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蜂拥北京跑项目 官员称比当年四万亿还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7:57:13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615/232612327726.shtml


  老焦在北京呆了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光打车费就超过8000元,这还没算经常会用驻京办公车的费用。但他觉得还是有收获,毕竟项目落定了,虽然十分不容易。

  “主要跑国家发改委三个司,每个办公室被围得水泄不通,和领导都说不上几句话。”老焦说,一大群人在边上围着、候着,去了就只能赔笑、干等,没人搭理你。

  老焦是湖北某市发改委投资处的官员,全国“两会”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最近一个月就没回家,直到项目落定。为了跑项目,他在亮马桥附近的一个小区,临时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自打国务院日前宣布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并提出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后,国家发改委对于项目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这些项目又被媒体解读为“新一轮刺激计划”。

  而这一切,在老焦所在的地市领导眼里,这就是个机会,如果这个时候不赶紧跑“部”要项目,那么以后就要后悔长叹了。为此,老焦在北京的使命就是两个字:“拿下”。

  根据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发改委今年上半年共审批通过1263个项目,除海外和以工代赈项目外有882个,公用事业(1737.588,8.10,0.47%)行业项目占比高达78.8%,信息服务占比11.3%。其中公用事业板块中风电项目占比42.3%,水电项目占比28.8%。

  联谊

  老焦所在发改委处室叫投资处。来北京前,对于国家发改委,他并不是十分熟悉,只是来开过几次会。好在领导介绍了驻京办主任让他认识,并让他有事多和驻京办联系,因为驻京办的人脉很广。

  不过,临行前领导的殷殷嘱托,让他如履薄冰。

  在老焦地市的领导眼里,当地的经济增长仍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投资的力度和强度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只要项目能获批,那一切政绩都出来了。

  老焦抵京的次日,当地驻京办就以联谊老乡感情为名举办了一个联谊会。来的嘉宾都是在京的“成功人士”,有水利部、商务部、国管局、扶贫办等部委办局以及24家企业中的老乡。

  除此之外,当地四大班子更是悉数出席。在面对嘉宾的时候,领导还深情地表示,当地的发展,需要通过这些成功人士帮助,希望大家看在家乡的情谊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事实上,“中央通过的项目”早已成为地方向银行和民间融资的金字招牌。虽然国家早已明确不会再有四万亿,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仍希望借“稳增长”顺势启动一批大项目。

  “毕竟在中国,考核官员的政绩,依旧是GDP。”老焦说,自己作为体制内的人,十分理解领导的想法。我们不这样做,也会有人这样做。

  新华社下属的《国家财经周刊》报道说,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项目32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55个。5月18日前全国上报2000多个项目,涉及项目资金5000多亿元,一些已经获得了批复。

  跑“部”前进

  来了就要对得起领导的嘱托,多跑跑成了老焦每天的必修课。

  月坛南街38号是国家发改委办公地点,亮闪闪的金属链条警戒线安插在大门外的南北两侧,临街5米处黄白的警戒线也显得十分耀眼。门卫认真地环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员,并熟练地将每一张进门条递给右侧门亭的武警,在得到武警的示意后方得进入大门。

  按照发改委项目审批的流程,先是项目单位向发改委报送项目意见书,再由发改委的相关科室接受或者办理,在得到批复建议书后,再分别向各有关单位进行申办有关手续,如国土、环保、规划等单位,并根据项目论证情况向发改委报送可研报告,最后根据可研报告方可进行项目施工。

  但是人一多,事情就乱了。查找不到意见书,有不规范的地方,需要适当调整的措辞等等,这都要老焦一遍遍地送。另外,各司的领导也都需要他想办法约和请,如何让办事人员的脸温暖起来,也需要他去考虑。

  老焦说,由于常去复印,复印店老板都给他打了9折。“人家老板也挺同情咱们的,这一趟趟跑得确实不容易。”老焦说,别看附近这些小店,有的老板还都神通广大,北京啊,这水深了。

  紧挨着发改委的财政部,门口也是长龙一条。没事的时候,老焦总在附近溜达,还能碰见了不少老家的人。除此之外,附近酒店、餐饮、出租更是火爆得不行。原本老焦还琢磨着在月坛南街附近租一套房子,能近一点,可一问,不仅房源紧俏,价格高而且颇为抢手。“人家中介说,要租赶快,不然就没了,就和订湘鄂情(11.52,0.13,1.14%)包厢一样。”

  不仅如此,当地领导对于此次项目的重视程度,也出乎老焦的意料。每逢周末都会进京一趟,隔三差五地给他来电话询问进展情况。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提速项目审批只是现阶段的工作要求,而下发与项目相关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才是工作重点,未来对于项目的落实还将进一步跟进和落实。

  老焦所在城市的驻京办主任方杰(化名)说,国家发改委的批文和资金,是实实在在的杠杆,在经济下滑的情势下,发改委成了地方唯一的“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的发改委和领导也在动。几乎每个省都派出了副省长带队,发改委主任、副主任、招商、农林、水利各口一把手参与的庞大政府班子。结果国家发改委门前不免车水马龙,虽然发改委一再否认并没有出现如此现象,但老焦说,明眼人都清楚怎么回事,碰到记者难道告诉他自己是来跑“部”“钱”进的?不可能。

  有时候,老焦还会和湖北省发改委的人一起吃饭。在饭桌上,他向省里的同志转述了家乡领导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拉扯一把,项目也能快点进展。但对方很直接地就回绝了,不是不帮,是求的人太多了,帮哪个都要领导开口。

  这位仁兄在酒过三巡后,拍了拍老焦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哪个领导不指着项目?副的要进常务的,常务的要转正,低的想往高处爬,我们这些人就只能靠自己。

  老家的礼物

  老焦送审的是一个水电项目。这个项目在当地已经搁浅甚久,因为当时反对水电声音巨大,怕引起负面影响,领导只能作罢,但暗中并没有让老焦放下。

  老焦说,水电项目备受诟病,但见效快,不少地市领导都是指望着一些见效快的项目,好显现政绩。“云南的怒江,不是就个例子,到现在还琢磨着水电站的事,不都多少年了。”老焦说,水电站的项目有些并非是地方主政者,身后有时候还有更高的领导意图。

  公开资料显示,在获批的1263个项目中,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占比最高,占比额为79.4%,主要组成部分是风电和水电项目。而这些项目多半是落户到地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经济发达的四大直辖市及广东省获批项目较少,主要项目集中在适合清洁能源建设的四川、云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同时,能够给经济发达地区提供更多支持的河北和山东等地区获批项目也较多。

  老焦说,中央的目的是很明确,虽然基建建设是政府对冲经济下滑的最快最直接工具,但一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显然更能为地方带来经济的增长。

  老焦所在的地市虽然称为市,但也只是个穷市。工商业落后、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全口径财政收入只有2亿多元,政府运转全靠中央和地方转移支付。

  在建立驻京办后,老家通过驻京办了解部委政策、项目投资规划等等。“我们想知道,中央财政投资的主要方向、项目要求等等,以便我们报项目的时候符合要求”。

  方杰说,驻京办是所谓的任重道远,不仅维稳要顾,经济也要抓,领导还要安排好,各方面都需要驻京办。他们驻京办一共就10来个人,得负责一大摊子的事情。

  在方杰上任后,每年都会安排些联谊会,或者由市里出钱安排这些“成功人士”常回家看看,然后一人带点老家的礼物。比如,酱香饼、合渣、红衣花生等,精致点一人送个小金条,印有当地介绍的,直接定做也不贵,价格在2000元上下。“送礼物是门学问,高了就是受贿,低了又显不出分量。”方杰说,这些人都不缺钱,缺的就是乡情,送点合他们心意的才能事半功倍。

  项目落地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显示,仅5月21日一天就有高达100多个项目获得批复,其中多为清洁能源领域,获批项目总量几乎相当于5月前20天的总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发改委报告称,2012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026亿元,比去年增加200亿元。

  在经过漫长等待,老焦的项目最终还是落定了。

  这落定最后依然是找了关系,国管局一个“成功人士”帮忙打了招呼,不仅缩短了审批进程,也减少了折腾老焦的次数,且办事人员的脸色也不如以前那样冰冷无情。“以前,约个司长、处长,都不见得有空,后来就有笑脸了。”老焦笑着说,只要能出来吃饭,基本就没有拿不下的。

  约发改委领导吃饭那天,方杰把地点定在了发改委边上的湘鄂情,因为这是老家的风味,不仅近,也方便交流。那天晚上,老焦没有少喝酒,甚至把酒当水喝了。

  前述发改委人士基础产业司人士表示,这比当年四万亿还火,跑的人更多,更夸张。重大建设项目审批速度骤然加快,地方上的发改委官员可谓是蜂拥而至。“每天下班门口都有等的,附近的餐厅都是满的,湘鄂情的包厢每天都是座无虚席。”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615/232612327726.shtml


  老焦在北京呆了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光打车费就超过8000元,这还没算经常会用驻京办公车的费用。但他觉得还是有收获,毕竟项目落定了,虽然十分不容易。

  “主要跑国家发改委三个司,每个办公室被围得水泄不通,和领导都说不上几句话。”老焦说,一大群人在边上围着、候着,去了就只能赔笑、干等,没人搭理你。

  老焦是湖北某市发改委投资处的官员,全国“两会”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最近一个月就没回家,直到项目落定。为了跑项目,他在亮马桥附近的一个小区,临时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自打国务院日前宣布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并提出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后,国家发改委对于项目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这些项目又被媒体解读为“新一轮刺激计划”。

  而这一切,在老焦所在的地市领导眼里,这就是个机会,如果这个时候不赶紧跑“部”要项目,那么以后就要后悔长叹了。为此,老焦在北京的使命就是两个字:“拿下”。

  根据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发改委今年上半年共审批通过1263个项目,除海外和以工代赈项目外有882个,公用事业(1737.588,8.10,0.47%)行业项目占比高达78.8%,信息服务占比11.3%。其中公用事业板块中风电项目占比42.3%,水电项目占比28.8%。

  联谊

  老焦所在发改委处室叫投资处。来北京前,对于国家发改委,他并不是十分熟悉,只是来开过几次会。好在领导介绍了驻京办主任让他认识,并让他有事多和驻京办联系,因为驻京办的人脉很广。

  不过,临行前领导的殷殷嘱托,让他如履薄冰。

  在老焦地市的领导眼里,当地的经济增长仍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投资的力度和强度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只要项目能获批,那一切政绩都出来了。

  老焦抵京的次日,当地驻京办就以联谊老乡感情为名举办了一个联谊会。来的嘉宾都是在京的“成功人士”,有水利部、商务部、国管局、扶贫办等部委办局以及24家企业中的老乡。

  除此之外,当地四大班子更是悉数出席。在面对嘉宾的时候,领导还深情地表示,当地的发展,需要通过这些成功人士帮助,希望大家看在家乡的情谊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事实上,“中央通过的项目”早已成为地方向银行和民间融资的金字招牌。虽然国家早已明确不会再有四万亿,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仍希望借“稳增长”顺势启动一批大项目。

  “毕竟在中国,考核官员的政绩,依旧是GDP。”老焦说,自己作为体制内的人,十分理解领导的想法。我们不这样做,也会有人这样做。

  新华社下属的《国家财经周刊》报道说,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项目32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55个。5月18日前全国上报2000多个项目,涉及项目资金5000多亿元,一些已经获得了批复。

  跑“部”前进

  来了就要对得起领导的嘱托,多跑跑成了老焦每天的必修课。

  月坛南街38号是国家发改委办公地点,亮闪闪的金属链条警戒线安插在大门外的南北两侧,临街5米处黄白的警戒线也显得十分耀眼。门卫认真地环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员,并熟练地将每一张进门条递给右侧门亭的武警,在得到武警的示意后方得进入大门。

  按照发改委项目审批的流程,先是项目单位向发改委报送项目意见书,再由发改委的相关科室接受或者办理,在得到批复建议书后,再分别向各有关单位进行申办有关手续,如国土、环保、规划等单位,并根据项目论证情况向发改委报送可研报告,最后根据可研报告方可进行项目施工。

  但是人一多,事情就乱了。查找不到意见书,有不规范的地方,需要适当调整的措辞等等,这都要老焦一遍遍地送。另外,各司的领导也都需要他想办法约和请,如何让办事人员的脸温暖起来,也需要他去考虑。

  老焦说,由于常去复印,复印店老板都给他打了9折。“人家老板也挺同情咱们的,这一趟趟跑得确实不容易。”老焦说,别看附近这些小店,有的老板还都神通广大,北京啊,这水深了。

  紧挨着发改委的财政部,门口也是长龙一条。没事的时候,老焦总在附近溜达,还能碰见了不少老家的人。除此之外,附近酒店、餐饮、出租更是火爆得不行。原本老焦还琢磨着在月坛南街附近租一套房子,能近一点,可一问,不仅房源紧俏,价格高而且颇为抢手。“人家中介说,要租赶快,不然就没了,就和订湘鄂情(11.52,0.13,1.14%)包厢一样。”

  不仅如此,当地领导对于此次项目的重视程度,也出乎老焦的意料。每逢周末都会进京一趟,隔三差五地给他来电话询问进展情况。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提速项目审批只是现阶段的工作要求,而下发与项目相关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才是工作重点,未来对于项目的落实还将进一步跟进和落实。

  老焦所在城市的驻京办主任方杰(化名)说,国家发改委的批文和资金,是实实在在的杠杆,在经济下滑的情势下,发改委成了地方唯一的“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的发改委和领导也在动。几乎每个省都派出了副省长带队,发改委主任、副主任、招商、农林、水利各口一把手参与的庞大政府班子。结果国家发改委门前不免车水马龙,虽然发改委一再否认并没有出现如此现象,但老焦说,明眼人都清楚怎么回事,碰到记者难道告诉他自己是来跑“部”“钱”进的?不可能。

  有时候,老焦还会和湖北省发改委的人一起吃饭。在饭桌上,他向省里的同志转述了家乡领导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拉扯一把,项目也能快点进展。但对方很直接地就回绝了,不是不帮,是求的人太多了,帮哪个都要领导开口。

  这位仁兄在酒过三巡后,拍了拍老焦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哪个领导不指着项目?副的要进常务的,常务的要转正,低的想往高处爬,我们这些人就只能靠自己。

  老家的礼物

  老焦送审的是一个水电项目。这个项目在当地已经搁浅甚久,因为当时反对水电声音巨大,怕引起负面影响,领导只能作罢,但暗中并没有让老焦放下。

  老焦说,水电项目备受诟病,但见效快,不少地市领导都是指望着一些见效快的项目,好显现政绩。“云南的怒江,不是就个例子,到现在还琢磨着水电站的事,不都多少年了。”老焦说,水电站的项目有些并非是地方主政者,身后有时候还有更高的领导意图。

  公开资料显示,在获批的1263个项目中,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占比最高,占比额为79.4%,主要组成部分是风电和水电项目。而这些项目多半是落户到地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经济发达的四大直辖市及广东省获批项目较少,主要项目集中在适合清洁能源建设的四川、云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同时,能够给经济发达地区提供更多支持的河北和山东等地区获批项目也较多。

  老焦说,中央的目的是很明确,虽然基建建设是政府对冲经济下滑的最快最直接工具,但一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显然更能为地方带来经济的增长。

  老焦所在的地市虽然称为市,但也只是个穷市。工商业落后、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全口径财政收入只有2亿多元,政府运转全靠中央和地方转移支付。

  在建立驻京办后,老家通过驻京办了解部委政策、项目投资规划等等。“我们想知道,中央财政投资的主要方向、项目要求等等,以便我们报项目的时候符合要求”。

  方杰说,驻京办是所谓的任重道远,不仅维稳要顾,经济也要抓,领导还要安排好,各方面都需要驻京办。他们驻京办一共就10来个人,得负责一大摊子的事情。

  在方杰上任后,每年都会安排些联谊会,或者由市里出钱安排这些“成功人士”常回家看看,然后一人带点老家的礼物。比如,酱香饼、合渣、红衣花生等,精致点一人送个小金条,印有当地介绍的,直接定做也不贵,价格在2000元上下。“送礼物是门学问,高了就是受贿,低了又显不出分量。”方杰说,这些人都不缺钱,缺的就是乡情,送点合他们心意的才能事半功倍。

  项目落地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显示,仅5月21日一天就有高达100多个项目获得批复,其中多为清洁能源领域,获批项目总量几乎相当于5月前20天的总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发改委报告称,2012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026亿元,比去年增加200亿元。

  在经过漫长等待,老焦的项目最终还是落定了。

  这落定最后依然是找了关系,国管局一个“成功人士”帮忙打了招呼,不仅缩短了审批进程,也减少了折腾老焦的次数,且办事人员的脸色也不如以前那样冰冷无情。“以前,约个司长、处长,都不见得有空,后来就有笑脸了。”老焦笑着说,只要能出来吃饭,基本就没有拿不下的。

  约发改委领导吃饭那天,方杰把地点定在了发改委边上的湘鄂情,因为这是老家的风味,不仅近,也方便交流。那天晚上,老焦没有少喝酒,甚至把酒当水喝了。

  前述发改委人士基础产业司人士表示,这比当年四万亿还火,跑的人更多,更夸张。重大建设项目审批速度骤然加快,地方上的发改委官员可谓是蜂拥而至。“每天下班门口都有等的,附近的餐厅都是满的,湘鄂情的包厢每天都是座无虚席。”

希望不是已然过剩的产能继续堆积
不错,又可以十万雪花银了
说实话,通过上一轮四万亿看的很清楚了
投资做大项目,大量资金流入少数人的口袋
然后带动效应更多局限在基建及周边产业
短期内对普通人的生活不但没有拉升
反而让大家跟着一起分担增发资金带来的通胀效应
总体而言
上次的四万亿如同撸射
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伤身

还敢再来一发吗,少年
说真的,饥渴了就去找妹子
哪怕找失足也好
撸射太多防断肠
FGw……说什么好呢,总觉得如果监督审查不能落实到位,只会让一小部分人更加富。
蔑视权威 发表于 2012-6-16 13:09
希望不是已然过剩的产能继续堆积
肯定是,月初周游了了几个大型企业,产能过剩(现有的)都超过50%,甚至70%,有的
还是单班,巨大的厂房,崭新的机器,都在那里闲置。不去工厂你是不会体会到的,汽车,
工程机械及其他们的配套企业是重灾区。国资委的都说,中国如果没有10%以上的增长,是
不可能赚钱(增值)的。

当地方官员的红唇深情地吻着发改委的红章的时候,要冷静!只有高速增长(投入)才能赚钱,
是为什么?
造汽 发表于 2012-6-17 09:16
肯定是,月初周游了了几个大型企业,产能过剩(现有的)都超过50%,甚至70%,有的
还是单班,巨大的厂房 ...
求科普,为什么只有高增长(高投入)才能赚钱?
beyond0426 发表于 2012-6-17 09:19
求科普,为什么只有高增长(高投入)才能赚钱?
企业和项目的效率很低,这是我的感觉。投资一旦下降,经济拉动量
下降以后,形不成虚高的“规模经济”,企业和社会成本凸现出来了。
大家可以谈大家的看法。
分税制以后特有的表演
造汽 发表于 2012-6-17 09:23
企业和项目的效率很低,这是我的感觉。投资一旦下降,经济拉动量
下降以后,形不成虚高的“规模经济”, ...
现在人口这么多,而且大都集中在低端,如果这些低端低效率的企业大量倒闭,会形成大量的失业。该怎么办呢?得一直让虚高吗?
蔑视权威 发表于 2012-6-16 13:09
希望不是已然过剩的产能继续堆积
先想办法找到批的项目再说话吧,主要都是五年计划中的,重点领域。新能源,新材料这些,还有一些,陈年的老项目,酌情一起批了。
电脑坏不好 发表于 2012-6-17 09:05
说实话,通过上一轮四万亿看的很清楚了
投资做大项目,大量资金流入少数人的口袋
然后带动效应更多局限在 ...
没有那4万亿,中国不过是大号的大阴蒂国。而且多半更惨,看来在你眼里全球经济危机不过是个屁。确实中国经济危机应对的太好,居然国民都感觉经济危机没什么影响。我倒真希望高层当年不要应对多好,紧跟欧美的策略,大家一起停滞,一起滞胀,一起打嘴炮,一起债务危机。多欢乐啊。
造汽 发表于 2012-6-17 09:23
企业和项目的效率很低,这是我的感觉。投资一旦下降,经济拉动量
下降以后,形不成虚高的“规模经济”, ...
这是因为大环境实在太差,欧美再不能完全吃掉我们的产品。这个时候只有稳增长,硬抗。以后一旦新的轮回开启后,我们就处于有利地位。这是拼谁先倒下的游戏,无法维持增长就会滞胀,就会成为为经济危机埋单的热门候选。难道你想中国无法保持增长,死在地上,然后全世界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尸体上复苏吗?
beyond0426 发表于 2012-6-17 09:56
现在人口这么多,而且大都集中在低端,如果这些低端低效率的企业大量倒闭,会形成大量的失业。该怎么办呢 ...
失业就提供岗位,每天有大量企业倒闭,有大量企业创立。在一个维持生长的经济体里,新陈代谢是很旺盛很有活力的,失业人口会自然被消灭。只有经济停滞的经济体,失去了活力,这个时候失业人口就会积聚起来变成大问题。
yzyz121 发表于 2012-6-17 10:08
这是因为大环境实在太差,欧美再不能完全吃掉我们的产品。这个时候只有稳增长,硬抗。以后一旦新的轮回开 ...
有没有人想到利用我们这一“时机”,大幅度增加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也需要
投入啊,与其投入水泥,不如投入人脑。以前是发展太快,没时间想没时间干这些事。
我因为是干制造的,所以一直是谨慎的乐观主义,我能看到中国企业更多的低效率,但
更能够看到他们的潜力,这就叫谨慎的乐观主义。我的首选是,不增长规模,增长劳动生产率!
什么时候GDP增长能够把量化的效率增长算成地方官和企业的最主要的KPI,就好了。
yzyz121 发表于 2012-6-17 10:10
失业就提供岗位,每天有大量企业倒闭,有大量企业创立。在一个维持生长的经济体里,新陈代谢是很旺盛很有 ...
你的说法是对的,但是你和我没说到一个点子上,我说的是在经济增长萎靡,导致低端企业大量倒闭,按照你说的说法,也就是倒闭的企业大大超过新成立的企业。你理解到那里去了哦
beyond0426 发表于 2012-6-17 09:56
现在人口这么多,而且大都集中在低端,如果这些低端低效率的企业大量倒闭,会形成大量的失业。该怎么办呢 ...
我们不是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吗?不就是因为效率低下导致劳动力的能力建设长期停滞吗?
我们表面的增长,你如果作为一个有机会接触生产第一线的居民,就会感受到,其实我们
已经陷入了滞涨。产能分好的产能和坏的产能,大量的投资,同时早就着两种产能,效率
的无法提升的滞涨,问题更严重。

顺便作为对担心滞涨的yzyz121兄的回复。
为人民服务时能这么勤快就好了
靠政府投资拉动,有些时候不如靠减税来拉动的好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或加大 稳增长不能再期望四万亿2012-06-15 06:33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宏观政策微调已开始见效,绝对不能再搞“四万亿”,要防止进一步追加和叠加政策的过度反应
  ●目前消费基本稳定,没有必要大幅调整政策来刺激消费,否则可能打乱居民的消费节奏,透支未来的增长潜力
  ●只有放水养鱼,税收才有更光明的前途。越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越要冷静,要处理好税收和税源之间的关系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1—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7%,低于全年增长10%的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1%,较前4个月继续回落;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尽管有所上升,但房屋开工量、土地交易市场仍然比较低迷;股票市场近期也出现大幅下挫。一系列现象都说明我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为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于6月14日在京召开研讨会,邀请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就“如何实现稳增长”进行了深入探讨。
  政策微调开始见效,决不能再搞“四万亿”
  目前世界经济总体上处在复苏之中,但进程缓慢。“许多人都认为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出人意料。我并不这样看,我觉得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必须重视实体经济危机,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要用自己的产品代替原来向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产品,这对中国经济有重要影响。再者,居民消费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只有扭转了收入分配结构,人们的消费能力才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这需要时间。
  “面对眼下的情况,千万不能着急。理论界普遍提出绝对不能再搞‘四万亿’投资,大家的认识空前统一,这非常好。”贺铿说,今后必须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自主增长;要坚决实行结构性减税,向企业让利;要引导和监督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要总考虑GDP增长,要真正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曹文炼则表示,5月份数据表明,国家采取的宏观微调政策已经开始见效,出口、房地产都明显回升,特别是近期关于扩大投资、加快建设项目审批、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等政策密集出台,经济在二季度末很有可能企稳回升。
  “当前这些微调政策足够了,我认为不宜实行像2008年那样的货币财政大扩张政策,要防止进一步追加和叠加政策的过度反应。”曹文炼说,要认识到本轮经济下滑除了外需放缓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内宏观调控预期的结果。当然,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些风险,也要高度关注。
  刺激消费不能急功近利,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个很明确的政策导向,即在收入分配方面要提高两个比重: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十二五”开局以来,收入分配政策改革开始取得一些积极成效,居民收入和GDP的关系正朝积极的方向变化。
  例如,以往每当GDP增长速度加快时,城乡居民收入的加快幅度低于GDP的增幅,但当GDP增长速度下滑时,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幅有时候反而会大于GDP增速。但现在这一情况得以改变。例如,今年一季度GDP增长速度只有8.1%,比去年全年9.2%的增长速度减缓了1.1个百分点,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是9.8%,比去年全年的8.4%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7%,比去年全年的11.4%提高了1.3个百分点。今年消费市场的最大特点是名义增速在下降,但实际增速基本保持稳定,而且略有加快。
  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地扩大居民消费。范剑平说,扩大消费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志在长远。目前从短期形势来看,消费还是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必要大幅度调整短期需求管理政策来刺激消费需求。如果像上次一样刺激房地产、刺激汽车,乃至刺激家电和旅游,可能会打乱居民的消费节奏,透支未来的增长潜力,负作用很大。
  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有一些声音希望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贺铿认为,这主要是一部分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的想法。“如果满足这个欲望,让房地产出现反弹,中国经济就会出现大的动摇。”贺铿说,今后必须坚持调控不动摇,严防反弹;挤出空置房,满足刚需;尽快出台房产税,引导合理消费。范剑平则建议,在稳增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的支持力度。
  一定要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的分析,今年1—5月,我国整体投资增速约为20%,民间投资增速则超过了26%。在20%的投资增量中,80%是民间投资。目前,民间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已超过60%。
  “今年稳定投资增速最大的贡献者是民间投资,这是今年投资领域出现的一大特点。”陈永杰说,今后国家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相对短缺的行业。当前,教育和服务的投资增长比较慢,而这些领域恰恰是民间资本比重小,又是我们比较短缺的。基础工业包括能源工业,也是相对比较短缺的,民间资本比例很小的。解决短缺经济一个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允许民间资本比较自由的投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一定要为民间投资增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鼓励民间投资能够进入到过去那些垄断性行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领域以及军工领域等等。现在很多领域还有很多“玻璃门”,希望能够把这些“玻璃门”打碎,对民营投资和国营投资一视同仁,在税收政策、用地政策、信贷政策、项目审批等方面享受同样的政策。
  范剑平提醒,当前要警惕一种倾向,即一些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减少了,就拼命打非税收项目的主意,甚至对税收征管的力度有些不正常地加大了。“现在企业处于困难之中,如果政府仅仅因为自己收入不够而加大对企业的税收,恐怕对整个经济不利。”范剑平说,只有放水养鱼,把税源搞好了,让企业有好的经营成绩,政府税收才有更光明的前途。越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越要冷静,要处理好政府税收和税源之间的关系。记者 崔 鹏


http://www.cnr.cn/gundong/201206/t20120615_509917050.shtml



四万亿时,各地方政府可是财大气粗!现在呢?所以抢发改委流的清鼻涕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废话,你不争难道等项目来找你,哪有那么好的事,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要想上去就得踩人
一分为二来看吧,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
国有投资方向、区域和总量的控制是必要的,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资,这些对产业布局和升级关系重大。
至于说项目是为了政绩,也不要忽略了对当地经济和民生的作用;既然框框定了,上哪个项目还是需要自我推介的,毕竟你是最了解情况的。
十几二十年前为了跑项目,在南礼士路的两个招待所(核工和二炮)就没少住,搞得很长一段时间对番茄炒鸡蛋无爱,顺便把耐心也洗练出来了。
yzyz121 发表于 2012-6-17 10:05
没有那4万亿,中国不过是大号的大阴蒂国。而且多半更惨,看来在你眼里全球经济危机不过是个屁。确实中国经 ...
“一起停滞,一起滞胀,一起打嘴炮,一起债务危机”,你说的这几个问题在当时的TG都不存在
rocketxex 发表于 2012-6-17 22:15
“一起停滞,一起滞胀,一起打嘴炮,一起债务危机”,你说的这几个问题在当时的TG都不存在
中国对金融危机作出了应对才能坚挺至今。上帝不是中国人,凭什么大家都出问题就中国不出?既然那时没问题,还要经济刺激计划干什么?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出口国,不仅有这些问题,而且是大浪的最前线,经济危机压力最大的除了发源地美国就是中国。中国人应对的很出色,以致国内都没什么感觉不代表经济危机很容易应付。放眼全球,现在还有几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大谈保增长?他们连这个资格都没有,对他们来说增长太遥远,现在要紧的生存。
yzyz121 发表于 2012-6-17 22:22
中国对金融危机作出了应对才能坚挺至今。上帝不是中国人,凭什么大家都出问题就中国不出?既然那时没问题 ...

MD是疯狂搞衍生品搞出的问题,中国有吗?保了增长又怎么样?用高投资高信贷让GDP保了8,结果物价疯涨,刨除通胀后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升反降,有意思吗?
ps:中国的债务危机是为了所谓的“应对危机”,ZF疯狂借钱搞投资却没钱还造成的,而不是金融危机造成的
电脑坏不好 发表于 2012-6-17 09:05
说实话,通过上一轮四万亿看的很清楚了
投资做大项目,大量资金流入少数人的口袋
然后带动效应更多局限在 ...
国家没办法,国外妹子暂时靠不上,自家妹子没长大,只能靠撸了
beyond0426 发表于 2012-6-17 09:56
现在人口这么多,而且大都集中在低端,如果这些低端低效率的企业大量倒闭,会形成大量的失业。该怎么办呢 ...
生产出来东西也得有人要不是
造汽 发表于 2012-6-17 09:23
企业和项目的效率很低,这是我的感觉。投资一旦下降,经济拉动量
下降以后,形不成虚高的“规模经济”, ...
俺个人认为,往简单了说,就是国家不给你个活儿干,你这个地方就没生意、没饭吃,公家人都养不起。但是给你的这个事儿,除了建设阶段能拉动一下,以后能不能生存下去,恐怕谁也不知道。

管他呢,先揽下个事儿干,铺了摊子养活了本届就是胜利;至于以后,那和本届班子无关。
rocketxex 发表于 2012-6-17 22:49
MD是疯狂搞衍生品搞出的问题,中国有吗?保了增长又怎么样?用高投资高信贷让GDP保了8,结果物价疯涨, ...
晕   次贷危机不过是诱因,美国的整个经济系统风险是一直存在的。由次贷危机引发,之后再信贷危机中深化,然后快速扩散到全球,现在居然还有认为经济危机只是美国国内的一次衍生品事故的人。你一句话让全世界经济学家都吃了屎,你真牛逼,你连现在的经济危机是个什么东西都不懂,瞎bb什么。美国两轮量化宽松,照你看来就是个屁了,居然为了一次小小的衍生品事故搞这么大阵仗,冰岛也是居然因为千里之外的一个国家破产,欧洲也真是美国人自己放了个屁,这么紧张干嘛,居然搞出这么人失业,最后国债市场都受到影响。哎呀,你这大神快去欧盟当财长吧,就靠你拯救世界了~
    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现代经济理论中是第一位的,不增长怎么对冲通胀?借钱没钱前十位美国佬和欧洲佬都排不完呢,什么时候轮到中国人了?你的水平之臭,外行人中也罕见了。百度一下水平也不至于如此,跟你说话简直浪费时间,你还是继续愤怒吧,懒得理你。
yzyz121 发表于 2012-6-17 23:08
晕   次贷危机不过是诱因,美国的整个经济系统风险是一直存在的。由次贷危机引发,之后再信贷危机中深化, ...
你倒说说如果没有美国的危机,中国自身会出所谓的“危机”吗?如果会,为什么?
怎么就没有人怀疑这种财经新闻的真实性?
充满了没有名字的人物和语焉不详的事件
这几天闹的沸沸扬扬的楼市调控放松论、回暖论多半是这类财经媒体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