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看清军失败的笑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3:01:55
老百姓看清军失败的笑话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只是在三元里,人们听说英军强奸当地女人之后,三元里的百姓才投入保卫家乡的战斗,但这与保卫满清国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一战,即1842年发生在镇江的“壬寅之役”时,清军副都统海龄(满人),在生死存亡关头,不顾百姓死活,却沉湎于声色之好,纳妾藏娇,避居佛殿。不是有效组织抗敌,而是到处屠杀无辜人民,捉路人作汉奸。资料记载,他在城内抓了“居民百七十余人,于小校场行刑,并及妇人孺子,呼冤之声不绝,郡守(汉人)惟流泪而已”。《出围城记》则记录了海龄禁止百姓出城觅食、逃难的情况,“城中炊烟寥寥,盖城闭市亦闭,饥民无处市米,亦无处市饽饽,人疑副都统欲尽毙汉人而后止。……(并言)百姓有违言,即是汉奸,吾兵足以杀之。”据后来的上谕说:“兹有人奏‘海龄查拿汉奸,误杀良民不计其数,以致人心不服,将该副都统围住,海龄因纵兵开炮轰击。夷闻内变,乘势直入府城。海龄之死,闻系被民戕害’等语。”有笔记说:“尔时英夷无意入镇城,意欲直入大江,而镇江副都统海龄,日杀无辜,民不聊生,往夷船请之入城。”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时,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满清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发出象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

    尤其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火烧圆明园后,当地百姓、旗人等乘火打劫,皇家珍宝被洋人和当地百姓抢劫一空。百姓并没有对于皇家的财产产生什么爱戴之心,手下留情。对于洋人放火烧毁圆明园,老百姓也不会表现出什么愤怒,而多是幸灾乐祸。

    当鸦片战争打响的时候,老百姓冷漠地看满清和洋人开战,甚至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看昔日不可一世的凶残的满清征服者压迫者被更为厉害的洋人打的人仰马翻。这或许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呢。对于苦难深重的老百姓来说,既然被奴役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宿命,被洋人奴役,与被满人奴役,有什么不同呢?据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看清军失败的笑话时,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1894年日军轻取东北重镇九连城,驻守此处的清军闻风而逃,九连城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迎接日本军队,纷纷拿鸡和猪献给日军,有人请求为日本军队效力。日本著名间谍学者、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拟制了一篇文采飞扬的告示《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说,“满清氏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盖所谓人众胜天者矣。今也天定胜人之时且至焉。”号召中国人“绝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势,唱义中原,纠合壮徒、革命军,以逐满清氏于境外,起真豪杰于草莽而以托大业,然后革稗政,除民害,去虚文而从孔孟政教之旨,务核实而复三代帝王之治。”
    日本人当然是包藏祸心,入侵中国并不是为中国人的解放。可是,这样的宣传非常有效,不少百姓真的是打着旗子欢迎日本人的。

h ttp://fww612.blog.sohu.com/164501011.html老百姓看清军失败的笑话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只是在三元里,人们听说英军强奸当地女人之后,三元里的百姓才投入保卫家乡的战斗,但这与保卫满清国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一战,即1842年发生在镇江的“壬寅之役”时,清军副都统海龄(满人),在生死存亡关头,不顾百姓死活,却沉湎于声色之好,纳妾藏娇,避居佛殿。不是有效组织抗敌,而是到处屠杀无辜人民,捉路人作汉奸。资料记载,他在城内抓了“居民百七十余人,于小校场行刑,并及妇人孺子,呼冤之声不绝,郡守(汉人)惟流泪而已”。《出围城记》则记录了海龄禁止百姓出城觅食、逃难的情况,“城中炊烟寥寥,盖城闭市亦闭,饥民无处市米,亦无处市饽饽,人疑副都统欲尽毙汉人而后止。……(并言)百姓有违言,即是汉奸,吾兵足以杀之。”据后来的上谕说:“兹有人奏‘海龄查拿汉奸,误杀良民不计其数,以致人心不服,将该副都统围住,海龄因纵兵开炮轰击。夷闻内变,乘势直入府城。海龄之死,闻系被民戕害’等语。”有笔记说:“尔时英夷无意入镇城,意欲直入大江,而镇江副都统海龄,日杀无辜,民不聊生,往夷船请之入城。”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时,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满清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发出象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

    尤其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火烧圆明园后,当地百姓、旗人等乘火打劫,皇家珍宝被洋人和当地百姓抢劫一空。百姓并没有对于皇家的财产产生什么爱戴之心,手下留情。对于洋人放火烧毁圆明园,老百姓也不会表现出什么愤怒,而多是幸灾乐祸。

    当鸦片战争打响的时候,老百姓冷漠地看满清和洋人开战,甚至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看昔日不可一世的凶残的满清征服者压迫者被更为厉害的洋人打的人仰马翻。这或许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呢。对于苦难深重的老百姓来说,既然被奴役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宿命,被洋人奴役,与被满人奴役,有什么不同呢?据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看清军失败的笑话时,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1894年日军轻取东北重镇九连城,驻守此处的清军闻风而逃,九连城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迎接日本军队,纷纷拿鸡和猪献给日军,有人请求为日本军队效力。日本著名间谍学者、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拟制了一篇文采飞扬的告示《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说,“满清氏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盖所谓人众胜天者矣。今也天定胜人之时且至焉。”号召中国人“绝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势,唱义中原,纠合壮徒、革命军,以逐满清氏于境外,起真豪杰于草莽而以托大业,然后革稗政,除民害,去虚文而从孔孟政教之旨,务核实而复三代帝王之治。”
    日本人当然是包藏祸心,入侵中国并不是为中国人的解放。可是,这样的宣传非常有效,不少百姓真的是打着旗子欢迎日本人的。

h ttp://fww612.blog.sohu.com/164501011.html
宏观上来说,人民只要是能够生存,能够将自己的基因传至下一代保持持续进化。谁管他都一样。
海龄这一段 各种记载差异很大

镇江一战是比较激烈的 特别是青州八旗兵 比较英勇 当地驻防八旗也还算凑合 总比其他各地清军要强一些

草间日记 没看过全文 不知其可信度
那个时候民智未开,老百姓确实没有多少国家民族观念……
国不知有其民,民不知有其国。

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一个国家里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不会是一心的。
满清视民如猪狗,民视满清如敌寇
满清与日本的区别就是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还拿这个《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来忽悠啊?

拜托现在情形是什么年代啦?就算那年代被这忽悠了也叫做傻瓜吧。

别做那种1949还投K党,1990投苏联的傻货。不需要多少年中国就是全球第一了。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那时候的中国还算是古代社会。
民族主义是一种近代意识形态,指望道光年的老百姓是指望不上的。
直到后来义和团时期才有那么一点民族自觉性出来
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括号里面明显是私货,
此外日本人的告示基本没啥用处,当时人基本也不识字,更何况没用国家意识的老百姓(作者立场)为啥突然对日本人告示中的几百年前的国家突然有了国家意识?
sarsbeside 发表于 2012-2-12 18:14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那时候的中国还算是古代社会。
民族主义是一种近代意识形态,指望道光年的老百姓是指望 ...
拳匪是乱杀乱搞,民族意识的完全成型是在这之后
f22 发表于 2012-2-13 12:38
拳匪是乱杀乱搞,民族意识的完全成型是在这之后
扶清灭洋就是民族意识
要不何扶之有
黄金骑兵 发表于 2012-2-9 11:34
那个时候民智未开,老百姓确实没有多少国家民族观念……
现在也别扯什么民智未开了,现在的民智也未必比千年前的宋代好那里去,君不见宋代许多话本描写的活剧。正在当今上演的热火朝天?其实,人类的根性如此,中外皆然。
wineberserk 发表于 2012-2-17 14:37
现在也别扯什么民智未开了,现在的民智也未必比千年前的宋代好那里去,君不见宋代许多话本描写的活剧。正 ...
正解,现在的贪官都是带路党
这是扬州十日屠戮汉人的报应,这是文字狱愚民的后果
别看现在闹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辫子军屠城的时候,吃糠喝稀在搞文字狱的时候可是嗨的很呢
民智未开不是拜满清所赐么?看看明亡时候百姓的表现。
龙战骑士 发表于 2012-5-21 15:06
民智未开不是拜满清所赐么?看看明亡时候百姓的表现。
明亡时百姓的表现 你说是“闯王来了不纳粮么”?
zhepro 发表于 2012-5-21 15:13
明亡时百姓的表现 你说是“闯王来了不纳粮么”?
倒也是,没闯王,明也不会亡了。
民国初年,强行割辨子时,一个老人家叹道: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割啊~~~~

另外一名中年人笑着说:我告诉您吧,您的老祖宗可没有这种东西~~~~
抗日战争中,我们的先人也是做顺民的居多,就是你我,在当时又有几个会抛家弃产冒险抗争?
那时候老百姓只有家(家庭、家族)的概念,国的概念很谈,谁当头老百姓都是交皇粮过日子,士绅的想法就不太一样。
现在老百姓爱国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2-5-21 17:34
那时候老百姓只有家(家庭、家族)的概念,国的概念很谈,谁当头老百姓都是交皇粮过日子,士绅的想法就不太 ...


其实庚子之乱之前大部分士绅也是浑浑噩噩。

还是上面大F说的准


近代以来中国新旧民族意识的分水岭恰恰就是庚子之乱以后。


庚子之乱及其之前,中国人只有华夷观,根本没有近代主权国家的意识;庚子之乱拳匪愤愤的愚昧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几乎是灭顶之灾。经历了这场巨大灾难一些知识精英阶层才开始有了近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意识。

庚子之乱及其之前,中国普通民众大部分是愚昧排外的,庚子之乱拳匪遭到洋人残酷镇压;使得即使曾经参加过拳乱的普通民众都对洋人威力有了直观的认识,中国社会彻底从排外转向向西方学习,极大推动了清朝最后10年的各种改革的推进。

庚子之乱及其之前,中国士大夫精英阶层主流和洋人争的是名分!庚子之乱之后,士大夫精英阶层主流已经变为和洋人争国家主权,比如收回关税主权的、治外法权的提议最初就是在庚子之乱之后的清末新政时期被提出来的,经历北洋关税、法权会议,最后到GMD政府解决的。而在庚子之乱没几个人去关注这类问题,大家都认为这些是细枝末节的东西。



庚子愤愤作乱,给中国引来的巨大的几乎是濒于亡国灾难,但是愤愤拳匪的极度愚昧和西方的强大,也彻底揍醒中国的精英阶层,中国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当然当时中国精英阶层学习西方已经有些饥不择食了)。 (就是现在的马列神教,也是西方的思想)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2-5-21 17:34
那时候老百姓只有家(家庭、家族)的概念,国的概念很谈,谁当头老百姓都是交皇粮过日子,士绅的想法就不太 ...


其实庚子之乱之前大部分士绅也是浑浑噩噩。

还是上面大F说的准


近代以来中国新旧民族意识的分水岭恰恰就是庚子之乱以后。


庚子之乱及其之前,中国人只有华夷观,根本没有近代主权国家的意识;庚子之乱拳匪愤愤的愚昧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几乎是灭顶之灾。经历了这场巨大灾难一些知识精英阶层才开始有了近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意识。

庚子之乱及其之前,中国普通民众大部分是愚昧排外的,庚子之乱拳匪遭到洋人残酷镇压;使得即使曾经参加过拳乱的普通民众都对洋人威力有了直观的认识,中国社会彻底从排外转向向西方学习,极大推动了清朝最后10年的各种改革的推进。

庚子之乱及其之前,中国士大夫精英阶层主流和洋人争的是名分!庚子之乱之后,士大夫精英阶层主流已经变为和洋人争国家主权,比如收回关税主权的、治外法权的提议最初就是在庚子之乱之后的清末新政时期被提出来的,经历北洋关税、法权会议,最后到GMD政府解决的。而在庚子之乱没几个人去关注这类问题,大家都认为这些是细枝末节的东西。



庚子愤愤作乱,给中国引来的巨大的几乎是濒于亡国灾难,但是愤愤拳匪的极度愚昧和西方的强大,也彻底揍醒中国的精英阶层,中国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当然当时中国精英阶层学习西方已经有些饥不择食了)。 (就是现在的马列神教,也是西方的思想)

我国史籍完备,虽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同样的一幕还是不断地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