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一篇,纪念清帝退位一百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3:51:37
    马上就是宣统皇帝退位100周年了。一百年前,也就是清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阳历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携年幼的溥仪在紫禁城宣布放弃皇权,交出传国玉玺。自此,“皇帝”一词在中国成为了过去式,尽管中途有张勋、袁世凯的复辟,以及在日本扶持下的满洲国,然跳梁小丑沐猴而冠不足言,中国最后的一份皇帝诏书确是它: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外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义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客观的讲,就像教科书上那样说的,辛亥革命只革了点皮毛,其后却有了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等到本朝一点一点把江山啃下来时,接手的却是历史上最烂的一个中国。因此很多人都对清末立宪功败垂成感到惋惜。对于“革命”的后果,保皇派一直就没往好处想过,果不其然,紧随辛亥之后的就是军阀割据,至于当年革命党人所期待的西式民主更是从未有实现过。

    说到这里,换谁都会思路“广”起来:“保皇党”会哀叹革命把本来中国就薄弱的家底挥霍的一点不剩,而且还没“革成功”,顺捎批判中国“民智未开”而共和实属大谬;“革命党”会说就满清那副德行,立宪纯属扯淡,是蒙小孩的,就算给爱新觉罗氏一百年改革的时间中国也不会有起色,而且民智是培养出来的,保皇派是歧视人民大众。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曾经在“保皇”与“革命”之间摇摆过多次。有时觉得革命使中国传统精髓蒙受了巨大损失,从1911到1978,中国人的肉体革了四十多年的命,精神则革了六十多年的命。“革”到最后,中国终于成为了世界一极,然而人心已经被斗的千疮百孔,大环境颇有孔老夫子口中“礼崩乐坏”之象。又有时觉得中国若保皇,那么朝鲜的极权、印度的种姓、菲律宾的满路诸侯恐怕都会出现在中国,国人怕是还要拖个野猪尾巴满街跑,若是如此,还不如把老摊子砸烂之后重来。

    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即便是各种穿越剧恶搞剧,戏唱到最后也还是归了正朔。中国既然走过来了,那么再把那段历史架空之后重新推演毫无现实意义。唯有放眼当下与未来,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最后附一张图,这是本菜去年夏天在国家博物馆拍的~~    马上就是宣统皇帝退位100周年了。一百年前,也就是清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阳历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携年幼的溥仪在紫禁城宣布放弃皇权,交出传国玉玺。自此,“皇帝”一词在中国成为了过去式,尽管中途有张勋、袁世凯的复辟,以及在日本扶持下的满洲国,然跳梁小丑沐猴而冠不足言,中国最后的一份皇帝诏书确是它: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外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义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客观的讲,就像教科书上那样说的,辛亥革命只革了点皮毛,其后却有了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等到本朝一点一点把江山啃下来时,接手的却是历史上最烂的一个中国。因此很多人都对清末立宪功败垂成感到惋惜。对于“革命”的后果,保皇派一直就没往好处想过,果不其然,紧随辛亥之后的就是军阀割据,至于当年革命党人所期待的西式民主更是从未有实现过。

    说到这里,换谁都会思路“广”起来:“保皇党”会哀叹革命把本来中国就薄弱的家底挥霍的一点不剩,而且还没“革成功”,顺捎批判中国“民智未开”而共和实属大谬;“革命党”会说就满清那副德行,立宪纯属扯淡,是蒙小孩的,就算给爱新觉罗氏一百年改革的时间中国也不会有起色,而且民智是培养出来的,保皇派是歧视人民大众。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曾经在“保皇”与“革命”之间摇摆过多次。有时觉得革命使中国传统精髓蒙受了巨大损失,从1911到1978,中国人的肉体革了四十多年的命,精神则革了六十多年的命。“革”到最后,中国终于成为了世界一极,然而人心已经被斗的千疮百孔,大环境颇有孔老夫子口中“礼崩乐坏”之象。又有时觉得中国若保皇,那么朝鲜的极权、印度的种姓、菲律宾的满路诸侯恐怕都会出现在中国,国人怕是还要拖个野猪尾巴满街跑,若是如此,还不如把老摊子砸烂之后重来。

    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即便是各种穿越剧恶搞剧,戏唱到最后也还是归了正朔。中国既然走过来了,那么再把那段历史架空之后重新推演毫无现实意义。唯有放眼当下与未来,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最后附一张图,这是本菜去年夏天在国家博物馆拍的~~
蒙古啊……
scz3 发表于 2012-2-11 23:50
蒙古啊……
军阀混战的1924年的事,瞎扯啥?
poosee 发表于 2012-2-11 23:53
军阀混战的1924年的事,瞎扯啥?
中央权威的消失,地方分离倾向的开始
军阀们也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
是啊,当时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走过这段历史,才明白什么是实的,什么是虚的,什么道路才是合适的。
scz3 发表于 2012-2-11 23:57
中央权威的消失,地方分离倾向的开始
你咋不说秦始皇后汉隋唐后扩大尼?
中国与法国是世界范围内,反专制社会革命最彻底的国家和民族,在这两个国家永远也不可能再出现专制王朝和皇帝国王。不要低估人民的认知和感情,看看前赴后继为了最终的革命胜利而奔赴前线的普通人吧。
中华回归正统,可惜进攻心没有了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外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义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第一次看这段是在建党伟业里,开始只觉得台词忒有文采
scz3 发表于 2012-2-12 00:03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 ...
呵呵,有文采。
满清这种民族统治从他们宣布剔发易服的那一刻起就不具有正统性了,革命了正好,追本溯源,重建华夏正统文明,剔除奴才性,把心里的那条辫子减去,重建尚武精神。才是正途
LZ  乃的文章既无观点亦无中心,言之无物,情何以堪呐;P
poosee 发表于 2012-2-12 00:02
你咋不说秦始皇后汉隋唐后扩大尼?
有句话叫明修长城清修庙。清朝实际上是建立在满蒙同盟基础上的,蒙古上层对清也有很高的认同感。袁世凯优待清室实际是花小钱办大事,即巩固汉与满、蒙等主要民族间的团结。与南京议和,在清帝退位的背景下是恢复汉族内部的团结,但实际上是表面的停战,各方势力各抓军权。可惜二次革命开始,起了民国内不走法律程序而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先河,到袁死后,北洋统治集团内部也征战不休,中央对地方权威下降到冰点,外蒙的离心倾向更明显。后来是苏俄介入、蒙古事实上独立。你看在清末,即使是北京被攻下两次,地方上可以乘人之危叛逆的地方大员?民国时北洋各派系也好、国民党和旧军阀、国民党内部之间,一谈不拢,哪里不是开练的?
保皇党的想法其实也没什么错。日本确实搞得挺成功。不过跟中国皇帝相比,日本天皇和贵族过的那叫啥日子?家徒四壁,有上顿没下顿,本来就挺惨的,咬咬牙改革也不会更惨,反倒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中国的上层生活太奢华太舒坦了,指望他们改革,拱手让权?换我也不干呐!谁相信这么大个国家折腾一下子就倒了呢?
不过即便保皇党成功了,种姓制度也不会有的啦!因为科举制的关系,中国的官僚阶层和社会等级从来不是固化的。猪尾巴也不会存在,天皇都木有小辫子了,凭啥中国人还会留呢?
革命党是心急了一点幼稚了一点,不过那也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在当时有识之士谁不着急上火呐?反正乱糟糟滴搞了几十年,挺过来了,这就是好事。
纪念革命成功,战争结束我听说过,但是纪念皇朝消失,倒是古今中外没有过的事情,LZ是不是应该换一个更加精准的用语?
森兰丸 发表于 2012-2-12 00:09
LZ  乃的文章既无观点亦无中心,言之无物,情何以堪呐
最后一句话隐晦的表达出来了……
华夏冉闵 发表于 2012-2-12 00:37
纪念革命成功,战争结束我听说过,但是纪念皇朝消失,倒是古今中外没有过的事情,LZ是不是应该换一个更加精 ...
呃……问题是时间点确实是皇帝退位啊。而且为了避免嘴炮流出没,我就模糊化了点
纪念清王朝覆灭,多好
如果当年不是乱党犯上作乱,蒙古也不会丢的,中国现在说不定早就成超级大国了
清帝退位诏书还是写的很大气的,举重若轻,相当的洒脱啊





明天就是大清逊位一百年!好遗憾君主立宪没搞成,一百年的血雨腥风证明了,中国人根本不具备共和的素质,君主立宪确实为当时最适合中国之体制。俺准备寒食一天,哀悼大清。

严复的《天演论》太坑人,在中国人心中形成了一种进化史观,比如康有为受这种进化史观影响就把君主立宪比附成小康,把民主共和比附成大同,这不是扯淡吗。结果造成中国人老想追求所谓最先进的制度,而不是看这种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国情。造成近代一些人,老想跨越式发展,迈出去一步就打死不后退。完全不顾他们所追求的所谓理想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大清灭亡的太可惜,皇族内阁倒台后,载沣是真的要立宪的,因为此刻风雨飘摇,他不真的立宪不行了。这时候载沣的许多举措都证明他没敢拿立宪当儿戏。但人们却丧失理智,完全不肯再给大清一次机会,结果带来的是此后六十六年的血雨腥风。并且共和是个招牌,民主是个笑话。冯国璋曾质问袁世凯逊位给谁,袁说,逊位给人民。从后来的百年历史看这有点笑话了。但,试想如果大清不垮掉,有了这个教训后,还敢不真的立宪吗? 恐怕中国的民有、民治、民享在大清改革后就可以实现了。好遗憾君主立宪没搞成,经过一百年,现在看君主立宪,是最最适合中国了,共和制根本是水土不服。




我记得以前有位天涯网友的发言我很赞同,当时收藏了,现在把它转过来

清朝末年的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交锋过多次,比较大的交锋有两次,一次是以康梁为代表的保皇派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日本的论战,一次是武昌起义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方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之间的论争抗衡,历史最终选择了共和制度,但是康有为预言说:“以共和立国,以我国的国情,只会导致军阀割据,国分裂而民涂炭。”康有为不幸而言中了,此后几十年军阀内战不休,所谓的民主一百年来从未有实现过。

看了小说《黄花赋》写的这段历史,我就想:假如当时中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那么中国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像英国那样,国民守法而敬皇室,经济发达富裕,人民崇尚道德,男人都愿意绅士自居?我想这个可能性很大。

武昌起义前,清朝预备立宪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当时公布的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备了,而更重要的是,万民之首的皇帝也必须遵守法律,虽然皇帝仍有很大的权力,但首先他的权力第一次由法律来赋予,另外他的权力不是无限大了,被法律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之中,行政方面的许多事他基本不能插手。皇帝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很神圣的,皇帝如今也遵守法律,那么这套法律的贯彻实施应该比较顺利,当时全国上下一致呼吁“依法治国”,而武昌起义打断了这个进程,虽然今天“依法治国”的口号又被喊了出来,但时间过了一百年,人的道德水准和过去不一样了,今天的人心中已经没有所谓神圣的东西了,因此“依法治国”在今天进行的好生艰难。

清朝末年的人都很爱面子,《黄花赋》将这一点真实地写了出来。奸雄袁世凯为了让清室下台,竟费了那么多的周折,只为了向世人表明他不愿意欺负孤儿寡母,而允许皇帝仍住在紫禁城,仍自称皇帝,每年还给他四百万白银的优待,我觉得袁世凯做事也算很有良心了;状元张謇虽赞成民主共和,但他不愿亲笔起草皇帝的退位诏书,认为他当过清朝的状元,由他来写这诏书于心不忍,我想,爱面子虽被容易被人讥为虚伪,但总被今日人人都不要脸要好得多。人人都不要脸了,法律再多、制度再多,能起什么作用呢?

我想清末立宪后,皇帝以及皇室成员是不敢随便突破法律胡作非为的,因为满族人数很少,皇室若自觉遵守法律,就有尊荣和其他利益,若不遵守,革命派“驱除鞑旅”的口号就会引起国民的共鸣,皇帝、皇室在心有所忌的情况下,会比较模范的守法,有皇帝皇室的示范,人民的道德在当时还算基本保留的情况下,我想,“依法治国”会很顺利的贯彻下去。

可惜历史不会重来一次,好遗憾呀。










附上古德诺的,君主与共和论。俺认为古德诺的看法很客观,共和制对于中国是超前了,就像大跃进。现在俺依然赞同古德诺的观点。


一国必有其国体,其所以立此国体之故,类非出于其国民之有所选择也。虽其国民之最优秀者,亦无所容心焉。盖无论其为君主或为共和,往往非由于人力,其于本国之历史习惯,与夫社会经济之情状,必有其相宜者,而国体乃定。假其不宜,则虽定于一时,而不久必复以其他之相宜之国体代之。此必然之理也。约而言之,一国所用之国体,往往由于事实上有不得不然之故。其原因初非一端,而最为重要者,则威力是也。

凡君主之国,推究其所以然,大抵出于一人之奋往进行,其人必能握一国之实力,而他人出而与角者,其力当足以倾踣之。使其人善于治国,其子姓有不世出之才,而其国情复与君主相合,则其人往往能建一朝号,继继承承,常抚此国焉。果能如是,则国家有一困难之问题,以共和解决之,固无宁以君主解决之也。盖君主崩殂之日,政权之所属,已无疑义。凡选举及其他手续,举无所用之。英人有恒言,吾王崩矣,吾王万岁,盖即此义矣。虽然,欲达此目的,必我继承之法,业已明白规定,而公同承认者,乃可。否则君主晏驾之日,觊觎大宝者,将不乏人。权利之竞争,无从审判,其势将不肇内乱不止也。

以历史证之,君主国承继问题,能为永远满意之解决者,莫如欧洲各国,欧洲之制,君位之继承,属在长子。无子则以近支男丁之最亲最长者充之,惟继承之权利,许其让弃,故如有长子不愿嗣位者,即以次子承其乏,此继承法之大要也。如不定继承之法,或以君位之所归,由君主于诸子及亲支中选举择之,而初无立长之规定,则祸乱之萌,将不可免。奸人之窥窃神器者,实凡有徒,必将于宫阃之间,施其密计。人生垂暮之年,徒足以增长其疾痛,而其结果所至,虽或幸免兵祸,亦以大宝不定,致费周章。盖事之至危者也,历史之诏我者如此。是故就政权移转问题观之,君主制所以较共和为胜者,必以继承法为最要之条件,即所谓以天潢之最长者为君主是也。

近古以前,匪论其亚洲或在欧洲,大抵以君主制为国体。间亦有例外者,若温尼斯若瑞士,皆用共和制,然其数较少,且皆小国为然。其在重要之国,则世界中大抵采用君主制也。近一百五十年,欧洲举动,忽为一变,大有舍君主而取共和之趋势。欧洲大国,第一次为共和制之尝试者,厥为英国。十七世纪中,英国革命军起,英王查理第一经国会审判,定为叛逆之罪,处以死刑。其时乃建立共和制,号民主政治,以克伦威尔为监国,盖即大总统也。克伦威尔统率革命军,战胜英王,故能独操政柄。然英国共和之制,仅行数年,终归失败。盖克伦威尔故后,监国继承问题,极难决定。克伦威尔颇思以其子力次尔自代,然卒以英国当日人民,不适宜于共和,而力次尔又无行政首长之才,故英国之共和忽然消灭。英人于是舍共和制,复用君主制。而查理第一之子查理第二,乃立为君,盖不独为军队所拥戴,而当时舆论,亦皆赞成云。欧洲民族为第二次共和之尝试者,实为美国。十八世纪时,美洲革命既成,而合众国之共和制立焉。夫美国之革命,初非欲推翻君主也,其目的但于脱英国而独立耳。乃革命成功而后,其势有不得不用共和制者。盖其地本无天家皇族,足以肩政务之重,而前世纪在用过赞成共和之人,多移居美国,以共和学说,灌输渐渍,入于人心。虽其人已往,而影响甚远。故共和国体,实为当时共同之心理。然当日统率革命军为华盛顿,使其人有帝制自为之心,亦未始不可自立为君主。乃华盛顿宗旨,尊共和而不喜君主,而又无子足以继其后,故当合众国独立告成之日,即毅然采用共和制。百余年以来,未之或替焉。夫美国之共和,自成立以至今日,其结果之良好,不问可知。共和制所有之声誉,实美国有以致之。然美国未成共和以前,久承英国之良法美意,而英国之宪法及其议院制度之行于美国,已逾拜年,故一千七百八十九年美国之由藩属政府变为共和者,初非由专制而跃为民政也。政体未易以前,其备之已豫,而自治之精神,亦已训练有素也。不特此也,当日美国之民智,已臻高度。盖自美洲历史开始以来,已注意于普通学校,五尺之童,无有不知书识字者,其教育之普及,盖可想见矣。美国共和之制,成立未久,闻风而起者,又有法国之共和国焉。顾法国未宣告共和以前,本为专制之政体,一切政务,操于君主,百姓未能与闻。其人民于自治政制,绝少经验。故虽率行共和之制,而不能有良好之结果。骚扰频年,末由底定。而军政府之专横,相继代兴,至拿破仑失败后,重以外人之干涉,帝制复活。一千八百三十年二次革命,虽仍帝制,而民权稍张。迨一千八百四十八年帝制再被推翻,复行共和制,以拿破仑之侄为大总统,不意彼乃推翻共和,复称帝号。直至一千八百七十年普法战后,拿破仑第三被废,最后之共和制,乃复发生。今此制之立,近半百年,以势度之,大抵可望行之久远也。虽然,法国今日之共和制,固可望永久,而其所以致此之故,实由于百年之政治改革而来。此百年中,既厉行教育,增进国民政治之知识,以立其基础。复使国民与闻政事,有自治政制之练习,故共和制可得而行也。且法美两国,于国家困难问题,颇有解决之法,盖即所谓政权继承问题是也。法国之大总统,由议院选举,美国之大总统,则由人民选举。此二国者,其国民皆因与闻政事有自治政制之经验,而近五十年间,两国皆注重普通教育,广立学校,由政府辅助之。故两国之民智,皆颇高尚也。十八世纪之末,美法两国,既立共和制之模范,于是南美中美各国,旧为西班牙属地,皆宣告独立,相率效之。以诸国当日之情形而言,亦略于美国相类。盖当独立之告成时,共和制似最合于事实,其地既无皇族,足以指挥人民,而美国之共和,适足为之先例,舆论一致,群以共和为政治之极轨。无论何种国家,何等人民,均可适用此制。故一时翕然成风,几无国不行共和制焉。然各国之独立,系由竭力争竞而来,乱机既明,未能遽定。而教育未遍,民智卑下,其所素习者。专制之政体而已。夫民智卑下之国,最难于建立共和,故各国勉强奉行,终无善果。虽独立久庆成功,而南美中美诸邦,竞常演混乱不宁之活剧,军界钜子,相率而夺取政权,即有时幸值太平,亦只因一二伟人。手握大权者,出其力以镇压之,故可收一时之效。然此手握大权之人,绝不注意教育,学校之设立,阒然无闻,人民亦无参与政事之机,以养成其政治之经验。其卒也,此伟人老病殂谢之时,压制之力驰,攘夺大柄之徒,乃纷纷并起,诚以政权继承问题,无美满之解决也。于是前此太平时间所有进行之事业,至是乃扫荡而无余,甚且祸乱频仍,竟陷于无政府之地位,而全国社会经济情形,无不尽受其蹂躏矣。墨西哥近年之事,在南美中美各国,业已数见不鲜,盖共和国制不合于其国经济政治之状况者,必有如是之结果也。爹亚士为军界领袖,独握政权,当其为大总统时,政治问题,似已解决。然爹亚士既未厉行教育,且禁压人民,不使参与政事,及年将衰迈,权力渐杀,革命之旗帜既张,爹亚士遂尽失其政柄。自爹亚士失政后,军队首长,纷纷构兵,国内骚扰,至今未艾。以今日墨西哥情势观之,除外人干涉外,盖别无他术,足以为政治问题之解决。南美各国中,亦有数国用共和制而颇有进步者,其尤著者,则阿根廷智利巴西三国是已。阿根廷智利两国。初建共和时,骚扰纷纷,久未平定,然其后乃渐见安宁,颇享太平岁月之福。至巴西则自二十五年前建立共和制以来,虽略有骚动,而共和之命运,实属安平。然此三国,于立宪政体,皆能极力进行。十九世纪之初,阿根廷智利两国久已力争进步,而巴西则未立共和之前,在帝国时代业能鼓励人民,使之与闻国政。故三国之得此结果者,非偶然也。就南美中美各国之已事,并合法国合众国之历史观之,其足供吾人研究之点入左。

第一,行共和制者,求其能于政权继承之问题有解决之善法,必其国广设学校,其人民沐浴于普通之教育,有以养成其高尚之知识,而又使之与闻国政,有政治之练习。而后乃可行之而无弊。

第二,民智低下之国,其人民平日未尝与知政事,绝无政治之智慧,则率行共和制,断无善果。盖元首既非世袭,大总统承继之问题,必不能善为解决,其结果必流为军政府之专横。

用此制者,虽或有平静之一时,然太平之日月,实于纷乱之时期,相为终始。妄冀非分之徒,互相抵抗以竞夺政权,而祸乱将不可收拾矣。不宁惟是,以今日现状而言,欧西列强,将不容世界各国中有军政府之发生。盖徵诸已事,军政府之结果,必召大乱。此诚于欧西各强国厉害相关,盖其经济势力,久已膨胀,欧人之资本及其商务实业之别派分支者,所在皆是。故虽其于国政府所采用之制度,本无干涉之必要,然其权力所及,必将有所主张。俾其所用之制度,不至扰乱治安,盖必如是而后彼辈所投之资本,乃可得相当之利益也。极其主张之所至,势将破坏他国政治之独立,或且取其国之政府而代之。盖苟必如是,而后可达其目的,则列强亦将毅然为之而有所不恤也。故自今以往,一国之制度,将不容其妄自建设,致召革命之纷乱,再蹈南美洲前世纪之覆辙。今后之国家,当详慎定制,维持治安,否则外人之监督,恐将不免也。以上之研究,于今日中国政治之情形,有何种关系,此盖应有之问题矣。

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决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向使满清非异族之君主,为人民所久欲推翻者,则当日最善之策,莫如保存君位,而渐引之于立宪政治。凡其时考察宪政大臣之所计划者,皆可次第举行,冀臻上里。不幸异族政制,百姓痛心,于是君位之保存,为绝对不可能之事。而君主推翻而后,佘共和制遂别无他法矣。由是言之,中国数年以来固已渐进于立宪政治,惟开始之基,未尽完善。使当日有天潢贵族,为人民所敬礼而愿效忠荩者,其效当不止此也。就现制而论,总统继承问题,尚未解决。目前之规定,原非美满,一旦总统解除职务,则各国所历困难之情形,行将再见于中国。盖各国状况,本于中国相似,故其险象亦同。但他日或因此种问题,酿成祸乱,如一时不即扑灭,或驯至败坏中国之独立,亦意中之事也。

然则以中国之福利为心者,处此情势,将持何种之态度乎?将主张继续共和制欤?抑将提议改建君主之欤?此种疑问,颇难答复。然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盖中国入欲保存独立,不得不用立宪政治,而从其国之历史习惯社会经济之状况,与夫列强之关系观之,则中国之立宪,以君主制行之为易,以共和制行之则较难也。虽然,由共和改为君主,而欲得良好之结果者,则下列之要件,缺一不可。

一,此种改革不可引起国民及列强之反对。以致近日共和政府所极力扑灭之祸乱再见于中国。盖目前太平之景象,宜竭力维持,不可使生危险也。

二,君主继承之法律,如不明白确定,使嗣位之问题,绝无疑义。则由共和而改为君主,实无利益之可言。至君位之继承,不可听君主之自择,吾已详言之。虽君主之威权,较尊于大总统,中国百姓,习于君主,鲜有知大总统者。故君主恒为人所尊敬,然仅以增加元首之威权,为此改革,而于继承之问题,未能确无疑问。则此等改革,似无充分之理由,盖继承确定一节,实为君主制较之共和制最大优胜之点也。

三,如政府不欲为计划,以求立宪政治之发达,则虽由共和变为君主,亦未能有永久之利益。盖中国如欲于列国之间,处其相当之地位,必其人民爱国之心日渐发达。政府无人民热忱之赞助,亦必无强固之力量。而人民所以能赞助政府者,必先自觉于政治中占一部分,而后乃尽其能力。故为政府者,必使人民知政府为造福人民之机关,使人民知其得监督政府之动作,而后能大有为也。

以上所述三种条件,皆为改用君主制所必不可少,至此种条件,今日中国是否完备,则在乎周知中国情形,并以中国之进步为己任者之自决耳。如此数条件者,均皆完备,则国体改革之有利于中国,殆无可疑也。



伟哉——大清——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点击查看原帖)
痛哉——大清——立宪功败垂成(点击查看原帖)

明天就是大清逊位一百年!好遗憾君主立宪没搞成,一百年的血雨腥风证明了,中国人根本不具备共和的素质,君主立宪确实为当时最适合中国之体制。俺准备寒食一天,哀悼大清。

严复的《天演论》太坑人,在中国人心中形成了一种进化史观,比如康有为受这种进化史观影响就把君主立宪比附成小康,把民主共和比附成大同,这不是扯淡吗。结果造成中国人老想追求所谓最先进的制度,而不是看这种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国情。造成近代一些人,老想跨越式发展,迈出去一步就打死不后退。完全不顾他们所追求的所谓理想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大清灭亡的太可惜,皇族内阁倒台后,载沣是真的要立宪的,因为此刻风雨飘摇,他不真的立宪不行了。这时候载沣的许多举措都证明他没敢拿立宪当儿戏。但人们却丧失理智,完全不肯再给大清一次机会,结果带来的是此后六十六年的血雨腥风。并且共和是个招牌,民主是个笑话。冯国璋曾质问袁世凯逊位给谁,袁说,逊位给人民。从后来的百年历史看这有点笑话了。但,试想如果大清不垮掉,有了这个教训后,还敢不真的立宪吗? 恐怕中国的民有、民治、民享在大清改革后就可以实现了。好遗憾君主立宪没搞成,经过一百年,现在看君主立宪,是最最适合中国了,共和制根本是水土不服。




我记得以前有位天涯网友的发言我很赞同,当时收藏了,现在把它转过来

清朝末年的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交锋过多次,比较大的交锋有两次,一次是以康梁为代表的保皇派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日本的论战,一次是武昌起义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方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之间的论争抗衡,历史最终选择了共和制度,但是康有为预言说:“以共和立国,以我国的国情,只会导致军阀割据,国分裂而民涂炭。”康有为不幸而言中了,此后几十年军阀内战不休,所谓的民主一百年来从未有实现过。

看了小说《黄花赋》写的这段历史,我就想:假如当时中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那么中国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像英国那样,国民守法而敬皇室,经济发达富裕,人民崇尚道德,男人都愿意绅士自居?我想这个可能性很大。

武昌起义前,清朝预备立宪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当时公布的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备了,而更重要的是,万民之首的皇帝也必须遵守法律,虽然皇帝仍有很大的权力,但首先他的权力第一次由法律来赋予,另外他的权力不是无限大了,被法律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之中,行政方面的许多事他基本不能插手。皇帝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很神圣的,皇帝如今也遵守法律,那么这套法律的贯彻实施应该比较顺利,当时全国上下一致呼吁“依法治国”,而武昌起义打断了这个进程,虽然今天“依法治国”的口号又被喊了出来,但时间过了一百年,人的道德水准和过去不一样了,今天的人心中已经没有所谓神圣的东西了,因此“依法治国”在今天进行的好生艰难。

清朝末年的人都很爱面子,《黄花赋》将这一点真实地写了出来。奸雄袁世凯为了让清室下台,竟费了那么多的周折,只为了向世人表明他不愿意欺负孤儿寡母,而允许皇帝仍住在紫禁城,仍自称皇帝,每年还给他四百万白银的优待,我觉得袁世凯做事也算很有良心了;状元张謇虽赞成民主共和,但他不愿亲笔起草皇帝的退位诏书,认为他当过清朝的状元,由他来写这诏书于心不忍,我想,爱面子虽被容易被人讥为虚伪,但总被今日人人都不要脸要好得多。人人都不要脸了,法律再多、制度再多,能起什么作用呢?

我想清末立宪后,皇帝以及皇室成员是不敢随便突破法律胡作非为的,因为满族人数很少,皇室若自觉遵守法律,就有尊荣和其他利益,若不遵守,革命派“驱除鞑旅”的口号就会引起国民的共鸣,皇帝、皇室在心有所忌的情况下,会比较模范的守法,有皇帝皇室的示范,人民的道德在当时还算基本保留的情况下,我想,“依法治国”会很顺利的贯彻下去。

可惜历史不会重来一次,好遗憾呀。










附上古德诺的,君主与共和论。俺认为古德诺的看法很客观,共和制对于中国是超前了,就像大跃进。现在俺依然赞同古德诺的观点。

一国必有其国体,其所以立此国体之故,类非出于其国民之有所选择也。虽其国民之最优秀者,亦无所容心焉。盖无论其为君主或为共和,往往非由于人力,其于本国之历史习惯,与夫社会经济之情状,必有其相宜者,而国体乃定。假其不宜,则虽定于一时,而不久必复以其他之相宜之国体代之。此必然之理也。约而言之,一国所用之国体,往往由于事实上有不得不然之故。其原因初非一端,而最为重要者,则威力是也。

凡君主之国,推究其所以然,大抵出于一人之奋往进行,其人必能握一国之实力,而他人出而与角者,其力当足以倾踣之。使其人善于治国,其子姓有不世出之才,而其国情复与君主相合,则其人往往能建一朝号,继继承承,常抚此国焉。果能如是,则国家有一困难之问题,以共和解决之,固无宁以君主解决之也。盖君主崩殂之日,政权之所属,已无疑义。凡选举及其他手续,举无所用之。英人有恒言,吾王崩矣,吾王万岁,盖即此义矣。虽然,欲达此目的,必我继承之法,业已明白规定,而公同承认者,乃可。否则君主晏驾之日,觊觎大宝者,将不乏人。权利之竞争,无从审判,其势将不肇内乱不止也。

以历史证之,君主国承继问题,能为永远满意之解决者,莫如欧洲各国,欧洲之制,君位之继承,属在长子。无子则以近支男丁之最亲最长者充之,惟继承之权利,许其让弃,故如有长子不愿嗣位者,即以次子承其乏,此继承法之大要也。如不定继承之法,或以君位之所归,由君主于诸子及亲支中选举择之,而初无立长之规定,则祸乱之萌,将不可免。奸人之窥窃神器者,实凡有徒,必将于宫阃之间,施其密计。人生垂暮之年,徒足以增长其疾痛,而其结果所至,虽或幸免兵祸,亦以大宝不定,致费周章。盖事之至危者也,历史之诏我者如此。是故就政权移转问题观之,君主制所以较共和为胜者,必以继承法为最要之条件,即所谓以天潢之最长者为君主是也。

近古以前,匪论其亚洲或在欧洲,大抵以君主制为国体。间亦有例外者,若温尼斯若瑞士,皆用共和制,然其数较少,且皆小国为然。其在重要之国,则世界中大抵采用君主制也。近一百五十年,欧洲举动,忽为一变,大有舍君主而取共和之趋势。欧洲大国,第一次为共和制之尝试者,厥为英国。十七世纪中,英国革命军起,英王查理第一经国会审判,定为叛逆之罪,处以死刑。其时乃建立共和制,号民主政治,以克伦威尔为监国,盖即大总统也。克伦威尔统率革命军,战胜英王,故能独操政柄。然英国共和之制,仅行数年,终归失败。盖克伦威尔故后,监国继承问题,极难决定。克伦威尔颇思以其子力次尔自代,然卒以英国当日人民,不适宜于共和,而力次尔又无行政首长之才,故英国之共和忽然消灭。英人于是舍共和制,复用君主制。而查理第一之子查理第二,乃立为君,盖不独为军队所拥戴,而当时舆论,亦皆赞成云。欧洲民族为第二次共和之尝试者,实为美国。十八世纪时,美洲革命既成,而合众国之共和制立焉。夫美国之革命,初非欲推翻君主也,其目的但于脱英国而独立耳。乃革命成功而后,其势有不得不用共和制者。盖其地本无天家皇族,足以肩政务之重,而前世纪在用过赞成共和之人,多移居美国,以共和学说,灌输渐渍,入于人心。虽其人已往,而影响甚远。故共和国体,实为当时共同之心理。然当日统率革命军为华盛顿,使其人有帝制自为之心,亦未始不可自立为君主。乃华盛顿宗旨,尊共和而不喜君主,而又无子足以继其后,故当合众国独立告成之日,即毅然采用共和制。百余年以来,未之或替焉。夫美国之共和,自成立以至今日,其结果之良好,不问可知。共和制所有之声誉,实美国有以致之。然美国未成共和以前,久承英国之良法美意,而英国之宪法及其议院制度之行于美国,已逾拜年,故一千七百八十九年美国之由藩属政府变为共和者,初非由专制而跃为民政也。政体未易以前,其备之已豫,而自治之精神,亦已训练有素也。不特此也,当日美国之民智,已臻高度。盖自美洲历史开始以来,已注意于普通学校,五尺之童,无有不知书识字者,其教育之普及,盖可想见矣。美国共和之制,成立未久,闻风而起者,又有法国之共和国焉。顾法国未宣告共和以前,本为专制之政体,一切政务,操于君主,百姓未能与闻。其人民于自治政制,绝少经验。故虽率行共和之制,而不能有良好之结果。骚扰频年,末由底定。而军政府之专横,相继代兴,至拿破仑失败后,重以外人之干涉,帝制复活。一千八百三十年二次革命,虽仍帝制,而民权稍张。迨一千八百四十八年帝制再被推翻,复行共和制,以拿破仑之侄为大总统,不意彼乃推翻共和,复称帝号。直至一千八百七十年普法战后,拿破仑第三被废,最后之共和制,乃复发生。今此制之立,近半百年,以势度之,大抵可望行之久远也。虽然,法国今日之共和制,固可望永久,而其所以致此之故,实由于百年之政治改革而来。此百年中,既厉行教育,增进国民政治之知识,以立其基础。复使国民与闻政事,有自治政制之练习,故共和制可得而行也。且法美两国,于国家困难问题,颇有解决之法,盖即所谓政权继承问题是也。法国之大总统,由议院选举,美国之大总统,则由人民选举。此二国者,其国民皆因与闻政事有自治政制之经验,而近五十年间,两国皆注重普通教育,广立学校,由政府辅助之。故两国之民智,皆颇高尚也。十八世纪之末,美法两国,既立共和制之模范,于是南美中美各国,旧为西班牙属地,皆宣告独立,相率效之。以诸国当日之情形而言,亦略于美国相类。盖当独立之告成时,共和制似最合于事实,其地既无皇族,足以指挥人民,而美国之共和,适足为之先例,舆论一致,群以共和为政治之极轨。无论何种国家,何等人民,均可适用此制。故一时翕然成风,几无国不行共和制焉。然各国之独立,系由竭力争竞而来,乱机既明,未能遽定。而教育未遍,民智卑下,其所素习者。专制之政体而已。夫民智卑下之国,最难于建立共和,故各国勉强奉行,终无善果。虽独立久庆成功,而南美中美诸邦,竞常演混乱不宁之活剧,军界钜子,相率而夺取政权,即有时幸值太平,亦只因一二伟人。手握大权者,出其力以镇压之,故可收一时之效。然此手握大权之人,绝不注意教育,学校之设立,阒然无闻,人民亦无参与政事之机,以养成其政治之经验。其卒也,此伟人老病殂谢之时,压制之力驰,攘夺大柄之徒,乃纷纷并起,诚以政权继承问题,无美满之解决也。于是前此太平时间所有进行之事业,至是乃扫荡而无余,甚且祸乱频仍,竟陷于无政府之地位,而全国社会经济情形,无不尽受其蹂躏矣。墨西哥近年之事,在南美中美各国,业已数见不鲜,盖共和国制不合于其国经济政治之状况者,必有如是之结果也。爹亚士为军界领袖,独握政权,当其为大总统时,政治问题,似已解决。然爹亚士既未厉行教育,且禁压人民,不使参与政事,及年将衰迈,权力渐杀,革命之旗帜既张,爹亚士遂尽失其政柄。自爹亚士失政后,军队首长,纷纷构兵,国内骚扰,至今未艾。以今日墨西哥情势观之,除外人干涉外,盖别无他术,足以为政治问题之解决。南美各国中,亦有数国用共和制而颇有进步者,其尤著者,则阿根廷智利巴西三国是已。阿根廷智利两国。初建共和时,骚扰纷纷,久未平定,然其后乃渐见安宁,颇享太平岁月之福。至巴西则自二十五年前建立共和制以来,虽略有骚动,而共和之命运,实属安平。然此三国,于立宪政体,皆能极力进行。十九世纪之初,阿根廷智利两国久已力争进步,而巴西则未立共和之前,在帝国时代业能鼓励人民,使之与闻国政。故三国之得此结果者,非偶然也。就南美中美各国之已事,并合法国合众国之历史观之,其足供吾人研究之点入左。

第一,行共和制者,求其能于政权继承之问题有解决之善法,必其国广设学校,其人民沐浴于普通之教育,有以养成其高尚之知识,而又使之与闻国政,有政治之练习。而后乃可行之而无弊。

第二,民智低下之国,其人民平日未尝与知政事,绝无政治之智慧,则率行共和制,断无善果。盖元首既非世袭,大总统承继之问题,必不能善为解决,其结果必流为军政府之专横。

用此制者,虽或有平静之一时,然太平之日月,实于纷乱之时期,相为终始。妄冀非分之徒,互相抵抗以竞夺政权,而祸乱将不可收拾矣。不宁惟是,以今日现状而言,欧西列强,将不容世界各国中有军政府之发生。盖徵诸已事,军政府之结果,必召大乱。此诚于欧西各强国厉害相关,盖其经济势力,久已膨胀,欧人之资本及其商务实业之别派分支者,所在皆是。故虽其于国政府所采用之制度,本无干涉之必要,然其权力所及,必将有所主张。俾其所用之制度,不至扰乱治安,盖必如是而后彼辈所投之资本,乃可得相当之利益也。极其主张之所至,势将破坏他国政治之独立,或且取其国之政府而代之。盖苟必如是,而后可达其目的,则列强亦将毅然为之而有所不恤也。故自今以往,一国之制度,将不容其妄自建设,致召革命之纷乱,再蹈南美洲前世纪之覆辙。今后之国家,当详慎定制,维持治安,否则外人之监督,恐将不免也。以上之研究,于今日中国政治之情形,有何种关系,此盖应有之问题矣。

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决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向使满清非异族之君主,为人民所久欲推翻者,则当日最善之策,莫如保存君位,而渐引之于立宪政治。凡其时考察宪政大臣之所计划者,皆可次第举行,冀臻上里。不幸异族政制,百姓痛心,于是君位之保存,为绝对不可能之事。而君主推翻而后,佘共和制遂别无他法矣。由是言之,中国数年以来固已渐进于立宪政治,惟开始之基,未尽完善。使当日有天潢贵族,为人民所敬礼而愿效忠荩者,其效当不止此也。就现制而论,总统继承问题,尚未解决。目前之规定,原非美满,一旦总统解除职务,则各国所历困难之情形,行将再见于中国。盖各国状况,本于中国相似,故其险象亦同。但他日或因此种问题,酿成祸乱,如一时不即扑灭,或驯至败坏中国之独立,亦意中之事也。

然则以中国之福利为心者,处此情势,将持何种之态度乎?将主张继续共和制欤?抑将提议改建君主之欤?此种疑问,颇难答复。然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盖中国入欲保存独立,不得不用立宪政治,而从其国之历史习惯社会经济之状况,与夫列强之关系观之,则中国之立宪,以君主制行之为易,以共和制行之则较难也。虽然,由共和改为君主,而欲得良好之结果者,则下列之要件,缺一不可。

一,此种改革不可引起国民及列强之反对。以致近日共和政府所极力扑灭之祸乱再见于中国。盖目前太平之景象,宜竭力维持,不可使生危险也。

二,君主继承之法律,如不明白确定,使嗣位之问题,绝无疑义。则由共和而改为君主,实无利益之可言。至君位之继承,不可听君主之自择,吾已详言之。虽君主之威权,较尊于大总统,中国百姓,习于君主,鲜有知大总统者。故君主恒为人所尊敬,然仅以增加元首之威权,为此改革,而于继承之问题,未能确无疑问。则此等改革,似无充分之理由,盖继承确定一节,实为君主制较之共和制最大优胜之点也。

三,如政府不欲为计划,以求立宪政治之发达,则虽由共和变为君主,亦未能有永久之利益。盖中国如欲于列国之间,处其相当之地位,必其人民爱国之心日渐发达。政府无人民热忱之赞助,亦必无强固之力量。而人民所以能赞助政府者,必先自觉于政治中占一部分,而后乃尽其能力。故为政府者,必使人民知政府为造福人民之机关,使人民知其得监督政府之动作,而后能大有为也。

以上所述三种条件,皆为改用君主制所必不可少,至此种条件,今日中国是否完备,则在乎周知中国情形,并以中国之进步为己任者之自决耳。如此数条件者,均皆完备,则国体改革之有利于中国,殆无可疑也。

毛头 发表于 2012-2-12 12:27
伟哉——大清——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点击查看原帖)

1、重新改写了“中国”的政治地理观念, 比之明 ...
可笑。

还永不加赋呢。

那么多赔款,那么多地方武装的军费,感情都是满清皇室自掏腰包啊。

redoct 发表于 2012-2-12 12:12
清帝退位诏书还是写的很大气的,举重若轻,相当的洒脱啊

  张謇作品,当时貌似不在北京,当然洒脱了。难道大清满朝文武,连个退位诏书都写不出来了?
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
长庆病故,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 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subsidize 发表于 2012-2-12 11:48
如果当年不是乱党犯上作乱,蒙古也不会丢的,中国现在说不定早就成超级大国了


嗯,炮党割据广东一隅,外结洋人,秽乱纲纪,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罪无可赦!
subsidize 发表于 2012-2-12 11:48
如果当年不是乱党犯上作乱,蒙古也不会丢的,中国现在说不定早就成超级大国了


嗯,炮党割据广东一隅,外结洋人,秽乱纲纪,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罪无可赦!
毛头 发表于 2012-2-12 12:32
痛哉——大清——立宪功败垂成(点击查看原帖)

明天就是大清逊位一百年!好遗憾君主立宪没搞成,一百年 ...
您作为一个蛮族同胞,  我深深理解您的民族情怀,但您觉得在今天让吾等三等汉民跨越那异次元的鸿沟来理解您的遗老遗少心情实在是令在下吐槽不能啊!    同时不得不得再一次深深震惊于您对中国近代史的无知!  您发的这一片小文可以适用于世界上大部分适用于君主制与共和制交替选择的国家,但不适用于近代之中国, 他们的矛盾是权力与权利的斗争,而在近代中国同时存在着民族与民主之争。  看看今天在网上甚嚣尘上的蝗汉主义吧!  他们确实荒唐,但引起这个问题的仅仅是蝗汉吗?  我们在斥责一个人挥刀自残,斩其臂膀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那条臂膀到处流脓实在是太过于犯贱了呢? 比如在网上发挥自以为是的优越智商来写一些愚蠢不堪的东西——比如这个。
陈丹青:西仔。

森兰丸 发表于 2012-2-12 12:50
您作为一个蛮族同胞,  我深深理解您的民族情怀,但您觉得在今天让吾等三等汉民跨越那异次元的鸿沟来理解 ...
不好意思,俺是汉族。俺只不过是看问题比较客观。


立宪个鬼,完全是以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而且权都集中到近支亲贵手里,连一般宗室都受到了排斥,亲贵排斥宗室,宗室排斥八旗,八旗排斥汉人,天下不但是爱新觉罗的天下,甚至只是宣宗一系的天下,风气如此,满清焉能不覆,到了溥仪即位,载沣摄政,亲贵掌兵,连张之洞这样的书呆子都看出满清的大限是到了,到了最后,那帮草包亲贵们被袁世凯一吓就乖乖就范了,连最后的挣扎都没有,居然还有人会怀念这帮草包,真是滑稽。
“保皇党”也好不到哪里去,'康圣人'整天号称奉了'衣带诏',要起兵勤王,结果只是凭此在海外招摇撞骗,为己敛财,光绪当年居然会倚重他也真是瞎了眼了,相比之下还是革命党好点,至少敢摘下脑袋去造反。


立宪个鬼,完全是以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而且权都集中到近支亲贵手里,连一般宗室都受到了排斥,亲贵排斥宗室,宗室排斥八旗,八旗排斥汉人,天下不但是爱新觉罗的天下,甚至只是宣宗一系的天下,风气如此,满清焉能不覆,到了溥仪即位,载沣摄政,亲贵掌兵,连张之洞这样的书呆子都看出满清的大限是到了,到了最后,那帮草包亲贵们被袁世凯一吓就乖乖就范了,连最后的挣扎都没有,居然还有人会怀念这帮草包,真是滑稽。
“保皇党”也好不到哪里去,'康圣人'整天号称奉了'衣带诏',要起兵勤王,结果只是凭此在海外招摇撞骗,为己敛财,光绪当年居然会倚重他也真是瞎了眼了,相比之下还是革命党好点,至少敢摘下脑袋去造反。
毛头 发表于 2012-2-12 12:58
不好意思,俺是汉族。俺只不过是看问题比较客观。

然也! 太客观了,都具有普世性和普适性了。 您的眼界完全凌驾于地球之上, 这观点套到这个小球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OK能不客观吗?
zwgzwg12 发表于 2012-2-12 13:00
立宪个鬼,完全是以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而且权都集中到近支亲贵手里,连一般宗室都受到了排斥,亲贵排斥 ...
如果清朝能存在到现在,中国无论生活水平还是国际地位和尊严都会比现在好得多
subsidize 发表于 2012-2-12 11:48
如果当年不是乱党犯上作乱,蒙古也不会丢的,中国现在说不定早就成超级大国了
循迹过来摸摸,说不定现在KMT已经在米国设立军事军区了。果粉V5啊。
subsidize 发表于 2012-2-12 13:02
如果清朝能存在到现在,中国无论生活水平还是国际地位和尊严都会比现在好得多

这种假设没有任何意义啊。武昌起义其实也没多少人参加,但很快那么多省脱离满清朝廷“独立”,说明清廷已经失去了对下面各省的控制力。分崩离析在所难免。

乖乖的把汉放在了满的前面儿~哈哈可怜的孤儿寡母~
qyxx 发表于 2012-2-12 13:05
循迹过来摸摸,说不定现在KMT已经在米国设立军事军区了。果粉V5啊。
我一直认为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一个政权,不要瞎扣帽子
cutter 发表于 2012-2-12 13:06
这种假设没有任何意义啊。武昌起义其实也没多少人参加,但很快那么多省脱离满清朝廷“独立”,说明清廷 ...
如果没有乱党作乱的话,大清能熬过那段寒冬,那么中国在接下来几十年应该很快就会崛起,而日本全面侵华就是做梦了
subsidize 发表于 2012-2-12 13:07
我一直认为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一个政权,不要瞎扣帽子
哦,原来是保皇派啊,失敬失敬。看来“大清”确实深得“民心”啊哈哈
subsidize 发表于 2012-2-12 13:02
如果清朝能存在到现在,中国无论生活水平还是国际地位和尊严都会比现在好得多
算了,送你张之洞的两首诗,自己体会吧
《读宋史》
南人不相宋家传,自诩津桥惊杜鹃。辛苦李虞文陆辈,追随寒日到虞渊。
《读白乐天"以心感人人心归"乐府句》
诚感人心心乃归,君民末世自乖离;岂知人感天方感,泪洒香山讽喻诗。
subsidize 发表于 2012-2-12 13:09
如果没有乱党作乱的话,大清能熬过那段寒冬,那么中国在接下来几十年应该很快就会崛起,而日本全面侵华就 ...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如果。“大清”能做到那个程度,只能说明它确实做得不好,依我看,给个100年都只能是被踩的命。


资本主义势力推翻封建主义势力,实际是工业生产力量推翻农业生产力量的结果,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要求取得社会主导的结果,资本主义以工业和科技为生产力,的确极大幅度地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极其深远地改变了人类文明,但两者在以生产利润分配为衡量标志的生产关系上并无改变,无非是在农业生产时代,无产者以农民身份投入社会生产,在工业时代,则以工人身份投入社会生产.都不会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结果.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真正开始大规模成体系的建立工业和科技体系只有从1949年开始,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无法避免的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动荡,中国当时的情况真的是想想都恐惧,农业遭到极大破坏,工业和科技几乎为零,安全又得不到保障,几乎一切都是空白,一切从头开始,怎么发展生产力,怎么调整生产关系,啊..........完蛋了! 真的完蛋了!

资本主义势力推翻封建主义势力,实际是工业生产力量推翻农业生产力量的结果,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要求取得社会主导的结果,资本主义以工业和科技为生产力,的确极大幅度地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极其深远地改变了人类文明,但两者在以生产利润分配为衡量标志的生产关系上并无改变,无非是在农业生产时代,无产者以农民身份投入社会生产,在工业时代,则以工人身份投入社会生产.都不会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结果.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真正开始大规模成体系的建立工业和科技体系只有从1949年开始,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无法避免的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动荡,中国当时的情况真的是想想都恐惧,农业遭到极大破坏,工业和科技几乎为零,安全又得不到保障,几乎一切都是空白,一切从头开始,怎么发展生产力,怎么调整生产关系,啊..........完蛋了! 真的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