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超美国 成第一制造大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51:07
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超美国 成第一制造大国

2013-01-20 22:11:28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19日举行的财经中国年会上表示,中国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了20万亿人民币。这已经是中国连续第三年超过美国成爲全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李毅中说,“目前我国的工业从增加值来说实事求是讲已经超过了美国,前年工业增加值18.8万亿人民币,去年增长了10%,昨天统计局数字有一个增长的幅度,没有绝对数字,大概算了一下18.8×1.1,超过了20万亿人民币,所以我们是全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这确实很不容易。”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我国的工业从增加值来说实事求是讲已经超过了美国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産总值(GDP),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産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産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産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産总值的贡献。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産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産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産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産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産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的工业增加值2010年第一次超过美国。该年,中国工业增加值23742亿美元(约14.7万亿人民币),美国爲22063亿美元,中国超过美国1679亿美元。201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9196亿美元,是美国的1.23倍。

落后産能占15%-20%
李毅中还指出,我国産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落后産能占到15%-20%,需要加快淘汰,部分行业産能严重过剩。
李毅中说,我国的工业门类齐全,总量很大,但突出的问题是多个行业的经济技术指标和国际先进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他说,“我介绍一个指标叫做工业增加值率,分子是工业增加值,分母是营业收入,一除得出工业增加值率。我们生産一个産品卖了100元,它的增加值只有26.5元,增加值率26.5%。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6.5%,而发达国家是35%到40%,我们差了10个百分比,这个指标最能说明我们的量够大,但是你的效应和你的质量不高。”
李毅中说,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産业,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http://www.guancha.cn/Macroeconomy/2013_01_20_121963.shtml
观察者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超美国 成第一制造大国

2013-01-20 22:11:28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19日举行的财经中国年会上表示,中国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了20万亿人民币。这已经是中国连续第三年超过美国成爲全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李毅中说,“目前我国的工业从增加值来说实事求是讲已经超过了美国,前年工业增加值18.8万亿人民币,去年增长了10%,昨天统计局数字有一个增长的幅度,没有绝对数字,大概算了一下18.8×1.1,超过了20万亿人民币,所以我们是全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这确实很不容易。”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我国的工业从增加值来说实事求是讲已经超过了美国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産总值(GDP),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産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産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産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産总值的贡献。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産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産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産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産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産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的工业增加值2010年第一次超过美国。该年,中国工业增加值23742亿美元(约14.7万亿人民币),美国爲22063亿美元,中国超过美国1679亿美元。201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9196亿美元,是美国的1.23倍。

落后産能占15%-20%
李毅中还指出,我国産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落后産能占到15%-20%,需要加快淘汰,部分行业産能严重过剩。
李毅中说,我国的工业门类齐全,总量很大,但突出的问题是多个行业的经济技术指标和国际先进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他说,“我介绍一个指标叫做工业增加值率,分子是工业增加值,分母是营业收入,一除得出工业增加值率。我们生産一个産品卖了100元,它的增加值只有26.5元,增加值率26.5%。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6.5%,而发达国家是35%到40%,我们差了10个百分比,这个指标最能说明我们的量够大,但是你的效应和你的质量不高。”
李毅中说,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産业,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http://www.guancha.cn/Macroeconomy/2013_01_20_121963.shtml
观察者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6.5%,而发达国家是35%到40%,我们差了10个百分比,这个指标最能说明我们的量够大,但是你的效应和你的质量不高。”
——问题是,只要我国依然还是以增值税作为主要税收来源,那么工业增加值率就永远上不去。道理很简单,多报增加值你就得多交税。根据我接触的企业的经验看,几乎所有企业都恨不能上报工业增加值为0,哪怕是最景气的年份也这样。
jnzx2 发表于 2013-1-29 10:54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6.5%,而发达国家是35%到40%,我们差了10个百分比,这个指标最能说明我们的量够大, ...
但是,反过来,正是有增值税防伪税控体系的存在,偷税的难度比较大。工业增加值也容易复核吧?
dhfaaa 发表于 2013-1-29 11:08
但是,反过来,正是有增值税防伪税控体系的存在,偷税的难度比较大。工业增加值也容易复核吧?
工业增加值容易复核?现实是,我接触的企业,很多都是统计部门强行制定一个增加值率——比如20%,然后税收部门就拿着这个数据来收税。然后大量企业就哭诉说它们其实远没有这么高的增加值啦,税收太重企业要生存不下去啦,职工的工资发不下去啦,等等。然后我一看,企业后面的空地上正在建设新厂房,上新产能——而且这些企业往往又继续哭诉现在招工招不到啦。土地不够没法扩充产能啦等问题
jnzx2 发表于 2013-1-29 11:45
工业增加值容易复核?现实是,我接触的企业,很多都是统计部门强行制定一个增加值率——比如20%,然后税收 ...
统计部门强行制定一个增加值率——比如20%,然后税收部门就拿着这个数据来收税。??
--------------

增值税率是统计部门定的?
我是搞工业统计的,这个数据,看看就好了,别太当真。
dhfaaa 发表于 2013-1-29 12:04
统计部门强行制定一个增加值率——比如20%,然后税收部门就拿着这个数据来收税。??
--------------

...
理论上来讲,是应该按实际情况计算得出.事实上,很多地方都是统计部门按行业制定的.
卡梅伦 发表于 2013-1-29 12:04
我是搞工业统计的,这个数据,看看就好了,别太当真。
也不能说不当真,只要你真能按这个工业增加值收到税,那就说明现实中至少有这么多增加值——也许更多.
jnzx2 发表于 2013-1-29 12:07
也不能说不当真,只要你真能按这个工业增加值收到税,那就说明现实中至少有这么多增加值——也许更多.
不多说,年报表搞得我头痛呢,来CD散散心的。你要这么认为也是件好事,我就不去否认你说的了,虽然你这句话其实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搞清。我一直是这么个观点:这世界没有那么好,也没那么糟。这个观念支撑着我现在还做这份工作,呵呵
jnzx2 发表于 2013-1-29 12:06
理论上来讲,是应该按实际情况计算得出.事实上,很多地方都是统计部门按行业制定的.
以我对各类工业企业的了解,在防伪税控这个大杀器面前,偷漏增值税的难度是很高的。尤其是大中型企业。
所以即便没有特别的要求,大中型企业的一般也会接近于20%,就是17%的增值税+1-2%教育附加费、防汛费。

“防伪税控”这个制度创新,确实改写了中国的经济史。
卡梅伦 发表于 2013-1-29 12:23
不多说,年报表搞得我头痛呢,来CD散散心的。你要这么认为也是件好事,我就不去否认你说的了,虽然你这句 ...
1、“这世界没有那么好,也没那么糟”——这也是我的观点。
2、我不认这是好事,我只是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这是最不坏的办法”而已。
3、我不明白我究竟没搞清楚什么常识,请指教,谢谢。
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很高,美国的工业基本面依旧稳定,难缠的国家
dhfaaa 发表于 2013-1-29 12:26
以我对各类工业企业的了解,在防伪税控这个大杀器面前,偷漏增值税的难度是很高的。尤其是大中型企业。
...
没有用的——你只能查到表内的部分,表外部分是查不到的。
dhfaaa 发表于 2013-1-29 12:26
以我对各类工业企业的了解,在防伪税控这个大杀器面前,偷漏增值税的难度是很高的。尤其是大中型企业。
...
人家说的20%是增加值率,你说的是税率。两码事。
jnzx2 发表于 2013-1-29 12:39
没有用的——你只能查到表内的部分,表外部分是查不到的。
表外部分?啥意思?
不开增值税发票的部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不开增值税发票产品能有多少?
统计部门强行制定一个增加值率——比如20%,然后税收部门就拿着这个数据来收税。
jnzx2 发表于 2013-1-29 12:38
1、“这世界没有那么好,也没那么糟”——这也是我的观点。
2、我不认这是好事,我只是认为“在现有条件 ...
没有想到你会继续回复我。
对于你说的第二点,可能是我文句产生了歧义,其实我想说的是:(你要这么认为)也是件好事,主语不是“你”。
对于第三点,我真不想多说,统计是复杂的过程,在我国,牵涉到多方利益(就不多展开了)。要说“常识”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企业的统计员是不要报“增加值”这么个数据的,统计上的增加值和增值税的关联也不是这么回事……好了,眯一会,下午还要继续面对一堆橡皮泥一样的数字
jnzx2 发表于 2013-1-29 12:39
没有用的——你只能查到表内的部分,表外部分是查不到的。
对税务部门来说只有查不查的问题,没有查不到的问题。
除非把生产基地设在火星。。
jnzx2 发表于 2013-1-29 10:54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6.5%,而发达国家是35%到40%,我们差了10个百分比,这个指标最能说明我们的量够大, ...
问题是,只要我国依然还是以增值税作为主要税收来源,那么工业增加值率就永远上不去
=================================================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以增值税作为主要税收来源,那么就注定TB会大力发展制造业.最后TB一定是得实惠的.
制造水平也第一就更好了
卡梅伦 发表于 2013-1-29 12:04
我是搞工业统计的,这个数据,看看就好了,别太当真。
你觉得失真在哪个地方?


工业的平均增加值率确实是统计部门给定的,一般每年定一次,报上一级统计部门审定后使用。

我们国家的统计指标体系是从前苏联学来的MPS体系,后来为了和国际接轨,才引入SNA体系的核算方法。所以到现在很多地方统计月报当中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还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这类属于MPS体系的指标。

各个地方根据产业结构不同,工业增加值率本就有一定差别,不过大体说来,都在20-35%之间,工业发达地区低一些,欠发达地区高一些,另外就是像烟草、酒类这些行业的增加率是比较高的。

要注意到,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快报数据,多半采用的是“测算”,而不是严格按照GDP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的,好处是步骤简单、方法固定,只需要每月汇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然后根据核定的增加值率就可以得到当月的规模工业增加值,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不够准确,因为核定的平均增加值率是静态的,但是实际当中由于各行业发展速度不同,平均增加值率是动态变化的,尤其是某些行业的增加率大大高于或低于平均增加率,它们的增长或者下降幅度较大的话,很容易使核定的平均增加值率失真较多,从而使工业增加值数据出现一定的偏离。

所以GDP核算当中的工业增加值就不采用“测算”的方法,而是采用价格缩减法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长速度,同时不再发布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这是为了避免不同统计方法造成的数据前后不一致,因为月度快报数据多是测算法得到,衔接上存在问题。

现在随便一个经济总量规模中等的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是上千家,统计部门是没有能力逐一进行月度、年度统计调查的。这几年为了提高数据质量,除了定期进行经济普查外,也要结合工业用电量、货物运输量、税收等相关指标对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不过这些指标毕竟只是某一方面的指标,都有局限性,只能作为审核数据的参照。要提高数据质量还得从数据的来源和核算方法上入手才行。

以我对现行统计数据的了解,其实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可能还是相对贴近实际一些的,最闹不准的是那些抽样调查测算的数据,比如规模以下工业,历来被认为水分较大。还有就是第三产业部分行业的统计很不完善,由于可供核算的基础资料严重不足,目前只能通过相关业务价值量指标进行推算。比如说金融业,目前金融业增加值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和证券交易额总量和增长速度推算的,这中间很有问题,因为这些业务量指标和增加值的线性相关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证明,而在季度核算中为了保证数据出炉的时效性只用银行业存贷款增速指标推算增加值,没考虑证券和保险业。

因而,目前我国统计数据的一些问题,不完全是人为异常干预导致的,统计方法本身也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如果有问题的话,主要是出在统计本身,也就是业务范畴之内的问题。地方上的数据虚报和瞒报现象都有,越往基层数据的可靠性越低一些,也有到了地市一级还明目张胆大幅做假数据的,比如粤北某市,前些年连续X年GDP增速全省第一,结果2011年数据下来,相比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两项数据被削减了一半左右,GDP也削减了15%以上,增长速度也是全省倒数,充分说明那几年所谓的GDP增速全省第一全是作假作出来的,一点事实依据都没有。在市一级,为了排名好看、领导政绩啥的,在核算数据的基础上总量添几亿十几亿、增长多个点,也看不出来什么实际影响,但是不能完全罔顾事实的瞎编,明明发展乏力硬给造出个全省第一、全市第一,那就太离谱太过分了。

所以对于全国或者地方的GDP数据,不必去纠结增长速度到底是9.8%还是10.2%,总量到底是1.24万亿还是1.27万亿,那个意义不大,不过发展的趋势好坏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工业的平均增加值率确实是统计部门给定的,一般每年定一次,报上一级统计部门审定后使用。

我们国家的统计指标体系是从前苏联学来的MPS体系,后来为了和国际接轨,才引入SNA体系的核算方法。所以到现在很多地方统计月报当中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还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这类属于MPS体系的指标。

各个地方根据产业结构不同,工业增加值率本就有一定差别,不过大体说来,都在20-35%之间,工业发达地区低一些,欠发达地区高一些,另外就是像烟草、酒类这些行业的增加率是比较高的。

要注意到,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快报数据,多半采用的是“测算”,而不是严格按照GDP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的,好处是步骤简单、方法固定,只需要每月汇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然后根据核定的增加值率就可以得到当月的规模工业增加值,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不够准确,因为核定的平均增加值率是静态的,但是实际当中由于各行业发展速度不同,平均增加值率是动态变化的,尤其是某些行业的增加率大大高于或低于平均增加率,它们的增长或者下降幅度较大的话,很容易使核定的平均增加值率失真较多,从而使工业增加值数据出现一定的偏离。

所以GDP核算当中的工业增加值就不采用“测算”的方法,而是采用价格缩减法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长速度,同时不再发布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这是为了避免不同统计方法造成的数据前后不一致,因为月度快报数据多是测算法得到,衔接上存在问题。

现在随便一个经济总量规模中等的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是上千家,统计部门是没有能力逐一进行月度、年度统计调查的。这几年为了提高数据质量,除了定期进行经济普查外,也要结合工业用电量、货物运输量、税收等相关指标对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不过这些指标毕竟只是某一方面的指标,都有局限性,只能作为审核数据的参照。要提高数据质量还得从数据的来源和核算方法上入手才行。

以我对现行统计数据的了解,其实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可能还是相对贴近实际一些的,最闹不准的是那些抽样调查测算的数据,比如规模以下工业,历来被认为水分较大。还有就是第三产业部分行业的统计很不完善,由于可供核算的基础资料严重不足,目前只能通过相关业务价值量指标进行推算。比如说金融业,目前金融业增加值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和证券交易额总量和增长速度推算的,这中间很有问题,因为这些业务量指标和增加值的线性相关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证明,而在季度核算中为了保证数据出炉的时效性只用银行业存贷款增速指标推算增加值,没考虑证券和保险业。

因而,目前我国统计数据的一些问题,不完全是人为异常干预导致的,统计方法本身也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如果有问题的话,主要是出在统计本身,也就是业务范畴之内的问题。地方上的数据虚报和瞒报现象都有,越往基层数据的可靠性越低一些,也有到了地市一级还明目张胆大幅做假数据的,比如粤北某市,前些年连续X年GDP增速全省第一,结果2011年数据下来,相比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两项数据被削减了一半左右,GDP也削减了15%以上,增长速度也是全省倒数,充分说明那几年所谓的GDP增速全省第一全是作假作出来的,一点事实依据都没有。在市一级,为了排名好看、领导政绩啥的,在核算数据的基础上总量添几亿十几亿、增长多个点,也看不出来什么实际影响,但是不能完全罔顾事实的瞎编,明明发展乏力硬给造出个全省第一、全市第一,那就太离谱太过分了。

所以对于全国或者地方的GDP数据,不必去纠结增长速度到底是9.8%还是10.2%,总量到底是1.24万亿还是1.27万亿,那个意义不大,不过发展的趋势好坏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美国GDP组成,80%是第三产业(服务业),1%是第一产业(农业),19%是第二产业(工业)。GDP虽然高过中国,但是含许多没什么用的如律师业,国会游説业。美国医疗也是出名的花钱多,效果差的产业。
美国1890年代就超过英国了,继续保持50年的发展国力才全面超越英国。
兔子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