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侃我军二代步兵战车的最新改进型 ( 新时期陆军装备印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0:25:01


      就在我军第二代步兵战车批量装备后不久,对其进行改进以继续提升作战能力,就成为了军迷们关注的话题。不久前,网络中透漏出二代改进型步战已通过定型并即将在某部试装的消息,让人们眼前一亮。本博主尝试着在总结各类公开的信息、图片之后能对二代改进型步兵战车有一个粗浅的解析。

刚刚出场等待转运的502改车群


步战的跨越式更替

     上世纪70年代,我军机械化部队快速发展,对步兵战车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国内于1987年定型了第一代步兵战车——86式履带步兵战车(项目代号为WZ501,系测绘仿制苏制БМП-1步战),但仿制的原型研制时间较早,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86步战也暴露出:火炮直射距离近、精度和射速低、弹药基数少;火炮不具备高平两用性能,对低空直升机不能构成直接威胁;火控系统和观瞄装置落后等诸多问题。在90年代某一特殊时期,为应对“台海”军事斗争的需要,加速了研制新一代步兵战车的步伐。

     国内相关部委根据我军新的战术需求,拟定了二代步战的总体设计思路。首先,必须具有强大的火力,能对付软硬各类目标,不但能伴随主战坦克作战,还要有独立遂行战斗任务的能力。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两栖、陆上机动能力,能快速泛水,抢滩登陆和陆地突击,登陆后立即能投入战斗。其次,在保证火力性能与机动性能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水平和防护性能。研制项目代号定为“WZ502工程”(此代号被网友们戏称为“胶水”——源自502快干胶),军方称为“ZBD97式步兵战车。

  经我军方和兵器研制部门充分论证和调研后一致认为:类似俄制БМП-3式步兵战车的炮塔武器系统是“502工程”火力配备的最理想选择。为此,从1996年到2000年,国内先后通过谈判、签署合同,实现了从俄罗斯引进БМП-3全套武器系统及技术资料。(该武器系统各类刊物都有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国内科研机构消化吸收了引进技术, 为实现在502项目中的国产化应用,对该武器系统进行了大量的补充设计及改进措施,包括:参照俄方同类型炮塔的改进方案(此方案在俄БМД-4伞战上已采用)将原炮塔由圆锥体改为10面锥型体;将100炮自动输弹机卧式储弹改为直立式;提高100炮高爆榴弹射程。此外,还自主研制了30自动炮穿甲弹;重新设计了瞄导合一、数字化指挥仪火控系统等。改进后的武器系统性能已全面超越俄制БМП-3步战的原有武器系统。

WZ502(即ZBD04)武器系统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


      WZ502的底盘则是依托国内现有技术条件、自行研制的全新的履带装甲底盘系统。考虑到通用化变型能力以及作战时便于乘员上下车,该底盘采用了动力传动装置前置的布局。由于俄БМП-3步战具有突出的陆上及水上机动能力,新步战则借鉴了其悬挂系统(如小直径双轮缘负重轮、轻质挂胶履带板)和水上喷水推进系统的部分结构设计。

     动力装置则选用了国产可变功率水冷柴油发动机(陆上功率550马力或440千瓦,水上增为600马力)为新一代150发动机系列的6缸机型。传动装置为国产CH综合传动系列的CH400型,属液力机械式。先进的动力传动装置的采用,使WZ502步战达到了与西方先进步兵战车同等的机动能力。WZ502整车融入了车辆数据总线,能完成指挥控制、数据通讯、车内信息综合和共享,具有一定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开创了我军装甲车信息化的先河。WZ502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技术成果,也成功应用于WZ532装甲车族的改进(即89输送车改进型,简称89改)。


二代步战的改进

     WZ502步战以优异的攻防突击能力和两栖作战能力实现了我国步兵战车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了我国履带装甲车的技术水平。2003年通过了总装备部的定型审查,并被定型为“ZBD04式履带式步兵战车” 。虽如此,二代步战的研制由于周期短、时间紧,技术起点高,在结构设计、部件性能等诸多方面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因二代步战总体设计思路是将火力与两栖机动能力放在了首位,在防护性能上则有所削弱。全车装甲正面仅能防护25自动炮远距离射击,侧面仅能防护7.62毫米枪弹及炮弹破片。当然,还包括在炮塔顶部安装的一套激光告警装置,用以探测敌方制导武器激光束的照射,自动释放烟幕进行隐蔽干扰,起到有限的辅助软防护作用。

     对于我军一些内陆地区的作战部队来说,对战斗车辆的水上机动性能要求并不是十分苛刻。因此,继续优化布局结构、取消复杂的水上推进系统并进一步增强装甲防护成为了二代步战后续改进的一个方向。依据此思路,国内某厂进行了对WZ502步兵战车的改进,称为“502改”项目(网友们将其称为“胶水改)。在完成样车研制之后又相继完成了各类测试直到目前定型试装。

      502改底盘与502步战的总体布局一致,但重新设计了钢装甲焊接结构的车体,前部仍为楔形结构,前伸式大防浪板简化缩小。车体两侧装甲板取消倾角改为垂直,车体上缘从首上装甲连接处到后载员舱都是平直面,使车体高度明显减低,以减少受弹面积。驾驶室的舱门改为与潜望式驾驶仪一体的后开矩形,前车灯组安装到前挡泥板上方,采用“内埋式”式(与89改类似)。

     为适应提高防护的要求,一改原有车体前部动力传动舱右侧开三个大面积矩形窗的做法,对动力装置的进排气散热器位置进行了调整。使防护薄弱的散热窗面积减小,并稍向后移,位置布局类似于ZTD-05两栖突击炮。传动室舱盖外表面增加了多根加强筋,以提高强度与抗弹能力。

502正面的大面积散热窗是其防护的“软肋”,在502改上得以改善

     武器系统沿用100低膛压炮+30自动炮+7.62机枪的组合,但火控系统已升级为“豪华版”。首次在我军步兵战车上配置了车长上反稳定式周视观瞄镜,并配有独立热像仪,炮长观瞄采用了与我军新型主战坦克属于同一技术水平的改进型上反稳定式瞄导合一观瞄镜组配热像仪。

     配套有自动跟踪模块的火控系统,具备激光制导、自动跟踪和信息智能化管理等功能,能实现战车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观察与作战。使炮长具备在行进间发射炮弹和炮射导弹的能力,并实现车、炮长“猎-歼”能力。这套火控系统能大大增加步兵战车的战场感知能力,提高火力反应速度与命中精度,更加密切的与新型主战坦克配合作战。

      车体防护有所增强,采用了一种基体钢板+披挂装甲的形式,即在车体正面首下甲板和两侧垂直甲板上,利用螺栓固定了数十块附加装甲板。这种装甲板为陶瓷材料与钢板结合而成的复合装甲板,较普通装甲板抗侵彻能力更强。相应的,整个炮塔装甲壁也成倍增厚。这一系列改进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整车防护能力(初步估计,防护等级已提升到炮塔周向及车体正面100米可防30毫米穿甲燃烧弹,侧面200米可防14.5毫米穿甲燃烧弹,背面和炮塔顶可防7.62穿甲弹及炮弹破片),其装甲防护级别已经是我军所有步兵战斗车辆中前所未有的了。此外,沿用激光告警装置,电控烟幕弹发射器增加到每侧5部,在炮塔两侧还焊接了格栅,也能起到防护破甲弹的作用。

      就防护层面而言,应该承认的是,502改目前依然无法完全抵御RPG火箭筒及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根据现有评估数据表明,装甲车辆要彻底抵御此类武器的攻击,加厚普通装甲会使自身多出10~20吨的总重,而加装爆炸反应装甲不但会增加自重,同时对战车基体装甲的要求也较高,所以较理想的方式则是采用主动防御系统。国内目前已经研发成功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主动防御系统模块,战时可以根据作战强度,安装到502改步战之上,这才是防护的“重头戏”。

      502改的动力装置为原6缸水冷柴油机的改进型,取消发动机的水上工况功能。传动装置选用了升级版的CH400D型全液综合传动装置,使操纵品质更加优良。由于增强防护后整车自重由原来的20吨增加到24~25吨左右,但原有发动机440千瓦的强劲动力,单位功率依然与西方现役步兵战车保持在同一个水平(如瑞典CV9040步兵战车),速度和机动力能与国内新型主战坦克完美匹配。

     行走装置并没有明显变化,最大的改进就是取消了喷水推进系统(由此减少的重量也抵消了一部分提高车体防护带来的重量),改为履带划水,因此在车体后部裙板末端设置了导水格栅,以增强水上方向可控性。为解决炮塔重量大幅增加,整车重心后移仍需保持水上浮力平衡的问题,将车体上部延伸超过车尾部形成了两个矩形浮箱(而非89改那样的附加外组油箱)。因而,整车无需准备,依然能在水面平静无浪的内陆江河缓速浮渡,但已不具备在2、3级海况海面行驶的能力。

     正是因为502改底盘与89改具有大量的技术互通性,以至于从外形上很容易将两者混淆。从已经定型装备的车型来看,502改左右两侧虽同样增加了波浪型侧裙板,但冲压有“/”状加强筋,成为502改与89改的明显外观区别之一。

     502改的信息化指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配置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与惯性装置组合的导航系统,基于我军不断构建完善的战场指挥控制系统,使其具备了与其他军兵种空地一体有效协同的能力,作战效能得到空前提高。



      从设计思路话优孰
     纵观各军事强国步兵战车的设计指导思想,无外乎是从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和防护性能这三者之间的权衡处理上,也就是对这步战这三大性能如何进行排序,不同的排序就代表了不同的设计思想。正因为各国陆军不同的战术技术要求,决定了各自的设计思想研制出了各具特色的步兵战车。

      西方国家认为,步兵战车的主要任务是把步兵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在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进行战斗,其防护性能、生存能力应尽可能的加强,因此均将步战的防护放到了首位,火力性能次之,机动性能则被放到最后。

      美国知名的M2步兵战车系列的主要改进方向,首先就是提高生存力。为使车体具备防护25毫米~30毫米自动炮的能力,在两侧和炮塔部位加装25毫米厚的钢质附加装甲;为进一步达到防护RPG火箭弹的能力,又在车体正面、两侧及炮塔正面安装了爆炸式反应装甲。但从M2A1到M2A3,其火力配置始终是25毫米口径自动炮和“陶”式反坦克导弹,顶多改进火控系统,更新车、炮长热像仪和安装车际信息系统,最大程度发挥原有武器系统的性能。这一系列的改进过程,最终防护能力的提高是靠牺牲机动性换来的,对于M2A3近30吨的自重,发动机功率虽增加到了442千瓦,但单位功率已由16.3千瓦下降到了14.8千瓦,最大公路速度和最大行程均已明显下降。

     德国最新装备的“美洲狮”步兵战车,对防护能力的高要求也令人印象深刻。三种防护级别中,基本级可全向防护14.5毫米机枪,A级可防护30毫米机炮,C级则可防护RPG火箭弹。而再看其武器系统,主要是一门30毫米自动炮。为弥补主炮口径小、威力不足的窘境,不惜代价的为这门自动炮配备“堪称奢华”的火控系统,并为30炮配置编程弹。这通常也是其他西方步战基于20毫米~40毫米口径步战自动炮挖掘其潜力的无奈做法。虽然,“美洲狮”800千瓦的最大功率使其机动性将世界上其他步兵战车远远抛在了后面,但其超级“厚重”的身躯也非一般国家所能接受的。

欧美步兵战车浮渡缺乏自卫能力、易受攻击或必须依靠工程保障部队,这一点与一些国家明显不同


    与上述美、德两国步战思路迥然不同的是,前苏联/俄罗斯兵器专家则认为,在流动性很大的战场环境下,在得不到坦克、炮兵的火力支援时,步兵战车仍应具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能够打击战场上出现的大部分目标。因此,其非常重视步战的火力性能。

    在上世纪70年代各国步兵战车尚使用20毫米自动炮作为主炮时,БМП-1步战就率先使用了超越式口径的73毫米低膛压火炮;当80年代大多数步战为25毫米主炮时,БМП-2步战就已经采用了30毫米自动炮。紧接着,БМП-3步战又令人惊诧的推出了100毫米主炮加30毫米辅炮的强大火力系统。
     同时,由于战术上的需要,他们还很重视步战的机动性能,特别是水上的机动能力。БМП系列均具有良好的水上浮渡性能,其中БМП-3不但水上最大速度是最高的,陆上越野机动能力也是其系列中最强的。

     而苏/俄步兵战车最让人诟病的恰恰就是其防护能力。БМП系列战车的“薄弱”的装甲防护,一般仅有炮塔正面及车体首下能抵御较远距离西方步战小口径自动炮的射击,而车体侧面仅能防护普通7.62枪弹袭击。从苏/俄近半个世纪的历次地区冲突来看,БМП步战在实战中被大口径机枪(甚至步枪穿甲弹)击穿或被单兵火箭筒直接摧毁带来较大人员伤亡的例子比比皆是。面对俄军官兵们的非议,促使之后俄科研机构紧锣密鼓不断推出БМП系步战防护改进方案。

     由我国二代步战重火力、兼机动性、次防护的基本设计思路来看,与俄式БМП-3步战有相近之处,所以采用与之类似的武器系统不足为奇。但国内科研机构也充分认识到БМП步战思路的弊端,502改进型步战的出现,表明了国内步兵战车已经冲出了俄系思路的禁锢,博采众长的在注重火力的同时重视防护,兼顾信息化与机动性,将步战的几大性能均衡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开创了国内步战研发的新局面,这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502改必将毫无争议的居身于世界知名步战之列。

    自从国内二代ZBD04步战开始装备之后,对其100+30炮的武器系统,各界就已经有较大争议,为何在改进型步战上依然沿用呢?本博主认为,与各国绝大多数步战配置的20毫米~40毫米自动炮相比,100+30武器站还是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在这里简要阐释一二。

一、100炮的作用

     前苏联/俄罗斯从阿富汗实战中得到的经验,步兵战车需要配置较大威力的步兵支援型火炮,故БМП-3步战武器系统在设计之初最初的方案就包括采用车载76毫米直瞄加农炮、45毫米自动炮等等,但最后经过论证,这些方案受技术限制都无法满足装车要求。最后,由120毫米迫榴炮内膛技术(即低膛压与刻槽弹带榴弹技术)和轻武器同心后座簧技术基础上研制而来的低后座100毫米线膛炮方案被采纳,其100毫米口径的确立也是在经过大量的数据计算,既保证装车后的发射后座可行性,又能保证弹丸的有效威力。由此,100炮使步兵战车的火力提高到了炮兵火力的水平,是装甲步兵班下车作战最直接的火力支援手段,远比战时呼叫上一级炮兵火炮支援更及时、有效(呼叫上级炮兵火力连美军高度的战场协调指挥能力最快也要几分钟,而100炮在一分钟内即可完成步兵攻击范围内的火炮摧毁或压制)。

二、100与30炮的分工

    从100炮的弹道特点来看,其射击精度在较近距离精度较高,较远距离精度稍差,因此,能满足“近远点面结合” 的火力打击需要,近距离依靠先进的自动跟踪双稳火控系统,能有效打击移动中的具有良好防护的步兵战车,远距离又能行“半直瞄”射击,使用杀伤爆破弹有效摧毁或压制战壕内的敌有生力量。而30毫米自动炮凭借其射速可调的特性,可在战车行进中以低射速精确打击移动中的轻型装甲车、集群有生力量或者以高射速对空射击。所以,100炮与30炮两者分工合作,相得益彰。

三、炮射导弹的威力不足问题

     虽然受口径的限制,100炮的炮射导弹不能有效对付三代主战坦克,但对于步战的定义来说,是搭配主战坦克作战的,其主要功能是尾随主战坦克之后,利用其武器系统摧毁或掩护下车步兵清除对主战坦克构成威胁的敌配备反坦克导弹的步兵战车、便携式反坦克发射阵地等非重型装甲目标,让主战坦克能够集中精力搜索并击毁敌主战坦克、重型自行反坦克武器或坚固的永备工事,因此100毫米炮射导弹只需要能够击毁一般装甲车或带爆炸反应装甲的敌步兵战车即可(如美军的M2A3这类步战)。


苏/俄军十分看重100毫米+30炮的作用,曾开发专为坦克提供支援的坦克底盘100+30炮塔火力支援车











      就在我军第二代步兵战车批量装备后不久,对其进行改进以继续提升作战能力,就成为了军迷们关注的话题。不久前,网络中透漏出二代改进型步战已通过定型并即将在某部试装的消息,让人们眼前一亮。本博主尝试着在总结各类公开的信息、图片之后能对二代改进型步兵战车有一个粗浅的解析。

26_152464_0a0f0c3d0b33066.jpg (120.46 KB, 下载次数: 9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8 16:09 上传


刚刚出场等待转运的502改车群

步战的跨越式更替

     上世纪70年代,我军机械化部队快速发展,对步兵战车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国内于1987年定型了第一代步兵战车——86式履带步兵战车(项目代号为WZ501,系测绘仿制苏制БМП-1步战),但仿制的原型研制时间较早,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86步战也暴露出:火炮直射距离近、精度和射速低、弹药基数少;火炮不具备高平两用性能,对低空直升机不能构成直接威胁;火控系统和观瞄装置落后等诸多问题。在90年代某一特殊时期,为应对“台海”军事斗争的需要,加速了研制新一代步兵战车的步伐。

     国内相关部委根据我军新的战术需求,拟定了二代步战的总体设计思路。首先,必须具有强大的火力,能对付软硬各类目标,不但能伴随主战坦克作战,还要有独立遂行战斗任务的能力。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两栖、陆上机动能力,能快速泛水,抢滩登陆和陆地突击,登陆后立即能投入战斗。其次,在保证火力性能与机动性能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水平和防护性能。研制项目代号定为“WZ502工程”(此代号被网友们戏称为“胶水”——源自502快干胶),军方称为“ZBD97式步兵战车。

  经我军方和兵器研制部门充分论证和调研后一致认为:类似俄制БМП-3式步兵战车的炮塔武器系统是“502工程”火力配备的最理想选择。为此,从1996年到2000年,国内先后通过谈判、签署合同,实现了从俄罗斯引进БМП-3全套武器系统及技术资料。(该武器系统各类刊物都有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国内科研机构消化吸收了引进技术, 为实现在502项目中的国产化应用,对该武器系统进行了大量的补充设计及改进措施,包括:参照俄方同类型炮塔的改进方案(此方案在俄БМД-4伞战上已采用)将原炮塔由圆锥体改为10面锥型体;将100炮自动输弹机卧式储弹改为直立式;提高100炮高爆榴弹射程。此外,还自主研制了30自动炮穿甲弹;重新设计了瞄导合一、数字化指挥仪火控系统等。改进后的武器系统性能已全面超越俄制БМП-3步战的原有武器系统。

2010041609192535672800.jpg (68.98 KB, 下载次数: 8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8 17:14 上传


WZ502(即ZBD04)武器系统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

      WZ502的底盘则是依托国内现有技术条件、自行研制的全新的履带装甲底盘系统。考虑到通用化变型能力以及作战时便于乘员上下车,该底盘采用了动力传动装置前置的布局。由于俄БМП-3步战具有突出的陆上及水上机动能力,新步战则借鉴了其悬挂系统(如小直径双轮缘负重轮、轻质挂胶履带板)和水上喷水推进系统的部分结构设计。

     动力装置则选用了国产可变功率水冷柴油发动机(陆上功率550马力或440千瓦,水上增为600马力)为新一代150发动机系列的6缸机型。传动装置为国产CH综合传动系列的CH400型,属液力机械式。先进的动力传动装置的采用,使WZ502步战达到了与西方先进步兵战车同等的机动能力。WZ502整车融入了车辆数据总线,能完成指挥控制、数据通讯、车内信息综合和共享,具有一定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开创了我军装甲车信息化的先河。WZ502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技术成果,也成功应用于WZ532装甲车族的改进(即89输送车改进型,简称89改)。


二代步战的改进

     WZ502步战以优异的攻防突击能力和两栖作战能力实现了我国步兵战车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了我国履带装甲车的技术水平。2003年通过了总装备部的定型审查,并被定型为“ZBD04式履带式步兵战车” 。虽如此,二代步战的研制由于周期短、时间紧,技术起点高,在结构设计、部件性能等诸多方面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因二代步战总体设计思路是将火力与两栖机动能力放在了首位,在防护性能上则有所削弱。全车装甲正面仅能防护25自动炮远距离射击,侧面仅能防护7.62毫米枪弹及炮弹破片。当然,还包括在炮塔顶部安装的一套激光告警装置,用以探测敌方制导武器激光束的照射,自动释放烟幕进行隐蔽干扰,起到有限的辅助软防护作用。

     对于我军一些内陆地区的作战部队来说,对战斗车辆的水上机动性能要求并不是十分苛刻。因此,继续优化布局结构、取消复杂的水上推进系统并进一步增强装甲防护成为了二代步战后续改进的一个方向。依据此思路,国内某厂进行了对WZ502步兵战车的改进,称为“502改”项目(网友们将其称为“胶水改)。在完成样车研制之后又相继完成了各类测试直到目前定型试装。

      502改底盘与502步战的总体布局一致,但重新设计了钢装甲焊接结构的车体,前部仍为楔形结构,前伸式大防浪板简化缩小。车体两侧装甲板取消倾角改为垂直,车体上缘从首上装甲连接处到后载员舱都是平直面,使车体高度明显减低,以减少受弹面积。驾驶室的舱门改为与潜望式驾驶仪一体的后开矩形,前车灯组安装到前挡泥板上方,采用“内埋式”式(与89改类似)。

     为适应提高防护的要求,一改原有车体前部动力传动舱右侧开三个大面积矩形窗的做法,对动力装置的进排气散热器位置进行了调整。使防护薄弱的散热窗面积减小,并稍向后移,位置布局类似于ZTD-05两栖突击炮。传动室舱盖外表面增加了多根加强筋,以提高强度与抗弹能力。

26_6796_8c620fb3dfa763b.jpg (78.39 KB, 下载次数: 9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8 17:36 上传


502正面的大面积散热窗是其防护的“软肋”,在502改上得以改善
     武器系统沿用100低膛压炮+30自动炮+7.62机枪的组合,但火控系统已升级为“豪华版”。首次在我军步兵战车上配置了车长上反稳定式周视观瞄镜,并配有独立热像仪,炮长观瞄采用了与我军新型主战坦克属于同一技术水平的改进型上反稳定式瞄导合一观瞄镜组配热像仪。

     配套有自动跟踪模块的火控系统,具备激光制导、自动跟踪和信息智能化管理等功能,能实现战车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观察与作战。使炮长具备在行进间发射炮弹和炮射导弹的能力,并实现车、炮长“猎-歼”能力。这套火控系统能大大增加步兵战车的战场感知能力,提高火力反应速度与命中精度,更加密切的与新型主战坦克配合作战。

      车体防护有所增强,采用了一种基体钢板+披挂装甲的形式,即在车体正面首下甲板和两侧垂直甲板上,利用螺栓固定了数十块附加装甲板。这种装甲板为陶瓷材料与钢板结合而成的复合装甲板,较普通装甲板抗侵彻能力更强。相应的,整个炮塔装甲壁也成倍增厚。这一系列改进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整车防护能力(初步估计,防护等级已提升到炮塔周向及车体正面100米可防30毫米穿甲燃烧弹,侧面200米可防14.5毫米穿甲燃烧弹,背面和炮塔顶可防7.62穿甲弹及炮弹破片),其装甲防护级别已经是我军所有步兵战斗车辆中前所未有的了。此外,沿用激光告警装置,电控烟幕弹发射器增加到每侧5部,在炮塔两侧还焊接了格栅,也能起到防护破甲弹的作用。

      就防护层面而言,应该承认的是,502改目前依然无法完全抵御RPG火箭筒及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根据现有评估数据表明,装甲车辆要彻底抵御此类武器的攻击,加厚普通装甲会使自身多出10~20吨的总重,而加装爆炸反应装甲不但会增加自重,同时对战车基体装甲的要求也较高,所以较理想的方式则是采用主动防御系统。国内目前已经研发成功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主动防御系统模块,战时可以根据作战强度,安装到502改步战之上,这才是防护的“重头戏”。

      502改的动力装置为原6缸水冷柴油机的改进型,取消发动机的水上工况功能。传动装置选用了升级版的CH400D型全液综合传动装置,使操纵品质更加优良。由于增强防护后整车自重由原来的20吨增加到24~25吨左右,但原有发动机440千瓦的强劲动力,单位功率依然与西方现役步兵战车保持在同一个水平(如瑞典CV9040步兵战车),速度和机动力能与国内新型主战坦克完美匹配。

     行走装置并没有明显变化,最大的改进就是取消了喷水推进系统(由此减少的重量也抵消了一部分提高车体防护带来的重量),改为履带划水,因此在车体后部裙板末端设置了导水格栅,以增强水上方向可控性。为解决炮塔重量大幅增加,整车重心后移仍需保持水上浮力平衡的问题,将车体上部延伸超过车尾部形成了两个矩形浮箱(而非89改那样的附加外组油箱)。因而,整车无需准备,依然能在水面平静无浪的内陆江河缓速浮渡,但已不具备在2、3级海况海面行驶的能力。

     正是因为502改底盘与89改具有大量的技术互通性,以至于从外形上很容易将两者混淆。从已经定型装备的车型来看,502改左右两侧虽同样增加了波浪型侧裙板,但冲压有“/”状加强筋,成为502改与89改的明显外观区别之一。

     502改的信息化指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配置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与惯性装置组合的导航系统,基于我军不断构建完善的战场指挥控制系统,使其具备了与其他军兵种空地一体有效协同的能力,作战效能得到空前提高。



      从设计思路话优孰
     纵观各军事强国步兵战车的设计指导思想,无外乎是从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和防护性能这三者之间的权衡处理上,也就是对这步战这三大性能如何进行排序,不同的排序就代表了不同的设计思想。正因为各国陆军不同的战术技术要求,决定了各自的设计思想研制出了各具特色的步兵战车。

      西方国家认为,步兵战车的主要任务是把步兵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在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进行战斗,其防护性能、生存能力应尽可能的加强,因此均将步战的防护放到了首位,火力性能次之,机动性能则被放到最后。

      美国知名的M2步兵战车系列的主要改进方向,首先就是提高生存力。为使车体具备防护25毫米~30毫米自动炮的能力,在两侧和炮塔部位加装25毫米厚的钢质附加装甲;为进一步达到防护RPG火箭弹的能力,又在车体正面、两侧及炮塔正面安装了爆炸式反应装甲。但从M2A1到M2A3,其火力配置始终是25毫米口径自动炮和“陶”式反坦克导弹,顶多改进火控系统,更新车、炮长热像仪和安装车际信息系统,最大程度发挥原有武器系统的性能。这一系列的改进过程,最终防护能力的提高是靠牺牲机动性换来的,对于M2A3近30吨的自重,发动机功率虽增加到了442千瓦,但单位功率已由16.3千瓦下降到了14.8千瓦,最大公路速度和最大行程均已明显下降。

     德国最新装备的“美洲狮”步兵战车,对防护能力的高要求也令人印象深刻。三种防护级别中,基本级可全向防护14.5毫米机枪,A级可防护30毫米机炮,C级则可防护RPG火箭弹。而再看其武器系统,主要是一门30毫米自动炮。为弥补主炮口径小、威力不足的窘境,不惜代价的为这门自动炮配备“堪称奢华”的火控系统,并为30炮配置编程弹。这通常也是其他西方步战基于20毫米~40毫米口径步战自动炮挖掘其潜力的无奈做法。虽然,“美洲狮”800千瓦的最大功率使其机动性将世界上其他步兵战车远远抛在了后面,但其超级“厚重”的身躯也非一般国家所能接受的。

img713.jpg (173.62 KB, 下载次数: 9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8 16:59 上传

165057ziztq2ahuurd66za.jpg (13.33 KB, 下载次数: 8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8 16:59 上传

m2_bradley_46.jpg (39.05 KB, 下载次数: 8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8 16:50 上传


欧美步兵战车浮渡缺乏自卫能力、易受攻击或必须依靠工程保障部队,这一点与一些国家明显不同

    与上述美、德两国步战思路迥然不同的是,前苏联/俄罗斯兵器专家则认为,在流动性很大的战场环境下,在得不到坦克、炮兵的火力支援时,步兵战车仍应具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能够打击战场上出现的大部分目标。因此,其非常重视步战的火力性能。

    在上世纪70年代各国步兵战车尚使用20毫米自动炮作为主炮时,БМП-1步战就率先使用了超越式口径的73毫米低膛压火炮;当80年代大多数步战为25毫米主炮时,БМП-2步战就已经采用了30毫米自动炮。紧接着,БМП-3步战又令人惊诧的推出了100毫米主炮加30毫米辅炮的强大火力系统。
     同时,由于战术上的需要,他们还很重视步战的机动性能,特别是水上的机动能力。БМП系列均具有良好的水上浮渡性能,其中БМП-3不但水上最大速度是最高的,陆上越野机动能力也是其系列中最强的。

     而苏/俄步兵战车最让人诟病的恰恰就是其防护能力。БМП系列战车的“薄弱”的装甲防护,一般仅有炮塔正面及车体首下能抵御较远距离西方步战小口径自动炮的射击,而车体侧面仅能防护普通7.62枪弹袭击。从苏/俄近半个世纪的历次地区冲突来看,БМП步战在实战中被大口径机枪(甚至步枪穿甲弹)击穿或被单兵火箭筒直接摧毁带来较大人员伤亡的例子比比皆是。面对俄军官兵们的非议,促使之后俄科研机构紧锣密鼓不断推出БМП系步战防护改进方案。

     由我国二代步战重火力、兼机动性、次防护的基本设计思路来看,与俄式БМП-3步战有相近之处,所以采用与之类似的武器系统不足为奇。但国内科研机构也充分认识到БМП步战思路的弊端,502改进型步战的出现,表明了国内步兵战车已经冲出了俄系思路的禁锢,博采众长的在注重火力的同时重视防护,兼顾信息化与机动性,将步战的几大性能均衡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开创了国内步战研发的新局面,这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502改必将毫无争议的居身于世界知名步战之列。

    自从国内二代ZBD04步战开始装备之后,对其100+30炮的武器系统,各界就已经有较大争议,为何在改进型步战上依然沿用呢?本博主认为,与各国绝大多数步战配置的20毫米~40毫米自动炮相比,100+30武器站还是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在这里简要阐释一二。

一、100炮的作用

     前苏联/俄罗斯从阿富汗实战中得到的经验,步兵战车需要配置较大威力的步兵支援型火炮,故БМП-3步战武器系统在设计之初最初的方案就包括采用车载76毫米直瞄加农炮、45毫米自动炮等等,但最后经过论证,这些方案受技术限制都无法满足装车要求。最后,由120毫米迫榴炮内膛技术(即低膛压与刻槽弹带榴弹技术)和轻武器同心后座簧技术基础上研制而来的低后座100毫米线膛炮方案被采纳,其100毫米口径的确立也是在经过大量的数据计算,既保证装车后的发射后座可行性,又能保证弹丸的有效威力。由此,100炮使步兵战车的火力提高到了炮兵火力的水平,是装甲步兵班下车作战最直接的火力支援手段,远比战时呼叫上一级炮兵火炮支援更及时、有效(呼叫上级炮兵火力连美军高度的战场协调指挥能力最快也要几分钟,而100炮在一分钟内即可完成步兵攻击范围内的火炮摧毁或压制)。

二、100与30炮的分工

    从100炮的弹道特点来看,其射击精度在较近距离精度较高,较远距离精度稍差,因此,能满足“近远点面结合” 的火力打击需要,近距离依靠先进的自动跟踪双稳火控系统,能有效打击移动中的具有良好防护的步兵战车,远距离又能行“半直瞄”射击,使用杀伤爆破弹有效摧毁或压制战壕内的敌有生力量。而30毫米自动炮凭借其射速可调的特性,可在战车行进中以低射速精确打击移动中的轻型装甲车、集群有生力量或者以高射速对空射击。所以,100炮与30炮两者分工合作,相得益彰。

三、炮射导弹的威力不足问题

     虽然受口径的限制,100炮的炮射导弹不能有效对付三代主战坦克,但对于步战的定义来说,是搭配主战坦克作战的,其主要功能是尾随主战坦克之后,利用其武器系统摧毁或掩护下车步兵清除对主战坦克构成威胁的敌配备反坦克导弹的步兵战车、便携式反坦克发射阵地等非重型装甲目标,让主战坦克能够集中精力搜索并击毁敌主战坦克、重型自行反坦克武器或坚固的永备工事,因此100毫米炮射导弹只需要能够击毁一般装甲车或带爆炸反应装甲的敌步兵战车即可(如美军的M2A3这类步战)。

85cf7500a923.jpg (81.92 KB, 下载次数: 8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8 16:43 上传


苏/俄军十分看重100毫米+30炮的作用,曾开发专为坦克提供支援的坦克底盘100+30炮塔火力支援车








这个没办法体现CD2楼特色了,惭愧的蹲之。
妇女之友喜之狼三八奉献
狼胸,上点新步战图片嘛,俺又想要了
100低压炮既是源于迫榴炮的技术,那么打曲射应当是基本功,不可自废;炮射导弹威力小的问题,外面挂两根AT就够了,并不很难。
再次支持
国内目前已经研发成功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主动防御系统模块,战时可以根据作战强度,安装到502改步战之上,这才是防护的“重头戏”。
这个有看头啊
其实步战车根据战场需要与环境不同灵活的更换防御模块是个不错的选择的。可以模仿西方战时快速组装。
越改越好
这个不是博客原文吗
模块化的装甲和主动防御模块502和502改是不是通用的?
支持啊!感谢狼兄!
就算本尊贵为版主,就算辛苦码了这么多字,还是那句老话啊---没图你说个蔡国庆啊
狼兄,敢问大改有上胶水这种主动防御系统吗
是自动挡的吗?
喜之郎怎么今天奉献这么多,难道是妇女节缘故
如果图文并貌就更好了。  

郁闷的雄猫 发表于 2012-3-8 12:51
就算本尊贵为版主,就算辛苦码了这么多字,还是那句老话啊---没图你说个蔡国庆啊


博文发论坛主要是便于讨论
以后有啥文儿会配上图的
郁闷的雄猫 发表于 2012-3-8 12:51
就算本尊贵为版主,就算辛苦码了这么多字,还是那句老话啊---没图你说个蔡国庆啊


博文发论坛主要是便于讨论
以后有啥文儿会配上图的
继续学习,还是期待图
楼主不上图啊
不知道胶水改何时装备部队,按胶水改的改进方向看,配备在“三北”和西南地区的可能性较大。那些地区河流湖泊相对较少,对车辆的两栖性能要求不是很高。
坦克杀手 发表于 2012-3-8 15:23
不知道胶水改何时装备部队,按胶水改的改进方向看,配备在“三北”和西南地区的可能性较大。那些地区河流湖 ...
已经装配部队了
据说是112
leonardo 发表于 2012-3-8 15:38
已经装配部队了
据说是112
哦,又是万岁军啊!
楼主   把原文链接附上吧
可以考了给100用炮射导弹攻顶的打穿坦克上面没问题吧。但在某些地域情况下不太好用。
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美洲狮的思路。
陆上功率550马力或440千瓦
改下吧
我总觉得步兵战车还是得另起炉灶全新研制一款 ~
学习了。。。。
忍不住好奇的问一下没有外层附近装甲的04步战跟09轮战比防护力哪个高.
二代步战已列装38军112师334团和336团,据黑鱼兄的情报,两个团各有两个装步营装备了二代步战,按照每个营31辆计算,四个营共装备了124辆。今后估计116师也会列装。
好帖啊.....
思路不同产品不同啊
楼主兼版主好文章,胶水改堪称豪华。
狼大威武!!好文等待已久.能有更多清晰大图流出来就更好了。
国内目前已经研发成功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主动防御系统模块,战时可以根据作战强度,安装到502改步战之上,这才是防护的“重头戏”。
这个有看头啊
进来膜拜老狼
好文!!!!!!!!!!!!!!!!!!!!!!!!!!!!!
好文章啊
这炮的俯仰角是多少?未来可以考虑炮射导弹改成功顶吗?侧面可以防护14.5我觉得不错,不知道能防护MD的25和40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