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体统”研究获重大突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7:16:13




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吴旭、李强  时间:2012-04-17 22:28:59    专题链接:让信息化战争“尽在掌握”

  一辆辆战车风驰电掣,一艘艘舰船劈波斩浪,一架架战机呼啸长空,一枚枚导弹直刺苍穹……年初以来,从黄海之滨到昆仑山麓,从塞外大漠到南海诸岛,依托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牵头研制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三军演兵场龙腾虎跃,联合作战演习如火如荼,高潮迭起。中军帐里,战场态势一览无余,各种指令直达作战单元……这些新亮点,标志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正在迈进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该所不负党的重托,牢记打赢使命,在信息化发展时代潮流中,抢占前沿,勇攀高峰,敢打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突破,直接推动和加速了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据统计,仅“十五”以来,该所就有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4项。

    军委首长称赞他们是我军科研战线的排头兵,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

    信息化是一场断代性革命,既带来难得机遇,又充满严峻挑战,勇立潮头、敢于担当,才能在空前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迎接挑战,让民族的脊梁高高挺起

    世纪之初,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研究所专家们密切关注战争进程。看到美军依托C4ISR指控系统,以“发现即摧毁”的强大威力,使号称百万的伊拉克军队在美军高强度精确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一溃千里。他们敏锐意识到,战争指挥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革。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形势,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造我军自己的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迫在眉睫。

    而残酷的现实摆在中国军队面前。当时,我军信息化尚处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建设时期,各军兵种独立建成的指挥信息系统有数百种,因技术体制不同,彼此无法互联互通。联合作战指挥手段的缺失,成为深入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瓶颈”。

    有一个故事至今让该所科研工作者刻骨铭心。多年前,时任所长的王建新带领科技工作者参加部队的一次演习看到,由于指挥系统不能互联互通,指挥员只好冒着大雨,站在两台指挥车中间,用手势和喊话来实施指挥。

    寰宇大势收眼底,国家安危系心头。作为我军指挥信息系统科研的“领头雁”,所领导寝食不安:一定要尽快拥有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技术和能力!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他们围绕解决各系统互联互通难题展开预研。为了找到一条科学可行的出路,他们深入上百个单位展开调研,记录技术参数笔记100多万字,撰写论证报告850多万字,构建了数千种软件的技术模型,对每个模型都要反复测试几十次甚至几百次。在调研论证和部队试点的基础上,该所向军委、总部郑重建议,尽快打造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

   军委果断决策,建设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要求尽快部署到位并形成能力,并将研制任务赋予该所——这注定将成为该所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起点!

    当时,已经身经百战的王建新,既深感振奋又不免担忧。振奋的是,等了几十年、盼了几十年,终于有机会研制贯通三军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担忧的是,这是事关军事斗争准备全局的任务,干成了是大功,干不成就是大过!

    业内一些资深的老专家抱着审慎的态度说:“全军信息系统数百个,要把它们统起来,面临体制和技术的双重障碍,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你们一个研究所能否担起这千钧重任?”

    大战将临的气氛笼罩着全所,许多人彻夜难眠。

    困难对谁都是挑战,有的人把它挂在嘴上,他们却有决心把它踩在脚下!在项目启动的誓师大会上,时任所长王建新的话掷地有声:“搞科研像打仗一样需要突击队,我们必须以钢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决心,杀出一条血路来!”

    就这样,所党委带领官兵,层层立下军令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场前赴后继的战斗,迅速打响!每个人都像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

    科研大楼犹如大战将临的指挥部,电话声不绝于耳。接近退休之年的老专家仍像年轻人一样,一路小跑、足下生风;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学员来所报到当天,即进入项目组,千里奔波,转战南北。各个研究室支起了行军床,躺在上面休息一下,成为最奢侈的享受。大家毫不在意,心里头装的、脑子里想的,都是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

    一次,系统联试取得成功,总部领导叫大家合影留念。由于紧张的神经突然松弛,很多人在联试大厅的沙发桌椅上呼呼睡倒,怎么叫也叫不起来。为了保持持续战斗力,所党委专门规定,一线科研人员每天必须保证6小时睡眠,吃上3顿热饭。

    这一串显赫数字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将士的心血、汗水和泪水。面对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大决战,该所牵头组织各军兵种、战区、科研院所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个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战,终于打通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的“血脉”。我军朝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辉煌的时刻: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该项目获得特等奖。王建新作为项目总师和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这是党和人民给予该所的最高褒奖。

信息化核心技术买不来,单纯模仿走不远,单靠引进行不通,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把信息化建设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主创新,让世界的目光为之惊叹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开展信息化科研攻关的过程中,该所逐步认识了一个真理:面对西方军事强国信息技术先发优势和未来战场对我非对称信息威慑,以及技术上的严密封锁,加速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国情军情走自主创新之路。

    在建设我军第一代指挥自动化系统时,由于技术储备缺乏,该所准备与国外某公司联合开发。没曾想,谈判桌上,对方竟然开出了1亿美金的天价。当时,所里全年的科研经费还不足百万

    不争的事实深深地刺痛了研究所的专家们:“国外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出再多的钱人家也不会给你。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攀上高新技术的塔尖。”

    创新路上勇者胜。国外能封锁技术,却封锁不了他们的勇气与智慧。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称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解决三军协同通信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关键技术。当时,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刚刚将其列入研制发展计划。

    留法归来的年轻博士于全毅然决然地站在了这条跑道上,他的身后则是一支由2名博士、5名硕士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

    而大洋彼岸,一支拥有上亿美金,150多名专家加盟,背后有世界著名通信公司和实验室做后盾的研制队伍,也站在了这条起跑线上。

    这是一场抢占科技和发展制高点的“登山赛”,是一场实力悬殊、无法对等的较量,是一次背水无援、不容失败的攻坚。

    攻关之路布满荆棘,但专家们的词典里绝无害怕与妥协两个词。面对艰难的困境,他们一往无前。

    几年后,国内第一台“军用软件无线电网关电台”诞生。这些年轻的中国人成了本领域“领跑者”。

    为牢牢把握信息化命脉,于全等专家又经过几年奋战,主持完成了我军特色的某新型通信网,使我军通信手段再次发生质的飞跃,走在世界的前列。

    对该所科技人员来说,技术的难度就是创新的高度,攻关的靶标永远瞄准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信息安全防护是指挥信息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系统管不管用、各级敢不敢用。

    该所研制出一套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经过多次演练,本以为该系统是安全可靠的。但在一次演习中,导演部悄悄安排技术人员从指挥所内部植入一种新型病毒,导致整个系统全线瘫痪。为达到“顶级防护、万无一失”的要求,他们下决心突破内部防护这个重大难题,创造性地构筑了从外到内的纵深防御体系。

    这个体系,就像给指挥信息系统加装了鹰眼、安置了门禁、穿上了盔甲,有效提升了指挥信息系统的安全系数,在多次重大演习演练中,经受住了高强度的内外攻击考验。

    在这个所,从满腹经纶的院士、到锐意进取的中青年专家,再到朝气蓬勃的青年新秀,他们总是保持着一种创新激情。

    地下通信隐蔽性好、抗毁性强,在战争中具有特殊军事价值。该所资深通信专家司徒梦天为了攻克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带领科研团队潜心钻研、刻苦攻关,一干就是30多年,终于成功研制了“地下通信系统”,荣立一等功。

    不停顿的创新,不停顿的超越,成了这个所科技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在这个所,像这样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还有很多,战术互联网、数据链等创新成果,为加快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如今,该所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云计算、信息栅格等新概念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努力为加快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化是技术创新的比拼,更是高端人才的博弈,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天赋的顶尖人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

    科学机制,让“千里马”奋勇奔腾

    信息化科研事业,是团体赛也是接力赛,既要靠杰出人才引领航向,也要靠中坚力量冲锋陷阵,还要靠一茬茬年轻人接续奋斗。

    为了打造攻坚克难的科研人才方阵,所党委专门制订领军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和院士后备人选培养长远规划,对研究室领导进行综合考评、竞争上岗,对课题组负责人事项AB角竞争管理,对高职技术干部严格执行不低于10%的末位淘汰制,并设立所长基金、创新基金和特殊贡献奖,分类分级制订绩效考评标准,努力为科技干部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人才能不能担重任、打硬仗,实践是磨刀石。所党委特别注重让科研人员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加速成长,专门规定,每年60%的重大科研项目由35岁左右的年轻人担任课题负责人,让他们有责有权,在科研一线挑大梁、打头阵,做到完成一个课题培养一批骨干,取得一项成果催生一批能手。

    某中心主任杨林,本、硕、博读的分别是仪器仪表、自动化和雷达三个专业,跨专业、跨学科研究能力非常突出,30岁就担任某项目负责人,34岁被任命为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分系统总师,成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863”专家。某软件中心主任刘东红,刚参加科研工作时,对军事指挥还是个外行,与作战部门的同志研讨军事需求,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听者却是一头雾水,所里科学的机制使她在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得到充分锻炼,现在已经成为指技合一的专家型人才,被大家誉为“军中穆桂英”。她带领的研究中心是一支以善打大仗、硬仗著称的科研劲旅,4人荣立二等功,15人荣立三等功,2010年获得总参首届“优秀科技创新群体奖”。这些年,该所还先后派出170多批次技术干部,参加重大演训活动、中外联演、亚丁湾护航等军事行动,既保障了重大任务的完成,又提高了科研攻关的实际能力。

    该所还注重发挥院士、专家和科研骨干的“酵母”作用,以才生才、以才育才,让他们在带头攻关的同时,精心培养和托举年轻人。戴浩院士是改革开放初期清华大学研究生,领衔研制了我军第一套传递作战文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第一个指挥自动化网,目前还担任我军某重大工程建设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总师。1993年担任总工后,他把培养年轻科研骨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重大课题攻关中手把手地教,毫无保留地传帮带,还多次把立功、受奖、提前晋职调级等机会让给年轻人。2001年,他又主动申请辞去总工职务,专心搞科研、带新人。尹浩研究员,作为数据链项目总师,还曾主持完成了新型军事通信系统等20多个科研项目,2008年他获“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将1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所人才奖励基金,以鼓励年轻人成长成才。领军人物和资深专家不仅科研上有大成果,而且甘当铺路石,带出了一种精神,带出了一支队伍。

    目前,该所拥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31名国家和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5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组成的顶尖人才方阵,形成了一线过得硬、二线接得上、三线有储备的可喜局面。2011年,该所还被评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信息化天生就是联合的事业,五指并拢还不够,聚指成拳力千钧,大协作才能有大突破、出大成果——

    联合攻关,让科研和战斗力“无缝链接”

    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攻坚克难,该所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漂亮答卷。一个师级单位,科研能力为何如此强劲,科研成果为何如此丰硕?

    “信息化科研必须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树立‘有问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全局意识和‘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军内外横向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和专业界限,组成联合攻关团队。”该所政委李成军道出奥秘。

    以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为例,参加研制者就达8000多人。置身这个面积并不大的研究所,四处静悄悄,只见科研人员脚步匆匆,在实验室之间穿梭往返,看上去与一般的科研院所没有什么两样。

    听该所所长刘怒一介绍,记者不禁肃然起敬:科研人员中,有运筹帷幄的战略高层指挥员,有经天纬地连通万里的通信专家,有监侦浩瀚太空保障国家安全的信息专家,有基层作战部队的程序员、操作手……堪称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然而,令记者始料未及的是,许多鼎鼎大名的科研精英,居然没有这个所“常驻户口”。这里实行的是按市场配置人才,用人不养人,用人不拴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它以所为依托,打破现有的编制体制框框,集中各方面的精兵强将和设备技术优势,组成攻克重大科研课题的“战斗群”。

    这些人才,分别来自全军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家单位,平时星散各方,遇到重大科研课题则召之即来,迅速集结成队。目的只有一个:攻关!

    全新的聚才方式,使科研领域纵横连通,使该所的科研实力成几何级数增长。

    与各协作单位不是上下级关系,牵涉到这多人,这么多单位,究竟是谁在筹划运作?

    调查令记者大为惊讶:这个项目的“首脑机关”不是一级组织,也不是一级行政单位,它只是一个不占编制的总师组,只有区区几个人,还都是兼职的!总师组把各个作战集团分系统的技术总师吸纳进来,对重大问题集中研究决策,让各家都有话语权,真正实现了各参研单位的实质性融合。

    这个“中军帐”的运筹方式,也让记者耳目一新。在项目建设中,他们改变过去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科研模式,创造性地构建了“指挥机关+科研人员+部队用户”的研发联合体,研发、实验、使用三支队伍同时进场、捆绑作业、并行推进,边研制、边使用、边完善,在建与用的互动中滚动发展。他们还采用钱学森倡导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经常把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召集起来,开展思想碰撞,依靠团队智慧攻克技术壁垒,实现创新突破。

    心中时刻装着全局、想着服务。在牵头项目研发中,该所一直注意扮好两个角色。一个是当好“龙头”。另一个是当好“头车”。

    对此,某军区司令部的同志感受得更为深切:过去,部队也搞过一些指挥手段建设,由于军事与技术脱节,技术人员费了很大劲搞出来的软件,但指挥人员却觉得不好用。在这次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军事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所里的专家们与军区官兵捆绑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一起奋战,一道攻关。研究所专家王春江带领6名同志,与指挥员、参谋人员共同组成研究论证小组,对1000多项军事需求进行分类解读。这是一项极为繁杂艰难的工作,要求科研人员不仅是技术上的佼佼者,更得是军事上的明白人。那段时间,他们成了钻研军事指挥的“发烧友”,宿舍墙上挂满了作战行动图,床头摆的是军事理论书籍、参谋作业手册和作战案例,饭桌上也在和指挥员讨论作战问题,碗筷都成了他们模拟推演的道具。经过三个月没日没夜的艰苦奋战,终于设计出了一整套军事需求技术模型,奠定了系统研制的坚实基础,从起点上保证了系统建设的实战化方向。

    感受深切的何止该军区,每一个协作单位,都会举出一大堆类似的故事。

    某装备研究院研究员袁再江清楚地记得,一次二炮部队重大演习,指挥大厅的电子显示屏突然有一块黑屏,就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研究所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已经抓起手套,箭一般冲到前台,冒着被2000多度炽光灯烫伤的危险,快速排除了故障,在场的领导和专家无不为那位年轻人捏了一把汗。每当说起这些,同志们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参与协作的地方国防工业部门的同志也在大联合事业孕育的大协作精神中受到感染。

    地方某单位的同志不会忘记,数据链项目刚上马时,他们和另一家单位各提出一套技术标准,两套标准各有长处,经过综合衡量,该单位的标准未被采用。这意味着他们先期开发的上百个软件要推倒重来,堆起来一人多高的技术资料全都需要重新修改,这事儿搁在谁身上都不好接受,但他们不仅接受了这个结果,还派出骨干力量,积极配合中选单位做好标准的进一步研发完善。该单位的领导说,军事研发不是你家我家的事,是大家的事、国家的事,我们算得清这个大账!军民融合,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总部领导认为,这是信息化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典范。


信息化征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信念是方向盘,追求是动力源,痴迷执着、无怨无悔,才能在前进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信仰无价,让奉献情怀融入血脉

    走进这个所,人们看到的是一群外貌极其普通的人。他们是那样的忙碌。机房内,计算机的蜂鸣声通宵达旦;集体研讨,从会议室一直延续到饭堂、宿舍;甚至走在路上,人们也都是急匆匆的……脸上透着疲惫,却都充满执着。

    某系统中心主任唐宏,被大家称作“拼命三郎”。为了在45天时间内研制出一套边海防指挥信息系统原型,他和战友们白天黑夜连轴转,一拼就是40天!直到实在撑不住了,晕倒在研讨现场。医生要求他住院检查,每天至少休息10小时。但唐宏哪里能停得下来,拿几盒药回到所里,每天服用一大把阿司匹林,又继续战斗,硬是按时完成了任务。

    “你不要命了吗?图什么?!”妻子这样责备他。

    “就图不让我军吃败仗、能打赢!否则国家要我们这帮人干什么!”拼命三郎这样回答。

    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项目总师王建新是个对科研着了魔的人,一向苛求技术完美,所里不少人背后叫他“倔死牛”。在他看来,战争不等人,时间如战鼓,信息化建设必须只争朝夕。

    所以,他总会不分上班下班、节日假日地安排新的任务,总会对已经成型的汇报和方案横挑鼻子竖挑眼,总会深入到陆海空和第二炮兵部队的一线单位搞调研,而且说走就走。几乎所有技术骨干都跟王建新跑过部队。大江南北的营区,大大小小的演习,太阳底下、坑道深处、雷达站里,直跑得又黑又瘦,脱一层皮,大家对他又敬又怕。

    王建新的妻子刘平平也有一怕:怕老王带课题组成员晚上一起到家里研究问题。每到那时,家里抽烟的人多了,受不了烟草味的刘平平就会被“熏”出家门,到大街上转悠。到了冬天,手脚冻得发麻。邻居看见了,心疼地请她到家里暖和暖和,可刘平平不忍心打搅人家孩子睡觉,坚持回到楼道里等待。每次疲惫地回到家里,王建新总是忙不迭地道歉!

    烦恼吗?当然烦恼!委曲吗?委曲得想哭啊!生他们的气吗?干嘛要生气,他们那也是在打仗啊,不拼搏行吗?!再说自己也帮不上其他忙,忍耐一下不就完了……

    在刘平平心里,曾经有过好多次这样的对话。尽管如此,她还是会对王建新说:“天天等你回家、盼你回家,可又怕你带着工作回家!”

    王建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个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科技将军”动情地说:“你怕,我也怕。我是怕搞出的东西不管用,到了战场上打不赢啊!”

    听了这一番话,再多的委曲和烦恼,也都化解了。这样的话传开,大家在敬畏中又多了一份理解:生当其时,军装在身,为了打赢,这不都是我们共同的信仰吗?用我们这些人的拼搏、奋斗,换取一个个保障人民幸福、国家安全的胜利,难道不值得吗?!

    铁血气质,无声无息却又蓬勃旺盛地生长着。不过这一次,它不是生长在枪炮林立的野战部队,而是生长在一群戴着高度眼镜的科学家之中。

    初宁,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牵头研制攻关的是“多维态势显示”技术。在他的团队中,上有老、下有小。几名资深老专家自愿打下手,一群中青年科研骨干承担着攻坚重任。采访初宁时,他的感受发人深思:“他们不是在服从我,而是在服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

    为信仰而奋斗,总会付出牺牲。而满含激情的慷慨牺牲,在这个研究所的科学家群体中表现得更深沉、更普遍。

    高阜乡,一个负责科研立项、协调、调研等事务性工作的女性。虽然不在科研第一线,但工作任务一点也不轻松。有时甚至极其繁忙。

    这个岗位,要为科研活动提供及时高效的管理服务。上级要求绝不能误时误事。高阜乡懂得这些要求的分量。她默默地告诫自己:做一个永不离岗的哨兵。她的坚守,一守就是20多年!无论是自己病了、还是“非典”肆虐,她无怨无悔地频繁奔波于各个科研项目之间,从未懈怠。

    那年,父亲突然病危,需要马上手术。可她还是难以离开。每天都有十几个科研项目需要照料,一项耽误不得。

    请假的念头一拖再拖,给父母的电话也不知打了多少遍,直到领导命令她放下工作赶回去,才匆匆见到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父亲。

    看着一身疲惫、匆匆赶来的女儿,病床上的老父亲心疼了,艰难地拉着她的手说:“孩子,不用担心我,赶快回去吧!你太忙了,我走了以后,让你妹妹照顾你妈吧。”

    自己是长女,理应首先照料父母。可是为了国家和军队的事业,父亲的临终遗言却是替女儿分忧,这一份大爱是多么厚重啊!以后的日子,一想到这些,高阜乡仍然会热泪盈眶。

    在这个研究所,夫妻双双都在科研一线的家庭,面临的挑战更多一些。

    谢永强、何元智,就是一对全程参与科研攻关的博士夫妻。丈夫谢永强是信息安全防护领域的急先锋;妻子何元智则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领头人。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小儿子谢博然。为了实现科研梦想,夫妻俩投入了全部的热情。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照顾孩子的时间就十分有限了。

    儿子5岁多的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匆忙把孩子哄睡后,再去办公室加班。有一次,她回到家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孩子的爸爸因为加班没有回家。妈妈进门打开灯一看,顿时吓坏了,床上是空的,孩子不见了!

    “然然,宝贝啊,你在哪儿?!”妈妈发疯似的挨个房间找。终于,在卧室的窗帘后面,她找到了儿子。

    小家伙卷曲在地上,已经睡熟了,脸上挂着泪花。她轻轻地叫醒孩子,问他:“为什么跑到窗帘后面啊?”孩子扑进她的怀里说,“妈妈,我怕。”

    妈妈心疼得要命,紧紧地抱着儿子,放声大哭起来。

    灌注信仰的奉献与拼搏,总会绽放奇异的花朵。在这个幸福而勤奋的科学之家,有一串令人骄傲的科研成就:

    爸爸有14项获奖成果,其中有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妈妈有6项获奖成果,其中有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被评为全军“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立了二等功!如今,要是有人来到家里,儿子谢博然会自豪地夸奖爸爸、妈妈说:“他们都有好多奖状呢!”

    人们所崇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几十年隐姓埋名。在这个研究所,他们从事的科研工作同样是军事秘密。科研人员都有一个共识:干这项工作,别想着成果能发表论文,别想着事迹能登上报纸,别想着能得到社会的赞誉。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项目副总师曹江参加25年同学聚会,谈起个人的事业,有的说在硅谷创业,有的说在高校从事高端研究,还有的说在大公司作高管,他只能沉默不语,没法把事业上的成就与同学们分享。可是他们知道,党的史册里、军队的史册里会有他们的名字,这些年军委、总部首长对研究所一系列科研成果的肯定和褒奖,是他们最高也是最为珍贵的荣誉。

    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被他们身上释放的那种精神所震撼,一次次想从他们身上找到答案。在这个研究所,我看到一幅醒目的标语:“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报国精神,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奋力攻关、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胸怀全局、群策群力的协作精神,心无旁骛、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这“五种精神”,令人热血沸腾,催人奋进。

    “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在通往胜利的征途上,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在共和国的星河里,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这是该所科技工作者最爱唱的一首歌《祖国不会忘记》,也是他们心灵的倾诉,更是这个英雄群体“五种精神”的最好诠释。

http://news.mod.gov.cn/headlines/2012-04/17/content_4361079.htm



titong.jpg (78.8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4-23 21:00 上传



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吴旭、李强  时间:2012-04-17 22:28:59    专题链接:让信息化战争“尽在掌握”

  一辆辆战车风驰电掣,一艘艘舰船劈波斩浪,一架架战机呼啸长空,一枚枚导弹直刺苍穹……年初以来,从黄海之滨到昆仑山麓,从塞外大漠到南海诸岛,依托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牵头研制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三军演兵场龙腾虎跃,联合作战演习如火如荼,高潮迭起。中军帐里,战场态势一览无余,各种指令直达作战单元……这些新亮点,标志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正在迈进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该所不负党的重托,牢记打赢使命,在信息化发展时代潮流中,抢占前沿,勇攀高峰,敢打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突破,直接推动和加速了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据统计,仅“十五”以来,该所就有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4项。

    军委首长称赞他们是我军科研战线的排头兵,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

    信息化是一场断代性革命,既带来难得机遇,又充满严峻挑战,勇立潮头、敢于担当,才能在空前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迎接挑战,让民族的脊梁高高挺起

    世纪之初,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研究所专家们密切关注战争进程。看到美军依托C4ISR指控系统,以“发现即摧毁”的强大威力,使号称百万的伊拉克军队在美军高强度精确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一溃千里。他们敏锐意识到,战争指挥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革。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形势,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造我军自己的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迫在眉睫。

    而残酷的现实摆在中国军队面前。当时,我军信息化尚处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建设时期,各军兵种独立建成的指挥信息系统有数百种,因技术体制不同,彼此无法互联互通。联合作战指挥手段的缺失,成为深入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瓶颈”。

    有一个故事至今让该所科研工作者刻骨铭心。多年前,时任所长的王建新带领科技工作者参加部队的一次演习看到,由于指挥系统不能互联互通,指挥员只好冒着大雨,站在两台指挥车中间,用手势和喊话来实施指挥。

    寰宇大势收眼底,国家安危系心头。作为我军指挥信息系统科研的“领头雁”,所领导寝食不安:一定要尽快拥有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技术和能力!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他们围绕解决各系统互联互通难题展开预研。为了找到一条科学可行的出路,他们深入上百个单位展开调研,记录技术参数笔记100多万字,撰写论证报告850多万字,构建了数千种软件的技术模型,对每个模型都要反复测试几十次甚至几百次。在调研论证和部队试点的基础上,该所向军委、总部郑重建议,尽快打造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

   军委果断决策,建设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要求尽快部署到位并形成能力,并将研制任务赋予该所——这注定将成为该所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起点!

    当时,已经身经百战的王建新,既深感振奋又不免担忧。振奋的是,等了几十年、盼了几十年,终于有机会研制贯通三军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担忧的是,这是事关军事斗争准备全局的任务,干成了是大功,干不成就是大过!

    业内一些资深的老专家抱着审慎的态度说:“全军信息系统数百个,要把它们统起来,面临体制和技术的双重障碍,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你们一个研究所能否担起这千钧重任?”

    大战将临的气氛笼罩着全所,许多人彻夜难眠。

    困难对谁都是挑战,有的人把它挂在嘴上,他们却有决心把它踩在脚下!在项目启动的誓师大会上,时任所长王建新的话掷地有声:“搞科研像打仗一样需要突击队,我们必须以钢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决心,杀出一条血路来!”

    就这样,所党委带领官兵,层层立下军令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场前赴后继的战斗,迅速打响!每个人都像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

    科研大楼犹如大战将临的指挥部,电话声不绝于耳。接近退休之年的老专家仍像年轻人一样,一路小跑、足下生风;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学员来所报到当天,即进入项目组,千里奔波,转战南北。各个研究室支起了行军床,躺在上面休息一下,成为最奢侈的享受。大家毫不在意,心里头装的、脑子里想的,都是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

    一次,系统联试取得成功,总部领导叫大家合影留念。由于紧张的神经突然松弛,很多人在联试大厅的沙发桌椅上呼呼睡倒,怎么叫也叫不起来。为了保持持续战斗力,所党委专门规定,一线科研人员每天必须保证6小时睡眠,吃上3顿热饭。

    这一串显赫数字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将士的心血、汗水和泪水。面对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大决战,该所牵头组织各军兵种、战区、科研院所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个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战,终于打通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的“血脉”。我军朝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辉煌的时刻: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该项目获得特等奖。王建新作为项目总师和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这是党和人民给予该所的最高褒奖。

信息化核心技术买不来,单纯模仿走不远,单靠引进行不通,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把信息化建设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主创新,让世界的目光为之惊叹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开展信息化科研攻关的过程中,该所逐步认识了一个真理:面对西方军事强国信息技术先发优势和未来战场对我非对称信息威慑,以及技术上的严密封锁,加速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国情军情走自主创新之路。

    在建设我军第一代指挥自动化系统时,由于技术储备缺乏,该所准备与国外某公司联合开发。没曾想,谈判桌上,对方竟然开出了1亿美金的天价。当时,所里全年的科研经费还不足百万

    不争的事实深深地刺痛了研究所的专家们:“国外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出再多的钱人家也不会给你。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攀上高新技术的塔尖。”

    创新路上勇者胜。国外能封锁技术,却封锁不了他们的勇气与智慧。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称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解决三军协同通信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关键技术。当时,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刚刚将其列入研制发展计划。

    留法归来的年轻博士于全毅然决然地站在了这条跑道上,他的身后则是一支由2名博士、5名硕士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

    而大洋彼岸,一支拥有上亿美金,150多名专家加盟,背后有世界著名通信公司和实验室做后盾的研制队伍,也站在了这条起跑线上。

    这是一场抢占科技和发展制高点的“登山赛”,是一场实力悬殊、无法对等的较量,是一次背水无援、不容失败的攻坚。

    攻关之路布满荆棘,但专家们的词典里绝无害怕与妥协两个词。面对艰难的困境,他们一往无前。

    几年后,国内第一台“军用软件无线电网关电台”诞生。这些年轻的中国人成了本领域“领跑者”。

    为牢牢把握信息化命脉,于全等专家又经过几年奋战,主持完成了我军特色的某新型通信网,使我军通信手段再次发生质的飞跃,走在世界的前列。

    对该所科技人员来说,技术的难度就是创新的高度,攻关的靶标永远瞄准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信息安全防护是指挥信息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系统管不管用、各级敢不敢用。

    该所研制出一套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经过多次演练,本以为该系统是安全可靠的。但在一次演习中,导演部悄悄安排技术人员从指挥所内部植入一种新型病毒,导致整个系统全线瘫痪。为达到“顶级防护、万无一失”的要求,他们下决心突破内部防护这个重大难题,创造性地构筑了从外到内的纵深防御体系。

    这个体系,就像给指挥信息系统加装了鹰眼、安置了门禁、穿上了盔甲,有效提升了指挥信息系统的安全系数,在多次重大演习演练中,经受住了高强度的内外攻击考验。

    在这个所,从满腹经纶的院士、到锐意进取的中青年专家,再到朝气蓬勃的青年新秀,他们总是保持着一种创新激情。

    地下通信隐蔽性好、抗毁性强,在战争中具有特殊军事价值。该所资深通信专家司徒梦天为了攻克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带领科研团队潜心钻研、刻苦攻关,一干就是30多年,终于成功研制了“地下通信系统”,荣立一等功。

    不停顿的创新,不停顿的超越,成了这个所科技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在这个所,像这样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还有很多,战术互联网、数据链等创新成果,为加快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如今,该所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云计算、信息栅格等新概念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努力为加快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化是技术创新的比拼,更是高端人才的博弈,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天赋的顶尖人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

    科学机制,让“千里马”奋勇奔腾

    信息化科研事业,是团体赛也是接力赛,既要靠杰出人才引领航向,也要靠中坚力量冲锋陷阵,还要靠一茬茬年轻人接续奋斗。

    为了打造攻坚克难的科研人才方阵,所党委专门制订领军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和院士后备人选培养长远规划,对研究室领导进行综合考评、竞争上岗,对课题组负责人事项AB角竞争管理,对高职技术干部严格执行不低于10%的末位淘汰制,并设立所长基金、创新基金和特殊贡献奖,分类分级制订绩效考评标准,努力为科技干部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人才能不能担重任、打硬仗,实践是磨刀石。所党委特别注重让科研人员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加速成长,专门规定,每年60%的重大科研项目由35岁左右的年轻人担任课题负责人,让他们有责有权,在科研一线挑大梁、打头阵,做到完成一个课题培养一批骨干,取得一项成果催生一批能手。

    某中心主任杨林,本、硕、博读的分别是仪器仪表、自动化和雷达三个专业,跨专业、跨学科研究能力非常突出,30岁就担任某项目负责人,34岁被任命为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分系统总师,成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863”专家。某软件中心主任刘东红,刚参加科研工作时,对军事指挥还是个外行,与作战部门的同志研讨军事需求,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听者却是一头雾水,所里科学的机制使她在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得到充分锻炼,现在已经成为指技合一的专家型人才,被大家誉为“军中穆桂英”。她带领的研究中心是一支以善打大仗、硬仗著称的科研劲旅,4人荣立二等功,15人荣立三等功,2010年获得总参首届“优秀科技创新群体奖”。这些年,该所还先后派出170多批次技术干部,参加重大演训活动、中外联演、亚丁湾护航等军事行动,既保障了重大任务的完成,又提高了科研攻关的实际能力。

    该所还注重发挥院士、专家和科研骨干的“酵母”作用,以才生才、以才育才,让他们在带头攻关的同时,精心培养和托举年轻人。戴浩院士是改革开放初期清华大学研究生,领衔研制了我军第一套传递作战文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第一个指挥自动化网,目前还担任我军某重大工程建设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总师。1993年担任总工后,他把培养年轻科研骨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重大课题攻关中手把手地教,毫无保留地传帮带,还多次把立功、受奖、提前晋职调级等机会让给年轻人。2001年,他又主动申请辞去总工职务,专心搞科研、带新人。尹浩研究员,作为数据链项目总师,还曾主持完成了新型军事通信系统等20多个科研项目,2008年他获“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将1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所人才奖励基金,以鼓励年轻人成长成才。领军人物和资深专家不仅科研上有大成果,而且甘当铺路石,带出了一种精神,带出了一支队伍。

    目前,该所拥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31名国家和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5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组成的顶尖人才方阵,形成了一线过得硬、二线接得上、三线有储备的可喜局面。2011年,该所还被评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信息化天生就是联合的事业,五指并拢还不够,聚指成拳力千钧,大协作才能有大突破、出大成果——

    联合攻关,让科研和战斗力“无缝链接”

    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攻坚克难,该所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漂亮答卷。一个师级单位,科研能力为何如此强劲,科研成果为何如此丰硕?

    “信息化科研必须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树立‘有问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全局意识和‘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军内外横向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和专业界限,组成联合攻关团队。”该所政委李成军道出奥秘。

    以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为例,参加研制者就达8000多人。置身这个面积并不大的研究所,四处静悄悄,只见科研人员脚步匆匆,在实验室之间穿梭往返,看上去与一般的科研院所没有什么两样。

    听该所所长刘怒一介绍,记者不禁肃然起敬:科研人员中,有运筹帷幄的战略高层指挥员,有经天纬地连通万里的通信专家,有监侦浩瀚太空保障国家安全的信息专家,有基层作战部队的程序员、操作手……堪称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然而,令记者始料未及的是,许多鼎鼎大名的科研精英,居然没有这个所“常驻户口”。这里实行的是按市场配置人才,用人不养人,用人不拴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它以所为依托,打破现有的编制体制框框,集中各方面的精兵强将和设备技术优势,组成攻克重大科研课题的“战斗群”。

    这些人才,分别来自全军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家单位,平时星散各方,遇到重大科研课题则召之即来,迅速集结成队。目的只有一个:攻关!

    全新的聚才方式,使科研领域纵横连通,使该所的科研实力成几何级数增长。

    与各协作单位不是上下级关系,牵涉到这多人,这么多单位,究竟是谁在筹划运作?

    调查令记者大为惊讶:这个项目的“首脑机关”不是一级组织,也不是一级行政单位,它只是一个不占编制的总师组,只有区区几个人,还都是兼职的!总师组把各个作战集团分系统的技术总师吸纳进来,对重大问题集中研究决策,让各家都有话语权,真正实现了各参研单位的实质性融合。

    这个“中军帐”的运筹方式,也让记者耳目一新。在项目建设中,他们改变过去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科研模式,创造性地构建了“指挥机关+科研人员+部队用户”的研发联合体,研发、实验、使用三支队伍同时进场、捆绑作业、并行推进,边研制、边使用、边完善,在建与用的互动中滚动发展。他们还采用钱学森倡导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经常把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召集起来,开展思想碰撞,依靠团队智慧攻克技术壁垒,实现创新突破。

    心中时刻装着全局、想着服务。在牵头项目研发中,该所一直注意扮好两个角色。一个是当好“龙头”。另一个是当好“头车”。

    对此,某军区司令部的同志感受得更为深切:过去,部队也搞过一些指挥手段建设,由于军事与技术脱节,技术人员费了很大劲搞出来的软件,但指挥人员却觉得不好用。在这次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军事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所里的专家们与军区官兵捆绑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一起奋战,一道攻关。研究所专家王春江带领6名同志,与指挥员、参谋人员共同组成研究论证小组,对1000多项军事需求进行分类解读。这是一项极为繁杂艰难的工作,要求科研人员不仅是技术上的佼佼者,更得是军事上的明白人。那段时间,他们成了钻研军事指挥的“发烧友”,宿舍墙上挂满了作战行动图,床头摆的是军事理论书籍、参谋作业手册和作战案例,饭桌上也在和指挥员讨论作战问题,碗筷都成了他们模拟推演的道具。经过三个月没日没夜的艰苦奋战,终于设计出了一整套军事需求技术模型,奠定了系统研制的坚实基础,从起点上保证了系统建设的实战化方向。

    感受深切的何止该军区,每一个协作单位,都会举出一大堆类似的故事。

    某装备研究院研究员袁再江清楚地记得,一次二炮部队重大演习,指挥大厅的电子显示屏突然有一块黑屏,就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研究所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已经抓起手套,箭一般冲到前台,冒着被2000多度炽光灯烫伤的危险,快速排除了故障,在场的领导和专家无不为那位年轻人捏了一把汗。每当说起这些,同志们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参与协作的地方国防工业部门的同志也在大联合事业孕育的大协作精神中受到感染。

    地方某单位的同志不会忘记,数据链项目刚上马时,他们和另一家单位各提出一套技术标准,两套标准各有长处,经过综合衡量,该单位的标准未被采用。这意味着他们先期开发的上百个软件要推倒重来,堆起来一人多高的技术资料全都需要重新修改,这事儿搁在谁身上都不好接受,但他们不仅接受了这个结果,还派出骨干力量,积极配合中选单位做好标准的进一步研发完善。该单位的领导说,军事研发不是你家我家的事,是大家的事、国家的事,我们算得清这个大账!军民融合,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总部领导认为,这是信息化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典范。


信息化征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信念是方向盘,追求是动力源,痴迷执着、无怨无悔,才能在前进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信仰无价,让奉献情怀融入血脉

    走进这个所,人们看到的是一群外貌极其普通的人。他们是那样的忙碌。机房内,计算机的蜂鸣声通宵达旦;集体研讨,从会议室一直延续到饭堂、宿舍;甚至走在路上,人们也都是急匆匆的……脸上透着疲惫,却都充满执着。

    某系统中心主任唐宏,被大家称作“拼命三郎”。为了在45天时间内研制出一套边海防指挥信息系统原型,他和战友们白天黑夜连轴转,一拼就是40天!直到实在撑不住了,晕倒在研讨现场。医生要求他住院检查,每天至少休息10小时。但唐宏哪里能停得下来,拿几盒药回到所里,每天服用一大把阿司匹林,又继续战斗,硬是按时完成了任务。

    “你不要命了吗?图什么?!”妻子这样责备他。

    “就图不让我军吃败仗、能打赢!否则国家要我们这帮人干什么!”拼命三郎这样回答。

    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项目总师王建新是个对科研着了魔的人,一向苛求技术完美,所里不少人背后叫他“倔死牛”。在他看来,战争不等人,时间如战鼓,信息化建设必须只争朝夕。

    所以,他总会不分上班下班、节日假日地安排新的任务,总会对已经成型的汇报和方案横挑鼻子竖挑眼,总会深入到陆海空和第二炮兵部队的一线单位搞调研,而且说走就走。几乎所有技术骨干都跟王建新跑过部队。大江南北的营区,大大小小的演习,太阳底下、坑道深处、雷达站里,直跑得又黑又瘦,脱一层皮,大家对他又敬又怕。

    王建新的妻子刘平平也有一怕:怕老王带课题组成员晚上一起到家里研究问题。每到那时,家里抽烟的人多了,受不了烟草味的刘平平就会被“熏”出家门,到大街上转悠。到了冬天,手脚冻得发麻。邻居看见了,心疼地请她到家里暖和暖和,可刘平平不忍心打搅人家孩子睡觉,坚持回到楼道里等待。每次疲惫地回到家里,王建新总是忙不迭地道歉!

    烦恼吗?当然烦恼!委曲吗?委曲得想哭啊!生他们的气吗?干嘛要生气,他们那也是在打仗啊,不拼搏行吗?!再说自己也帮不上其他忙,忍耐一下不就完了……

    在刘平平心里,曾经有过好多次这样的对话。尽管如此,她还是会对王建新说:“天天等你回家、盼你回家,可又怕你带着工作回家!”

    王建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个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科技将军”动情地说:“你怕,我也怕。我是怕搞出的东西不管用,到了战场上打不赢啊!”

    听了这一番话,再多的委曲和烦恼,也都化解了。这样的话传开,大家在敬畏中又多了一份理解:生当其时,军装在身,为了打赢,这不都是我们共同的信仰吗?用我们这些人的拼搏、奋斗,换取一个个保障人民幸福、国家安全的胜利,难道不值得吗?!

    铁血气质,无声无息却又蓬勃旺盛地生长着。不过这一次,它不是生长在枪炮林立的野战部队,而是生长在一群戴着高度眼镜的科学家之中。

    初宁,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牵头研制攻关的是“多维态势显示”技术。在他的团队中,上有老、下有小。几名资深老专家自愿打下手,一群中青年科研骨干承担着攻坚重任。采访初宁时,他的感受发人深思:“他们不是在服从我,而是在服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

    为信仰而奋斗,总会付出牺牲。而满含激情的慷慨牺牲,在这个研究所的科学家群体中表现得更深沉、更普遍。

    高阜乡,一个负责科研立项、协调、调研等事务性工作的女性。虽然不在科研第一线,但工作任务一点也不轻松。有时甚至极其繁忙。

    这个岗位,要为科研活动提供及时高效的管理服务。上级要求绝不能误时误事。高阜乡懂得这些要求的分量。她默默地告诫自己:做一个永不离岗的哨兵。她的坚守,一守就是20多年!无论是自己病了、还是“非典”肆虐,她无怨无悔地频繁奔波于各个科研项目之间,从未懈怠。

    那年,父亲突然病危,需要马上手术。可她还是难以离开。每天都有十几个科研项目需要照料,一项耽误不得。

    请假的念头一拖再拖,给父母的电话也不知打了多少遍,直到领导命令她放下工作赶回去,才匆匆见到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父亲。

    看着一身疲惫、匆匆赶来的女儿,病床上的老父亲心疼了,艰难地拉着她的手说:“孩子,不用担心我,赶快回去吧!你太忙了,我走了以后,让你妹妹照顾你妈吧。”

    自己是长女,理应首先照料父母。可是为了国家和军队的事业,父亲的临终遗言却是替女儿分忧,这一份大爱是多么厚重啊!以后的日子,一想到这些,高阜乡仍然会热泪盈眶。

    在这个研究所,夫妻双双都在科研一线的家庭,面临的挑战更多一些。

    谢永强、何元智,就是一对全程参与科研攻关的博士夫妻。丈夫谢永强是信息安全防护领域的急先锋;妻子何元智则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领头人。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小儿子谢博然。为了实现科研梦想,夫妻俩投入了全部的热情。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照顾孩子的时间就十分有限了。

    儿子5岁多的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匆忙把孩子哄睡后,再去办公室加班。有一次,她回到家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孩子的爸爸因为加班没有回家。妈妈进门打开灯一看,顿时吓坏了,床上是空的,孩子不见了!

    “然然,宝贝啊,你在哪儿?!”妈妈发疯似的挨个房间找。终于,在卧室的窗帘后面,她找到了儿子。

    小家伙卷曲在地上,已经睡熟了,脸上挂着泪花。她轻轻地叫醒孩子,问他:“为什么跑到窗帘后面啊?”孩子扑进她的怀里说,“妈妈,我怕。”

    妈妈心疼得要命,紧紧地抱着儿子,放声大哭起来。

    灌注信仰的奉献与拼搏,总会绽放奇异的花朵。在这个幸福而勤奋的科学之家,有一串令人骄傲的科研成就:

    爸爸有14项获奖成果,其中有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妈妈有6项获奖成果,其中有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被评为全军“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立了二等功!如今,要是有人来到家里,儿子谢博然会自豪地夸奖爸爸、妈妈说:“他们都有好多奖状呢!”

    人们所崇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几十年隐姓埋名。在这个研究所,他们从事的科研工作同样是军事秘密。科研人员都有一个共识:干这项工作,别想着成果能发表论文,别想着事迹能登上报纸,别想着能得到社会的赞誉。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项目副总师曹江参加25年同学聚会,谈起个人的事业,有的说在硅谷创业,有的说在高校从事高端研究,还有的说在大公司作高管,他只能沉默不语,没法把事业上的成就与同学们分享。可是他们知道,党的史册里、军队的史册里会有他们的名字,这些年军委、总部首长对研究所一系列科研成果的肯定和褒奖,是他们最高也是最为珍贵的荣誉。

    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被他们身上释放的那种精神所震撼,一次次想从他们身上找到答案。在这个研究所,我看到一幅醒目的标语:“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报国精神,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奋力攻关、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胸怀全局、群策群力的协作精神,心无旁骛、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这“五种精神”,令人热血沸腾,催人奋进。

    “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在通往胜利的征途上,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在共和国的星河里,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这是该所科技工作者最爱唱的一首歌《祖国不会忘记》,也是他们心灵的倾诉,更是这个英雄群体“五种精神”的最好诠释。

http://news.mod.gov.cn/headlines/2012-04/17/content_4361079.htm

所长刘怒说,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想得最多的就是战斗力,那种为了去评个奖而立项,为争取经费而上项目的事情,从来不干。    小小的研究所和国家、军队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科研人员与各级作战、指挥机构,国防工业部门以及一线部队紧密地站在了一起,建立起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攻关机制,组成了庞大的科研攻关团队,在探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路上成为排头兵。

    有了作为,就有了地位。小小的研究所先后走出了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1名国家和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57名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现任政委李成军对日益成熟的人才队伍感到非常自豪。他说,着眼长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所里很多项目实行“AB角”的方式竞争上岗,“我们有一大批30多岁的年轻科研人员,他们已经成为很多重点项目的主攻手了。”

    “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担负“数据链”项目副总工程师的陈强,任命时只有32岁,是全军闻名的拔尖人才。

    有人问,下一场信息化战争到底该怎么打?这个研究所的人回答,不管怎么打,联得起来才能打。

    在探索信息化战争的路上,这一脚才是刚刚走出的第一步。研究所的人说,我们在路上,我们无终点。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4/23/c_111828257.htm

各种欢乐,等飞鸿踏雪来吐糟。:D
关门!放飞鸿!!!
不成体统,不成体统啊。
还记得当初飞鸿那贴吗
召唤飞鸿公公!!!
飞公公好像说土鳖陆军这东西搞得不错
关门!放菲佣!!!
传说中的十八大献礼工程?
C4ISR????????????????跟老美比如何差多少
当初飞鸿大大的那个帖子是不是说的就是这个啊。
飞鸿当时说总共花了260亿的系统 ?
呼唤飞鸿
C5ISRAT 系统?
想起当年那贴子。。。战斗力的倍增器呀。。。
的确好东西 兔子进步巨大
没有通信链路,什么都是扯淡。
"冒着被2000多度炽光灯烫伤的危险"
软件无线电是啥来的?数字式控制模电?这个东西如果我没有记错国外出现在民用市场上应该是1999年的事情
飞鸿说的就是这个吧,来验证一下!
klonoa1121 发表于 2012-4-23 23:07
还记得当初飞鸿那贴吗
有链接吗?谢谢
现代战争软件比硬件重要。但是信息安全更加重要,不知道兔子的指挥信息系统经不经得起MD无处不在的网络攻击。
和外国某机构联合研制?胆子真大
还记得当初飞鸿那贴吗
求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