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价,转篇文章-中国油价为何比美国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4:10:30
油价的不断攀高,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关注油价问题。然而,一些人研究之后认为:中国的油价比美国的还高!油价过高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若不痛下决心坚定地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发展方式之路,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制于能源瓶颈了。

  据有关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国汽油价居然比美国有些州的油价都高了。

  国人哗然,中国的油价怎么能比美国还高?网络上、媒体上议论纷纷。此时,《上海证券报》发表了中石化一个专家的报告,这位专家解释说,我国成品油价格去掉税费和一些流通费用后,油价并不比美国高。也可能是引用的对比口径不当等等,这个说法一问世,便引来众多质疑和争论,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被戏称为“裸油价”风波。

  中国的油价到底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呢?

  成品油价格的高低,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同类商品的横向比较,另一个是这个商品与其“上家”的差价大小的纵向比较。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进口油占消费量一半以上,那就让我们将中国的油价与现在石油主要消费国的油价作一比较。以93号汽油为例。

  从图1来看,最上方的汽油价格曲线是欧洲的,高时达到每升16元,价格最低时也在10元左右。其次是日本,在每升8元至12元间波动。下方两条曲线是美国的和中国的。美国油价在每升4元至8元波动,原先在中国之上,到2008年底时,美国的汽油价格大幅下滑到4元左右,落到了中国之下。中国的油价则波动幅度最小,在4元至7元之间小幅摆动。尤其2008年年中时,欧洲油价突破每升16元时,中国的油价居然是6.20元。

  同在一个地球上,油价差别怎么会如此之大?同样的原油,大同小异的炼油技术,难道是油品质量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异?

  细究之下,原来是税金在作怪。税金是成品油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金比例是各国成品油价格差异的主要推手。那就把各国成品油价格中税金所占比例再进行比较一下吧。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这五国的税金占油价比例竟在2/3以上,整个欧洲地区平均水平是65.11%。石油公司在法国每出售一升石油产品,就要缴纳0.59欧元的石油税。日本的税金比例是51.44%,加拿大税金比例约占油价的1/3。

  我国成品油价格中税收已占到31.8%,1998年90号汽油价格中1/4是税,每吨705元的税;到2009年,同样是90号汽油的税金,每吨升到2553元。美国的税金最低,2009年美国平均是15.7%,只有中国税金的一半。

  税收的钱自然流进了各国国库。把税收这块剔除,来一个所谓的裸油价再看看。以2009年11月为例,剔除税收后,欧洲成品油平均价格为每升4.68元,日本是5.05元,北美为4.13元;同期北京93号汽油零售价为每升6.28元,扣除30%多的税收后,价格约为4.02元,11月10日提价后,北京93号汽油零售价为6.66元,剔除税收后的价格为4.25元,仍低于日本和欧洲,比北美地区高1毛多钱。各国的油价差距也从含税时平均差6元左右缩小到不含税时平均差8毛多钱,差距没有那么悬殊了。

  考虑到中国人的收入比美国低,用油支出占收入比例比美国高,这是事实。不过,中国55%的石油靠进口,相当于到世界商场里去“买米”,卖主不会因为咱收入低就便宜卖给咱,反而给我们加了个“亚洲溢价”。

  其实,中美两国油价并没有太多可比性,两国的成品油品种标号不尽相同,定价机制更不同了,而中国的物流成本比靠管道运成品油的美国高出很多,尤其是税收的构成。

  一个国家的油价是经济的重要控制杠杆。越是资源缺乏的消费国,油价中税收比率就越高,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来引导社会节约资源,提高自身国家的能源安全度。

  看来,各国油价曲线的潮起潮落,就像冲浪池里的造浪,造出的波浪就是税收。实际上,冲浪池大都是按相同标准设计的,差不多的深度,底部水平也差不多 (各国进口原油成本大体相同),浪大浪小就得看管理员(政府)的想法了。中国的管理员(政府)防止中国经济经受大浪,所以中国油价的波动最小。

  2009年底,媒体又根据海关总署的出口统计数字爆料说,中石化一边吵吵国内油价低,一边还用不到国内成品油价一半的价格出口成品油。事后一查对,原来是口径对比的问题。

  这存在两个口径问题。一是品种口径。海关总署统计的成品油口径不仅包括汽油、柴油、航煤,还包括价格较低的石脑油、燃料油。二是价格构成的口径。海关统计的出口汽油贸易额是不含税价(是国内的裸油价,到了进口国后还得加上进口国的税费),国內销售的成品油价格则又多出了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等四五个税种,而且出口汽油中四成以上为来料加工,一部分来料加工签订的合同金额是很低的加工费而非出口价格。既然品种口径不同、价格构成又差异很大,这样简单计算出的价格与国内终端销售价实在不能相互对比。总不能拿地里的西瓜与餐馆里的西瓜汁来比价格吧。
其实,油价高不高,内行看门道——这个“门道”就是看走私:是走私出境,还是走私入境。

  按市场规律,商品必然是从低价区向高价区流动,价差越大,流量也会越大,流动性越强。

  这样判断的标准就简单了:如果中国涌入大量走私油,说明中国是油价的高价区;如果中国的油品非法外流,说明中国属于低价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走私油猖獗,特别是在广东、福建、山东沿海等地,这说明那时的中国国内油价不低。

  这些年,走私油在沿海基本销声匿迹了。就算还有少量此种行为,但方向也变了,现在是把油从国内倒腾到国外。方向的变化,说明中国的油价还是处于相对低的价格区间。

  那么,为何我们不能采取和美国一样的税率呢?那样中国的油价不是可以更低,更多地让利于民吗?

  没办法,全世界人都希望过上美国式的生活,但美国在地球上只有一个:3亿人,占全球4.5%的人口,却消耗了全球23%的石油,这就是美国。

  美国一年消耗9亿多吨石油,是中国的近3倍,人均耗油量是中国的十几倍。美国依靠自己遍布全球的强大军力和跨国公司,保证了自己稳定的石油供应,养成了低油价的生活方式。这种模式,中国和其他大国是学不来也学不起的。如果全球都按美国人的消费标准来生活,据估计还需要三个地球的资源。

  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按照自己的国情,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油价水平,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国更应如此。

  我国目前还是世界工厂,过高的、频繁波动的油价的确不利于企业竞争,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

  我国更是个石油短缺国家,低油价容易助长不合理的消费,进一步提升进口依存度,危及国家的能源安全。欧洲和日本实施高油价就是要促进节能、减少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更重要的一点,世界已知的石油资源虽然还未枯竭,但也难以有较大增长,找不到更多的新的石油资源来供其他国家像美国人那样消费。中国需求增长过快,会推高国际油价,反而伤害自身,这是把双刃剑。

  实际上,政府确定油价水平也是绞尽脑汁、左思右想,用心良苦啊。中国若实施过低的油价,等于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补贴全世界。中国目前的这种油价控制,也已被外界开始质疑。

  对于中国经济,保持合理的油价、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才是关键。创造同样的GDP,我们的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美国的3.4倍、欧盟的5.6倍、日本的9倍。中国的GDP占全世界GDP约4%,却消耗了世界约8%的石油、12%的一次性能源。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若不痛下决心坚定地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发展方式之路,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制于能源瓶颈了。

  (摘自《央企真相》,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版,定价:58.00元)

http://meiwen.gmw.cn/2012-03/20/content_3802643_2.htm油价的不断攀高,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关注油价问题。然而,一些人研究之后认为:中国的油价比美国的还高!油价过高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若不痛下决心坚定地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发展方式之路,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制于能源瓶颈了。

  据有关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国汽油价居然比美国有些州的油价都高了。

  国人哗然,中国的油价怎么能比美国还高?网络上、媒体上议论纷纷。此时,《上海证券报》发表了中石化一个专家的报告,这位专家解释说,我国成品油价格去掉税费和一些流通费用后,油价并不比美国高。也可能是引用的对比口径不当等等,这个说法一问世,便引来众多质疑和争论,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被戏称为“裸油价”风波。

  中国的油价到底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呢?

  成品油价格的高低,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同类商品的横向比较,另一个是这个商品与其“上家”的差价大小的纵向比较。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进口油占消费量一半以上,那就让我们将中国的油价与现在石油主要消费国的油价作一比较。以93号汽油为例。

  从图1来看,最上方的汽油价格曲线是欧洲的,高时达到每升16元,价格最低时也在10元左右。其次是日本,在每升8元至12元间波动。下方两条曲线是美国的和中国的。美国油价在每升4元至8元波动,原先在中国之上,到2008年底时,美国的汽油价格大幅下滑到4元左右,落到了中国之下。中国的油价则波动幅度最小,在4元至7元之间小幅摆动。尤其2008年年中时,欧洲油价突破每升16元时,中国的油价居然是6.20元。

  同在一个地球上,油价差别怎么会如此之大?同样的原油,大同小异的炼油技术,难道是油品质量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异?

  细究之下,原来是税金在作怪。税金是成品油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金比例是各国成品油价格差异的主要推手。那就把各国成品油价格中税金所占比例再进行比较一下吧。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这五国的税金占油价比例竟在2/3以上,整个欧洲地区平均水平是65.11%。石油公司在法国每出售一升石油产品,就要缴纳0.59欧元的石油税。日本的税金比例是51.44%,加拿大税金比例约占油价的1/3。

  我国成品油价格中税收已占到31.8%,1998年90号汽油价格中1/4是税,每吨705元的税;到2009年,同样是90号汽油的税金,每吨升到2553元。美国的税金最低,2009年美国平均是15.7%,只有中国税金的一半。

  税收的钱自然流进了各国国库。把税收这块剔除,来一个所谓的裸油价再看看。以2009年11月为例,剔除税收后,欧洲成品油平均价格为每升4.68元,日本是5.05元,北美为4.13元;同期北京93号汽油零售价为每升6.28元,扣除30%多的税收后,价格约为4.02元,11月10日提价后,北京93号汽油零售价为6.66元,剔除税收后的价格为4.25元,仍低于日本和欧洲,比北美地区高1毛多钱。各国的油价差距也从含税时平均差6元左右缩小到不含税时平均差8毛多钱,差距没有那么悬殊了。

  考虑到中国人的收入比美国低,用油支出占收入比例比美国高,这是事实。不过,中国55%的石油靠进口,相当于到世界商场里去“买米”,卖主不会因为咱收入低就便宜卖给咱,反而给我们加了个“亚洲溢价”。

  其实,中美两国油价并没有太多可比性,两国的成品油品种标号不尽相同,定价机制更不同了,而中国的物流成本比靠管道运成品油的美国高出很多,尤其是税收的构成。

  一个国家的油价是经济的重要控制杠杆。越是资源缺乏的消费国,油价中税收比率就越高,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来引导社会节约资源,提高自身国家的能源安全度。

  看来,各国油价曲线的潮起潮落,就像冲浪池里的造浪,造出的波浪就是税收。实际上,冲浪池大都是按相同标准设计的,差不多的深度,底部水平也差不多 (各国进口原油成本大体相同),浪大浪小就得看管理员(政府)的想法了。中国的管理员(政府)防止中国经济经受大浪,所以中国油价的波动最小。

  2009年底,媒体又根据海关总署的出口统计数字爆料说,中石化一边吵吵国内油价低,一边还用不到国内成品油价一半的价格出口成品油。事后一查对,原来是口径对比的问题。

  这存在两个口径问题。一是品种口径。海关总署统计的成品油口径不仅包括汽油、柴油、航煤,还包括价格较低的石脑油、燃料油。二是价格构成的口径。海关统计的出口汽油贸易额是不含税价(是国内的裸油价,到了进口国后还得加上进口国的税费),国內销售的成品油价格则又多出了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等四五个税种,而且出口汽油中四成以上为来料加工,一部分来料加工签订的合同金额是很低的加工费而非出口价格。既然品种口径不同、价格构成又差异很大,这样简单计算出的价格与国内终端销售价实在不能相互对比。总不能拿地里的西瓜与餐馆里的西瓜汁来比价格吧。
其实,油价高不高,内行看门道——这个“门道”就是看走私:是走私出境,还是走私入境。

  按市场规律,商品必然是从低价区向高价区流动,价差越大,流量也会越大,流动性越强。

  这样判断的标准就简单了:如果中国涌入大量走私油,说明中国是油价的高价区;如果中国的油品非法外流,说明中国属于低价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走私油猖獗,特别是在广东、福建、山东沿海等地,这说明那时的中国国内油价不低。

  这些年,走私油在沿海基本销声匿迹了。就算还有少量此种行为,但方向也变了,现在是把油从国内倒腾到国外。方向的变化,说明中国的油价还是处于相对低的价格区间。

  那么,为何我们不能采取和美国一样的税率呢?那样中国的油价不是可以更低,更多地让利于民吗?

  没办法,全世界人都希望过上美国式的生活,但美国在地球上只有一个:3亿人,占全球4.5%的人口,却消耗了全球23%的石油,这就是美国。

  美国一年消耗9亿多吨石油,是中国的近3倍,人均耗油量是中国的十几倍。美国依靠自己遍布全球的强大军力和跨国公司,保证了自己稳定的石油供应,养成了低油价的生活方式。这种模式,中国和其他大国是学不来也学不起的。如果全球都按美国人的消费标准来生活,据估计还需要三个地球的资源。

  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按照自己的国情,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油价水平,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国更应如此。

  我国目前还是世界工厂,过高的、频繁波动的油价的确不利于企业竞争,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

  我国更是个石油短缺国家,低油价容易助长不合理的消费,进一步提升进口依存度,危及国家的能源安全。欧洲和日本实施高油价就是要促进节能、减少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更重要的一点,世界已知的石油资源虽然还未枯竭,但也难以有较大增长,找不到更多的新的石油资源来供其他国家像美国人那样消费。中国需求增长过快,会推高国际油价,反而伤害自身,这是把双刃剑。

  实际上,政府确定油价水平也是绞尽脑汁、左思右想,用心良苦啊。中国若实施过低的油价,等于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补贴全世界。中国目前的这种油价控制,也已被外界开始质疑。

  对于中国经济,保持合理的油价、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才是关键。创造同样的GDP,我们的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美国的3.4倍、欧盟的5.6倍、日本的9倍。中国的GDP占全世界GDP约4%,却消耗了世界约8%的石油、12%的一次性能源。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若不痛下决心坚定地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发展方式之路,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制于能源瓶颈了。

  (摘自《央企真相》,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版,定价:58.00元)

http://meiwen.gmw.cn/2012-03/20/content_3802643_2.htm
网上的某些言论,当看看笑话就可以了。
你的石油储量没有米国高,产油量没有米国高,不控制中东等产油区,不控制运输线,凭什么油价就能比美国低呢?
油价收入比就更搞笑了。你要是收入比美国高,油价比美国低,那你不就是70年代的美帝了嘛~~~
PS:我也希望油价低,但是现实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
美帝为了石油这些年都砸出去多少条人命,多少万条胳膊腿了,要是油价比天朝还高,这尼玛也太泪流满面了
中国是贫油国,石油过去和未来都会是中国的命门,现在中东局势险过走剃刀,中国未来的油在哪里?前景未明的情况下,开源节流是必然。
这几年死的美菌表示压力太大。。。
没办法  很多人骂油价  偶也不敢说什么  但是很多人都不会想  人家狂打仗为的是什么!!
自从“页岩气革命”之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需求直线下降,2010年美国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只有8000万吨,所占比例已降到18.5%。而替代8000万吨原油仅需要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从2008年到2010年三年的时间,美国页岩气产量就净增加了1000亿立方米。因此,奥巴马在2011年3月提出未来10年将外国石油进口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
美国目前的页岩气产区大多位于接近终端用户的地区,具有供应安全和经济的双重优势。页岩气产量的增加既可以帮助美国摆脱对进口的依赖,又减少了运输环节并降低成本,从而使天然气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表明,由于页岩气产量激增,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州等传统的能源进口区成了能源供应区。
也要看到科技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