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展新型特殊无人机 监视中国导弹发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55:17
近日,日本方面宣称,已经计划在下一财年的预算中申请30亿日元(约合3730万美元),用于发展一种“特殊的无人机系统”。这种无人机可在13500米高空连续飞行22小时,可以比目前的陆基雷达、海上“宙斯盾”系统和空中反导预警卫星早一步探测到敌方发射的弹道导弹。

而美国军事专家透露,如果这种无人机配备了雷声公司此前研发的反导型AIM-120型空空导弹,那么它将成为终极反导武器,而日本发展这种无人机显然是朝着中国来的。

朝鲜射星失败令日本产生隐忧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防卫省计划发展一种先进的无人机,根据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无人机能够比目前的侦察预警系统更早地探测到弹道导弹。这种由日本自身发展的情报搜集无人机将配备超级敏感的红外传感器,以便能在较低的高度探测并追踪到弹道导弹。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决定研发这种无人机是因为今年4月朝鲜发射卫星。当时日本未能追踪到发射运载火箭的信号,但实际情况是,朝鲜发射的这枚运载火箭并没有上升到侦察设施所能监测的高度。

《读卖新闻》的文章称,日本防卫省决定加强监视能力,主要是因为担心未来朝鲜发射弹道导弹,以及中国在军力建设上加快了步伐。日本防卫省已经在下一个财年度拿出30亿日元,用于今后四年对该型无人机的研发。

目前,日本方面利用陆基雷达和宙斯盾驱逐舰来探测导弹的发射,同时也依赖于美军早期预警卫星传来的数据。然而,这套系统只能够探测发射后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导弹。美国军事专家迈克尔·科尔表示,日本计划发展的这种无人机能够在13500米高空飞行,可以探测日本附近海域上空低高度目标的活动。由于无人机不需要考虑驾驶员操作问题,日本军方期望这种无人机能够在空中不间断地巡逻22小时。

日本防卫省计划在下一个财年拿出一个该型无人机原型机的设计方案。一旦原型机完成,他们就可以进行强度和其他测试。根据日本军方的设想,将在2020财年实现这种反导预警机的部署。日本防卫省的消息人士称,这种超敏感性红外传感器(主要用于进行红外探测)的研发工作基本已经完成。

迈克尔·科尔称,这款无人机的部署将使得日本可以在更早的阶段对来袭导弹实施拦截。因为,它可以在导弹发射后的最初阶段进行追踪,这对于一般的导弹预警卫星来说是有难度的。即使导弹在发射后失败,这种无人机也能够探测到。

日本防卫省表示,该无人机还可以担负其他角色。这些用途包括海上监视,例如监控中国海军在东海的活动,以及对某一片区域进行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信息搜集,有消息称东京电力公司报废的福岛1号核电站目前仍对周边产生放射性污染。

在助推阶段实施拦截

对于反导而言,在导弹的助推阶段就锁定目标有几个优势。首先,从一般经验看,导弹在这个阶段并没有实施机动,而且释放出非常高的红外信号。其次,在助推上升阶段,导弹飞行的速度也比重返大气层阶段要慢很多,理论上在这个时期采用动能拦截可以更容易成功。第三,在空中飞行的监视飞机可以更加接近对方的发射地点,这样就减轻了对中段拦截器的时间和高能量要求。目前陆基和海基部署的拦截导弹都比较大型化,所以此举将使拦截弹更加小型化,成本也得以下降,而且能够更快地实现拦截。最为重要的是,在助推阶段摧毁一枚弹道导弹,意味着这一拦截行动发生在敌人的领土之上,而不是在其空中。

迈克尔·科尔认为,“在发射阶段就摧毁弹道导弹”,这需要很强的判断力。而这一行动实际上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其发射地点毕竟在敌方的领土范围内。而且如果敌方空域有非常强的防空系统予以保护,那么利用飞机来摧毁刚刚发射的弹道导弹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

采用传统有人驾驶飞机来实施助推阶段拦截弹道导弹,例如雷声公司空基网络中心战所想象的那样,其成本高得令人畏惧,首先不得不考虑的是要冒着牺牲飞行员和损失战斗机的风险。然而,隐身性能更强的无人机可以令实施导弹拦截的一方更容易在敌人未察觉的情况下渗透至敌方空域,然后无人机可在距离导弹发射地更近的空域巡逻(与常规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因而这也提高了利用空基网络中心战武器拦截弹道导弹的机会和可能性。倘若日本这种无人机有足够的长航时飞行能力,未来监视中国导弹发射活动不是没有可能。

迈克尔·科尔认为,正因为这是一种潜在的、成本相对较低的手段,其他目前仍被弹道导弹攻击阴影所笼罩的国家(如韩国、以色列等),可能都对此十分有兴趣,甚至有可能决定紧随其后展开研究。

空中反导拦截武器已经存在

日本的这个想法其实并不是最新的,雷声公司早就提出过这一方案。雷声公司强调现代战争正在创造出新的无人作战平台的可能性,而其挂载具备反导能力的空空导弹才是最知名的武器。

日本这款无人机目前还不知道是否能拥有足够的挂载能力来携带空空导弹,例如西方军事专家多次提到的改进型AIM-120空对空导弹,该导弹第二阶采取液体燃料推进系统。这种改进型AIM-120被认为可以作为一种空中发射导弹拦截武器。

据美国《航空周刊》介绍,雷声公司所说的网络中心机载防御单元 (NCADE)是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IM-120的反导改进型,主要用于攻击处于助推段、上升段或飞行终段的短/中程弹道导弹。雷声公司在2007年就完成了推进系统和导引头的验证试验。

随后在2010年,美国利用首个驻冲绳的F-15C战机联队,进行了这种反导型AIM-120导弹的发射试验。由于F-15C战机配备了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系统中较为老式的型号,这种由美国雷声公司设计的雷达从根本上增加了战机的雷达扫描范围,水平或垂直作用距离从50英里(约合80公里)提升到了大约150英里(约合241公里),战斗机能够及时探测到小的隐身目标,从而发射特殊设计的AIM-120C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RAAM)拦截巡航导弹。当时就有日本媒体分析称,美军此举显然是为了在必要时刻拦截中国二炮导弹部队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航空周刊》的文章认为,更多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驻扎到冲绳基地后,进一步强化了现有的反导力量。因为部署在日本最南端的空军基地,使其担负的作战区域延伸到了距离中国不到20英里(约合32公里)的范围。一旦无人机配备这种反导型空空导弹,其作战效用将大大增强。因此,为了使自己的计划切实可行,迈克尔·科尔认为,日本之后需要完成的工作是将这种无人机形成网络化,然后在朝鲜附近空域24小时飞行,对其导弹活动展开监视。
http://news.qq.com/a/20121110/000684.htm近日,日本方面宣称,已经计划在下一财年的预算中申请30亿日元(约合3730万美元),用于发展一种“特殊的无人机系统”。这种无人机可在13500米高空连续飞行22小时,可以比目前的陆基雷达、海上“宙斯盾”系统和空中反导预警卫星早一步探测到敌方发射的弹道导弹。

而美国军事专家透露,如果这种无人机配备了雷声公司此前研发的反导型AIM-120型空空导弹,那么它将成为终极反导武器,而日本发展这种无人机显然是朝着中国来的。

朝鲜射星失败令日本产生隐忧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防卫省计划发展一种先进的无人机,根据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无人机能够比目前的侦察预警系统更早地探测到弹道导弹。这种由日本自身发展的情报搜集无人机将配备超级敏感的红外传感器,以便能在较低的高度探测并追踪到弹道导弹。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决定研发这种无人机是因为今年4月朝鲜发射卫星。当时日本未能追踪到发射运载火箭的信号,但实际情况是,朝鲜发射的这枚运载火箭并没有上升到侦察设施所能监测的高度。

《读卖新闻》的文章称,日本防卫省决定加强监视能力,主要是因为担心未来朝鲜发射弹道导弹,以及中国在军力建设上加快了步伐。日本防卫省已经在下一个财年度拿出30亿日元,用于今后四年对该型无人机的研发。

目前,日本方面利用陆基雷达和宙斯盾驱逐舰来探测导弹的发射,同时也依赖于美军早期预警卫星传来的数据。然而,这套系统只能够探测发射后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导弹。美国军事专家迈克尔·科尔表示,日本计划发展的这种无人机能够在13500米高空飞行,可以探测日本附近海域上空低高度目标的活动。由于无人机不需要考虑驾驶员操作问题,日本军方期望这种无人机能够在空中不间断地巡逻22小时。

日本防卫省计划在下一个财年拿出一个该型无人机原型机的设计方案。一旦原型机完成,他们就可以进行强度和其他测试。根据日本军方的设想,将在2020财年实现这种反导预警机的部署。日本防卫省的消息人士称,这种超敏感性红外传感器(主要用于进行红外探测)的研发工作基本已经完成。

迈克尔·科尔称,这款无人机的部署将使得日本可以在更早的阶段对来袭导弹实施拦截。因为,它可以在导弹发射后的最初阶段进行追踪,这对于一般的导弹预警卫星来说是有难度的。即使导弹在发射后失败,这种无人机也能够探测到。

日本防卫省表示,该无人机还可以担负其他角色。这些用途包括海上监视,例如监控中国海军在东海的活动,以及对某一片区域进行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信息搜集,有消息称东京电力公司报废的福岛1号核电站目前仍对周边产生放射性污染。

在助推阶段实施拦截

对于反导而言,在导弹的助推阶段就锁定目标有几个优势。首先,从一般经验看,导弹在这个阶段并没有实施机动,而且释放出非常高的红外信号。其次,在助推上升阶段,导弹飞行的速度也比重返大气层阶段要慢很多,理论上在这个时期采用动能拦截可以更容易成功。第三,在空中飞行的监视飞机可以更加接近对方的发射地点,这样就减轻了对中段拦截器的时间和高能量要求。目前陆基和海基部署的拦截导弹都比较大型化,所以此举将使拦截弹更加小型化,成本也得以下降,而且能够更快地实现拦截。最为重要的是,在助推阶段摧毁一枚弹道导弹,意味着这一拦截行动发生在敌人的领土之上,而不是在其空中。

迈克尔·科尔认为,“在发射阶段就摧毁弹道导弹”,这需要很强的判断力。而这一行动实际上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其发射地点毕竟在敌方的领土范围内。而且如果敌方空域有非常强的防空系统予以保护,那么利用飞机来摧毁刚刚发射的弹道导弹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

采用传统有人驾驶飞机来实施助推阶段拦截弹道导弹,例如雷声公司空基网络中心战所想象的那样,其成本高得令人畏惧,首先不得不考虑的是要冒着牺牲飞行员和损失战斗机的风险。然而,隐身性能更强的无人机可以令实施导弹拦截的一方更容易在敌人未察觉的情况下渗透至敌方空域,然后无人机可在距离导弹发射地更近的空域巡逻(与常规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因而这也提高了利用空基网络中心战武器拦截弹道导弹的机会和可能性。倘若日本这种无人机有足够的长航时飞行能力,未来监视中国导弹发射活动不是没有可能。

迈克尔·科尔认为,正因为这是一种潜在的、成本相对较低的手段,其他目前仍被弹道导弹攻击阴影所笼罩的国家(如韩国、以色列等),可能都对此十分有兴趣,甚至有可能决定紧随其后展开研究。

空中反导拦截武器已经存在

日本的这个想法其实并不是最新的,雷声公司早就提出过这一方案。雷声公司强调现代战争正在创造出新的无人作战平台的可能性,而其挂载具备反导能力的空空导弹才是最知名的武器。

日本这款无人机目前还不知道是否能拥有足够的挂载能力来携带空空导弹,例如西方军事专家多次提到的改进型AIM-120空对空导弹,该导弹第二阶采取液体燃料推进系统。这种改进型AIM-120被认为可以作为一种空中发射导弹拦截武器。

据美国《航空周刊》介绍,雷声公司所说的网络中心机载防御单元 (NCADE)是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IM-120的反导改进型,主要用于攻击处于助推段、上升段或飞行终段的短/中程弹道导弹。雷声公司在2007年就完成了推进系统和导引头的验证试验。

随后在2010年,美国利用首个驻冲绳的F-15C战机联队,进行了这种反导型AIM-120导弹的发射试验。由于F-15C战机配备了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系统中较为老式的型号,这种由美国雷声公司设计的雷达从根本上增加了战机的雷达扫描范围,水平或垂直作用距离从50英里(约合80公里)提升到了大约150英里(约合241公里),战斗机能够及时探测到小的隐身目标,从而发射特殊设计的AIM-120C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RAAM)拦截巡航导弹。当时就有日本媒体分析称,美军此举显然是为了在必要时刻拦截中国二炮导弹部队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航空周刊》的文章认为,更多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驻扎到冲绳基地后,进一步强化了现有的反导力量。因为部署在日本最南端的空军基地,使其担负的作战区域延伸到了距离中国不到20英里(约合32公里)的范围。一旦无人机配备这种反导型空空导弹,其作战效用将大大增强。因此,为了使自己的计划切实可行,迈克尔·科尔认为,日本之后需要完成的工作是将这种无人机形成网络化,然后在朝鲜附近空域24小时飞行,对其导弹活动展开监视。
http://news.qq.com/a/20121110/000684.htm
先打掉无人机不就完了么,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基本都没啥机动性可言,最大航速也低得可怜,升限还只有1万多……对老八来说都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