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控制走向“顶点”——再论高控制战争[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0:07:32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薛翔  

编者按:《谋求高控制》一文4月22日在本栏目刊发后,许多读者致电本报,表现了对高控制战争这一概念的关注,并对有关与传统战争和局部战争的界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此,我们特请原文作者结合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就高控制战争的特征进行论述。

  高控制战争登上历史舞台,战争样式正发生革命性变化。这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技术环境下,战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一种极为特殊的战争现象。与高技术局部战争相比,高控制战争同样以高技术手段为战争力量基础,优势的高技术力量是实施高控制战争的必要条件。其区别主要在于:“战争的目的和标准”在控制活动上走向“顶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政权是战争的直接目的以攻城略地控制政权,是高控制战争不同于传统局部战争目的的重要特点。过去我们通常认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目的是有限的,一般不以占领敌国全部领土和推翻政权为目的,而高控制战争则不然。伊拉克战争,是美国继阿富汗反恐怖战争后,又一次以控制政权并占领敌国领土为直接目的的战争。 
     这场战争再次深刻地反映了“9·11”事件后美军战争观的重大改变:美国对外动武不再局限于有限打击,而是超出了“以节制性军事行动达到一定政治经济目的”的局部战争范畴,转向彻底推翻反美国家的政权,战争目标达到了一个极限,这是高控制战争出笼的需求牵引。 
 
       控制信息是战争的首要环节高控制战争更加强调解决战争中“看得见、听得见”和使敌人“看不见、听不见”的问题。换句话说,控制信息,是全方位控制战争的前提,这是高控制战争的基本思想。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军在筹划2010年作战的陆、海、空军“构想”时,就将控制信息作为“三军构想”的首要问题。比如,美军《2010年的陆军构想》明确指出:控制信息是未来作战的关键,信息优势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作为一种战略力量,要对各种强度的冲突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以压倒性优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必须首先夺取和保持信息优势。美军的数字化部队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附加和嵌入信息系统,使部队的武器装备更加灵巧,并具有一定的智能,通过信息的控制达成对火力和机动力的整合,实行对作战能力的网络化、自动化和实时化管理控制。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既强调聚合信息优势以发挥整体作战效能,更强调赢得单向透明监控战场的信息优势和“斩断”伊军“信息链”,以绝对控制信息战场。  
        控制“心力”是战争的重要轴心将心理战作为贯穿战争始终的轴心,把控制敌军的心理力量提升到高于歼敌军力的位置,这是高控制战争不同于传统战争的重要方面。说起这一作战思想的产生,最早可以从美国1986年和1987年出版的两本军事专著书中找到它的萌芽。一本是《震慑:达成快速主导》,另一本是《震慑:真正意义的军事革命》。这两本书的作者是美国防大学的两名军事专家,即尤尔曼和韦德。这两本书提出了“以震慑行动控制敌心理,达成主宰战争”的新战争理论,倡导“不局限于决定性力量摧毁和消耗敌军事力量、而是致力于控制对手的判断和意志”的新战争观,强调以战略性心理战,通过恫吓、威胁、诱导,强迫对手接受美国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标。  

          控制战局是战争的基本指导“要以压倒性优势控制战局”,这是美国专家在《震慑:一场真正意义的革命》中所强调的。与过去战争相比,高控制战争对战局的控制要求更高,其控制的标准达到了某种极限,甚至具有一定的绝对性。要求绝对握有空间控制权,更加强调速战速决并始终把握战争主动。应该说,美发动伊拉克战争顾虑的问题很多,比如:要面对全球蔓延的反战浪潮;要顾忌美军人员伤亡;要考虑免遭伊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打击;要避免平民误伤过多激化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绪;要保住伊拉克油井,以免失去战争的“赢利”;要防范可能遭到的恐怖袭击;要阻制以色列在遭受伊打击的情况下卷入战争,等等。这些,决定了美军把绝对控制战局作为筹划战争的重要目标,力求始终驾驭战争的走向。  

       控制效能是战争的核心目标战前很多人都认为,美军的一系列高威力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一使用,伊军立即会很快败亡。但为什么美军在战争中并没有使用那些高威力杀伤性武器?甚至9吨重的“炸弹之母”运抵战区后,也只是发挥了威慑的效能而没有投入使用呢?这要从分析美军谋求高控制战争的目标说起。解读美策划的伊拉克战争,我们可以发现,高控制战争所追求的,不仅仅只是军事效益,更加重视政治、经济、外交的综合效益。值得关注的是,从高控制战争的目标看,政治和经济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重于军事效益,这使控制效能成为高控制战争的核心目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薛翔  

编者按:《谋求高控制》一文4月22日在本栏目刊发后,许多读者致电本报,表现了对高控制战争这一概念的关注,并对有关与传统战争和局部战争的界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此,我们特请原文作者结合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就高控制战争的特征进行论述。

  高控制战争登上历史舞台,战争样式正发生革命性变化。这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技术环境下,战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一种极为特殊的战争现象。与高技术局部战争相比,高控制战争同样以高技术手段为战争力量基础,优势的高技术力量是实施高控制战争的必要条件。其区别主要在于:“战争的目的和标准”在控制活动上走向“顶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政权是战争的直接目的以攻城略地控制政权,是高控制战争不同于传统局部战争目的的重要特点。过去我们通常认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目的是有限的,一般不以占领敌国全部领土和推翻政权为目的,而高控制战争则不然。伊拉克战争,是美国继阿富汗反恐怖战争后,又一次以控制政权并占领敌国领土为直接目的的战争。 
     这场战争再次深刻地反映了“9·11”事件后美军战争观的重大改变:美国对外动武不再局限于有限打击,而是超出了“以节制性军事行动达到一定政治经济目的”的局部战争范畴,转向彻底推翻反美国家的政权,战争目标达到了一个极限,这是高控制战争出笼的需求牵引。 
 
       控制信息是战争的首要环节高控制战争更加强调解决战争中“看得见、听得见”和使敌人“看不见、听不见”的问题。换句话说,控制信息,是全方位控制战争的前提,这是高控制战争的基本思想。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军在筹划2010年作战的陆、海、空军“构想”时,就将控制信息作为“三军构想”的首要问题。比如,美军《2010年的陆军构想》明确指出:控制信息是未来作战的关键,信息优势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作为一种战略力量,要对各种强度的冲突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以压倒性优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必须首先夺取和保持信息优势。美军的数字化部队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附加和嵌入信息系统,使部队的武器装备更加灵巧,并具有一定的智能,通过信息的控制达成对火力和机动力的整合,实行对作战能力的网络化、自动化和实时化管理控制。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既强调聚合信息优势以发挥整体作战效能,更强调赢得单向透明监控战场的信息优势和“斩断”伊军“信息链”,以绝对控制信息战场。  
        控制“心力”是战争的重要轴心将心理战作为贯穿战争始终的轴心,把控制敌军的心理力量提升到高于歼敌军力的位置,这是高控制战争不同于传统战争的重要方面。说起这一作战思想的产生,最早可以从美国1986年和1987年出版的两本军事专著书中找到它的萌芽。一本是《震慑:达成快速主导》,另一本是《震慑:真正意义的军事革命》。这两本书的作者是美国防大学的两名军事专家,即尤尔曼和韦德。这两本书提出了“以震慑行动控制敌心理,达成主宰战争”的新战争理论,倡导“不局限于决定性力量摧毁和消耗敌军事力量、而是致力于控制对手的判断和意志”的新战争观,强调以战略性心理战,通过恫吓、威胁、诱导,强迫对手接受美国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标。  

          控制战局是战争的基本指导“要以压倒性优势控制战局”,这是美国专家在《震慑:一场真正意义的革命》中所强调的。与过去战争相比,高控制战争对战局的控制要求更高,其控制的标准达到了某种极限,甚至具有一定的绝对性。要求绝对握有空间控制权,更加强调速战速决并始终把握战争主动。应该说,美发动伊拉克战争顾虑的问题很多,比如:要面对全球蔓延的反战浪潮;要顾忌美军人员伤亡;要考虑免遭伊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打击;要避免平民误伤过多激化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绪;要保住伊拉克油井,以免失去战争的“赢利”;要防范可能遭到的恐怖袭击;要阻制以色列在遭受伊打击的情况下卷入战争,等等。这些,决定了美军把绝对控制战局作为筹划战争的重要目标,力求始终驾驭战争的走向。  

       控制效能是战争的核心目标战前很多人都认为,美军的一系列高威力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一使用,伊军立即会很快败亡。但为什么美军在战争中并没有使用那些高威力杀伤性武器?甚至9吨重的“炸弹之母”运抵战区后,也只是发挥了威慑的效能而没有投入使用呢?这要从分析美军谋求高控制战争的目标说起。解读美策划的伊拉克战争,我们可以发现,高控制战争所追求的,不仅仅只是军事效益,更加重视政治、经济、外交的综合效益。值得关注的是,从高控制战争的目标看,政治和经济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重于军事效益,这使控制效能成为高控制战争的核心目标。
不新鲜!

战争就是政治的延续
从来就没有不为政治经济目标而发动的战争!
没听说过为了战争而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