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超级杂交水稻冲击1000公斤亩产失败,且待来年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3:14


此前理论估产是1007.8公斤,遗憾的是,在收获前数日下雨,稻谷出现倒伏,虽然仍然获得历史最高亩产记录988.1公斤,但最终未能突破1000公斤亩产的标杆性记录,
http://finance.qianlong.com/30055/2013/09/29/5404@9000458.htm
中新网长沙9月29日电(记者 刘双双 傅煜)记者29日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新获悉,农业部9月28日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对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101.2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最终确定平均亩产988.1公斤,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最新世界纪录。

  据了解,验收专家组由谢华安院士担任组长。专家组在考察百亩攻关现场的基础上,将攻关片所有田块进行编号,由示范单位推荐1块(14号田),专家组采取抽签方式选择确定2块田,分别为33号田和35号田。其中14号田实收面积480.05平方米,实收毛谷1319.54公斤;33号田实收面积555.51平方米,实收毛谷1183.09公斤;35号田实收面积511.14平方米,实收毛谷1237.42公斤。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含水量13.5%折算,分别折合亩产1045.9公斤、937.6公斤、980.7公斤,按算术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

  Y两优900是在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新型高秆超级杂交稻研究技术路线的指导下,由袁隆平院士创新团队成员培育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据调查,该组合平均株高128.9厘米,亩有效穗15.27万,每穗粒数339.8粒,亩总颖花数达5188万,结实率90%,千粒重27.5克。该组合具有高冠层、矮穗层、特大穗、高生物学产量、杆粗、茎秆坚韧等特点,有效协调了穗大与穗数、杆粗与穗数等几对难以平衡的生理矛盾,有力证实了新型高杆培育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技术思路的可行性,为全面实现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目标做出很好的理论探索。

  2013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宣布启动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的攻关。之后,袁隆平院士组织国内同行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提出新型高杆超级杂交稻培育的科学思想与技术路线,同时,在高产攻关上继续坚持发扬在以往的攻关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配套相结合的攻关策略。

  业内人士认为,Y两优900在隆回县百亩片亩产达到988.1公斤,从实践上证实了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使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另据悉,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2005年实施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组织包括袁隆平院士在内的全国20多个科研团队,历经16年的联合协作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投入超级稻研究与推广经费3.4亿元,已育成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108个(淘汰7个,目前在生产上使用101个),并于2000年、2005年和2011年分别突破了百亩连片单产700公斤/亩的第一期目标、单产800公斤/亩的第二期目标和单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2011年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Y两优2号,在湖南省隆回县百亩片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2012年宁波农科院马荣荣团队选育的甬优12,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百亩片平均亩产达963.65公斤。据统计,2012年,全国超级稻推广面积达1.21亿亩,亩增产60公斤以上,带动全国水稻单产和总产再上新台阶。

此前理论估产是1007.8公斤,遗憾的是,在收获前数日下雨,稻谷出现倒伏,虽然仍然获得历史最高亩产记录988.1公斤,但最终未能突破1000公斤亩产的标杆性记录,
http://finance.qianlong.com/30055/2013/09/29/5404@9000458.htm
中新网长沙9月29日电(记者 刘双双 傅煜)记者29日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新获悉,农业部9月28日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对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101.2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最终确定平均亩产988.1公斤,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最新世界纪录。

  据了解,验收专家组由谢华安院士担任组长。专家组在考察百亩攻关现场的基础上,将攻关片所有田块进行编号,由示范单位推荐1块(14号田),专家组采取抽签方式选择确定2块田,分别为33号田和35号田。其中14号田实收面积480.05平方米,实收毛谷1319.54公斤;33号田实收面积555.51平方米,实收毛谷1183.09公斤;35号田实收面积511.14平方米,实收毛谷1237.42公斤。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含水量13.5%折算,分别折合亩产1045.9公斤、937.6公斤、980.7公斤,按算术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

  Y两优900是在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新型高秆超级杂交稻研究技术路线的指导下,由袁隆平院士创新团队成员培育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据调查,该组合平均株高128.9厘米,亩有效穗15.27万,每穗粒数339.8粒,亩总颖花数达5188万,结实率90%,千粒重27.5克。该组合具有高冠层、矮穗层、特大穗、高生物学产量、杆粗、茎秆坚韧等特点,有效协调了穗大与穗数、杆粗与穗数等几对难以平衡的生理矛盾,有力证实了新型高杆培育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技术思路的可行性,为全面实现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目标做出很好的理论探索。

  2013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宣布启动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的攻关。之后,袁隆平院士组织国内同行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提出新型高杆超级杂交稻培育的科学思想与技术路线,同时,在高产攻关上继续坚持发扬在以往的攻关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配套相结合的攻关策略。

  业内人士认为,Y两优900在隆回县百亩片亩产达到988.1公斤,从实践上证实了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使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另据悉,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2005年实施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组织包括袁隆平院士在内的全国20多个科研团队,历经16年的联合协作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投入超级稻研究与推广经费3.4亿元,已育成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108个(淘汰7个,目前在生产上使用101个),并于2000年、2005年和2011年分别突破了百亩连片单产700公斤/亩的第一期目标、单产800公斤/亩的第二期目标和单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2011年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Y两优2号,在湖南省隆回县百亩片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2012年宁波农科院马荣荣团队选育的甬优12,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百亩片平均亩产达963.65公斤。据统计,2012年,全国超级稻推广面积达1.21亿亩,亩增产60公斤以上,带动全国水稻单产和总产再上新台阶。
加油  失败是成功他妈  现在很佩服袁院士那些人  一年就那么一到两次验证试验成果  成不成就那么一辆锤子买卖  年年得搞   真不容易  
感觉没意思了,普通人的天亩产一半都不到,应该大力搞基层粮食问题。
fengkoufei 发表于 2013-9-29 12:20
感觉没意思了,普通人的天亩产一半都不到,应该大力搞基层粮食问题。
到一半还是很容易的 小麦一亩都能一千多斤
Susie花开 发表于 2013-9-29 13:12
到一半还是很容易的 小麦一亩都能一千多斤
玉米和水稻都是按公斤算亩产的。
将来这样的水稻种上5亿亩,就够吃了。
可以了,也接近预期目标了,10来公斤也不过是那个"小数点后面的数值"
fbizn 发表于 2013-9-29 13:19
玉米和水稻都是按公斤算亩产的。
一般来说水稻比小麦的产量高 小麦都能一亩五百公斤以上 水稻更是不用说了
当代神农氏
无心郁闷 发表于 2013-9-29 12:18
加油  失败是成功他妈  现在很佩服袁院士那些人  一年就那么一到两次验证试验成果  成不成就那么一辆锤子买 ...
海南的实验基地一年可不止2熟。
不知道能越冬再生稻如何了。当然再生稻也是年产1400多公斤的产量啊。
http://www.cnr.cn/guonei/200410120231.html
土地革命001 发表于 2013-9-29 14:01
不知道能越冬再生稻如何了。当然再生稻也是年产1400多公斤的产量啊。
http://www.cnr.cn/guonei/200410120 ...
这是两季稻,对土壤肥力透支还是比较大的

最好是种一季稻谷,再种一季大豆或油菜之类的油料作物,不损肥力,而且同时解决粮食和食用油
加油  失败是成功他妈  现在很佩服袁院士那些人  一年就那么一到两次验证试验成果  成不成就那么一辆锤子买 ...
终究还是创造了新纪录,说失败过了吧?
lhr817 发表于 2013-9-29 15:51
终究还是创造了新纪录,说失败过了吧?
嗯  我用词不当了  虽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应该是在进步  这也不错
有一些东西是有极限的啊!
袁院士功不可没
科学应该是这样的,实施怎样就是怎样,不去造假,不去炒作。做出来是啥就是啥。没到目标就继续努力,沉下心做事!
wanghywanghy 发表于 2013-9-29 16:28
有一些东西是有极限的啊!
袁老两年前认为理论极限是3000公斤每亩,他认为实际可以做到1500公斤每亩
kwzolo 发表于 2013-9-29 15:47
这是两季稻,对土壤肥力透支还是比较大的

最好是种一季稻谷,再种一季大豆或油菜之类的油料作物,不损 ...
不只是两季稻,是两季+再生。
袁院士辛苦了~

不着急,慢慢来~
这东西种多了,地受得了吗?
海南的实验基地一年可不止2熟。
还是一年一熟的稻子好吃
kwzolo 发表于 2013-9-29 15:47
这是两季稻,对土壤肥力透支还是比较大的

最好是种一季稻谷,再种一季大豆或油菜之类的油料作物,不损 ...
看记录片说阿三有片平原肥力好,日照和水分条件也足,农民种的稻米一年竟可以收割四熟,不可思议啊
看过央视的报道,理论亩产量可以到3000公斤,实际的亩产量极限值可以到1500公斤,称为天花板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祝袁老健康
感觉没意思了,普通人的天亩产一半都不到,应该大力搞基层粮食问题。
我们老家种的还不是这种稻,今年问我爸亩产在1200+,我们家一起就三亩地分成好几块呢。
我们老家种的还不是这种稻,今年问我爸亩产在1200+,我们家一起就三亩地分成好几块呢。
1200斤亩产,怕歧义
卒卒卒 发表于 2013-9-29 18:07
看记录片说阿三有片平原肥力好,日照和水分条件也足,农民种的稻米一年竟可以收割四熟,不可思议啊
不可能

有生产周期

kkdidi 发表于 2013-9-29 19:12
不可能

有生产周期
偶也不相信啊,三季稻可以接受,不过这个是在记录频道看的(好像片头名就是狂野印度),应该是真的~~
wanghywanghy 发表于 2013-9-29 16:28
有一些东西是有极限的啊!
但是没人知道极限到底在哪,应该有挑战极限的勇气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