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鳖是什么时候有了用军队去抗击自然灾害的传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6:26:01


08年抗震救灾,98年抗洪,76年唐山大地震……我鳖的这个传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49年以前鳖占区是否有自然灾害?TG是否动用军队去抗灾?
花园口炸堤坝太损了,果军逃跑速度世界第一。


==================================================

agein: 借楼主一楼一用。楼下最好能够给出具体案例,不要泛泛而谈。给出具体可考案例的本菜有小金币奖励。

08年抗震救灾,98年抗洪,76年唐山大地震……我鳖的这个传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49年以前鳖占区是否有自然灾害?TG是否动用军队去抗灾?
花园口炸堤坝太损了,果军逃跑速度世界第一。


==================================================

agein: 借楼主一楼一用。楼下最好能够给出具体案例,不要泛泛而谈。给出具体可考案例的本菜有小金币奖励。
人民军队的含义看来楼主是不太了解,自从有了这支军队,他的血脉就和人民联系在一起的,从他诞生那天起就担负起抗灾的任务了。
从诞生的时候就有啦,不像美帝那样军队是拿着枪去维持秩序的。
M-H-B 发表于 2012-6-25 19:59
从诞生的时候就有啦,不像美帝那样军队是拿着枪去维持秩序的。
第一次是什么时候?
苏区那会不就有红军在农忙时节帮忙收割,以及帮助驻地修路架桥神马的习惯么?估计那会就开始了吧,毕竟湿人民军队,人民有难岂能袖手旁观?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电影《浴血太行》中,286和129师官兵一起“打蝗虫,吃蝗虫”。。。。。。
人民军队的职责之一就是救灾,什么叫传统
刚成立的时候就会帮乡亲们收麦子做农活之类的,这算是最早的了吧,不过不太可能有什么考据
噬无者 发表于 2012-6-25 20:12
苏区那会不就有红军在农忙时节帮忙收割,以及帮助驻地修路架桥神马的习惯么?估计那会就开始了吧,毕竟湿人 ...
更确切地说本来当时就是军民一体。后来虽然军人成为独立的职业了,但是与农民血浓于水唇齿相息的传统还是保留下来了
建国后的第一次是貌似是50年(51年)?黄河大水救灾,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最早很难考证了



自卫队进地震灾区后多少人不认识这帮人是干啥的?”哦,政府派救助队来了,感谢啊TAT“



人民军队进入灾区会有这种情况?军民一家人鱼水情,谁还不认识谁?区别就在这里。
1994年,乡下老家背后的水库差点溃坝,当晚好多解放军官兵在抢险,成功堵口。
他们来自步兵第123师、本地武警支队、还有很多警察叔叔和乡镇干部,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致敬!
Oo私语 发表于 2012-6-25 20:24
更确切地说本来当时就是军民一体。后来虽然军人成为独立的职业了,但是与农民血浓于水唇齿相息的传统还是 ...
嗯,有理。来自人民,自然也会回到人民中去
国军也有救过灾,不过效果嘛
我们的军队是否有这种传统,这不重要,关键是像我们这种专制独裁的国家,在关键时刻可以一下子凝聚起一支力量而不是踢皮球让灾民遭殃而已

我是城管 发表于 2012-6-25 20:25
建国后的第一次是貌似是50年(51年)?黄河大水救灾,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1949年汛期,刚刚解放荆州的解放军战士与当地民众一道投入堵口抢险和复堤的战斗。后来就搞了荆江分洪区。
我是城管 发表于 2012-6-25 20:25
建国后的第一次是貌似是50年(51年)?黄河大水救灾,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1949年汛期,刚刚解放荆州的解放军战士与当地民众一道投入堵口抢险和复堤的战斗。后来就搞了荆江分洪区。
从诞生之日起,就由此任务。
不救灾叫做为人民服务?人民子弟兵不是白叫的
虼蚤笼 发表于 2012-6-25 21:32
1949年汛期,刚刚解放荆州的解放军战士与当地民众一道投入堵口抢险和复堤的战斗。后来就搞了荆江分洪区 ...
话说当时兔子有没有水利专家啊?
这是兔军最好的传统之一
jkli 发表于 2012-6-25 23:31
话说当时兔子有没有水利专家啊?
有很多,从清朝到民国培养的水利专家多数都留在大陆。
我们的军队是一直有着优良传统的人民军队!
各国的军队都会有参与救灾的任务的吧, 不单是TG的绝活。
这么说吧 这是军队的职责和使命 军队需要这种行动来增进军民关系 民众也需要此时军队的帮助 也可以乘此了解我们的军队
当代军队不仅面临有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同样也面临着非传统的安全威胁 以及 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当然这里面就包括有救灾
在灾难时想起解放军,这已经是中国人民的一种本能了
从老祖宗的时候开始

《史记/河渠书》

……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而粱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干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窴决河……

国军自己炸的,不跑怎么行……一是河水凶猛,二是迅速逃离犯罪现场。

人民军队是宣传队,工作队,战斗队。只要有需要,什么活都干。。。
三硝基甲苯 发表于 2012-6-26 01:43
各国的军队都会有参与救灾的任务的吧, 不单是TG的绝活。
美国国民警卫队主要是负责灾区治安警戒。分工明确是好事,但有些事情没分过工,就扯淡了。
现在有专门的抗洪部队,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动用主力部队来做这种事情。一则不专业,二则对国防安全实际上是个危害。

卡图科夫 发表于 2012-6-25 20:02
第一次是什么时候?


359旅南泥湾大生产算不算?唐山大地震算不算?国外,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是专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的
卡图科夫 发表于 2012-6-25 20:02
第一次是什么时候?


359旅南泥湾大生产算不算?唐山大地震算不算?国外,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是专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的
snowface 发表于 2012-6-26 10:50
359旅南泥湾大生产算不算?唐山大地震算不算?国外,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是专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的
恩,貌似新奥尔良的堤防就是工兵团建的。当时貌似工兵团有报告说堤防不够,要联邦政府拨款加盖,结果布什说要打仗木有小钱钱,再然后就悲剧了。

xpatrickc 发表于 2012-6-26 11:10
恩,貌似新奥尔良的堤防就是工兵团建的。当时貌似工兵团有报告说堤防不够,要联邦政府拨款加盖,结果布什 ...


现在世界通用的很多水利工程技术和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计算公式、计算机模型、数学模型、技术规范就是他们搞出来的,学水利的人没有不知道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
xpatrickc 发表于 2012-6-26 11:10
恩,貌似新奥尔良的堤防就是工兵团建的。当时貌似工兵团有报告说堤防不够,要联邦政府拨款加盖,结果布什 ...


现在世界通用的很多水利工程技术和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计算公式、计算机模型、数学模型、技术规范就是他们搞出来的,学水利的人没有不知道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
不说别的了,军队这么多训练有素的精壮汉子,不打仗的时候有灾不救,浪费啊




在古代中国也有专业“救灾兵”。譬如清代,他们的“救灾兵”,效率还是颇高的,对当年的救灾,尤其是水灾,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军自入关后,正规军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满、蒙、汉军八旗兵;另一种是绿营兵。在兵源上,八旗兵是世代军籍,绿营兵是招募而来。
绿营兵编制与八旗兵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因袭了明军建制。大体上,是以营作为军队的基层单位,每营有兵500人。除少数留驻北京的京营(又称巡捕营),隶属步军统领外,绝大多数都分驻各省。
绿营由地方上总督、巡抚、将军等统辖。由总督统辖的叫“督标”,巡抚统辖的叫“抚标”,提督统辖的叫“提标”,总兵统辖的叫“镇标”,将军统辖的叫“军标”(只有四川、新疆设置)。
除此之外,在有些地区,还没有“河标”和“漕标”。标以下设协,副将统之,协以下设营,参将、游击、守备分别统之,营以下还有讯,千总、把总、外委等分别统之。
按照清朝兵制,全国划分为十一个战略军事区,每区下辖一至数省,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为总督,不设总督的区,则由兼领提督的巡抚为最高长官;省的最高军事长官为提督或兼领提督的巡抚;省下为镇,镇的长官是总兵;镇下分协,协的长官为副将;协下设营,营的长官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营下设汛,汛的长官为千总、把总、外委千总、外委把总。
营以下分哨、司,哨司两级编制是与城守营、分防营的汛地相结合。一般来说一哨或一司的长官都领一汛,因此绿营防汛兵实际只分营、汛两级。汛虽是绿营的最基层单位,但并非是最小驻军单位,有的汛由于汛地宽广,在其下又设若干墩塘小汛或堆汛。本标驻地较为集中,一般同驻一个城镇或要隘地区,城守营和分防营则驻地极为分散,分汛布防。如江南水陆提督属下福山镇下辖的吴淞营编制官兵不过一千一百余人,却分驻吴淞炮台、县城以及三十五处汛地。湖南镇篁镇,编制士兵4107人,“分布汛塘六十七处,驻守碉卡关门哨台七百六十有九”……
政府的漕运、河道衙门,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的品级与各省巡抚一样,漕运总督如加尚书衔,与各总督一样为从一品。河道总督,清朝共设北河、南河、东河三人,北河由直隶总督兼管,南河由漕运总督兼管,东河为专任,名为河东(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亲辖军队为“漕标”,河道总督亲辖军队为“河标”。
漕标,是负责漕运的,主要是押解粮食、银两等物资,同时也有确保漕运河流畅通的职责,如果遇到旱灾严重,造成了行船不畅,他们就要组织纤夫“挽漕”,甚至亲自下去当“纤夫”。
河标,是专门负责防汛的部队,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河防安全, 出现重大灾情,他是第一批要冲上去的。他们的大体职责是:负责组织民工进行打桩、绑柳梢、堵口、清淤等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操作。
平时,主要是水情的监控,以及进行救灾物资的储备,包括防汛船只的修造、铁丝、铁钉、棕绳、石硪等物资的采购、储备,也包括在河滩种植蒲草、柳树、红荆等救灾原料。每年到了农闲水枯季节,就开始修堤坝、复堤等年度性工作。
清朝的河标与河道总督一样,许多也是“世袭”的——当然不是爵位世袭,是工作世袭,。河道总督稽曾筠家族几代人都是河道总督,河道总督高斌家里,也有几代人为河道总督。河标之中,尤其是硪工、绑梢工一些“技术岗位”,也是如此。



在古代中国也有专业“救灾兵”。譬如清代,他们的“救灾兵”,效率还是颇高的,对当年的救灾,尤其是水灾,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军自入关后,正规军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满、蒙、汉军八旗兵;另一种是绿营兵。在兵源上,八旗兵是世代军籍,绿营兵是招募而来。
绿营兵编制与八旗兵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因袭了明军建制。大体上,是以营作为军队的基层单位,每营有兵500人。除少数留驻北京的京营(又称巡捕营),隶属步军统领外,绝大多数都分驻各省。
绿营由地方上总督、巡抚、将军等统辖。由总督统辖的叫“督标”,巡抚统辖的叫“抚标”,提督统辖的叫“提标”,总兵统辖的叫“镇标”,将军统辖的叫“军标”(只有四川、新疆设置)。
除此之外,在有些地区,还没有“河标”和“漕标”。标以下设协,副将统之,协以下设营,参将、游击、守备分别统之,营以下还有讯,千总、把总、外委等分别统之。
按照清朝兵制,全国划分为十一个战略军事区,每区下辖一至数省,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为总督,不设总督的区,则由兼领提督的巡抚为最高长官;省的最高军事长官为提督或兼领提督的巡抚;省下为镇,镇的长官是总兵;镇下分协,协的长官为副将;协下设营,营的长官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营下设汛,汛的长官为千总、把总、外委千总、外委把总。
营以下分哨、司,哨司两级编制是与城守营、分防营的汛地相结合。一般来说一哨或一司的长官都领一汛,因此绿营防汛兵实际只分营、汛两级。汛虽是绿营的最基层单位,但并非是最小驻军单位,有的汛由于汛地宽广,在其下又设若干墩塘小汛或堆汛。本标驻地较为集中,一般同驻一个城镇或要隘地区,城守营和分防营则驻地极为分散,分汛布防。如江南水陆提督属下福山镇下辖的吴淞营编制官兵不过一千一百余人,却分驻吴淞炮台、县城以及三十五处汛地。湖南镇篁镇,编制士兵4107人,“分布汛塘六十七处,驻守碉卡关门哨台七百六十有九”……
政府的漕运、河道衙门,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的品级与各省巡抚一样,漕运总督如加尚书衔,与各总督一样为从一品。河道总督,清朝共设北河、南河、东河三人,北河由直隶总督兼管,南河由漕运总督兼管,东河为专任,名为河东(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亲辖军队为“漕标”,河道总督亲辖军队为“河标”。
漕标,是负责漕运的,主要是押解粮食、银两等物资,同时也有确保漕运河流畅通的职责,如果遇到旱灾严重,造成了行船不畅,他们就要组织纤夫“挽漕”,甚至亲自下去当“纤夫”。
河标,是专门负责防汛的部队,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河防安全, 出现重大灾情,他是第一批要冲上去的。他们的大体职责是:负责组织民工进行打桩、绑柳梢、堵口、清淤等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操作。
平时,主要是水情的监控,以及进行救灾物资的储备,包括防汛船只的修造、铁丝、铁钉、棕绳、石硪等物资的采购、储备,也包括在河滩种植蒲草、柳树、红荆等救灾原料。每年到了农闲水枯季节,就开始修堤坝、复堤等年度性工作。
清朝的河标与河道总督一样,许多也是“世袭”的——当然不是爵位世袭,是工作世袭,。河道总督稽曾筠家族几代人都是河道总督,河道总督高斌家里,也有几代人为河道总督。河标之中,尤其是硪工、绑梢工一些“技术岗位”,也是如此。
清朝的河标,尤其是康熙朝到雍正朝交接时期之康熙五十九年到雍正五年,黄河在河南武陟之钉船帮附近秦家厂、詹家店、马家营连决数口,连堵连决。甚至,黄河改道,夺了沁河,入了卫河、运粮河。
最初,康熙皇帝本想以“黄河水济运粮河”的,万万没想到泥沙淤塞了运河。刹那间,国家经济大动脉瘫痪了!给官员的“甲米”、给工匠的“匠米”、给王室的“恩米”,都无法兑现了。京城中官宦平民,抢米风潮骤起,喧闹嚷嚷,混乱非常。
康熙急令原河道总督张鹏翮、英武殿撰修陈鹏年,赶往河南。后来,康熙悄赐左副都御史牛钮“万岁牌”——这个牛钮,是康熙的亲哥哥——为治河钦差,带侍读齐苏勒、工部员外郎马泰,火速赶往武陟……
时康熙晚年,国库虚空、入不敷出,又灾情严重、工程巨大,以致多次截留他省上解银两、粮食,救武陟之急……
当时,朝野共识:“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福民灾关乎大清江山”——在康熙、雍正朝交接之际,清廷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在武陟赈灾、堵口、修坝、筑堤、治河,还修了酷似皇宫、奢华之至、规格至尊、规模空前、谜团重重的嘉应观……
过程中,也就是雍正元年,河道总督陈鹏年(字北溟、又字沧州。湖南湘潭人,生于康熙元年)活活累死在河南武陟马家营治河工地上。他死后,家徒四壁,止有老母。雍正痛哭流涕,命于嘉应观西道院西加修陈公词,供祭祀。
经过几年治理,武陟的险情得到有效遏制,黄河险工段迅速向下推移到山东境内,同时武陟御坝修建后,近三百年来黄河没有再在武陟决口。
在那个艰苦、紧张的治理过程中,当然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可是清朝的“救灾兵”——河标,从建制上、技术上、战斗力上起到的作用,是其他群体无法替代的。反过来说,河标也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均为转载)
http://tieba.baidu.com/f?kz=753613187
国学论坛上有一篇文章:《浅析宋代募兵制对救灾的积极作用》也提到宋朝军队也有抗震救灾的传统。链接: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96543
“北宋政府对救灾及备灾的工作有较为成型的认识,不仅中央有河渠公事负责灾后的建设,地方政府也针对受灾情况制定出灾后重建工作的计划。宋代的军队不仅负担着民众的劳役,而且在救灾与备灾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就规定:“京畿诸州筑河堤,悉以军士给役,无得调发丁夫,治河勿调丁夫以役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0)”④即便是在堵塞决口等紧急情况下,北宋政府也往往考虑首先使用厢军,不足则雇民夫,迫不得已时方予征调,如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塞房村决河,用丁夫凡十余万,自秋徂冬,既塞而复决。上以方春播种,不可重烦民力,乃发卒五万人,命步军都指挥使田重进总督其役。供奉官刘吉自赞请行,且言若河决不塞,愿夷族。上壮之,使副重进。吉亲负土,与役徒晨夜兼作,戒从吏勿言,使者至,密访乃得之,归以白,上甚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④;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五月,“(黄河)决于小□埽,已全夺过大河,若止循例以三五千人急夫,必不能塞。”皇帝下诏:“方当蚕麦收成,民力不宜妄有调发,宜速令燕达相度,如有以东退背诸埽兵可发,即更不差急夫。其被水州县民户,令转运司救护城郭,并差官以船□济人,仍令东、西路提举司速赈济。”
下面的我就不贴了,有链接,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魏丕信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中也有提到,但是我没找到电子书,很抱歉。魏氏观点:明清中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拥有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及一个成熟
稳定的官僚制度。这一点,正是中国具有比欧洲更强的抗灾能力的关键所在。

传说中的王二小 发表于 2012-6-26 11:31
不知道一下内容是否能给加金币呢?
==========================
在古代中国也有专业“救灾兵”。譬如清代 ...
河标始于明朝。
我可以说下1975年驻马店水库垮塌事件吗??
米帝的国民警卫队也要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