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234亿资金何处来? 媒体称是其净资本1.78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1:34:30
光大234亿资金何处来? 媒体称是其净资本1.78倍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新京报  



  ■ 追问

  新京报讯 (记者李蕾)光大证券的核查显示,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出错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证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对此,媒体有诸多对于光大证券234亿资金来源的质疑。

  有媒体提出,234亿元是光大证券的瞬时下单金额,也是其净资本的1.78倍,光大证券哪里来这么多钱?

  有媒体引用私募人士的预测称:要么234亿元资金不是来自光大证券内部,而是有神秘的外部资金借道了光大证券的自营通道;要么234亿元资金确来自光大证券,但这也就表明,光大证券动用了信用交易放大了资金。上述两种情况都是严重的违规交易。

  接近光大证券的人士对此表示,交易所主要负责撮合交易,资金的校验是由券商自己负责的,由于系统出错导致订单发出去,根据T+1的交割制度,光大证券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流动性问题。234亿是从订单量上算出来的,最终成交是72.7亿。

  对于公司的流动性问题,光大证券在公告中称,公司其他各项经营活动保持正常。公司已通过自有资金、变现部分证券类资产等措施,保证交易正常清算交收。

  “一方面,我们通过自有资金和处置证券类资产解决流动性问题;另一方面,作为金融机构,公司有多种途径解决流动性问题。比如我们是银行间市场会员,可以做银行资金拆借;也可以与证金公司进行业务往来解决问题等。”光大证券董秘梅健说。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8-20/5180630.shtml光大234亿资金何处来? 媒体称是其净资本1.78倍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新京报  



  ■ 追问

  新京报讯 (记者李蕾)光大证券的核查显示,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出错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证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对此,媒体有诸多对于光大证券234亿资金来源的质疑。

  有媒体提出,234亿元是光大证券的瞬时下单金额,也是其净资本的1.78倍,光大证券哪里来这么多钱?

  有媒体引用私募人士的预测称:要么234亿元资金不是来自光大证券内部,而是有神秘的外部资金借道了光大证券的自营通道;要么234亿元资金确来自光大证券,但这也就表明,光大证券动用了信用交易放大了资金。上述两种情况都是严重的违规交易。

  接近光大证券的人士对此表示,交易所主要负责撮合交易,资金的校验是由券商自己负责的,由于系统出错导致订单发出去,根据T+1的交割制度,光大证券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流动性问题。234亿是从订单量上算出来的,最终成交是72.7亿。

  对于公司的流动性问题,光大证券在公告中称,公司其他各项经营活动保持正常。公司已通过自有资金、变现部分证券类资产等措施,保证交易正常清算交收。

  “一方面,我们通过自有资金和处置证券类资产解决流动性问题;另一方面,作为金融机构,公司有多种途径解决流动性问题。比如我们是银行间市场会员,可以做银行资金拆借;也可以与证金公司进行业务往来解决问题等。”光大证券董秘梅健说。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8-20/5180630.shtml
光大再出乌龙超低价卖出国债 董秘称已协商解决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李蕾 苏曼丽)光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16日光大证券“乌龙指”导致当日大盘异动的风波尚未平息,处于漩涡中的光大证券昨日再出“乌龙”事件并致使其以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光大证券董事会秘书梅健昨日表示,初步的协商结果是双方同意不进行交割。
  超低价卖出国债
  昨日,有媒体爆出光大证券在银行间市场以4.20%的收益率卖出了1000万元的12附息国债15。有交易员猜测,光大证券交易员可能准备以4.02%收益率买入12附息国债15,但将收益率误打成4.20%,并误将“买进”点成了“卖出”。
  当日,光大证券在其网站上承认,上午公司金融市场总部在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进行现券买卖点击成交报价时,误将12附息国债15债券卖价收益率报为4.20%,这一收益率高于前一日中债估值约25个基点,债券面额为1000万元,后被交易对手点击成交。目前,公司正在与对手方沟通并协商处理。
  12附息国债15为2012年记账式附息(十五期)国债,期限为10年,于2012年8月23日发行,发行额为300亿元,发行价为100元,票面利率3.39%。
  分析称即使损失也很小
  联讯证券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昨日分析称,挂错方向,即买入挂为卖出的可能性小,更有可能是输错数字了。在债券交易过程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交易员一马虎,数字就会出错。
  杨为敩介绍,这种错误出现后,交易员会跟对手一方协商不进行结算,即交易作废。一般情况下,银行间市场是你情我愿的,好买好卖,对手一方通常会同意不交割不结算。如果交易双方关系不是很熟悉,交易员可以给对手交易员一些补偿,以最终使交易不交割。
  杨为敩说,光大证券卖价收益率报为4.2%,今天国债卖盘报价在4%左右。从这个水平上看,光大证券属于超低价格卖出。不过交易量不大,债券面额只有1000万元,所以即使协商不成功,损失是在11万元左右,对于一家大型券商没有太大影响。
  央行规定交易不可撤销
  据记者了解,央行今年7月份发布的8号文对债券市场进行规范,其中第一条就规定:“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债券交易应当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达成,债券交易一旦达成,不可撤销和变更。”这意味着从政策层面来讲,光大证券国债乌龙交易不可能撤销。
  不过,银行交易员表示,大机构交易员一天都有好几十笔交易,很难保证长期一点错也不出,交易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下错单的情况。现有政策下,光大证券只能让交易对手卖回给他们,或者让交易对手后台不做结算,最终交易失败。
  “光大证券这笔乌龙操作最后怎样关键是要看交易对手。”交易员称。
  梅健昨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初步协商的结果是双方同意不进行交割。
  光大证券屡次“踩雷”
  进入2013年,光大证券已经屡次“踩雷”,有网友甚至戏称,光大证券应该在门口摆个“石神”镇着。
  2013年,在首轮30家拟IPO企业财务核查中,光大证券被抽中5家保荐企业,其中有两家企业被爆出财务作假,分别是天丰节能、洪波科技。
  今年6月,证监会因天丰节能项目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继平安证券、民生证券、国信证券和南京证券之后,光大证券成为第5家被暂停受理IPO申请的券商。
  截至今年上半年,证监会网站关于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的信用监管记录显示,自2004年保荐制实施以来,光大证券合计被采取监管措施8次。在“前科”尚未平息之时,证监会于8月18日再次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
  今年来光大证券问题频出
  1月
  光大证券因保荐项目业绩变脸而未进行说明被出具警示函。
  6月
  证监会通报天丰节能在IPO过程中涉嫌违规,作为保荐机构光大证券涉嫌未勤勉尽责,虚假记载IPO申请文件。
  8月16日
  沪深两市出现异动,71只蓝筹股飙升。光大证券公告确认,大盘异动系公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8月18日
  光大证券公告称,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证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
  8月19日
  光大证券公告称,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的通知书、上海证监局关于在2013年8月19日至2013年11月18日期间暂停公司策略投资部证券自营业务活动的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8月20日复牌交易。 (李蕾 整理)
  ■ 延伸
  高盛一半员工为风控部门工作
  有业内人士指出,和国外投行相比,国内券商风控意识和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光大“乌龙”事件频出,再次引发业内对于国内券商风险控制能力的讨论。有批评指出,该事件反映出与国外大投行相比,国内券商风控严重不足。例如在高盛集团,约有50%的员工为风险控制部门工作。
  由于投资银行业务众多,且在各个层次的运作都面临风险,因此风险控制尤为重要。世界顶级投行一般都会建立统一的风险控制构架,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操作程序,设计科学的风险测评工具,以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
  经济参考报援引《高盛帝国》一书显示,高盛的风险控制系统初建于1995年,其核心是内部监管委员会。每周三召开电话会议,检查公司所有大的风险项目,包括市场风险、操作、信用、新的工具与业务及公司声誉。
  2010年6月30日,高盛集团总裁柯恩和首席风险官布罗德里克出席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CIC)召开的听证会时曾表示,约有50%的高盛员工在公司的风险控制部门工作,他们并不向创收部门的人员汇报工作,而是保持相互独立。在风险控制技术上,对高盛的所有头寸按市价或公允价值记账、执行多种风险分析和评估、要求严格的抵押安排以及管理逐笔交易的对手方风险等,将公司的整体风险水平控制在谨慎范围内。
  而国内券商目前基本都建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和国外投行相比,国内券商风控意识和能力仍有较大差距。《证券时报》曾援引银河证券首席风控官李树华的话说,目前国内风险管理的现状是,风险业务量较小,风险管理团队薄弱,理念陈旧且系统落后,着重事后监控;在实际业务开拓中,证券公司的风险功能与业务相对独立。总体而言,理念、人才和系统已成为行业风险管理的三大瓶颈。(沈玮青)
  ■ 业内观点
  “创新业务与风控匹配度要加强”
  对于光大此次的“国债乌龙事件”,昨日,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证券行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种报错的情况时有发生,只是以前很少被关注,这次光大正好在风口浪尖上,出现了这个问题就立刻被关注到了。但他认为,不能因为光大事件就打击创新。
  对于上周五的光大乌龙指事件,上述人士表示,世界上很多大交易所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说明发生这样的事情确实有原因,有一定概率,尤其在创新业务中会遇到,正确的做法是应该针对目前发生的问题做更加仔细严谨的整改,更好地完善风险控制、下单流程等。
  他说,“这些错误是概率事件,目前能够做的是把概率降得越来越小。”
  但是,该人士认为,这件事情不一定代表证券行业管理不严格,各家有各家的风控,整体管理是比较严格的,但是光大的创新业务相对走得快一些,所以它的创新业务与风险合规的匹配度要进一步加强。不过,不能因此而打击创新,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什么都不做,肯定就不会有风险了。(李媛)
  ■ 微博声音
  @单飞跃的微博V(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该为光大证券事件的哪些教训埋单】1、我们天天挂在嘴上的金融监管为什么遇上事儿时就不灵了呢?2、投资者怎样才能知道当事人与监管者说的话是真的呢?3、什么样的交易是可撤销的呢?4、不当交易所生利益归谁呢?5、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操作者的合谋如何判断与防范?6、需要科学家参与风控吗?
  @Joy_木木_V(百货公司企划处处长):光大“乌龙指”只是个信号,金融界的严谨怎会出现低级的失误?光大谐音广大,意味唤醒沉睡持币的中国股民。股市的基石还是广大股民,我想国家只是希望有一件可以刺激神经吸引媒介眼球的事件发生,而借此开始拯救中国股市,下一个牛市即将来临。
  @牛仔网9666V:【乌龙指事件 深刻的风险教育】乌龙指事件给股民上了一节很深刻的风险教育课,告诫我们永远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要把永不追高的警句牢牢谨记。对这次追高买进权重股的朋友们,只有建议大家紧守住这座被套的金山,轻易止损,只会损失更重。
  实习生 庄杏霞 整理


http://finance.chinanews.com/stock/2013/08-20/5180629.shtml

来自微博的无责任爆料:

————————————————————————————-
最初的传言是真的,就是有人走了光大的自营通道。

但是大家马上就要追问是谁走了这个通道,难道不是你们光大的自营盘吗?你直接说这是光大自营盘干不就得了。后来公告说是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干的,难道这个不是你们光大自营业务的一部分,不算你们光大的自营?

对了,破绽就出在这里,真实情况是海外资金,台湾人操盘的,规模在500亿以上的资金,违规借道光大自营跑道流入了国内股市。因其资金性质,必须和光大自有的操盘资金分开,所以放在了所谓策略投资部,并且公告还美其名曰使用的是独立套利系统。

后来曝光3000万股买入错打成3000万手,涉资230亿。实际成交72亿,这个基本可信,但是业内人士马上会质疑你光大哪里可能自营帐户里有这么多钱,在不经过最高层同意的情况下被瞬间调用,于是新的谎言版本出炉了,什么虚拟测试盘被切到了实盘,什么本来只是买3000万份的1.6元的50ETF 等,并补上一个谎言就是券商当天的买入资金可以无限大,只要收盘清算时补足即可。你以为我们的风控还处于327事件那会,在没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管金生可以随便卖空价值1500亿的国债合约。现在机构客户每年花在像恒生交易系统上的钱都是上百万计的,买入卖出必须和实盘资金或者现货对应已经做得很完备了。

真实情况是当时帐上确实有200多亿现金,只是因为他们是违规流入的,所以光大不让自己的风控部门介入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管。事情曝光后,监管部门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处罚光大,而是是否告知公众这批资金的真实性质。所以在周五公布真相时,交易所第一时间说自己系统正常,先撇清自己的责任,但是整个中午,谁都不提光大出事,董秘甚至否认。连都把光大停牌了,各方还都保持沉默,还不承认光大出问题,让很多投资者误以为停牌是因为怕传言误导。直到下午两点半才正式公告光大出问题。

这一切都是这批资金的神秘性质惹得祸,担心他们有通天的能量,给他们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去争取监管层的领导的领导的支持和表态,在确认神秘资金和天庭沟通没结果前,监管层不敢轻举妄动,光大管理层对这批资金的通天能量甚至还抱有侥幸心理,比如董秘的第一时间不加核查的否认。维持市场公正公开透明的责任者甚至给了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开空单做对冲。

真相是这批资金一贯在我们这个股市兴风作浪,用作弊的手段坑害包括基金在内的光大投资者。周五他们的如意算盘本来是在两分钟内,动用2.3亿的资金,瞬间打高拉动上证指数和人气的一揽子股票组合,以实现在衍生品市场和港股 同时进行套利,像茅台这种虽然拉指数但是冷门的股票,他们碰也不碰。就像他们之前无数次在盘中做过的向上和向下的脉冲那样,这次本来他们又期望来一次屡试不爽,收割外围空头或者多头的利润,而光大管理层中那些为这批违规资金违法提供跑道的某些人,本来又可以在这个高温酷暑的炎热中午时分享受一次提前布局好的老鼠仓的小规模冷餐盛宴,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虽然在港股的操盘没有出错,和A股做到了同步秒升,但是由于A股的境外操盘手和境内交易员交易单位的习惯差异,因为交易员一般都没脑子没想法的什么都不懂,没心没肺的只管执行不问问题的小姑娘,更因为此前刻意绕开公司内部监管的原因,悲剧酿成了。

所以当监管和光大最终明白这批资金无力扭转大局后,监管第一时间宣布交易有效,而光大惦记的则是这批资金还留在帐上的那好几百亿,不是要赔偿嘛,拿这几百亿去赔啊,所以董秘会第一时间告诉媒体会考虑赔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