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式中战车 原载于 NAAS 110期 转载 请保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8:56:42
                                97式中战车
97式中战车,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战车,并成为战争期间日军15吨以上战车和履带式车辆的发展基型。了解该车的结构、发展和运用,对于一个陆军兵器军事爱好者是很有益的。
“尼”“哈”之争
日本自20年代中期开始设计国产战车,89式中战车和95式轻战车先后在中国参加了实战。他们既扮演了侵华急先锋的作用,同时也把自身火力、防护和机动性都不好的性能展示给本来自信满满的皇军面前。驻在欧洲各国的武官也给陆军省发回了报告,各工业强国、特别是苏联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新式坦克。
1936年6月27日,在日本陆军第14次军需审议会期间,第一次在官方层面正式讨论了新式中型战车的开发项目。审议会会长为代表高层意见的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中将,当时战车兵尚未成为陆军的正式兵种,日本陆军技术本部代表战车部队出席会议,结果在会上产生了如下分歧:
战车部队主张未来战车应该是89式中战车的后继型号:重量与89式相当为14吨;使用新式长炮身57毫米火炮(身管倍径未定)和2挺车载机枪;装甲在近距离(具体指标不详)能够防御37毫米对战车炮,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别达到35和12公里/小时以上;乘员4人(即车长、驾驶员、炮手和机枪手)。
陆军省的提案认为搞95式轻战车的改进型更为合适,技术指标为:重量10吨以下,使用单人炮塔,武器沿用89的旧式57炮同时取消炮塔机枪,能够在中等距离(具体指标不详)上抵御37毫米对战车炮,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别为30和12公里/小时;乘员3人(分别是车长兼炮手、驾驶员和机枪手)。
    争议双方分别陈述了为什么提出不同的对战技术性能要求。战车部队认为,装备重装甲大马力强机动性的战车能够提高乘员的安全感,加强部队对完成任务的自信,以实现勇气百倍的果敢突击。而陆军省则考虑到军费有限,希望装备价格低廉的便宜货,力求在不过分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扩大战车部队的规模。但是陆军省对加强战车部队的实力并无异议,因此双方的根本分歧还是在“钱”字上。不过这次梅津显得相当大度,没有以大欺小用行政命令来压制战车部队的意见。最后双方达成妥协,根据各自的技术方案研制几辆样车,通过竞争试验来决定采用何种车辆。陆军省寻求了大阪炮兵工厂。目的很明显,因为大阪兵工厂是陆军省官办的,如果陆军省方案成功,政府的采购经费将重新回到军方内部,雁过拔毛,高层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战车部队则要求民营的三菱重工东京机器制作所对“重型战车”方案进行开发。

     1937年6月,陆军省和战车部队的样车都完成了组装。陆军省样车称为“チニ车”(奇尼),组装了1辆,使用95式轻战车发动机,而战车部队样车则称为“チハ”车(奇哈),完成了2辆,1辆使用三菱的直接喷射式燃烧室发动机,另1辆使用带池贝式涡流预燃室的发动机,其余部分相同。顺便简单说明一下日本战车代号,日本战车代号用两个日语假名的组合来表示“チ”是日语中战车(チュウセンシャ)假名的第一个字母,后面的“ハ”和“ニ”表示研制序号。奇尼车和奇哈车首先在富士试验场进行了初步行驶试验。由于几种车型的重量都控制在军需会议决定的重量内,因此越野机动性全部达标,奇哈车马力/重量比更大,爬坡能力强操作较省力,奇尼车的1名炮塔乘员身兼车长、炮手和装填手三职,执行任务起来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三菱的设计师顶住了陆军的压力,取消了奇哈车尾部的尾橇。试验也证明由于奇哈车的行走装置更好,越壕能力比带尾橇的奇尼车还要强。

然后两种车型又开始了以考核耐久性为主的长距离公路行军试验。结果一件大事一下子就结束了本来可能要再持续一两年的样车竞争。
   
    当年7月7日,驻我国华北日军悍然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政府很快决定趁此扩大在华军事行动规模,向中国增派3个师团,年度临时军费预算猛增17亿日圆。而1936年日本陆军的全年军费也不过5亿日圆。奇尼车的单人炮塔已经证明是个败笔。阔起来的陆军省就坡下驴,决定选择奇哈为未来的标准中型坦克,同时池贝式发动机在机油消耗率等指标上表现不佳,因此陆军最终选择了直接喷射发动机,并于12月将最终胜出的三菱式奇哈车命名为97式中战车。

技术情况

97式中战车是炮塔式战车,其车体结构类型、行走和悬挂装置继承了95式轻战车的特点,而炮塔则是在89式中战车基础上改造的,具有浓郁的日本特色。97式中战车长5.516米,宽2.33米,高2.38米,履带接地长3.54米,车底距地高0.4米,自重14.3吨,战斗全重15吨,乘员4人,分别是位于炮塔内左右两侧的炮手、车长,位于车体前部左右两侧的机枪手-无线电员和驾驶员。车体采用了带内置骨架的铆接结构,车体除尾部动力舱活动板外,各装甲板的连接外沿焊在一起,用于防水密封,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炮塔偏右,炮塔下局部车体向履带外沿突出形成壁舱,以扩大战斗室容积,车体左右两侧不对称。车体从前到后依次是驾驶-传动室、炮塔战斗时和发动机舱,驾驶室突出车体前沿,为驾驶员提供了活动空间,突出的驾驶舱弧形前壁上开有三个展望缝,展望缝上方设防撞头垫,中央展望缝带开闭式装甲板,平时行军时可将小装甲板打开,既增加了视野范围,又可以通风换气。

前机枪左侧上方的舱壁上另有一个展望缝。战斗室和发动机舱间用带石棉夹层的铜制复合防火板隔开。车体后部的备品工具包括螺旋千斤顶、圆锹和十字镐等。全车只有两个乘员进出舱门,分别位于炮塔顶部和机枪手战位上方,炮塔指向在3-5点钟方向时,后部正好位于机枪手舱门上方,该舱门无法利用。车体前上、下装甲的结合缝中央设加强筋和牵引钩,前上装甲前段有1个用4个螺丝拧在装甲板上的象征陆军装备的五角星,日本海军陆战队(日军称之为海兵队)的某些97式则将五角星换成了海军的铁锚标志。

机动性

97式中战车安装1台三菱SA12200VD12缸V型四冲程气冷柴油机,汽缸排夹角60度,缸径120毫米、冲程160毫米,工作排量21.7升,2000转/分时的最大功率为170马力,1500转/分时的额定功率为150马力。实际上SA12200是95式轻战车的A6120VD6缸直列机的V型化改进型。该柴油机由三菱和日立两家公司生产,三菱的产品使用了引进德国博世公司专利的高压柴油泵及,而日立的则采用2台日立式喷射器,两者不能互换,给后来的战车部队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且,不管是三菱的还是日立的发动机,在燃油系都有一些进口的精密部件,欧洲战争爆发后,日本无法再获得进口件,只能用质量低劣的国产货凑合,结果导致日军战车部队在运用时,驾驶员要非常小心注意,防止发动机过载,而且必须有13吨履带牵引车伴随,大大丧失了战车部队原有的机动作战能力。

发动机因为使用风冷式,汽缸外面的散热片又厚又重,发动机整机重达1.2吨。比T-34的V-2柴油机还要重,加上传动和转向装置,重达2.5吨。发动机两侧汽缸排下方各有1组两个皮带传动的混流式风扇,空气从顶部吸入,冷却汽缸排和滑油冷却器后从顶部排出。由于进排气口距离太近,又没有对进-排气流进行间隔,很容易出现热风又被风扇重新吸入的情况,导致发动机过热。由于发动机需要冷却空气较多,日军97式中战车在诺门坎冲突中曾经拒绝日军步兵在发动机舱上搭乘,就是担心可能导致空气流动不畅,造成发动机过热。

后来在两侧排气口顶部外缘各加装一个水平导流板,以防止混流。1942年以后出厂的战车干脆在此设置了一个开闭式窗口,平时将窗口关闭把热空气导向两侧下方的上支履带位置,彻底的防止了混流,而且又增加了两个发动机检查窗,冬季加温时还可以维持发动机舱温度,受到乘员的一致好评。

为什么日军煞费苦心的非要风冷机呢?原来日军考虑的97式中战车未来将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域与苏军战斗,风冷机不需要低凝固点冷却液,便于冬季使用。但是实际装备部队后日军又发现,虽然风冷机没有复杂的水冷却系,确实省了不少麻烦,却又碰上的冬季启动困难的难题。风冷发动机在冬季保温困难,又无法设置加温锅,启动前加温困难,乘员不得不在动力舱下方生火烤车,常常要把底甲板烧的通红才能把发动机加热到可以启动的程度,还要用篷布把动力舱包起来,防止散热,不仅费时费事,而且使底甲板反复的经历加热-退火过程,降低了强度,但是也无可奈何了。人民解放军后来在冬季使用97式中战车的时候还发生过在铁路行军中的97式内生煤炉维持温度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两侧汽缸排的废气分别通过左右两个置于尾挡泥板上的消声器排出,消声器外侧有一个防烫隔离网。97式中战车的油箱设计的很有特色,有两个主油箱,布置在车底,容量分别为120升,还有一个在车尾的的辅助油箱能装6升柴油。苏联后来测试了缴获的97式后认为,这种油箱布置最不容易被炮弹击中。当然这种特殊的构型在其他车辆上很难见到。润滑油量45升。电气系统电源是1台500瓦24伏直流发动机和12块4组蓄电池,容量180安培时,也装在动力舱后部滑油箱的下面。这里可以讲一个趣闻: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坦克区队的组建初期在试图修复从国民党军手里1辆缴获的97式中战车时,就因为找不到蓄电池的准确位置,无法启动车辆。后来循着主电缆的走向才发现了“潜伏的很深”的蓄电池。

动力通过万向连接器经过贯穿车底的传动轴和一个三片干式离合器传递到位于底盘前部的固定轴机械式变速箱,串联一个高低档副变速器,这样共有8个前进挡和2个倒档。变速箱主轴输出的动力传递到两侧的行星转向机,然后经过一级行星侧减速传递到主动轮。转向机构为差速器式,操纵省力。

97式中战车每侧有6个直径为534毫米的双轮缘挂胶负重轮,胶胎直接硫化到钢制轮缘上,轮缘则是通过12根螺栓固定在轮毂上,可以很方便的更换磨损的刮胶轮缘。为了加大散热面积,轮缘滚动表面开有凹槽。第1和第6负重轮轮毂通过2套单列锥形滚柱轴承装在轮轴上,中间4个负重轮轮毂则通过2套双列锥形滚柱轴承装在轮轴上,结构不同因此不能互换。

每侧履带由97块单销全钢履带板链接而成,宽330毫米,是小松制作所参照英国威克斯6吨坦克的履带改进制成的。履带板粗坯由锰钢精密铸造而成,然后在链接部位的销耳和销孔进行钻孔、切削等精密加工,制作费时费工,不便于大量生产。很特别的是,销孔设在接地筋内部,两块履带的销耳嵌在一起后再打入销子,履带板的耳轴室并不直接暴露在地面上,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机会,进入销耳室内部的泥沙在履带转动至主动轮和诱导轮之间时被晃动的履带自然抖落,但是该设计进一步增大了加工难度,也没有把履带的磨损真正减轻多少,是个并不实用的方案。97式底盘前部有2个带16个齿的双齿圈主动轮,拨动履带接地筋的两端驱动坦克前进。

97式中战车采用了号称日本战车之父的原乙未生设计的独立-平衡式螺旋弹簧悬挂,最早在95式轻战车上得到应用,其中第一负重轮的平衡肘通过曲臂与一根弹簧连在一起,为独立悬挂,第二、三负重轮分别装在一根叉形轮架的两端,轮架的轴心部再与中部平衡肘下端连在一起,平衡肘上端通过连杆与水平螺旋弹簧连在一起,这样第二、三负重轮就构成了平衡悬挂,中部弹簧有圆筒型钢护套。后面三个负重轮的悬挂形式与前三个完全一样,只不过安装位置正好与前部悬挂装置左右对称。这套装置的基本就是通过曲柄和连杆,将负重轮在坦克行进时的上下运动转换成弹簧的水平舒张和压缩运动,来缓冲负重轮的冲击,这样在有限的车体侧面空间内,布置了行程还算可以的弹性元件。悬挂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全部外置,不占用车内空间,减少了侧面贯穿口,有利于车体密封。但是这种悬挂防护性差,部件繁多通用性不好,强力部件多,传力复杂,摩擦润滑副较多,保养费时费力。为了减轻重量,悬挂装置承载能力的余量被控制的很小,后来被证明是个败笔。

为了减少履带在行动时的甩震,每侧还有前后2个挂胶轮缘托带轮和中间1个单轮缘内侧小支边轮。诱导轮布置在车体尾部,为全钢双轮缘式,轮轴处有螺杆式履带松紧调节装置,每侧轮盘上有8个圆孔,便于排泥也可以减轻重量。

97式的最大公里和越野速度分别为38和20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210公里,越壕宽2.5米,过垂直墙高0.9米,涉水深1米,转向半径8.6米,最大爬坡度30度,平均接地压力为0.64公斤/平方厘米。由于97的行走和悬挂装置明显的优于89式中战车,机动性较89式有很大提高,在同时期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从外观上看,97式中战车的行走装置无疑是全车最具现代感的部分。但是由于日本基础工业和车辆工业的相对落后,战时难以创新,97式的悬挂行走装置的基本构造类型最后一直沿用到5式中战车上,早就在德国坦克上使用的扭杆悬挂,日本战车在战争期间甚至都没有尝试过。

防护

97式中战车全车甲板采用了日军所称的第二种防弹钢板,即镍铬合金表面硬化式装甲板,表面硬度约HB550,装甲板的化学成分和厚度规格如下:

种类        碳 %        硅 %        锰 %        铬 %        钼 %        镍 %        硫磷有害元素 %        厚度
A        0.20-0.35        <0.35        0.30-0.60        1.50-2.00        0.30-0.50        3.00-5.00        <0.03        >2毫米
B        0.20-0.35        <0.35        0.80-1.50        1.20-2.00        0.30-0.50        1.20-2.00        <0.03        >50毫米
C~K        0.20-0.35        <0.35        0.30-1.00        1.50-2.50        -        1.20-2.00        <0.03        >20毫米

根据原乙未生的回忆,日本30-40年代的战车装甲板的弹道防御性能如下:
17毫米,任意距离可防御初速为450米/秒37毫米榴弹
20毫米,5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570米/秒37毫米穿甲弹
25毫米,10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800米/秒37毫米炮穿甲弹
40毫米,10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800米/秒47毫米穿甲弹
45毫米,5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450米/秒75毫米炮穿甲弹
65毫米,10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680米/秒75毫米穿甲弹
95毫米,5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800米/秒88毫米穿甲弹

97式中战车的各部位装甲厚度和倾角如下,括号内为倾角角度:  
正面                      側面               後面
炮塔         25(80)毫米                 25(80)毫米          25(80)毫米
车体上部    25(左侧81,右侧62)毫米  20(左侧45)(右侧63)毫米    20(25)毫米
车体下部    25(60)毫米                 20(90)毫米          20(65)毫米
车体顶部        10毫米                     10毫米             10毫米
底盘底部         8毫米                     8毫米               8毫米   
火炮射孔外缘护套 3~20毫米
防盾             50毫米

那么根据一开始列出的日军防弹甲板防御性能表,97式中战车的正面和侧面应该分别可以在一定距离内防御高速和中速37毫米穿甲弹。日本人为了生产97式的装甲花费了大量资源,一开始装甲板由室兰的日本制铁所生产,采用固态渗碳后中温回火,渗碳厚度板厚的为8~10%,合格率非常低下:1938年1-3月,实弹射击考核79块装甲板,仅27块合格;4-6月考核70块,7块合格;6-9月考核56块,16块合格;9-10月份考核40块,28块合格。究竟97式中战车上安装的装甲板是不是都合格,谁也不清楚。1938年8月,陆军又决定在八幡制铁所新开辟一条装甲板生产线,每月设计产能为30台次的装甲板,重约500吨(考虑了加工余量和不合格品),10月份开始扩建,次年12月底完工。日军使用自己的94式37毫米速射炮进行了防护性能考核,证明97的正面装甲确实能够在150米距离上防御37毫米穿甲弹的射击。

战场上又是怎么回事呢?

1938年日本使用缴获的中国军队装备的德制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对97式进行弹道防护实弹射击。结果证明能够在300米距离内轻松击穿任意部位,1000米距离上只要命中角合适不至跳弹也能击穿97的装甲。
诺门坎事件后,日本人用缴获的苏制45毫米反坦克炮的射击试验表明,日式战车渗碳装甲对苏式钝头穿甲弹的防御效果也不好:
                                      弹道极限
25毫米渗碳表面硬化装甲                300米/秒
50毫米渗碳表面硬化装甲                640米/秒
50毫米均制装甲                        720米/秒
这个例子里的弹道极限的意义是,苏制45毫米穿甲弹对日本装甲板获得50%击穿概率时的着靶速度。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初速为760米/秒,射弹在1000米距离上也有440米/秒的速度,能够在常见的战斗距离内穿透日本89和97式中战车。
1939年4月23-26日,日军在爱知县伊良湖靶场进行了97式中战车和从中国缴获的T-26坦克的步兵反坦克兵器爆破试验。证明反坦克手雷、爆破筒等爆炸性弹药能够对97式造成很大的破坏。例如试制磁性手雷能够将25毫米的侧装甲炸开1个180毫米见方的穿破孔,装甲破片和冲击波能够将车辆完全摧毁。后来在占守岛的战斗也说明,97式25毫米厚的装甲板挡不住苏军14.5毫米反坦克枪的近距离射击。

武器和运用

   97式中战车车体中部右侧安装了可360度回旋的炮塔,炮塔呈不对称结构,左后方突出了尾机枪舱,俗称“歪把梨子”,是89式中战车的改进型。炮塔侧壁是用4块25毫米曲面装甲板铆接的。顶部用2块8毫米厚的装甲拼接而成,前块板使用铆接,后块板使用电焊,火炮两侧侧壁上各有一个展望孔。顶部有一个铸造的指挥塔,指挥塔侧壁四周开有4个100毫米长2毫米宽的展望缝,内侧有防撞头垫和防跳弹结构,供车长使用。炮塔舱盖构型奇特,由向左打开的叉形外盖和向右打开的内盖组成,日军称之为“螃蟹”式舱盖,内盖顶部中央装有一个回转潜望镜筒,在其右侧有一个供车内外联络的圆形小盖。战斗时,车长可以只打开内盖,使用望远镜探头观察,也可以从此处伸出小旗沟通联络,能够减少炮塔顶部的暴露面积。当然实战证明,这个设计与许多日方的其他的奇技淫巧的想法一样,根本不实用。小舱盖顶部的潜望镜容易因为关闭舱盖时的剧烈碰撞和雨天进水失效,车长更习惯于从周围的展望缝观察,要么干脆打开顶盖,探头对外瞭望。炮塔四周装有94式无线电台的围栏式天线。指挥塔内侧左壁上固定有指挥旗和夜间指挥使用的红黄绿三色手持式棒状信号灯。

由于车内噪声较大,又没有车内送话器,车长使用操纵命令通信机向驾驶员下达命令,驾驶员战位有12个信号灯来指示车长下达的“左转”、“右转”、“加速”和“停车”等信号。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驾驶员全神贯注于车外瞭望,根本没有精力来关注信号灯的闪烁变化。车长还是更喜欢使用原始的方法,即使用肢体语言下令,例如拍打驾驶员的后背,是表示前进;连续拳击驾驶员的肩部表示停车,向后拉扯驾驶员衣领表示紧急停车,连续拍打驾驶员背部表示加速,按压驾驶员肩部是减速,拍打驾驶员一侧肋部表示向该侧转向;拍打炮手背部表示开始射击,拳击炮手肩部表示停止射击等。

97式的火炮虽然相对落后,但是却有不少有趣的特点,我们将详细进行讨论。该车安装1门97式57毫米坦克炮,身管长18.4倍口径,有18条等齐右旋膛线,炮身重107公斤,使用开口向上的立楔式半自动炮栓,射速10~15发/分,该炮是89式中战车上的90式57炮的改进型。炮架重47公斤。炮口处身管壁局部加厚形成喇叭状紧口箍,反后座装置布置在炮身下方的护套内,护套上沿兼做火炮后坐和复进运动的摇架。由于97式炮塔侧壁较薄又采用硬化装甲不便于机械加工。在炮塔射孔处安装了一个整体铸造的框形外廓用于安装火炮(该结构后来被一直沿用到五式中战车上),使用10根螺栓固定在炮塔上,四周向外翻边以提供固定面并可增强射孔处的防护性能,两侧中央设耳轴室。炮身首先通过防盾上的垂直转轴装在内炮框(防盾)上,可以左右转动,内炮框在通过水平耳轴装在外炮框上,火炮遂外炮框一起上下转动。这样即使炮塔不转动,57炮也有向左右各10度的方向射界,高低射界为+20度至-10度。由于需要在火炮左侧布置瞄准镜和操纵机构,火炮安装在防盾右半边。火炮后方有一个固定在炮尾下方的护栏,也可以起到平衡火炮在耳轴前后重量的作用,左侧有防危板和装在防危板内侧的后座游标,护栏后部挂着一个帆布做的集壳袋,专门用于收集从炮尾抽出的空药筒。火炮平时不穿戴炮衣时一般将其固定在最低俯角,虽然此时炮口朝下造型不太威武,但是却能够防止炮膛被泥沙和雨水侵入和沉积。

必须说明的是,57毫米炮没有常规火炮的齿弧式高低机,炮手操炮时,右肩顶住摇架左后方伸出的的弧形抵肩架,稳定火炮射角,右手握持带击发扳机的火炮小握把赋予火炮方位角和射角进行瞄准,左手握炮塔方向机手轮,直接用人力控制火炮射击方向。这种火炮构造是日本人从雷诺FT-17坦克上学来的,并广泛应用于89式中战车和95式轻战车等主力战斗车辆。

火炮重心处于水平耳轴稍前的位置,因此炮手不费力气就能够轻松的控制俯仰。炮身左侧有1具2倍望远式直接瞄准镜,镜筒内有带十字线和距离表尺的分划板,最大表尺射程2000米。炮手的任务繁重,要完成瞄准、击发、观测炮身后坐距离和再装填等动作,还要兼顾操作炮塔尾机枪。当车长瞭望和指挥任务不甚繁重时,也可承担装填手的职责。由于炮塔轻便,炮塔使用手轮驱动就可以达到12秒旋转360度的速度,但是由于没有炮塔吊篮,车长和炮长又呈立姿战斗,必须由车长发令后,炮手才能旋转炮塔,以防止炮塔夹伤车长。97式火炮的最大优点是,相当于在火力系统引入了人力双向稳定器,操纵过程有点类似于操作有带三脚架的重机枪,有利于射击运动目标,坦克低速前进时,训练有素的炮手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命中率。但是97式的“人肉”方向机和高低机没有自锁功能,因此在炮塔转到预定方位角时,炮手需要立即锁紧炮塔发动机,防止炮塔水平滑动,然后再进行精确瞄准。

相对其他列强的坦克炮,97的火炮重量和尺寸都不大,便于人工拆卸和搬运。在和平时期进行越野行驶训练前,乘员有时会干脆拆下火炮以防止飞扬的尘土侵入膛内。太平洋战场上甚至还发生过97式被打坏或陷车后,战车兵在步兵协作下将火炮拆下抬走的情况。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国家的坦克上是绝对看不到的。当然,日军战车的这种火炮安装结构的缺点是无法使用后座力较强的大口径火炮,而且火炮防盾处的密封性极差,因此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当车长下达“准备射击!”口令后,机枪手应立即检查武器弹药的状况,包括机枪枪身护壳有无装上、瞄准镜是否正常,枪械在左右和上下瞄准时,枪架是否有卡滞,枪械本事是否完好等。炮手除了要检查后机枪外,还要检查炮衣和瞄准镜防水塞是否取下、火炮左右和上下活动是否顺畅、炮尾安全机构的情况、装上炮尾集壳袋、将瞄准镜表尺装定在150米距离上、检查炮塔方向机和驻止机构是否工作正常、手动开闭炮闩几次检查是否工作顺畅、检查炮弹是否完好的固定在弹架上等。

坦克内可携带114发炮弹,弹种为92式尖头穿甲弹和90式榴弹,弹丸重2.58公斤,由于改善了发射药,初速从89式中战车装备的90式57炮的的350米/秒提升到420米/秒,穿甲弹在500和100米距离上对垂直装甲板的侵彻威力分别是20和25毫米。97式57毫米炮最大射程6000米,正常战斗距离一般在800米以内。这种炮的弹道性能和用途与T-28/35坦克上的主炮塔短管炮相似,即主要以发射榴弹直接支援步兵为主,以反坦克作战为辅。车内携带114发炮弹,榴弹约80发,其中车体内的4个铝合金弹箱内分别有40、36、21和7发炮弹,剩下的10发弹头朝下挂在在炮塔后部内壁的弹架上。

为了节省训练用炮弹,日本专门为57毫米火炮设计了内膛枪,其实就是将火炮身管拆下后,将38式6.5毫米步枪通过一个适配筒固定在摇架上,并配有瞄准具,用于炮手的射击瞄准训练。

97式的副武器是2挺97式7.7毫米车载重机枪,分别使用球形枪架装在车体左侧前部和炮塔左后部。机枪为导气自动式,使用从机匣上部插入的20发直弹匣供弹,左侧有1个望远瞄准镜,枪管使用气冷散热片冷却,可是在伸出装甲的枪身外侧又套了一层钢制护筒,上面又钻了两排通气孔,极大的降低了散热效率。为此日军规定,使用机枪时严禁连发扫射,只允许进行3发点射,防止枪管过热。这种让人苦笑不得的方案又体现出了日本人在设计中的纠结。其实机枪在车外暴露面积极小,中弹概率不大,还不如索性将散热片外露,以提高战术机动性。车内有2副机枪两脚架,乘员可在需要时拆下机枪装上两脚架在车外使用。

指挥塔后方的炮塔顶部有一个高射机枪枪架,可以装1挺97式高射机枪,但是极少见使用。日本陆军特别钟爱望远式瞄准具,高射机枪也采用了这种类型的瞄准具。不过根据战场经验,高射机枪的主要战斗模式是首先依靠大视野的环形瞄准具进行概略瞄准,开火后就追踪实际弹道与目标间的偏差进行修正。日军在高射机枪上也使用望远瞄准镜完全是出于对精确射击的偏执,而忽略了实际的战斗需要。很有趣的是,火炮防盾上的瞄准镜观察孔也是根据机枪枪管的外径设计的。紧急情况下,可将火炮瞄准镜取下,装上97式机枪向外射击,不过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实战记录。由于炮塔空间有限,97式没有并列机枪,这也是同时代日军坦克的共同特点,车内携带4035发机枪弹,有一半是装在防水弹药包内,使用前需要压进弹匣。

值得一提的是,97式中战车在炮塔上装有烟幕弹发射器,不过安装位置和配置数量都比较随意。

前机枪手左侧有一台94式戊型无线电台,无线电话工况下工作时通信距离约800米,一般装备在中队长车和联队长车上。日军在实践中更习惯使用旗语和手势进行联络,例如行军时,头车车长前臂画圆形表示登车、启动,前臂举过头顶,前后摆动表示加速、前进,前臂举过头顶,上下屈伸则表示减速、停车。战斗行军还有红色的警戒旗或灯光指挥棒。车长手持红旗垂直高举过头表示“敌战车警报!”(灯光信号为划圆形)、上下挥动表示“敌机警报!”,左右摆动表示“毒气警报!”,倾斜45度表示“本车故障”(灯光信号此时为连续闪烁指示)。

登车前,乘员在战车左侧集结,面朝前方排成一列,从前到后依次是车长、炮手、驾驶员和机枪手。听到车长下达“登车”口令后,驾驶员向右转,双手扒住左侧顶装甲,左脚踏上第3负重轮,右脚抬起蹬踏上支履带,纵身跃上战车,经炮塔舱口进入车内,向前入驾驶员席。车长与炮手同时向后转,然后炮手,车长和机枪手依次登上战车,分别由炮塔舱门和机枪手舱门进入车内。车长同时需要监督乘员的行动。如果不讲究整齐划一,在驾驶员登车的同时,机枪手可绕过队列攀上车首进入车内。
  
日军传统的陆军五大兵种(日军称兵科)为步兵、炮兵、骑兵、工兵和辎重兵,后来又增加了航空兵,战车兵设立时属步兵科,根本不能与传统兵种分庭抗礼。直到1936年7月24日,日军才在战车第2联队练习部基础上设立了第一个装甲兵教育机关即陆军战车学校,1940年12月改称千叶陆军战车学校。这个学校一开始仅仅用于坦克兵内部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到1939年12月才开始对外招生,首期学员150名。日军的第2个装甲兵学校是1940年12月1号在中国东北成立的陆军公主岭战车学校,后来于1942年11月迁至四平改称四平陆军战车学校。1942年11月28日又在千叶战车学校内设置了陆军少年战车学校。
当时日军认定的头号假想敌式苏军的BT坦克,认为BT坦克能够在1500米距离上击穿97,而97只能在500米以内击穿BT的侧面;BT比97快50%,而由于苏军坦克数量装备较大,日军可能会面临1比1.5的劣势地位。
1940~41年德国的闪击战在欧洲大获成功后,分管日本陆军战车和骑兵学校的机甲本部综合各学校的校刊文章,发行了《机甲》月刊,试探在陆军内部讨论装甲战术并为坦克部队的发展创造舆论条件。结果该刊物的内容因大胆自由的宣讲装甲兵的威力,触动了步兵等日军传统兵种的根基,惹恼了步兵科出身的东条英机陆军大臣。结果在东条的直接干预下,《机甲》杂志问世不到半年即于1941年9月被迫停刊。
有一种联队长使用的97式指挥战车,取消了57炮,在原前机枪位置上安装 1门94式37毫米战车炮,加大了炮塔的尺寸,在指挥塔左侧增设一扇舱门,安装大功率无线电,还有一种指挥型号的样车采用了六轮辐式减重型负重轮和每侧3个平衡式悬挂装置,将2个大托带轮挪到前部,但因尽量保持结构一致性,便于生产和部队使用的原因未获定型。
                                97式中战车
97式中战车,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战车,并成为战争期间日军15吨以上战车和履带式车辆的发展基型。了解该车的结构、发展和运用,对于一个陆军兵器军事爱好者是很有益的。
“尼”“哈”之争
日本自20年代中期开始设计国产战车,89式中战车和95式轻战车先后在中国参加了实战。他们既扮演了侵华急先锋的作用,同时也把自身火力、防护和机动性都不好的性能展示给本来自信满满的皇军面前。驻在欧洲各国的武官也给陆军省发回了报告,各工业强国、特别是苏联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新式坦克。
1936年6月27日,在日本陆军第14次军需审议会期间,第一次在官方层面正式讨论了新式中型战车的开发项目。审议会会长为代表高层意见的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中将,当时战车兵尚未成为陆军的正式兵种,日本陆军技术本部代表战车部队出席会议,结果在会上产生了如下分歧:
战车部队主张未来战车应该是89式中战车的后继型号:重量与89式相当为14吨;使用新式长炮身57毫米火炮(身管倍径未定)和2挺车载机枪;装甲在近距离(具体指标不详)能够防御37毫米对战车炮,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别达到35和12公里/小时以上;乘员4人(即车长、驾驶员、炮手和机枪手)。
陆军省的提案认为搞95式轻战车的改进型更为合适,技术指标为:重量10吨以下,使用单人炮塔,武器沿用89的旧式57炮同时取消炮塔机枪,能够在中等距离(具体指标不详)上抵御37毫米对战车炮,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别为30和12公里/小时;乘员3人(分别是车长兼炮手、驾驶员和机枪手)。
    争议双方分别陈述了为什么提出不同的对战技术性能要求。战车部队认为,装备重装甲大马力强机动性的战车能够提高乘员的安全感,加强部队对完成任务的自信,以实现勇气百倍的果敢突击。而陆军省则考虑到军费有限,希望装备价格低廉的便宜货,力求在不过分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扩大战车部队的规模。但是陆军省对加强战车部队的实力并无异议,因此双方的根本分歧还是在“钱”字上。不过这次梅津显得相当大度,没有以大欺小用行政命令来压制战车部队的意见。最后双方达成妥协,根据各自的技术方案研制几辆样车,通过竞争试验来决定采用何种车辆。陆军省寻求了大阪炮兵工厂。目的很明显,因为大阪兵工厂是陆军省官办的,如果陆军省方案成功,政府的采购经费将重新回到军方内部,雁过拔毛,高层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战车部队则要求民营的三菱重工东京机器制作所对“重型战车”方案进行开发。

     1937年6月,陆军省和战车部队的样车都完成了组装。陆军省样车称为“チニ车”(奇尼),组装了1辆,使用95式轻战车发动机,而战车部队样车则称为“チハ”车(奇哈),完成了2辆,1辆使用三菱的直接喷射式燃烧室发动机,另1辆使用带池贝式涡流预燃室的发动机,其余部分相同。顺便简单说明一下日本战车代号,日本战车代号用两个日语假名的组合来表示“チ”是日语中战车(チュウセンシャ)假名的第一个字母,后面的“ハ”和“ニ”表示研制序号。奇尼车和奇哈车首先在富士试验场进行了初步行驶试验。由于几种车型的重量都控制在军需会议决定的重量内,因此越野机动性全部达标,奇哈车马力/重量比更大,爬坡能力强操作较省力,奇尼车的1名炮塔乘员身兼车长、炮手和装填手三职,执行任务起来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三菱的设计师顶住了陆军的压力,取消了奇哈车尾部的尾橇。试验也证明由于奇哈车的行走装置更好,越壕能力比带尾橇的奇尼车还要强。

然后两种车型又开始了以考核耐久性为主的长距离公路行军试验。结果一件大事一下子就结束了本来可能要再持续一两年的样车竞争。
   
    当年7月7日,驻我国华北日军悍然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政府很快决定趁此扩大在华军事行动规模,向中国增派3个师团,年度临时军费预算猛增17亿日圆。而1936年日本陆军的全年军费也不过5亿日圆。奇尼车的单人炮塔已经证明是个败笔。阔起来的陆军省就坡下驴,决定选择奇哈为未来的标准中型坦克,同时池贝式发动机在机油消耗率等指标上表现不佳,因此陆军最终选择了直接喷射发动机,并于12月将最终胜出的三菱式奇哈车命名为97式中战车。

技术情况

97式中战车是炮塔式战车,其车体结构类型、行走和悬挂装置继承了95式轻战车的特点,而炮塔则是在89式中战车基础上改造的,具有浓郁的日本特色。97式中战车长5.516米,宽2.33米,高2.38米,履带接地长3.54米,车底距地高0.4米,自重14.3吨,战斗全重15吨,乘员4人,分别是位于炮塔内左右两侧的炮手、车长,位于车体前部左右两侧的机枪手-无线电员和驾驶员。车体采用了带内置骨架的铆接结构,车体除尾部动力舱活动板外,各装甲板的连接外沿焊在一起,用于防水密封,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炮塔偏右,炮塔下局部车体向履带外沿突出形成壁舱,以扩大战斗室容积,车体左右两侧不对称。车体从前到后依次是驾驶-传动室、炮塔战斗时和发动机舱,驾驶室突出车体前沿,为驾驶员提供了活动空间,突出的驾驶舱弧形前壁上开有三个展望缝,展望缝上方设防撞头垫,中央展望缝带开闭式装甲板,平时行军时可将小装甲板打开,既增加了视野范围,又可以通风换气。

前机枪左侧上方的舱壁上另有一个展望缝。战斗室和发动机舱间用带石棉夹层的铜制复合防火板隔开。车体后部的备品工具包括螺旋千斤顶、圆锹和十字镐等。全车只有两个乘员进出舱门,分别位于炮塔顶部和机枪手战位上方,炮塔指向在3-5点钟方向时,后部正好位于机枪手舱门上方,该舱门无法利用。车体前上、下装甲的结合缝中央设加强筋和牵引钩,前上装甲前段有1个用4个螺丝拧在装甲板上的象征陆军装备的五角星,日本海军陆战队(日军称之为海兵队)的某些97式则将五角星换成了海军的铁锚标志。

机动性

97式中战车安装1台三菱SA12200VD12缸V型四冲程气冷柴油机,汽缸排夹角60度,缸径120毫米、冲程160毫米,工作排量21.7升,2000转/分时的最大功率为170马力,1500转/分时的额定功率为150马力。实际上SA12200是95式轻战车的A6120VD6缸直列机的V型化改进型。该柴油机由三菱和日立两家公司生产,三菱的产品使用了引进德国博世公司专利的高压柴油泵及,而日立的则采用2台日立式喷射器,两者不能互换,给后来的战车部队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且,不管是三菱的还是日立的发动机,在燃油系都有一些进口的精密部件,欧洲战争爆发后,日本无法再获得进口件,只能用质量低劣的国产货凑合,结果导致日军战车部队在运用时,驾驶员要非常小心注意,防止发动机过载,而且必须有13吨履带牵引车伴随,大大丧失了战车部队原有的机动作战能力。

发动机因为使用风冷式,汽缸外面的散热片又厚又重,发动机整机重达1.2吨。比T-34的V-2柴油机还要重,加上传动和转向装置,重达2.5吨。发动机两侧汽缸排下方各有1组两个皮带传动的混流式风扇,空气从顶部吸入,冷却汽缸排和滑油冷却器后从顶部排出。由于进排气口距离太近,又没有对进-排气流进行间隔,很容易出现热风又被风扇重新吸入的情况,导致发动机过热。由于发动机需要冷却空气较多,日军97式中战车在诺门坎冲突中曾经拒绝日军步兵在发动机舱上搭乘,就是担心可能导致空气流动不畅,造成发动机过热。

后来在两侧排气口顶部外缘各加装一个水平导流板,以防止混流。1942年以后出厂的战车干脆在此设置了一个开闭式窗口,平时将窗口关闭把热空气导向两侧下方的上支履带位置,彻底的防止了混流,而且又增加了两个发动机检查窗,冬季加温时还可以维持发动机舱温度,受到乘员的一致好评。

为什么日军煞费苦心的非要风冷机呢?原来日军考虑的97式中战车未来将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域与苏军战斗,风冷机不需要低凝固点冷却液,便于冬季使用。但是实际装备部队后日军又发现,虽然风冷机没有复杂的水冷却系,确实省了不少麻烦,却又碰上的冬季启动困难的难题。风冷发动机在冬季保温困难,又无法设置加温锅,启动前加温困难,乘员不得不在动力舱下方生火烤车,常常要把底甲板烧的通红才能把发动机加热到可以启动的程度,还要用篷布把动力舱包起来,防止散热,不仅费时费事,而且使底甲板反复的经历加热-退火过程,降低了强度,但是也无可奈何了。人民解放军后来在冬季使用97式中战车的时候还发生过在铁路行军中的97式内生煤炉维持温度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两侧汽缸排的废气分别通过左右两个置于尾挡泥板上的消声器排出,消声器外侧有一个防烫隔离网。97式中战车的油箱设计的很有特色,有两个主油箱,布置在车底,容量分别为120升,还有一个在车尾的的辅助油箱能装6升柴油。苏联后来测试了缴获的97式后认为,这种油箱布置最不容易被炮弹击中。当然这种特殊的构型在其他车辆上很难见到。润滑油量45升。电气系统电源是1台500瓦24伏直流发动机和12块4组蓄电池,容量180安培时,也装在动力舱后部滑油箱的下面。这里可以讲一个趣闻: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坦克区队的组建初期在试图修复从国民党军手里1辆缴获的97式中战车时,就因为找不到蓄电池的准确位置,无法启动车辆。后来循着主电缆的走向才发现了“潜伏的很深”的蓄电池。

动力通过万向连接器经过贯穿车底的传动轴和一个三片干式离合器传递到位于底盘前部的固定轴机械式变速箱,串联一个高低档副变速器,这样共有8个前进挡和2个倒档。变速箱主轴输出的动力传递到两侧的行星转向机,然后经过一级行星侧减速传递到主动轮。转向机构为差速器式,操纵省力。

97式中战车每侧有6个直径为534毫米的双轮缘挂胶负重轮,胶胎直接硫化到钢制轮缘上,轮缘则是通过12根螺栓固定在轮毂上,可以很方便的更换磨损的刮胶轮缘。为了加大散热面积,轮缘滚动表面开有凹槽。第1和第6负重轮轮毂通过2套单列锥形滚柱轴承装在轮轴上,中间4个负重轮轮毂则通过2套双列锥形滚柱轴承装在轮轴上,结构不同因此不能互换。

每侧履带由97块单销全钢履带板链接而成,宽330毫米,是小松制作所参照英国威克斯6吨坦克的履带改进制成的。履带板粗坯由锰钢精密铸造而成,然后在链接部位的销耳和销孔进行钻孔、切削等精密加工,制作费时费工,不便于大量生产。很特别的是,销孔设在接地筋内部,两块履带的销耳嵌在一起后再打入销子,履带板的耳轴室并不直接暴露在地面上,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机会,进入销耳室内部的泥沙在履带转动至主动轮和诱导轮之间时被晃动的履带自然抖落,但是该设计进一步增大了加工难度,也没有把履带的磨损真正减轻多少,是个并不实用的方案。97式底盘前部有2个带16个齿的双齿圈主动轮,拨动履带接地筋的两端驱动坦克前进。

97式中战车采用了号称日本战车之父的原乙未生设计的独立-平衡式螺旋弹簧悬挂,最早在95式轻战车上得到应用,其中第一负重轮的平衡肘通过曲臂与一根弹簧连在一起,为独立悬挂,第二、三负重轮分别装在一根叉形轮架的两端,轮架的轴心部再与中部平衡肘下端连在一起,平衡肘上端通过连杆与水平螺旋弹簧连在一起,这样第二、三负重轮就构成了平衡悬挂,中部弹簧有圆筒型钢护套。后面三个负重轮的悬挂形式与前三个完全一样,只不过安装位置正好与前部悬挂装置左右对称。这套装置的基本就是通过曲柄和连杆,将负重轮在坦克行进时的上下运动转换成弹簧的水平舒张和压缩运动,来缓冲负重轮的冲击,这样在有限的车体侧面空间内,布置了行程还算可以的弹性元件。悬挂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全部外置,不占用车内空间,减少了侧面贯穿口,有利于车体密封。但是这种悬挂防护性差,部件繁多通用性不好,强力部件多,传力复杂,摩擦润滑副较多,保养费时费力。为了减轻重量,悬挂装置承载能力的余量被控制的很小,后来被证明是个败笔。

为了减少履带在行动时的甩震,每侧还有前后2个挂胶轮缘托带轮和中间1个单轮缘内侧小支边轮。诱导轮布置在车体尾部,为全钢双轮缘式,轮轴处有螺杆式履带松紧调节装置,每侧轮盘上有8个圆孔,便于排泥也可以减轻重量。

97式的最大公里和越野速度分别为38和20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210公里,越壕宽2.5米,过垂直墙高0.9米,涉水深1米,转向半径8.6米,最大爬坡度30度,平均接地压力为0.64公斤/平方厘米。由于97的行走和悬挂装置明显的优于89式中战车,机动性较89式有很大提高,在同时期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从外观上看,97式中战车的行走装置无疑是全车最具现代感的部分。但是由于日本基础工业和车辆工业的相对落后,战时难以创新,97式的悬挂行走装置的基本构造类型最后一直沿用到5式中战车上,早就在德国坦克上使用的扭杆悬挂,日本战车在战争期间甚至都没有尝试过。

防护

97式中战车全车甲板采用了日军所称的第二种防弹钢板,即镍铬合金表面硬化式装甲板,表面硬度约HB550,装甲板的化学成分和厚度规格如下:

种类        碳 %        硅 %        锰 %        铬 %        钼 %        镍 %        硫磷有害元素 %        厚度
A        0.20-0.35        <0.35        0.30-0.60        1.50-2.00        0.30-0.50        3.00-5.00        <0.03        >2毫米
B        0.20-0.35        <0.35        0.80-1.50        1.20-2.00        0.30-0.50        1.20-2.00        <0.03        >50毫米
C~K        0.20-0.35        <0.35        0.30-1.00        1.50-2.50        -        1.20-2.00        <0.03        >20毫米

根据原乙未生的回忆,日本30-40年代的战车装甲板的弹道防御性能如下:
17毫米,任意距离可防御初速为450米/秒37毫米榴弹
20毫米,5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570米/秒37毫米穿甲弹
25毫米,10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800米/秒37毫米炮穿甲弹
40毫米,10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800米/秒47毫米穿甲弹
45毫米,5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450米/秒75毫米炮穿甲弹
65毫米,10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680米/秒75毫米穿甲弹
95毫米,500米距离外可防御初速为800米/秒88毫米穿甲弹

97式中战车的各部位装甲厚度和倾角如下,括号内为倾角角度:  
正面                      側面               後面
炮塔         25(80)毫米                 25(80)毫米          25(80)毫米
车体上部    25(左侧81,右侧62)毫米  20(左侧45)(右侧63)毫米    20(25)毫米
车体下部    25(60)毫米                 20(90)毫米          20(65)毫米
车体顶部        10毫米                     10毫米             10毫米
底盘底部         8毫米                     8毫米               8毫米   
火炮射孔外缘护套 3~20毫米
防盾             50毫米

那么根据一开始列出的日军防弹甲板防御性能表,97式中战车的正面和侧面应该分别可以在一定距离内防御高速和中速37毫米穿甲弹。日本人为了生产97式的装甲花费了大量资源,一开始装甲板由室兰的日本制铁所生产,采用固态渗碳后中温回火,渗碳厚度板厚的为8~10%,合格率非常低下:1938年1-3月,实弹射击考核79块装甲板,仅27块合格;4-6月考核70块,7块合格;6-9月考核56块,16块合格;9-10月份考核40块,28块合格。究竟97式中战车上安装的装甲板是不是都合格,谁也不清楚。1938年8月,陆军又决定在八幡制铁所新开辟一条装甲板生产线,每月设计产能为30台次的装甲板,重约500吨(考虑了加工余量和不合格品),10月份开始扩建,次年12月底完工。日军使用自己的94式37毫米速射炮进行了防护性能考核,证明97的正面装甲确实能够在150米距离上防御37毫米穿甲弹的射击。

战场上又是怎么回事呢?

1938年日本使用缴获的中国军队装备的德制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对97式进行弹道防护实弹射击。结果证明能够在300米距离内轻松击穿任意部位,1000米距离上只要命中角合适不至跳弹也能击穿97的装甲。
诺门坎事件后,日本人用缴获的苏制45毫米反坦克炮的射击试验表明,日式战车渗碳装甲对苏式钝头穿甲弹的防御效果也不好:
                                      弹道极限
25毫米渗碳表面硬化装甲                300米/秒
50毫米渗碳表面硬化装甲                640米/秒
50毫米均制装甲                        720米/秒
这个例子里的弹道极限的意义是,苏制45毫米穿甲弹对日本装甲板获得50%击穿概率时的着靶速度。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初速为760米/秒,射弹在1000米距离上也有440米/秒的速度,能够在常见的战斗距离内穿透日本89和97式中战车。
1939年4月23-26日,日军在爱知县伊良湖靶场进行了97式中战车和从中国缴获的T-26坦克的步兵反坦克兵器爆破试验。证明反坦克手雷、爆破筒等爆炸性弹药能够对97式造成很大的破坏。例如试制磁性手雷能够将25毫米的侧装甲炸开1个180毫米见方的穿破孔,装甲破片和冲击波能够将车辆完全摧毁。后来在占守岛的战斗也说明,97式25毫米厚的装甲板挡不住苏军14.5毫米反坦克枪的近距离射击。

武器和运用

   97式中战车车体中部右侧安装了可360度回旋的炮塔,炮塔呈不对称结构,左后方突出了尾机枪舱,俗称“歪把梨子”,是89式中战车的改进型。炮塔侧壁是用4块25毫米曲面装甲板铆接的。顶部用2块8毫米厚的装甲拼接而成,前块板使用铆接,后块板使用电焊,火炮两侧侧壁上各有一个展望孔。顶部有一个铸造的指挥塔,指挥塔侧壁四周开有4个100毫米长2毫米宽的展望缝,内侧有防撞头垫和防跳弹结构,供车长使用。炮塔舱盖构型奇特,由向左打开的叉形外盖和向右打开的内盖组成,日军称之为“螃蟹”式舱盖,内盖顶部中央装有一个回转潜望镜筒,在其右侧有一个供车内外联络的圆形小盖。战斗时,车长可以只打开内盖,使用望远镜探头观察,也可以从此处伸出小旗沟通联络,能够减少炮塔顶部的暴露面积。当然实战证明,这个设计与许多日方的其他的奇技淫巧的想法一样,根本不实用。小舱盖顶部的潜望镜容易因为关闭舱盖时的剧烈碰撞和雨天进水失效,车长更习惯于从周围的展望缝观察,要么干脆打开顶盖,探头对外瞭望。炮塔四周装有94式无线电台的围栏式天线。指挥塔内侧左壁上固定有指挥旗和夜间指挥使用的红黄绿三色手持式棒状信号灯。

由于车内噪声较大,又没有车内送话器,车长使用操纵命令通信机向驾驶员下达命令,驾驶员战位有12个信号灯来指示车长下达的“左转”、“右转”、“加速”和“停车”等信号。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驾驶员全神贯注于车外瞭望,根本没有精力来关注信号灯的闪烁变化。车长还是更喜欢使用原始的方法,即使用肢体语言下令,例如拍打驾驶员的后背,是表示前进;连续拳击驾驶员的肩部表示停车,向后拉扯驾驶员衣领表示紧急停车,连续拍打驾驶员背部表示加速,按压驾驶员肩部是减速,拍打驾驶员一侧肋部表示向该侧转向;拍打炮手背部表示开始射击,拳击炮手肩部表示停止射击等。

97式的火炮虽然相对落后,但是却有不少有趣的特点,我们将详细进行讨论。该车安装1门97式57毫米坦克炮,身管长18.4倍口径,有18条等齐右旋膛线,炮身重107公斤,使用开口向上的立楔式半自动炮栓,射速10~15发/分,该炮是89式中战车上的90式57炮的改进型。炮架重47公斤。炮口处身管壁局部加厚形成喇叭状紧口箍,反后座装置布置在炮身下方的护套内,护套上沿兼做火炮后坐和复进运动的摇架。由于97式炮塔侧壁较薄又采用硬化装甲不便于机械加工。在炮塔射孔处安装了一个整体铸造的框形外廓用于安装火炮(该结构后来被一直沿用到五式中战车上),使用10根螺栓固定在炮塔上,四周向外翻边以提供固定面并可增强射孔处的防护性能,两侧中央设耳轴室。炮身首先通过防盾上的垂直转轴装在内炮框(防盾)上,可以左右转动,内炮框在通过水平耳轴装在外炮框上,火炮遂外炮框一起上下转动。这样即使炮塔不转动,57炮也有向左右各10度的方向射界,高低射界为+20度至-10度。由于需要在火炮左侧布置瞄准镜和操纵机构,火炮安装在防盾右半边。火炮后方有一个固定在炮尾下方的护栏,也可以起到平衡火炮在耳轴前后重量的作用,左侧有防危板和装在防危板内侧的后座游标,护栏后部挂着一个帆布做的集壳袋,专门用于收集从炮尾抽出的空药筒。火炮平时不穿戴炮衣时一般将其固定在最低俯角,虽然此时炮口朝下造型不太威武,但是却能够防止炮膛被泥沙和雨水侵入和沉积。

必须说明的是,57毫米炮没有常规火炮的齿弧式高低机,炮手操炮时,右肩顶住摇架左后方伸出的的弧形抵肩架,稳定火炮射角,右手握持带击发扳机的火炮小握把赋予火炮方位角和射角进行瞄准,左手握炮塔方向机手轮,直接用人力控制火炮射击方向。这种火炮构造是日本人从雷诺FT-17坦克上学来的,并广泛应用于89式中战车和95式轻战车等主力战斗车辆。

火炮重心处于水平耳轴稍前的位置,因此炮手不费力气就能够轻松的控制俯仰。炮身左侧有1具2倍望远式直接瞄准镜,镜筒内有带十字线和距离表尺的分划板,最大表尺射程2000米。炮手的任务繁重,要完成瞄准、击发、观测炮身后坐距离和再装填等动作,还要兼顾操作炮塔尾机枪。当车长瞭望和指挥任务不甚繁重时,也可承担装填手的职责。由于炮塔轻便,炮塔使用手轮驱动就可以达到12秒旋转360度的速度,但是由于没有炮塔吊篮,车长和炮长又呈立姿战斗,必须由车长发令后,炮手才能旋转炮塔,以防止炮塔夹伤车长。97式火炮的最大优点是,相当于在火力系统引入了人力双向稳定器,操纵过程有点类似于操作有带三脚架的重机枪,有利于射击运动目标,坦克低速前进时,训练有素的炮手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命中率。但是97式的“人肉”方向机和高低机没有自锁功能,因此在炮塔转到预定方位角时,炮手需要立即锁紧炮塔发动机,防止炮塔水平滑动,然后再进行精确瞄准。

相对其他列强的坦克炮,97的火炮重量和尺寸都不大,便于人工拆卸和搬运。在和平时期进行越野行驶训练前,乘员有时会干脆拆下火炮以防止飞扬的尘土侵入膛内。太平洋战场上甚至还发生过97式被打坏或陷车后,战车兵在步兵协作下将火炮拆下抬走的情况。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国家的坦克上是绝对看不到的。当然,日军战车的这种火炮安装结构的缺点是无法使用后座力较强的大口径火炮,而且火炮防盾处的密封性极差,因此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当车长下达“准备射击!”口令后,机枪手应立即检查武器弹药的状况,包括机枪枪身护壳有无装上、瞄准镜是否正常,枪械在左右和上下瞄准时,枪架是否有卡滞,枪械本事是否完好等。炮手除了要检查后机枪外,还要检查炮衣和瞄准镜防水塞是否取下、火炮左右和上下活动是否顺畅、炮尾安全机构的情况、装上炮尾集壳袋、将瞄准镜表尺装定在150米距离上、检查炮塔方向机和驻止机构是否工作正常、手动开闭炮闩几次检查是否工作顺畅、检查炮弹是否完好的固定在弹架上等。

坦克内可携带114发炮弹,弹种为92式尖头穿甲弹和90式榴弹,弹丸重2.58公斤,由于改善了发射药,初速从89式中战车装备的90式57炮的的350米/秒提升到420米/秒,穿甲弹在500和100米距离上对垂直装甲板的侵彻威力分别是20和25毫米。97式57毫米炮最大射程6000米,正常战斗距离一般在800米以内。这种炮的弹道性能和用途与T-28/35坦克上的主炮塔短管炮相似,即主要以发射榴弹直接支援步兵为主,以反坦克作战为辅。车内携带114发炮弹,榴弹约80发,其中车体内的4个铝合金弹箱内分别有40、36、21和7发炮弹,剩下的10发弹头朝下挂在在炮塔后部内壁的弹架上。

为了节省训练用炮弹,日本专门为57毫米火炮设计了内膛枪,其实就是将火炮身管拆下后,将38式6.5毫米步枪通过一个适配筒固定在摇架上,并配有瞄准具,用于炮手的射击瞄准训练。

97式的副武器是2挺97式7.7毫米车载重机枪,分别使用球形枪架装在车体左侧前部和炮塔左后部。机枪为导气自动式,使用从机匣上部插入的20发直弹匣供弹,左侧有1个望远瞄准镜,枪管使用气冷散热片冷却,可是在伸出装甲的枪身外侧又套了一层钢制护筒,上面又钻了两排通气孔,极大的降低了散热效率。为此日军规定,使用机枪时严禁连发扫射,只允许进行3发点射,防止枪管过热。这种让人苦笑不得的方案又体现出了日本人在设计中的纠结。其实机枪在车外暴露面积极小,中弹概率不大,还不如索性将散热片外露,以提高战术机动性。车内有2副机枪两脚架,乘员可在需要时拆下机枪装上两脚架在车外使用。

指挥塔后方的炮塔顶部有一个高射机枪枪架,可以装1挺97式高射机枪,但是极少见使用。日本陆军特别钟爱望远式瞄准具,高射机枪也采用了这种类型的瞄准具。不过根据战场经验,高射机枪的主要战斗模式是首先依靠大视野的环形瞄准具进行概略瞄准,开火后就追踪实际弹道与目标间的偏差进行修正。日军在高射机枪上也使用望远瞄准镜完全是出于对精确射击的偏执,而忽略了实际的战斗需要。很有趣的是,火炮防盾上的瞄准镜观察孔也是根据机枪枪管的外径设计的。紧急情况下,可将火炮瞄准镜取下,装上97式机枪向外射击,不过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实战记录。由于炮塔空间有限,97式没有并列机枪,这也是同时代日军坦克的共同特点,车内携带4035发机枪弹,有一半是装在防水弹药包内,使用前需要压进弹匣。

值得一提的是,97式中战车在炮塔上装有烟幕弹发射器,不过安装位置和配置数量都比较随意。

前机枪手左侧有一台94式戊型无线电台,无线电话工况下工作时通信距离约800米,一般装备在中队长车和联队长车上。日军在实践中更习惯使用旗语和手势进行联络,例如行军时,头车车长前臂画圆形表示登车、启动,前臂举过头顶,前后摆动表示加速、前进,前臂举过头顶,上下屈伸则表示减速、停车。战斗行军还有红色的警戒旗或灯光指挥棒。车长手持红旗垂直高举过头表示“敌战车警报!”(灯光信号为划圆形)、上下挥动表示“敌机警报!”,左右摆动表示“毒气警报!”,倾斜45度表示“本车故障”(灯光信号此时为连续闪烁指示)。

登车前,乘员在战车左侧集结,面朝前方排成一列,从前到后依次是车长、炮手、驾驶员和机枪手。听到车长下达“登车”口令后,驾驶员向右转,双手扒住左侧顶装甲,左脚踏上第3负重轮,右脚抬起蹬踏上支履带,纵身跃上战车,经炮塔舱口进入车内,向前入驾驶员席。车长与炮手同时向后转,然后炮手,车长和机枪手依次登上战车,分别由炮塔舱门和机枪手舱门进入车内。车长同时需要监督乘员的行动。如果不讲究整齐划一,在驾驶员登车的同时,机枪手可绕过队列攀上车首进入车内。
  
日军传统的陆军五大兵种(日军称兵科)为步兵、炮兵、骑兵、工兵和辎重兵,后来又增加了航空兵,战车兵设立时属步兵科,根本不能与传统兵种分庭抗礼。直到1936年7月24日,日军才在战车第2联队练习部基础上设立了第一个装甲兵教育机关即陆军战车学校,1940年12月改称千叶陆军战车学校。这个学校一开始仅仅用于坦克兵内部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到1939年12月才开始对外招生,首期学员150名。日军的第2个装甲兵学校是1940年12月1号在中国东北成立的陆军公主岭战车学校,后来于1942年11月迁至四平改称四平陆军战车学校。1942年11月28日又在千叶战车学校内设置了陆军少年战车学校。
当时日军认定的头号假想敌式苏军的BT坦克,认为BT坦克能够在1500米距离上击穿97,而97只能在500米以内击穿BT的侧面;BT比97快50%,而由于苏军坦克数量装备较大,日军可能会面临1比1.5的劣势地位。
1940~41年德国的闪击战在欧洲大获成功后,分管日本陆军战车和骑兵学校的机甲本部综合各学校的校刊文章,发行了《机甲》月刊,试探在陆军内部讨论装甲战术并为坦克部队的发展创造舆论条件。结果该刊物的内容因大胆自由的宣讲装甲兵的威力,触动了步兵等日军传统兵种的根基,惹恼了步兵科出身的东条英机陆军大臣。结果在东条的直接干预下,《机甲》杂志问世不到半年即于1941年9月被迫停刊。
有一种联队长使用的97式指挥战车,取消了57炮,在原前机枪位置上安装 1门94式37毫米战车炮,加大了炮塔的尺寸,在指挥塔左侧增设一扇舱门,安装大功率无线电,还有一种指挥型号的样车采用了六轮辐式减重型负重轮和每侧3个平衡式悬挂装置,将2个大托带轮挪到前部,但因尽量保持结构一致性,便于生产和部队使用的原因未获定型。
战斗历程

  97式中战车在诺门坎事件首次参战。目前,日苏双方的坦克交战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实体刊物中均存在一些“神论”,我们将在下文进行讨论和澄清。

1939年5月日军第23师团在第1次诺门坎冲突中失利后,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于6月20日决定把驻扎在公主岭的安冈正臣中将的第一战车团调往诺门坎,力求打个翻身仗。第一战车团当时辖战车第3、4、5联队,其中第3和第5为中战车联队,第4联队为轻战车联队。“团”这个建制当时是日军中介于师团和联队之间的一种规模不十分固定的建制,下辖几个单一兵种的联队,除战车团外,还有步兵团、飞行团等。有些人人将其误解释为是师团或者是解放军军语中的“团(对应的日军建制为联队)”是不正确的。

战车第5联队的情况比较复杂,当时该部队正在换装,刚刚接收了16辆97式中战车,人员对新战车的操作还不太熟练,因此被留了下来。1939年3月的战车第5联队有89式甲24辆,89式乙2辆,12辆97式中战车和15辆轻装甲车。因此决定出征的是第3、4联队,编成如下:

坦克第3联队,联队长吉丸清武大佐,人员378人,下辖两个89乙中队,每中队各有4个小队,中队部1辆中队长车,每小队各有3辆战车,共有89乙式战车26辆。另有97式4辆,94式轻装甲车7辆,97式轻装甲车4辆。

坦克第4联队,联队长玉田美郎大佐,人员565人(其中128人属于工兵中队),辖3个95式轻战车正规中队,每个中队各有3个小队,中队部1辆中队长车,每小队各3辆战车,另有一个装备5辆95轻的预备中队。还有1个辖8辆89甲式战车的第4中队。另有94式轻装甲车3辆。

还有资料对两个战车联队的编成做了不同的描述如下:
战车第3联队
联队部 89乙2辆,轻装甲车2辆
第1、2中队 各装备89乙10辆,97式2辆和2辆轻装甲车,预备队包括4辆89乙和3辆轻装甲车
战车第4联队
联队部95轻3辆,第1~4中队各9辆95,第5中队8辆89甲式中战车和2辆轻装甲车,预备车辆为5辆95式轻战车。  

吉田还特别命令给第一战车团配发37和57毫米穿甲弹各5000发,看来是想和苏联打一次坦克对决战。

鉴于第一战车团只有战车分队,日军为了提高其独立作战和保障能力又为加强了如下部/分队,包括步兵第28联队第3大队、独立野炮兵第1联队的2个中队(90式75毫米机动式野战炮)、高射炮第12联队的1个中队(88式75毫米高射炮)、工兵第24联队的1个中队、独立工兵第22联队的1个中队、1个牵引车中队、电信第3联队的1个无线电小队、汽车第3联队、第7师团卫生队和关东军给水班。这样第一战车团就暂时升级为具有合成战斗力的安冈支队。战斗期间又将第23师团的步兵第64联队(欠1个大队)配属给该支队。
6月20日安冈战车团从公主岭乘火车出发,于22日抵达距诺门坎预订集结地点以东60公里的阿尔善,并在工兵的协助下完成了列车卸载。结果天降大雨,大地化为一片泥潭,第一战车团花了1个星期才开进到进攻出发阵地,最糟糕的记录是89式中战车有一天总共才挪了2公里。
6月30日第一战车团向前线开进时,曾经与苏军坦克部队发生短促战斗。根据日军记录,战车第4联队在行军休息期间,与包括BT式快速坦克8~9辆,3辆装甲车和2门反坦克炮的苏军小部队发生遭遇。当时大部分日军战车因为冷却发动机熄火停车,分散在道路周围,只有2个轻战车中队在接到命令后对苏军发起反击并将其击退,战斗期间1辆日军95中队长车被反坦克炮击中起火,日军击退苏军小分队后缴获1门苏军丢弃的45毫米反坦克炮。战后,玉田大佐由衷的称赞了苏军反坦克炮的高射速和准确的精度。很快,日军战车兵将再更大规模的战斗中体验坦克战的全部滋味。

    按照计划,日军将从东西两翼对苏军发起进攻,其中西侧进攻集团由第23师团的各步兵联队担当,将渡过哈拉哈河打击右岸苏军,而安冈支队将配置在进攻出发阵地东侧,最初的目标很伟大,试图在突破苏军在哈拉哈河左岸的防御后,立即组织工兵架桥,两个战车联队跨过哈拉哈河后,完全粉碎在右岸的苏军,打一场日式闪击战。但是后来了解到日军工兵器材和人员都无法架设供战车通过的浮桥,便将安冈支队的作战区域限制在哈拉哈河左岸,战车第4、3联队分别配置在左右两翼,先以炮兵压制当面苏蒙军的火力,掩护步兵、战车由两翼向西进攻;步兵第64联队与战车第3联队,从北面突破苏军的防御阵地后,向以西的纵深推进;第4战车联队则在步兵64联队的南面,协同进攻,歼灭东岸的苏蒙军。
    7月2日夜,战车第3联队在攻击开始后即遭到苏军炮火的猛烈反击,打到离河岸约有4公里的苏蒙军主阵地733高地附近时,中队长木之本守之助少佐以下,战死约30名,战车也被击毁、击伤数辆。约在21时30分,该联队停止进攻,在雷雨中在附近一处低地集结,补充弹药和燃料,直到第2天早晨。
    战车第4联队的战斗要顺利的多,他们的攻击目标是占领胡鲁斯台河汇入哈拉哈河的河口北侧的苏军浮桥,以切断苏蒙军向河西岸撤退的另一道路。该部的95式轻战车利用雨夜的掩护,以密集队形于7日夜11时出发深入苏军阵地后方,于4日凌晨2时左右抵达755高地。虽然没有找到苏军浮桥,却意外的发现并袭击了一个苏军炮兵阵地,宣称击毁100毫米加农炮、12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野炮各4门。当然苏军并没有这几个口径的火炮,与之应该是107毫米加农炮(配属在该地的第175炮兵团并没有100毫米口径级别的重型加农炮,日军显然在夜暗中弄错了型号)、122毫米榴弹炮和76毫米加农炮。虽然目前仍然没有公开的与战车第4联队夜袭苏军炮兵阵地对应的苏方记录,但是苏军在诺门坎事件3个月的全部战损统计中总共出现了11门1902/30式76毫米加农炮(其中2门永久损失)和31门1910/30式122毫米榴弹炮(其中5门永久损失)的损失记录。由此推测,日方袭击苏军阵地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战车第4联队随即遭到苏军燃烧瓶和反坦克炮的攻击,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玉田大佐决定撤退。在7月3日上午4时半,借着黎明撤回到哈拉哈河以东约7公里的公路边,进行加油和补充弹药。
    7月3日上午,战车第3联队正在进行补给时接到了进攻命令。据称,日军尖兵发现了“几百辆”苏联坦克正朝自己冲来。这其实是苏军摩托装甲第9旅的BA装甲汽车和坦克第11旅加强的BT坦克。中午12时15分战车第3联队投入反冲击,老旧的89式中战车挂着2档在烂泥地只能跑出5公里的时速,吉丸清武大佐的97式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但是随后冲进了一片苏军铁丝网。由于97吨位轻马力小,未能将其碾碎,无法摆脱铁丝网的束缚,战车在前进了约40米后主动轮被铁丝网完全缠住,车辆丧失了行动能力,进退两难。苏军趁机集中火力射击吉丸大佐的座车,日方记载被数辆BT-7坦克(实际上当时在该地域没有BT-7坦克)围攻,有资料称被BT-5和反坦克炮击中数次,车体前上装甲被击中,车长指挥塔左侧壁被45毫米穿甲弹击穿,吉丸联队长当场毙命。随后战车发生殉爆,炮塔被炸飞,除炮手逃离外,驾驶员和前机枪手一起阵亡。战车第3联队后来又有几辆战车和装甲车被击毁,联队副官古贺音人少佐也被击毙。

战车第4联队在7月3日上午10时,再次到达昨夜的755高地附近。此时日军战车经过连续苦战,弹药已经严重不足,平均每车仅剩5发炮弹。
此时高地的苏蒙军阵地已加强了反坦克防御。就在战车第4联队发起攻击之前,苏蒙军突然从南面以坦克和装甲车群掩护步兵和在两岸高台阵地炮兵群的配合下,向第4战车联队出击,日军被迫应战。作战中,玉田美郎在观察了苏蒙军的进攻部署、炮兵和空军的支援、攻击精神、火力发扬等情况后,认为以手头的兵力根本无法取胜,决定除留少数警戒部队外,将联队主力撤回。

7月3日15时,在得知了安冈支队支队的战果和损失后,在前线督战的关东军参谋副长矢野音三郎少将命令日军战车部队与苏军脱离撤出战斗。此后日军战车只与苏军先遣部队发生过零星冲突,并于7月26日接到命令返回原驻地。

一份资料称,战车第3联队损失了10辆89,其中4辆永久损失,1辆97式永久损失,轻装甲车损失7辆,其中2辆完全损失。7月2日战死军官5名,士兵22人,另有2人负伤;7月3日战死军官6名,士兵9人,另有军官1人,士兵10人负伤。该部宣称击毁苏军32辆坦克和35辆装甲车,另缴获坦克和装甲车各10辆。

另有资料对安冈支队损失的记录为,战车第3联队1辆97和5辆89乙式永久损失,战车第4联队4辆95和3辆89甲式永久损失。另外有17辆各型战车在战场就地修理,安岗支队总计有41~44辆战车和装甲车丧失机动能力。安岗支队返回原驻地后,又有11~14辆战车修复重新入列服役。日军宣称两个战车联队取得了击毁66辆苏军坦克、20辆装甲车、20辆其他类型的履带车、11门火炮、6门反坦克炮和3挺机枪。同时,缴获苏军4辆坦克和7辆装甲车,以及7辆履带车,还有7门火炮和2门反坦克炮,另缴获数挺机枪。

第三份资料对安冈支队的永久损失统计为:
型号        89式甲        89式乙        97式
中战车        95式
轻战车        97式
轻装甲车        94式
轻装甲车
参战数量        8        26        4        35        4        15
战车第3联队                10        1                2        4
战车第4联队        7                        11                1
损失数        7        10        1        11        2        5

在7月14日吉田谦吉向陆军省要求紧急补充装备的报告里发现了第4个数字,他要求补充97式中战车1辆和89乙式13辆,以及7辆95和2辆94.我们不纠结于不同出处的数字,结论是很明显的,安冈支队经过不到2天的战斗,突破苏军防御约8~10公里,但以及因为战车和人员损失过大被上级撤出辆战斗。日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战车部队的合成战斗尴尬收场。

由于日军担心珍贵的战车落入苏军手中,要求各步兵和炮兵部队拼死掩护维修分队从火线上抢救战损车辆。因此整个交战期间,只有95式轻战车和94式轻装甲车1辆被反击的苏军缴获。整个诺门坎战斗期间表现最好的可能就是日军的战车保障回收分队辆。

日军估计,在1000米距离上仅有20%的命中率,射击只能通过目视估算距离来进行,并通过弹着点远近夹叉法来实施修正,行进间射击和对运动目标进行射击难度都很大,实际上无法实施。日军认为97式的瞄准具性能较差,火炮在500米距离上命中率约为1/3,而BT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有50%的命中率。(根据实战情况看,日本人对坦克火炮的命中率做了过高的估计)日本战车学校的《战车兵操典》一开始还认为57毫米炮无法击穿BT-7的正面。当然如果距离够近角度够好,日军战车完全可以击穿BT和T-26之类的苏式轻型坦克,后来对缴获的BT和T-26的射击试验也说明这一点。

苏军的记录是怎么样的呢?
     7月2日夜在日军安冈支队正面迎敌的是苏军摩托装甲第9旅和配属的摩托装甲第8旅之一部(BA装甲车约50辆)以及摩托化步兵第36师的摩步第149团(BA装甲车10辆左右)和炮兵第175团。在得知该部遭到日军装甲部队进攻后,朱可夫命令正在向诺门坎西部日军渡河地域增援的坦克第11旅第2营抽出8辆BT-5快速坦克由卢金大尉指挥转向战线东部,加强给摩步第149团。这样在安冈支队正面的苏军装甲力量总计约60余辆 BA装甲车和8辆BT-5坦克。
7月3日上午,苏军前沿观察哨报告约“60辆”日军中型坦克在步兵和炮兵的掩护下开始进攻。摩托装甲第9旅的1个连12辆BA-10装甲车倒车进入了深约2米的单车射击掩体,只把炮塔露在外面,在800-1000米距离上射击日军坦克。经过2个小时的战斗,宣称击毁日军9辆坦克,自身也仅剩6辆装甲车还能使用。中午12时,苏军8辆BT-5与日军坦克展开遭遇战,宣称击毁日军5辆,自身有3辆BT-5被击毁。这可能就是击毙吉丸联队长的那次战斗。
摩托装甲第9旅的装甲车和以及摩步149团的反坦克炮在另一个地段迎击20余辆日本坦克,并宣称击毁10辆,其中4辆是BA-10的战果。黄昏18:45, 苏军阿里莫夫中尉排长的4辆BT-5击毁了2辆日军坦克,并缴获战车第4联队伊藤中队长的北满式95轻战车。7月4日晚上20:00,苏军4辆BT-5在追击日军时与11辆日本战车遭遇,宣称击毁1辆战车,己方3辆击中受损,但均依靠自身动力返回,这便是诺门坎的最后一次坦克交战。
苏军认为,己方的45毫米炮能够轻易击毁日军坦克,日本坦克在没有炮兵和步兵的有力配合下冲击己方阵地只能徒劳的增加损失。同时苏军虽然BA装甲车能够有效的防御日军7.7毫米机枪弹的射击,但是根本挡不住37和57毫米炮的炮弹。苏军在与安冈支队交战时损失辆约30辆BA装甲车,另有6辆BT-5被击毁击伤。从这个记录看,前述的日军战车部队的战果报告存在很大水分。苏军在7月份的战斗中在诺门坎地域东西两个战线的装甲战斗车辆的损失情况为:51辆坦克永久损失,74辆坦克被击伤,60辆装甲车烧毁,另战伤7辆。苏军记录在整个4个月的诺门坎冲突中仅有4辆牵引车永久损失。
苏军坦克装甲部队的大部分损失是在战线西侧与日军步兵部队战斗时造成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日军步兵分队利用37毫米速射炮、燃烧瓶和其他单兵反坦克武器对苏联坦克的威胁要比不中用的战车部队大的多。虽然苏军宣称己方坦克部队优于日军,但是并不能掩盖苏军坦克兵在缺乏密切的步兵和炮兵火力支援,盲目对日军实施冲击时所带来的巨大的损失。双方坦克分队应该是打了个平手,互有胜负。
    1939年8月20日,苏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发起全线反击后,日军第23师团的防御急转直下部队陷入合围,前线仅有2辆95式轻战车和20辆轻装甲车。关东军司令部紧急命令第2和第4师团动员主力出动,并且加强了从关东军建制内其他部队搜罗的反坦克炮和山炮。还临时组建了3个以喷火器、反坦克地雷、手榴弹和烟幕弹为主要武器的独立工兵中队,准备对苏军坦克发起肉薄攻击。
除此之外,狗急跳墙关东军还想把战车第5联队的3个中队(每个中队各装备7辆97式中战车和3辆95式轻战车)和战车第4联队的残部13辆95式轻战车投入诺门坎,反击苏军。不过日本大本营还是稍微比关东军司令部明智一些,还没等日军援军抵达战场,陆军部于8月30日发布了第343号大陆命(大本营陆军部命令的简称),命令暂停在诺门坎的军事行动。愚蠢的植田谦吉不听指挥仍然以打扫战场的名义继续战斗。陆军部不得已在9月7日将关东军司令部的主要人员全部解职,并于9月16号13时10分发布了第357号大陆命,再次命令关东军司令官在诺门坎地域停止一切对苏蒙军的战斗行动。
应该看出日军对装甲战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一开始就给安冈支队加强了炮兵、工兵和步兵,很有点苏德战场上德军的合成装甲战斗群和苏军先遣支队的味道。但是安冈支队在实战中的表现却与德/苏军大相径庭却。原因很简单,日军此前从未进行过联队规模的战车、步兵和炮兵的协调进攻演练。各部队原来并不在一个建制内,各级指挥官彼此互不了解互不信任,安冈支队也没有真正明确指挥关系。在物质上,日军炮兵和步兵因缺乏装甲输送车和履带牵引车,行动能力跟不上战车部队的队形,也没有足够的无线电台进行联络。战车部队骄傲自大,不情愿和步兵配合也不愿意步兵搭乘作战。再者,日军在诺门坎使用战车部队纯属临时起意,一开始根本没有周密的计划部署。从日军安冈支队的战例可以看出,想要充分发挥出合成部队战斗力,绝不是像玩《星际争霸》那样,把几支专业分队拼凑在一起就可以轻松实现的。

97改亮相

1939年8月,鉴于欧洲列强不断提升坦克火力和防护性能的情况,日军决定研制47毫米大威力火炮,这就是1式47毫米速射炮(反坦克炮)和试制97式47毫米战车炮(日军也称为“战车加农”),这两种火炮弹药的弹头完全一样,但是速射炮的身管比战车炮更长,因此使用了装药更多的药筒,两者的弹药不能通用。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几年前的95式轻战车身上,95式轻战车的37毫米战车炮也不能与步兵的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通用弹药。同年12月,大阪炮兵工厂完成了样炮,并开始进行靶场试验。1940年1月6-9日,47炮在大津川试验场进行了首轮测试,当时主要发现重心偏移耳轴过远,人力平衡困难。经过改型后,于2月12-15日再次进行试验。到7月份,47炮装在专用战车炮架上进行试验,对瞄准镜的紧固和击发机构的传动装置的空回量进行了改进,在进行了两次结构改进后装上97式中战车进行上车试验,1941年1月开始在骑兵学校进行使用试验,8月份提交了定型申请,1942年4月正式列入日军编制,制式编号为一式47毫米战车炮。1937年5月,日军开始设计99式75毫米战车炮,42年3月决定申请定型,研制周期长达5年,但是由于性能平平,被47毫米战车炮取代。

47毫米炮身管长48倍口径,全长2.25米,高低射界-15至-20度,全重410公斤,弹种有1式尖头穿甲弹和1式榴弹,穿甲弹弹丸重1.52公斤,初速810米/秒,射速10发/分钟,在100、500和1000米距离上对垂直渗碳装甲板的侵彻威力为75、68和41毫米,大约是原57毫米炮的两倍半。日军认为,47毫米炮能够在700米距离内击穿M4坦克的侧面,在1500米距离内击穿M4的尾部,在1800米距离内毁伤行动部分,而对M4的正面威胁不大。榴弹弹丸重1.4公斤。47毫米战车炮炮架结构与95式轻战车的37炮类似,防盾装在炮框的垂直枢轴上,在炮塔不旋转时也具有一定的水平方向射界,左右各7.5度,有资料称左右各10度,高地射界负11~正17度。使用1式4倍望远式瞄准镜,该瞄准镜是缴获的美制M3轻坦克M-6瞄准镜的仿制品。47炮仍然使用抵肩架和小握把控制高低射界和击发,虽然显得比较简陋,但是结合到有限的炮塔空间,火炮口径又不大的实际情况,倒也是不错的现实选择。反后座装置的前部突出炮塔,使用装甲板防护,外观与95式轻战车的37炮类似。47毫米炮也配发了内膛枪,不过换成了99式7.7毫米步枪。

由于47毫米炮体积较大,97式必须换装大型炮塔才能安装使用。这种使用新式炮塔的97式中战车就被日军干脆称为97式“新炮塔”,也称97改。为了描述方便,以下均称为97改。97改使用大型化的炮塔(座圈直径1315毫米)以安装47炮和增加1名专职装填手(目前还存在争议,有资料称未设装填手),重新设计了炮塔尾舱以放置更长的炮弹,重新设计了车长指挥塔,取消了原来的“螃蟹”式舱盖改为双扇对称的对开式,指挥塔正前方侧壁安装1具观察镜。炮塔右侧壁增加了供车内外联络的活动装甲盖,尾舱保留了尾机枪,右侧有一个补充炮弹用的开口,平时用装甲板盖住。炮塔顶部增加了方形炮手舱口,该舱口前的炮塔顶部装1个高射机枪枪架。但是由于大型化的炮塔占据了较多的车顶甲板空间,取消了前机枪手舱盖。由于炮塔重量增加了约半吨,设计师本来想为其配备电动式炮塔方向机。但是由于当时日本资源缺乏,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又不好,最后还是装了一个大直径手轮的人力方向机了事。97改战斗全重15.5吨,长5.52米,宽2.33米,高2.38米。车内可携带100发47毫米炮弹和4035发机枪弹。底盘部分除增大了炮塔座圈直径外其余与97式后期型完全相同。1941年9月太平洋战争前3个月,三菱重工的下丸子工厂开始生产97改,大阪火炮工厂生产1式战车炮。1941年12月7日战争爆发前,只有战车学校和骑兵学校(一说关东军)各有1辆97改。

97式的产量为:1938年生产了25辆,39、40、41年的产量分别为202、315和507辆,1942年起转产97改,当年生产531辆,次年生产了543辆后转产一式中战车,这样97和97改的总产量一共为2123辆。值得说明的是,虽然97式中战车的诞生来自于军费的急剧膨胀,但是由于日军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潭,陆军的弹药费用及其他日常费用很快占据了军费的大头。陆军省很快就没多少闲钱用于武器装备的生产换装,相对其他强国来说,97的产量不大,改型出现的也很晚。这种饮鸩止渴式的军备/武器发展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必需说明的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使用的最强的炮塔式战车就是97改了。
1939年4月的日本武器价格表上显示,不含武器的97式中战车单价为12.6万日圆。95式轻战车和89乙式中战车价格分别为7.1和8.76万日圆,92式57毫米穿甲弹和榴弹的单价分别为10.2和7.9日圆,97式57毫米战车炮单价4200日圆,94式37毫米战车炮单价3600日圆,97式车载重机枪也要2050日圆。
1940、1941和战时的价格如下表:
        1940年        1941年        战时
97式中战车(不含武器)        143500        147000        165400
97式57毫米战车炮        4770        4700        4700
试制47毫米战车炮        5800        5800        653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共有15个战车联队,即战车第1~14和第23联队,编为3个战车团和6个独立战车联队,分别是第1战车团(辖第3、5、9联队)、第2战车团(辖第4、10、11联队)和第3战车团(辖第1、2、6联队)。日军原计划在东南亚的进攻投入7个联队,据《日本的战车》一书记载的实力如下:战车第1联队辖15辆95式轻战车和31辆97式中战车,战车第4联队辖38辆95式轻战车,战车第5联队辖38辆97式中战车,战车第6联队辖12辆95式轻战车和25辆97式中战车,战车第7联队辖32辆89式中战车,战车第11联队辖15辆95式轻战车、8辆89式中战车和28辆97式中战车,战车第14联队辖32辆95式轻战车,战车第23联队辖10辆95式轻战车和36辆97式中战车。

山下奉文中将攻占马来亚半岛和新加坡的第25军配属了第1、6和14战车联队。1941年12月8日,战车第1联队的第3中队配属给第5师团的第5搜索联队,击溃了向前线增援的英军一部后,于12日傍晚突破英军印度第11师位于耶拉特的防线。1942年1月6日,战车第6联队第4中队中队长稻田丰作少佐率领12辆97式中战车3辆95式轻战车,通过了被工兵爆破炸毁的英军防坦克障碍物。随后该联队主力跨过霹雳河,突破了英军在马来亚半岛中部的防御,缴获英军装甲车50辆。2月15日攻占了新加坡。

攻打菲律宾的本间雅晴中将的第14军配属了战车第4、7联队,主要装备97式和89乙式中战车,另有部分96轻战车和94和97式轻装甲,再加上其他一些独立战车中队,第14军一共有约160辆战车参加了战斗。日军战车毫不费力的进入了不设防城市马尼拉,但是在接下来的野战中频频受挫。美军坦克第192、194营的M3斯图尔特轻坦克和37毫米反坦克炮能够轻松击穿日军战车装甲。12月22日,双方爆发了一次坦克交战,5辆美军192营的M3以损失1辆的代价击毁日军3辆95式轻战车。12月31日在巴利瓦格的交战中,美军又击毁8辆95轻战车。甚至连97式也不是M3的对手,日军的37和57毫米战车炮均无法击穿M3的正面装甲。

战车第7联队长圜田晟之介大佐在陆军省机械课任职时就知道了97改的情况。他立即给参谋本部发紧急报告,要求立即加强97改。但是由于生产组织的磨磨蹭蹭,到42年2月,分别才完成 了10个辆次的车体和火炮。由于菲律宾战况紧迫于1942年3月1日编成了临时增援战车队,有10辆97改和几辆97,由千叶战车学校的松冈久少佐率领55名学校教职员编成,称为松冈中队。3月15日,松冈中队接受了全部配备无线电的97改,16日经铁路行军到广岛县宇品港开始装载,然后磨蹭到20日才出港于3月29日抵达菲律宾并于31日与战车7联队残余部队会合。4月1日,根据陆普2017号命令,47炮炮和97改一道制式化。4月3日日军在猛烈的炮火准备下发起了对巴丹半岛的第2次总攻击,97改暂时未参战,松冈中队以2辆缴获的M3轻坦克进行了实车射击试验,结果在1000米距离上6发击中40毫米前装甲的炮弹有3发击穿,800米距离上的9发射弹击穿了6发。4月6日早上战车第7联队军官在商讨作战计划时突遭美军炮击,圜田联队长被弹片击中打死,松冈久少佐转任临时联队长。由于1辆97改因故障掉队,松冈中队编为3个小队临时由第一小队小队长丰田中尉指挥,每队3辆97改。该中队作为战车第7联队的尖兵追击了退却的美军,并击退了包括自行火炮、运兵卡车在内的美军纵队,宣称击毙美菲军五六百名。4月7日,97改第一次在遭遇战中击毁1辆M3。5月6日晨,战车7联队的伊藤荣雄中尉指挥1辆缴获的M3,和3辆97改(土田小队长的638号、车长伊藤伍长,织田军曹的635号和高久伍长的637号)配置在在日军登陆部队的第一波右翼,搭乘坦克登陆艇向美军在吕宋的最后一个坚固支撑点---克雷尔吉多要塞冲击,左翼则有和泉小队长的1辆95轻战车。在泛水登岸时,635号车发生沉车,638和637号在防波堤前遇到了障碍,爬不上去。伊藤中尉的M3首先冲上防波堤顶部,然后先后挂上2辆97改,把不争气的日本国产战车拉了上来。3辆日军战车不断向美军火力点射孔实施直接瞄准射击,压制摧毁了残存的美军火力点。中午12时,美军挂起白旗投降。松冈中队长后来于6月10日病死,松冈中队遂宣告解散就地加入战车第7联队。

战车第4联队后来又参加了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进攻,但没有爆发过激烈战斗。战车第1、2和14联队随后配置给饭田祥二郎中将的第15军,进攻缅甸。但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日军97式中战车曾与英军和中国远征军的T-26坦克发生交战。

1942年8月瓜岛争夺战爆发后,日本陆军在岛上接连失利。从战车第2、4联队(有资料称为第2联队第4中队)抽调的训练有素的乘员编成了独立战车第1中队(12辆97),搭乘“日进”号水上飞机母舰登上瓜岛,编入住吉正少将的支队。1942年10月23日傍晚,独立战车第1中队9辆97支援步兵试图越过马塔尼科河,向对岸的美军发起佯攻,以掩护川口支队对机场的正面进攻。结果在美国的37毫米反坦克炮和其他火力的拦阻射击下,8辆97还没爬上河岸在几分钟内就被击毁。最后一辆战车冲进了对岸美军陆战队阵地,一名美国陆战队员朝它扔了一颗手榴弹,在其左侧履带附近爆炸。这辆97脆弱的悬挂被炸毁,战车失去控制车体突然向左一拐,屁股朝前陷入岸边的沙地动弹不得。随后美军1辆75毫米自行火炮的穿甲弹从尾部将其击穿,车内弹药被爆炸。12辆97最终全部报销在瓜岛,这也是97式中战车在地球上所到达的最南端。美军在这里第一次缴获到完好的97式,并运回国内研究。

可以说,日军在东南亚的战斗中既尝到了战车快速突破的甜头,也吃到了美军装甲技术优势的苦头,也想迅速扩大己方的战车部队规模。但是,太平洋战争的基本战场还是在海上,如果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陆军部队就无法有效发挥战力。特别是在中途岛战败后,日本把全国军工生产的重心放在了航空和造船工业上,战车的生产速度并未提高多少。整个1942年,日本只生产了317门47毫米战车炮、216门57毫米战车炮。

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上的颓势已现,为了加强原来被认为是后方的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陆军决定把原驻我国东北牡丹江省安宁市的战车第9联队调到马里亚纳群岛,除第1、2中队部署在关岛外,主力和联队部配置在塞班岛,由守军第43师团长斋藤义次中将直辖。该部队被现在的日本军事作者视为精锐中的精锐。某些日本作者称,在美军登陆前几天,战车第9联队在斋藤义次面前进行了射击表演,对600米距离上的固定目标命中率达100%,对1200米距离上的活动靶标命中率也有50%。斋藤对战车第9联队捍卫皇土的“神技”极为满意和感动,当场决定给该联队官兵放了2天假,结果没过几天便赶上了美军登陆。

1944年6月15日,美军开始在塞班岛实施登陆。战车第9联队第4中队的97和陆战队的95轻在昼间对美军登陆滩头发起了两次反冲击,每次均被美军陆战队第2和第4坦克营的M4A2炮火击退,并遭受严重损失。战至傍晚,日军在反冲击正面留下700多具尸体,第4中队的14辆战车 打的只剩3辆后撤回纵深与联队主力会合。战车第9联队此时在塞班岛上只剩下44辆战车了,联队部的6辆,第3和第5中队各有14辆,6中队的7辆和4中队残存的3辆。6月16日,南云忠一中将从无线电通报中获知,小泽治三郎中将的联合舰队主力已经出海,美国舰队马上就要被消磨殆尽,他马上把海军的行动告诉了斋藤,留在塞班岛的第三十一军参谋长井桁敬治少将也代表小畑英良军令官要求斋藤反击。斋藤由此决定趁此机会集中主力反击美军,把可恨的美国佬全部赶下海。进攻部队包括步兵第136联队、战车第9联队和横须贺第1特别陆战队的战车,总兵力约55辆,包括97和97改中战车、95式轻战车和海军的特2式内火艇。斋藤的突破地点是美海军陆战队第6团第1、2营的结合部。

日军原计划16日下午17时进攻,斋藤选择了海边的一个美军大型无线电通信枢纽作为攻击目标(这就是美第2陆战师师部)。但是集结兵力耽误了时间,实际进攻时刻被拖到17日凌晨。早上2时,美军被对面的坦克柴油机噪声惊醒,还有士兵听见了履带滚动的嘎吱声,日军的进攻被美军察觉了。陆战队第2坦克营A连的1个M4A2坦克排紧急调往前沿加强防御,还有几辆M3半履带式75毫米坦克歼击车也向前线运动。3时30分,海军陆战队第6团2营B连连长罗伦上尉通过无线电向营部报告发现日军在坦克的支援下开始反攻。海军陆战队第6团立即在全团发布了战斗警报,并联系在海上的驱逐舰向战线前方日军来袭方向不间断的发射照明弹,并要求支援舰队驶向射击阵位。

3时45分,日军战车一头扎入美军B连的防御阵地。由于夜暗看不清进攻方向,各级日军战车指挥官均将舱盖打开,露头瞭望,以美军枪炮口焰为基准确认进攻方向。第一波的日军战车搭载了随车步兵,甚至就在炮塔顶上加起了轻机枪和迫击炮。第二波战车则引导着步兵主力,试图在第一波突破美军防线后扩大战果。

美国驱逐舰的照明弹照亮了战场后,日军战车暴露无遗,几乎立即就遭受了美军各型武器的猛烈射击:37毫米反坦克炮和步兵的巴祖卡在200米距离内开火、M-4坦克和M3式75毫米自行火炮的直瞄火力、81毫米迫击炮和105毫米榴弹炮的覆盖射击。一句话,每个美国人都操着不论货色,只要有管子有扳机的东西向日军射击。美军驱逐舰也使用照明弹和实弹交错射击。尽管日军战车遭受很大损失,但仍然突破了美军的第一道防线,击毁了5门105榴弹炮和3门37反坦克炮。

突入美军浅纵身的日军战车遭到了步兵反坦克武器的有效射击。海军陆战队坦克第2营B连的机械师赫伯特~休斯当时在步兵防御阵地,他向连长自告奋勇说:“我来自坦克部队,我可不害怕坦克。如果你能给我一支巴祖卡,我准让这帮王八蛋好受。”后来休斯搞到了一支巴祖卡,并用7发火箭弹击毁了7辆日军坦克,后来获得海军十字勋章。罗伯特~瑞德宣称用巴祖卡击毁4辆敌坦克并用刺刀撬开第5辆坦克的舱盖,然后扔进1枚手榴弹结果了它。能动的日本战车越来越少,美军在坦克的支援下发起了反冲击,日本人很快被赶了回去。到早上7点,战场上只能听见轻武器的零星射击了,那是美军尖兵与负隅顽抗的日军残兵的最后战斗。美军炮兵观察员发现有一辆日本坦克躲在几座房屋中间,遂呼叫了海上炮火支援。两艘美军驱逐舰用127毫米炮对其实施了20轮齐射,将其击毁。这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区(中国战场除外)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斗。必需指出的是,与大家熟知的日军弹尽粮绝时的自杀式“班哉”(万岁)冲锋不同,战车第9 联队的反击完全是精心策划和在己方实力完好的情况下实施的。但是结果与“班哉”冲锋并无差别,这说明日军在面对火力、兵力和后勤补给均占绝对优势的美军面前已没有任何战术灵活性可言。日军在战场上丢下了32辆各型战车的残骸,五岛正大佐联队长也被打死。到6月20日,战车第9联队在塞班还有97和95各6辆能够使用,但完全丧失了机动战斗能力,只能当成火力配系中的固定发射点,战斗到死。6月24日,残存的日军战车全部被美军击毁。

7月21日美军在关岛登陆时,战车第9联队第2中队在该岛上有11辆97式中战车。日军舍不得一开始就使用97时,以95式轻战车为先导对美军发起了两次昼间冲击,所有参战的95均被迅速击毁。日军遂放弃白天反击,将11辆97编入独立混成第48旅团,分散配置。由于联合舰队的母舰航空兵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全军覆没,日军的海军防御得不到任何增援,已经完全陷入绝境。但是日军仍然困兽犹斗,8月4日晚,2辆97突然对美军占据的一处十字路口发起反击,碾过1门37毫米反坦克炮后撤离。8月8日-9日夜,5、6辆日军97式成功的突破了美军前沿防线而未遭受损失。原因是美军的巴祖卡火箭弹在连日大雨中受了潮,不是打不响就是炸不了。但是胡乱射击的日军战车也没有给美军造成什么损失。第二天,美军M4A2坦克挽回了面子,击毁了2辆97并缴获了另外7辆被丢弃的完好的97式中战车。这是美军第一次,可能也是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唯一一次发现日军战车乘员成规模的放弃装备逃跑。8月11日,防守马里亚纳群岛的日军第31军司令官小畑英良中将以他的死宣告了日本绝对国防圈的彻底崩溃。

美军于1944年10月发起莱特战役后,日军迅速加强在菲律宾吕宋岛的兵力。首先编成了独立战车第7、8、9中队,中队长分别是河野熏大尉、岩下市平大尉和中嶋保男中尉,各中队各辖97式中战车10~11辆,由山下奉文大将的第14方面军直辖,在菲律宾战役中全军覆没。然后将驻扎在东北的战车第2师团(师团长岩仲义治中将)被运上岛,下辖战车第6、7和第10等3个战车联队(原隶属战车第2师团战车第11联队此前调往千岛群岛的占守岛),联队长分别是井田君平大佐、前田孝夫大佐和原田一夫中佐。战车第2师团出发时约有180辆各型战车,中途因运输船被击沉损失了两个中队,上岸后实力约160辆战车。1月17日,美军第716陆军坦克营C连的M4坦克击毁了战车第7联队4辆97改。1月24日,美军161步兵团在第716坦克营C连的加强下,突击了战车第7联队的纵队,击毁10辆97改。1月28日,残存的30辆被全部击毁在圣缪尔附近。美军损失3辆谢尔曼1辆M-7牧师自行火炮。1月29日,4辆战车第10联队的97改被637坦克歼击营的M-18歼击车击毁。第2天,8辆97改和30辆其他车辆在乌蒙干地区被全部消灭。2月1日-7日,战车第6联队损失了全部装备。2月7-8日,战车第10 联队在禄堡附近全军覆没。1945年4月17日,日军以97式中战车和95式轻战车各1辆在车辆外面挂着炸药,对一支美军坦克纵队实施了自杀式冲撞袭击,宣称击毁M4坦克2辆,己方2辆战车全毁,11名日军只有2人生还。

美军宣称在菲律宾总计击毁203辆97和97改,18辆 95式轻战车和2辆一式炮战车。这一数字与日本方面的记录基本是吻合的。

战车第26联队向硫磺岛运输时遭到美军潜艇袭击,28辆战车全部随“日秀丸”号运输船一起损失掉了,其中有11辆97和97改式。联队长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男子个人马术障碍赛冠军西竹一中佐,他马上返回国内四处奔走疾呼。好歹又弄来了23辆战车,12辆是95式轻战车,其余11辆是97和97改,完全当做固定火力点使用,直至全部被歼。日军在冲绳的战车部队是战车第27联队,该部是战车第2师团搜索队改编的,辖13辆95式轻战车和14辆97改(一说九七式),除在5月份引导过一次步兵反击外也全部当作隐蔽火力点使用。

97和97改还参加了日军在中国的军事行动,其中包括一号作战(豫湘桂战役)攻占洛阳和桂林的战斗。日军战车第3师团在一号作战的河南作战中首次成建制使用,这是日军第一次在战斗中使用一个整战车师。与太平洋上摧枯拉朽的美军不同,战斗力薄弱的中国国民党军未能给日军造成多大打击。豫湘桂战役也是包括战车部队在内的日军在大陆上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日本在战争期间对战车部队进行了大幅度扩编,到投降时一共累计组建了1个机甲军(1942年6月26日在我国东北成立,辖战车第1、2师团,1943年10月15日解散,);4个战车师团、即战车第1、2、3、4师团;46个战车联队,即战车第1~19、22~30、33~48和51、55联队。当然这些成就与美苏德等坦克强国相比不值一提。由于缺乏资源,日军的战车部队最后仍然处于装备新旧不一的状态,例如在本土铫子的战车第1联队第1中队就有1式中战车1辆、97改5辆、97式中战车3辆、95式轻战车1辆,对部队的作战使用和后勤保障无疑都是极为不利的。

关东军投降时在沈阳的战车第34联队,在长春的战车第35联队,在公主岭的战车第51、52联队还没有来得及与苏军交战,后来把装备移交给苏军。苏军宣称,自1945年9月~11月各部缴获接收日军坦克装甲车辆数量如下,范围为中国的东北和外蒙古一部、北朝鲜和千岛群岛:外贝加尔方面军320辆,蒙古军队和苏军第17集团军86辆,远东第1方面军210辆,远东第2方面军127辆,合计743辆。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日本资料能够证实当时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一共有多少辆战车,但是一般认为战斗序列内的不超过200辆。有意思的是,苏联石油工业人民委员巴依巴科夫早在8月28日就向苏联国防委员会提出,请军方移交部分缴获日军履带车辆配备给野外作业的石油工业队,苏联还特意测试了包括97式中战车在内的各型日本履带车。97式中战车和95式轻战车还被运到莫斯科高尔基公园,和被缴获的德国军事装备放在一起,供苏联人民参观。

驻守在千岛群岛的日军战车第11联队包括配置给该部的独立战车第4中队,一共有97改20辆(一说19辆)、97式中战车19辆(一说20辆)和95式轻战车25辆,共有各型战车64辆,其中大部分部署在千岛群岛最北端的占守岛,与海峡对岸堪察加半岛的苏军隔海对峙。由于战车第11联队的汉字番号“十一”可以拼成武士的“士”字,该部队又被称为“士魂”部队,自诩为皇军精锐。

1945年8月18日凌晨2:30,苏军步兵第101师对千岛群岛的占守岛发起了登陆。该岛防御司令官日军第91师团长堤不夹贵中将命令战车第11联队长池田末男大佐对在国崎端海岬的苏军滩头阵地实施反冲击,将来犯敌军赶下海去(由于当时天未明,日军当时并不清楚登陆是苏军还是美军)。池田联队长率领约40辆战车于早上7:30分爬上苏军阵地正面的四岭山。当时岛上大雾弥漫,对苏军实施炮火支援造成了很大的妨碍。池田大佐决定趁此对苏军发起反冲击。7:50,战车第11联队从左至右依次展开了第4中队、第3中队、第1中队、联队部、第6中队和第2中队,呈线性队形,池田大佐身子探在指挥塔外,手持一面太阳旗鼓励部下奋勇前进。

登岛的苏军第一梯队当然不像美国海军陆战队那样精锐,没有任何坦克装甲车辆随步兵分队一起登陆,但是他们也配备了几门45毫米反坦克炮,大量的14.5毫米反坦克枪和反坦克手榴弹。经过约两个小时的混战,战车第11联队虽然宣称打死苏军100人以上,但是结局与战车第9联队相差无几。日本资料称21辆(一说27辆)各型日军战车被击毁,包括池田联队长、指挥班长丹生少佐、联队副官绪方大尉、中队长船水大尉、宫家大尉、藤井大尉和小宫中尉在内的96名战车兵阵亡。苏军则宣称击毁了18辆实施反击的日本坦克中的17辆。这是日本战车部队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战斗。和在太平洋其他岛屿上的日军完全一样,勇敢,但毫无意义。


人民军队的97坦克

抗战结束后,解放军东野、华北野和华野先后搜集、缴获和装备了日军97式坦克。由于当时解放军可能并不知道97式坦克的确切命名,分别以16或18吨日式坦克,装柴油机的100式坦克等直观的名字来称呼它们。其实都是97或97改坦克。国民党军也装备过97和97改。在电影《三毛从军记》中就有刷着国民党青天白日徽记的97式中战车镜头。但是关于接受日军战车在国军的服役情况,笔者非常缺乏这方面的资料,在此按下话头不提。

1945年11月初,东北自卫军某部营教导员高克到沈阳原日本关东军坦克修理厂侦察时,无意中发现那里还停有几辆日本军队遗留下来的装甲车辆。随后,高克等人根据上级指示对这些装甲车辆进行修复工作。通过寻找老工人、有关器材、各种零部件等一系列工作,经过几十天的奋战,他们终于修好了两辆坦克、两辆装甲车,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家熟知的“功臣”号坦克。不久,国民党军对东北大举进犯。东北人民自卫军不得不撤出沈阳。高克奉命率修复的坦克、装甲车等向吉林的通化转移。但行进到沈阳西北一个叫小桥子屯的村庄时,敌特分子发动暴动,炸毁了大部分坦克与装甲车。当高克赶回后,发现只有一辆坦克在部分工人的保护下,得以幸免。然而,这辆坦克也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无法开动。为了保护这辆唯一的坦克,高克等决定,派出一个侦察排再闯沈阳城,去坦克修理厂抢取坦克零部件。侦察排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抢回了一车器材与零部件。坦克又一次修复成功,发动了。当这辆坦克开进通化附近的马家湾子村东北人民自卫军的炮兵司令部时,整个司令部都沸腾了。时任东北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的朱瑞紧紧握着高克等人的手说:“你们开来的不是一辆坦克,你们给我军带来了一支装甲部队。”当晚,中共东北局、东北人民自卫军就根据朱瑞等人的建议,作出决定:东北人民自卫军坦克大队宣告成立。这辆97改就成为了人民装甲兵历史上的第一车,后来被称为“老头”坦克。夜里,朱瑞兴奋的睡不着觉,爬起来好几次摸摸坦克,好像生怕被别人偷了似地。   
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吉林军区利用长春外围孟家屯的原关东军物资存储基地的废旧车辆和器材,修复了2辆97式坦克。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周保中获知情况后异常兴奋,特别指示,没有他的命令不许动用。后来这2辆坦克在肃清长春周边土匪,解放长春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少的作用。这是坦克在解放军序列内参加的第一次战斗。不过因为铁路运输组织不力,再加上缺少燃油和零备件,于5月22日撤出长春后在卡伦忍痛放弃
1946年6月初,东北坦克大队4辆97式中战车在高克副大队长的率领下,乘火车开进到绥阳以东的细鳞河车站下车,配合步兵先后攻占了绥阳、东宁县城,有力的打击了盘踞在此处的谢文东匪帮。这是我军正规坦克部队第一次参加实战。

1948年9月29日,为了参加辽沈战役的锦州战斗,东北战车团16辆97式坦克乘列车从东安出发,经哈尔滨、通辽,最后抵达阜新地区的新立屯车站,并在10分钟内完成了卸载和对空疏散隐蔽。距1营副营长王怀庆回忆,他最后乘车离开站台几百米的时候,国民党军的野马式飞机就飞来轰炸了车站。在我军坦克的有力配合下,锦州很快落入解放军手中,为下一步实施歼灭廖耀湘兵团的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态势。“老头”坦克也参加了攻城,虽然中弹数次机油散热器被打坏,但仍然坚持到最后胜利。因为在锦州战役中的战功,“老头”坦克后被改为“功臣”号

华东坦克大队在解放济南后,装备了缴获的日本坦克,其中第二中队就有7辆18吨日式坦克,5辆8吨半坦克。1949年3月19日,华东坦克大队改编的华东坦克团正式成立,1营为美式坦克营,2营为日式坦克营,2营第5、6连各有18吨坦克10辆。不过由于美制M3坦克的质量好,可靠性也比较好,华东坦克团在大部分情况下只出动美式坦克。

在1949年初的平津战役中,东北战车团战车1连的10辆97式配属给38军,战车3连的3辆97式和4辆95式轻坦克配属给第44和45军,坦克部队一直冲到陈长捷的司令部,为迅速解放天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天津国民党军的迅速崩溃,傅作义放弃抵抗不得不接受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2月3日,东野战车团参加了解放军北平入城式。3月25日,包括“功臣”号坦克在内的97改参加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京当天在西苑机场举行的阅兵式,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1949年10月1日,战车第1师的99辆97和95式战车参加了开国典礼。随着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的苏式化进程,“功臣”号坦克与其他被缴获的97式中战车一道在20世纪50年代光荣退役。
1949年,东京市政部门从美国占领军处以50万日圆的单价购买了5辆97,并改装成带推土铲的工程车。后来这些工程车在平整富良野的空知川旧防空工事的作业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日本警察也装备了拆去火炮的97式作为防暴车,后来还参加了镇压东宝员工罢工的行动。

一式中战车 チヘ/奇荷

97改完成后,日军在欧洲的武官们发回了更多的报告,德国坦克在西欧的卓越表演让日本人羡慕不已。日军技术本部于1941年8月完成了新式中战车的全尺寸木质模型,开始研制97式的后续车型。由于日军决定以扩大现有军备为重心,为了不干扰三菱工厂97式的生产,决定把改进车型转交日立制作所龟有工厂开发。同年9月,全比例模型交付日军技术本部审查。一式中战车是97改的一种流畅的再设计,扩大了车体上部壁舱的宽度,机枪手前甲板和座椅向前挪动,与由弧面改为平面的驾驶员前甲板连为一个整体,恢复了机枪手舱盖,增加了发动机功率,最重要的是动力舱以前的前半部车体改为焊接结构,焊接部分车体使用了日军的第三种防护装甲,即均质装甲,这种装甲相对渗碳装甲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一式中战车全重17.2吨,由于换装体积更大发动机,车体长度增加到5.73米,为此延长了第1、2和第5、6负重轮的间距,油箱挪到车体尾部,车内燃料330升。最大公路速度上升到44公里/小时,公路行程为210公里。

车体前部传动舱顶部装甲板改为螺栓连接可拆卸式,以便于检修、更换传动系。动力舱装甲板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改为螺栓连接。增加了1个大灯并挪到两侧前翼子板上。车体装甲加厚并改为焊接后,提高了整体防御效果,能够承受150毫米近失弹的爆炸破片。车体正面装甲加厚到50毫米,日军认为可以抵挡500米距离上发射的450米/秒初速的野战炮炮弹。

1940年日本决定设计陆军标准化(日军称之为统制式)风冷柴油发动机,力图通过变换汽缸排和冷却系的形式、汽缸数量和排量的优化组合来实行发动机的系列化,零备件的标准化,减少军队发动机总型号和零部件种类,实现动力系统的通用化,以降低批量生产和运用的成本,尽快扩大装甲机械化部队的规模。这种思想在出现时是很先进的,但是当时的日本根本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和资源,因此标准化柴油机在技术历史上也就只能惊鸿一瞥了。

战争期间研制使用的各标准化发动机的简明技术性能如下表:
型号        汽缸排形式        冷却系        缸径/毫米        活塞冲程/毫米        排量/升        额定功率/马力        增压器        配套型号
一百式        12缸V型        气冷        120        160        21.7        240                一式中战车
试制一百式        12缸V型        气冷        120        160        21.7        300        有        三式中战车
一百式        8缸V型        气冷        120        160        14.5        160               
一百式        8缸直列        气冷        120        160        14.5        150               
一百式        6缸直列        气冷        120        160        10.9        130                轻战车
试制        6缸直列        气冷        120        160        10.9        150        有        轻战车
一百式        4缸直列        气冷        120        160        7.2        80               
一百式        12缸V型        水冷        120        160        21.7        200                重牵引车
一百式        8缸V型        水冷        120        160        14.5        160                中牵引车
一百式        8缸直列        水冷        120        160        14.5        140               
一百式        6缸直列        水冷        120        160        10.9        120                轻牵引车
一百式        4缸直列        水冷        120        160        7.2        80               
四式        12缸V型        气冷        145        190        37.7        400                四式中战车
试制        12缸V型        气冷        145        190        37.7        500        有       
8升型        6缸直列        水冷        110        150        8.5        100                6轮卡车
5升型        6缸直列        水冷        95        120        5.1        85                6轮卡车
3升型        4缸直列        水冷        95        120        3.4        55                4轮卡车


一式中战车安装了三菱AC12缸风冷带预燃烧室柴油机,军队制式编号一百式发动机,功率提升到240马力。炮塔内部增加一名专职装填手(由于人员训练不足,常常缺编)。可以携带121发炮弹和4220发机枪弹。火炮仍为1式47战车炮,但改进了反后座装置和击发机构。炮塔前部附加了一层25毫米装甲,结构仍然为铆接-焊接组合式。1943年6月,开始进行试验,由于照抄了97的全套悬挂和行动装置,增加的重量让其不堪重负,越野行驶时频繁发生连杆折断摇臂变形等故障。1944年2月重新投产,同年生产了155辆,43年产量为15辆,总产量170辆。《日本的机甲60年》一书曾错误的将一式中战车的产量误记为587辆,其实是错误的加上了43年生产的417辆97改。该书还错误的记载占守岛的战车第11联队装备了85辆一式中战车。

目前确认装备过一式中战车的战车部队包括:战车第1联队(栎木县佐野市)、第5联队(琦玉县加须町)、第28联队(千叶县黑沙町)、第29联队(千叶县二宫町)、第30联队(千叶县习志野)和第40联队(鹿儿岛县川边町)。日本的《陆海军的战斗车辆》记录称一式中战车装备了战车第2师团并参加了菲律宾决战,这也是失实的。


三式中战车 チヌ/奇努
1944年5月,日军要求强化一式中战车的武器威力,同年9月三菱重工完成样车,次月开始量产。全长5.731米,宽2.334米,高2.61米,战斗全重18.8吨。
三式中战车沿用了一式中战车的车体,炮塔换成了大型六边形焊接式,炮塔两侧有向前打开的弹药补充窗口,装甲窗上还开有展望缝和带护盖的射击孔,炮塔尾部也有一个弹药补充口。炮手舱口和指挥塔分别位于炮塔顶部的左右两侧,指挥塔前部的炮塔顶部有1具车长潜望镜,炮手舱口前有高射机枪枪架。由于采用了中口径火炮,炮塔顶部前装甲设计成螺栓固定可拆卸式检查活门,以便于从上部接近炮尾机构进行维护保养和更换火炮。装填手位于炮塔后部。按照1门3式75毫米战车炮II型,该炮是90式野战炮的车用型。由于没有优化火炮结构的时间和经验,3式战车炮II型的摇架和野战炮原型完全一样,前部3/4完全暴露在炮塔外部,容易被敌火力毁伤。
炮手有1具一式甲型直接瞄准镜。炮塔安装了电动方向机,用于高速概率调炮,炮手的人力方向机用于低速精确瞄准。还为车长增加了1套方向机手轮。这样,三式中战车就成为罕见的双方向机配置。一般来说,车长仅仅是在紧急情况时炮塔旋转方向嫌慢时才会搭把手帮忙。不过,这套装置也赋予了车长“朴素”的超越调炮能力,车长可以在发现威胁较大的目标时命令炮手松开方向机手轮,自己将炮塔摇到目标的概略方位再由炮手精确瞄准。官方数据的携弹量为50发, 其中榴弹20发。还要一种说法称,携弹量70发,其中40发置于炮塔尾舱内(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3式中战车炮塔尾舱弹架有4层,意味着要设置10列弹架才能达到这个储弹量,这对于三式的炮塔来说太大了),30发在战斗室地板下。第三种说法认为能携带55发炮弹。
3式战车炮II型于1944年6月开始改进并于8月完成,炮闩改为向左开口的横楔式。该炮的另一个特点是火炮由车长拉扯炮尾的火绳击发,据说是便于车长直接掌握击发时机并实施弹着偏差观察。当然也可能由于来不及修改野战炮的原有结构的不得已行为。75毫米弹重6.8公斤,初速670~680米/秒,500和1000米距离上的垂直装甲侵彻威力分别为80和70毫米。根据日军的《战车用法》条令介绍,能在600米距离上击穿M4谢尔曼坦克的正面装甲。
1挺97式前机枪,备弹3680发。三式中战车没有设置炮塔风扇,由于炮弹装药大大增加,炮弹击发后火炮要开闩抽壳,从炮膛和空药筒向车内散发大量高温硝烟,车内有毒烟气的浓度要比使用小口径炮的97和1式多的多,其中富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气体,持续射击时往往把坦克手熏的不能睁开眼,鼻子出血,战车的战斗持久力很差。
三式中战车使用了一百式发动机,带有增压器,2000转/分时额定功率240马力,1400转/分的正常功率为200马力,车内携带燃料335升,消耗量110升/百公里。三式中战车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增压发动机的制式坦克,但是由于日本战败,坦克的发展终止了一二十年,这一点在坦克技术发展史上被人遗忘了。
三式中战车使用固定轴机械变速箱和离合-刹车转向操纵装置,可以进行一侧履带刹死的原地转向,缓转向半径11米。由于战斗全重上升至18.8吨,最大公路速度从一式的44降低到38.8公里/小时,与97式中战车水平相当。悬挂装置过载的问题更加严重。
1945年3月9日该车在富士靶场进行了实弹射击,对3000米距离上1平米垂直靶首发命中,让乘员大为震惊。根据日军经验,1式47炮在1300米和97式57炮在800米距离上的首发命中率只有20%。
炮塔装甲前部50毫米,侧面前部35毫米,侧面后部和尾部25毫米。顶部10毫米。车体与一式中战车完全相同。
1945年4月23日出版的《国军新兵器便览》中介绍,本车与步兵协同,主要执行反坦克任务。计划于1式47毫米速射炮2个中队、三式中战车2个中队,自行火炮一个中队,工兵一个中队一起进行战斗。三式中战车要编入第一梯队执行反冲击任务。虽然三式中战车的重量与同期强国坦克相比一点也不重,但是对于当时日本的路桥却是个不小的考验,而且,真要到了本土决战的时候,日本想必是到处都是弹坑、战壕和掩体等不利于坦克机动的障碍物,因此特意配备了工兵分队,以保障坦克的通过性能。
三式中战车在三菱重工、相摸陆军兵工厂和日立制作所进行了批量生产,1944年生产了55辆,次年111辆,还要一种说法认为总产量只有60辆。
三式中战车装备了如下部队:独立战车第4旅团战车第19联队20辆,战车第42联队10辆,独立战车第5旅团战车第18联队20辆,战车第43联队10辆,独立战车第6旅团战车第37联队20辆,战车第40联队20辆,主要准备用于设想在九州和关东东京湾地区的反登陆作战。投降后三式中战车都被移交给美军,残存2辆,其中一辆现在保存在茨城县土浦的陆上自卫队武器学校收藏展示。三式中战车改使用了4式中战车的的炮塔,安装4式75毫米战车炮45年3月19日在伊良湖靶场进行的射击试验结果良好。非官方命名此车型,为三式改准备在211号车后转产,但炮塔由四式的铸造-焊接混合式改为全焊接式以提高生产性。因日本迅速宣布投降没有下文。三式中战车改基本上可以看成日本的T-34-100,即在原有车型基础上搭载的最大口径火炮的坦克。
  由于战况急迫,日军还试验过反坦克毒气弹,反坦克刺激性气体弹等暗器,幸亏没有实用,否则不仅会遭到盟军更猛烈的回击,而且也会在战史上贻笑大方。
四式中战车 チト/奇托
由于菲律宾的坦克交战让日本人印象深刻,再加上受先天结构所限,97式战车的改进已经接近极限。1942年9月,陆军兵器行政本部要求改变思路,将中战车从纯粹的步兵支援功能改为坦克交战用战车,使用47毫米炮的完全新式的中战车和使用57毫米炮的驱逐战车(即坦克歼击车),后来分别演变成4式和5式中战车的原型。
試製チト1号車 (安装57毫米炮的型号)
保密代号为新中战车甲,重20吨。中途临时决定改为两种,即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安装57炮重25吨的中轻型,和使用75炮、重35吨的中重型,分别就是4式和5式中战车的设计原型。由于没有现成的高弹道性能火炮可以使用,首先设计试制57毫米战车炮零新,零新表示与以前的坦克歼击车用的试制57毫米战车炮划清成分,车体由三菱重工下丸子工厂承担。
1944年3月,才完成了试制57毫米战车炮,身管长2768毫米,重543公斤,炮闩为半自动横楔式,弹种2.7公斤,初速810米/秒。5月29日装在試製チト1号車焊接炮塔里进行射击试验。射击89发。炮塔与二式炮战车的类似,实验结果证明炮塔设计较差,威力又嫌弱,遂在完成1辆后放弃
試製チト2号車 (安装75毫米炮的型号)  
四式中战车全长6.34米,宽2.86米,高2.67米。战斗全重大大超过了计划中的25吨,达到了30-32吨。性能与德国Pzkpfw4H型和T-34-85相差不多。车体使用全焊接轧制装甲板,前部厚75毫米,侧面25毫米,尾部50毫米,顶部厚20毫米,炮塔前部和侧、厚面装甲厚度分别为75和50毫米。       
1944年4月、日军技术本部决定采用全新的75毫米炮,该炮是根据四式75毫米高射炮重新设计的,而4式75高炮则是从中国缴获的瑞典博福斯75高的日本仿制型。4月大阪兵工厂完成设计,44年7月完成2门样炮,2号炮配备了自动推弹机,1号炮则采用了保守方案,将自动推弹机换成同等重量的配重铁,简化了结构,两者其余部分及弹道性能完全相同。44年7月25日的技术状态为,身管长3986毫米(L53),全重2284.2公斤,炮身重790公斤,瞄准镜重,10.15公斤,闭锁机重54公斤,自动开闭机重3.522公斤。击发装置重6.239公斤,摇架重433.721公斤,驻退机重81.937公斤,复进机重35.382公斤,炮架重610.115公斤,高低机重90.9公斤,后坐行程表尺重2.185公斤,推弹机重275.398公斤。火炮使用了液压式推弹机,由装填手操纵,将火炮后坐时的部分能量存储在蓄能器中驱动液压推弹杆,装填手只需将炮弹放在起倒式弹槽上即可,整套装置的结构和海军的89式12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类似。由于炮尾部分较重,省掉了平衡机,但是全炮尺寸和重量要比德国豹式坦克的KWK42型75炮要大的多。不清楚为什么日本人放弃了在90式野炮上应用良好的炮口制退器,如果使用炮口制退器并辅以设计良好的平衡机构,将大大降低全炮重。为了减少炮塔内部占用空间,火炮的反后座装置约有一半长度突出防盾以外,防护不好。
9月1日的射击试验显示它的弹道性能为:药温27.8摄氏度时,使用1.950公斤的16号装药发射6.25公斤的弹丸时初速为865.3米/秒,膛压2665公斤,后坐长度385毫米,复进时间0.9秒。8月初2门火炮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其中1号打了40发,而2号炮因推弹机故障测出不穷,只发射了5发。后来着力改善了2号炮的抽壳装置和推弹机,但是始终达不到稳定工作的水平。于是决定于45年2月使用试制75毫米战车炮(长)II型(即2号炮),作为四式中战车的主武器。定型后称为五式75毫米战车炮长II型,身管长53倍径,炮身重1760公斤,全重2221公斤,高低射界负6.5~正20度。使用1式尖头穿甲弹和四式榴弹,弹丸种6.615公斤,初速850米/秒。待1号炮的机械可靠性达到要求后,再生产200门使用半自动装填机的五式75毫米战车炮长II型。同时加紧四式试制风帽被帽穿甲弹的试验和定型。
1945年3月9日,五式75毫米战车炮长II型在富士裾野靶场进行了实验,发射了4式榴弹22发和2发3式高射尖锐榴弹,击发装置动作不畅。同月17-19日,4式中战车装着75毫米炮在伊良湖进行了射击试验,发射1式穿甲弹72发、四式榴弹68发,射击效果良好,但是千米垂直侵彻威力据说只有75毫米,威力介于和苏制76和85毫米坦克炮之间,不如德国的75毫米/L48炮。日火炮威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弹丸类型和质量不好。由于日本陆/海军关系不好,两军武器发展在技术上几乎没有什么往来,其实日本海军的火炮技术要远远超过陆军。携弹65发,炮塔内放置30发,另外35发放在战斗室底板下。
四式中战车使用了铸造-焊接混合式炮塔,炮塔呈六边形,但是与大家熟知的M4、T-34等不同,四式中战车的炮塔只有两侧装甲板及尾舱前部下甲板和尾舱后部是铸造的,然后再将各部件焊在一起。由于日本冶金工业对铸造工艺不太熟练,难以完成大型铸造件,遂采用这种奇怪的设计和工艺。不过日本设计师却错误了选择了大尺寸薄壁铸件(炮塔侧壁厚度为50毫米,与宽阔的尺寸比实在太薄),这种工件的铸造和后处理工艺比相同尺寸的大厚度工件还复杂。因此,铸造部件经常因为尺寸超差过大无法组装,次品率很高。应该说明的是,二战期间最好的是美国M26坦克的整体铸造炮塔,连舱门座也精密的在炮塔顶部一次成型。苏联的工艺差些,JS-2炮塔是上下铸件扣合焊接式,前部的半球形火炮安装体栓接,到JS-3坦克实现了炮塔基体一次成型,但是塔顶舱门盖还是后来焊接的。只有日本这种分片铸造炮塔侧装甲是独门功夫。既丧失了铸造炮塔整体性好、防弹外形易实现、制造工期短的优点,又不具备焊接轧制装甲板防弹性能较好的特性。完全是当时薄弱的日本工业的现实写照。指挥塔在右侧,车长和炮手仍然分居两侧,装填手战位在炮手后方,空间狭窄。火炮左侧的炮塔前装甲上有一个带开闭式装甲盖的瞄准镜孔。
由于车辆重量大,安装了1台三菱AL四式V型12缸四冲程风冷柴油机,有机械增压器,1800转时的功率为412马力,排量为37.7升,战车的最大公路速度为40公里/小时。发动机在设计中强调了可靠性,冷却性能和可维修型。机械变速箱布置在车体前部,档位4前1后,使用了液压助力的行星式转向装置,操作省力。四式中战车于44年夏末从东京都大田区的三菱重工的总装厂房出发,经琦玉县大宫、群马县高崎、长野县小诸、山梨县甲府、富士吉田、静冈县御殿场、神奈川和横滨,最后返回出发地,完成了一项为期10天的履带行军试验,期间没有发生大的故障。
车内可携带400升燃料,行程250公里,履带宽,每侧7个负重轮和三个托带轮,仍采用螺旋弹簧悬挂,第1、2;3、4和第6、7负重轮为平衡悬挂,第6负重轮为独立式,履带宽450毫米,越壕宽2.7米,涉水深1.2米。
四式中战车生产计划
45-46年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小计
三菱重工        5        20        30        30        30        30        25        0        170
神户制钢所                5        5        5        5        5        5        0        30
合计        5        20        30        35        35        35        30        0        200

4式75毫米战车炮
45-46年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小计
大阪陆军
兵工厂        10        10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40
福岛                                                        15        15        15        15        60
合计        10        10        15        15        15        15        30        30        30        30        200

但是到日本投降,四式中战车只完成了2辆试制车型(一说6辆),第一辆生产型的车体还未完成组装。由于铸造炮塔生产性太差,还准备重新设计全焊接炮塔。截至1945年3月,生产了11门5式75毫米战车炮。作为对比,同期日本的47毫米速射炮月产量只能达到60门,4式中战车的75毫米战车炮月产2门。而美国已经开始逐步停产76毫米以下的坦克/反坦克炮,76毫米及更大口径火炮的产量也要超过日本30倍以上。
美军缴获的4式中战车在车体上刷着“5式”,显然是当时弄错了。
一个在国内广为流传的故事说是,美军调查团战后研究了4式中战车,并“惊呼”如果日本大量装备这种坦克将会改变太平洋战争的进程。笔者查阅多方资料,在70年代出版的一本原乙未生亲自撰写的《日本中战车》的英文版上发现了这么一句话,“If Type 4 Medium tank had been available during the typical tank warfare between Japanese Army 2nd Armoured Division and American armoured forces in the final battle in the Philppines, it could very well have altered the progress of the War.”直译过来是,“如果四式中战车真的出现在日军战车第2师团和美军装甲部队在菲律宾的最后战役中的典型坦克交战中的话,确实很有可能改变战争的进程。”不清楚这段话究竟是原乙未生的原创还是他借鉴了美军的意思。不过,美国人在见到四式中战车时已经打败了装备虎式豹式的德军,M26坦克也已经装备部队,不可能还对4式这种程度的货色大惊小怪。与其埋怨菲律宾时日军没有四式还不如假设天皇坚持到四式中战车打完东京保卫战再宣布投降多好。这种毫无价值的屁话只能被当做是日本人不甘失败的意淫罢了。
有点趣事再说一下。日军对国产战车始终没有安装并列机枪一事一直有点纠结。倒不是因为并列机枪有多大的威力,而是日军一直想用并列机枪作为战车炮的测距枪却始终未能如愿。根本原因是日本战车炮体积相对防盾都偏大,摇架上找不到多余空间来布置机枪。其次由于装填手在炮塔内位于炮手一侧,如果安装并列机枪势必由机枪处于同一侧的车长负责更换弹匣,97式坦克机枪的20发弹匣弹容太少,频繁更换弹匣势必增加车长的工作负担。
战后,1辆装着火炮的4式中战车样车被美军沉入静冈县浜名湖北侧的猪鼻湖。1999年,此事被中日新闻静冈版重新拿出来报道,据说日本国内外有超过6000人来信要求打捞。但是后来重新评估了沉车的具体位置、打捞资金和环境影响等因素后,到现在仍未开展任何打捞工作。
自行火炮类

一式炮战车(战车兵称呼)或一式自走炮(炮兵称呼) ホニ(霍尼) I
该车于1939年12月开始设计,使用97式中战车车体,1941年中完成样车,同年10月开始在陆军野战炮兵学校试用,型号于年底制式化列入装备。
一式炮战车搭载当时日军弹道性能最好的中口径火炮,90式75毫米野炮,该炮发射1式破甲榴弹在500米距离的侵彻威力为80毫米左右。由于采用半开放式战斗室,为了防止炮口冲击波对乘员的影响,一式炮战车取消了炮口制退器,加强了反后座装置和炮口紧口箍。主要遂行反坦克作战任务,车体前部装甲厚25+16毫米,战斗室前部厚50毫米,侧面仅从正面向后延伸了1米,没有顶盖和后壁,厚12毫米,取消了机枪。
一式炮战车于1943年11月投产,一式炮战车和1式100毫米自行火炮共生产了138辆,一说1式75毫米124辆,100毫米55辆,全部由日立制作所生产。该炮性能较苏联的SU-76自行火炮略好,但产量只有SU-76的1%。
1944年10月日军在菲律宾告急时,由野战炮兵学校的骨干和装备组建了一个独立自行火炮大队,辖1式炮战车和1式105毫米自行火炮各6辆编。该部于1944年11月登陆时遭美军空袭,全部装备随运输船沉没。这样这个独立自行火炮大队在一炮未放的情况下就被解散了。战车第2师团机动炮兵第2联队装备了1个中队4辆一式炮战车,并成功登陆
美军1月8日开始在吕宋岛登陆,战车第2师团的一式炮战车掘壕固守,部署在步兵部队后方。日军对炮战车进行了良好的伪装,并配置了多个隐蔽发射阵地,战时经常变换发射阵地以躲避美军飞机侦察和袭击。距该部朝井博一回忆,曾经在战斗中伏击了美军的运兵卡车。但是在第一阵地战斗的战车部队损失惨重,4辆一式炮战车不得不随师团主力后撤,车辆后面挂着树枝清扫了履带留下的印迹,因此在行军途中未被美军空中侦察未发现。
3月31日,4辆一式炮战车与3门15厘米榴弹炮、2门90式75毫米野战炮一起支援了步兵对美军的奇袭,射弹一千余发。
4月18日,松冈联队长在侦察阵地时负伤后死亡,25日寺尾大队长战死。第二天,2辆在隐蔽阵地的一式炮战车被美军飞机发现并遭到扫射和轰炸,渡边中队长以下战死数十名,其中1辆被垮塌的掩体掩埋,因缺乏工兵器材被放弃。后被美军完好的挖出,现保存在阿伯丁陆军试验场。
剩余的3辆编为反坦克歼击队继续战斗,5月28日,大队副官小牧少尉以下2辆被炮击,起火被击毁。天城大尉最后1辆一式炮战车于6月3日在班邦以南被击毁。机动炮兵第2联队在菲律宾战斗期间,登陆的1279人死了1087个,仅有192人生还。

一式105毫米自行火炮(日军称10厘米自走炮)ホニ II
一式105毫米自行火炮于1941年3月31日开始研制,由大阪炮兵工厂设计,主炮是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的车载型,实弹射击发现炮架和托架强度不足,遂进行补强。3个月后又发现,火炮使用1号装药和强装药时,反后座装置缓冲能力不足,驻退机的活塞杆和活塞式不配合,又得重新修改火炮。然后一式105毫米自行火炮进行了400公里的履带行军试验,发现防盾和摇架的晃动较大,结合强度不足,火炮射击精度差,再次对火炮进行补强。火炮一般使用二号装药和九一式榴弹。42年6月重新设计了摇架,8月使用1号装药进行发射试验,又改进了部分薄弱部位,同年定型投产。1943年,一式105毫米自行火炮在哈尔滨进行了低温试验,其中履带行军191公里,射弹射击92发。由于车辆在零下25度严寒中,驻退液粘度上升,导致后坐距离过短,缓冲能力下降,火炮与摇架发生刚性碰撞,导致炮架小范围损伤,其余部分良好。
车辆使用半开放式战斗室,前部装甲25毫米,交战时可以再安装1层16毫米附加装甲。火炮的方向射界22度,高低射界25度,最大射程9000米,15.76公斤,初速454米/秒,带16发炮弹,其中战斗室内有4枚弹丸和4个药筒,车体后部上的预备弹箱内携带剩余的弹药。全长5.52米,宽2.33米,高2.39米,战斗全重16.3吨。

二式炮战车 ホイ/ 霍伊
二式炮战车的前身是日军于1937年设想的一种大威力装甲支援兵器,它应该能够为己方坦克机械化部队突击敌坚固防御阵地时提供不间断的直接火力支援,准备搭载日军普遍装备的联队炮——41式75毫米山炮,由陆军第4技术研究所负责设计,本来应该叫自行火炮,但是由于划归装甲兵,称为炮战车。40年99式75毫米战车炮完成设计,身管长21倍径,与41式山炮弹药通用,采用94式山炮的横楔式炮闩,增加了装药重量,弹丸初速从360增加到445米/秒,但是弹丸速度还是嫌慢,而且使用的仍是旧式弹药。
到1942年,底盘改为一式中战车车体,并将重新设计了封闭是旋转炮塔,尾舱后部有一个很大的用于补充弹药的舱门,称为二式炮战车正式列入日军装备,全长5.73米,宽2.33米,高2.58米,自重15.4吨,战斗全重16.7吨。弹种增加了二式破甲弹,有效射程内的破甲威力为75-100毫米。二式炮战车火炮驻退机布置在身管上方,前部突出防盾,耳轴也暴露在炮塔前装甲外面,给人一种临时拼凑的感觉。
该车于1944年投产,三菱重工东京机器制造所共生产了30辆,全部用于本土防御。二次炮战车的亮点在于它首次将指挥塔挪到了炮塔左侧,这样,炮手和车长位于同一侧,为右侧的装填手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相对1式中战车而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世界各国均普遍采用的三人制炮塔,车、炮长同侧的布局在其他日军战车上却都看不见。

三式炮战车ホニIII
三式炮战车安装1门3式75毫米战车炮,在三式中战车底盘上改装的, 在结构上也认为是一式炮战车的改进型。战术上以本土决战的坦克交战为根本设计出发点,与三式中战车搭配使用。取消了前机枪和回转炮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型七角型固定战斗室,提高了防护性和在雨雪天气下的战斗环境。乘员5人。全长5.52米,宽2.33米,高2.37米,自重17吨,战斗全重18.6吨。生产数量不详,一般认为不超过30辆,该车的战斗性能与德国3式突击炮相似,但是防护水平相差甚远。
四式150毫米自行火炮/ホロ  霍柔(日军称为15厘米自走炮)
该炮长5.52米,宽2.33米,高2.36米,自重16.3吨,战斗全重17.6吨。1944年7月,陆军技术本部开始设计大口径自行榴弹炮。但是思路却与同期各强国竞相把新式火炮装上车的做法截然不同,由于97式车体太小,96式150毫米榴弹炮重量和尺寸太大,设计人员不得不将老态龙钟的明治38式150毫米请出来装上旧式97式中战车的地盘,活生生折腾出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自行火炮。8月初完成第一辆试验车。该车去掉了97 的炮塔,重新设计了一体化的车体前装甲和火炮前部防盾,厚25毫米,侧护板宽0.6~1米。安装了97式战车的直接瞄准镜,更换焦距不同的目镜时可对3000米距离上目标瞄准射击,分划板在3000米距离上左右分划各100密位,还有间接瞄准的车长用38式榴弹炮标准的周视瞄准镜。火炮初速430米/秒,弹种35.9公斤,最大射程6000米。火炮射界左右各3度,车内16发,后部车体弹药箱内12发。三菱重工改装生产12~13门、一说25门
日本投降前,参谋本部为了本土决战想组建以三式炮战车和4式自行火炮为基干的10个独立自行火炮大队。但是只有陆军野战炮兵学校配备了足够数量的炮,野战序列的部队只有10门。1944年12月8日,从陆军野战炮兵学校选拔得力人员组成第一自行火炮中队参加了菲律宾决战,中队长是鹫见中尉,辖3门4式150毫米自行火炮。12月22日,搭乘运输舰青叶山丸号向吕宋岛进发,在登陆过程中遭美军空袭,第一分队(即班)的1门火炮和中队的许多备品备件丧失。2门炮登陆后由第14方面军直辖,称为与当地的装备97式中战车的独立战车第8中队第一起承担克拉克机场的防御任务。
1月20日,日军经过艰苦行军抵达预定防御阵地。1月27日,第一自行火炮中队开始不断的与包括M4坦克在内的美军进攻部队发生战斗,日军自行火炮在200-300米距离上开火,经常进行阵地变换,中队长胸部负伤,5人负伤。29日下午2时,前往增援正遭受攻击的独立战车第8中队。和独8中队一道,宣称击毁7辆。6时决定撤退,第2分队的自行火炮与3辆M4遭遇,发射2发,全力突破,虽然夜暗未被直接击中,但是遭到了榴弹破片的杀伤,分队长小幡少尉战死,炮手安藤曹长重伤,两名弹药手和驾驶员也负伤,自行火炮在美军占领机场后退入山区继续战斗。2月8日,二分队的自行火炮出击在山谷中行军时遭到侧面山上美军重机枪的集火射击,自行火炮起火报废,4名乘员战死。第3分队的自行火炮在3月初与M4坦克的交战中被击毁。
试制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日军称 試製七糎半対戦車自走砲 或ナト车/纳托车)
1942年2月23日,日军在《昭和17年度陆军技术研究本部兵器研究计划》决定设计一种75毫米级别的反坦克炮,以应付2、3年后可能遭遇的美军重型坦克。43年2月开始以博福斯75毫米高射炮为蓝本进行研发,44年4月完成设计,首先完成了2门,称为试制75毫米反坦克炮1型。45年1月,第4技术研究所负责的4式中型履带货车(该车使用了97式的行走装置)完成,并于1月中旬进行了305千米的履带行军试验,试验非常成功。
同期,给4式中战车配套开发的试制5式75毫米战车炮(长)2型完成,陆军决定开展75毫米战车炮与反坦克炮零部件通用化的研究。试制75毫米反坦克炮1型遂按此方针改为2型。由于1型炮后座距离仅有400毫米,后座力达8.4吨,不适于车载,2型炮于4月研制成功,将后座距离延长到1250毫米,平均后座力降到3吨,可以上车,但是全炮重由1845公斤上升到2680公斤。5月23日在伊良湖试验场进行了自行火炮设计试验,结果发现火炮支撑部分强度不足,推迟了制式化,经过修改后,45年7月10日和20日试制75毫米反坦克炮II型和5式75毫米战车炮分别定型,除反坦克炮下架外,两种火炮可以通用部,。
到45年1月,试制75毫米1型炮已经能够生产了,但是并没有投产。后来遭到了部分日本“爱国者”的批评,他们宣称如果冲绳的日军能够配备几门75毫米反坦克炮一定能够给予美军更大的打击。试制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全长5.7米,宽2.4米,高2.64米,战斗全重13.7吨,火炮炮架后来增加了300公斤用于补强,时速40公里/小时,持续战斗时间8小时。相摸兵工厂预定于8月开始投产,首批70辆,其中30辆在完成了约70%的工作量时日本投降。车体使用4式中型履带货车,采用铆接结构,从前到后分别是动力室、驾驶室和战斗室,使用统制式V8发动机,额定功率165马力,最大时速40公里/小时,每侧有7个负重轮,第一负重轮为独立悬挂,其余6个为平衡悬挂。1型炮方向射界左右各20度,高低射界-8至19度。可以发射一式穿甲弹(821米/秒)、四式榴弹(858米/秒)和试制四式穿甲弹(819米/秒),携带68发炮弹,第4技术研究所希望增加到110发。炮闩采用开口向右的半自动横楔式,左侧是炮手,右侧是车长和装填手。炮尾上方设反后座装置。生产了2辆样车。使用半开放式战斗室,前部和侧面厚12毫米,后部和底部4和6毫米。
相模兵工厂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生产计划为:
45-46年        8        9        10        11        12        1        2        3        小计
相模兵工厂        10        20        20        30        30        30        30        30        200
到日本投降时,该厂有30辆车体施工进度为70%,另有50辆车完成了20%的组装工作量。

海军短管120毫米自行火炮
短管120毫米自行榴弹炮是日本海军二战末期为陆战队研制的一种的防御性兵器。装备了佐世保特别陆战队(4辆)和横须贺第16特别陆战队(10辆)。该车的120毫米炮是战争期间为船舶自卫所设计的一种薄身管壁,弱装药简易火炮,身管长度仅有12倍口径,炮弹可以使用碰炸、压力和时间时间,号称对海、反潜、对空无所不能,但实际上样样稀松,初速仅为200(减装药)和290米/秒(正常装药),射弹还达不到超音速。日军看中了这种炮重量轻(炮身仅重236公斤),后座力小,弹丸爆炸威力大的特点,所以不论如何总算在加了一个炮口制退器后塞进了97改战车的炮塔里。详细技术情况不详。还有一种200毫米短管自行火炮的设想,未能定型。海军还设计了使用97底盘的大威力自行反坦克炮,在车体顶部安装1门3年式120毫米高平两用炮,炮身重达4吨,97式拆掉了一切不必要的部件以减轻重量,采用了完全开放的战斗室,稳定性和防护性都很差,仅制成一辆样车,命运不详。
装甲工作車
使用97式车体,安装一个自卫用小炮塔,装1挺97式机枪,发动机改为强化功率的通用一百式发动机,并向前挪动,以为车尾布置吊杆基座挪出空间,生产了3辆。三角吊杆是起重机,从发动机引出一路动力来驱动起重机绞盘。日军又称其为“战车对用力作车”,代号「セリ/色日」

试制98式中战车 チホ/奇霍。
陆军参谋本部于39年7月设计中战车的实验型号,代号为奇荷,“ホ”字表示日军研制的第5个型号的中战车
虽然日军已经采用了昂贵的97式,但是陆军省的部分官僚还是想搞大规模装备的便宜的轻型中战车。现在一般将其称为98式,但不是正式名称。该车与97式相比取消了指挥塔,火炮左侧的炮塔侧壁上装一挺重机枪,每侧5个负重轮,装尾撬。尾气集中从左侧尾部的消声器排出。炮塔左侧的机枪类似于并列机枪,但是正好位于炮手战位左侧与火炮互相干涉,操作困难。测距枪打算使用160马力风冷柴油机和液压操作装置。因为要破坏97改的生产,由于车体较短,为了保持足够的克服壕沟的性能,98式加装了尾撬。当然这个东西除了通过壕沟时能发挥点作用的优点外,一无是处:平白无故的增加了坦克后部的重量,还必需在尾部设置强力的尾撬支撑构件,加长的尾撬对机动性也有妨碍。
98式中战车的车体未完成,利用97式中战车的车体进行了炮塔试验后即被放弃。
超壕機 TG,即坦克架桥车
该车使用了97式中战车底盘,发动机换装为统制一百式,取消了炮塔,在原炮塔位置安装1个指挥塔,车体长5.6米,宽2.33米,高1.8米,全重17吨,乘员3人,为车长、驾驶员和操作手,速度33.8公里/小时。日本陆军常年研究如何在我国东北与苏军作战,如何快速突破反坦克壕或其他壕沟类障碍物也是课题之一。日军曾经设计制造了万能的装甲作业机,理论上可以遂行爆破、扫雷、破障、掘壕和架桥等任务。但是该种车辆虽然功能完备,但样样稀松,速度慢,架桥速度和承载承力不能保证新装甲部队的行动。43年完成1辆。桥为双车辙整体式,长9米,宽2.4米,重1.98吨,承载力约16吨。由于常规架桥车的布放需要复杂的动力机械,因此超壕机采用了弹射器式展开装置。使用萱场工业生产的弹射器,该公司同时也生产飞机弹射器,在此类机器上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弹射器使用火药燃气做动力,全重700公斤,药室内装填10个单重1.1公斤,直径为110毫米的黑火药,使用90式野炮的炮弹底火发火,火药气体推动活塞带动滑轮组把桥体向前水平抛出,在汽缸达到一定行程时,残余气体通过1个18毫米气孔排出,抛射距离8-10米。乘员需下车作业。显然,这种方式需要依赖乘员的技巧,否则,桥抛射位置不准将掉入河流/沟渠中,甚至无法回收。也可使用常规方式,由人力在障碍物的另一侧将桥拉下,费事费时。带有回收绞盘用于将桥拉回车上,由发动机驱动。回收需5分钟,装有。车内运行1固定装置小时,温度达57度,气温34度。仅生产1辆,从未装备部队。

伐开机
伐开机是一种暴力式伐木机械,主要用于密林地带实施突破,工兵可以凭借此车在密林中开辟道路和机场。东京瓦斯电气工业会社生产试制型,底盘留用,上车体焊接新设计的,线条流畅,三菱重工生产 了5、6辆。车体正面有一个大型双刃破障器,由液压装置驱动,可以沿水平转轴上下转动调整前段高度。该车在武藏野的森林里进行试验时,可以撞倒胸径10到20厘米的树木,装有里程仪和定向的罗盘仪,在东京周边走57.2公里,1.39%的误差。1个发开机2个茷扫机组成一个小队。日军在战争期间曾向新几内亚派出伐开机,以协助陆军开辟机场,但是在途中随船击沉。伐扫机则是一种专门处理被伐倒的树木(如将树干吊起,再转移至道路的两侧)。伐扫机也是借鉴了97式中战车的车体搞的,前部有两个弧形起重吊杆。
此外97是中战车的派生型还包括安装97式中战车炮塔的4式轻战车,和使用47毫米炮的5式轻战车。97式中战车还可以加装推土铲和连枷打击式扫雷器,用作工程坦克,但未见实际应用。
好帖,顶楼主要是能佩上图片就更好了
LZ来点图吧,虽然很看不上脚盆铁皮坦克,但是那个时代在东亚还是牛X的
文章的原名叫《得意与卑微》,写得很好的,俺有这本书!!
从“歪把梨”到“功臣号”
《得意与卑微》,一针见血。在中国大陆碾压反坦克只能靠炸药包的国共士兵时很得意,在太平洋上连谢尔曼的正面都打不穿时很卑微
幸亏11区的钢铁主要给海军造船了。。。
基本把本子像样的坦克都包括了
八幡制铁所

甲午战争赔款产物   可恨
由于日军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潭,陆军的弹药费用及其他日常费用很快占据了军费的大头

===
可悲
这本杂志我记得是在亚运村买的

那期里边属这个文章含金量高
事实上日军对抗美军或者苏军

根本就没有可能获胜

万岁冲锋是送死
躲进地堡是等死

美军有的是兵力、火力
耗也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