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代表:坚守生产线 对中国新型战机最苛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7:47:10

奋战在空军装备建设一线的军事代表始终牢记使命、勤奋工作。(解放军画报图片)

军事代表在车间督促检查装备生产进度。(解放军画报图片)

军事代表积极参与装备试验。(解放军画报图片)

军工厂处处可见军事代表的身影和洒下的汗水。(解放军画报图片)

军事代表广泛听取飞行部队意见,为改进装备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放军画报图片)

在人民空军,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职业,它存在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遥远的战国。今天,它已伴随着国防建设发展的步伐和人民空军成长的足迹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空军装备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人民空军,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穿军装,却远离铁打的营盘,也听不见嘹亮的军号,他们经受的有灯红酒绿的考验,也有深山戈壁的冷峻,但他们却用热血忠诚、青春和汗水,为人民空军监造长空利剑。

在人民空军,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军人,辉煌殿堂见不到他们的身影,盛世阅兵的方阵见不到他们的雄姿,他们默默无闻地奋战在装备研制、军检验收和技术服务的第一线,始终用“业务精通、技能精湛、素质全面、善于攻坚”的标准要求自己,履职尽责,全力塑造自我形象……

他们就是空军军事代表。

装备的质量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如果”,1%的侥幸就可能造成100%的灾难。空军军事代表始终视质量如生命,严防死守打造铁关卡。

每名军事代表都无法忘记,上世纪70年代曾两度取消军事代表制度,使武器装备建设蒙受了重大损失,大批飞机、发动机和军械弹药退厂返修,造成的飞行事故,带来的隐患,有的用将近20年时间还没有彻底消除。他们时时警示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努力炼就火眼金睛,坚持用扎实勤奋的工作,把一批批性能先进、质量优良、配套齐全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往部队。

一次,驻西安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副总军事代表关莉,对近200件产品逐一检验,细心的她发现一部分产品的着陆灯灯泡有轻微松动现象,随即要求工厂分解检查。工厂技术人员认为可能是工人装配时未拧紧,不是大事。“我们不需要‘可能’,要真相!” 关莉较了真。“即使复检是无用功,为了不让一个次品装在装备上,也必须做。”凭着丰富的检验经验,关莉相信这绝不是装配误差那么简单。分解十几件产品后,终于获得真相:某螺纹中径尺寸严重超差!这样的产品如果装上战机,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关莉的严格把关,这些产品的一些部件全部报废重新生产。厂领导说:“小关这一‘关’把得好。”

有一年8月,西南某机场奇热难耐。某型飞机座舱内的温度达50摄氏度以上。此时,时任驻成都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的梁伟国,领受了该型飞机座舱充压疲劳试验的任务。试验开始后,随着压力的上升,梁伟国听到飞机进气道发出了轻微的“咚咚”声。“赶紧停车!”他大声向机械师呼喊。紧接着,他将听到的异常声响告诉有关试验人员,但对方称进气道绝对没有问题。“肯定有异响!”为证实自己的判断,梁伟国要爬进进气道里检查。设计师告诉他,此时座舱处于增压状态,如果爬进检查,危险性很大。工厂提出等卸压后再作检查,梁伟国认为,卸压后虽然安全,却不能找准原因,他毫不犹豫地钻进进气道。进气道犹如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温度高达60摄氏度以上。梁伟国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他终于发现进气道有几处蒙皮由于设计风度偏低,飞机座舱增压后蒙皮变形,便发出“咚咚”的声响。梁伟国根据自己检查结果,向地方工业部门提出了增加蒙皮风度的改进意见,被设计部门采纳。

有一次,某型雷达验收时出现天线停转、无显示画面的故障,调试人员认为是焊点虚接所致,经排除故障,产品测试合格,按规定可以通过军检,但驻上海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总军事代表齐会来却没有轻易放过。“真的是虚焊所致吗?”他坚持按照连续工作两小时的更高标准进行检验。承制方无奈之下只好同意。时值8月酷暑,处在顶楼平台的调试间没有空调,室温高达50摄氏度。他守在烤箱一般的调试间,全神贯注地观测着雷达显示器。30分钟过去了,60分钟过去了,90分钟过去了……正当测试人员准备质疑他的判断时,故障在100分钟时显现了。经分析确认是驱动电机故障所致。承制方认为更换电机后便可以验收交付,但他再次提出质疑:这是个别现象还是共性问题?在他的坚持下,工作人员对整批产品进行了检测,发现同批次20余台产品存在类似问题。他的“苛刻”避免了一批不合格产品装机使用,也赢得了承制方工作人员由衷的敬佩。

要想成为装备建设的领跑者,就要不断跟踪装备发展前沿进行大胆创新。空军军事代表全面参与装备研制,闯关夺隘争当科研尖兵。

有人认为,装备的科研和创新,工业部门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军事代表的工作大多局限在了解掌握情况,督促进度方面。其实不然,某承制单位的负责人曾感慨地说:“型号进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驻厂军事代表技术力量的推动。”

那年,军械通用装备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总军事代表胡进,作为国外某型雷达引进的技术监造专家组组长,赴国外学习。他想在引进装备同时引进技术,促进我空军雷达装备跨越发展,但外方严密的防范措施远远超出了想象。他们不允许我方人员接触核心资料和人员;严格控制进入实验室和生产调试线的时间;派人寸步不离地跟踪监视,连上厕所都不放过。这深深地刺痛了胡进作为中国人的自尊心,更激发了他作为中国军人的斗志:“外国人能研发的装备,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行”。天道酬勤,熬了一个多月,胡进很快掌握了外方提供的上千页、几十万字的外围技术资料。之后,他借鉴国内雷达装备的设计原理,以创新发散思维构想外方雷达的核心技术,运用引进合同赋予的权利进入实验室和生产调试线,与自己的构想进行印证。外方技术人员对他的态度不断改变,从开始的不屑,到逐渐重视,再到尊敬。他们为胡进已经了解其核心技术而感到震惊。

驻广州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戴述银,第一次参加外场技术保障,就看到一名飞行员因弹射救生受伤,而不得不离开喜欢的飞行事业。“为什么国外飞行员弹射损伤率比国内要低?”为了寻求答案,他四处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咨询军内外有关救生技术专家。最终,他发现是一种叫做强制拉紧肩带的新技术,使弹射救生损伤概率大大降低。为能早一日提高“蓝天骄子”的安全系数,他抓住参加新型火箭弹射座椅技术方案评审会的机会,不分昼夜地准备出一套内容翔实、理由充分的汇报材料,成功地向火箭弹射座椅方面的专家们推出强制拉紧肩带技术。随后,他又通过半年的努力,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该技术改进完善,使强制拉紧肩带技术一举攻克并迅速在我军所有飞机火箭弹射座椅上推广使用

在型号研制和技术质量问题处理中,令驻北京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总军事代表刘向宏记忆犹新的,是某型导弹研制靶试中图像传输系统的那次技术攻关。那年,空军某新型精确制导导弹在基地靶试中图传系统出现了图像停顿和马赛克现象,导致靶试失败,整个型号研制进展严重受阻。经过一轮又一轮专家分析探讨,问题原因集中在无线传输链路的“多路径效应”。这虽然不属质量问题,但关键技术不见底,作为产品主管军事代表,刘向宏仍深感压力巨大,因为按时完成好型号研制任务是军事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随后的3个月里,实验室仿真、天线设计改进、软件综合优化等38项具体攻关措施,刘向宏与研究所技术人员一道夜以继日地分析、推算、验证,终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攻克了“多径干扰”这个深层次技术难题,为导弹最终按时完成设计定型扫清了技术障碍。

在空军某重点项目研制过程中,驻某研究所军事代表室副总军事代表刘汝玫在要求高、难度大、协调工作多的情况下,不畏艰辛,身先士卒,带领所属人员深入一线开展通信地面站选址调研、安装架设和验收测试等工作。如今,刘汝玫已组织完成近百个地面站的建设,保证了该重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部队作战训练的正常开展。海拔5374米的高原阵地、南海海岛、西北边陲和沿海地区台站,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没有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做不了军事代表,没有成就大业的志向追求做不了好军事代表。空军军事代表坚守幕后阵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相比声名远播的专家学者,相比搏击蓝天的飞行英雄,军事代表只是幕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没有豪言壮语的表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坚持不懈的打磨,军事代表不断用自身的成长证明:军事代表的岗位是个可以实现自我、成就大事业的舞台。

为督促并协助企业充分挖掘产能,尽快解决制约排除故障工作进程的叶片生产能力和交付数量问题,一连几个月,当时驻贵阳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崔建军与工厂的生产技术人员一起吃住在生产试验现场。他每天忙碌在每个关键的生产设备前,不厌其烦地向技术人员询问生产情况,研究解决方案,并在第一时间与工厂进行协调。谁都没想到,此时如老黄牛一般不知疲倦的崔建军,已经患上了胆囊炎和脾脏肿大,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他向所有人隐瞒了这一切,疼痛时就偷偷吃上几片药,然后又立即投入工作中。叶片生产交付和攻关排除故障的被动局面一天天好转,他却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病情一天天的加重,最终因脾脏破裂,出血量高达1500CC而昏倒在生产现场,被迫作了脾脏摘除手术。战友们说他:“悠着点,不要命了。”对此他总是憨厚地笑笑,说:“没事儿。”其实在他心里,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叶片则是这颗心脏的心脏,叶片的质量关系着飞行员的安全,他岂敢有丝毫的放松。

上世纪90年代初,某新型战机刚刚装备部队。驻沈阳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李宁苏和战友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与企业方携手为建立该型战机发动机大修线进行知识技术储备。

在此之前,李宁苏他们从没有接触过三代发动机,而外方又只提供极其有限的发动机技术资料和工装设备,更别说军检规程。一个个难题像一座座大山横在李宁苏面前,举步维艰。为了打破技术封锁,打通大修线,李宁苏和战友们全力以赴。在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和战友们如苦行僧一般,有时饿了就泡上一碗方便面,困了就在长椅上躺一会儿,就连大年三十都扑在大修线上。巨大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使他的皮肤病越来越严重,奇痒难忍,抓破的血迹透过衣服斑斑点点,溃烂的双手被孩子称为“九阴白骨爪”。经过军厂团结奋斗,工厂顺利形成了检修该型飞机发动机的能力,军事代表同时具备了验收该型飞机发动机的能力。那一刻,万般辛苦全都变成了甜蜜笑容。

某型导弹训练中常发生特定故障,问题十分棘手。为查明原理,找到解决办法,军械通用装备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刘忠健带领攻关组反复模拟复原,实验一次不行两次……十次不行二十次、三十次……从早晨到深夜,试验场的灯光一直亮着……有的人坚持不住了,有的人打退堂鼓了,他让别人回去休息,自己两眼血丝仍在坚持,家人打电话劝他回家休息,工作的事先放放,别累坏了身体,他还是那句口头禅:“那怎么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百次的模拟试验,他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技术方案。该项技术革新成果经鉴定,证明改进合理、安全可靠。所有的该型导弹都进行了改进升级,最终彻底排除了质量安全隐患,解决了困扰工厂和部队多年的技术难题。(摄影并撰文/申维明 尚晓华 张晓晖 黄飞 特约记者 谭超 记者 杨运芳)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3/05/12966597_4.shtml


2.jpg (31.36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5 12:00 上传


奋战在空军装备建设一线的军事代表始终牢记使命、勤奋工作。(解放军画报图片)

3.jpg (37.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5 12:01 上传


军事代表在车间督促检查装备生产进度。(解放军画报图片)

4.jpg (36.8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5 12:03 上传


军事代表积极参与装备试验。(解放军画报图片)

5.jpg (31.7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5 12:04 上传


军工厂处处可见军事代表的身影和洒下的汗水。(解放军画报图片)

6.jpg (26.8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3-5 12:05 上传


军事代表广泛听取飞行部队意见,为改进装备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放军画报图片)

在人民空军,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职业,它存在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遥远的战国。今天,它已伴随着国防建设发展的步伐和人民空军成长的足迹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空军装备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人民空军,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穿军装,却远离铁打的营盘,也听不见嘹亮的军号,他们经受的有灯红酒绿的考验,也有深山戈壁的冷峻,但他们却用热血忠诚、青春和汗水,为人民空军监造长空利剑。

在人民空军,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军人,辉煌殿堂见不到他们的身影,盛世阅兵的方阵见不到他们的雄姿,他们默默无闻地奋战在装备研制、军检验收和技术服务的第一线,始终用“业务精通、技能精湛、素质全面、善于攻坚”的标准要求自己,履职尽责,全力塑造自我形象……

他们就是空军军事代表。

装备的质量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如果”,1%的侥幸就可能造成100%的灾难。空军军事代表始终视质量如生命,严防死守打造铁关卡。

每名军事代表都无法忘记,上世纪70年代曾两度取消军事代表制度,使武器装备建设蒙受了重大损失,大批飞机、发动机和军械弹药退厂返修,造成的飞行事故,带来的隐患,有的用将近20年时间还没有彻底消除。他们时时警示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努力炼就火眼金睛,坚持用扎实勤奋的工作,把一批批性能先进、质量优良、配套齐全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往部队。

一次,驻西安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副总军事代表关莉,对近200件产品逐一检验,细心的她发现一部分产品的着陆灯灯泡有轻微松动现象,随即要求工厂分解检查。工厂技术人员认为可能是工人装配时未拧紧,不是大事。“我们不需要‘可能’,要真相!” 关莉较了真。“即使复检是无用功,为了不让一个次品装在装备上,也必须做。”凭着丰富的检验经验,关莉相信这绝不是装配误差那么简单。分解十几件产品后,终于获得真相:某螺纹中径尺寸严重超差!这样的产品如果装上战机,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关莉的严格把关,这些产品的一些部件全部报废重新生产。厂领导说:“小关这一‘关’把得好。”

有一年8月,西南某机场奇热难耐。某型飞机座舱内的温度达50摄氏度以上。此时,时任驻成都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的梁伟国,领受了该型飞机座舱充压疲劳试验的任务。试验开始后,随着压力的上升,梁伟国听到飞机进气道发出了轻微的“咚咚”声。“赶紧停车!”他大声向机械师呼喊。紧接着,他将听到的异常声响告诉有关试验人员,但对方称进气道绝对没有问题。“肯定有异响!”为证实自己的判断,梁伟国要爬进进气道里检查。设计师告诉他,此时座舱处于增压状态,如果爬进检查,危险性很大。工厂提出等卸压后再作检查,梁伟国认为,卸压后虽然安全,却不能找准原因,他毫不犹豫地钻进进气道。进气道犹如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温度高达60摄氏度以上。梁伟国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他终于发现进气道有几处蒙皮由于设计风度偏低,飞机座舱增压后蒙皮变形,便发出“咚咚”的声响。梁伟国根据自己检查结果,向地方工业部门提出了增加蒙皮风度的改进意见,被设计部门采纳。

有一次,某型雷达验收时出现天线停转、无显示画面的故障,调试人员认为是焊点虚接所致,经排除故障,产品测试合格,按规定可以通过军检,但驻上海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总军事代表齐会来却没有轻易放过。“真的是虚焊所致吗?”他坚持按照连续工作两小时的更高标准进行检验。承制方无奈之下只好同意。时值8月酷暑,处在顶楼平台的调试间没有空调,室温高达50摄氏度。他守在烤箱一般的调试间,全神贯注地观测着雷达显示器。30分钟过去了,60分钟过去了,90分钟过去了……正当测试人员准备质疑他的判断时,故障在100分钟时显现了。经分析确认是驱动电机故障所致。承制方认为更换电机后便可以验收交付,但他再次提出质疑:这是个别现象还是共性问题?在他的坚持下,工作人员对整批产品进行了检测,发现同批次20余台产品存在类似问题。他的“苛刻”避免了一批不合格产品装机使用,也赢得了承制方工作人员由衷的敬佩。

要想成为装备建设的领跑者,就要不断跟踪装备发展前沿进行大胆创新。空军军事代表全面参与装备研制,闯关夺隘争当科研尖兵。

有人认为,装备的科研和创新,工业部门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军事代表的工作大多局限在了解掌握情况,督促进度方面。其实不然,某承制单位的负责人曾感慨地说:“型号进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驻厂军事代表技术力量的推动。”

那年,军械通用装备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总军事代表胡进,作为国外某型雷达引进的技术监造专家组组长,赴国外学习。他想在引进装备同时引进技术,促进我空军雷达装备跨越发展,但外方严密的防范措施远远超出了想象。他们不允许我方人员接触核心资料和人员;严格控制进入实验室和生产调试线的时间;派人寸步不离地跟踪监视,连上厕所都不放过。这深深地刺痛了胡进作为中国人的自尊心,更激发了他作为中国军人的斗志:“外国人能研发的装备,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行”。天道酬勤,熬了一个多月,胡进很快掌握了外方提供的上千页、几十万字的外围技术资料。之后,他借鉴国内雷达装备的设计原理,以创新发散思维构想外方雷达的核心技术,运用引进合同赋予的权利进入实验室和生产调试线,与自己的构想进行印证。外方技术人员对他的态度不断改变,从开始的不屑,到逐渐重视,再到尊敬。他们为胡进已经了解其核心技术而感到震惊。

驻广州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戴述银,第一次参加外场技术保障,就看到一名飞行员因弹射救生受伤,而不得不离开喜欢的飞行事业。“为什么国外飞行员弹射损伤率比国内要低?”为了寻求答案,他四处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咨询军内外有关救生技术专家。最终,他发现是一种叫做强制拉紧肩带的新技术,使弹射救生损伤概率大大降低。为能早一日提高“蓝天骄子”的安全系数,他抓住参加新型火箭弹射座椅技术方案评审会的机会,不分昼夜地准备出一套内容翔实、理由充分的汇报材料,成功地向火箭弹射座椅方面的专家们推出强制拉紧肩带技术。随后,他又通过半年的努力,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该技术改进完善,使强制拉紧肩带技术一举攻克并迅速在我军所有飞机火箭弹射座椅上推广使用

在型号研制和技术质量问题处理中,令驻北京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总军事代表刘向宏记忆犹新的,是某型导弹研制靶试中图像传输系统的那次技术攻关。那年,空军某新型精确制导导弹在基地靶试中图传系统出现了图像停顿和马赛克现象,导致靶试失败,整个型号研制进展严重受阻。经过一轮又一轮专家分析探讨,问题原因集中在无线传输链路的“多路径效应”。这虽然不属质量问题,但关键技术不见底,作为产品主管军事代表,刘向宏仍深感压力巨大,因为按时完成好型号研制任务是军事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随后的3个月里,实验室仿真、天线设计改进、软件综合优化等38项具体攻关措施,刘向宏与研究所技术人员一道夜以继日地分析、推算、验证,终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攻克了“多径干扰”这个深层次技术难题,为导弹最终按时完成设计定型扫清了技术障碍。

在空军某重点项目研制过程中,驻某研究所军事代表室副总军事代表刘汝玫在要求高、难度大、协调工作多的情况下,不畏艰辛,身先士卒,带领所属人员深入一线开展通信地面站选址调研、安装架设和验收测试等工作。如今,刘汝玫已组织完成近百个地面站的建设,保证了该重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部队作战训练的正常开展。海拔5374米的高原阵地、南海海岛、西北边陲和沿海地区台站,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没有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做不了军事代表,没有成就大业的志向追求做不了好军事代表。空军军事代表坚守幕后阵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相比声名远播的专家学者,相比搏击蓝天的飞行英雄,军事代表只是幕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没有豪言壮语的表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坚持不懈的打磨,军事代表不断用自身的成长证明:军事代表的岗位是个可以实现自我、成就大事业的舞台。

为督促并协助企业充分挖掘产能,尽快解决制约排除故障工作进程的叶片生产能力和交付数量问题,一连几个月,当时驻贵阳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崔建军与工厂的生产技术人员一起吃住在生产试验现场。他每天忙碌在每个关键的生产设备前,不厌其烦地向技术人员询问生产情况,研究解决方案,并在第一时间与工厂进行协调。谁都没想到,此时如老黄牛一般不知疲倦的崔建军,已经患上了胆囊炎和脾脏肿大,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他向所有人隐瞒了这一切,疼痛时就偷偷吃上几片药,然后又立即投入工作中。叶片生产交付和攻关排除故障的被动局面一天天好转,他却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病情一天天的加重,最终因脾脏破裂,出血量高达1500CC而昏倒在生产现场,被迫作了脾脏摘除手术。战友们说他:“悠着点,不要命了。”对此他总是憨厚地笑笑,说:“没事儿。”其实在他心里,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叶片则是这颗心脏的心脏,叶片的质量关系着飞行员的安全,他岂敢有丝毫的放松。

上世纪90年代初,某新型战机刚刚装备部队。驻沈阳地区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李宁苏和战友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与企业方携手为建立该型战机发动机大修线进行知识技术储备。

在此之前,李宁苏他们从没有接触过三代发动机,而外方又只提供极其有限的发动机技术资料和工装设备,更别说军检规程。一个个难题像一座座大山横在李宁苏面前,举步维艰。为了打破技术封锁,打通大修线,李宁苏和战友们全力以赴。在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和战友们如苦行僧一般,有时饿了就泡上一碗方便面,困了就在长椅上躺一会儿,就连大年三十都扑在大修线上。巨大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使他的皮肤病越来越严重,奇痒难忍,抓破的血迹透过衣服斑斑点点,溃烂的双手被孩子称为“九阴白骨爪”。经过军厂团结奋斗,工厂顺利形成了检修该型飞机发动机的能力,军事代表同时具备了验收该型飞机发动机的能力。那一刻,万般辛苦全都变成了甜蜜笑容。

某型导弹训练中常发生特定故障,问题十分棘手。为查明原理,找到解决办法,军械通用装备军事代表局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刘忠健带领攻关组反复模拟复原,实验一次不行两次……十次不行二十次、三十次……从早晨到深夜,试验场的灯光一直亮着……有的人坚持不住了,有的人打退堂鼓了,他让别人回去休息,自己两眼血丝仍在坚持,家人打电话劝他回家休息,工作的事先放放,别累坏了身体,他还是那句口头禅:“那怎么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百次的模拟试验,他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技术方案。该项技术革新成果经鉴定,证明改进合理、安全可靠。所有的该型导弹都进行了改进升级,最终彻底排除了质量安全隐患,解决了困扰工厂和部队多年的技术难题。(摄影并撰文/申维明 尚晓华 张晓晖 黄飞 特约记者 谭超 记者 杨运芳)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3/05/12966597_4.shtml


居然还在造H6,神啊
denis1339 发表于 2012-3-5 14:08
居然还在造H6,神啊
别小看H6K
denis1339 发表于 2012-3-5 14:08
居然还在造H6,神啊
的确是神,战神。
建议学习一下战神相关知识再喷。:D
T72A1 发表于 2012-3-5 14:13
的确是神,战神。
建议学习一下战神相关知识再喷。
对的,我鳖现在还在造一定有我鳖的道理。
军代表都很神!
简直描绘的像地域一样的工作,但貌似听说军事代表是肥缺哈。
第一章好多棍子
熟练工人 发表于 2012-3-5 18:43
简直描绘的像地域一样的工作,但貌似听说军事代表是肥缺哈。
工作辛苦和油水大并不矛盾。
不用扯到遥远的战国那么远吧。。。。
那么多军代表在生产现场竟然都不穿工作服,西飞的生产现场管理难道是摆设吗?
军代表在生产现场竟然都不穿工作服
军代表们 辛苦了……
图都挂了,尽是红××
为什么八股写出来就这么别扭呢?为毛呢?是我每天看新闻联播接受主流教育的缘故么
treo007 发表于 2012-3-5 20:14
军代表在生产现场竟然都不穿工作服
他们从来都不的,你还没见过穿硬底皮鞋上去乱踩的
treo007 发表于 2012-3-5 20:14
军代表在生产现场竟然都不穿工作服
因为要照相所以要穿的漂亮点。
denis1339 发表于 2012-3-5 14:08
居然还在造H6,神啊
请问战略轰炸机还可以造什么?B2还是B52?
看了这个,某感觉某的大姨夫从菊花喷涌而出.......别把军队神圣化了,举例沈飞军代表,老婆生个女儿,闲着没 ...
列兵马甲喷子自重,有证据上证据,否则就是诬陷
赫鲁晓夫 发表于 2012-3-6 09:18
列兵马甲喷子自重,有证据上证据,否则就是诬陷
可以让人家SF的同志们出来明证一下嘛

601也没多少这个身份的专职人员
成功地向火箭弹射座椅方面的专家们推出强制拉紧肩带技术。随后,他又通过半年的努力,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该技术改进完善,使强制拉紧肩带技术一举攻克并迅速在我军所有飞机火箭弹射座椅上推广使用。

某些汽车上也有碰撞后安全带拉紧.
某些汽车上也有碰撞后安全带拉紧.
安全带预紧嘛,很常见的
政府部门,国企的做事作风,真不敢恭维。即使一些所谓的高科技企业,人员做事也是官僚一套。和那些在市场拼杀的私企比起来,做事作风,真差远了。
军带表满塞!
军带表体满塞
我又看见h6了.和它打了整整4年的交道.
luber 发表于 2012-3-6 10:22
政府部门,国企的做事作风,真不敢恭维。即使一些所谓的高科技企业,人员做事也是官僚一套。和那些在市场拼 ...
私企造出什么了?什么都没有就在那指手画脚,这就是效率?

TA60312 发表于 2012-3-6 13:16
私企造出什么了?什么都没有就在那指手画脚,这就是效率?


你怎么不问:私企能造什么?为什么不能造?
八股文章就是个“新闻联播”。
TA60312 发表于 2012-3-6 13:16
私企造出什么了?什么都没有就在那指手画脚,这就是效率?


你怎么不问:私企能造什么?为什么不能造?
八股文章就是个“新闻联播”。
luber 发表于 2012-3-6 17:05
你怎么不问:私企能造什么?为什么不能造?
八股文章就是个“新闻联播”。
华为类的私企太少太少了,也许华为跟私企太不一样了.
有老板只有5%的股权,其他股权全部由员工持有的么?
luber 发表于 2012-3-6 17:05
你怎么不问:私企能造什么?为什么不能造?
八股文章就是个“新闻联播”。
难怪叫得欢。
treo007 发表于 2012-3-5 20:14
军代表在生产现场竟然都不穿工作服
人家又不是中航员工,为什么要穿工作服?
TA60312 发表于 2012-3-6 17:42
人家又不是中航员工,为什么要穿工作服?
到了那个环境就要穿相应的工作服/保护服,不是说你是谁谁就不要穿。
公车上菜 发表于 2012-3-5 20:36
看了这个,某感觉某的大姨夫从菊花喷涌而出.......别把军队神圣化了,举例沈飞军代表,老婆生个女儿,闲着没 ...
你这些都是幻觉,不存在的。我念:看不见,看不见。。。。。
很老的八股了吧?

luber 发表于 2012-3-7 10:15
到了那个环境就要穿相应的工作服/保护服,不是说你是谁谁就不要穿。


是吗?我怎么压根就没看见这种规定呢?
我看的规定是只有企业员工要穿工作服,军代表什么时候成企业员工了?军代表室什么时候成企业里的部门/单位了?
luber 发表于 2012-3-7 10:15
到了那个环境就要穿相应的工作服/保护服,不是说你是谁谁就不要穿。


是吗?我怎么压根就没看见这种规定呢?
我看的规定是只有企业员工要穿工作服,军代表什么时候成企业员工了?军代表室什么时候成企业里的部门/单位了?
尹文冫马滔 发表于 2012-3-5 14:18
对的,我鳖现在还在造一定有我鳖的道理。
对付一些国家,这个已经是大杀器了。
滚蛋思密达浪嘿 发表于 2012-3-7 13:44
对付一些国家,这个已经是大杀器了。
是的,用太高端的东西成本太高。
TA60312 发表于 2012-3-7 12:23
是吗?我怎么压根就没看见这种规定呢?
我看的规定是只有企业员工要穿工作服,军代表什么时候成企业员 ...
你年纪还小吧。

一个简单的列子,温家/宝去建筑工地看望工人,他会戴上安全头盔。
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