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看] 俄能源国资目标:从7%到5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4:24:28
<P>俄能源国资目标:从7%到50% </P>
<P>
  
    1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不排除中石油集团参与已拍卖的尤甘斯克的生产。 </P>
<P>  尤甘斯克的公开拍卖,是普京一手导演的石油国有化的重大举措。尤甘斯克是尤科斯公司最主要的子公司,拍卖曾经在全球能源市场掀起了一连串巨澜:先是经过一连串真真假假的“劝退”(俄罗斯劝退外国竞争者),以及美国司法介入的纷争事件;在12月19日拍卖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皮包”公司———贝加尔金融集团在对手未出一招的情况下,15分钟内拿下。3天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全额收购了这家公司。   </P>
<P>  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在3个月前又被俄气公司收归己有。在当时的行动中,俄罗斯政府通过资源置换的形式,进而又控制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俄政府在俄气公司的持股将从38.37%上升到51%。   </P>
<P>  至此,通过一系列变幻手法,普京正在以铁腕重塑俄罗斯能源的国有化。而这种国有化运动正在按照某种事先设计好的方案正在逐步延伸。目标是将俄罗斯国内的能源工业控制率达到50%。   </P>
<P>  俄罗斯能源荒唐往事:1美分/桶   </P>
<P>  整个拍卖“其实他们这是从一个口袋变到另一个口袋而已,因为都是国家的钱”。12月23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建民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收购尤甘斯克所需的93亿美元,并非俄罗斯任何一家银行和公司能够轻易拿出来的。所以,这次不可能由一家独立的石油公司来完成,背后一定是俄罗斯政府。”   </P>
<P>  那为什么要搞得如此复杂繁复?除了回避此前12月16日美国一家地方法院发布的破产保护令外,此事件的背后还隐有一个敏感且重大的计划:能源国有化运动。   </P>
<P>  据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李文介绍,2003年,俄罗斯一共有9家大型石油公司。它们占有俄罗斯石油储量的72.7%,石油产量的86.7%。其中政府不拥有任何股权或只是象征性地参股的俄罗斯私营大石油公司有鲁克石油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公司、秋明石油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斯拉夫石油公司以及西丹科石油公司等7家公司。   </P>
<P>  而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国有大石油企业到2003年时只有俄罗斯石油公司一家了。   </P>
<P>  而在1992年之前,俄罗斯一共有300多家国有石油企业。12年间,这些企业中的绝大部分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原因是私有化。1991年12月29日,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并于1992年6月开始实施全面私有化。   </P>
<P>  按俄政府私有化纲要的规定,第一阶段为“证券私有化”。而从1994年7月开始到1996年12月,为弥补政府严重的财政赤字,俄罗斯私有化进程的第二阶段就开始变质——“现金私有化”——政府主要通过用现金形式向俄国内私人和外商出售国有资产和股权,由过去的“送”变成了“卖”。   </P>
<P>  其间政府还采取了“以贷款换股份”的方式出售国有股,允许私人以贷款方式购买企业或国有股。这种做法给那些控制银行或与银行有特殊关系的人提供了机会,使得他们有机会廉价收购大量国有资产。   </P>
<P>  同时,在1995年-1996年,俄政府为解决严重的财政赤字,同意向已有可观积累的“新俄罗斯人”借贷,同时允诺以比实际价值高数倍的石油和冶金企业的国有股份做抵押(而霍氏就是利用由其控制的“梅纳捷普”投资银行以3.5亿美元的低价,购得尤科斯石油公司78%的股权,到1997年,该公司的市值就骤升到90亿美元)。   </P>
<P>  “1995年末,俄罗斯国有石油资产的很大一部分是以3-11美分/桶的价格抵押和出售的,东西伯利亚油气公司有将近10亿桶的探明石油储量仅以1美分/桶的价格转手。”李文介绍。   </P>
<P>  而这个以大石油公司的股权为抵押以求摆脱债务危机的“国有股减持”计划。俄政府最终却只获得了5亿美元的商业贷款。   </P>
<P>  俄几乎所有经济寡头都是通过此类方式,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12月23日,普京猛烈抨击了这段历程。   </P>
<P>  据俄民调机构所做的调查,俄罗斯约77%以上的人认为应当改变或修正私有化政策,并对政策所致的后果进行检讨和调查。   </P>
<P>  普京国有化目标:从7%到50%   </P>
<P>  这就为这些石油资产的出逃埋下了伏笔。   </P>
<P>  “俄罗斯推行的能源换外汇,大量的外汇根本就没有回来。统计数据表明,滞留在国外的资金高达2000亿美元。而如果这些石油换来的钱都回不来的话,那么普京提出的5年内GDP翻番、恢复大国地位等一系列设想都不可能实现。”李建民说。   </P>
<P>  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冯玉军博士介绍,近年来,俄罗斯约90%的GDP增长都得益于能源出口的拉动。2003年能源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55%,占财政收入的40%多。   </P>
<P>  因此,俄罗斯将能源出口作为刺激经济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一方面是普京用来强化外交布局的重要手段和战略武器。   </P>
<P>  但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在警惕自己成为只输出初级产品的“资源附庸国”———俄罗斯目前甚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会只是单纯的能源供应国。所以,如果不能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动,俄罗斯从长远来看会沦为原料出口附属国。   </P>
<P>  为此,2003年8月28日俄联邦政府批准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发展战略》中提出,“使俄从单纯的原料供应者转变为可在国际能源市场执行独立政策的重要参与者。”   </P>
<P>  但目前,俄罗斯政府只控制7%资源量的局面,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标。   </P>
<P>  所以“除了尤科斯之外,还将会有一些公司往回收”,李建民分析。而且据她从俄罗斯各方面的综合信息后判断的目标是,俄罗斯在能源资源“国有化”的目标是达到或超过50%。   </P>
<P>  “俄罗斯现在在石油、天然气、电力方面都有这样的规划,都在悄悄地做这样的事情。要逐步地把国家控股的部分扩大。”李建民介绍,“而且俄罗斯从普京上任到现在,各个主要的党派一共提出了12个有关国有化法的草案正在酝酿和修改。”   </P>
<P>  “如俄共就认为‘因为你在私有化时是无偿得到,所以我在国有化时,也要无偿地拿走’。而政权党提出来的实施方案是‘要用有偿的方式,按照国际的标准来进行回购’。”   </P>
<P>  据俄罗斯媒体透露,普京总统正筹划建立国家领导下的能源市场三位一体结构:以统一电力能源系统股份公司(已经由国家控股)控制电力市场,以俄气公司控制天然气市场,以国家石油集团公司(筹组中,其中包括尤科斯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控制石油市场。   </P>
<P>  同时,俄罗斯新一届政府已经加大对私营石油公司的税收监管力度。10月初,俄罗斯财政部税收和关税部门负责人MikhailMotorin对外透露,下一个10年俄罗斯石油工业的税收体制将在2005年出台。他指出,新的税收体制将确保石油工业的投资和国家预算的税收收入。   </P>
<P>  11月份,全球能源巨头BP在俄罗斯的合资企业TNK-BP就收到了俄罗斯税务当局发出的补缴2001年的8700万美元税款的追偿要求。而如果要加上罚金和罚款,追偿数额可能增加。   </P>
<P>  安大线难产的秘密   </P>
<P>  普京的能源国有化运动,给中国能源战略带来的影响也是重大的。特别是安大线问题。   </P>
<P>  “俄罗斯能源市场在私有化过程中是完全放开的,在产业的各个环化一开始就是放开管制的。但他们却在管道运输上是国有控制的。这样,你即使开采了石油,没有管道,也运不走。而负责运输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是一家纯国有公司。”李建民介绍。   </P>
<P>  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雷介绍,俄罗斯现在84%的石油出口是通过管道运输。其余是通过铁路运输、海运或者内河航运。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是俄罗斯石油管道系统惟一的经营管理者,100%属于国家控股。全国石油开采总量的97%是通过该公司管理下的管道系统运输的。   </P>
<P>  而且在这个环节的管制上,俄罗斯政府几乎是没有商量的余地。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冯玉军博士介绍,自2002年以来,围绕着尤科斯公司倡议的“安大线”和俄罗斯五大私营石油公司倡导的“摩尔曼斯克管线”,俄罗斯国内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私营石油公司认为,他们有权投资石油管线建设并拥有所有权,但政府将油气管线视为调控能源运输与出口的命脉,坚决反对放松对它的控制。   </P>
<P>  而安大线方案则是由尤科斯公司提出的,希望借助中国政府的力量打破这种垄断。但历经10年,一波三折后,最终仍是无果而终。  </P>
<P>  2003年,俄罗斯几位石油大亨以及当时的总理卡西亚诺夫,要求自己建设油气管线,但遭到拒绝。今年3月初,“俄罗斯石油出口商联盟”又向新总理弗拉德科夫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但据接近弗拉德科夫和赫里斯坚科的官员称,政府的立场不大可能改变。   </P>
<P>  “安大线”没了,但中俄两国的合作还有继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夏义善研究员认为,中俄在能源合作方面互补性很强。一个有油,一个有市场,相互依赖。“有的人往往过分强调中国对俄罗斯的依赖性,而忽视了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性。中国的市场对俄罗斯来说是最可靠的市场,其可靠性远远超过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P><P>俄能源国资目标:从7%到50% </P>
<P>
  
    1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不排除中石油集团参与已拍卖的尤甘斯克的生产。 </P>
<P>  尤甘斯克的公开拍卖,是普京一手导演的石油国有化的重大举措。尤甘斯克是尤科斯公司最主要的子公司,拍卖曾经在全球能源市场掀起了一连串巨澜:先是经过一连串真真假假的“劝退”(俄罗斯劝退外国竞争者),以及美国司法介入的纷争事件;在12月19日拍卖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皮包”公司———贝加尔金融集团在对手未出一招的情况下,15分钟内拿下。3天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全额收购了这家公司。   </P>
<P>  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在3个月前又被俄气公司收归己有。在当时的行动中,俄罗斯政府通过资源置换的形式,进而又控制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俄政府在俄气公司的持股将从38.37%上升到51%。   </P>
<P>  至此,通过一系列变幻手法,普京正在以铁腕重塑俄罗斯能源的国有化。而这种国有化运动正在按照某种事先设计好的方案正在逐步延伸。目标是将俄罗斯国内的能源工业控制率达到50%。   </P>
<P>  俄罗斯能源荒唐往事:1美分/桶   </P>
<P>  整个拍卖“其实他们这是从一个口袋变到另一个口袋而已,因为都是国家的钱”。12月23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建民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收购尤甘斯克所需的93亿美元,并非俄罗斯任何一家银行和公司能够轻易拿出来的。所以,这次不可能由一家独立的石油公司来完成,背后一定是俄罗斯政府。”   </P>
<P>  那为什么要搞得如此复杂繁复?除了回避此前12月16日美国一家地方法院发布的破产保护令外,此事件的背后还隐有一个敏感且重大的计划:能源国有化运动。   </P>
<P>  据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李文介绍,2003年,俄罗斯一共有9家大型石油公司。它们占有俄罗斯石油储量的72.7%,石油产量的86.7%。其中政府不拥有任何股权或只是象征性地参股的俄罗斯私营大石油公司有鲁克石油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公司、秋明石油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斯拉夫石油公司以及西丹科石油公司等7家公司。   </P>
<P>  而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国有大石油企业到2003年时只有俄罗斯石油公司一家了。   </P>
<P>  而在1992年之前,俄罗斯一共有300多家国有石油企业。12年间,这些企业中的绝大部分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原因是私有化。1991年12月29日,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并于1992年6月开始实施全面私有化。   </P>
<P>  按俄政府私有化纲要的规定,第一阶段为“证券私有化”。而从1994年7月开始到1996年12月,为弥补政府严重的财政赤字,俄罗斯私有化进程的第二阶段就开始变质——“现金私有化”——政府主要通过用现金形式向俄国内私人和外商出售国有资产和股权,由过去的“送”变成了“卖”。   </P>
<P>  其间政府还采取了“以贷款换股份”的方式出售国有股,允许私人以贷款方式购买企业或国有股。这种做法给那些控制银行或与银行有特殊关系的人提供了机会,使得他们有机会廉价收购大量国有资产。   </P>
<P>  同时,在1995年-1996年,俄政府为解决严重的财政赤字,同意向已有可观积累的“新俄罗斯人”借贷,同时允诺以比实际价值高数倍的石油和冶金企业的国有股份做抵押(而霍氏就是利用由其控制的“梅纳捷普”投资银行以3.5亿美元的低价,购得尤科斯石油公司78%的股权,到1997年,该公司的市值就骤升到90亿美元)。   </P>
<P>  “1995年末,俄罗斯国有石油资产的很大一部分是以3-11美分/桶的价格抵押和出售的,东西伯利亚油气公司有将近10亿桶的探明石油储量仅以1美分/桶的价格转手。”李文介绍。   </P>
<P>  而这个以大石油公司的股权为抵押以求摆脱债务危机的“国有股减持”计划。俄政府最终却只获得了5亿美元的商业贷款。   </P>
<P>  俄几乎所有经济寡头都是通过此类方式,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12月23日,普京猛烈抨击了这段历程。   </P>
<P>  据俄民调机构所做的调查,俄罗斯约77%以上的人认为应当改变或修正私有化政策,并对政策所致的后果进行检讨和调查。   </P>
<P>  普京国有化目标:从7%到50%   </P>
<P>  这就为这些石油资产的出逃埋下了伏笔。   </P>
<P>  “俄罗斯推行的能源换外汇,大量的外汇根本就没有回来。统计数据表明,滞留在国外的资金高达2000亿美元。而如果这些石油换来的钱都回不来的话,那么普京提出的5年内GDP翻番、恢复大国地位等一系列设想都不可能实现。”李建民说。   </P>
<P>  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冯玉军博士介绍,近年来,俄罗斯约90%的GDP增长都得益于能源出口的拉动。2003年能源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55%,占财政收入的40%多。   </P>
<P>  因此,俄罗斯将能源出口作为刺激经济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一方面是普京用来强化外交布局的重要手段和战略武器。   </P>
<P>  但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在警惕自己成为只输出初级产品的“资源附庸国”———俄罗斯目前甚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会只是单纯的能源供应国。所以,如果不能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动,俄罗斯从长远来看会沦为原料出口附属国。   </P>
<P>  为此,2003年8月28日俄联邦政府批准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发展战略》中提出,“使俄从单纯的原料供应者转变为可在国际能源市场执行独立政策的重要参与者。”   </P>
<P>  但目前,俄罗斯政府只控制7%资源量的局面,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标。   </P>
<P>  所以“除了尤科斯之外,还将会有一些公司往回收”,李建民分析。而且据她从俄罗斯各方面的综合信息后判断的目标是,俄罗斯在能源资源“国有化”的目标是达到或超过50%。   </P>
<P>  “俄罗斯现在在石油、天然气、电力方面都有这样的规划,都在悄悄地做这样的事情。要逐步地把国家控股的部分扩大。”李建民介绍,“而且俄罗斯从普京上任到现在,各个主要的党派一共提出了12个有关国有化法的草案正在酝酿和修改。”   </P>
<P>  “如俄共就认为‘因为你在私有化时是无偿得到,所以我在国有化时,也要无偿地拿走’。而政权党提出来的实施方案是‘要用有偿的方式,按照国际的标准来进行回购’。”   </P>
<P>  据俄罗斯媒体透露,普京总统正筹划建立国家领导下的能源市场三位一体结构:以统一电力能源系统股份公司(已经由国家控股)控制电力市场,以俄气公司控制天然气市场,以国家石油集团公司(筹组中,其中包括尤科斯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控制石油市场。   </P>
<P>  同时,俄罗斯新一届政府已经加大对私营石油公司的税收监管力度。10月初,俄罗斯财政部税收和关税部门负责人MikhailMotorin对外透露,下一个10年俄罗斯石油工业的税收体制将在2005年出台。他指出,新的税收体制将确保石油工业的投资和国家预算的税收收入。   </P>
<P>  11月份,全球能源巨头BP在俄罗斯的合资企业TNK-BP就收到了俄罗斯税务当局发出的补缴2001年的8700万美元税款的追偿要求。而如果要加上罚金和罚款,追偿数额可能增加。   </P>
<P>  安大线难产的秘密   </P>
<P>  普京的能源国有化运动,给中国能源战略带来的影响也是重大的。特别是安大线问题。   </P>
<P>  “俄罗斯能源市场在私有化过程中是完全放开的,在产业的各个环化一开始就是放开管制的。但他们却在管道运输上是国有控制的。这样,你即使开采了石油,没有管道,也运不走。而负责运输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是一家纯国有公司。”李建民介绍。   </P>
<P>  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雷介绍,俄罗斯现在84%的石油出口是通过管道运输。其余是通过铁路运输、海运或者内河航运。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是俄罗斯石油管道系统惟一的经营管理者,100%属于国家控股。全国石油开采总量的97%是通过该公司管理下的管道系统运输的。   </P>
<P>  而且在这个环节的管制上,俄罗斯政府几乎是没有商量的余地。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冯玉军博士介绍,自2002年以来,围绕着尤科斯公司倡议的“安大线”和俄罗斯五大私营石油公司倡导的“摩尔曼斯克管线”,俄罗斯国内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私营石油公司认为,他们有权投资石油管线建设并拥有所有权,但政府将油气管线视为调控能源运输与出口的命脉,坚决反对放松对它的控制。   </P>
<P>  而安大线方案则是由尤科斯公司提出的,希望借助中国政府的力量打破这种垄断。但历经10年,一波三折后,最终仍是无果而终。  </P>
<P>  2003年,俄罗斯几位石油大亨以及当时的总理卡西亚诺夫,要求自己建设油气管线,但遭到拒绝。今年3月初,“俄罗斯石油出口商联盟”又向新总理弗拉德科夫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但据接近弗拉德科夫和赫里斯坚科的官员称,政府的立场不大可能改变。   </P>
<P>  “安大线”没了,但中俄两国的合作还有继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夏义善研究员认为,中俄在能源合作方面互补性很强。一个有油,一个有市场,相互依赖。“有的人往往过分强调中国对俄罗斯的依赖性,而忽视了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性。中国的市场对俄罗斯来说是最可靠的市场,其可靠性远远超过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P>
普京简直就是沙皇再世,我绝不相信这家伙下届不再竞选总统,但是对中国来说,此人绝不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