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我说中国奶粉99%合格 有人非说1%被买到咋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20:05:31
凤凰财经讯 近来,工信部鼓励国内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表态和几乎同时公布的蒙牛雅士利并购案持续刺激着乳业的神经。

由于有媒体报道,食品安全周工信部主题日会议上,工信部有关人士现场宣布蒙牛并购雅士利,并且鼓励在场企业“现场相亲”,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得人们在猜测下一个并购案的同时,也不免担心即将到来的奶业兼并重组带有太多的政府行政干预的色彩。

而这似乎并不是工信部的本意,“这未免太低估政府的智商了,我们为什么要行政手段强行并购。”7月9日工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对凤凰财经如此表示。

对于外界政府可能主导奶业兼并重组的质疑,这位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会拉郎配。”

他告诉凤凰财经,政府没有那么无知,那么官僚,不会利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兼并重组,一切都会按照相关程序办。

即将出台的细则

在工信部这位负责人的办公桌上,各种文件整齐的摆了很大一片,其中最为显眼的位置就是有关促进乳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文件。他告诉记者,兼并重组的细则最后由国务院层面确定,具体政策现在还不便透露,参与政策制定的部门包括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

而此前有消息显示,工信部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细则正在制定中,预计7月中旬出台,政策支持包括税收、资金、并购贷款等具体方面,前述三个部门的参与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的可信性。

据了解,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兼并重组政策细则,将以《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为基础,考虑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国务院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生产的要求,再进一步的细化落实。

“政府不会采取行政手段鼓励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强强联合,这不符合市场规律。”前述负责人表示。

不仅是兼并重组,包括技术改造、税收、资金、并购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组合拳,也都在研究制定中。

事实上,这些内容在工信部印发的《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行动的方案》(以下简称双提方案)中已经有所体现,在这一方案中不仅提出了计划未来2年内将培育10家营收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还包括推动建立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并在蒙牛、伊利、完达山和三元4家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并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对2011年新建和改扩建的项目开展清理审核工作等。

9日凤凰财经采访过程中,就听到工信部人士谈到即将出发去蒙牛、伊利、完达山等企业出差的内容。

此前的食品安全周会议上,工信部有关人士还介绍,为期四个月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项目审核6月1日已经开始,乳企只有经过工信部的项目审核,符合国家目前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业政策,凭借审核合格文件,才能获得食药监的生产许可。

信任危机

当中国妈妈们的国际奶粉采购行动被频频限制,甚至上升为社会问题时,中国的乳业困局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相关部门已经或即将出台的一记记重拳折射出的是中国乳业面临的尴尬境地。

采访中工信部一位人士表示,实际上现在国内的乳品企业非常用心、非常努力的在做,甚至非常小心和紧张,企业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由于自“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一直难以修复,虽然行业、企业主管部门不断的努力,消费者依然不买账。

“我们告诉消费者中国奶粉的99%都是合格的,有人非要说如果1%被我买到怎么办,而不去考虑这1%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实际上这其中包含了喷码、包装等错误,很多都是非质量问题,洋奶粉的这一指标只有98%点多,还不如国产奶粉。”面对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前述负责人很是气愤的表示。

信任危机之下,2012年国内市场份额位居前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商中,洋品牌占6席位,共占领市场份额52.1%,其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更是分别以12.3%、11.7%、11%的份额稳居前三,而伊利、圣元等国产品牌,则各自从剩下的四席中分食一杯羹。
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712/10147502_0.shtml凤凰财经讯 近来,工信部鼓励国内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表态和几乎同时公布的蒙牛雅士利并购案持续刺激着乳业的神经。

由于有媒体报道,食品安全周工信部主题日会议上,工信部有关人士现场宣布蒙牛并购雅士利,并且鼓励在场企业“现场相亲”,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得人们在猜测下一个并购案的同时,也不免担心即将到来的奶业兼并重组带有太多的政府行政干预的色彩。

而这似乎并不是工信部的本意,“这未免太低估政府的智商了,我们为什么要行政手段强行并购。”7月9日工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对凤凰财经如此表示。

对于外界政府可能主导奶业兼并重组的质疑,这位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会拉郎配。”

他告诉凤凰财经,政府没有那么无知,那么官僚,不会利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兼并重组,一切都会按照相关程序办。

即将出台的细则

在工信部这位负责人的办公桌上,各种文件整齐的摆了很大一片,其中最为显眼的位置就是有关促进乳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文件。他告诉记者,兼并重组的细则最后由国务院层面确定,具体政策现在还不便透露,参与政策制定的部门包括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

而此前有消息显示,工信部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细则正在制定中,预计7月中旬出台,政策支持包括税收、资金、并购贷款等具体方面,前述三个部门的参与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的可信性。

据了解,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兼并重组政策细则,将以《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为基础,考虑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国务院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生产的要求,再进一步的细化落实。

“政府不会采取行政手段鼓励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强强联合,这不符合市场规律。”前述负责人表示。

不仅是兼并重组,包括技术改造、税收、资金、并购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组合拳,也都在研究制定中。

事实上,这些内容在工信部印发的《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行动的方案》(以下简称双提方案)中已经有所体现,在这一方案中不仅提出了计划未来2年内将培育10家营收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还包括推动建立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并在蒙牛、伊利、完达山和三元4家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并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对2011年新建和改扩建的项目开展清理审核工作等。

9日凤凰财经采访过程中,就听到工信部人士谈到即将出发去蒙牛、伊利、完达山等企业出差的内容。

此前的食品安全周会议上,工信部有关人士还介绍,为期四个月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项目审核6月1日已经开始,乳企只有经过工信部的项目审核,符合国家目前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业政策,凭借审核合格文件,才能获得食药监的生产许可。

信任危机

当中国妈妈们的国际奶粉采购行动被频频限制,甚至上升为社会问题时,中国的乳业困局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相关部门已经或即将出台的一记记重拳折射出的是中国乳业面临的尴尬境地。

采访中工信部一位人士表示,实际上现在国内的乳品企业非常用心、非常努力的在做,甚至非常小心和紧张,企业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由于自“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一直难以修复,虽然行业、企业主管部门不断的努力,消费者依然不买账。

“我们告诉消费者中国奶粉的99%都是合格的,有人非要说如果1%被我买到怎么办,而不去考虑这1%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实际上这其中包含了喷码、包装等错误,很多都是非质量问题,洋奶粉的这一指标只有98%点多,还不如国产奶粉。”面对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前述负责人很是气愤的表示。

信任危机之下,2012年国内市场份额位居前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商中,洋品牌占6席位,共占领市场份额52.1%,其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更是分别以12.3%、11.7%、11%的份额稳居前三,而伊利、圣元等国产品牌,则各自从剩下的四席中分食一杯羹。
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712/10147502_0.shtml
乳业专家宋亮直言,如果不解决信任危机的问题,一切都是白扯。有业内人士则指出,提高行业集中度、打造出几个过硬的大品牌,是让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恢复信心的关键,更是此次“双提行动”的着力点之一。

沈阳辉山乳业一位企业人士告诉凤凰财经,为了做到100%的质量安全保证,企业只在自己的奶源地建厂,保证质量可控,由于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他自己两个多月大的孩子一出生就在吃自己品牌的奶粉。

但是让大部分消费做出这样的决定还很难。

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爆出,曾以18.26%的市场份额领跑国内奶粉市场的乳业巨头三鹿随之陨落,全行业亦陷入质量泥沼。受此牵连,包括伊利、圣元、雅士利在内的国产奶粉企业遭遇业绩危机。2008年,蒙牛亏损9.49亿元,光明亏损2.86亿元,伊利亏损更高达16.87亿元,成为三聚氰胺事件中亏损最严重的中国乳品上市企业。

与此同时,国外奶粉异军突起,迅速改变了国内奶粉品牌为主的中国乳业市场格局。

2008年之前的10年中,中国乳业高速发展,生鲜乳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7.4%,之后,乳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生鲜乳产量年均增长率骤降到1.29%。三聚氰胺事件,距今已有5年,但是信任危机历久难消。

这一背景下,九部门发文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要求按药品级别整顿企业,全力以赴打一场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的攻坚战,重塑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信心。此时乳粉企业的兼并重组不可避免的被提上日程。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奶粉市场份额500多亿,200多个国产奶粉企业销售额在20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40%。其中排名前10的国产奶粉品牌销售额为18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30%多。

这与不少发达国际几家甚至一家企业占据绝大多数份额相差甚远。“那么多的企业,是不是应该通过竞争,让好的企业做大,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不是要把产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前述负责人如此反问。

并购路线

一位供职于乳业巨头的内部人士告诉凤凰财经,事实上蒙牛并购雅士利是很早就有的想法,在目前国家的支持和有利的大环境下得以成行。

而他供职的企业一直以来也有心仪的企业,但是由于收购地方性品牌往往牵扯到税收、地方保护等问题,困难很大,如今在国家支持兼并重组的背景下,对大型企业的并购和发展应该是利好的信息。

在宋亮看来,目前整合国内的乳业整合已经拉开序幕,企业私下都在谈判,政府努力在做企业的思想工作,应该很快就有新的并购案出来,特别是对于小众品牌产品并购应该是非常严厉。

他告诉凤凰财经,目前国产企业整体情况不是很好,大部分企业处在盈亏边缘,很多企业觉得也玩不下去,趁着这次整合,也想退出市场了。

不过整合的难度依然不容忽视,“经过11年一次大整顿后,国内乳品企业仅剩六百多家,而这些企业大多属于地方保护企业,跨区整合难度很大。”宋亮表示。

在他看来,工信部公布的目标意味着四分之三的企业要整合出去,如果不是政府主导,仅仅市场自我整合,这是很难实现的,不过他同时表示相信工信部的执行能力。

相比之下资深奶业专家陈连芳更为保守,他告诉记者,类似于飞鹤、完达山这类实力较强的企业,可能乳业巨头收购的意愿比较强,但是因为其本身发展较好,而且牵扯到地方的利益等等,企业洽谈收购并不容易。

相比之下,经营不太好的二三线品牌,则可能面临想卖的卖不掉的尴尬,他曾经参加论证过的一个项目就是如此。

深圳本地的一家奶企,由于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想通过并购掌握更多的奶源,曾经和宁夏的一家私营企业洽谈并购事宜。但是最终发现企业的在经营管理、奶源等方面都不具有竞争优势,最后只能作罢,而是选择自建厂。

陈连芳认为,蒙牛收购雅士利的案子,在以后的并购中很难复制。

首先雅士利在奶粉经营、渠道包括区域都和并购方蒙牛有着很好的互补性,但是这样几乎完美的契合,在奶业领域几乎找不到第二家。

前述奶业巨头内部人士则表示,即便一些企业本身做的并不大,但是可能拥有好的奶源基地和生产能力,甚至在当地长期深耕的市场,这些可能都是希望做强的企业所关注的。

他认为,我国奶业已经是个非常国际化和高度竞争的行业,即使政府不鼓励兼并重组,很多企业也可能在充分的市场化背景下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被国际巨头吃掉。那时对企业、员工都会很不利,可能会是一个很低的价格和很差的条件,而在政府鼓励的背景下,这些都会更有保障。

陈连芳也表示,此类企业可能是今后并购的重点。在他看来,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会被收购,更多的经营不善的企业可能会在市场竞争和门槛提高之后,被直接淘汰。
“面对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前述负责人很是气愤的表示。”

潜台词是不买国产奶粉的都不是中国人啊,估计再进一步就是卖国贼了
不喝国产奶 不是中国人?
威望都负数了谁会相信啊
我次奥。大家都运气不好,都买到了那1%??真TM不要XX~~~~~
监管得不到民众的认可奶企再怎么努力一切都归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