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十找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8:52:41
看歼十前轮起落架舱盖总是不明白,早期歼十能看到是对开式舱盖,简单收放利落,检修也方便。而现在看量产的歼十A-B系列的都是三开式的,起落架正前方多了个挡板,这意味着多了个动作筒,收放起落架也复杂,还增加重量,这么改进是为了怎么?防尘?看歼十前轮起落架舱盖总是不明白,早期歼十能看到是对开式舱盖,简单收放利落,检修也方便。而现在看量产的歼十A-B系列的都是三开式的,起落架正前方多了个挡板,这意味着多了个动作筒,收放起落架也复杂,还增加重量,这么改进是为了怎么?防尘?

歼十多图 (29).jpg (485.64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三门开

2012-2-25 00:58 上传

歼十多图 (36).jpg (141.27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对开

2012-2-25 00:58 上传

强度不够,造成舱盖变形,才改的。
你没有想过,起落架和挡板可能是一体的?
记得在哪看过,因为挡板太过细长,引起震颤,有强度问题什么的,没办法啊。
2L3L都说了,以前看过一个农业台的节目里介绍过的,而且是试飞员建议下改的
3楼是正解,并没有多一套做动筒
这帖子多好。有CD前几年的味道,赞一个。
生bruce 发表于 2012-2-25 01:56
这帖子多好。有CD前几年的味道,赞一个。
以前CD大部分不是舰船转过来的就是子陵过来的,本身已经有一定基础,现在CD很多都是中华啊,铁血过来的,风格带有那几个地方的印记,同时很多新进军迷年纪太轻还处于浮躁的时期.要允许他们慢慢改变的.
多谢楼上各位大虾。要是像黑丝单开门多简单。

3楼是正解
rt12 发表于 2012-2-25 11:00
以前CD大部分不是舰船转过来的就是子陵过来的,本身已经有一定基础,现在CD很多都是中华啊,铁血过来的,风格 ...
支持一下。
李中华的英雄材料里讲到歼十试飞大过载科目的时候出现过起落架舱门变形甚至整体撕裂的事故,这个可能是加强的。
这算是合理改进,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并没有增加动作桶
rt12 发表于 2012-2-25 11:00
以前CD大部分不是舰船转过来的就是子陵过来的,本身已经有一定基础,现在CD很多都是中华啊,铁血过来的,风格 ...
羞愧啊,俺就是当年在铁血看到J20才知道CD的,不得不说CD宣传太不到位了,要不是当时有人在帖子里介绍我也找不到根据地啊
乘胜追击 发表于 2012-2-25 01:13
2L3L都说了,以前看过一个农业台的节目里介绍过的,而且是试飞员建议下改的
我记得是雷强提的
cdxdy 发表于 2012-2-26 00:14
我记得是雷强提的
我记得口述这件事的是雷强,不过建议具体是谁提的记不清了
wanghao1988 发表于 2012-2-25 23:53
这算是合理改进,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并没有增加动作桶
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改进,增强可可靠性和开载荷能力。而且增加的费用非常少....那一块板甚至不到
CF一个车间主任半个月工资吧
1、没有增加作动筒,前挡板和起落架是一个作动筒。
2、这样改是为了把前挡板当减速板用,此方面有文章专门介绍过。
1、没有增加作动筒,前挡板和起落架是一个作动筒。
2、这样改是为了把前挡板当减速板用,此方面有文章专门 ...
减速板降落时有用,起飞时可就帮倒忙了。
johnqh 发表于 2012-2-26 01:41
减速板降落时有用,起飞时可就帮倒忙了。
那倒是,只是影响不大。
那倒是,只是影响不大。
如果影响不大,则起降都不大。

说什么当减速板,就是自己脸上贴金了。
johnqh 发表于 2012-2-26 12:52
如果影响不大,则起降都不大。

说什么当减速板,就是自己脸上贴金了。
  这个需要你自己学习理解了。起飞时在发动机的强大推力下,这个挡板所产生阻力相对很小,对起飞滑炮距离影响不大;但在降落时因没有动力,这个挡板所产生的阻力相对就大了,此时对缩短降落滑跑距离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这个你应该懂得,初中物理就讲了。
刚度问题, 试飞低空大表速时前起舱门总被拉开,雷强的回忆文里明确提到,由两片变三片是参照美帝的机型搞得。

复制雷强的那段文字:

“歼-10 设计过程中,我提了好多建议,大部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比如说前起落架收起后,起落架舱门强度不够,老被拉开,我就给技术人员提建议,我提建议能否像F-14一样,来个 2加1,即把很长的起落架舱门截开,前半截的固定在前起落架上,后半截再按常规方式收起来,这样一来,总的力臂长度就缩短了,舱门刚度得到提高。后来这被成都飞机设计所采用”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442/86/00/0_1.html
johnqh 发表于 2012-2-26 12:52
如果影响不大,则起降都不大。

说什么当减速板,就是自己脸上贴金了。
起飞时初速度小,阻力小;降落时初速度大,阻力当然比较大。所以这挡板对降落的影响比对起飞的影响大。

可以这么理解么??
菜鸟我又长见识了
Whliyr 发表于 2012-2-26 14:09
  这个需要你自己学习理解了。起飞时在发动机的强大推力下,这个挡板所产生阻力相对很小,对起飞滑炮距 ...
降落时怎么会没有动力呢,,,不可能在空中把发动机关了滑到跑道上吧,,这样多危险啊,万一出了意外要重新飞起来肿么办,,
减速板降落时有用,起飞时可就帮倒忙了。
有只抓狐狸的狗发来贺电,还带着苏27最老版本的问候。
起飞时初速度小,阻力小;降落时初速度大,阻力当然比较大。所以这挡板对降落的影响比对起飞的影响大。
...
不是,在相同的速度下,此阻力是相同的,但是此阻力的绝对值 占 起飞和降落两种情况下飞机合力的绝对值 的百分比不同。
刚度问题, 试飞低空大表速时前起舱门总被拉开,雷强的回忆文里明确提到,由两片变三片是参照美帝的机型搞得 ...
把舱门刚度看成刚门强度了。。。。面壁去。。。。
Whliyr 发表于 2012-2-26 14:09
  这个需要你自己学习理解了。起飞时在发动机的强大推力下,这个挡板所产生阻力相对很小,对起飞滑炮距 ...
谁说降落没动力,又不是滑翔机
充分说明好的试飞员对战机研制的重要
黑色漩涡 发表于 2012-2-26 19:24
谁说降落没动力,又不是滑翔机
高,实在是高。
枭瓜瓜 发表于 2012-2-26 18:42
降落时怎么会没有动力呢,,,不可能在空中把发动机关了滑到跑道上吧,,这样多危险啊,万一出了意外要重 ...
高人,见识了!

如果能用简单的结构,  一定会用简单的结构,  因为一般来说,简单的同样可靠的。

但是楼主提出的这种将简单结构复杂化, 那同样是为可靠性
起落架强度不够,后来是雷强改进的。
这个是雷强建议改的,对开式舱门面积太大,有震颤现象,雷强建议改成三片式,减少单片体积,这个建议被采纳了

就这么简单
两片的容易变形
楼上回答的够全面的了,确实有这回事
固定在起落架上,不但没有增加成本,反而减少了,效果还更好。
谁说降落没动力,又不是滑翔机
无动力空滑迫降时,前起落架不容易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