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战时的国军地雷战:炸死日军中将师团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1:05:57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正文2012年05月22日 08:53
来源:龙门阵 作者:谢天开
核心提示:黄士伟在翻阅《川军抗战亲历记》一书时,他才第一次晓得:原来在兰溪被自己的地雷送入地狱的,是名噪一时的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自己当年立下了炸毙了日军中将师团长大军功!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shtml?_from_ralated


本文摘自《龙门阵》2012年第4期,作者:谢天开,原题为《黄士伟:炸死日军中将的“地雷王”》

2012年立春那一天,成都电视台在人民公园举行了“纪念川军抗战大型特别节目”。

93岁的黄士伟老人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的这个节目,在电视摄影机镜头面前,他仍旧淡定坦然缓慢地讲叙:1942年5月28日,我指挥埋布的地雷炸死了日军第十五师团长中将酒井直次,那时我是川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四六师独立工兵营少校副营长……

老人沙哑的声音在早春寒峭中飘荡,仿佛是从上一个世纪传至今日……

一、四十余年后才知晓的战功

命运如此乖舛。当年指挥布雷炸日军中将敌酋的确切消息,直至四十多年后1985年秋,黄士伟在翻阅《川军抗战亲历记》一书时,他才第一次晓得:原来在兰溪被自己的地雷送入地狱的,是名噪一时的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自己当年立下了炸毙了日军中将师团长大军功!

第一次披露这个消息的人是该书编写人之一,曾任国军第23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授吴鹤云先生。

《川军抗战亲历记》是由四川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和四川省参事室编辑出版。

那么吴鹤云又是从那里晓知的这一确切消息的呢?黄士伟当时也不得而知,那年他已64岁,作为成都市商业二局国营成都第一酿造厂财务科退休职工赋闲在家,做了一位民间古典诗人与书法家。

慢慢的,相关信息积多了,黄士伟才晓得日本方面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披露了这个信讯的。

而当年的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社也从未公布这一消息,既没有调查何部埋雷,也未对任何人进行表彰和奖赏。

直到1984年,贾玉芹先生将日本防卫厅编写的《中国派遣军》上卷译出后,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中将酒井直次阵亡的详尽细节才在大陆始为社会渐知。

时间回溯到1942年4月,美军派B一25型轰炸机16架,从距东京800海里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了日本的东京、大板、名古屋等城市,摧毁其军事设施。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遭到空袭.举国朝野震惊,人心惶惶,舆论哗然。

这16架B一25型轰炸机返航,却沿钱塘江口进入浙赣区域,最后在各机组油将耗尽时,在中国沿海机场相机着陆。

美军轰炸机返航在中国浙赣区域着陆,引起了日本军方的极大关注,对衢州等三处国际机场视为芒刺,急于彻底摧毁。日军大本营命令驻上海以泽田茂中将司令官的第13军和驻汉口以冢田攻中将司令官的11军,两军对进,发动自5月中旬到8月底历时三个多月的战役,以达到于浙赣铁路两侧摧毁衙州等三处国际机场战略目的。史称浙赣会战。会战的中心浙赣铁路,是浙赣湘三省的交通动脉,全长950公里,日军占领杭州、南昌两端,铁路大部地区仍被国军第三战区控制。日军急于打通浙赣路,从而东西夹攻,在衢州会师。
东段日军于1942年5月分三路向金华、兰溪进犯。其中第15师团由有“急先锋”、“虎将”称号的酒井直次中将率领;下属第15步兵团,步兵第51联队,步兵第60联队,步兵第67联队两个大队。骑兵一个中队。野炮兵、工兵、辎重兵各一个联队,总计兵力1800人。从萧山出发,经诸暨渡浦阳江南下,于24日到达兰溪以北马涧等地区。

国军第3战区长官部已由江西上饶迁福建建阳指挥,并先令一部固守兰溪、寿昌、以策应主力部队集中在衢州会战;为了避实击虚,又将浙江中部划为游击作战地区。命令各部在兰溪江东岸炸毁桥梁,埋设地雷,设置路障,破坏交通,截断水运,使敌粮弹不继,伤亡无法补充。为此,长官部工兵监调拔军列运输黄色炸药10吨及4号甲型地雷约两千余枚供各部队使用。

二、六十枚地雷的布置

1942年5月初,一列载有两千余枚4号地雷的国军军用火车,却因日机猛炸金华车站,被迫疏散到金兰铁路支线来,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为了防止这批地雷落入敌手,第3战区长官部命令驻地国军第21军第146师,派出独立工兵第8营,就地销毁这批地雷。

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兼代理营长黄士伟,登上军列在查验了这批地雷后发现:这批地雷是4号甲雷,性能完好,如果利用起来,可以对日军构成很大威胁。黄士伟的建议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这种4号甲型地雷有四种引爆方法:一是轻压即爆,炸散兵用的;二是重压才爆,炸车辆马匹的;三是用绳索拉发的,四是电发的,是预埋供伏击用的。

为延滞日军进攻速度,长官部于5月26日密令:第146师所指挥之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兼代理营长黄土伟率工兵一排,受该师第438团一个步兵营的掩护,夜间突进兰溪江东岸埋设地雷,限27日前完成任务。

此时,黄士伟所在的国军21军146师正在寿昌大小长山一带阻击日军酒井的十五师团。

接到命令的黄士伟思忖道:守城部队军也有自己的工兵营连,而且分配了不少的甲雷和黄色炸药,并早巳作好埋雷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我们工八营再去重复担此重任呢?!可能这为特别任务。还有上级的信任;才21岁的他,年青俊朗,却思维慎密行动果敢,在军中已是很有名气的工兵专家了。

他回想起五年前自己参军情景:当时只有16岁,心怀报国之志投笔从戎,因是家中的独子,于功课之外,喜好诗词翰墨,又熟识蜀汉三国。遂想到假若父母亲与亲属们得知自己要去参军,肯定不会同意的。于是写了一封《抗日出征遗书》,交给了父亲,本想如果父亲不同意,就偷偷地跑掉。

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曾为同盟会会员的父亲看罢遗书后,力排众议,并赋《勉子出征》诗一首:“惊涛骇浪袭神州,锦绣河山沦逆流……忧时应效范文正,生子当如孙仲谋。”

黄士伟性格沉静却有川人的机灵,渴望军功,以报家国。而到此为止,他的军历相当简单:黄士伟,1921年1月生,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成都蜀华中学;1937年8月,考入川军第二十一军战地服务队;9月入伍,随队徒行由蓉转渝;10月由重庆乘轮船抵武汉;12月由南京至皖南,进入江西清江陆军工兵学校教导营当学兵;徒步横贯赣湘,到达永州,学习爆破、架桥、筑城、坑道4门课程。1938年夏,回到皖南青阳,同年9月参加梅梗战斗,被日军围困三昼夜,负轻伤而背负重伤战友张代福突围;同年10月,第二次参加永州军官训练班学习,接受苏军教官训练,听授中共高参叶剑英讲游击战术;1939年春毕业,任第一四六师四三六旅四三八团上尉参谋;工兵连连长;独立工兵第八营少校副营长兼代理营长。

当日傍晚,黄士伟和担任掩护步兵营长阎泽民奉命一起赶到兰溪城,跨进守城的新21师师部。师长罗君彤已经接到了撤守的命令,正在布署。看见卫兵领进来两名年青军军官,一询问又是老朋友的部下,都是四川老乡。罗君彤更显得高兴,又问起黄士伟的任务,立即招呼自己的师属工兵连长和参谋长,拿来作战地图,详细介绍其前哨阵地的路线、地形、埋雷地区、绝密口令等,为次日晚进入现场作业作出了妥善的准备。

作战地图上详细地标出了新21师师属工兵连敷设的雷区,上面表明兰溪城郊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地雷,唯城北兰溪江东岸还有一片地区是空白。黄士伟两眼仔细盯在这片空白区内,决定就在这里下手。他还提出的上级既然已经决定放弃金华与兰溪两座县城,预计次日敌军必来,必须采用短期突击埋雷的方式,即埋雷时间与敌抵达雷区时间在6小时之内。众人一致赞成。

1942年5月27日深夜,月亮晕暗,时隐时现,云层很厚。在步兵营护卫下,黄士伟率领工兵排趟过兰溪江,水深齐腰,他们将装地雷竹筐顶在头上过江。

布雷区为敌我交战无人地带,气氛相当紧张。黄士伟命令工兵排原地稍息,检查器材。他却四下张望,东奔西跑,必须尽快决定出方案:一是布雷的选点定位。主导思想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目标是敌军高级指挥人员。设身处地揣摸、分析日军指挥官最有可能的必行路线与地点。

夜色里,他发现眼前三岔路口有一个隆然凸起的小山坡,约二三十米高,距兰溪县城垣约三里路。假想若在此处拿军用望远镜了望,是通视恰当的距离,并又在轻重武器射程以外。这处不起眼的高地,肯定为作战侦察地形最佳的地点。
其次是埋雷伪装问题。当时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季节,绿草如茵,埋雷后纵然巧妙伪装,不到三天,就会叶枯发黄,肉眼立即识别。何况日军有精密的扫雷仪器呢!

黄士伟详尽心中的盘算后,果断地命令环围小山坡,进行埋雷二、三十厘米深度的标准工兵作业,交错地将60枚4号甲型地雷全部埋下了,并将信管调在杀伤人马的100KG级刻度盘上。埋雷后的重点伪装,在恢复草皮后,又用落叶树枝掩盖可能留下的痕迹。

至28日拂晓,布雷作业全部完成。昏黑的天空雷声沉沉,密密下了阵雨。

撤离中,黄士伟抹了抹脸庞上混杂的汗水与雨水,回望了一下那座山坡,心中窃喜,嘴角绽出一丝暗笑,凭他的工兵经验,这样的天气是最利于地雷伪装的。

三、炸毙日军中将师团长

1942年5月28日早上,大雨还在哗哗地下着。

日军第十五师团在攻击中进入了兰溪城外雷区;“轰”、“轰”爆炸声不时响起,伤亡报告不断传来。

7时许,前来督战的师团长酒井直次偕幕僚们,将石廓山下一处墓前石柱的地方当作临时指挥所。

恼怒的酒井咬了咬牙齿,命令工兵联队长河野顺治中佐派出一个工兵小分队,探除前进道路上的地雷。

上午10时左右,大雨渐停。工兵小分队报告前方道路可以安全通过,酒井与他的师团部幕僚重新跨上东洋军马。

为确保安全,骑兵卫队在前边开道,步兵尖兵分队跟进,其后才是师团本部。情报参谋间瀨淳二少佐、第13军总部参谋古谷金次郎走在前面,酒井走在中间,后面是参谋长川久保镇马少將和作战参谋吉村芳次中佐等人。

当行至兰溪县城北面1500米处的三岔路口时(今兰溪市北郊一里坛),前面开道的骑兵卫队不知走哪条道好,便折返报告。

酒井直次策马来到前端,东洋大军马喷着响嚏;军用雨衣湿亮,戴着圆形眼镜,一副谦谦君子面孔却隐含凶狠嗜血;他一眼瞥见前方三岔道侧有一山坡,便跃马登高,欲察看地形。

10时45分,酒井的军马踏中了地雷。“轰”的一声巨响,弹片和沙石腾空而起,爆炸的气浪把酒井从马背上掀起,重重摔到地上。军马被炸死,酒井本人的左脚掌全部被炸碎,血流如注。

参谋长川久保立刻跳下马来,奔至酒井处,马上令人止血,並派人去找军医。但野战医院的军医都已分散到各包扎所,迟迟不能赶来。

幕僚们慌乱一团,人马相撞。又触地雷爆炸,宫下兵器部长、佐野兽医部长及部员佐山中尉各有死伤。

约半小时后,军医部长细谷大佐才赶到,立即为酒井检查、处理伤口,採取急救措施,並对川久保说:“就目前情况看,师团长心脏无明显变化,生命可能无危险。”

一片血污,酒井脸色苍白,但精神尚可,还镇定地对川久保说:“参谋长,请你代替我指挥,麻烦你,很抱歉。决不要停止攻击!”

川久保答道:“请阁下放心静养,我绝不会辱没师团的荣誉。”

随后,命令士兵用担架把酒井抬到前方约200米处的一栋房屋內,等待向后方医院转送。

没过多久,酒井的传令兵跑出来,喊道:“师团长的情況不好了!”

川久保急忙赶至酒井身边,大声呼唤:“阁下!阁下!”酒井却毫无反应,完全昏迷。细谷大佐立即给酒井连续注射数针,並做人工呼吸,终因未及时输血,仍然无效,于当日14时13分气绝身亡。

次日,日军南京师团留守石川少将赶来兰溪处理善后事宜,在细谷大佐主持下,焚化了酒井的尸体,並保留了亡者的部分头发、指甲和骨灰。

酒井直次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建立新式陆军后.第一个被打死在战场上的现任陆军师团长。为了不动摇军心,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决定封锁消息。
四个月之后,在杭州西湖畔风景山庄刘庄,日军第13军才举行了“兰溪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祭台上挂着5张照片,中间一张就是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左右各两张是同时被炸死的其他四名日军官佐。在其余的照片中,有一张注明是酒井等骑着战马上前线的镜头,另一张是酒井直次被炸死的现场,隐约可见更远处有华表石柱,那为兰溪石廓山下的一处荒野墓地。

这些资料是由重庆国府军统情报人员潜入日军会场,将重要文件照片翻拍回来的。当时还有一份材料说明,酒井在毙命前两天,曾有一奏折写给日本天皇,其中详述了中国士兵不怕死的顽强精神,请求天皇不要轻视中国的“国魂”,谨慎行使对华的战争步骤,等等。

很快,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汇集战况文件、照片印成专辑,上报重庆中央军事委员会,并向盟军通报。然而,在汇报材料中,却存在重大忽略:第3战区的那一支部队,何人用什么手段让酒井毙命的,也没有为此请授领军功……

1942年9月27日,日本陆军省才对外公布酒井直次中将阵亡的消息。

1942年9月28日,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著名报纸《新华日报》反应迅速,以《兰溪五月之役毙敌酒井中将》为题,做出了清晰而简短的文字报道。

当时为国共合作的黄金时期,又因敌酋酒井亦为新四军的死敌:1941年8月,酒井直次任率部,在江苏溧阳地区扫荡时,对新四军进行“坚壁清野”的作战,合击了新四军谭震林部第六师第十六旅旅部。还在一次率部扫荡中,为了激励士气,竟让部下进行奸淫比赛,评出“老虎”、“豹子”和“豺狼”,即一、二、三等奖,并分别给予物质奖励。于是日军官兵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成群结伙地奸淫中国妇女。

关于这一史实,在六十余年后得到肯定:即2005年7月,江苏省句容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负责对外宣传的杨玉秀先生,在电话上向浙江省兰溪市民间研究者王林根先生强调说:“我们纪念馆参展内容要进行调整,把中国人民击毙的两个侵华日军中将内容增加进去了:一个是共产党在北方击毙的阿部规秀,一个是国民党在南方击毙的酒井直次。因为酒井直次在清乡时曾杀害过新四军第16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等270余名新四军同志。”

四、不为结束的回响

最早收集考证酒井直次的王林根先生,是浙江省兰溪市的民间抗战研究者。

酒井直次,世家子弟,日本东京人,1891年3月26日生,是日本战国中后期名将酒井忠次(德川家康之家臣)之后裔。

王林根发现在靖国神社供有酒井直次神情倨傲的照片牌位,居然与甲级战犯梅津美治郎并列在一起。

他说:“从资料照片上看,酒井胸前所挂勋章之多,是日军将领中少有的,由此可见其在日本侵略军中的地位和影响。”

酒井直次可谓帝国军人的骄子:1920年入日本陆军大学32期,毕业后曾到苏联考察研究军事。1935年8月升为步兵大佐,同年12月任第二师团第三旅团第四联队长。

他的“急先锋”“虎将”赫赫战功为:1938年5月,日军土肥原贤二的十四师团在徐州会战后进行追击战,攻占兰封后,直接威胁开封与郑州,薛岳指挥的豫东兵团进行反攻,夺回兰封,并将土肥原贤部合围于河南省的兰封以北三义集地区。庚即,日军大本营命令两个师团和两个旅团驰援,其中便有酒井直次指挥的第二师师第三旅团第四联队,从商丘沿陇海铁路两侧向西急进,迫使薛岳的包围圈破裂。而后,酒井直次联队由宁陵向尉氏再转向郑州方向挺进,兵锋直逼国军第1战区心脏地带。迫使国军掘炸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

1938年7月,酒井直次晋升日军第十六师团第十九旅少将旅团长;1939年7月奉调回国,出任日军通讯兵学校校长。1941年3月,酒井晋升为中将。同年8月再次来到中国,任第十五师团长。

酒井直次在中日浙赣会战触雷时,刚满51岁;日军战史称:“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七十年后,黄士伟还记忆犹新的回忆道:“在埋雷的当时,我发现有三条岔路,一条通往蒋庄,一条通往兰溪县城,另一条是辎重军车运送物资的通道,且一侧有一高地。为了猜测出敌人会走哪一条路,我当时犹豫不决。最后一想,指挥官肯定会先登高判断地形。于是决定不在三条路上布雷,只是在岔路口通往高地的位置上密密麻麻地埋了六十多颗地雷。”

当年的国军少校黄士伟没有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年青的他慎密而果敢地炸毙了气焰冲天的日军酒井直次中将。
当年爆炸的剧烈,似乎还在回响。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个被炸毙的酒井直次日军中将,还在日本东京靖国神社被供奉着,享受着死后的“哀荣”。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漫长的无声岁月里,黄士伟却一直不敢提到自己曾经有过的抗战经历,他的谨慎实为一种无奈。

现今九旬高龄的他仍旧身板挺直,不弯不驼,脸庞瘦削,目光炯炯,保持着军人硬朗。每日临池书法、多与友人唱和中华古典诗词为清平乐事,现居成都市的一座居民院子里过着清淡寻常日子。

历史总要彰显。几乎隐名埋姓的他,至今仍旧没有请得到任何军功,也不晓得应该到那边去请领军功。然而作为川军老军人,黄士伟老先生至今还喜欢穿戴着没军功章的黄布军大衣。(本文亦参考岳明星、马民康、方军、余行等文,特此鸣谢)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正文2012年05月22日 08:53
来源:龙门阵 作者:谢天开
核心提示:黄士伟在翻阅《川军抗战亲历记》一书时,他才第一次晓得:原来在兰溪被自己的地雷送入地狱的,是名噪一时的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自己当年立下了炸毙了日军中将师团长大军功!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shtml?_from_ralated


本文摘自《龙门阵》2012年第4期,作者:谢天开,原题为《黄士伟:炸死日军中将的“地雷王”》

2012年立春那一天,成都电视台在人民公园举行了“纪念川军抗战大型特别节目”。

93岁的黄士伟老人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的这个节目,在电视摄影机镜头面前,他仍旧淡定坦然缓慢地讲叙:1942年5月28日,我指挥埋布的地雷炸死了日军第十五师团长中将酒井直次,那时我是川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四六师独立工兵营少校副营长……

老人沙哑的声音在早春寒峭中飘荡,仿佛是从上一个世纪传至今日……

一、四十余年后才知晓的战功

命运如此乖舛。当年指挥布雷炸日军中将敌酋的确切消息,直至四十多年后1985年秋,黄士伟在翻阅《川军抗战亲历记》一书时,他才第一次晓得:原来在兰溪被自己的地雷送入地狱的,是名噪一时的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自己当年立下了炸毙了日军中将师团长大军功!

第一次披露这个消息的人是该书编写人之一,曾任国军第23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授吴鹤云先生。

《川军抗战亲历记》是由四川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和四川省参事室编辑出版。

那么吴鹤云又是从那里晓知的这一确切消息的呢?黄士伟当时也不得而知,那年他已64岁,作为成都市商业二局国营成都第一酿造厂财务科退休职工赋闲在家,做了一位民间古典诗人与书法家。

慢慢的,相关信息积多了,黄士伟才晓得日本方面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披露了这个信讯的。

而当年的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社也从未公布这一消息,既没有调查何部埋雷,也未对任何人进行表彰和奖赏。

直到1984年,贾玉芹先生将日本防卫厅编写的《中国派遣军》上卷译出后,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中将酒井直次阵亡的详尽细节才在大陆始为社会渐知。

时间回溯到1942年4月,美军派B一25型轰炸机16架,从距东京800海里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了日本的东京、大板、名古屋等城市,摧毁其军事设施。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遭到空袭.举国朝野震惊,人心惶惶,舆论哗然。

这16架B一25型轰炸机返航,却沿钱塘江口进入浙赣区域,最后在各机组油将耗尽时,在中国沿海机场相机着陆。

美军轰炸机返航在中国浙赣区域着陆,引起了日本军方的极大关注,对衢州等三处国际机场视为芒刺,急于彻底摧毁。日军大本营命令驻上海以泽田茂中将司令官的第13军和驻汉口以冢田攻中将司令官的11军,两军对进,发动自5月中旬到8月底历时三个多月的战役,以达到于浙赣铁路两侧摧毁衙州等三处国际机场战略目的。史称浙赣会战。会战的中心浙赣铁路,是浙赣湘三省的交通动脉,全长950公里,日军占领杭州、南昌两端,铁路大部地区仍被国军第三战区控制。日军急于打通浙赣路,从而东西夹攻,在衢州会师。
东段日军于1942年5月分三路向金华、兰溪进犯。其中第15师团由有“急先锋”、“虎将”称号的酒井直次中将率领;下属第15步兵团,步兵第51联队,步兵第60联队,步兵第67联队两个大队。骑兵一个中队。野炮兵、工兵、辎重兵各一个联队,总计兵力1800人。从萧山出发,经诸暨渡浦阳江南下,于24日到达兰溪以北马涧等地区。

国军第3战区长官部已由江西上饶迁福建建阳指挥,并先令一部固守兰溪、寿昌、以策应主力部队集中在衢州会战;为了避实击虚,又将浙江中部划为游击作战地区。命令各部在兰溪江东岸炸毁桥梁,埋设地雷,设置路障,破坏交通,截断水运,使敌粮弹不继,伤亡无法补充。为此,长官部工兵监调拔军列运输黄色炸药10吨及4号甲型地雷约两千余枚供各部队使用。

二、六十枚地雷的布置

1942年5月初,一列载有两千余枚4号地雷的国军军用火车,却因日机猛炸金华车站,被迫疏散到金兰铁路支线来,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为了防止这批地雷落入敌手,第3战区长官部命令驻地国军第21军第146师,派出独立工兵第8营,就地销毁这批地雷。

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兼代理营长黄士伟,登上军列在查验了这批地雷后发现:这批地雷是4号甲雷,性能完好,如果利用起来,可以对日军构成很大威胁。黄士伟的建议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这种4号甲型地雷有四种引爆方法:一是轻压即爆,炸散兵用的;二是重压才爆,炸车辆马匹的;三是用绳索拉发的,四是电发的,是预埋供伏击用的。

为延滞日军进攻速度,长官部于5月26日密令:第146师所指挥之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兼代理营长黄土伟率工兵一排,受该师第438团一个步兵营的掩护,夜间突进兰溪江东岸埋设地雷,限27日前完成任务。

此时,黄士伟所在的国军21军146师正在寿昌大小长山一带阻击日军酒井的十五师团。

接到命令的黄士伟思忖道:守城部队军也有自己的工兵营连,而且分配了不少的甲雷和黄色炸药,并早巳作好埋雷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我们工八营再去重复担此重任呢?!可能这为特别任务。还有上级的信任;才21岁的他,年青俊朗,却思维慎密行动果敢,在军中已是很有名气的工兵专家了。

他回想起五年前自己参军情景:当时只有16岁,心怀报国之志投笔从戎,因是家中的独子,于功课之外,喜好诗词翰墨,又熟识蜀汉三国。遂想到假若父母亲与亲属们得知自己要去参军,肯定不会同意的。于是写了一封《抗日出征遗书》,交给了父亲,本想如果父亲不同意,就偷偷地跑掉。

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曾为同盟会会员的父亲看罢遗书后,力排众议,并赋《勉子出征》诗一首:“惊涛骇浪袭神州,锦绣河山沦逆流……忧时应效范文正,生子当如孙仲谋。”

黄士伟性格沉静却有川人的机灵,渴望军功,以报家国。而到此为止,他的军历相当简单:黄士伟,1921年1月生,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成都蜀华中学;1937年8月,考入川军第二十一军战地服务队;9月入伍,随队徒行由蓉转渝;10月由重庆乘轮船抵武汉;12月由南京至皖南,进入江西清江陆军工兵学校教导营当学兵;徒步横贯赣湘,到达永州,学习爆破、架桥、筑城、坑道4门课程。1938年夏,回到皖南青阳,同年9月参加梅梗战斗,被日军围困三昼夜,负轻伤而背负重伤战友张代福突围;同年10月,第二次参加永州军官训练班学习,接受苏军教官训练,听授中共高参叶剑英讲游击战术;1939年春毕业,任第一四六师四三六旅四三八团上尉参谋;工兵连连长;独立工兵第八营少校副营长兼代理营长。

当日傍晚,黄士伟和担任掩护步兵营长阎泽民奉命一起赶到兰溪城,跨进守城的新21师师部。师长罗君彤已经接到了撤守的命令,正在布署。看见卫兵领进来两名年青军军官,一询问又是老朋友的部下,都是四川老乡。罗君彤更显得高兴,又问起黄士伟的任务,立即招呼自己的师属工兵连长和参谋长,拿来作战地图,详细介绍其前哨阵地的路线、地形、埋雷地区、绝密口令等,为次日晚进入现场作业作出了妥善的准备。

作战地图上详细地标出了新21师师属工兵连敷设的雷区,上面表明兰溪城郊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地雷,唯城北兰溪江东岸还有一片地区是空白。黄士伟两眼仔细盯在这片空白区内,决定就在这里下手。他还提出的上级既然已经决定放弃金华与兰溪两座县城,预计次日敌军必来,必须采用短期突击埋雷的方式,即埋雷时间与敌抵达雷区时间在6小时之内。众人一致赞成。

1942年5月27日深夜,月亮晕暗,时隐时现,云层很厚。在步兵营护卫下,黄士伟率领工兵排趟过兰溪江,水深齐腰,他们将装地雷竹筐顶在头上过江。

布雷区为敌我交战无人地带,气氛相当紧张。黄士伟命令工兵排原地稍息,检查器材。他却四下张望,东奔西跑,必须尽快决定出方案:一是布雷的选点定位。主导思想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目标是敌军高级指挥人员。设身处地揣摸、分析日军指挥官最有可能的必行路线与地点。

夜色里,他发现眼前三岔路口有一个隆然凸起的小山坡,约二三十米高,距兰溪县城垣约三里路。假想若在此处拿军用望远镜了望,是通视恰当的距离,并又在轻重武器射程以外。这处不起眼的高地,肯定为作战侦察地形最佳的地点。
其次是埋雷伪装问题。当时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季节,绿草如茵,埋雷后纵然巧妙伪装,不到三天,就会叶枯发黄,肉眼立即识别。何况日军有精密的扫雷仪器呢!

黄士伟详尽心中的盘算后,果断地命令环围小山坡,进行埋雷二、三十厘米深度的标准工兵作业,交错地将60枚4号甲型地雷全部埋下了,并将信管调在杀伤人马的100KG级刻度盘上。埋雷后的重点伪装,在恢复草皮后,又用落叶树枝掩盖可能留下的痕迹。

至28日拂晓,布雷作业全部完成。昏黑的天空雷声沉沉,密密下了阵雨。

撤离中,黄士伟抹了抹脸庞上混杂的汗水与雨水,回望了一下那座山坡,心中窃喜,嘴角绽出一丝暗笑,凭他的工兵经验,这样的天气是最利于地雷伪装的。

三、炸毙日军中将师团长

1942年5月28日早上,大雨还在哗哗地下着。

日军第十五师团在攻击中进入了兰溪城外雷区;“轰”、“轰”爆炸声不时响起,伤亡报告不断传来。

7时许,前来督战的师团长酒井直次偕幕僚们,将石廓山下一处墓前石柱的地方当作临时指挥所。

恼怒的酒井咬了咬牙齿,命令工兵联队长河野顺治中佐派出一个工兵小分队,探除前进道路上的地雷。

上午10时左右,大雨渐停。工兵小分队报告前方道路可以安全通过,酒井与他的师团部幕僚重新跨上东洋军马。

为确保安全,骑兵卫队在前边开道,步兵尖兵分队跟进,其后才是师团本部。情报参谋间瀨淳二少佐、第13军总部参谋古谷金次郎走在前面,酒井走在中间,后面是参谋长川久保镇马少將和作战参谋吉村芳次中佐等人。

当行至兰溪县城北面1500米处的三岔路口时(今兰溪市北郊一里坛),前面开道的骑兵卫队不知走哪条道好,便折返报告。

酒井直次策马来到前端,东洋大军马喷着响嚏;军用雨衣湿亮,戴着圆形眼镜,一副谦谦君子面孔却隐含凶狠嗜血;他一眼瞥见前方三岔道侧有一山坡,便跃马登高,欲察看地形。

10时45分,酒井的军马踏中了地雷。“轰”的一声巨响,弹片和沙石腾空而起,爆炸的气浪把酒井从马背上掀起,重重摔到地上。军马被炸死,酒井本人的左脚掌全部被炸碎,血流如注。

参谋长川久保立刻跳下马来,奔至酒井处,马上令人止血,並派人去找军医。但野战医院的军医都已分散到各包扎所,迟迟不能赶来。

幕僚们慌乱一团,人马相撞。又触地雷爆炸,宫下兵器部长、佐野兽医部长及部员佐山中尉各有死伤。

约半小时后,军医部长细谷大佐才赶到,立即为酒井检查、处理伤口,採取急救措施,並对川久保说:“就目前情况看,师团长心脏无明显变化,生命可能无危险。”

一片血污,酒井脸色苍白,但精神尚可,还镇定地对川久保说:“参谋长,请你代替我指挥,麻烦你,很抱歉。决不要停止攻击!”

川久保答道:“请阁下放心静养,我绝不会辱没师团的荣誉。”

随后,命令士兵用担架把酒井抬到前方约200米处的一栋房屋內,等待向后方医院转送。

没过多久,酒井的传令兵跑出来,喊道:“师团长的情況不好了!”

川久保急忙赶至酒井身边,大声呼唤:“阁下!阁下!”酒井却毫无反应,完全昏迷。细谷大佐立即给酒井连续注射数针,並做人工呼吸,终因未及时输血,仍然无效,于当日14时13分气绝身亡。

次日,日军南京师团留守石川少将赶来兰溪处理善后事宜,在细谷大佐主持下,焚化了酒井的尸体,並保留了亡者的部分头发、指甲和骨灰。

酒井直次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建立新式陆军后.第一个被打死在战场上的现任陆军师团长。为了不动摇军心,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决定封锁消息。
四个月之后,在杭州西湖畔风景山庄刘庄,日军第13军才举行了“兰溪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祭台上挂着5张照片,中间一张就是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左右各两张是同时被炸死的其他四名日军官佐。在其余的照片中,有一张注明是酒井等骑着战马上前线的镜头,另一张是酒井直次被炸死的现场,隐约可见更远处有华表石柱,那为兰溪石廓山下的一处荒野墓地。

这些资料是由重庆国府军统情报人员潜入日军会场,将重要文件照片翻拍回来的。当时还有一份材料说明,酒井在毙命前两天,曾有一奏折写给日本天皇,其中详述了中国士兵不怕死的顽强精神,请求天皇不要轻视中国的“国魂”,谨慎行使对华的战争步骤,等等。

很快,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汇集战况文件、照片印成专辑,上报重庆中央军事委员会,并向盟军通报。然而,在汇报材料中,却存在重大忽略:第3战区的那一支部队,何人用什么手段让酒井毙命的,也没有为此请授领军功……

1942年9月27日,日本陆军省才对外公布酒井直次中将阵亡的消息。

1942年9月28日,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著名报纸《新华日报》反应迅速,以《兰溪五月之役毙敌酒井中将》为题,做出了清晰而简短的文字报道。

当时为国共合作的黄金时期,又因敌酋酒井亦为新四军的死敌:1941年8月,酒井直次任率部,在江苏溧阳地区扫荡时,对新四军进行“坚壁清野”的作战,合击了新四军谭震林部第六师第十六旅旅部。还在一次率部扫荡中,为了激励士气,竟让部下进行奸淫比赛,评出“老虎”、“豹子”和“豺狼”,即一、二、三等奖,并分别给予物质奖励。于是日军官兵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成群结伙地奸淫中国妇女。

关于这一史实,在六十余年后得到肯定:即2005年7月,江苏省句容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负责对外宣传的杨玉秀先生,在电话上向浙江省兰溪市民间研究者王林根先生强调说:“我们纪念馆参展内容要进行调整,把中国人民击毙的两个侵华日军中将内容增加进去了:一个是共产党在北方击毙的阿部规秀,一个是国民党在南方击毙的酒井直次。因为酒井直次在清乡时曾杀害过新四军第16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等270余名新四军同志。”

四、不为结束的回响

最早收集考证酒井直次的王林根先生,是浙江省兰溪市的民间抗战研究者。

酒井直次,世家子弟,日本东京人,1891年3月26日生,是日本战国中后期名将酒井忠次(德川家康之家臣)之后裔。

王林根发现在靖国神社供有酒井直次神情倨傲的照片牌位,居然与甲级战犯梅津美治郎并列在一起。

他说:“从资料照片上看,酒井胸前所挂勋章之多,是日军将领中少有的,由此可见其在日本侵略军中的地位和影响。”

酒井直次可谓帝国军人的骄子:1920年入日本陆军大学32期,毕业后曾到苏联考察研究军事。1935年8月升为步兵大佐,同年12月任第二师团第三旅团第四联队长。

他的“急先锋”“虎将”赫赫战功为:1938年5月,日军土肥原贤二的十四师团在徐州会战后进行追击战,攻占兰封后,直接威胁开封与郑州,薛岳指挥的豫东兵团进行反攻,夺回兰封,并将土肥原贤部合围于河南省的兰封以北三义集地区。庚即,日军大本营命令两个师团和两个旅团驰援,其中便有酒井直次指挥的第二师师第三旅团第四联队,从商丘沿陇海铁路两侧向西急进,迫使薛岳的包围圈破裂。而后,酒井直次联队由宁陵向尉氏再转向郑州方向挺进,兵锋直逼国军第1战区心脏地带。迫使国军掘炸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

1938年7月,酒井直次晋升日军第十六师团第十九旅少将旅团长;1939年7月奉调回国,出任日军通讯兵学校校长。1941年3月,酒井晋升为中将。同年8月再次来到中国,任第十五师团长。

酒井直次在中日浙赣会战触雷时,刚满51岁;日军战史称:“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七十年后,黄士伟还记忆犹新的回忆道:“在埋雷的当时,我发现有三条岔路,一条通往蒋庄,一条通往兰溪县城,另一条是辎重军车运送物资的通道,且一侧有一高地。为了猜测出敌人会走哪一条路,我当时犹豫不决。最后一想,指挥官肯定会先登高判断地形。于是决定不在三条路上布雷,只是在岔路口通往高地的位置上密密麻麻地埋了六十多颗地雷。”

当年的国军少校黄士伟没有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年青的他慎密而果敢地炸毙了气焰冲天的日军酒井直次中将。
当年爆炸的剧烈,似乎还在回响。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个被炸毙的酒井直次日军中将,还在日本东京靖国神社被供奉着,享受着死后的“哀荣”。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漫长的无声岁月里,黄士伟却一直不敢提到自己曾经有过的抗战经历,他的谨慎实为一种无奈。

现今九旬高龄的他仍旧身板挺直,不弯不驼,脸庞瘦削,目光炯炯,保持着军人硬朗。每日临池书法、多与友人唱和中华古典诗词为清平乐事,现居成都市的一座居民院子里过着清淡寻常日子。

历史总要彰显。几乎隐名埋姓的他,至今仍旧没有请得到任何军功,也不晓得应该到那边去请领军功。然而作为川军老军人,黄士伟老先生至今还喜欢穿戴着没军功章的黄布军大衣。(本文亦参考岳明星、马民康、方军、余行等文,特此鸣谢)  
现在使劲的吹
死无对证了反正,抓紧吹几下吧
{:soso_e163:}任何有抱负知进取的民族和青年都不应漠视先辈舍身赴死的豪情与悲壮...不论文中修辞手法运用几多,但觉一幅华夏儿女争赴国难逆转乾坤之慨然画卷展吾眼前{:soso_e181:}江山代有英雄出,各领风骚数百年{:soso_e178:}
这件事萨苏的文章有讲,从一个日本工兵的口中说出。

至于是不是文章中这位所为,就搞不清了。
http://www.ewen.cc/qikan/bkview.asp?bkid=189948&cid=630035

  第二个是个叫做重信的日本兵,提起抗日战争,他的反应是“义愤填膺”,他丝毫没有谢罪的表示,而是和某一块儿咒骂日本政府、浑蛋的军头,咬牙切齿,怒气冲天。老实说,这样的鬼子某还真没见过;某当时很吃惊,以为他在表演,但是又不像。后来了解多了,才明白他是真的恨!原来,这位重信,当年入伍在苫米地旅团,是工兵,参战就是在中国的华北,对手呢,就是八路军。

    谁说八路军游而不击,那肯定是不符合历史,因为重信他们三天两头地出发和八路交战。但是八路军很少打硬仗,总是用五花八门的古怪法门来折腾鬼子,最常见的,就是地雷了。作为工兵,每次出发都打前阵,而重信年纪最小,日本军队欺负新兵,就总是他走第一个,挖地雷的也是他,试探八路有没有埋伏的也是他,宿营了放哨还是他!他说,每次出发都吓得发抖,恨不得拔出枪来干了那个浑蛋军曹。好容易熬出来,他又给送到浙江和国民党打,这次那边的兵更老,还是他老走第一个……他们排了地雷,还要排队在雷场上跑,让当官的放心,他们才在后面走。您想,他能不恨得咬牙切齿么!但是他说,地雷不炸好人,菩萨保佑好人,他没有杀过人,所以他的运气真是好得出奇,一个班的人先先后后不是让地雷炸死了,就是炸残了,他却连一根毫毛都没有伤着。有一次在浙江,他们在雷场上跑完了,长官还让骑兵从上面跑,因为要来个大将师团长。结果鬼使神差就剩下一颗地雷,还就是那位不得了的师团长“亲自”来踩上,大腿都飞到树上去了!工兵们都受了惩罚,可是重信说,那是他最快活的一天。

    看他十根手指像胡萝卜一样又粗又短,真难为他在八路的地雷阵里活着出来。难道真的地雷不炸好人?

    后来,某找了国内的朋友证实,炸死日军司令官确有其事,地点在浙江兰溪,死者是日军第九师团长酒井中将,当时国军本来没有地雷,有一列火车因为铁道被日军切断而停驶,负责爆破它的国军小军官发现上面载有一些地雷,觉得炸掉浪费,就埋在了日军的来路上,没想到取得如此战果。这个小军官1995年还住在金华。第三战区往往出现这样的邪事,第一二八师的高射炮擦洗试射,就揍下来一架日本飞机;后来才知道,飞机上是日军侵华的最高将领冢田攻。
方船子 发表于 2012-5-24 19:10
http://www.ewen.cc/qikan/bkview.asp?bkid=189948&cid=630035

  第二个是个叫做重信的日本兵,提起抗日 ...
“第三战区往往出现这样的邪事,第一二八师的高射炮擦洗试射,就揍下来一架日本飞机;后来才知道,飞机上是日军侵华的最高将领冢田攻。”
真的假的啊?如果是真的,那也太欢乐鸟,哈哈
作为一个小概率事件,可能性是存在的。无论如何,能和小日本干仗,就是好样的!{:soso_e179:}
方船子 发表于 2012-5-24 19:10
http://www.ewen.cc/qikan/bkview.asp?bkid=189948&cid=630035

  第二个是个叫做重信的日本兵,提起抗日 ...
囧……躺着中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