚约13厘米,碑顶部雕刻有栩栩如生的两条龙。石碑右侧雕刻着中文,其余部分则分别雕刻泰米尔文和波斯文。石碑清楚地证明了郑和在1409年前后曾数次访问斯里兰卡。
  “在终点站肯尼亚的蒙巴萨,我们受到了很热烈的欢迎。”船长翁以煊笑着说。郑和七下西洋,四次到过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等国,船队从那里带回的特别礼物———长颈鹿,就是在中国被人们称之为祥瑞之兽的“麒麟”,象征吉祥和幸福。在肯尼亚人眼中,郑和的船队克服困难不远万里来到肯尼亚,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使者。
  600年前,一支绵延十余里的船队,浩浩荡荡地驶入了万顷碧波之中。一次又一次未知的停泊,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国度。
  600年后,彼时的许多细节已隐没在历史中,然而后人在探寻中发现,在沧海桑田的异国他乡,仍然能找到当年率千帆出海的郑三保的身影。
  于是,人们一次次地为他当年为沿途带去的和平与文明所震撼。这些文明与友谊的种子,至今仍生生不息。

  思索篇

  绵绵海岸,传递着和平与文化。滔滔海浪,仿佛久远的海洋文明的呼唤。我们向郑和致敬,致敬历史的荣耀,致敬文明的积淀。
  让思绪穿越六百年的时空隧道。

  1405年7月,晴朗无云的天际,郑和的船队如一条身躯庞大的巨龙,横卧在太仓刘家港外宽阔的江面上,大小200多艘船一字排开,形成了如林的帆樯。阳光照射着士兵将领腰间明晃晃的刀剑,在江风的吹拂下,五颜六色的旗帜仿佛巨龙背脊上闪动的鳞甲,辉耀欲腾……
  《明史》记载,郑和船队有27800余人,船只200余艘。《西洋记》记载,船队的主体船分为宝船、马船、梁船、战船、座船等五种,船只“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蓬船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
  600年前,就是这样一支船队,驶入茫茫大海。中国踏上了了解世界的路途,世界也就此认识了一个全面的中国。
  七下西洋,船队经过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向西泛舟跨过印度洋,直达波斯湾、亚丁湾和东非沿岸,浩浩荡荡地在西洋上劈波斩浪。它所开创的“海上丝路”,绵延至今。中华民族开眼看世界,目光如此深远。
  七下西洋,船队广泛而和平地交好异邦,他们送去中国产的丝绸和陶瓷,带去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接来各国的使者,不仅建立了贸易网,更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我们民族的胸怀,何其宽广。
  七下西洋,足以证明,无论是造船技术还是航海技术,当时的中国就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14000多公里的岛岸线。智慧勤劳的人们,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风帆、舵、桨,开启了驾舟出海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写下“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的名言。秦皇汉武,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足可远涉重洋。宋人使用指南针导航,更是开辟了历史先河。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何其发达,民族实力又何其强盛。
  从《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到《天妃灵应之记碑》,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被永久地载入史册,刻入渊源的历史中。这一段段文字、一处处遗迹,记录着郑和当年传播文明、传递友谊的丰功伟绩,更闪耀着整个民族的智慧,以及那个时代的文明之光。
  然而,这一次令世界震惊的辉煌之下,也埋藏着深深的遗憾。1433年,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郑和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正值闷热夏季,郑和的部下只得将郑和的遗体安葬于爪哇。一代航海家就这样遗憾地告别了他所热爱的航海事业。昔日乘风破浪的宝船,再也没有出过海港。
  此时,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弛,海盗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朝廷因噎废食,关上了开放的大门,“片板不得入海”。明清两代王朝,共实行了长达400年的闭关锁国政策。而此后,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在中国的领海、内河横冲直撞,更在民族的历史上刻上了永久的耻辱。
  600年前的辉煌,600年间的遗憾,巨大反差,令人深思。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就是在了解、吸收异域文明、吐故纳新、兼容并蓄的过程中走向强大的。开放与包容、锐意探索与和平奋斗,铸造了民族的国运昌盛之道。相反,自我封闭、夜郎自大,则会断送民族的生机。
  600年后的今天,循着郑和昔日的足迹,我们看见绵绵海岸,传递着和平、交流与文化。滔滔海浪,仿佛久远的海洋文明的呼唤。
  回眸先人,凝视历史。我们向郑和致敬,致敬历史的荣耀、致敬文明的交融。
  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海洋,面对世界时,我们明白,在新时期的历史之旅中,在谋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我们将坚定地扮演一个开放、和平、奋斗的角色。



摘自 鼎盛军事论坛   lzy0  2005-06-19 19:59
http://www.top81.cn/bbs/ccb/index.cgi




  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名字———郑和。
  600年前,郑和七次率船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探索与交流之先河。
  600年后,一艘名叫“凤凰号”的帆船重走郑和当年的征途,重温昔日的艰险与辉煌。茫茫大海,他们这一路如何走过?历史的遗迹是否找到?当年郑和下西洋究竟播撒了什么?
  600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我们追寻先人的足迹,致敬历史的荣耀,展望海纳百川的恢弘。
  上周二,在上海海事大学“西洋有多大———凤凰号下西洋”的报告会上,我们见到了“凤凰号”的4位船员。从去年8月到今年3月,经过8个多月的海水洗涤、烈日灼烤,这几位男子汉身上多了几分沧桑与历练。喜与悲、笑与泪,交织出一个又一个故事,一段又一段旅程。一切都历历在目,所见、所闻、所思,冲击着亲历者,也震撼着聆听者。

  探险篇

  8个月,12500海里。满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凤凰号”乘风破浪,以海上亲历的方式,完成了一场对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最壮阔的纪念。

  2004年7月24日,农历六月初六,香港维多利亚港风平浪静,和往常一样,透着一派夏日的闲适。
  唯一例外的是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帆船,这一叶扁舟肩负着特殊使命。它将沿600年前郑和的足迹再下西洋,进行一次当代的越洋之旅。这一天,“凤凰号”下水前往太仓———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起点。
  解开缆绳,升起风帆。在众人的送别声中,“凤凰号”劈波斩浪,朝着那片令人神往的蓝色驶去……孤帆远影中,它将带着600年后的憧憬与梦想,从江苏太仓起航,一路南下,经我国上海和香港,驶往文莱、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联酋、阿曼、塞舌尔,最终到达东非海岸国家肯尼亚。
  除了船长翁以煊外,“凤凰号”的领队郑浩、何明礼,摄影师黄睿,都没有航海的经历。任职凤凰卫视中文台专题组副总监的郑浩,当时正在巴基斯坦做新闻。领导给他打了电话,问他是否晕船,他说不晕。再问会不会游泳,他说会游泳。就这样,郑浩成了“凤凰号”的一员。
  茫茫大海上,人是如此渺小。航海记录为零,对帆船的认识也是零,这两项“零经验”,再加上航海拍摄的任务,使“凤凰号”的几位成员经历了太多意想不到的挑战。
  “这是一种无法想象、无法预见的困难,跟以往所经历过的困难完全不同。要克服的是孤独、寂寞和工作上的种种压力。”
  “出了问题,即便是有海事卫星电话这样先进的通讯设备,但从发出求助到救援人员的到来,也要等上漫长的几个小时。”
  “船上酷热难耐,舱内都有38摄氏度,还要在里面编辑片子,写稿、传稿。”
  ……
  在航海日志中,船员们留下了许多这样的慨叹。
  2004年12月26日,黎明如往常一样静悄悄地来临。“凤凰号”已驶入东印度洋的安达曼群岛,三位船员把船抛锚在布莱尔港外海。
  6点26分,船身突然间开始上下剧烈颠簸。“地震!是地震!马上拿机器!”摄影师黄睿马上跑上甲板,只见海面上并无异样,岸上则扬起了大片灰尘。码头上一片硝烟,很多墙都倒了,好像被“地毯式”轰炸过。
  二十五秒的震动之后,海面竟出奇的平静。7点15分,“凤凰号”决定使用船上的橡皮艇登岸。然而橡皮艇距离码头越近,大家越觉得不对劲———港湾里的水流湍急不定,水里一片黄一片绿。回头朝远处望去,一道巨大的潮水线正从远处涌来。
  海啸,就在猝不及防中降临。
  船长当即决定,掉头回船,返回“凤凰号”。此时,码头附近的船只纷纷离岸,有些是开着机器跑的,有些是两三条船靠在一起被潮水冲走的。船长开足马力,拼命朝“凤凰号”驶去。然而,周围的船太多,难以分辨是橡皮艇在动,周围的船在动,还是“凤凰号”在动,这短短的路程似乎永远也走不完。
  终于艰难地登上了“凤凰号”。经历了短暂的平静后,由一阵余震开始,巨浪向安达曼群岛扑过来。几乎每二十分钟就有一次强烈的浪峰,浪高达五至十米。“凤凰号”在巨浪中被一次次高高地抬起又狠狠地摔下。船长一次又一次地调整船的方向,利用发动机动力稳定船的位置。风浪中,三人就这样站在甲板上,监察锚链情况和水深变化,看水掌舵,同时拍摄当时的情景。
  此时,海上的景象也是一片混乱。大至万吨级客货轮被挤在码头旁进退两难,小至渔民小艇到处乱窜。无线电紧急频道里,接收到的求援呼叫一个紧接一个。在海务局的多重指令下,“凤凰号”最终安全地停在了港口深处一个避开潮水直接冲击的湾里抛锚。
  这里,距离这次东南亚海啸的震中央仅仅五百海里。
  三天后,“凤凰号”绕出布莱尔港,扬帆前进。元旦那天,船员们获得了船长给的新年礼物———每人一盆淡水,用来洗头。能痛快地洗一洗,大家已经期待了很久。“每人大约三升水,我洗完头后,水变奶白色了。再洗洗毛巾、擦擦身,水变奶黄色了。再洗洗穿了三天的底裤,水变灰黄色了。我想了几分钟,灰黄色的水还能再用吗?想不出来,只好把它倒掉了。”领队何明礼记忆深刻。
  驶过了祖国绵延的海岸线,亲眼看一看传说中印度洋海水的蓝,停泊在一座又一座天堂般美丽的小岛,体验各种不同的风土人情,经历海啸无情的侵袭,目睹刹那间生死相隔的伤痛……8个月,12500海里,沿着先人的足迹,“凤凰号”终于在3月16日抵达了终点———肯尼亚的蒙巴萨。
  远远地就能听到在岸上等待的人们传来的欢呼。那一刻,历经了大风大浪考验的男子汉们,还是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追寻篇

  在追寻与纪念中,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600年前,郑和的船队在沿途播撒的友谊与文明,至今仍生生不息。

  从1405年到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举世无双的海上壮举。
  “这一路,我们追寻着郑和的足迹,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六百年前的艰辛与悲壮。”船长翁以煊说。从郑和下西洋至今,东南亚各国仍留存的郑和遗迹有30余处。“每到一处,我都扛起摄像机,拍个不停,看到先人留下的文明传播的遗迹,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激动与自豪。”摄影师黄睿说。
  在马来西亚,“凤凰号”受到了当地船队盛情的迎接。十六艘渔船组成的船队早早地等在了巴都茅港,每艘渔船都插着写有“郑和三保公”字样的黄色旗帜。当地以郑和命名的三保公庙前挤满了人,人们点燃鞭炮以示欢迎。当地的小学生们穿上了中国传统舞狮服装,奏起了中国鼓乐。原来,这里有不少马来人都会把学生送到教育水平较高的华文学校,因此有机会从小接触中国文化。表演过后,人们还带船长来到三保宫庙里上香拜祭。这里有一个脚印状的坑,长约六十厘米,相传正是当年郑和留下的脚印。
  “三味宝真如无人无我;佛心公造化不灭不生”、“七度使邻邦有明盛纪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乡”……在泰国,经常能找到这类贴挂中文对联的佛寺。对联上写的“七度使邻”、“慈帆天下”,指的就是郑和下西洋的事迹。
  在印尼三宝垄市的一片稠密的居民区内,有一条约10米宽的河流蜿蜒其间。600年前,它还很宽,郑和的船队就曾在此泊靠。当郑和首次踏上三宝垄的土地时,这里还是一片蛮荒之地,他给当地带来了木雕、陶瓷、丝绸等中国传统工艺品。在郑和离开之后数年,当地政府开始在这里设立行政机构。人们为了纪念郑和,就将这块地方命名为三宝垄。
  在当地规模最大的庙宇大觉寺内,有一座供奉着郑和的祠堂,堂内的郑和像庄严而肃穆,身边还跟着5名侍卫,堂顶挂着一块黑色牌匾,上书“悟真机”,周围还有“慧眼增辉”、“银海清澄”、“南海流芳”等横幅。
  郑和在三宝垄驻留期间,曾在一处石洞内“修道”。因为郑和小名三宝,后人就把这个洞叫三宝洞,又因“宝”与“保”谐音,人们希望郑和保佑自己平安,时间久了,就叫成了“三保洞”。三保洞内,有一口三宝井,相传是郑和带领手下士兵开凿的。当地人相信用三宝井水冲凉,能消灾祛病。于是,小孩初生,每日必浸冷水数次。
  如今,三保洞已经开辟成为一片约4万平方米的旅游区,一座新的郑和庙在三保洞原址上拔地而起,气势恢弘。
  在科伦坡市中心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一层的石碑大厅里,至今陈列着一块刻有龙纹、汉字,明显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碑,在一片斯里兰卡的碑林中显得极不寻常,这就是著名的郑和布施碑。这块郑和碑高约145厘米,宽约76厘米,厚约13厘米,碑顶部雕刻有栩栩如生的两条龙。石碑右侧雕刻着中文,其余部分则分别雕刻泰米尔文和波斯文。石碑清楚地证明了郑和在1409年前后曾数次访问斯里兰卡。
  “在终点站肯尼亚的蒙巴萨,我们受到了很热烈的欢迎。”船长翁以煊笑着说。郑和七下西洋,四次到过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等国,船队从那里带回的特别礼物———长颈鹿,就是在中国被人们称之为祥瑞之兽的“麒麟”,象征吉祥和幸福。在肯尼亚人眼中,郑和的船队克服困难不远万里来到肯尼亚,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使者。
  600年前,一支绵延十余里的船队,浩浩荡荡地驶入了万顷碧波之中。一次又一次未知的停泊,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国度。
  600年后,彼时的许多细节已隐没在历史中,然而后人在探寻中发现,在沧海桑田的异国他乡,仍然能找到当年率千帆出海的郑三保的身影。
  于是,人们一次次地为他当年为沿途带去的和平与文明所震撼。这些文明与友谊的种子,至今仍生生不息。

  思索篇

  绵绵海岸,传递着和平与文化。滔滔海浪,仿佛久远的海洋文明的呼唤。我们向郑和致敬,致敬历史的荣耀,致敬文明的积淀。
  让思绪穿越六百年的时空隧道。

  1405年7月,晴朗无云的天际,郑和的船队如一条身躯庞大的巨龙,横卧在太仓刘家港外宽阔的江面上,大小200多艘船一字排开,形成了如林的帆樯。阳光照射着士兵将领腰间明晃晃的刀剑,在江风的吹拂下,五颜六色的旗帜仿佛巨龙背脊上闪动的鳞甲,辉耀欲腾……
  《明史》记载,郑和船队有27800余人,船只200余艘。《西洋记》记载,船队的主体船分为宝船、马船、梁船、战船、座船等五种,船只“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蓬船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
  600年前,就是这样一支船队,驶入茫茫大海。中国踏上了了解世界的路途,世界也就此认识了一个全面的中国。
  七下西洋,船队经过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向西泛舟跨过印度洋,直达波斯湾、亚丁湾和东非沿岸,浩浩荡荡地在西洋上劈波斩浪。它所开创的“海上丝路”,绵延至今。中华民族开眼看世界,目光如此深远。
  七下西洋,船队广泛而和平地交好异邦,他们送去中国产的丝绸和陶瓷,带去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接来各国的使者,不仅建立了贸易网,更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我们民族的胸怀,何其宽广。
  七下西洋,足以证明,无论是造船技术还是航海技术,当时的中国就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14000多公里的岛岸线。智慧勤劳的人们,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风帆、舵、桨,开启了驾舟出海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写下“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的名言。秦皇汉武,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足可远涉重洋。宋人使用指南针导航,更是开辟了历史先河。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何其发达,民族实力又何其强盛。
  从《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到《天妃灵应之记碑》,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被永久地载入史册,刻入渊源的历史中。这一段段文字、一处处遗迹,记录着郑和当年传播文明、传递友谊的丰功伟绩,更闪耀着整个民族的智慧,以及那个时代的文明之光。
  然而,这一次令世界震惊的辉煌之下,也埋藏着深深的遗憾。1433年,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郑和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正值闷热夏季,郑和的部下只得将郑和的遗体安葬于爪哇。一代航海家就这样遗憾地告别了他所热爱的航海事业。昔日乘风破浪的宝船,再也没有出过海港。
  此时,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弛,海盗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朝廷因噎废食,关上了开放的大门,“片板不得入海”。明清两代王朝,共实行了长达400年的闭关锁国政策。而此后,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在中国的领海、内河横冲直撞,更在民族的历史上刻上了永久的耻辱。
  600年前的辉煌,600年间的遗憾,巨大反差,令人深思。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就是在了解、吸收异域文明、吐故纳新、兼容并蓄的过程中走向强大的。开放与包容、锐意探索与和平奋斗,铸造了民族的国运昌盛之道。相反,自我封闭、夜郎自大,则会断送民族的生机。
  600年后的今天,循着郑和昔日的足迹,我们看见绵绵海岸,传递着和平、交流与文化。滔滔海浪,仿佛久远的海洋文明的呼唤。
  回眸先人,凝视历史。我们向郑和致敬,致敬历史的荣耀、致敬文明的交融。
  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海洋,面对世界时,我们明白,在新时期的历史之旅中,在谋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我们将坚定地扮演一个开放、和平、奋斗的角色。



郑和远航与文明的转折
周宁教授在厦门大学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
  周宁1961年生,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跨文化研究,关注西方的中国形象问题。1998-2002年往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戏剧系与美国伊利诺依大学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访问研究。主要著作有《比较戏剧学》、《幻想与真实》、《永远的乌托邦》、《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等。

  一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整整600年前,世界历史上最不可思议、中国历史上最难以忘怀的海上远征———郑和七下西洋开始了。纪念这段历史,我们需要思考600年前发生过什么,它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意义是什么,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究竟意味着什么。
  1405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王景弘率领大明皇朝的船队七下西洋,从江苏太仓刘家河到亚丁湾,泛海九万里。世界大洋从未见过如此壮丽的景象。上百艘大船人字形排开,上千面帆张起,旌旗招展。中国称雄世界的时候,也称雄海上。
  郑和七下西洋,从1405年开始。这一年年底,郑和船队自福建五虎门放洋,首至占城,自旧港取西北针路过满剌加向西到苏门答剌,入印度洋,经翠兰屿、锡兰山,继向西北,到小葛兰、科枝、古里返航。船队以大宗宝船为核心,遣分宗船队访问周边地区。1407年6、7月间回国时,带来各国贡使。第二次下洋1407年底启航,航路与第一次基本相同。带去诏谕赍赐,带回珍宝异石、珍禽异兽。
  第三次出使颇为紧迫。诏书下达的时候,郑和还在海上。这次下洋规模宏大,航路没有多少变化,沿途却访问了更多的地区、国家,政治外交业绩也更辉煌。“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此时明帝国的船队像是常驻海上的“维和部队”。
  帝国的野心际天极地,第四次下洋的使命在出访印度洋以西的国家。1413年底季风一到,船队启航,大宗船队沿旧航路到古里后,渡阿拉伯海停靠波斯湾口忽鲁谟斯。分宗船队已自苏门答剌出航,扇形向西渡往印度洋,访问溜山国(马尔代夫群岛)和东非海岸的木骨都束、卜剌哇、麻林;向北过阿拉伯海,抵达阿丹、剌萨、祖法儿,自阿丹再分宗进入红海,访问天方国、默伽、默德那。分宗船队历时两年,更多的贡使来华。第五次远航首先是要送那些贡使回家。航路不同,先历西洋诸国,辞还20多国的使节;再通东南诸番,访问渤泥、苏禄、吕宋等国。
  第六次下洋在1421年1月,使命除例行辞还贡使外,似乎主要是贸易。此时大明国势盛极,数次出洋,从南海到印度洋的势力格局已形成,在满剌加、苏门答剌、古里等地已有帝国的常设机构,“官厂”(仓库)、宣慰司之类。从这些地方,船队分宗远航,西抵南非海岸,甚至可能绕过好望角,进入非洲西南的大西洋海岸;向南船队到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甚至澳大利亚沿海岛屿,“去中华绝远”,历时3、4年。高潮时刻到来了,像是最隆重的闭幕典礼。
  28年七下西洋,在东方千年航海史上,不过是一瞬间,但却将整个东方航海事业推向瞬间的高峰。第七次远航在8年以后。永乐皇帝去世,仁宗登基,诏令停止下洋。直到宣宗即位,想起祖父当年“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山河日月明”的盛况,才又派郑和出使西洋。此次出洋的航程基本上与第三、四次相同,历时3年。行前在江苏太仓、福建长乐、湄洲岛大祭天妃宫,树碑立传。与其像是乞佑来程平安,更像对往事的纪念。1433年,第七次下洋,郑和在古里病逝,副将王景弘将庞大的舰队和郑和的头发、靴帽带回中国。那是一个盛夏的傍晚,远洋船队最后一次驶入江苏太仓刘家湾,宝船将永远停泊在那里,在南方温润的港湾里腐烂。皇帝诏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令停止”、“各处修造下番海船悉令停止……”从此收起的巨帆,就再也没有张扬过。

  二
  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它在经济上挥霍民生财富,在政治上挥霍天朝理想。在郑和的伟大远航中,有人看到辉煌,有人看到辉煌中的荒唐,甚至还有悲凉。
  探索郑和远航的意义,与其说是因为它在那个时代突然开始,不如说它在那个时代无端结束。大明帝国的远航突然停止而且永远停止,首先因为它缺乏社会结构的合理性,在经济、政治上,都是一种“挥霍”。200艘大船在世界南方海域编队航行,去的时候,像节日里隆重的*,带着大量的装备与礼品;回来的时候,像个庞大的杂技团,装满了各种奇禽异兽。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书算手、医士、水手、各类匠人以及民稍人,每次下洋都有两万七八千人随行。宝船、战座船、粮船、水船,船队乘船总在两百艘左右。
  如此庞大的船队,28年间七下西洋,长驶远驾,去时朝廷要备大量的赍赐品,贡使来朝,又有大量赏赐,这些物品多为陶器、缎匹、纱绢、丝棉、铁货之类的用品。所谓船队充舶而归,大多是香料珍宝之类供皇宫与上流社会玩好的奢侈品,与国计民生无关。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郑和七下西洋28年间,南京区手工业的匠户锐减达四分之三以上。
  只有一个富强的帝国,才能支持这样盛大的远航。可是,盛大的远航,除了“示中国富强”的政治浪漫之外,还有什么意义?有人强调郑和下洋的贸易实质,可是,当我们了解了朝贡贸易厚往薄来的原则和贸易品的性质,就不难猜测其荒唐的经济实质。“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郑和七下西洋,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挥霍,在政治上也是不合理的挥霍,甚至有些荒唐。抽空了贸易实质的海上冒险,变成一次又一次空洞虚荣的、炫耀式的巡航。它带着宏大浪漫的政治理想,从一个港口驶向另一个港口,宣谕、敕封、市易,将贡使接来又送去,满足帝王建立在无知狂妄之上的虚荣与野心。郑和如果诚实理性,他是痛苦的。
  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下西洋发生的海禁背景。明朝政府一方面对私商执行海禁,压制了民间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又试图以帝国的权力垄断海上贸易,将唐代以后兴起的市舶司管理的海上贸易变成奢侈性的官方垄断贸易,破坏了500年来发展起来的中国民间航海贸易传统,也破坏了整个世界南方海域的自由贸易体制。辉煌的远航是在残暴的海禁背景下进行的,省略这个背景就无法理解郑和远航发生的历史困境。
  富于生机的民间航海与自由贸易,被海禁政策窒息,“殊方殊域”之邦、“鸟言侏禽”之民闻风向化、浮海来朝、宗主华夏的政治理想,也落入一个荒唐的游戏。航海那些年里,确有许多异邦远国贡使来朝,但他们是“慕义”而来还是“慕利”而来,动机与效果都值得怀疑。即使在海道清宁、四方来朝的太平盛世,洪武皇帝心里也不踏实:“凡诸番使臣来者,皆以礼待之;我视诸国不薄,未知诸国心若何。”
  以后的事态越来越明显,夷邦僻岛的贡使,修贡是虚,市利为实。帝国慷慨给赐,宴乐劳之,万邦来朝的帝国式浪漫政治,毕竟代价太大了。一个皇帝诏令的远航,由另一个皇帝诏令停止,对于那个时代,他停止的或许不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是一次浩大的灾难。当年诏令下洋,有条件,如今悉令停止,也有道理。历史中辉煌的背后,可能是残酷,而暗淡中,却有温暖。

  三
  中国曾经拥有绝对的海上优势,郑和远航将这种优势推向瞬间的高峰,然后就突然停止了。实际上,在西方扩张势力进入亚洲海域之前,中国就已经自己消灭了自己的海上力量。郑和七下西洋,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而此时,西方的海上扩张已经开始,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郑和轰轰烈烈的远航并未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反却寓示着曾经无比辉煌的东方文明称雄天下的时代,行将结束。在郑和的伟大远航中,有人看到辉煌,有人看到辉煌中的荒唐。28年间七下西洋,世界帝国的理想,宏大的规模,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有这些表象,看上去都很辉煌,但是,如果将郑和远航与西方资本主义海上扩张相对照,在明朝海禁的具体历史背景下,仔细分析其挥霍性的政治经济本质,辉煌中就显现出怪诞的荒唐。12至15的4个世纪间,中国曾经拥有绝对的海上优势,郑和远航以近乎疯狂的形式将这种优势推向瞬间的高峰,然后就突然停止了。实际上,在西方扩张势力进入亚洲海域之前,中国就已经自己消灭了自己的力量。于是,在荒唐中,我们又看到悲凉。
  在历史上,郑和远航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民间500年蓬勃发展的航海贸易传统被扼杀了,官方组织的畸形的海外扩张空洞而难以为继。曾经行巨浪泛沧溟、牵星过洋的巨大的宝船,如今冷落地躺在渐渐淤积的南方港湾里腐烂。帝国皇家的龙江造船厂衰落到连当年宝船的尺度都忘记了。40年后,明宪宗成化皇帝当朝的时候,有人又动起出洋的念头,人们发现皇家档案库中郑和航海的档案,已不翼而飞。与此同时,葡萄牙探险已临近高潮。当明朝中期的重臣刘大夏烧毁大明帝国的航海档案时,葡萄牙若昂二世的大臣、科学家与船长们,正在疯狂地四处搜集各种航海资料。
  远航结束,在永乐大帝以后的一个世纪,明朝成为一个真正轻盈内向的国家,国势减弱,社会松散。远航停止了,也是永远停止了,它为太平洋、印度洋留下的权力真空,使半个多世纪后绕道远来的西方扩张势力有恃无恐。
  公元15世纪前半叶,中国势力淡出海洋;后半叶,西方开始向世界扩张。西方真正的大航海时代,在郑和远航结束后才到来。首先是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率领的船队探索通往印度的新航路,他们小心翼翼地沿着荒芜的西非海岸航行,几十海里或几百海里地向南推进。郑和远航停止的时候,也就是1434年,他们才绕过博哈多尔角,10年以后才到达佛得角。1488年巴托罗缪·狄亚斯的舰队来到了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发现“好望角”,又过了10年,达·伽马的船队终于绕过非洲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也就是郑和当年一再访问的古里。
  达·伽马发现了东航路,哥伦布发现了西航路。而他们远航的动机,最初都是要寻找天堂般的“大汗的国土”。哥伦布从《马可·波罗游记》中知道富饶的中国,听一位佛罗伦萨人说整个东方都叫印度,最富有的是中国,庙宇宫殿都是用金砖金瓦建成的;地球是圆的,一直向西就会到达东方,在里斯本与刺桐港(泉州)行在城(杭州)之间,只有一片2550海里宽的洋面。
  1492年,哥伦布装备了三艘宜于此次航向之帆船,备足粮秣,募足水手,带着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室盖着金印的国书,从帕洛斯港起航,向西航行去寻找“大汗的国土”。为了寻找天堂般的中国,哥伦布开始了那次划时代的远航。两个月以后,他们终于登上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哥伦布以为自己抵达了印度,他至死都坚信如此。他称新大陆为“印度”,当地居民为“印度人”,认定古巴岛就是日本。在10月21日日记中,哥伦布说:“臣仍决心抵达大陆,抵达行在城,把陛下之诏书面呈大可汗,再将大可汗之复诏转呈二位陛下。”西方人为了发现印度航路,发现了新大陆;为了发现中国,发现了世界。

  四
  公元15世纪是全球历史上关键的一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势力淡出海洋;后半叶,西方开始向世界扩张。决定未来命运的、双方不可避免的遭遇与冲突,即将开始。历史的意义不是重温往昔的辉煌,而是反思曾经的辉煌是如何消失的,那些灾难性的转机在哪里。
  公元15世纪,欧亚大陆两端,一个庞大的陆上帝国正在收缩,一个边远的小王国正扩张成海上帝国。世纪前半叶,大明帝国的远航停止;世纪后半叶,伊比利亚航海发现新大陆与印度航路。郑和下西洋,在中国与整个东方历史上,都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东方由盛及衰:东方的开放扩张的时代结束了,退守与失败开始,甚至东方也开始西方化。
  1500年成为全球文明的起点,根据在于15世纪最后10年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用亚当·斯密的话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件事。葡萄牙建立了从西非海岸到印度洋的贸易、殖民体系,将海上帝国的边际伸展到中国海岸。西班牙征服了中南美洲与菲律宾,其地跨欧、美、亚三大洲的殖民帝国的势力同样影响到中国。西方大航海也开启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
  公元15世纪前半叶世界史上郑和辉煌的远航,其庞大的规模与微小的收获,与同一世纪后半叶来自世界另一端的远航,其微小的规模与庞大的收获,形成鲜明的对照。郑和在古里逝世整整65年后,一支葡萄牙舰队来到卡利卡特,它就是万邦际会的古里。当年在古里港见过大明帝国船队的年轻人,如今已经衰老。如果他长寿,他会感到失望。世界上并非所有的远方来客都是善意的、彬彬有礼的,慷慨豪爽地送大量的礼物给他们的国王。葡萄牙舰队很快就从拒纳贸易税并绑架人质发展到大炮攻城。他们在权力真空的世界南方海域,开创了一种“炮舰秩序”。这种“炮舰秩序”,创造了葡萄牙海上帝国、西班牙日不落帝国、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最后是美利坚帝国,600年后,巡航在郑和船队去后的海域上的,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中国在厉行海禁。郑和远航也不过20多年,海禁却200年,扼杀了中国民间航海贸易的生机。这是中国的灾难,西方的机会。中国退出外洋在亚洲海域留下的真空,让西方人长驱直入。1567年开海,重出外洋的中国海商与移民,一开始就陷入一种两难困境中:没有政治组织军事武装,就无法挑战海外西方扩张势力;有政治组织军事武装,又无法见容于中国内陆政权。明朝政府禁海、剿海、开海,民间海商变成海盗,海盗归位海商,海商又成为海盗,直到郑芝龙受招抚,中国内陆政治军事力量被迫与民间海商海盗势力结合,中国海商才摆脱大陆朝廷的追剿,完成集团化、集权化过程。在郑和之后200年,郑和下洋停止后中国失去的海上优势曾被郑芝龙开创的“海上武装贸易王国”挽回,此时中国还有机会参与世界海洋的竞逐。郑成功反清复明,动员海上力量对抗满清内陆皇权,在与内陆不断的战事中牵制与消耗了中国的海上力量。以后中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五
  谁控制海洋,谁赢得世界;失去海洋的民族,最终也失去家乡。纪念郑和下西洋,重要的是在世界历史语境中,反思现代国家竞逐富强的经验与教训。
  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语境,是世界现代化历程中国家竞逐富强的经验与教训。赢得海洋将赢得世界;失去海洋也将失去家乡!中国在清代康乾年间再次退出外洋,100多年后鸦片战争的结局,此时已经注定。坚船利炮才能赢得海上,赢得海上才能赢得世界,这番道理,要到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可悲教训之后,国人才懂得。如果500年前中国皇帝不开始禁海限船,中国仍能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舶称雄海上,也不至于500年后花巨额银两买西洋“夷狄”的铁甲舰又被东洋“倭寇”击沉,把台湾再次割让掉。如果300年前中国不在皇权中心主义的冲突中消灭自己的海上力量,或者郑清合作,或者大清水师收复台湾后在郑氏武装海上集团的基础上发展海上力量,开拓海外贸易,中国就不可能以陆地简陋笨拙的炮台面对英国海军舰艇的攻击,输掉可耻的鸦片战争。
  1904年,郑和下西洋500年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首开中西航海与现代化比较研究的视野。梁公提请国人重新记起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其中有骄傲,也有悲愤:西方现代化历史的起点上,有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这是骄傲,然而,还有悲愤:“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郑和七下西洋,在现代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它可以同时让中国人感到骄傲与悔恨。骄傲曾经有过的辉煌,悔恨这种辉煌昙花一现。如果没有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大叙事,不论是郑和远航还是葡萄牙扩张,意义都是微不足道的。西方500年间扩张成一种强势的全球文明,追溯其源头,便找到地理大发现这个起点。中国从天朝上国一路堕落,在失败与屈辱中开始现代化历程,文化反思自省,总是在对比西方为什么成功、中国为什么失败这个前提下进行。
  郑和七下西洋,早已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寄托着中国人的回忆与想象、失望与希望,寄托着国人的某种自我形象,也寄托着人们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某种想象与期望。在世界现代化历史大叙事中讨论郑和七下西洋,有两种意义:一是郑和远航如何发生,二是郑和远航为什么结束。第一重意义上感受的骄傲是短暂的,在第二重意义上感到的悔恨,却刻骨铭心。
三宝太监还是有后人的.
是他认养的.
当年的郑和船队要是和哥伦布是一个性质,当初的明朝和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em08]
[B]以下是引用[I]尼米兹[/I]在2005-6-19 21:42:00的发言:[/B][BR]当年的郑和船队要是和哥伦布是一个性质,当初的明朝和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em08]

哎!明朝腐败的朝廷别指望了!
而海洋观念至今的中国也不足!
赶快改成两栖攻击舰吧
加强我们的海洋观教育,不然光扩大海军也没有用
太长,没有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