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外籍师团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6:21:22

外籍志愿者在宣读他们的誓词

所有党卫队队员(包括党卫军)都宣读了远远比国防军严厉许多的誓言。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希望用最纯正的德意志青年来组成这只精锐的而且绝对忠诚的组织;但是,这个计划由于对征召新队员的种种限制而始终没有实现,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希姆莱选拔的条件过于苛刻,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德国国防军为了限制党卫军的发展,而对党卫军冻结新兵兵源,但是随着纳粹德国在西线取得的惊人胜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相继被征服;希姆莱开始走上了好运,因为随着德国的胜利,那些海外的德裔青年们开始争先恐后的加入党卫军,纳粹的领袖们虽然视之为德裔,可是纳粹德国在法律上却还没有承认他们是德国人,就凭这一点,希姆莱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征召德裔青年,虽然这些人远远不能构成大部队,可是这毕竟使希姆莱看到了希望,所以希姆莱手下最得力的助手党卫队中央技术管理局补充处处长戈特洛勃.伯格尔(Gottlob Berger)招募“不受国防军制约的德意志族人和日尔曼人。”

  因此,为了未来建立庞大的党卫军帝国而着手开始储备兵源的的希姆莱的建立了日尔曼党卫队(Germanic SS)这个组织,具体来说就是党卫队在西北欧4国建立的本土党卫队,以各国的语言来命名组织名称和宣读誓词,其主要是由比利时的“法兰德斯日尔曼党卫队(荷兰语--Germaansche-SS in Vlaanderen),荷兰的“尼德兰日尔曼党卫队”(荷兰语---Germaansche SS en Nederland),挪威的“挪威日尔曼党卫队”(挪威语---Germanske SS Norge )和丹麦的“Schalburg军”。各个国家的党卫队在制度,服装,编制上完全模仿了纳粹党卫队,而且直接听命于希姆莱本人(在1942年底日尔曼SS成立之初,希姆莱就对部下们说“必须记住,整个欧洲只有一个SS----党卫队全国领袖指挥下的日尔曼SS。”

  这些日尔曼SS平时都是维持自己的固有建制,只是在兵员短缺的时期,才会从内抽调,例如,法兰德斯日尔曼党卫队很多编入了党卫军“西欧团”,“西北团”和党卫军佛莱明军团以及纳粹党的NSKK。比如1944年,法兰德斯日尔曼党卫队共有3500人,其中就有1600人在德国党卫军服役,940人在NSKK,500人在法兰德斯军团(这是一个预备组织,成员都是年龄太大或是身体不符合在一线日尔曼SS服役的党卫队员或法西斯分子),只有460人是常规服役的法兰德斯日尔曼党卫队员,这里面还有100人是试用人员。

  日尔曼SS的性质和普通SS一样,是负责本土统治监管,而Freiwilligen Legion Niederland这类的组织都是属于党卫军的作战部队,但是后者经常从前者抽调人员。所以相对来说,日尔曼SS是一个在表面结构上比较独立的组织。到了大战后期各国的日尔曼SS几乎都被编入了德国党卫军,开赴前线作战

  甚至在40年希姆莱所接纳的志愿者里,竟然有5个美国人。但这是极其少见的例子, 虽然这只是个小小的开端,但却是以后的党卫军涌进了大量的外籍人的开端,党卫军发展的最高峰拥有近百万人,但是外籍志愿者们却占了党卫军兵员的大部分,党卫军显然已经背离了希姆莱的初衷:一个血统纯正的精锐组织。事实上,到了1943年,希姆莱不得不把大量的非“德国人”纳入他的党卫军中,对于斯堪地纳维亚及低地各国的“日尔曼族裔”,希姆莱都能接受他们,至于非北欧地带的志愿者们,只要经过一番“自我辩解”也受到了党卫军的接纳,到后来,连穆斯林志愿者亦被允许加入党卫军了,整个二战期间,约有几十万的外籍志愿者在党卫军的编制里作战,他们构成了德意志的外籍军团。

  从1940年5月后,党卫军就开始着手征召“北欧”(Nordic)和“日尔曼”(Germanic)志愿者加入党卫军,这个努力在1941年6月后大大加强,使得这些志愿者们及时加入了东线战场。最先,纳粹的人种学者们就表示能接受一定级别的志愿者们,佛兰德人(Flemish)-说荷兰语的比利时人被认定为属于雅立安谱系的,因此被允许加入党卫军。不久,瓦隆人(Walloons)——说法语的比利时人再一开始被认为并不合适加入党卫军,但是不久后亦在一番“辩解”后允许加入。


来自比利时的瓦隆人志愿者
1940年9月后党卫军筹划建立新的师团,并命名为“日尔曼尼亚” (Germania)师,因为其基干是从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摩托化师(党卫军帝国师)的日尔曼尼亚团(Germania)完全移植过来的,该师的另外2个团:一个是主要由荷兰(Dutch),佛兰德的(Flemish)志愿者们(他们大多为18到25周岁的青年)组成的维斯特兰(Westland)掷弹兵团和主要由丹麦(Danish)和挪威(Norwegian)的志愿者们组成的“诺德兰”(Nordland)掷弹兵团,1941年2月的时候还有一个由芬兰(Finns)的志愿者组成的成的“诺德斯特”营(The Finnische Freiwilligen-batallion der Waffen-ss Nordost),大约1000人,加入其中,瑞士和瑞典亦贡献了一定的志愿者。


1941年夏天,报名参加尼德兰志愿军团的荷兰人。


42年的时候,来自挪威的志愿者,挪威志愿者的制服有还几种样式,图中是早期的其中一种。


即将参加在苏联北部作战的挪威志愿者



早期的来自荷兰的志愿者--尼德兰志愿军团,注意他的臂章。
到了1940年12月,这些志愿兵们已经在德国军官的监督下,开始进入新师团的预备训练,为了这个师团,12月20号,希姆莱选用了“维金”(Wiking)[viking是指从8世纪到10世纪劫掠欧洲北部和西部海岸的航海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大多数是海盗,但是维京人同时也以出色的手艺人,海员,探险家和商人而著称]这个传奇性的名称,师长就是日尔曼尼亚团的长官菲利克斯.施坦因纳(Felix Steiner);该师编制序列在党卫军的占第5,可见从第5个党卫军师开始,就有大量的外籍志愿者们加入了党卫军。
 第5SS维金师在党卫军各师中战斗力相当可观,加上他外籍部队占到了相当大比例,跟是突出了其的与众不同,该师几乎一直在东线作战,参加了许多血战,表现相当优秀。期间编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部队被抽调,也有新的外籍部队补充进来,其升级为装甲师后战斗力更是凶悍,不负该师师名,最后,他们的指挥官准将(党卫队区队长)卡尔·乌尔里希(Karl Ullrich)让自己的手下第5党卫军“维京”装甲师(SS-Panzer-Division "Wiking")的人员自己选择继续留下或者返回家乡。1945年5月13日,全师向美军投降。

  建立“维金”(Wiking)师不久,1941年春,几支由普通党卫队成员组成的骷髅旗队被调往挪威驻防,其中第6、第7骷髅旗队和其它一些单位组成了党卫队“北方”(摩托化)战斗群。


第6SS北方师的外籍志愿者士兵
  1941年夏末,第9骷髅旗队也加入到“北方”战斗群(Kampfgruppe “Nord”)。“北方”战斗群组建后不久即参加了帮助芬兰收复被占领土和进攻苏联卡累利阿地区,代号“银狐行动”;随后由于经验不足,在萨拉(Salla)地区和苏俄军队作战中,受到较大损失后溃退。在奥地利和巴尔干地区训练后,42年8月回到芬兰,期间大量的挪威(Norwegen-来自挪威的专业的滑雪专家),瑞典(Sweden)和丹麦(Denmark)志愿者加入,使得该师战斗力大为提高,并正式命名为党卫军第6“北地”山地师(6.SS-Gebirgs-Division “Nord”)。
 此后一直到1944年在北极寒区与苏军连续作战。44年9月后,撤退到挪威,然后丹麦,由于缺编改成战斗群,其中一些44年12月参加了阿登反击战,45年1月在萨尔河(Saar 位于西欧)附近,随后“北方”山地师第12山地步兵团组成的施雷贝尔战斗群(SS-Kampfgruppe Schreiber )参加了德军在西线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代号为“北风行动”。随后向德国腹地撤退,一直到鲁尔(Ruhr),45年5月在巴伐利亚(Bavaria)[位于德国南部,昔时为一独立王国]向美军投降。

  1940年,第一批丹麦志愿者组织以“丹麦自由军团”(Freikorps Danmark)名义建立,经过几年的激战于43年解散,并以幸存人员为核心建立了SS第24装甲掷弹兵团-丹玛尔克(SS-Panzergrenadier Regiment-24 Danmark),后编入党卫军第11“诺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11SS“诺德兰”师也可算是个小的联合国部队了,包括了大量的外籍志愿者,有丹麦人,挪威人,爱沙尼亚人, 芬兰人,德国人,英国人,荷兰人。瑞典人, 瑞士人,德意志族人。在战争阶段,还有很多来自比利时,克罗地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的德意志族志愿者加入该师。该师于1943年夏天建立,43年9月在克罗地亚北部和游击队作战。43年11月转到苏联北部的东线战场.44年夏天,在波罗地海地区和苏军激战;45年1月从库兰战役中脱身的11SS的掷弹兵们撤向了波美拉尼亚(Pomerania),45年2月至3月在但泽(Danzig)及斯塔加德( Stargard)一带和奥德河以北的斯特丁(Stettin)作战,45年4月至5月在柏林东部布防,5月后全师基本覆灭,少数幸存者在Charlottenburg投降


来自丹麦的志愿者在东线战场上
第一批荷兰(Dutch)志愿者们是服役在1941年建立的“尼德兰志愿军团”(Freiwilligen Legion Niederland);43年解散,并随后建立“尼德兰志愿兵旅(SS-Freiwilligen Brigade Nederland),他们的领章是著名的“狼之钩”,臂章是彩色的荷兰国旗标志,并在后期给予装甲掷弹兵师的地位。

  来自佛兰德斯(Flanders)[佛兰德斯(中世纪欧洲一伯爵领地, 包括现比利时的东佛兰德省和西佛兰德省以及法国北部部分地区]志愿者们初期服役在佛兰德伦志愿军团(Freiwilligen Legion Flandern),领章标志为Trifos,3个钩的Swastika;该部队43年解散,一些成员加入帝国师属下的“兰格马克”(Langemarck)步兵团,后来与芬兰的一个团合并成旅级单位,后期扩大成党卫军第27“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弗来明第一)[27.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gemarck(flämische Nr. 1)]
该师始终没有召集到师建制所需的人数,仅仅是界于团和旅之间,期间补充过一些来自各个部队的成员,比如纳粹德国空军NSKK等成员,44年12月组成战斗群参加了阿登反击战,最后向英军投降时,人数不到200!

  大多数加入党卫军的西欧志愿者是属于本国的右翼组织,本着共同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而来,而不是对希特勒本人的效忠。超过125000的西欧志愿者们战斗在党卫军的名义下,到了战争的后期,他们的战斗意志甚至比德国人更加狂热,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如果德国人战败,他们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中,其中很大一部分居民以德语为第一语言,波兰(Poland),匈牙利(Hungary),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n)[特兰西瓦尼亚历史上罗马尼亚西部的一个地区,以特兰西瓦尼亚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巴阡山脉为边界。 公元107年以后,它是古罗马达西亚省的一部分,后来被日耳曼民族所占领,1003年被匈牙利控制。在后来的几百年里,特兰西瓦尼亚曾被各种政权所控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最终成为现代罗马尼亚的一部分],罗马尼亚(Romania)和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的苏台德(Sudeten)地区有近500万说德语的德裔,在南斯拉夫(Yugoslavia)也有近一百万人。由此,以罗马尼亚(Romania),匈牙利(Hungary),南斯拉夫(Yugoslavia)构成的德裔志愿人员组成了党卫军第7“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7.SS-Freiwilligen-Gebirgs-Division “Prinz Eugen”)。

  该师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一个著名的军事人物——弗朗库斯·欧根(Francois Eugene);萨伏伊的亲王(Prince of Savoy)[萨伏伊历史上的地区名,是法国东南、瑞士西部和意大利西北部以前的一个公国。此地在为裘力斯·凯撒征服以后几次易手,并在15世纪早期成为公国,1720年萨伏伊大公取得撒丁尼亚尼亚国王的头衔,1861年萨伏伊征服者伊曼纽尔二世登上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皇座,同时原萨伏伊的大部地区割让给了法国],欧根在17世纪末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解除土耳其人对维也纳包围的战役。后来又参加了驱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Ottoman) 对匈牙利统治的战斗。欧根在这些战役中显示了出他那惊人的勇气和卓越的指挥才能,这使得他很快就获命指挥一支自己的部队,并在对土耳其人的战斗中赢得了三次辉煌的胜利,挽救了奥地利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欧根和英国的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Marlborough公爵)指挥联合军在一系列的战斗中打败了法国军队,并于1718年攻下贝尔格莱德(Belgrade)。

  第7党卫军“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于1942年3月1日建立,是希姆莱第一次招收非德国国籍的德意志族人和日尔曼裔(ethic German or Volksdeutsche),大部分志愿者来自巴尔干地区(Balkan),特别以来自巴纳特(Banat)[该地区位于塞尔维亚(Serbia)和克罗地亚(Croatia)的东部]和锡本布尔根(Siebenbürgen)[罗马尼亚(Romania)西部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n)地区,Siebenbürgen在德语里的意思是“七座城堡”,该地区有不少匈牙利族,历史上一直是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争夺的地区,在二战前夕,两国空军还曾为此交手。

  这2个地区的说德语的居民组成了该师的中坚力量;该师的大部分军官是由奥地利(Austrians)和罗马尼亚(Romania)人组成,师长党卫队副指挥(上将)亚瑟.菲利普(Artur Phleps)就是罗马尼亚人。


该师42年夏天,该师在塞尔维亚(Serbia)训练,到了同年秋天的时候,人数达到21000人,但是装备却很差,大多是法国的老式坦克和缴获苏联的装甲车;42年10月该师的首次出动,在塞尔维亚(Serbia)和门的内格罗(Montenegro)[旧译黑山,南斯拉夫西南部一地区,位于亚得里亚海沿岸。古代巴尔干国,它长期抵抗土耳其,并于1910至1918年间成为独立王国。后来加入了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新组成的王国,这一王国在1929年后成为南斯拉夫]边界地区围剿游击队,1943年3月,参加了德军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旨在彻底摧毁铁托(Tito)游击队的行动,代号“白色行动”(Operation White),直指游击队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比哈奇(Bihac),虽然此次行动给南斯拉夫游击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游击队核心人物铁托(Tito)却未能捕获。同年4月,参与了“黑色行动”(Operation Black)在门的内格罗(Montenegro)西部地区和游击队作战。2个月后,该师部分人员转到萨拉热窝(Sarajevo)以及随后的莫斯塔尔(Mostar)继续作战。1943年9月,全师受命开赴达尔马提亚(Dalmatian Coast)海岸,任务是解除意大利军队的武装,并重新占领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海岸附近的布拉奇(Brac), 赫瓦尔(Hvar )和科尔丘拉Korcula等岛屿以及佩列沙茨(Peljesac)半岛,43年12月,第7SS再次参加了围剿铁托游击队的行动;到了44年1月,全师回到达尔马提亚的斯普里特(Split)地区休整并重新装备了一些新武器;44年5月该师参与了与党卫队500伞兵营(SS-Fallschirmjäger Abteilung 500)等部队一起发动的试图活捉在南斯拉夫人民军指挥部所在地——达瓦(Drvar)的游击队领袖铁托(Tito),最终还是失败了。8月,该师首次与苏联红军撞上,并遭受惨重损失。不久,保加利亚(Bulgaria)倒向苏联,在巴尔干的德军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为了保障德军能够迅速撤退,第7SS的士兵们牢牢控制了马塞多利亚的瓦达走廊地带(Vardar Corridor)的桥头堡,掩护了350000在马其顿(Macedonia)[马其顿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一地区,包括今天的希腊、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部分地区。亚历山大帝国灭亡后,罗马人、拜占庭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和土耳其人先后统治过该地区。现今的划分基本上是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后划定的]德军撤退。45年后继续和游击队作战,直到45年5月该师在南斯拉夫的切里(Cilli)和斯洛文尼亚(Slovenia)投降。

  大量的日尔曼的德裔亦不能满足希姆莱扩大党卫军的要求,促使希姆莱把眼光投向了非德意志族人,早期这些非德意志民族的东欧人起先是在德国国防军服务,充当治安和集中营看守等职位,但是希姆莱却有自己的打算:

  1943年2月20日,希姆莱下令组建了以波斯尼亚[南斯拉夫地区]的穆斯林志愿者(Bosnian Muslim)组成的党卫军第13“圣刀”志愿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一)[13.Waffen-Gebirgs-Division der SS Handschar (kroatische Nr. 1) “Handschar”],并为该师把旧奥地利陆军的回教团所拥有的饰品都找了回来,该师成员大多佩带红色的土耳其毡帽(red fez),成员在随军阿訇的指导下,做回教式祈祷,希姆莱甚至找来了耶路撒冷的回教主协助,借以监督这个师;Handschar是指阿拉伯短弯刀,所以有些资料会翻译为“圣刀”师,其的主要任务不过是用来清剿游击队
外籍志愿者在宣读他们的誓词

所有党卫队队员(包括党卫军)都宣读了远远比国防军严厉许多的誓言。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希望用最纯正的德意志青年来组成这只精锐的而且绝对忠诚的组织;但是,这个计划由于对征召新队员的种种限制而始终没有实现,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希姆莱选拔的条件过于苛刻,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德国国防军为了限制党卫军的发展,而对党卫军冻结新兵兵源,但是随着纳粹德国在西线取得的惊人胜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相继被征服;希姆莱开始走上了好运,因为随着德国的胜利,那些海外的德裔青年们开始争先恐后的加入党卫军,纳粹的领袖们虽然视之为德裔,可是纳粹德国在法律上却还没有承认他们是德国人,就凭这一点,希姆莱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征召德裔青年,虽然这些人远远不能构成大部队,可是这毕竟使希姆莱看到了希望,所以希姆莱手下最得力的助手党卫队中央技术管理局补充处处长戈特洛勃.伯格尔(Gottlob Berger)招募“不受国防军制约的德意志族人和日尔曼人。”

  因此,为了未来建立庞大的党卫军帝国而着手开始储备兵源的的希姆莱的建立了日尔曼党卫队(Germanic SS)这个组织,具体来说就是党卫队在西北欧4国建立的本土党卫队,以各国的语言来命名组织名称和宣读誓词,其主要是由比利时的“法兰德斯日尔曼党卫队(荷兰语--Germaansche-SS in Vlaanderen),荷兰的“尼德兰日尔曼党卫队”(荷兰语---Germaansche SS en Nederland),挪威的“挪威日尔曼党卫队”(挪威语---Germanske SS Norge )和丹麦的“Schalburg军”。各个国家的党卫队在制度,服装,编制上完全模仿了纳粹党卫队,而且直接听命于希姆莱本人(在1942年底日尔曼SS成立之初,希姆莱就对部下们说“必须记住,整个欧洲只有一个SS----党卫队全国领袖指挥下的日尔曼SS。”

  这些日尔曼SS平时都是维持自己的固有建制,只是在兵员短缺的时期,才会从内抽调,例如,法兰德斯日尔曼党卫队很多编入了党卫军“西欧团”,“西北团”和党卫军佛莱明军团以及纳粹党的NSKK。比如1944年,法兰德斯日尔曼党卫队共有3500人,其中就有1600人在德国党卫军服役,940人在NSKK,500人在法兰德斯军团(这是一个预备组织,成员都是年龄太大或是身体不符合在一线日尔曼SS服役的党卫队员或法西斯分子),只有460人是常规服役的法兰德斯日尔曼党卫队员,这里面还有100人是试用人员。

  日尔曼SS的性质和普通SS一样,是负责本土统治监管,而Freiwilligen Legion Niederland这类的组织都是属于党卫军的作战部队,但是后者经常从前者抽调人员。所以相对来说,日尔曼SS是一个在表面结构上比较独立的组织。到了大战后期各国的日尔曼SS几乎都被编入了德国党卫军,开赴前线作战

  甚至在40年希姆莱所接纳的志愿者里,竟然有5个美国人。但这是极其少见的例子, 虽然这只是个小小的开端,但却是以后的党卫军涌进了大量的外籍人的开端,党卫军发展的最高峰拥有近百万人,但是外籍志愿者们却占了党卫军兵员的大部分,党卫军显然已经背离了希姆莱的初衷:一个血统纯正的精锐组织。事实上,到了1943年,希姆莱不得不把大量的非“德国人”纳入他的党卫军中,对于斯堪地纳维亚及低地各国的“日尔曼族裔”,希姆莱都能接受他们,至于非北欧地带的志愿者们,只要经过一番“自我辩解”也受到了党卫军的接纳,到后来,连穆斯林志愿者亦被允许加入党卫军了,整个二战期间,约有几十万的外籍志愿者在党卫军的编制里作战,他们构成了德意志的外籍军团。

  从1940年5月后,党卫军就开始着手征召“北欧”(Nordic)和“日尔曼”(Germanic)志愿者加入党卫军,这个努力在1941年6月后大大加强,使得这些志愿者们及时加入了东线战场。最先,纳粹的人种学者们就表示能接受一定级别的志愿者们,佛兰德人(Flemish)-说荷兰语的比利时人被认定为属于雅立安谱系的,因此被允许加入党卫军。不久,瓦隆人(Walloons)——说法语的比利时人再一开始被认为并不合适加入党卫军,但是不久后亦在一番“辩解”后允许加入。


来自比利时的瓦隆人志愿者
1940年9月后党卫军筹划建立新的师团,并命名为“日尔曼尼亚” (Germania)师,因为其基干是从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摩托化师(党卫军帝国师)的日尔曼尼亚团(Germania)完全移植过来的,该师的另外2个团:一个是主要由荷兰(Dutch),佛兰德的(Flemish)志愿者们(他们大多为18到25周岁的青年)组成的维斯特兰(Westland)掷弹兵团和主要由丹麦(Danish)和挪威(Norwegian)的志愿者们组成的“诺德兰”(Nordland)掷弹兵团,1941年2月的时候还有一个由芬兰(Finns)的志愿者组成的成的“诺德斯特”营(The Finnische Freiwilligen-batallion der Waffen-ss Nordost),大约1000人,加入其中,瑞士和瑞典亦贡献了一定的志愿者。


1941年夏天,报名参加尼德兰志愿军团的荷兰人。


42年的时候,来自挪威的志愿者,挪威志愿者的制服有还几种样式,图中是早期的其中一种。


即将参加在苏联北部作战的挪威志愿者



早期的来自荷兰的志愿者--尼德兰志愿军团,注意他的臂章。
到了1940年12月,这些志愿兵们已经在德国军官的监督下,开始进入新师团的预备训练,为了这个师团,12月20号,希姆莱选用了“维金”(Wiking)[viking是指从8世纪到10世纪劫掠欧洲北部和西部海岸的航海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大多数是海盗,但是维京人同时也以出色的手艺人,海员,探险家和商人而著称]这个传奇性的名称,师长就是日尔曼尼亚团的长官菲利克斯.施坦因纳(Felix Steiner);该师编制序列在党卫军的占第5,可见从第5个党卫军师开始,就有大量的外籍志愿者们加入了党卫军。
 第5SS维金师在党卫军各师中战斗力相当可观,加上他外籍部队占到了相当大比例,跟是突出了其的与众不同,该师几乎一直在东线作战,参加了许多血战,表现相当优秀。期间编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部队被抽调,也有新的外籍部队补充进来,其升级为装甲师后战斗力更是凶悍,不负该师师名,最后,他们的指挥官准将(党卫队区队长)卡尔·乌尔里希(Karl Ullrich)让自己的手下第5党卫军“维京”装甲师(SS-Panzer-Division "Wiking")的人员自己选择继续留下或者返回家乡。1945年5月13日,全师向美军投降。

  建立“维金”(Wiking)师不久,1941年春,几支由普通党卫队成员组成的骷髅旗队被调往挪威驻防,其中第6、第7骷髅旗队和其它一些单位组成了党卫队“北方”(摩托化)战斗群。


第6SS北方师的外籍志愿者士兵
  1941年夏末,第9骷髅旗队也加入到“北方”战斗群(Kampfgruppe “Nord”)。“北方”战斗群组建后不久即参加了帮助芬兰收复被占领土和进攻苏联卡累利阿地区,代号“银狐行动”;随后由于经验不足,在萨拉(Salla)地区和苏俄军队作战中,受到较大损失后溃退。在奥地利和巴尔干地区训练后,42年8月回到芬兰,期间大量的挪威(Norwegen-来自挪威的专业的滑雪专家),瑞典(Sweden)和丹麦(Denmark)志愿者加入,使得该师战斗力大为提高,并正式命名为党卫军第6“北地”山地师(6.SS-Gebirgs-Division “Nord”)。
 此后一直到1944年在北极寒区与苏军连续作战。44年9月后,撤退到挪威,然后丹麦,由于缺编改成战斗群,其中一些44年12月参加了阿登反击战,45年1月在萨尔河(Saar 位于西欧)附近,随后“北方”山地师第12山地步兵团组成的施雷贝尔战斗群(SS-Kampfgruppe Schreiber )参加了德军在西线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代号为“北风行动”。随后向德国腹地撤退,一直到鲁尔(Ruhr),45年5月在巴伐利亚(Bavaria)[位于德国南部,昔时为一独立王国]向美军投降。

  1940年,第一批丹麦志愿者组织以“丹麦自由军团”(Freikorps Danmark)名义建立,经过几年的激战于43年解散,并以幸存人员为核心建立了SS第24装甲掷弹兵团-丹玛尔克(SS-Panzergrenadier Regiment-24 Danmark),后编入党卫军第11“诺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11SS“诺德兰”师也可算是个小的联合国部队了,包括了大量的外籍志愿者,有丹麦人,挪威人,爱沙尼亚人, 芬兰人,德国人,英国人,荷兰人。瑞典人, 瑞士人,德意志族人。在战争阶段,还有很多来自比利时,克罗地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的德意志族志愿者加入该师。该师于1943年夏天建立,43年9月在克罗地亚北部和游击队作战。43年11月转到苏联北部的东线战场.44年夏天,在波罗地海地区和苏军激战;45年1月从库兰战役中脱身的11SS的掷弹兵们撤向了波美拉尼亚(Pomerania),45年2月至3月在但泽(Danzig)及斯塔加德( Stargard)一带和奥德河以北的斯特丁(Stettin)作战,45年4月至5月在柏林东部布防,5月后全师基本覆灭,少数幸存者在Charlottenburg投降


来自丹麦的志愿者在东线战场上
第一批荷兰(Dutch)志愿者们是服役在1941年建立的“尼德兰志愿军团”(Freiwilligen Legion Niederland);43年解散,并随后建立“尼德兰志愿兵旅(SS-Freiwilligen Brigade Nederland),他们的领章是著名的“狼之钩”,臂章是彩色的荷兰国旗标志,并在后期给予装甲掷弹兵师的地位。

  来自佛兰德斯(Flanders)[佛兰德斯(中世纪欧洲一伯爵领地, 包括现比利时的东佛兰德省和西佛兰德省以及法国北部部分地区]志愿者们初期服役在佛兰德伦志愿军团(Freiwilligen Legion Flandern),领章标志为Trifos,3个钩的Swastika;该部队43年解散,一些成员加入帝国师属下的“兰格马克”(Langemarck)步兵团,后来与芬兰的一个团合并成旅级单位,后期扩大成党卫军第27“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弗来明第一)[27.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gemarck(flämische Nr. 1)]
该师始终没有召集到师建制所需的人数,仅仅是界于团和旅之间,期间补充过一些来自各个部队的成员,比如纳粹德国空军NSKK等成员,44年12月组成战斗群参加了阿登反击战,最后向英军投降时,人数不到200!

  大多数加入党卫军的西欧志愿者是属于本国的右翼组织,本着共同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而来,而不是对希特勒本人的效忠。超过125000的西欧志愿者们战斗在党卫军的名义下,到了战争的后期,他们的战斗意志甚至比德国人更加狂热,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如果德国人战败,他们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中,其中很大一部分居民以德语为第一语言,波兰(Poland),匈牙利(Hungary),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n)[特兰西瓦尼亚历史上罗马尼亚西部的一个地区,以特兰西瓦尼亚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巴阡山脉为边界。 公元107年以后,它是古罗马达西亚省的一部分,后来被日耳曼民族所占领,1003年被匈牙利控制。在后来的几百年里,特兰西瓦尼亚曾被各种政权所控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最终成为现代罗马尼亚的一部分],罗马尼亚(Romania)和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的苏台德(Sudeten)地区有近500万说德语的德裔,在南斯拉夫(Yugoslavia)也有近一百万人。由此,以罗马尼亚(Romania),匈牙利(Hungary),南斯拉夫(Yugoslavia)构成的德裔志愿人员组成了党卫军第7“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7.SS-Freiwilligen-Gebirgs-Division “Prinz Eugen”)。

  该师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一个著名的军事人物——弗朗库斯·欧根(Francois Eugene);萨伏伊的亲王(Prince of Savoy)[萨伏伊历史上的地区名,是法国东南、瑞士西部和意大利西北部以前的一个公国。此地在为裘力斯·凯撒征服以后几次易手,并在15世纪早期成为公国,1720年萨伏伊大公取得撒丁尼亚尼亚国王的头衔,1861年萨伏伊征服者伊曼纽尔二世登上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皇座,同时原萨伏伊的大部地区割让给了法国],欧根在17世纪末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解除土耳其人对维也纳包围的战役。后来又参加了驱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Ottoman) 对匈牙利统治的战斗。欧根在这些战役中显示了出他那惊人的勇气和卓越的指挥才能,这使得他很快就获命指挥一支自己的部队,并在对土耳其人的战斗中赢得了三次辉煌的胜利,挽救了奥地利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欧根和英国的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Marlborough公爵)指挥联合军在一系列的战斗中打败了法国军队,并于1718年攻下贝尔格莱德(Belgrade)。

  第7党卫军“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于1942年3月1日建立,是希姆莱第一次招收非德国国籍的德意志族人和日尔曼裔(ethic German or Volksdeutsche),大部分志愿者来自巴尔干地区(Balkan),特别以来自巴纳特(Banat)[该地区位于塞尔维亚(Serbia)和克罗地亚(Croatia)的东部]和锡本布尔根(Siebenbürgen)[罗马尼亚(Romania)西部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n)地区,Siebenbürgen在德语里的意思是“七座城堡”,该地区有不少匈牙利族,历史上一直是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争夺的地区,在二战前夕,两国空军还曾为此交手。

  这2个地区的说德语的居民组成了该师的中坚力量;该师的大部分军官是由奥地利(Austrians)和罗马尼亚(Romania)人组成,师长党卫队副指挥(上将)亚瑟.菲利普(Artur Phleps)就是罗马尼亚人。


该师42年夏天,该师在塞尔维亚(Serbia)训练,到了同年秋天的时候,人数达到21000人,但是装备却很差,大多是法国的老式坦克和缴获苏联的装甲车;42年10月该师的首次出动,在塞尔维亚(Serbia)和门的内格罗(Montenegro)[旧译黑山,南斯拉夫西南部一地区,位于亚得里亚海沿岸。古代巴尔干国,它长期抵抗土耳其,并于1910至1918年间成为独立王国。后来加入了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新组成的王国,这一王国在1929年后成为南斯拉夫]边界地区围剿游击队,1943年3月,参加了德军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旨在彻底摧毁铁托(Tito)游击队的行动,代号“白色行动”(Operation White),直指游击队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比哈奇(Bihac),虽然此次行动给南斯拉夫游击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游击队核心人物铁托(Tito)却未能捕获。同年4月,参与了“黑色行动”(Operation Black)在门的内格罗(Montenegro)西部地区和游击队作战。2个月后,该师部分人员转到萨拉热窝(Sarajevo)以及随后的莫斯塔尔(Mostar)继续作战。1943年9月,全师受命开赴达尔马提亚(Dalmatian Coast)海岸,任务是解除意大利军队的武装,并重新占领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海岸附近的布拉奇(Brac), 赫瓦尔(Hvar )和科尔丘拉Korcula等岛屿以及佩列沙茨(Peljesac)半岛,43年12月,第7SS再次参加了围剿铁托游击队的行动;到了44年1月,全师回到达尔马提亚的斯普里特(Split)地区休整并重新装备了一些新武器;44年5月该师参与了与党卫队500伞兵营(SS-Fallschirmjäger Abteilung 500)等部队一起发动的试图活捉在南斯拉夫人民军指挥部所在地——达瓦(Drvar)的游击队领袖铁托(Tito),最终还是失败了。8月,该师首次与苏联红军撞上,并遭受惨重损失。不久,保加利亚(Bulgaria)倒向苏联,在巴尔干的德军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为了保障德军能够迅速撤退,第7SS的士兵们牢牢控制了马塞多利亚的瓦达走廊地带(Vardar Corridor)的桥头堡,掩护了350000在马其顿(Macedonia)[马其顿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一地区,包括今天的希腊、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部分地区。亚历山大帝国灭亡后,罗马人、拜占庭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和土耳其人先后统治过该地区。现今的划分基本上是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后划定的]德军撤退。45年后继续和游击队作战,直到45年5月该师在南斯拉夫的切里(Cilli)和斯洛文尼亚(Slovenia)投降。

  大量的日尔曼的德裔亦不能满足希姆莱扩大党卫军的要求,促使希姆莱把眼光投向了非德意志族人,早期这些非德意志民族的东欧人起先是在德国国防军服务,充当治安和集中营看守等职位,但是希姆莱却有自己的打算:

  1943年2月20日,希姆莱下令组建了以波斯尼亚[南斯拉夫地区]的穆斯林志愿者(Bosnian Muslim)组成的党卫军第13“圣刀”志愿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一)[13.Waffen-Gebirgs-Division der SS Handschar (kroatische Nr. 1) “Handschar”],并为该师把旧奥地利陆军的回教团所拥有的饰品都找了回来,该师成员大多佩带红色的土耳其毡帽(red fez),成员在随军阿訇的指导下,做回教式祈祷,希姆莱甚至找来了耶路撒冷的回教主协助,借以监督这个师;Handschar是指阿拉伯短弯刀,所以有些资料会翻译为“圣刀”师,其的主要任务不过是用来清剿游击队
该师的一些基础骨干人员来自第7SS“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43年7月-44年2月在法国训练,在期间还发生了一次暴动。44年3月开始参与在克罗地亚的萨菲(Srem)围剿游击队的行动,44年12月该师解散,剩余的德意志族人组成“哈格战斗群”(Battlegroup Hanke)在匈牙利(Hungary),布达佩斯特(Budapest)南部,在巴拉顿湖(Balaton)奥地利的德拉瓦河(Drava)等地作战,直到45年5月向盟军投降。

  另外还以阿尔巴尼亚科索沃(Kosovo)地区穆斯林为基础组成了党卫军第21“斯坎德培”山地师(阿尔巴尼亚第一)[21.Waffen-Gebirgs-Division der SS Skanderburg (albanische Nr. 1)] ,(Skanderbeg:斯坎德培,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
 该师是第2个建立的穆斯林师,44年夏天建立,军官大多来自第7SS“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同时从13SS吸收了一个超编的阿尔巴尼亚团(Albanians),44年9月时仅有6500人,仅仅够称为一个旅而已,44年10月参与了围剿游击队的一些战斗,该部队斗志不强,士兵开小差现象十分严重,不到一个月只剩下86名军官,467名军士(NCO)和899名士兵,其中一半是阿尔巴尼亚人,结果不得不解散该部队,残余人员组成斯坎德培战斗群(Battlegroup Skanderbeg)加入在南斯拉夫的第7SS“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的第14团,1944年12月到45年1月在兹沃尔尼克(Zwornik),别利纳(Bjellina), 布尔奇科 (Brcko)地区战斗,随后少数幸存者和SS训练学校的学员一起组成了党卫军第32“1月30日”志愿掷弹兵师[32. 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30 Januar”]。
在克罗地亚(Croatia)建立的党卫军第23“卡马”志愿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二)[23rd Waffen-Gebirgs-Division der SS “Kama” (kroatische Nr. 2)]是以南斯拉夫的穆斯林为基础建立的第3个党卫军山地师,kama是土耳其语里“短剑,匕首”的意思.可是从未达到师的规模,存在的时间只是短短4个月而已,44年6月-10月,在克罗地亚建立,由德国军官,德意志族人以及波斯尼亚的穆斯林组成,这时离大战结束也就5个月而已了,10月该师还没组建和训练完毕就被解散,该部队的军士(NCO)基本都加入了13SS的“哈格战斗群”(Battlegroup Hanke)。事实上,穆斯林的党卫军师无论从战斗力还是各方面来说,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尽管名义上称为党卫军第24“卡斯特猎手”山地师[24.Waffen-Gebirgs-(Karstjager) Division der SS],可是由意大利(Italy)人和南斯拉夫地区的德裔组成的该部队从未达到过旅级规模,是一只规模很小的部队,仅用来扫荡在奥地利和斯洛伐克以及和意大利交界处的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的游击队。该师的许多成员来自南斯拉夫和蒂罗尔(Tyrol)[蒂罗尔奥地利西部及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东部的一个地区。在古代由凯尔特人居住,在19世纪,蒂罗尔不断地,部分或整体地在奥地利和意大利之间来回转手。现在的划分是从1919年的圣杰曼条约开始的。蒂罗尔阿尔卑斯山区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旅游区]的德意志族人。44年12月才征募到3000人左右,勉强够格号称有一个旅的实力,45年初在阿尔卑斯山朱利安(Julian Alps)附近和英军及游击队发生了一些战斗,45年4月残余人员加入的哈迈尔战斗群(Battlegroup Harmel)进行了掩护德军从巴尔干地区撤退的战斗,随后撤向奥地利;5月幸存人员向英军投降。

  1943年希姆莱把眼光投向了东线的国家,并建立了以乌克兰西部的加里西亚(Galicia)人为主的党卫军第14掷弹兵师“加利西亚第一”(乌克兰第一)[14.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Galizische Nr.1)(ukranische Nr 1)],由于希姆莱分辨不出加里西亚系和非加里西亚系的乌克兰人,干脆把两者都加以招募,44年6月在德国进行训练,44年7月赶到东线,随后在布罗迪-塔尔诺包围圈(Brody-Tarnow)中,一战几乎全军覆没,残余人员回到斯洛伐克(Slovakia)休整,重建。其后,进行了清剿游击队的一些零星战斗,45年5月想办法逃到了西方盟国控制区,并向英军投降,并设法避免了移交给苏俄的厄运。

  其他的志愿者大多来自属爱沙尼亚(Estonia),拉脱维亚(Latvia),立陶宛(Lithuania)和巴尔干地区的人民,而尤其热心的当属这波罗的海的三个国家,尽管他们不能向其他德裔外籍志愿者那样,受到德军的一视同仁,但是他们仍然有与德国站在一起的理由,苏俄残暴的把这三个弱小的国家纳入了红色帝国的版图。

  1943年早期,由拉脱维亚(Latvia)人组成的一些治安性质的组织,组成了拉脱维亚志愿军团(Lettische SS-Freiwilligen Legion );1943年3月达到旅级规模,又以此为基础加上从骷髅旗队调来一些人员于1943年11月共同建立了党卫军第15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一)[15.Waffen-renadier-Division der SS (lettische Nr.1)]。44年初在耐瓦(Nevel)前线作战,44年夏天参加了纳尔瓦(Narva)血战,44年11月全师经库兰(Kurland)向波美拉尼亚(Pomerania)[中北欧波罗地海沿岸地区,现分属波兰和德国]撤退,12月撤退到波兰北部城市托伦(Torun)休整。45年5月部分向苏军投降,一部分向美军投降。




来自党卫军第15掷弹兵师的拉托维亚志愿者
  类似第15SS掷弹兵师,党卫军第19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二)[19. 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 lettische Nr 2)]是44年初第2个拉脱维亚(Latvia)志愿兵师,党卫队骷髅旗队(Totenkopf Standarte)的第2摩托化旅(SS-Brigade mot.2)部分人员建立,1944-45年在.波罗的海岸(Baltic coast)附近和库兰(Kurland)作战,45年5月在米托(Mitau)向苏军投降。
而党卫军第20掷弹兵师(“爱沙尼亚第一”)[2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estnische Nr.1)]是第一个加入党卫军作战序列的东方志愿军团,以在42年8月建立的爱沙尼亚军团为基础(Estnische Legion),后期加入第5SS“维金”(Wiking)装甲师。可是该组织一直没有停止招募过爱沙尼亚(Estonia)人,44年1月正式命名为师,44年4月至8月在纳尔瓦(Narva)作战,后突破库兰(Kurland)包围圈后,其残存部队向东普鲁士撤退,一直战斗到1945年5月在普鲁士(Prussia)向苏军投降。

  波罗地海的三个小国家所编成的这三个师,尽管在大战的后期前途暗淡,好梦成空,仍然抱着最后的决心与德军共生死,与血海深仇的苏俄血战到底,其后,所有的师都遭到了重创,劫后余生者被赶进苏俄的集中营过去了最后的凄惨岁月。

  党卫军第23“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尼德兰第一)[23.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ederland" (Niederlandische Nr. 1)],该师前身是“尼德兰”志愿掷弹兵旅(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Brigade "Nederland"),人数大约有5500人。43年11月在克罗地亚和游击队作战,44年夏天在纳尔瓦(Narva)遭到惨重损失,一个团几乎全毁。
44年9月至45年1月,从爱沙尼亚(Estonia)个拉脱维亚(Latvia)撤退,逃出库兰(Kurland)。45年初在波美拉尼亚(Pomerania),(Stargard)斯德丁(Stettin)地区战斗,45年4月在柏林外围的Furstenwalde战斗中几乎全毁。残余人员向美军投降。

  党卫军第22“玛丽亚·特蕾西亚”志愿骑兵师[22. SS-Freiwilligen-Kavallerie-Division DER SS “Maria Theresa”] 是44年春由2个匈牙利的德意志族人组成的2个团和党卫军第17骑兵团(SS-Kavallerie-Regiment 17)组成,44年10月参与清剿游击队的行动,44年11月至45年2月和党卫军第8SS弗洛里安·盖尔骑兵师一起参加了布达佩斯特的战斗,最后被消灭。[玛丽亚·特蕾西亚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女王(1740-1780年),她在统治期间参加了奥地利王位争夺战争(1740-1748年)和七年战争(1756-1763年)]

  党卫军第25“匈雅提”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一)[25.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Hunyadi”(ungarnischeNr.1),Hunyadi:即匈牙利历史上传奇式的军事首领亚诺什·胡尼奥迪,1456年率军在南多尔费赫尔堡(今贝尔格莱德)打败了土耳其军队,将奥斯曼帝国的继续扩张推后了近一个世纪,被称为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该师是第一个匈牙利人组成的党卫军师,于44年10月-12月间组建,44年12月18日,该师领到了50挺重机枪和2000把步枪及27辆卡车,但是,该师却拥有近22000人。这点装备只怕只能武装一个战斗群出来。45年5月3日在和美军的战斗中遭到惨重损失,但是竟然还摧毁了美军5辆谢尔曼(Sherman)坦克,一部分人员于1945年5月5日在阿特塞(Attersee 在奥地利境内)附近向美军投降,还有一些人脱掉党卫军制服,换上平民装逃跑。

  而党卫军第26“匈牙利人”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二)[26. 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 ungarische Nr 2) “Hungaria”]是第2个匈牙利人组成的师,该师大约也是在44年10月-12月间建立,到45年3月为止,全师大约13000-17000人,但是该师的情况比25SS更加糟糕,连制服都发不全,只有3000人领到了党卫军制服。2600人穿的是匈牙利的法西斯制服,还有近1000人竟然穿的是平民装。尽管名义上,德军发放了反坦克武器和摩托车辆给该师,可是该师还是靠手持武器对抗苏联人。45年3月到4月撤至奥地利,45年4月一部分向英,美盟军投降,一部分5月在阿特塞(Attersee)附近向美军投降,随后大部分人员被移交给苏军。

  党卫军第27“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弗来明第一)[27.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gemarck(flämische Nr. 1)],该师主要由佛兰德斯(Flanders)的志愿者们组成,后一个芬兰人组成的团加入,使其扩大成师,但是始终没有召集到师建制所需的人数,仅仅是界于团和旅之间。43年12月在乌克兰地区作战。44年初在日托米尔(Zhitomir)[苏联乌克兰中西部城市]遭到惨重损失,44年4月在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休整,44年7月在纳尔瓦(Narva)作战中再次遭到惨重损失,44年重新组建,并补充了一些佛兰德人和来自纳粹德国空军和NSKK等组织成员。44年12月部分参加了阿登反击战,后转到东线,对抗苏军,到了45年3月20日穿过奥得河(Oder river)时人数不到200人,4月在奥得河畔进行了最后的抵抗,后在德国的(Mecklenberg)向英军投降。[兰格马克——是位于比利时西部叶普斯(Ypres) 的一个村庄,1917年8月至11月,德国和协约国在这里展开了血战,德军总共大约44000人在这里阵亡,其中有6313名年轻的学生士兵。后来在1932年德国为其修建了一个纪念公墓。]


图左:东线最成功的反坦克炮手之一党卫队突击队员(上等兵)Remy Schrynen,隶属于党卫军第27“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的比利时人,注意他的臂章。
  党卫军第28“瓦隆人”志愿装甲掷弹兵师[8.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Wallonien”]该师成员由讲法语的比利时的瓦隆人(Walloonia)组成,成员大多是右翼组织,民族主义分子,基督徒,反共产主义分子组成。前身是瓦隆人志愿军团(Freiwilligen Legion Wallonische),在第5SS维金师属下作战,1944年10月正式建立,开始在德国西北的汉诺威地区训练,希姆莱还为该师招募一些法国人和在德国做工的比利时人,可能还有一些西班牙人加入到该师。44年12月在莱茵河地区(Rhine)人数大约有3000人,并第一次领到了装甲车辆,1945年初未完成训练即匆匆赶赴战场,1945年2月在斯德丁(Stettin)[波兰西北的一个城市], 波美拉尼亚(Pomerania)地区战斗一战既溃,期间可能由西班牙蓝色师的部分志愿人员加入该师,2月16日在白俄罗斯(Byelorussian)前线参加了反攻。45年4月在奥得河附近战斗,人数只有700左右,1945年5月向盟军投降。


著名的瓦隆人领袖,获得过橡叶骑士勋章和第一枚金质近战条章的Leon Degrelle,希特勒接见他的时候对他说,“如果我有一个儿子,那么我希望他和你一样!”
  党卫军第29掷弹兵师(俄罗斯第一)[29. 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russische Nr 1)]该师成员大部份由俄罗斯叛军组织“卡明斯基”旅(Kaminski Brigade)成员组成,故由此得名。该师1944年底被解散,成员被送往苏联叛将瓦拉索夫(Vlassov) 的部队和党卫军第三十武装掷弹兵师。番号29给予新成立的党卫军意大利人部队。

  而由意大利法西斯党组成的党卫军第29掷弹兵师(意大利第一)[29.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italienische Nr.1)]其中许多成员来自德国的意大利战俘营。


该师的军官和军士的领章
  虽然该部以反游击战为主,但部分部队参加了反击盟军登陆的战斗。1944年3月17日,“复仇”营(第81武装掷弹兵团2营)和第29“登比察”(波兰地名,意大利SS曾在此训练)步枪营(营长沙西二级突击队大队长)被派往安其奥/内图诺滩头反击盟军,他们以连为单位分配到德军部队,德军称“意大利党卫军的协同非常好”。4月,“复仇”营和第29步枪营与盟军在滩头作战,在与第16武装党卫军师一起与美国第3步兵师的战斗中,“复仇”营蒙受了重大伤亡:650人中有340人伤亡。1944年5月3日,希姆莱命令:“由于意大利SS志愿者表现出的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被正式命名为武装党卫军的部队并拥有一切应有的责任和权利。”第29步枪营和第81武装掷弹兵团2营(“复仇”营,营长为一级突击大队长弗雷代里科·德里·奥蒂)被允许佩带正式的黑色SS领章,取代原来的SS/意大利陆军混合的红底领章。而幸存下来接受此“荣誉”的不过210人——其中22人还得到了铁十字勋章,50人得到提升
1944年7月建立的党卫军第30掷弹兵师(俄罗斯第二)[3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russische Nr.2)]可算是一个多国语言部队了,该部队有说俄语,白俄罗斯语,波兰语,乌克兰语,鞑靼语,亚美尼亚语,再加上德国的一些警察部队可见该部队的成分是如何的复杂。该部队还是唯一一只斯拉夫人(Slavic)成分的党卫军组织在法国服役了一段时间,对抗游击队,不少人加入了法国抵抗组织。44年11月回到德国,到了12月的时候,全师大约只有4400人。后成员送往瓦拉索夫(Vlassov)的军队,军官和军士(NCO)加入25SS师以及38SS师。

  党卫军第31志愿掷弹兵师[31.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是第23SS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二)中的德国士兵在23SS的穆斯林被命令补充到13SS后,重新由警察部队,党卫队的营和其他离散人员组成,人数不到一个正常师的一半,最多称做战斗群,44年10月在匈牙利(Hungary)和斯洛伐克(Slovakia)建立,一直是在撤退中和苏军战斗的,44年5月9日,在捷克(Czech)向游击队投降,大多被枪毙,部分幸运逃过劫难的的人员被苏军俘虏。

  1945年2月由法国志愿者组成的的旅级单位开始变成党卫军第33“查里曼大帝”武装掷弹兵师(法兰西第一)[33. 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Charlemagne” (französische Nr. 1)],[Charlemagn--查理曼法兰克国王(768-814年),而且是罗马灭亡后西欧第一个帝国的创始人,他在艾克斯拉沙佩勒的宫廷成为欧洲文化复兴的中心,因加洛林文艺复兴而闻名]
尽管该师从未达到过一个标准党卫军师的一半人员,随后在波兰与苏军发生了一些战斗,44年8月在波希米亚-摩拉维亚(Bohemia-Moravia)地区遭到重创,44年秋天重建后,转到波美拉尼亚(Pomerania ),45年4月25日,部分在奥得河作战的,随后撤退并向英军投降,5月2日,残存的30人在波茨坦(Potsdam)火车站附近向苏军投降,其余的向英军投降,有些人员参加了柏林战役(还有一说在柏林作战的法国部队并非该师的)。而且该师是取代了党卫军第33骑兵师(匈牙利第三)[33. Waffen-Kavallerie-Division der SS (ungarische Nr. 3)]的番号,而这个骑兵师从来就没存在过,除了在纸上。
  党卫军第34“尼德兰国民军”志愿掷弹兵师[34. 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dstorm Nederland”]一样,都是由荷兰的志愿者组成,后期给予师的称号。42年春天由荷兰本土的志愿者组成的治安组织,由德国警察部分领导,44年9月后加入党卫军,后在安恒(Arnhem)及荷兰其他地方对抗游击队,45年2月转至格尔德兰(Gelderland)[荷兰东部之一省],45年50月9日才向英军第49步兵师投降,是荷兰境内最后一支投降的德军部队。可是无论人数还是实力都是从未达到过师的规模。

  党卫军第37“吕佐”志愿骑兵师[37.SS-Freiwilligen-Kavallerie-Division “Lützow”]是由第8SS骑兵师和第22SS骑兵师的残余人员组成,1945年2月到3月间建立,45年3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战斗,师人数从未超过一个团的兵力,最后在奥地利向美军投降。

  党卫军第38“尼伯龙根”装甲掷弹兵师[38.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ibelungen”]是最后一个称做师的党卫军组织,1945年3月27日建立,人员大多来自党卫军军官学校巴登.图尔滋(Bad Tolz)以及第30SS,第6SS和第12SS的一些成员,其中有一个是希姆莱的近卫营;在奥地利,多瑙河地区以及上巴伐里亚与美军有零星的交战,1945年5月8日向美军投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几只特殊的党卫军外籍部队,分别印度阿三组成的党卫军部队(Indische Freiwilligen legion der Waffen-ss)和大不列颠自由军团(British Freikorps),以及哥萨克部队(Cossack).

  印度部队的成员大多是从西部沙漠俘虏的印度士兵,该部队44年并入党卫军组织,由印度的民族主义分子Subhas Chandra Bose领导,他本人希望德国打到高加索,逼近印度,使得他们可以脱离英国人的统治。可是希特勒本人从来没对该部队抱过任何幻想,其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

  哥萨克部队(Cossack)[哥萨克人北欧部分的俄罗斯和亚洲交界处的一种人,以其骑兵,尤其是沙皇时代的骑兵著称]1943年建立,由冯.潘维茨(Von Panniwitz)中将指挥,1944年夏天由2个旅升级为第1、第2哥萨克骑兵师。1944年12月由这2个师建立了第15哥萨克骑兵军(XV Cossack Cavalry Corps),一些德国军官加入其中,但是该组织虽名义上属于党卫军,可是从来没配属给过党卫军。 该军配属到南斯拉夫的德军E集团军群扫荡游击队,一部分参加诺曼底战役,结果全军覆没。1945年5月向英军投降后被移交给苏联,军长和所有军官被枪决,士兵送进集中营。


手拿MG42重机枪的哥萨克志愿者
大不列颠自由军团(Britisches Freikorps)大约在1943年1月时,德军筹划建立大不列颠自由军团,最先的时候建立的组织叫圣·乔治军团(St. Georgs-Legion)随后德国人开始在众多英军战俘中寻找人员来建立该组织,可是仅有极小部分人愿意加入,43年10月正式命名为大不列颠自由军团(Britische Freikorps),大约有30人,里面还包括3个加拿大人,3个南非人,3个澳大利亚人和一个新西兰人,45年1月送到德累斯顿(Dresden)[德国Saxony邦首府]作为突击工兵组织进行训练,在随后的盟军空袭中有2人阵亡,1945年2月回到柏林,3月大约有20人加入了第3(日尔曼)SS装甲军属下的11SS诺德兰师在东线“作战”,45年3月大不列颠自由军团剩下的8人 参加了使用STG44突击步枪和反坦克武器及相关战术的训练,不过此时人数下降到了只有7人,投降后全部移交给英国并进行了审判。


留存的极少数党卫军中的英国志愿者照片,注意他们的臂章。

附表


外籍军团大致人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4 16:19:35编辑过]
支持你!!!!!!!!!!
<P>不错的帖子,反响好就加精</P>
<P>很多德痴应该也很想加入吧,可惜啊。。。</P>
自已顶
<P>顶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