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建议设立国产电视剧产前评估和市场研究机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9:34:13
凤凰网财经 > 财经资讯 > 2012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 正文 2012年03月08日 00:03
来源:中国日报网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 ... 20308/5716758.shtml
中国电视剧行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作品产量、质量与行业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飞跃,可以说是整个电视媒介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从投资出品、拍摄制作到播出和广告经营等环节,得到全面提升。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由于市场成熟度、管理体制、播出平台等多方制约因素,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盲目立项,仓促上马,半数以上立项项目不能完成,胎死腹中。2011年,电视剧司同意备案公示的国产电视剧有1040部,33877集,而拿到发行许可的只有469部14942集,说明一半以上的备案电视剧没有完成制作就因资金、市场等问题停顿下来,或者因为制作质量太差而没有获得发行许可,这种浪费触目惊心。究其原因就是投资、制作方电视剧市场研究和产前论证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盲目立项,盲目投资。

第二:市场供需失衡,产量过大,播出平台有限。即便制作完成,又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又有半数以上不能播出,导致严重亏损。2011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但全国电视台每年电视剧的播出量为6000集到8000集,也就意味着有50%以上的电视剧没有上到播出平台,而在这些没有播出的电视剧中,90%以上几乎丧失收回成本的希望。以目前的市场价格来估算,一部30的电视剧基本投资也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是一个小公司打拼几年可能也无法实现的利润额,换句话说,一部戏的投资失败可以直接导致一家公司破产。

高产量、大投资却换来低产值。一方面造成严重的资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打击投资者信心,阻碍行业可持续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电视剧产业每年投资额可达人民币50亿元,但是创造出的产值却不到20亿,意味着行业性亏损达30亿,影视产业成为高风险投资领域。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批不懂电视剧专业的风险投资介入,不懂如何判断和把握一部电视剧的质量。这种浪费如果长期发生,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是知名的炸弹,极易炸断脆弱的产业链。

第三:质量良莠不齐,追风复制严重,创新能力较弱。一方面造成购片方千金难买到好剧,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对国产剧失去信心,或者题材走偏,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近几年,国产剧跟风现象屡见不鲜,清宫剧、穿越剧、家庭情感剧、谍战剧扎堆而至,而后各种禁播指令接踵而来。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视剧制作单位创新动力不足,缺乏一种相对明确的市场引导,只是看着哪类剧火就拍哪些,结果造成扎堆。对于一个成熟的行业市场来说,这种现象是不该出现的,也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的电视剧市场应该走向一个更为规范的阶段。

除市场发展需求之外,电视加互联网的双重传播方式让电视剧的受众群体空前庞大,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所承担的文化引导职能也越来越重。因此,仅仅依靠目前广电总局根据剧本的简介而发放制作许可证的方式,是无法也不可能保证一部电视剧成功运作的。还应该由政府出面规范电视剧市场,服务和引导电视制作产业,使之健康有序发展。

为此建议如下:国家广电总局安排电视局司、中国电视艺委会或中国文联安排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政府或行业组织等专门机构,成立具有行业权威性的“国产电视剧产前评估和市场研究机构”。

第一,该评估机构成员应有五个方面代表组成:政府电视剧管理部门官员、从事电视剧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事投资制作发行的制片人、导演(发行人)等、电视台和网络等购片方人员、各层面电视观众。从制作产出到大众接受,从投拍之前的评估到播出之后的归纳分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整体评估。

第二,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方面入手,参考吸收国外剧本评估体系成熟经验,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现状,相对完善的科学评估体系。

第三,接受投资制作方自愿有偿的委托(笔者调查发现,这类市场需求很大,而完全不必勉强),对已获拍摄许可证的电视剧本和基本选定的导演、摄像、主要演员、和服化道美等制作班底等,进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整体综合评估,从而给出专业、权威、完整、有效的评估报告,供投资制作方参考。

因此,建立一个全面、权威的电视剧评估交易平台是电视剧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动作。

综上,一个权威的电视剧评估机构将引领中国电视剧市场先锋,化解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数量增长,推动市场份额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激增,使得中国电视剧进入一个全新的良性循环阶段。
凤凰网财经 > 财经资讯 > 2012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 正文 2012年03月08日 00:03
来源:中国日报网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 ... 20308/5716758.shtml
中国电视剧行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作品产量、质量与行业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飞跃,可以说是整个电视媒介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从投资出品、拍摄制作到播出和广告经营等环节,得到全面提升。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由于市场成熟度、管理体制、播出平台等多方制约因素,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盲目立项,仓促上马,半数以上立项项目不能完成,胎死腹中。2011年,电视剧司同意备案公示的国产电视剧有1040部,33877集,而拿到发行许可的只有469部14942集,说明一半以上的备案电视剧没有完成制作就因资金、市场等问题停顿下来,或者因为制作质量太差而没有获得发行许可,这种浪费触目惊心。究其原因就是投资、制作方电视剧市场研究和产前论证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盲目立项,盲目投资。

第二:市场供需失衡,产量过大,播出平台有限。即便制作完成,又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又有半数以上不能播出,导致严重亏损。2011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但全国电视台每年电视剧的播出量为6000集到8000集,也就意味着有50%以上的电视剧没有上到播出平台,而在这些没有播出的电视剧中,90%以上几乎丧失收回成本的希望。以目前的市场价格来估算,一部30的电视剧基本投资也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是一个小公司打拼几年可能也无法实现的利润额,换句话说,一部戏的投资失败可以直接导致一家公司破产。

高产量、大投资却换来低产值。一方面造成严重的资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打击投资者信心,阻碍行业可持续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电视剧产业每年投资额可达人民币50亿元,但是创造出的产值却不到20亿,意味着行业性亏损达30亿,影视产业成为高风险投资领域。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批不懂电视剧专业的风险投资介入,不懂如何判断和把握一部电视剧的质量。这种浪费如果长期发生,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是知名的炸弹,极易炸断脆弱的产业链。

第三:质量良莠不齐,追风复制严重,创新能力较弱。一方面造成购片方千金难买到好剧,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对国产剧失去信心,或者题材走偏,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近几年,国产剧跟风现象屡见不鲜,清宫剧、穿越剧、家庭情感剧、谍战剧扎堆而至,而后各种禁播指令接踵而来。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视剧制作单位创新动力不足,缺乏一种相对明确的市场引导,只是看着哪类剧火就拍哪些,结果造成扎堆。对于一个成熟的行业市场来说,这种现象是不该出现的,也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的电视剧市场应该走向一个更为规范的阶段。

除市场发展需求之外,电视加互联网的双重传播方式让电视剧的受众群体空前庞大,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所承担的文化引导职能也越来越重。因此,仅仅依靠目前广电总局根据剧本的简介而发放制作许可证的方式,是无法也不可能保证一部电视剧成功运作的。还应该由政府出面规范电视剧市场,服务和引导电视制作产业,使之健康有序发展。

为此建议如下:国家广电总局安排电视局司、中国电视艺委会或中国文联安排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政府或行业组织等专门机构,成立具有行业权威性的“国产电视剧产前评估和市场研究机构”。

第一,该评估机构成员应有五个方面代表组成:政府电视剧管理部门官员、从事电视剧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事投资制作发行的制片人、导演(发行人)等、电视台和网络等购片方人员、各层面电视观众。从制作产出到大众接受,从投拍之前的评估到播出之后的归纳分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整体评估。

第二,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方面入手,参考吸收国外剧本评估体系成熟经验,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现状,相对完善的科学评估体系。

第三,接受投资制作方自愿有偿的委托(笔者调查发现,这类市场需求很大,而完全不必勉强),对已获拍摄许可证的电视剧本和基本选定的导演、摄像、主要演员、和服化道美等制作班底等,进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整体综合评估,从而给出专业、权威、完整、有效的评估报告,供投资制作方参考。

因此,建立一个全面、权威的电视剧评估交易平台是电视剧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动作。

综上,一个权威的电视剧评估机构将引领中国电视剧市场先锋,化解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数量增长,推动市场份额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激增,使得中国电视剧进入一个全新的良性循环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