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六号火箭将从他们手中腾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24:19


长征六号火箭将从他们手中腾飞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2/07/11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805所长征六号火箭研制团队

  为了研制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一群充满活力的航天人聚在一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攻关和相关试验验证工作,为型号转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群年轻人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805所。在2008年刚开始这个型号研制的时候,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28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已经成为他们破除万难的法宝。

  在“一张白纸”上勾画蓝图

  长征六号火箭是以液氧煤油发动机为主动力的新一代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具有可靠性高、任务适应性强、发射周期短、成本低、无毒无污染、具备可扩展能力等特点,主要完成小型航天器快速发射任务。

  型号研制之初,大部分团队成员都没有现役型号的研制经验,而长征六号火箭上由于采用了诸多新技术,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任务紧迫艰巨。

  万事开头难,这支团队就这样开始了艰苦的论证工作。大家充分利用手头的各类资料和以往参与研发的经验,边干边钻研,设计了多种方案进行反复论证。仅火箭二子级构型论证,就设计了三个方案,并对每个方案的多项指标逐一进行了论证、比较,最后定型。

  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入论证,2008年12月,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顺利通过总装机关组织的立项评审,并于2009年8月正式立项。

  攻克12项重大关键技术

  长征六号火箭的顺利立项,给大家心里注入了新的动力,但要把方案转化成工程实物,实现简易快速发射等要求,难度极大。

  在方案细化设计初期,总体部门对整个技术状态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梳理,最终确定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与现役火箭相比,长征六号一级发动机一级液氧贮箱采用自生增压方式,这种增压气体含一定杂质的自生增压方案,属于一项新关键技术,在国内外属首次使用。采用这种方案后能省去一套增压供配气装置,结构和操作都能简单不少,减少了质量隐患。

  从2009年开始,增压输送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张亮带领增压输送系统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技术攻关。因为试验复杂、安全要求高,致使试验设备的生产时间非常长,直至2010年7月,试验才正式开始。

  试验一做就是6个多月。由于试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成本又高,大家非常谨慎,反复练习,熟练配合,确保试验时各项操作耗时精确到秒。大家白天坚守在试验岗位上,晚上回所里加班分析数据。张亮说:“试验难度大、周期紧,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被我们一一解决了。”

  对于研制团队来说,从方案到初样研制,在每个时间节点上都留下了踏实的脚印,12项重大关键技术也被他们一一攻克。

  漫漫研制路奉献当先

  团队成员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长征六号火箭顺利实现首飞。为此,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默默奉献。

  比如缪五兵,在某试验总装的近两个月时间中,他每天要在4层楼高的试验塔架上下十几个来回,跟踪系统安装的整个过程。由于窗户要求关闭,在上海夏日近40度的高温条件下,整个空间里异常闷热,每天下来,缪五兵背上都是一层盐

  为了照顾已经怀孕的妻子,苟永杰晚上下班先回家为妻子做好晚饭,再回所里加班;张亮因为工作繁忙,只能将幼女送回福建的老家,偶尔抽空回家才能见上一眼……

  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火箭一旦研制、首飞成功,还将大大推动小型航天器发展与应用。正如火箭副总设计师丁秀峰所说:“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我们有信心,不管过程多么曲折,我们一定会成功。”(范晴云)  

长征六号火箭将从他们手中腾飞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2/07/11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805所长征六号火箭研制团队

  为了研制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一群充满活力的航天人聚在一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攻关和相关试验验证工作,为型号转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群年轻人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805所。在2008年刚开始这个型号研制的时候,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28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已经成为他们破除万难的法宝。

  在“一张白纸”上勾画蓝图

  长征六号火箭是以液氧煤油发动机为主动力的新一代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具有可靠性高、任务适应性强、发射周期短、成本低、无毒无污染、具备可扩展能力等特点,主要完成小型航天器快速发射任务。

  型号研制之初,大部分团队成员都没有现役型号的研制经验,而长征六号火箭上由于采用了诸多新技术,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任务紧迫艰巨。

  万事开头难,这支团队就这样开始了艰苦的论证工作。大家充分利用手头的各类资料和以往参与研发的经验,边干边钻研,设计了多种方案进行反复论证。仅火箭二子级构型论证,就设计了三个方案,并对每个方案的多项指标逐一进行了论证、比较,最后定型。

  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入论证,2008年12月,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顺利通过总装机关组织的立项评审,并于2009年8月正式立项。

  攻克12项重大关键技术

  长征六号火箭的顺利立项,给大家心里注入了新的动力,但要把方案转化成工程实物,实现简易快速发射等要求,难度极大。

  在方案细化设计初期,总体部门对整个技术状态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梳理,最终确定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与现役火箭相比,长征六号一级发动机一级液氧贮箱采用自生增压方式,这种增压气体含一定杂质的自生增压方案,属于一项新关键技术,在国内外属首次使用。采用这种方案后能省去一套增压供配气装置,结构和操作都能简单不少,减少了质量隐患。

  从2009年开始,增压输送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张亮带领增压输送系统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技术攻关。因为试验复杂、安全要求高,致使试验设备的生产时间非常长,直至2010年7月,试验才正式开始。

  试验一做就是6个多月。由于试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成本又高,大家非常谨慎,反复练习,熟练配合,确保试验时各项操作耗时精确到秒。大家白天坚守在试验岗位上,晚上回所里加班分析数据。张亮说:“试验难度大、周期紧,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被我们一一解决了。”

  对于研制团队来说,从方案到初样研制,在每个时间节点上都留下了踏实的脚印,12项重大关键技术也被他们一一攻克。

  漫漫研制路奉献当先

  团队成员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长征六号火箭顺利实现首飞。为此,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默默奉献。

  比如缪五兵,在某试验总装的近两个月时间中,他每天要在4层楼高的试验塔架上下十几个来回,跟踪系统安装的整个过程。由于窗户要求关闭,在上海夏日近40度的高温条件下,整个空间里异常闷热,每天下来,缪五兵背上都是一层盐

  为了照顾已经怀孕的妻子,苟永杰晚上下班先回家为妻子做好晚饭,再回所里加班;张亮因为工作繁忙,只能将幼女送回福建的老家,偶尔抽空回家才能见上一眼……

  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火箭一旦研制、首飞成功,还将大大推动小型航天器发展与应用。正如火箭副总设计师丁秀峰所说:“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我们有信心,不管过程多么曲折,我们一定会成功。”(范晴云)  
平均28啊?太牛了
中国航天潜力巨大啊~
哈哈,航天事业的腾飞就靠这些人了
卢岛 发表于 2012-7-13 13:56
哈哈,航天事业的腾飞就靠这些人了
你们就知道看这种没用的内容,关键点全在红字中
仅火箭二子级构型论证,就设计了三个方案,并对每个方案的多项指标逐一进行了论证、比较,最后定型。
====
这个火箭二子级构型是指火箭第二级呢,还是指长六延伸构型


高手高手高高手,祝贺他们。什么时候进行首发试验?
长征六号来了,在此基础上,可以腾出人力物力进行长征九号的研发。
凭借着基础、经验、经费、年龄,长征九号还会远吗?

高手高手高高手,祝贺他们。什么时候进行首发试验?
长征六号来了,在此基础上,可以腾出人力物力进行长征九号的研发。
凭借着基础、经验、经费、年龄,长征九号还会远吗?
啥时候首飞啊?
构型问题几年前就讨论过,三种二级构型大概是指第二级的2.25/3.0/2.5米直径?
http://www.9ifly.cn/thread-882-1-1.html
倒是“增压气体含一定杂质的自生增压方案”从来没见过介绍,把部分富氧燃气压回储氧罐子里?


百度百科里这样说的
baike.baidu.com/view/1087387.html
贮箱增压按气源可分为贮气增压、自生增压和化学增压。贮气增压用贮存在高压气瓶中的气体作增压气源。自生增压是将低沸点的推进剂从泵后某处分流经换热器加热气化,或从燃气发生器抽出一部分燃气经换热器降温而获得增压气源。化学增压是在自燃推进剂的一种组元的贮箱内注入少量另一组元,在贮箱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燃气,用于增压。
--------------------------
既然是含一定杂质的增压方案,那估计就是把一部分预燃室的富氧燃气冷却后回到液氧贮箱来增压吧,杂质可能是燃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冷却后(液氮冷却?)的变成的小冰晶吧。
省了高压贮气瓶,应该能减轻一些火箭质量吧。

百度百科里这样说的
baike.baidu.com/view/1087387.html
贮箱增压按气源可分为贮气增压、自生增压和化学增压。贮气增压用贮存在高压气瓶中的气体作增压气源。自生增压是将低沸点的推进剂从泵后某处分流经换热器加热气化,或从燃气发生器抽出一部分燃气经换热器降温而获得增压气源。化学增压是在自燃推进剂的一种组元的贮箱内注入少量另一组元,在贮箱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燃气,用于增压。
--------------------------
既然是含一定杂质的增压方案,那估计就是把一部分预燃室的富氧燃气冷却后回到液氧贮箱来增压吧,杂质可能是燃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冷却后(液氮冷却?)的变成的小冰晶吧。
省了高压贮气瓶,应该能减轻一些火箭质量吧。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2-7-13 17:11
构型问题几年前就讨论过,三种二级构型大概是指第二级的2.25/3.0/2.5米直径?
http://www.9ifly.cn/thread ...


休泽尔的书里有这种增压方式的原理,没啥稀奇的。RD-253/275除了预燃室,设置了两个专用的燃气发生器,为贮箱提供增压气体,所以苏联早就有类似实践了。国内的创新说的是将类似原理运用在液氧贮箱上。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2-7-13 17:11
构型问题几年前就讨论过,三种二级构型大概是指第二级的2.25/3.0/2.5米直径?
http://www.9ifly.cn/thread ...


休泽尔的书里有这种增压方式的原理,没啥稀奇的。RD-253/275除了预燃室,设置了两个专用的燃气发生器,为贮箱提供增压气体,所以苏联早就有类似实践了。国内的创新说的是将类似原理运用在液氧贮箱上。
yyy333ddd333 发表于 2012-7-13 17:44
百度百科里这样说的
baike.baidu.com/view/1087387.html
贮箱增压按气源可分为贮气增压、自生增压和化学增 ...
要是他们能搞定超临界氦加温增压技术的话,就上这个了,可惜还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