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华:“偶遇”市委书记为什么遭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2:34:57
  综合《新京报》相关报道:12月30日晚7点35分,郑州电视台《郑州新闻》一则新闻称,当天早上,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郑东新区开完会后,临时决定乘坐地铁返回市委。与秘书在会展中心站自助售卖机前买票时,被正在采访的郑州电视台记者认出。上车后,吴天君在地铁内与市民交谈,听取建议。20分钟后,他在绿城广场站下车。这则“记者偶遇市委书记”的新闻,在次日遭到了网络舆论质疑:真的是偶遇吗?确定不是安排的?(新京报)
  当事记者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对民众的“偶遇”质疑进行了回复,坚称这则有关“市委书记乘地铁”的新闻绝不是事先安排,而是千真万确的“偶遇”。到底是“偶遇”还是事先的“潜伏”,看来只有“上帝”才清楚了。官员的言行见诸报端或影视屏幕时,无论真假,总要遭到民众的质疑,是因为官员诚信严重缺失,对民众的信任长期无情伤害导致的后遗症使然。
  市委书记为老百姓做点事,体验一下民众的生活(比如乘地铁)本身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是其作为“人民公仆”应该做的“份内事”,做了是尽职,做得好可以表彰,不做就是失职和“懒政”,应该批判。市委书记做得好不好,民众“心里有杆秤”,应该由民众来评定,由民众来“口碑”,进而上报上电视。而不是由自己实际掌控下的新闻媒体报道自己的“先进事迹”“光辉形象”。姑且相信是真“偶遇”,这个新闻报与不报、怎么报?按照惯例,应该请示市委书记和相关领导批示吧,仅仅因为市委书记“说他体验了一下地铁”就具备新闻价值要予以报道吗?!自我表扬就自我表扬吧,还偏要蒙块“遮羞布”。特意说明的“偶遇”,只能让人想到“此地无银三百两”。
  再者,市委书记每天的活动应该是安排的井井有条的,除非发生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书记的活动安排应该精确到“分分钟”。当天这位书记居然“担心路上耽误时间太久,决定乘坐刚刚开通的郑州首条地铁,顺便体验一下运行情况,听市民意见。”那么民众是不是可以质疑:如果这地铁没有开通,书记怎么办?要是听市民意见时,耽搁更多时间,岂不迟到更长时间?
  当事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是财经记者,不是“专门跟领导跑的时政记者”,当天分配去是“看首日交通和客流情况”的。那么无疑的,市委书记当天参加会议应该是有“跟跑”的“时政记者”的。市委书记会后都“担心迟到”下一个会议,那些“跟跑”的时政记者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不跟着书记上地铁?难道就不怕迟到“下一个会议”对书记的采访报道?还是根本不屑“乘地铁”?!“偶遇”就在这无数个巧合和质疑中发生了!有好事者又搜罗出2011年该书记时任“代市长”时“赤脚排涝”展示光辉形象的“最美身影”的新闻来。依然是“偶遇”引发的新闻。“偶遇”的好事总是被当地的媒体热情报道,民众不仅要问,记者们还有还有多少“偶遇”书记的事要发生!
  民众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是因为对真相了解缺乏畅通的路径。通过看报道就对事件定性和下结论,常常与真相相去甚远,甚至相反。作为刊头下面一直打着“某某机关报”和“某某喉舌”的媒体,都是在该媒体所在地的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管控之下,其对官员行踪和言行的报道,有着无法避免的选择性。能够彰显政绩提升形象的事件,就不厌其烦的报道,瞎编夸大报道屡见不鲜;对本区域内发生的丑事、坏事就装聋作哑,捂着藏着,要么不报道,要么缩小报道,要么“坏事变变好事”报道,把民众当瞎子当聋子。但民众绝不是弱智也不是傻子。靠报道吹嘘、宣扬官员业绩,靠捂着不报瞒报的当地丑事坏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民众不质疑不反驳,不等于民众的心里不敞亮。真相是什么?官员是什么货色?民众清楚得很。http://star.news.sohu.com/20140102/n392791045.shtml综合《新京报》相关报道:12月30日晚7点35分,郑州电视台《郑州新闻》一则新闻称,当天早上,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郑东新区开完会后,临时决定乘坐地铁返回市委。与秘书在会展中心站自助售卖机前买票时,被正在采访的郑州电视台记者认出。上车后,吴天君在地铁内与市民交谈,听取建议。20分钟后,他在绿城广场站下车。这则“记者偶遇市委书记”的新闻,在次日遭到了网络舆论质疑:真的是偶遇吗?确定不是安排的?(新京报)
  当事记者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对民众的“偶遇”质疑进行了回复,坚称这则有关“市委书记乘地铁”的新闻绝不是事先安排,而是千真万确的“偶遇”。到底是“偶遇”还是事先的“潜伏”,看来只有“上帝”才清楚了。官员的言行见诸报端或影视屏幕时,无论真假,总要遭到民众的质疑,是因为官员诚信严重缺失,对民众的信任长期无情伤害导致的后遗症使然。
  市委书记为老百姓做点事,体验一下民众的生活(比如乘地铁)本身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是其作为“人民公仆”应该做的“份内事”,做了是尽职,做得好可以表彰,不做就是失职和“懒政”,应该批判。市委书记做得好不好,民众“心里有杆秤”,应该由民众来评定,由民众来“口碑”,进而上报上电视。而不是由自己实际掌控下的新闻媒体报道自己的“先进事迹”“光辉形象”。姑且相信是真“偶遇”,这个新闻报与不报、怎么报?按照惯例,应该请示市委书记和相关领导批示吧,仅仅因为市委书记“说他体验了一下地铁”就具备新闻价值要予以报道吗?!自我表扬就自我表扬吧,还偏要蒙块“遮羞布”。特意说明的“偶遇”,只能让人想到“此地无银三百两”。
  再者,市委书记每天的活动应该是安排的井井有条的,除非发生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书记的活动安排应该精确到“分分钟”。当天这位书记居然“担心路上耽误时间太久,决定乘坐刚刚开通的郑州首条地铁,顺便体验一下运行情况,听市民意见。”那么民众是不是可以质疑:如果这地铁没有开通,书记怎么办?要是听市民意见时,耽搁更多时间,岂不迟到更长时间?
  当事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是财经记者,不是“专门跟领导跑的时政记者”,当天分配去是“看首日交通和客流情况”的。那么无疑的,市委书记当天参加会议应该是有“跟跑”的“时政记者”的。市委书记会后都“担心迟到”下一个会议,那些“跟跑”的时政记者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不跟着书记上地铁?难道就不怕迟到“下一个会议”对书记的采访报道?还是根本不屑“乘地铁”?!“偶遇”就在这无数个巧合和质疑中发生了!有好事者又搜罗出2011年该书记时任“代市长”时“赤脚排涝”展示光辉形象的“最美身影”的新闻来。依然是“偶遇”引发的新闻。“偶遇”的好事总是被当地的媒体热情报道,民众不仅要问,记者们还有还有多少“偶遇”书记的事要发生!
  民众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是因为对真相了解缺乏畅通的路径。通过看报道就对事件定性和下结论,常常与真相相去甚远,甚至相反。作为刊头下面一直打着“某某机关报”和“某某喉舌”的媒体,都是在该媒体所在地的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管控之下,其对官员行踪和言行的报道,有着无法避免的选择性。能够彰显政绩提升形象的事件,就不厌其烦的报道,瞎编夸大报道屡见不鲜;对本区域内发生的丑事、坏事就装聋作哑,捂着藏着,要么不报道,要么缩小报道,要么“坏事变变好事”报道,把民众当瞎子当聋子。但民众绝不是弱智也不是傻子。靠报道吹嘘、宣扬官员业绩,靠捂着不报瞒报的当地丑事坏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民众不质疑不反驳,不等于民众的心里不敞亮。真相是什么?官员是什么货色?民众清楚得很。http://star.news.sohu.com/20140102/n392791045.shtml
主要是这地铁是前一天才开的, 视察 跟 偶遇 本来就是逻辑矛盾

除非这素鸡以后公务出行经常乘坐地铁,不过五条线路要15年后才全线贯通
前面说的不错,最后一句,就不好了,货色用来称人的时候,就是贬义词,而且是不分一切的官员两字,即使只有一个官员是好的别的都不好。
目测记者“偶”今后一两年将进入人品分泌高峰期,我们将会时常看到他遇上领导干部的新闻。
无巧不成书,历史就是巧写就的。

北京记者"扫街"偶遇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配枪巡逻http://news.163.com/14/0102/01/9HI1I7PQ0001124J.html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乘地铁上下班,曾备受好评,后来《纽约时报》记者花了5个星期跟踪市长,却发现他每周只有两天乘地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懂得“偶遇”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liyang0019079 发表于 2014-1-2 12:27
北京记者"扫街"偶遇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配枪巡逻http://news.163.com/14/0102/01/9HI1I7PQ0001124J.html
去看了一下数字网的评论
我擦,这还是数字网吗?
这个太空对空了。
四脚章鱼 发表于 2014-1-3 18:10
去看了一下数字网的评论
我擦,这还是数字网吗?
我也觉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