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能意淫全世界,却搞不定北朝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3:28:42
韩国历史上遭遇大国强国入侵和操纵极多,积淀至今形成了强烈的自卑/自恋夹杂的民族主义情绪、迫切需要自我表达的诉求以及盼朝韩统一再塑伟大统半岛但又被大国阻隔而不得的哀怨,自然也是电影着力表现吸引眼球和钞票的好题材。朝鲜战争(以下简称韩战)及其后遗症由于分割了一脉相承的朝韩国民,以至于现在都是韩国社会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是表现这些情绪诉求的最佳题材。其煽情手法,无非是一方面痛惜个人之间的情感(爱情友情兄弟情)和命运在意识形态和冷战敌对下被扭曲、压迫、操纵和毁灭的痛苦,另一方面又期盼朝韩的血缘纽带和两方人员的情感能够跨越这些障碍把两方带到一起。姜帝圭在这方面可谓高手,1999年出了一部《生死谍变》玩爱情线,一炮而红,之后被《朝韩间谍战》(记不清是不是这个名字)继承;2003年又出《太极旗》,除了战争场面真实程度大大提高,还玩了一把催人泪下的兄弟情和友情,继承这个套路的有《高地战》。其余《欢迎来到东莫村》《天军》则又以半喜剧半严肃的方式去意淫朝韩合作,甚至主要是针对日本和中国的《2009迷失的记忆》(张东健也有份主演)也有个朝鲜半岛统一的前提。还有主要针对自身的影片,《冒着炮火》大大炒作了当年韩国人的爱国情怀,《实尾岛》则反映了韩国死抱对朝敌对情绪的自虐之痛。拍电影还不够,2011年又出了一部电视连续剧《战友》,仁川登陆之后可以一说的朝韩军对战都讲了个遍,亦敌亦友的情感和跨越阵营的爱情一把抓,简直是大杂烩。
  
  只是,韩战和朝韩题材挖到这个份上,观众的眼泪和悲情都甩得差不多了;另一方面现实很残酷,电影里能意淫的都意淫得差不多了,朝韩除了在2000年奥运会携手入场过一回之外,进入21世纪以来关系基本上无甚大进展,甚至最近还因为朝鲜核问题而搞得极其对立。于是姜大导演也不得不另外想法吸引眼球,遂挟韩国电影史上最高制作费的威力,以现实故事为基础,把情感意淫扩展到横跨欧亚大陆、贯穿整个二战,弄出来这么一部《我的征途》。虽然影片基本上摒弃了老土的套路,在民族议题上的煽情度也大大降低,但是由韩战片遗留下来的那股子又酸又辣还带点儿甜的心理气味(泡菜吃多了?),还是若隐若现地飘出来。
  
  这部片的对立双方从朝韩变成了韩日。韩国人尽管技高一筹(跑马拉松得柏林奥运冠军,这是真事,真人原名孙基祯,电影中选拔赛也是韩国人胜出),却始终只能屈服于日本人(赛果被操纵、强征到关东军当兵),如同历史上日本侵略朝鲜半岛对其压迫,但韩国人热爱同胞热爱和平,比穷兵黩武的日本人道德好多了。然后韩国人日本人一起被卷入大战漩涡,一起被苏联压得喘不过气来(某人加入苏联军队还当了劳改营头头),一起被德国纳粹俘虏,一起被后来的共同盟友美国人打得灰头土脸,历经艰难困苦,最后韩国人终于修成正果,日本人在韩国人的以死感化面前彻底屈服,心甘情愿变成了韩国人,大日本帝国期盼数十年、付出一场大战无数鲜血而不得的大东亚共荣,就这么被姜大导演在银幕上实现了,只是姜导狡猾地偷换了共荣圈的核心,从大日本帝国变成了大韩民国。其余大国:苏联德国美国,打你们的仗替我充背景就好;中国嘛,大邻居还是得给个面子,给你一个范冰冰美女狙击手打日军的戏份,加上步枪打飞机做个添头,再借块东北的地儿来打打仗,再多要?没有了。
  
  少了朝鲜这个复杂的对立角色,情绪上没有韩战片那么直白了,但对骨子里对韩国屈辱的伤痛、夹缝中生存的自怜和感化别国的自傲自恋可是一点也没放下,甚至还有所强化——以前被中国朝鲜美国欺负,这回找上门的是死敌日本;以前只是中美推着朝韩做棋子,这回几个大国一齐出手,从朝鲜半岛到诺曼底折腾了三四年,硬是搞不死,即使搞死了韩国人,名字也由日本人继承着;以前韩国还只是感化朝鲜这个毕竟同根生的敌国,这回干脆连死敌日本也一块感化了,顺带还用一张黏好的照片加一个笔记本收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中国美女。整个意淫到影片最后达到高潮:一个带上韩国人名字的日本人,在挥舞美英国旗的观众注目下,超过了一个个欧洲国家的白人选手——意大利,希腊,瑞典,逐渐逼近终点……那个,话说马拉松不是应该非洲黑人们最在行吗?姑且给姜大导演找个理由:这拍的是1960年以前的比赛,那时候还是白人的天下嘛,没黑人也正常嘛。再强行赋予一个意义:这难道不是表现了韩国日本在战后忍辱负重及经济腾飞最终让西方人侧目世界银行出报告名曰东亚奇迹的伟大进程吗!
  
  技术上,丢进去这么多制作费,自然少不了大杀大炸大流血的战争场面,若是初看当然还是很养眼的。但看过那么多韩战片,再看这部简直是索然无味。一是发挥了韩国人被神化的抄袭和拥有全世界的本领,各种抄经典桥段,苏德城市战照抄《兵临城下》,滩头战起码60%抄《雷霆救兵》,虽然用爆破、CG、更多的枪炮子弹和大量血浆涂抹得更加残酷、感官刺激更好,可这两个桥段是少则10年、多则13年前拍的呢,你技术上还不进步那说不过去吧。二是因为所有战争场面都继承了韩战片的很多细节,如P51扫射诺曼底滩头、一架被击落的镜头一看就是《太极旗》里面最后一战的桥段翻版,另外诸如镜头高空捕捉两军整体场面的位置感手提式拍摄、爆破火团形状、炸起的土块形状、甚至枪声和坦克车声的音频,都能在《太极旗》《高地战》等电影中看到、听到“历史的先声”。三是用力过度,手提式拍摄太多,血腥的战争场面也就算了,冬天在战俘营的伐木工地里打个架都要手提式抵近拍摄,人脸看不清,雪地白花花,晃了那么十来下就眼花了,怎么看怎么像是几十头北极熊在混战。至于硬伤嘛,“苏军坦克”一看负重轮就知道是拿美军M24焊上钢板弄出来的,苏军几十支坦克机枪齐射搞不定50个敢死队员,主力高空轰炸后方城市的B17被用来炸几个滩头阵地,战列舰380毫米重炮只在地面上炸出几个小坑,原本是登陆日凌晨伞降的美军伞兵在日上三竿、陆军抢滩成功之后才从天上飘下来,诸如此类种种丑事我难道会告诉你们吗?
  
  所以,尽管主题有改变,场景很恢宏,也不过是翻炒别人的经典插进一些让西方观众相对熟悉的桥段,在片子里把意淫扩散到全世界进而把市场扩展到全世界而已。但就这种片子偏偏抢滩美国,还在大院线播放,这实在让我不爽(虽然我看的场次里整个影厅观众除了我就只有一个不停吃爆米花的白人老爷爷)。这里顺带吐槽下,说是阴谋论也好,说是商业也好,两者都有也好,韩战相关的影片中,韩国电影现在基本垄断着当年参战各方对这场战争的诠释,而且基本都拍成了模板。参战双方永远是朝鲜人民军对韩国国军,大战役场面不是收复汉城就是攻占平壤总之是韩国国军大胜朝鲜人民军,顶多延伸一下到战争初期韩国军队的败退和战争末期在山地上的胶着争夺战。其他参战主力中,除了《冒着炮火》美军炮兵和火箭筒发挥了大作用,美军/联合国军基本就是出飞机大炮乱炸一轮,坦克轰隆隆走过,打仗一点份儿都没有。中国志愿军早先没影儿,后期的片子里要么早上扛着旗吹冲锋号搞人海战术、要么晚上扛着植物伪装吹冲锋号搞人海战术,总之是打不死蟑螂群的形象。连续剧《战友》算是目前为止给了最多志愿军镜头的片子,结果乱搞也最离谱,技术硬伤不说(所谓志愿军连中国话都说不顺溜),竟然弄出一个朝鲜人民军督战队枪杀大量志愿军逃兵的场景来,彭总、洪上将、邓副司令们泉下有知怕是要气得带领志愿军英魂们杀进青瓦台算账吧。你可以说这是韩国人本位当然优先拍本国的情景和反思,但至少在我成长的这段时间里、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中美双方电影人在这个题材上的创作匮乏,使得一般观众要寻找国际上发行的韩战片时只能依赖韩国电影去看这场战争,视角实在是大大偏颇了。所以,明知目前种种因素和氛围下完全不可能,我还是意淫中美双方合作、或者一方拍另一方唱和,拍出几部反映中美在朝鲜战场中主要交锋的电影或连续剧来,最好是《云山》《汉城》《长津湖》《铁原》《上甘岭》这样成系列、按顺序的片子,把话语权抢回来,告诉韩国人韩战主要是谁打的。我可不想一场对中美两国都如此重要、以至影响了冷战走势的战争,被韩国电影话语垄断成这样子。最近《长津湖之战》快要上映,也还是美韩合拍的,心里还是有些遗憾,要是中美合拍就好了。
  
  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课上讨论朝鲜半岛问题,有个韩国留学生激动地跑上讲台,操着生硬的中文说他心底里其实很不喜欢中国,说“就是因为中国侵入了朝鲜半岛,帮了金正日,使得我们在美国帮助下统一半岛的进程失败,不然现在我们可以不用靠美国去统一了,现在力气也大多了”(原话),还说朝鲜半岛统一了对中美都有利。我们也是年少气盛爱国心切,七嘴八舌地反唇相讥,说为什么一开始韩国抵不住朝鲜的进攻呢,现在韩国为什么又不撇开大国们不管、直接统一了朝鲜呢,中文不熟的他抵挡了几个回合也只能承认“我们力气不够只能靠美国了”“现在已经变成这样子了就很不好办事了”(原话)。韩国能意淫全世界,那是在电影和各种媒体里;搞不定一个朝鲜,则是电影里和现实中皆如此,甚至现在连朝韩相对无事的关系都维持不了。一言以蔽之:既杯具又讨人嫌。
  
  P.S. 本文里面多处出现本人的意淫,请自行判断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再P.S. 豆瓣影友发挥丰富想象力给本片加上了许多续集,这是其中一个:
  
  话说张同志被美军所救,所以理应加入男棒子啊。然后被志愿军俘虏,然后光荣成为我PLA的一员驻扎在东北,后来珍宝岛事件爆发,又再次光荣被苏军俘虏,再次身披苏军战袍。79年,苏阿战争爆发,张同志一个不小心就被拉登同志的魅力征服,光荣加入圣战。
    
  时间飞逝,进入新世纪,已经90多岁的张同志再也不能上前线了,所以他决定用特别的方式走完自己的一身,2001年9月11日,张同志的劫持的飞机撞向了美帝的大楼。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98309/韩国历史上遭遇大国强国入侵和操纵极多,积淀至今形成了强烈的自卑/自恋夹杂的民族主义情绪、迫切需要自我表达的诉求以及盼朝韩统一再塑伟大统半岛但又被大国阻隔而不得的哀怨,自然也是电影着力表现吸引眼球和钞票的好题材。朝鲜战争(以下简称韩战)及其后遗症由于分割了一脉相承的朝韩国民,以至于现在都是韩国社会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是表现这些情绪诉求的最佳题材。其煽情手法,无非是一方面痛惜个人之间的情感(爱情友情兄弟情)和命运在意识形态和冷战敌对下被扭曲、压迫、操纵和毁灭的痛苦,另一方面又期盼朝韩的血缘纽带和两方人员的情感能够跨越这些障碍把两方带到一起。姜帝圭在这方面可谓高手,1999年出了一部《生死谍变》玩爱情线,一炮而红,之后被《朝韩间谍战》(记不清是不是这个名字)继承;2003年又出《太极旗》,除了战争场面真实程度大大提高,还玩了一把催人泪下的兄弟情和友情,继承这个套路的有《高地战》。其余《欢迎来到东莫村》《天军》则又以半喜剧半严肃的方式去意淫朝韩合作,甚至主要是针对日本和中国的《2009迷失的记忆》(张东健也有份主演)也有个朝鲜半岛统一的前提。还有主要针对自身的影片,《冒着炮火》大大炒作了当年韩国人的爱国情怀,《实尾岛》则反映了韩国死抱对朝敌对情绪的自虐之痛。拍电影还不够,2011年又出了一部电视连续剧《战友》,仁川登陆之后可以一说的朝韩军对战都讲了个遍,亦敌亦友的情感和跨越阵营的爱情一把抓,简直是大杂烩。
  
  只是,韩战和朝韩题材挖到这个份上,观众的眼泪和悲情都甩得差不多了;另一方面现实很残酷,电影里能意淫的都意淫得差不多了,朝韩除了在2000年奥运会携手入场过一回之外,进入21世纪以来关系基本上无甚大进展,甚至最近还因为朝鲜核问题而搞得极其对立。于是姜大导演也不得不另外想法吸引眼球,遂挟韩国电影史上最高制作费的威力,以现实故事为基础,把情感意淫扩展到横跨欧亚大陆、贯穿整个二战,弄出来这么一部《我的征途》。虽然影片基本上摒弃了老土的套路,在民族议题上的煽情度也大大降低,但是由韩战片遗留下来的那股子又酸又辣还带点儿甜的心理气味(泡菜吃多了?),还是若隐若现地飘出来。
  
  这部片的对立双方从朝韩变成了韩日。韩国人尽管技高一筹(跑马拉松得柏林奥运冠军,这是真事,真人原名孙基祯,电影中选拔赛也是韩国人胜出),却始终只能屈服于日本人(赛果被操纵、强征到关东军当兵),如同历史上日本侵略朝鲜半岛对其压迫,但韩国人热爱同胞热爱和平,比穷兵黩武的日本人道德好多了。然后韩国人日本人一起被卷入大战漩涡,一起被苏联压得喘不过气来(某人加入苏联军队还当了劳改营头头),一起被德国纳粹俘虏,一起被后来的共同盟友美国人打得灰头土脸,历经艰难困苦,最后韩国人终于修成正果,日本人在韩国人的以死感化面前彻底屈服,心甘情愿变成了韩国人,大日本帝国期盼数十年、付出一场大战无数鲜血而不得的大东亚共荣,就这么被姜大导演在银幕上实现了,只是姜导狡猾地偷换了共荣圈的核心,从大日本帝国变成了大韩民国。其余大国:苏联德国美国,打你们的仗替我充背景就好;中国嘛,大邻居还是得给个面子,给你一个范冰冰美女狙击手打日军的戏份,加上步枪打飞机做个添头,再借块东北的地儿来打打仗,再多要?没有了。
  
  少了朝鲜这个复杂的对立角色,情绪上没有韩战片那么直白了,但对骨子里对韩国屈辱的伤痛、夹缝中生存的自怜和感化别国的自傲自恋可是一点也没放下,甚至还有所强化——以前被中国朝鲜美国欺负,这回找上门的是死敌日本;以前只是中美推着朝韩做棋子,这回几个大国一齐出手,从朝鲜半岛到诺曼底折腾了三四年,硬是搞不死,即使搞死了韩国人,名字也由日本人继承着;以前韩国还只是感化朝鲜这个毕竟同根生的敌国,这回干脆连死敌日本也一块感化了,顺带还用一张黏好的照片加一个笔记本收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中国美女。整个意淫到影片最后达到高潮:一个带上韩国人名字的日本人,在挥舞美英国旗的观众注目下,超过了一个个欧洲国家的白人选手——意大利,希腊,瑞典,逐渐逼近终点……那个,话说马拉松不是应该非洲黑人们最在行吗?姑且给姜大导演找个理由:这拍的是1960年以前的比赛,那时候还是白人的天下嘛,没黑人也正常嘛。再强行赋予一个意义:这难道不是表现了韩国日本在战后忍辱负重及经济腾飞最终让西方人侧目世界银行出报告名曰东亚奇迹的伟大进程吗!
  
  技术上,丢进去这么多制作费,自然少不了大杀大炸大流血的战争场面,若是初看当然还是很养眼的。但看过那么多韩战片,再看这部简直是索然无味。一是发挥了韩国人被神化的抄袭和拥有全世界的本领,各种抄经典桥段,苏德城市战照抄《兵临城下》,滩头战起码60%抄《雷霆救兵》,虽然用爆破、CG、更多的枪炮子弹和大量血浆涂抹得更加残酷、感官刺激更好,可这两个桥段是少则10年、多则13年前拍的呢,你技术上还不进步那说不过去吧。二是因为所有战争场面都继承了韩战片的很多细节,如P51扫射诺曼底滩头、一架被击落的镜头一看就是《太极旗》里面最后一战的桥段翻版,另外诸如镜头高空捕捉两军整体场面的位置感手提式拍摄、爆破火团形状、炸起的土块形状、甚至枪声和坦克车声的音频,都能在《太极旗》《高地战》等电影中看到、听到“历史的先声”。三是用力过度,手提式拍摄太多,血腥的战争场面也就算了,冬天在战俘营的伐木工地里打个架都要手提式抵近拍摄,人脸看不清,雪地白花花,晃了那么十来下就眼花了,怎么看怎么像是几十头北极熊在混战。至于硬伤嘛,“苏军坦克”一看负重轮就知道是拿美军M24焊上钢板弄出来的,苏军几十支坦克机枪齐射搞不定50个敢死队员,主力高空轰炸后方城市的B17被用来炸几个滩头阵地,战列舰380毫米重炮只在地面上炸出几个小坑,原本是登陆日凌晨伞降的美军伞兵在日上三竿、陆军抢滩成功之后才从天上飘下来,诸如此类种种丑事我难道会告诉你们吗?
  
  所以,尽管主题有改变,场景很恢宏,也不过是翻炒别人的经典插进一些让西方观众相对熟悉的桥段,在片子里把意淫扩散到全世界进而把市场扩展到全世界而已。但就这种片子偏偏抢滩美国,还在大院线播放,这实在让我不爽(虽然我看的场次里整个影厅观众除了我就只有一个不停吃爆米花的白人老爷爷)。这里顺带吐槽下,说是阴谋论也好,说是商业也好,两者都有也好,韩战相关的影片中,韩国电影现在基本垄断着当年参战各方对这场战争的诠释,而且基本都拍成了模板。参战双方永远是朝鲜人民军对韩国国军,大战役场面不是收复汉城就是攻占平壤总之是韩国国军大胜朝鲜人民军,顶多延伸一下到战争初期韩国军队的败退和战争末期在山地上的胶着争夺战。其他参战主力中,除了《冒着炮火》美军炮兵和火箭筒发挥了大作用,美军/联合国军基本就是出飞机大炮乱炸一轮,坦克轰隆隆走过,打仗一点份儿都没有。中国志愿军早先没影儿,后期的片子里要么早上扛着旗吹冲锋号搞人海战术、要么晚上扛着植物伪装吹冲锋号搞人海战术,总之是打不死蟑螂群的形象。连续剧《战友》算是目前为止给了最多志愿军镜头的片子,结果乱搞也最离谱,技术硬伤不说(所谓志愿军连中国话都说不顺溜),竟然弄出一个朝鲜人民军督战队枪杀大量志愿军逃兵的场景来,彭总、洪上将、邓副司令们泉下有知怕是要气得带领志愿军英魂们杀进青瓦台算账吧。你可以说这是韩国人本位当然优先拍本国的情景和反思,但至少在我成长的这段时间里、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中美双方电影人在这个题材上的创作匮乏,使得一般观众要寻找国际上发行的韩战片时只能依赖韩国电影去看这场战争,视角实在是大大偏颇了。所以,明知目前种种因素和氛围下完全不可能,我还是意淫中美双方合作、或者一方拍另一方唱和,拍出几部反映中美在朝鲜战场中主要交锋的电影或连续剧来,最好是《云山》《汉城》《长津湖》《铁原》《上甘岭》这样成系列、按顺序的片子,把话语权抢回来,告诉韩国人韩战主要是谁打的。我可不想一场对中美两国都如此重要、以至影响了冷战走势的战争,被韩国电影话语垄断成这样子。最近《长津湖之战》快要上映,也还是美韩合拍的,心里还是有些遗憾,要是中美合拍就好了。
  
  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课上讨论朝鲜半岛问题,有个韩国留学生激动地跑上讲台,操着生硬的中文说他心底里其实很不喜欢中国,说“就是因为中国侵入了朝鲜半岛,帮了金正日,使得我们在美国帮助下统一半岛的进程失败,不然现在我们可以不用靠美国去统一了,现在力气也大多了”(原话),还说朝鲜半岛统一了对中美都有利。我们也是年少气盛爱国心切,七嘴八舌地反唇相讥,说为什么一开始韩国抵不住朝鲜的进攻呢,现在韩国为什么又不撇开大国们不管、直接统一了朝鲜呢,中文不熟的他抵挡了几个回合也只能承认“我们力气不够只能靠美国了”“现在已经变成这样子了就很不好办事了”(原话)。韩国能意淫全世界,那是在电影和各种媒体里;搞不定一个朝鲜,则是电影里和现实中皆如此,甚至现在连朝韩相对无事的关系都维持不了。一言以蔽之:既杯具又讨人嫌。
  
  P.S. 本文里面多处出现本人的意淫,请自行判断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再P.S. 豆瓣影友发挥丰富想象力给本片加上了许多续集,这是其中一个:
  
  话说张同志被美军所救,所以理应加入男棒子啊。然后被志愿军俘虏,然后光荣成为我PLA的一员驻扎在东北,后来珍宝岛事件爆发,又再次光荣被苏军俘虏,再次身披苏军战袍。79年,苏阿战争爆发,张同志一个不小心就被拉登同志的魅力征服,光荣加入圣战。
    
  时间飞逝,进入新世纪,已经90多岁的张同志再也不能上前线了,所以他决定用特别的方式走完自己的一身,2001年9月11日,张同志的劫持的飞机撞向了美帝的大楼。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98309/
真影评写得真不错啊,很有才~~~
看标题我以为你要说的是朝鲜劫持中国渔船的事。跟帖我也想好了“你们能称霸全世界,却搞不定墨西哥毒贩”。
棒子真的让人受不了
“之后被《朝韩间谍战》(记不清是不是这个名字)继承”


按照前后文,楼主说的应该是2000年的《共同警备区》,导演: 朴赞郁,主演: 李英爱 / 宋康昊 / 李秉宪 / 申河均 / 金泰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