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崛起遭遇“文化高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9:17:06
)---1980年代初期,陈德亮在中国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成为文革後从事科研工作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为学有所成的人提供帮助的热情非常高,”陈德亮回忆那段时期时说。“当时,只要有硕士学位就能做研究员,那会儿还没有博士。”

自那以後,中国发生了巨大改变,科研经费投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光看这些新闻,你可能认为中国的科研发展就要超越西方了。

但是,中国科研进步却并非如此。接触在西方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再参考经合组织(OECD)和一些科研发展领先国家的数据,会发现政治限制和文化态度阻碍中国的科研发展。科学家们认为,与中国进行国际合作很难,所以许多人愿意留在西方。

这无疑也是陈德亮的经历。他1980年代末获得奖学金赴德国深造,毕业後回国工作了几年,随後获得在瑞典工作的机会,目前他已是哥德堡大学地球科学系的教授。他仍与中国的科学界保持着紧密联系,2008年前的六年期间,曾受聘担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科学主任。

他说,从纯粹的科研角度看,在中国工作是一段令人兴奋的时期,经费充裕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他认为,中国今後20年会在科研领域超越美国的观点未免太过乐观。缺乏负担得起的好学校、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等种种问题令很多科学家对中国敬而远之。

更重要的是,“中国科研文化与欧美国家截然不同。(在中国)对权威过於敬畏,这在科研领域并不好。”陈德亮说道。

回国效力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2011年的全球科研发展报告显示,1978-2006年期间,共有106万中国人赴海外留学深造,其中70%的人後来没有回国。科学家称,这一数字已经下降,但预计仍有一半左右的留学人员留在国外。

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2008年正式发起的千人计划(Thousand Talents Program)迄今已引进海外高层人才约600人,政府承诺为他们提供在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陈德亮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这些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吸引愿意永久回国的人才。“许多这样的项目注重薪水,但薪水并非问题的全部。我觉得以这种方式考虑问题有点幼稚。”

应注重质量


正如陈德亮所言,并非一切都与钱有关。中国的科学家若能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一篇论文,则能得到丰厚的奖金,几乎相当於几年的工资。这种情况引发一系列剽窃及数据造假的丑闻,西方的华人科学家也认为,中国的科研努力注重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中国或许是一个多产型的国家,但中国科学家在《自然》和《科学》等顶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仍远远不及西方,源於国际合作的论文数量也是少而又少。

根据OECD收集的数据,2009年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各种论文共计28.5万篇,按人口算相当於每千人0.2篇,而发表在顶尖期刊上发表的只占0.05%。

文化冲突

环境科学家宫鹏称,阻碍科研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文化史。

宫鹏在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今年1月,他在《自然》撰文称,不鼓励好奇心且缺乏合作,阻碍了中国科研进步。

“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两种文化基因在中国的文化人中代代相传。一种是忠君的儒家思想,另一种是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庄子思想,”他在文章中写道。
他认为,缺乏合作与分工,导致研究机构重复购买昂贵的机器设备,进行相同的分析,不与对手共享,最终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金钱还有精力。
有人认为,不应将中国科研崛起看成威胁。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Martyn Poliakoff称:“这会促使更多人进行科学研究,但不是对他人的取而代之。”

“中国科研的崛起与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迥然不同。全球裤子的数量是一定的,但科研发展却是无止境的。”(完)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 ... 04X20120601?sp=true)---1980年代初期,陈德亮在中国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成为文革後从事科研工作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为学有所成的人提供帮助的热情非常高,”陈德亮回忆那段时期时说。“当时,只要有硕士学位就能做研究员,那会儿还没有博士。”

自那以後,中国发生了巨大改变,科研经费投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光看这些新闻,你可能认为中国的科研发展就要超越西方了。

但是,中国科研进步却并非如此。接触在西方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再参考经合组织(OECD)和一些科研发展领先国家的数据,会发现政治限制和文化态度阻碍中国的科研发展。科学家们认为,与中国进行国际合作很难,所以许多人愿意留在西方。

这无疑也是陈德亮的经历。他1980年代末获得奖学金赴德国深造,毕业後回国工作了几年,随後获得在瑞典工作的机会,目前他已是哥德堡大学地球科学系的教授。他仍与中国的科学界保持着紧密联系,2008年前的六年期间,曾受聘担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科学主任。

他说,从纯粹的科研角度看,在中国工作是一段令人兴奋的时期,经费充裕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他认为,中国今後20年会在科研领域超越美国的观点未免太过乐观。缺乏负担得起的好学校、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等种种问题令很多科学家对中国敬而远之。

更重要的是,“中国科研文化与欧美国家截然不同。(在中国)对权威过於敬畏,这在科研领域并不好。”陈德亮说道。

回国效力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2011年的全球科研发展报告显示,1978-2006年期间,共有106万中国人赴海外留学深造,其中70%的人後来没有回国。科学家称,这一数字已经下降,但预计仍有一半左右的留学人员留在国外。

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2008年正式发起的千人计划(Thousand Talents Program)迄今已引进海外高层人才约600人,政府承诺为他们提供在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陈德亮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这些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吸引愿意永久回国的人才。“许多这样的项目注重薪水,但薪水并非问题的全部。我觉得以这种方式考虑问题有点幼稚。”

应注重质量


正如陈德亮所言,并非一切都与钱有关。中国的科学家若能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一篇论文,则能得到丰厚的奖金,几乎相当於几年的工资。这种情况引发一系列剽窃及数据造假的丑闻,西方的华人科学家也认为,中国的科研努力注重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中国或许是一个多产型的国家,但中国科学家在《自然》和《科学》等顶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仍远远不及西方,源於国际合作的论文数量也是少而又少。

根据OECD收集的数据,2009年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各种论文共计28.5万篇,按人口算相当於每千人0.2篇,而发表在顶尖期刊上发表的只占0.05%。

文化冲突

环境科学家宫鹏称,阻碍科研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文化史。

宫鹏在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今年1月,他在《自然》撰文称,不鼓励好奇心且缺乏合作,阻碍了中国科研进步。

“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两种文化基因在中国的文化人中代代相传。一种是忠君的儒家思想,另一种是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庄子思想,”他在文章中写道。
他认为,缺乏合作与分工,导致研究机构重复购买昂贵的机器设备,进行相同的分析,不与对手共享,最终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金钱还有精力。
有人认为,不应将中国科研崛起看成威胁。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Martyn Poliakoff称:“这会促使更多人进行科学研究,但不是对他人的取而代之。”

“中国科研的崛起与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迥然不同。全球裤子的数量是一定的,但科研发展却是无止境的。”(完)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 ... 04X20120601?sp=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