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的無奈 何嘗不是台灣處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44:02
<P> 張忠本/創投業(台北市) </P>
<P> </P>
<P>強力支持扁政府的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選在三二六台灣向中國嗆聲「反反分裂法」當天,發表支持一個中國反台獨的主張,十分突兀,也顯見想在中國發展的台商是何等的無奈。</P>
<P>過去兩年執政的民進黨提出一邊一國、正名、制憲的主張,造成兩岸關係緊張。一些表明支持扁政府的企業,多被賦予「綠色企業」的標籤,招致中國政府的制裁。據稱有些綠色企業原已取得當地金融機構的貸款被撤銷;有家石化工廠原料進口、成品出貨過去都走長江海運,突然以汙染水道為由,禁止通航,設想陸運比海運成本增加了多少?有家鋼鐵廠進口機器設備,在海關以包裝木箱有蛀蟻為由,拒絕通關。今天又報載中國政府原來批租給奇美建廠土地轉租給韓國LG集團,顯見共產黨的「蠻橫」。</P>
<P>有位與中國關係良好的台商受託為某綠色台商向當地政府說項,當地官員回以「中國提供廉價的生產資源、人工、土地、水電,又給予稅捐優惠減免,讓台資企業在中國市場賺取利益,台資企業卻要反中國、主張台獨,又令中國政府如何自處?」</P>
<P>中國十三億人口,維持每年百分之八以上的經濟成長,形成世界最龐大又最具成長潛力的「消費市場」:是世界家電用品、手機、塑化及民生用品消費市場;世界第二大資訊及石油最大的消費市場;使用了世界三分之一的鋼鐵,二分之一的水泥。同時因為充裕而低廉的勞力與便宜的土地,中國也是世界最廉價的民生用品及資訊產品生產基地與最大的出口國。台商去中國,先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繼而進佔中國市場、壯大企業規模。</P>
<P>台灣因為內需市場有限,經濟資源缺乏,一向以貿易立國,在全世界找最經濟的生產資源,在最有競爭力的地區生產,再行銷世界最有潛力的市場,這是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模式。離此正途,我們還有什麼替代的途徑呢?台商中巨大、寶成、鴻海結合台灣的技術、行銷與管理,以及中國的人力、土地與市場,創造了自行車、運動鞋、連接器的世界第一。今天台商生產的筆記型電腦占世界銷售量的三分之二,但其中有九成在中國組裝生產。</P>
<P>何況台商不去中國,外商依然會去中國,如奇美在中國擴展受阻,就助長了韓國LG集團在中國的擴展,後來居上,即將超越奇美成為ABS世界最大的供應商。台灣八吋晶圓廠遲不開放去中國,就讓中芯乘隙坐大,形成對台積電、聯電矽晶圓代工業務的威脅。台灣封測廠不能去中國,美、韓封測廠均已登陸,Intel 近日宣布投資四點五億美元在中國成都興建第五座工廠。二○○四年國外直接投資到中國達六四○億美元,居世界之冠。</P>
<P>中國經濟發展,不會因為台灣的戒急用忍或閉關自守而停止。中國經濟的成長,帶動了世界經濟的繁榮,台灣原居於最有利的人文、地理、語言、文化的優勢,享有最大的經濟利益,中國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機會與腹地。目前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佔台灣出口的三分之一;自一九九三年以來,每年台灣對中國貿易順差都超過台灣總出超。</P>
<P>愛台灣應以台灣的利益為優先,台商在世界各地開疆闢土,不僅壯大了自己,也是在厚植國力,台灣的命脈在經濟。任何無法取得國際認同、社會共識,又會製造兩岸緊張的政治主張都是徒勞無異,只會傷害到台灣生存的命脈—經濟。</P>
<P>我們同情奇美對現實的無奈,這又何嘗不是台灣處境的寫照呢?三二六向中國嗆聲,宣洩了台灣人的情緒之後,還是要回到現實面,務實的處理兩岸關係,為台灣謀取最大的利益。

【2005/03/28 聯合報】</P><P> 張忠本/創投業(台北市) </P>
<P> </P>
<P>強力支持扁政府的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選在三二六台灣向中國嗆聲「反反分裂法」當天,發表支持一個中國反台獨的主張,十分突兀,也顯見想在中國發展的台商是何等的無奈。</P>
<P>過去兩年執政的民進黨提出一邊一國、正名、制憲的主張,造成兩岸關係緊張。一些表明支持扁政府的企業,多被賦予「綠色企業」的標籤,招致中國政府的制裁。據稱有些綠色企業原已取得當地金融機構的貸款被撤銷;有家石化工廠原料進口、成品出貨過去都走長江海運,突然以汙染水道為由,禁止通航,設想陸運比海運成本增加了多少?有家鋼鐵廠進口機器設備,在海關以包裝木箱有蛀蟻為由,拒絕通關。今天又報載中國政府原來批租給奇美建廠土地轉租給韓國LG集團,顯見共產黨的「蠻橫」。</P>
<P>有位與中國關係良好的台商受託為某綠色台商向當地政府說項,當地官員回以「中國提供廉價的生產資源、人工、土地、水電,又給予稅捐優惠減免,讓台資企業在中國市場賺取利益,台資企業卻要反中國、主張台獨,又令中國政府如何自處?」</P>
<P>中國十三億人口,維持每年百分之八以上的經濟成長,形成世界最龐大又最具成長潛力的「消費市場」:是世界家電用品、手機、塑化及民生用品消費市場;世界第二大資訊及石油最大的消費市場;使用了世界三分之一的鋼鐵,二分之一的水泥。同時因為充裕而低廉的勞力與便宜的土地,中國也是世界最廉價的民生用品及資訊產品生產基地與最大的出口國。台商去中國,先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繼而進佔中國市場、壯大企業規模。</P>
<P>台灣因為內需市場有限,經濟資源缺乏,一向以貿易立國,在全世界找最經濟的生產資源,在最有競爭力的地區生產,再行銷世界最有潛力的市場,這是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模式。離此正途,我們還有什麼替代的途徑呢?台商中巨大、寶成、鴻海結合台灣的技術、行銷與管理,以及中國的人力、土地與市場,創造了自行車、運動鞋、連接器的世界第一。今天台商生產的筆記型電腦占世界銷售量的三分之二,但其中有九成在中國組裝生產。</P>
<P>何況台商不去中國,外商依然會去中國,如奇美在中國擴展受阻,就助長了韓國LG集團在中國的擴展,後來居上,即將超越奇美成為ABS世界最大的供應商。台灣八吋晶圓廠遲不開放去中國,就讓中芯乘隙坐大,形成對台積電、聯電矽晶圓代工業務的威脅。台灣封測廠不能去中國,美、韓封測廠均已登陸,Intel 近日宣布投資四點五億美元在中國成都興建第五座工廠。二○○四年國外直接投資到中國達六四○億美元,居世界之冠。</P>
<P>中國經濟發展,不會因為台灣的戒急用忍或閉關自守而停止。中國經濟的成長,帶動了世界經濟的繁榮,台灣原居於最有利的人文、地理、語言、文化的優勢,享有最大的經濟利益,中國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機會與腹地。目前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佔台灣出口的三分之一;自一九九三年以來,每年台灣對中國貿易順差都超過台灣總出超。</P>
<P>愛台灣應以台灣的利益為優先,台商在世界各地開疆闢土,不僅壯大了自己,也是在厚植國力,台灣的命脈在經濟。任何無法取得國際認同、社會共識,又會製造兩岸緊張的政治主張都是徒勞無異,只會傷害到台灣生存的命脈—經濟。</P>
<P>我們同情奇美對現實的無奈,這又何嘗不是台灣處境的寫照呢?三二六向中國嗆聲,宣洩了台灣人的情緒之後,還是要回到現實面,務實的處理兩岸關係,為台灣謀取最大的利益。

【2005/03/28 聯合報】</P>
<P> 誰綁架了許文龍? </P><P> </P><P>對綠色陣營來說,許文龍退休感言的「一中告白」,恐怕比遊行現場那顆巨大多刺的紅色海膽還要驚心。有些人表示理解,有些人罵他為虎作倀,有些人則認為他被「綁架」了。</P><P>誰綁架了許文龍呢?是霸道又不擇手段的中共嗎?還是他一手創辦的奇美王國的夥伴及接班人?許文龍選在敏感時刻作一反平日形象的表態,很難想像是出於自願;但如果眼見企業受到自己牽累,一個企業家難道能坐視不理嗎?因此,許文龍如果說是為了奇美數萬員工發表那紙感言,他獨自垂釣時,恐會感到形勢比人強吧!</P><P>再說,如果近幾年兩岸經濟優勢的易主,讓許文龍發出「台灣經濟離不開大陸」的喟嘆,一個企業家誠實面對市場變遷的現實,不也是相當理性的選擇嗎?此時,不准他當個務實的生意人、卻要求他做個執著的政治人,那些綠色道友不也在「綁架」許文龍嗎?</P><P>變的何止許文龍,張榮發和一些本土企業家近年也都悄悄改變了言行和立場。他們的變,和陳水扁最近放棄「正名制憲」回到中華民國的軌道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果主客觀形勢都發生變化,還自以為站在世界的中央,那才虛幻。許文龍說他主張兩岸三通多年,但外界對他的告白仍如此震驚,這豈不好笑!綠色企業家能面對自己的轉變,外界難道不能面對他的轉變?</P><P>奇美企業形容,許文龍這算是還給奇美「一張白紙」;同樣的,獨派戰友能不能也還給許文龍和其他企業家一張白紙,讓他們對未來的生存能有選擇的自由。

【2005/03/28 聯合報】</P>
哈哈!!!
<P>老杨读过了</P><P>文章都不错</P>
政策是对的。
以为1篇“感言”就可以把过去的事抹去了  哼哼  早着哪!!
<P>奇美的外资大股东之一就是日本三菱,三菱公司是个什么东东,大家都知道了吧?</P>
要我就弄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