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的基础上第一次投稿,但感觉不行,大家随便看看吧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8:41:18


四式中型坦克简述

    一提起二战时期的日本坦克,一般大家大概都会浮现出如下的景象吧。威力孱弱的火炮,小巧的车身及满身的铆钉。但在二战末期,日本终于造出了一种真正称的上中型坦克的坦克,性能也比较接近欧美中型坦克的性能,至少在纸面上是这样的。这就是四式中型坦克。(以下简称为四式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历程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主力坦克九七式中型坦克,是在1937年定型装备部队。重量14.3吨,4名乘员,最厚装甲25毫米,装备57毫米短炮身坦克炮,路上最高速度38千米/小时。从上面这些数据来看,这坦克只能算得上轻型坦克吧。虽说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如T-34相比是落后的,但从1937年的世界坦克的平均水平来看,比如与法国陆军的主力坦克雷诺R35相比较,九七式坦克也不算落伍的。但在1939年8月的诺门坎事件中,该型坦克投入了与苏联坦克部队的战斗了,但结果却让日本陆军非常沮丧。九七式的短炮身的57毫米炮反坦克能力严重不足,而且其铆钉固定的薄装甲板很容易就被苏联的BT坦克的45毫米长炮身坦克炮所击穿。由此可见,九七式坦克的反坦克性能非常不足,与苏军的坦克交锋时总落于下风。究其原因就是设计时九七式坦克的主炮只用于支援步兵,而导致其反坦克能力不足。因此,日本陆军中开始有呼声要求改变原来忽视反坦克能力的日本坦克开发方针。
    1940年,日本陆军制定了两个新的后续坦克发展计划,一个是装备高初速47毫米坦克炮的中型坦克计划。另一个为装备大口径高初速的坦克炮(第二年定为57毫米口径)的支援型坦克计划。前者成为了后来的一式中型坦克(奇黑),后者则成了四式坦克(奇托)的基点。
    此时,德国的装甲部队正通过闪电战横扫欧洲,因此,坦克间的战斗也变得更普遍了。所以,提高反坦克能力已成为新型坦克开发的理所应当的认识。但是,且不说设计能力,就是以日本当时的工业能力来看,立即实现这种构想也是十分困难的。
    1941年9月,试制的高初速47毫米坦克炮样炮完成并投入了实用试验。但这款预定作为一式坦克主炮的火炮,直到太平洋战争开战后的1942年4月才定型批量生产。同时,该炮也装到了九七式改中型坦克(奇哈改)上。于是,九七式坦克也拥有了一定的反坦克能力了。顺便说一下,军博馆里的功臣号坦克就是九七式改。同年3月,九七式改坦克定型并开始生产。但是几乎在同一时期,作为敌对国的美国开始生产现代化的,装备75毫米火炮的M4谢尔曼式坦克了。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意味着日本之前的坦克一下子就比老冤家美国的坦克落后了。更糟的是,当初计划作为后继中型坦克,装备47毫米坦克炮的一式中型坦克,直到1944年才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


    作为支援坦克而研制的四式坦克,于1942年7月开始研发。在该坦克的原开发计划中,应装备57毫米坦克炮。这款坦克炮的口径虽说与九七式坦克的主炮一样,但与九七式的18倍身(炮身长度为炮弹直径的18倍)的主炮相比,新的57毫米坦克炮的炮身长达到了48.5倍身,应该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反坦克能力。之后,诞生了装备57毫米长炮身坦克炮的四式坦克的1号样车。
    但是当有更新的情报传来时,情况又有了变化。一个是苏军的秘密武器T-34型坦克在战场上给予德军以沉重的打击,另一个是德军为了应付这种局面而不断提高坦克火炮的威力。对此,日方人员担心即使长炮身的57毫米坦克炮也会变得火力不足。因此,于1943年7月,在军需审议会上,根据兵器行政本部的野口龟之助和太田龙两名中佐的提议,决定将四式坦克的主炮变更为高初速的75毫米坦克炮。一般来说,日本陆军总给人以保守、呆板、对新技术不太上心的感觉。如在装备百式冲锋枪的问题上,日本陆军认为这枪太浪费弹药,不如一发一准的三八式步枪。结果,被美军的自动武器打的头破血流才匆匆装备。但四式坦克主炮的定型,还是算有些前瞻性吧。因为,日军和M4谢尔曼中型坦克首次遭遇是同年11月,可以说日军在此之前还没遇到有代差的敌方坦克。
    但决定归决定,当时的日本还没有符合要求的75毫米坦克炮,所以必须重新研发。正好,为五式中型坦克(奇利)准备的75毫米长炮身坦克炮于同年7月开始研制,五式坦克则是四式坦克的后继坦克。这款火炮,是以瑞典博福斯公司的75毫米高射炮为基础,能以812米/秒的初速发射穿甲弹(重量6.615千克)的大威力坦克炮。但虽说有这个基础,但是这个改造工作还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结果,该款火炮到1944年4月才设计完成。同年11月,试验用的样炮才投入实用试验。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日本的工业及科技水平在许多方面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如德国的著名的88毫米高炮,德国人没用多长时间就装到了各种坦克和自行火炮上。更不用说苏联人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研制了SU-152自行火炮了。
    1944年5月,四式坦克的2号样车的车体完成,在该车体上搭载依然是试制的57毫米长炮身坦克炮。8月换装了九〇式野炮(75毫米),进行了实地试验。9月,在装甲整备学校进行了10天的实地行走试验。该车的机动性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被认为能有很好的可靠性。
    等到新型的75毫米长炮身坦克炮完成后,2号样车立刻搭载该炮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该试验于11月末左右在东富士演习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炮无论精度还是威力都达到了预期标准。后来,该系列样炮的量产型被正式命名为「五式七厘半坦克炮」。
    于是,日本陆军决定四式中型坦克开始装备部队,1944年末在三菱重工工场准备开始量产。当初的计划是到1945年9月为止,生产出第一批能实战配备四式坦克,数量为200辆。但与此同时,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的美国B-29战略轰炸机群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了。结果由于这个原因,高射炮成了优先生产的火炮,同年好不容易定型的五式75毫米坦克炮却无法批量生产。在完成的6辆四式坦克车体中,只有2辆搭载了坦克炮。(有资料说一共只完成了2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迎来了1945年8月15日。
    这些6量试验车辆中,搭载坦克炮的2辆中的1辆,被驻扎在千叶坦克学校的美军接受了。有意思的是,美军把这辆四式坦克错认为了五式坦克,还在车体后面写了“TYPE 5”的字样。后来,这辆四式坦克被送往了著名的阿伯丁试验场去研究检测了。还有1辆则被独立第8坦克旅团沉入了浜名湖以北的猪鼻湖中了。至于剩余的车辆,据说被埋在了三菱重工下丸子工场周围的地里去了。至此,四式坦克拉上了帷幕。


性能分析

    从总体的结构来看,四式坦克与之前的九七式坦克相比较,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个头大了好几圈。四式坦克长、宽、高分别约为6.34米,2.86米,2.67米,全重约为30吨。最高公路速度40千米/小时,携带燃料约400升,最大行程250千米,越壕能力为2.7米,渉渡深度为1.2米深。四式坦克的乘员共5名。驾驶员与前机枪手的位置车体前部,只是因为日本是左行国吧,与美苏德的坦克相反,驾驶员坐席在右,前机枪手在左。这点倒与同为左行国的英国坦克一样。车长席位于炮塔的右侧,其上方还有个车长的指挥观察塔。炮手席则位于炮塔的左侧,装填手在炮塔靠后的位置。四式的引擎和变速装置是分离式的,引擎在车体后部,变速装置在车体前部,中间靠一根穿过车体的传动轴连接。车身每侧有主动轮、7个负重轮,3个拖带轮和诱导轮,履带接地长度约为4.17米。
    四式坦克的主要武装为一门75毫米坦克炮和2挺7.7毫米九七式车载机枪。其中搭载炮弹65发(另有资料称为77发),35存放放在车体底板上,30存放放在炮塔里。机枪为1挺前置,1挺装在炮塔尾部,机枪子弹数量为5400发。总体来看,四式坦克采用的是当时标准的坦克布局,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炮塔位置与它的前辈九七式坦克一样,有些往右偏,而不像大多数坦克那样炮塔在车体的中心线上。

火力

    说完了大致的情况之后,可以看看四式坦克的具体性能了。坦克重要的三要素分别为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为了有个参照性,可以把日本坦克的老对手M4谢尔曼坦克系列作为比较对象,可以看看四式坦克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而坦克的三大要素中,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坦克的火力,准确的说是主炮的威力。由于四式中型坦克没能参加实战,所以,只能先凭着纸面上的性能参照着M4系列来评价一下它了。
    四式坦克所搭载主炮为五式75毫米坦克炮,在说这炮的性能前,先说说这款火炮的历史。这款火炮并不是日本人完全独立自行始研制的,它的原型是博福斯M1929型75毫米高射炮。博福斯公司是一战后德国为了避开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在瑞典成立的一家境外企业,通过“转让”德国国内公司的军工设计来秘密为德国制造武器。所以说,博福斯75毫米高炮实际上是完全由德国的工程师设计的,一款经典之作。而这款高射炮对后来各国的大口径高射炮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二战中赫赫有名的88炮身上,也能看到它的影子。然而,日本获得这种火炮的经过对中国人来说却有些悲哀。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也引进一定数量的博福斯75毫米高射炮,对日本的飞机还是构成了比较大的威胁。但由于战斗失利,日本军队也在战场上缴获了该型高射炮。由于该炮性能优秀,超过了日本所拥有同级别火炮的性能,所以日本决定复制该炮。于是就诞生了「四式七厘半高射炮」,而五式75毫米坦克炮又是从这款高射炮改进而来的。
    如前文所提到过的那样,当时这款坦克炮是为五式中型坦克准备的。由于形势所迫,才移植到了四式坦克上。当时为五式坦克研制这款坦克炮时,还同时配套开发了半自动装填机。但由于时间紧迫和技术上的问题,移植的时候就把这半自动装填机给取消了。当然,这里指的自动装填机可不像现代坦克的自动装填机,一按按钮,计算机自动识别炮弹,并自动装入火炮。那时的装填机只是个简单的装置,装填手事先把炮弹装进自动装填装置,只能提高连射速度,还做不到识别炮弹并选择性装入火炮。而日本人研制该半自动装填机的着眼点是人员体格上的问题,75毫米炮弹对于当时日本人的体格来说有点重了。另外说一下,美国方面当时也在研究自动装填机,并达到了相当的实用程度。


    五式75毫米坦克炮的口径为75毫米,炮身长为56倍身,炮身重量为1760千克(也有说1710千克),闭锁方式为左右水平开放自动锁栓式,这使得火炮的全重达到了2221千克。同时,该炮的高低射角为-6.5度到20度。为该款火炮预定配备的弹种为一式穿甲弹和四式榴弹。其中一式穿甲弹为了增加穿甲能力,强化了弹体。为了能对敌坦克内部进行有效破坏,一式穿甲弹在弹头内还内藏了65克炸药。当炮弹击中目标后,先穿透目标装甲,然后在延时引信控制下,炮弹在目标坦克内爆炸,破坏目标。
    既然前面说过这款火炮的原型炮如此优秀,应该实际性能也不错吧。从实弹射击试验的结果来看,这炮的性能确实没有辜负期望。五式75毫米坦克炮能将重6.15千克的一式穿甲弹以812米/秒的初速发射出去,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毫不费力的击穿垂直的75毫米钢板。而有的日本研究者据此认为,该型火炮的极限穿透深度为同距离90毫米钢板。
    与此相对,我们来看看M4谢尔曼坦克的情况吧。M4坦克前期型所装备的M3 75毫米坦克炮(40倍身),可以以600米/秒的初速发射重6.5千克的穿甲弹。在1000米的距离上的穿甲深度为67毫米。相比五式75毫米坦克炮,从数值上看低了一个级别。当然,如果比较对象变成了M4系列的后期型(M4A3E8等)所搭载的M1A1 76毫米坦克炮(53倍身)的话,四式坦克还是处于下风的。谢尔曼的76毫米炮可以以792米/秒的初速发射通常使用的M62被帽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上穿甲能力为85毫米。(另外M1A1 76毫米坦克炮发射M93高速轻量穿甲弹时,能得到1000米135毫米,1500米116毫米的优秀的装甲能力。但该弹在中远距离上命中率较低,而且因为数量少而很少使用。)
    从上面的分析及比较可以看出,四式坦克的主炮穿甲能力比起之前的九七式坦克之类的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九七式的57毫米坦克炮是为了支援步兵准备的,结果反坦克能力就非常悲剧了,连击穿BT快速坦克的正面装甲都几乎不可能,更不用说M4谢尔曼坦克的前装甲了。之后九七式坦克虽说换装了长炮身的47毫米坦克炮,但仍穿甲力不足,面对M4坦克47度倾角50毫米厚的前装甲时,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但日本的四式坦克的出现后,终于在理论上,有日本坦克可以击穿M4坦克正面装甲的可能了。(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试验时并没有直接对M4坦克进行实弹射击,之后也没有实战机会与M4坦克交手,来证明这一点。)


防护

    从防护方面来说,日本当时的主力坦克九七式坦克最厚装甲厚度为25毫米。与之相比较,四式坦克的前部装甲为75毫米,可以说是达到了当时日本坦克装甲破天荒的厚度。这个厚度,和能反弹德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Pak36的穿甲弹,被德军称为“怪物”的苏联KV型重型坦克的初期型,英国的玛奇路塔MKⅡ型步兵坦克的前部装甲的厚度几乎是一个水平。
    除了装甲厚度,还采用微小倾角的装甲的构造,倾角约为72度左右。尽管没有充分考虑避弹经始的问题,但实际的防弹能力换算成垂直装甲的话约为80毫米左右。车体侧面为25毫米,倾角75度。车体后部作为50毫米,垂直角度,车体顶部装甲为20毫米,车体底部装甲为12毫米。除了前部装甲外,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也为75毫米,倾角75度。炮塔侧面为35毫米(另有资料称为25毫米),倾角75度。炮塔背面50毫米,倾角70度。其中,车体的装甲为为焊接结构。而炮塔则比较有意思,采用了铸造、焊接及螺接方式。炮塔两侧及后面是分成三部分由防弹钢铸造而成,再与正面的延压防弹钢板一起焊接成一个炮塔。然后,火炮的防盾由螺接方式安装上炮塔。采用铸造方式的原因是即使增加一点重量,也可以省去焊接工序,节约生产工时,以利于大规模生产。但这里就出现了令人尴尬的问题。由于日本当时没有大型铸造技术,无法做出整体铸造式炮塔,所以只能采用了上述的铸造加焊接的方式。结果,生产一辆四式坦克的工时并没有减少,还带来了铸造部件不符尺寸的问题。所以,后继的五式中型坦克又回到了焊接式炮塔的道路上了。
    另一方面,作为对比对象,看一下M4谢尔曼坦克的防护。谢尔曼坦克的前部装甲,前期型为倾角56度的50毫米钢板,换算成垂直装甲的厚度约为60毫米左右。后期型为倾角47度的62.5毫米钢板,这个换算成垂直装甲的厚度约为85毫米左右,略强于四式坦克。
    火炮和装甲的性能都有了,可以看一下在纸面上四式中型坦克和谢尔曼式坦克各自在多少距离上可以击穿对方的装甲。暂时不考虑实际战斗情况下的命中角度等问题,根据在上面所提出的数据,四式中型坦克的五式75毫米坦克炮大概能在800到900米左右的距离上击穿M4前期型的前部装甲。而如果按照之前所提到的有日本研究者提出的90毫米的极限穿甲深度的话,那甚至可以在这个距离上可以击穿M4后期型的前部装甲。
    与此相对应的,装备M3 75毫米坦克炮的前期型M4坦克,要接近到300米左右的距离上才能击穿四式坦克的前部装甲。而后期型M4坦克的M1A1 76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左右的距离上击穿四式中型坦克的前部装甲。(都使用标准的被帽装甲弹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从火力和装甲的平衡上来说,四式中型坦克与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前期型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四式坦克的侧面装甲厚度为25到35毫米,具有一定的倾角。而谢尔曼的侧面装甲约为38毫米,以大面积垂直形态构成。由此看来,双方的侧面装甲的防护能力是处于一个水平上的。

机动性

    对于坦克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机动性。作为四式坦克的心脏,新研制的412马力的柴油机引擎,使四式坦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该引擎是第五种日本的坦克引擎,与日本1940年制造的240马力的旧柴油机引擎相比要好的多了,这使得四式坦克的单位功率为13.3马力/吨,公路最高速度为40千米/小时左右。该引擎为V型12缸风冷式柴油引擎,并配有增压器。其气缸与之前的相比,增大了内径和行程,排气量为37.7升。这种引擎容易保养,在严寒中不用担心冻结问题,在热带不用担心水量不够的问题。而且由于使用柴油为燃料,发生火灾的危险也小得多了。另外,燃料费用较便宜,燃耗也小,经济上也不错。当然,该引擎还是有笨重,噪音大等缺点。
    四式坦克的变速系统采用了前进4档/后退1档的同步啮合的方式。坦克的操作装置采用付游星齿轮离合器制动方式。由于坦克重量达到了30吨以上,只用人力进行操作有困难,所以还安装了油压式助力装置。四式坦克车体每侧从前到后有主动轮,7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和后部的诱导轮。行走装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悬挂装置,即第1、2,第3、4和第6、7负重轮两个为一组,第5负重轮为独立的。悬挂系统仍采用传统的弹簧式。由于车重达到了30吨级的水平,所以采用了45厘米宽的新型履带,以减低接地压。(履带单位接地面积的重量,这个数值越高,越野能力越差。)
    在1944年9月的酷暑中进行了10天的行走试验,之前的设计都得到了验证。在这个试验中,四式坦克的试验样车以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的三菱工场为起点,穿越市区,经过琦玉县的大宫、熊谷,群马县的高崎,长野县的小诸、诹访,山梨县的甲府、富士吉田,静冈县的御殿场,神奈川县的箱根,及横浜后回到下丸子工场,进行了长距离的行走测试。
    行走线路多在山岳之中。和田峠、富士山脉的笼坂峠,还有箱根峠等地多为蜿蜒的斜坡路。而且,当时这些道路的路面基本上没有铺设路面,一般的汽车很难无故障通过的。但四式坦克依靠第一次装备在日本坦克上的液压助力装置,可以顺利的前进。
    还有,45厘米宽的履带很好的支撑了近30吨的车体(这个阶段还未搭载火炮,所以比火炮搭载型要轻一些),再加上良好的引擎,四式坦克顺利的走完了全程。在这次行走试验中,四式坦克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作为对手的M4谢尔曼坦克,各种型号的性能略有不同,但前期型是使用350马力的汽油机引擎(海军陆战队主要使用的M4A2系列则采用水冷式柴油机引擎),公路最高速度为35千米/小时。其单位功率为11.6马力/吨,与四式坦克相比动力不足。后期型的M4A3系列采用了450马力的汽油机引擎,公路最高速度达到了42千米/小时,单位功率为13.3,马力/吨,大致与四式坦克的机动能力相同。
另外,关于通过柔软及不平整地面能力的重要指标的接地压,这方面相对于四式坦克为0.74千克/平方厘米,M4前期型则为0.9千克/平方厘米,相比之下有些差距。而后期型采用宽型履带(HVSS)后,这个指标为0.73千克/平方厘米,与四式坦克师同一个水平。

理想与现实

    以上对于纸面上四式坦克的分析及其与M4谢尔曼式坦克的比较就结束了,但兵器是要上战场与敌人拼杀之后才能体现出自己真正的价值。那四式坦克真能达到设计要求吗?如果和M4谢尔曼坦克真在战场上相见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现在只能通过对日本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来推测一下这些情况了。
    先看一下四式坦克的设计,从纸面性能上看,该坦克应该能达到或部分超过了1940年至41年左右的各国主力坦克的水平。如T-34、M4或Ⅲ号坦克的技术水平。但从外观上看,四式坦克依然继承着之前的日本坦克外形,真让人难以理解。连德国的豹式坦克都抄袭了T-34的大倾角装甲,那比它更晚的四式坦克为什么不采用这一较优的设计呢?如果采用的话,75毫米的前部装甲也许能换来100毫米左右的防护效果。所以,日本坦克设计思想有时真让人不能理解。
    从坦克的设计水平来看,日本与强国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有日本研究者提出日本坦克“娇小”的原因是受亚洲船舶、港口、交通等的限制,不能造出太重太大的坦克。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反映出了日本工业基础的薄弱。一个工业强国会没有合适的大型船舶和优秀的交通体系?另外,由于与之前的亚洲各国的战争中,没有一个是工业化的国家,反而让日本的坦克发展更加不思进取了。还有一点,因为日本是个岛国,所以更重视海空的发展,这样对陆军的地面装备就多少有些忽视了。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日本陆军根深蒂固的大步兵思想作祟的问题。之前的日本坦克都是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而设计的,根本没考虑反坦克的问题,诺门卡事件中日军坦克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但这之后,日本陆军认为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局部冲突,依然不从中吸取教训、改变思想。所以导致日本坦克技术发展缓慢,四式坦克要到1945年才能投产,而该坦克的技术水平却只能达到欧美强国的40年代初的水平。
    设计思想上的落后是一个方面,物质基础更是一个致命伤。到1945年时,由于美军潜艇和水雷的封锁,日本本土很难从其占领区得到物资的供应了。其中包括粮食、石油及各种稀有金属等物资。比如说钢材中的镍,在1945年时,日本只能获得其必要数量的10%左右。日本本身并没有什么矿藏,基本靠进口。可以想象,如果钢材中缺少了必要的元素,那这钢材的质量可想而知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德国的虎王式坦克了。由于后期德国缺少钼,导致其装甲板变脆,延展性变差。结果苏军122毫米坦克炮的穿甲弹击中虎王后,虽未能击穿其装甲,却导致装甲内侧大面积崩裂。飞散的碎片杀伤了成员和内部设备,达到了使其丧失战斗力的目的。所以说,1945年时的日本的装甲板质量,根本无法与战争初期时的质量相媲美。说的极端一点,也许真像有些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所谓的装甲板就是软铁而已。这种质量的四式坦克的75毫米装甲,真能和M4坦克的装甲相提并论吗?
    稀有金属的缺乏带来的还不止装甲的问题,火炮和炮弹不是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吗?穿甲弹弹体必须要有相当高的硬度和强度,不然就会出现穿甲弹打在装甲上被撞碎了的笑话了。为高提高穿甲能力,现在都以钨芯和贫铀为主流了。设想一下,物资奇缺的日本,当其批量生产四式坦克时,就要配套大量生产一式穿甲弹了。不然,总不见得让四式坦克不配穿甲弹“裸奔”吧。炮弹是消耗品,产量应远大于坦克数量。这对当时的日本来说,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更何况请问提到过,当时的日本已经将生产中心偏向了高射炮,挤掉了坦克炮的生产份额了。
    火力和防护这方面来看,批量生产的四式坦克看来会是严重缩水的了,那其他方面呢?作为兵器,可靠性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坦克的性能,是由其强大的汽车工业基础来支撑的。M4谢尔曼坦克的火力和防护不尽如人意,但它采用大量成熟技术,使其的可靠性和生产性在当时世界处于一流的水平。一件兵器的定型,要通过制造许多样品,再通过大量的试验来发现问题而加以改进这个过程来完成的。而四式坦克的试验样车一共就没几辆,大量试验需顺次进行,导致试验的数量明显不足,这也是四式坦克定型晚的一个原因。没有足够的试验,就没法发现问题,从这点来说,对于四式坦克的可靠性,还是要打个问号的,至少不会像M4那样成熟。另外,试验场上的表现不一定就能代表战场上的表现。如苏联在射击试验时,表明85毫米坦克炮能对付虎式坦克,但投入实战时却发现85毫米坦克炮对付虎式坦克非常困难,要接近到非常危险的距离才能射穿虎式坦克的前装甲。所以,从这点来说,没有经过战场考验的四式坦克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四式坦克投入实战的话,不要像虎王那样让后勤近乎发疯就算合格了吧,因为试验场是代替不了战场的。
    再看一些细节问题,不是说细节决定成败嘛。由于M4谢尔曼坦克装备了电控炮塔旋转动力系统,其炮塔的转动速度在当时的坦克里名列前茅,炮塔旋转一周用时不到10秒。这点在实际的战斗中非常重要,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战斗的结果。另外,M4谢尔曼坦克虽说有车体高大的缺点,但同时也保证了宽敞的车内空间,有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乘员们迅速完成战斗动作。这个优点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提高主炮发射速度。谢尔曼坦克的主炮最快发射速度为20发/分。相比之下,四式坦克虽然也有较大的空间,但推测的主炮的发射速度为10到15发/分。这个射击速度不算低,但还是比M4谢尔曼低了一级。还有,四式坦克还是采用在前装甲上开观察孔来解决驾驶员的观察问题。相对的,M4谢尔曼坦克却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潜望镜式观察装置,无论是视野还是操作性都上了一个台阶。通过这些细节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在人机功效等问题上还是领先一筹的。有时,这些细节优势的累计,会达到一个质变的效果。如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Ⅲ号坦克性能不如苏联的T-34,但通过3人炮塔、车载无线电等细节上优势,扳回一城。
    以上粗略地推测了当时可能的情况,现在可以大致描绘出四式坦克实际战斗的景象了。在批量生产后,四式坦克的实际性能会比纸面性能降低不少。首先,由于资源缺乏,四式坦克的数量无法满足日本本土防御的需要。另外,同样的原因,该型坦克所配备炮弹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尽如人意。即使按照比较乐观的推断,实际战斗中,四式坦克只能和装备75毫米炮的M4谢尔曼坦克的前期型进行对等的战斗,而且只是一对一的形式。因为如果考虑当时美军坦克数量优势的话,会出现几辆谢尔曼围攻1辆四式坦克的情形,而且四式坦克在性能上又没有优势。更糟糕的是美军为了登陆日本本土,不但准备了相当数量的坦克,而且其中还有火力更凶猛的76炮M4谢尔曼坦克和各种坦克歼击车,甚至还有令日本坦克绝望的M26重型坦克。在这里还没考虑到美军坦克上岸的时候,应该已经夺取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了。面对这种情况,四式坦克乘员几乎是在进行毫无胜算的战斗。那时,四式坦克恐怕只能采用伏击的战术,射击美国坦克防护上的薄弱点,运气好的话能取得个别战斗的胜利。而且这只是一时的战斗胜利,在压倒优势的美军面前,日本无法改变战争的结果。
    所以,可以说四式坦克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么强大,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弱小,什么还不如Ⅲ号坦克的水平。按照纸面数据来说,其达到二战中期的中型坦克的平均水平。但在考虑到1945年日本的实际情况,性能缩水后的四式坦克估计只能对抗一下二战初期一些优秀的中型坦克了。据说美军考察团的成员看完四式坦克后说出这坦克如果能造出来,太平洋战争的结果就要改写的话语,不知其根据在何处。至于现在日本好多的架空二战战争小说中描写四式,五式坦克蹂躏美军坦克部队,更是无视当时的客观条件,毫无根据的妄想罢了。








四式中型坦克简述

    一提起二战时期的日本坦克,一般大家大概都会浮现出如下的景象吧。威力孱弱的火炮,小巧的车身及满身的铆钉。但在二战末期,日本终于造出了一种真正称的上中型坦克的坦克,性能也比较接近欧美中型坦克的性能,至少在纸面上是这样的。这就是四式中型坦克。(以下简称为四式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历程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主力坦克九七式中型坦克,是在1937年定型装备部队。重量14.3吨,4名乘员,最厚装甲25毫米,装备57毫米短炮身坦克炮,路上最高速度38千米/小时。从上面这些数据来看,这坦克只能算得上轻型坦克吧。虽说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如T-34相比是落后的,但从1937年的世界坦克的平均水平来看,比如与法国陆军的主力坦克雷诺R35相比较,九七式坦克也不算落伍的。但在1939年8月的诺门坎事件中,该型坦克投入了与苏联坦克部队的战斗了,但结果却让日本陆军非常沮丧。九七式的短炮身的57毫米炮反坦克能力严重不足,而且其铆钉固定的薄装甲板很容易就被苏联的BT坦克的45毫米长炮身坦克炮所击穿。由此可见,九七式坦克的反坦克性能非常不足,与苏军的坦克交锋时总落于下风。究其原因就是设计时九七式坦克的主炮只用于支援步兵,而导致其反坦克能力不足。因此,日本陆军中开始有呼声要求改变原来忽视反坦克能力的日本坦克开发方针。
    1940年,日本陆军制定了两个新的后续坦克发展计划,一个是装备高初速47毫米坦克炮的中型坦克计划。另一个为装备大口径高初速的坦克炮(第二年定为57毫米口径)的支援型坦克计划。前者成为了后来的一式中型坦克(奇黑),后者则成了四式坦克(奇托)的基点。
    此时,德国的装甲部队正通过闪电战横扫欧洲,因此,坦克间的战斗也变得更普遍了。所以,提高反坦克能力已成为新型坦克开发的理所应当的认识。但是,且不说设计能力,就是以日本当时的工业能力来看,立即实现这种构想也是十分困难的。
    1941年9月,试制的高初速47毫米坦克炮样炮完成并投入了实用试验。但这款预定作为一式坦克主炮的火炮,直到太平洋战争开战后的1942年4月才定型批量生产。同时,该炮也装到了九七式改中型坦克(奇哈改)上。于是,九七式坦克也拥有了一定的反坦克能力了。顺便说一下,军博馆里的功臣号坦克就是九七式改。同年3月,九七式改坦克定型并开始生产。但是几乎在同一时期,作为敌对国的美国开始生产现代化的,装备75毫米火炮的M4谢尔曼式坦克了。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意味着日本之前的坦克一下子就比老冤家美国的坦克落后了。更糟的是,当初计划作为后继中型坦克,装备47毫米坦克炮的一式中型坦克,直到1944年才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


    作为支援坦克而研制的四式坦克,于1942年7月开始研发。在该坦克的原开发计划中,应装备57毫米坦克炮。这款坦克炮的口径虽说与九七式坦克的主炮一样,但与九七式的18倍身(炮身长度为炮弹直径的18倍)的主炮相比,新的57毫米坦克炮的炮身长达到了48.5倍身,应该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反坦克能力。之后,诞生了装备57毫米长炮身坦克炮的四式坦克的1号样车。
    但是当有更新的情报传来时,情况又有了变化。一个是苏军的秘密武器T-34型坦克在战场上给予德军以沉重的打击,另一个是德军为了应付这种局面而不断提高坦克火炮的威力。对此,日方人员担心即使长炮身的57毫米坦克炮也会变得火力不足。因此,于1943年7月,在军需审议会上,根据兵器行政本部的野口龟之助和太田龙两名中佐的提议,决定将四式坦克的主炮变更为高初速的75毫米坦克炮。一般来说,日本陆军总给人以保守、呆板、对新技术不太上心的感觉。如在装备百式冲锋枪的问题上,日本陆军认为这枪太浪费弹药,不如一发一准的三八式步枪。结果,被美军的自动武器打的头破血流才匆匆装备。但四式坦克主炮的定型,还是算有些前瞻性吧。因为,日军和M4谢尔曼中型坦克首次遭遇是同年11月,可以说日军在此之前还没遇到有代差的敌方坦克。
    但决定归决定,当时的日本还没有符合要求的75毫米坦克炮,所以必须重新研发。正好,为五式中型坦克(奇利)准备的75毫米长炮身坦克炮于同年7月开始研制,五式坦克则是四式坦克的后继坦克。这款火炮,是以瑞典博福斯公司的75毫米高射炮为基础,能以812米/秒的初速发射穿甲弹(重量6.615千克)的大威力坦克炮。但虽说有这个基础,但是这个改造工作还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结果,该款火炮到1944年4月才设计完成。同年11月,试验用的样炮才投入实用试验。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日本的工业及科技水平在许多方面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如德国的著名的88毫米高炮,德国人没用多长时间就装到了各种坦克和自行火炮上。更不用说苏联人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研制了SU-152自行火炮了。
    1944年5月,四式坦克的2号样车的车体完成,在该车体上搭载依然是试制的57毫米长炮身坦克炮。8月换装了九〇式野炮(75毫米),进行了实地试验。9月,在装甲整备学校进行了10天的实地行走试验。该车的机动性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被认为能有很好的可靠性。
    等到新型的75毫米长炮身坦克炮完成后,2号样车立刻搭载该炮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该试验于11月末左右在东富士演习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炮无论精度还是威力都达到了预期标准。后来,该系列样炮的量产型被正式命名为「五式七厘半坦克炮」。
    于是,日本陆军决定四式中型坦克开始装备部队,1944年末在三菱重工工场准备开始量产。当初的计划是到1945年9月为止,生产出第一批能实战配备四式坦克,数量为200辆。但与此同时,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的美国B-29战略轰炸机群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了。结果由于这个原因,高射炮成了优先生产的火炮,同年好不容易定型的五式75毫米坦克炮却无法批量生产。在完成的6辆四式坦克车体中,只有2辆搭载了坦克炮。(有资料说一共只完成了2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迎来了1945年8月15日。
    这些6量试验车辆中,搭载坦克炮的2辆中的1辆,被驻扎在千叶坦克学校的美军接受了。有意思的是,美军把这辆四式坦克错认为了五式坦克,还在车体后面写了“TYPE 5”的字样。后来,这辆四式坦克被送往了著名的阿伯丁试验场去研究检测了。还有1辆则被独立第8坦克旅团沉入了浜名湖以北的猪鼻湖中了。至于剩余的车辆,据说被埋在了三菱重工下丸子工场周围的地里去了。至此,四式坦克拉上了帷幕。


性能分析

    从总体的结构来看,四式坦克与之前的九七式坦克相比较,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个头大了好几圈。四式坦克长、宽、高分别约为6.34米,2.86米,2.67米,全重约为30吨。最高公路速度40千米/小时,携带燃料约400升,最大行程250千米,越壕能力为2.7米,渉渡深度为1.2米深。四式坦克的乘员共5名。驾驶员与前机枪手的位置车体前部,只是因为日本是左行国吧,与美苏德的坦克相反,驾驶员坐席在右,前机枪手在左。这点倒与同为左行国的英国坦克一样。车长席位于炮塔的右侧,其上方还有个车长的指挥观察塔。炮手席则位于炮塔的左侧,装填手在炮塔靠后的位置。四式的引擎和变速装置是分离式的,引擎在车体后部,变速装置在车体前部,中间靠一根穿过车体的传动轴连接。车身每侧有主动轮、7个负重轮,3个拖带轮和诱导轮,履带接地长度约为4.17米。
    四式坦克的主要武装为一门75毫米坦克炮和2挺7.7毫米九七式车载机枪。其中搭载炮弹65发(另有资料称为77发),35存放放在车体底板上,30存放放在炮塔里。机枪为1挺前置,1挺装在炮塔尾部,机枪子弹数量为5400发。总体来看,四式坦克采用的是当时标准的坦克布局,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炮塔位置与它的前辈九七式坦克一样,有些往右偏,而不像大多数坦克那样炮塔在车体的中心线上。

火力

    说完了大致的情况之后,可以看看四式坦克的具体性能了。坦克重要的三要素分别为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为了有个参照性,可以把日本坦克的老对手M4谢尔曼坦克系列作为比较对象,可以看看四式坦克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而坦克的三大要素中,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坦克的火力,准确的说是主炮的威力。由于四式中型坦克没能参加实战,所以,只能先凭着纸面上的性能参照着M4系列来评价一下它了。
    四式坦克所搭载主炮为五式75毫米坦克炮,在说这炮的性能前,先说说这款火炮的历史。这款火炮并不是日本人完全独立自行始研制的,它的原型是博福斯M1929型75毫米高射炮。博福斯公司是一战后德国为了避开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在瑞典成立的一家境外企业,通过“转让”德国国内公司的军工设计来秘密为德国制造武器。所以说,博福斯75毫米高炮实际上是完全由德国的工程师设计的,一款经典之作。而这款高射炮对后来各国的大口径高射炮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二战中赫赫有名的88炮身上,也能看到它的影子。然而,日本获得这种火炮的经过对中国人来说却有些悲哀。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也引进一定数量的博福斯75毫米高射炮,对日本的飞机还是构成了比较大的威胁。但由于战斗失利,日本军队也在战场上缴获了该型高射炮。由于该炮性能优秀,超过了日本所拥有同级别火炮的性能,所以日本决定复制该炮。于是就诞生了「四式七厘半高射炮」,而五式75毫米坦克炮又是从这款高射炮改进而来的。
    如前文所提到过的那样,当时这款坦克炮是为五式中型坦克准备的。由于形势所迫,才移植到了四式坦克上。当时为五式坦克研制这款坦克炮时,还同时配套开发了半自动装填机。但由于时间紧迫和技术上的问题,移植的时候就把这半自动装填机给取消了。当然,这里指的自动装填机可不像现代坦克的自动装填机,一按按钮,计算机自动识别炮弹,并自动装入火炮。那时的装填机只是个简单的装置,装填手事先把炮弹装进自动装填装置,只能提高连射速度,还做不到识别炮弹并选择性装入火炮。而日本人研制该半自动装填机的着眼点是人员体格上的问题,75毫米炮弹对于当时日本人的体格来说有点重了。另外说一下,美国方面当时也在研究自动装填机,并达到了相当的实用程度。


    五式75毫米坦克炮的口径为75毫米,炮身长为56倍身,炮身重量为1760千克(也有说1710千克),闭锁方式为左右水平开放自动锁栓式,这使得火炮的全重达到了2221千克。同时,该炮的高低射角为-6.5度到20度。为该款火炮预定配备的弹种为一式穿甲弹和四式榴弹。其中一式穿甲弹为了增加穿甲能力,强化了弹体。为了能对敌坦克内部进行有效破坏,一式穿甲弹在弹头内还内藏了65克炸药。当炮弹击中目标后,先穿透目标装甲,然后在延时引信控制下,炮弹在目标坦克内爆炸,破坏目标。
    既然前面说过这款火炮的原型炮如此优秀,应该实际性能也不错吧。从实弹射击试验的结果来看,这炮的性能确实没有辜负期望。五式75毫米坦克炮能将重6.15千克的一式穿甲弹以812米/秒的初速发射出去,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毫不费力的击穿垂直的75毫米钢板。而有的日本研究者据此认为,该型火炮的极限穿透深度为同距离90毫米钢板。
    与此相对,我们来看看M4谢尔曼坦克的情况吧。M4坦克前期型所装备的M3 75毫米坦克炮(40倍身),可以以600米/秒的初速发射重6.5千克的穿甲弹。在1000米的距离上的穿甲深度为67毫米。相比五式75毫米坦克炮,从数值上看低了一个级别。当然,如果比较对象变成了M4系列的后期型(M4A3E8等)所搭载的M1A1 76毫米坦克炮(53倍身)的话,四式坦克还是处于下风的。谢尔曼的76毫米炮可以以792米/秒的初速发射通常使用的M62被帽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上穿甲能力为85毫米。(另外M1A1 76毫米坦克炮发射M93高速轻量穿甲弹时,能得到1000米135毫米,1500米116毫米的优秀的装甲能力。但该弹在中远距离上命中率较低,而且因为数量少而很少使用。)
    从上面的分析及比较可以看出,四式坦克的主炮穿甲能力比起之前的九七式坦克之类的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九七式的57毫米坦克炮是为了支援步兵准备的,结果反坦克能力就非常悲剧了,连击穿BT快速坦克的正面装甲都几乎不可能,更不用说M4谢尔曼坦克的前装甲了。之后九七式坦克虽说换装了长炮身的47毫米坦克炮,但仍穿甲力不足,面对M4坦克47度倾角50毫米厚的前装甲时,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但日本的四式坦克的出现后,终于在理论上,有日本坦克可以击穿M4坦克正面装甲的可能了。(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试验时并没有直接对M4坦克进行实弹射击,之后也没有实战机会与M4坦克交手,来证明这一点。)


防护

    从防护方面来说,日本当时的主力坦克九七式坦克最厚装甲厚度为25毫米。与之相比较,四式坦克的前部装甲为75毫米,可以说是达到了当时日本坦克装甲破天荒的厚度。这个厚度,和能反弹德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Pak36的穿甲弹,被德军称为“怪物”的苏联KV型重型坦克的初期型,英国的玛奇路塔MKⅡ型步兵坦克的前部装甲的厚度几乎是一个水平。
    除了装甲厚度,还采用微小倾角的装甲的构造,倾角约为72度左右。尽管没有充分考虑避弹经始的问题,但实际的防弹能力换算成垂直装甲的话约为80毫米左右。车体侧面为25毫米,倾角75度。车体后部作为50毫米,垂直角度,车体顶部装甲为20毫米,车体底部装甲为12毫米。除了前部装甲外,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也为75毫米,倾角75度。炮塔侧面为35毫米(另有资料称为25毫米),倾角75度。炮塔背面50毫米,倾角70度。其中,车体的装甲为为焊接结构。而炮塔则比较有意思,采用了铸造、焊接及螺接方式。炮塔两侧及后面是分成三部分由防弹钢铸造而成,再与正面的延压防弹钢板一起焊接成一个炮塔。然后,火炮的防盾由螺接方式安装上炮塔。采用铸造方式的原因是即使增加一点重量,也可以省去焊接工序,节约生产工时,以利于大规模生产。但这里就出现了令人尴尬的问题。由于日本当时没有大型铸造技术,无法做出整体铸造式炮塔,所以只能采用了上述的铸造加焊接的方式。结果,生产一辆四式坦克的工时并没有减少,还带来了铸造部件不符尺寸的问题。所以,后继的五式中型坦克又回到了焊接式炮塔的道路上了。
    另一方面,作为对比对象,看一下M4谢尔曼坦克的防护。谢尔曼坦克的前部装甲,前期型为倾角56度的50毫米钢板,换算成垂直装甲的厚度约为60毫米左右。后期型为倾角47度的62.5毫米钢板,这个换算成垂直装甲的厚度约为85毫米左右,略强于四式坦克。
    火炮和装甲的性能都有了,可以看一下在纸面上四式中型坦克和谢尔曼式坦克各自在多少距离上可以击穿对方的装甲。暂时不考虑实际战斗情况下的命中角度等问题,根据在上面所提出的数据,四式中型坦克的五式75毫米坦克炮大概能在800到900米左右的距离上击穿M4前期型的前部装甲。而如果按照之前所提到的有日本研究者提出的90毫米的极限穿甲深度的话,那甚至可以在这个距离上可以击穿M4后期型的前部装甲。
    与此相对应的,装备M3 75毫米坦克炮的前期型M4坦克,要接近到300米左右的距离上才能击穿四式坦克的前部装甲。而后期型M4坦克的M1A1 76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左右的距离上击穿四式中型坦克的前部装甲。(都使用标准的被帽装甲弹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从火力和装甲的平衡上来说,四式中型坦克与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前期型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四式坦克的侧面装甲厚度为25到35毫米,具有一定的倾角。而谢尔曼的侧面装甲约为38毫米,以大面积垂直形态构成。由此看来,双方的侧面装甲的防护能力是处于一个水平上的。

机动性

    对于坦克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机动性。作为四式坦克的心脏,新研制的412马力的柴油机引擎,使四式坦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该引擎是第五种日本的坦克引擎,与日本1940年制造的240马力的旧柴油机引擎相比要好的多了,这使得四式坦克的单位功率为13.3马力/吨,公路最高速度为40千米/小时左右。该引擎为V型12缸风冷式柴油引擎,并配有增压器。其气缸与之前的相比,增大了内径和行程,排气量为37.7升。这种引擎容易保养,在严寒中不用担心冻结问题,在热带不用担心水量不够的问题。而且由于使用柴油为燃料,发生火灾的危险也小得多了。另外,燃料费用较便宜,燃耗也小,经济上也不错。当然,该引擎还是有笨重,噪音大等缺点。
    四式坦克的变速系统采用了前进4档/后退1档的同步啮合的方式。坦克的操作装置采用付游星齿轮离合器制动方式。由于坦克重量达到了30吨以上,只用人力进行操作有困难,所以还安装了油压式助力装置。四式坦克车体每侧从前到后有主动轮,7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和后部的诱导轮。行走装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悬挂装置,即第1、2,第3、4和第6、7负重轮两个为一组,第5负重轮为独立的。悬挂系统仍采用传统的弹簧式。由于车重达到了30吨级的水平,所以采用了45厘米宽的新型履带,以减低接地压。(履带单位接地面积的重量,这个数值越高,越野能力越差。)
    在1944年9月的酷暑中进行了10天的行走试验,之前的设计都得到了验证。在这个试验中,四式坦克的试验样车以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的三菱工场为起点,穿越市区,经过琦玉县的大宫、熊谷,群马县的高崎,长野县的小诸、诹访,山梨县的甲府、富士吉田,静冈县的御殿场,神奈川县的箱根,及横浜后回到下丸子工场,进行了长距离的行走测试。
    行走线路多在山岳之中。和田峠、富士山脉的笼坂峠,还有箱根峠等地多为蜿蜒的斜坡路。而且,当时这些道路的路面基本上没有铺设路面,一般的汽车很难无故障通过的。但四式坦克依靠第一次装备在日本坦克上的液压助力装置,可以顺利的前进。
    还有,45厘米宽的履带很好的支撑了近30吨的车体(这个阶段还未搭载火炮,所以比火炮搭载型要轻一些),再加上良好的引擎,四式坦克顺利的走完了全程。在这次行走试验中,四式坦克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作为对手的M4谢尔曼坦克,各种型号的性能略有不同,但前期型是使用350马力的汽油机引擎(海军陆战队主要使用的M4A2系列则采用水冷式柴油机引擎),公路最高速度为35千米/小时。其单位功率为11.6马力/吨,与四式坦克相比动力不足。后期型的M4A3系列采用了450马力的汽油机引擎,公路最高速度达到了42千米/小时,单位功率为13.3,马力/吨,大致与四式坦克的机动能力相同。
另外,关于通过柔软及不平整地面能力的重要指标的接地压,这方面相对于四式坦克为0.74千克/平方厘米,M4前期型则为0.9千克/平方厘米,相比之下有些差距。而后期型采用宽型履带(HVSS)后,这个指标为0.73千克/平方厘米,与四式坦克师同一个水平。

理想与现实

    以上对于纸面上四式坦克的分析及其与M4谢尔曼式坦克的比较就结束了,但兵器是要上战场与敌人拼杀之后才能体现出自己真正的价值。那四式坦克真能达到设计要求吗?如果和M4谢尔曼坦克真在战场上相见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现在只能通过对日本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来推测一下这些情况了。
    先看一下四式坦克的设计,从纸面性能上看,该坦克应该能达到或部分超过了1940年至41年左右的各国主力坦克的水平。如T-34、M4或Ⅲ号坦克的技术水平。但从外观上看,四式坦克依然继承着之前的日本坦克外形,真让人难以理解。连德国的豹式坦克都抄袭了T-34的大倾角装甲,那比它更晚的四式坦克为什么不采用这一较优的设计呢?如果采用的话,75毫米的前部装甲也许能换来100毫米左右的防护效果。所以,日本坦克设计思想有时真让人不能理解。
    从坦克的设计水平来看,日本与强国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有日本研究者提出日本坦克“娇小”的原因是受亚洲船舶、港口、交通等的限制,不能造出太重太大的坦克。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反映出了日本工业基础的薄弱。一个工业强国会没有合适的大型船舶和优秀的交通体系?另外,由于与之前的亚洲各国的战争中,没有一个是工业化的国家,反而让日本的坦克发展更加不思进取了。还有一点,因为日本是个岛国,所以更重视海空的发展,这样对陆军的地面装备就多少有些忽视了。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日本陆军根深蒂固的大步兵思想作祟的问题。之前的日本坦克都是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而设计的,根本没考虑反坦克的问题,诺门卡事件中日军坦克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但这之后,日本陆军认为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局部冲突,依然不从中吸取教训、改变思想。所以导致日本坦克技术发展缓慢,四式坦克要到1945年才能投产,而该坦克的技术水平却只能达到欧美强国的40年代初的水平。
    设计思想上的落后是一个方面,物质基础更是一个致命伤。到1945年时,由于美军潜艇和水雷的封锁,日本本土很难从其占领区得到物资的供应了。其中包括粮食、石油及各种稀有金属等物资。比如说钢材中的镍,在1945年时,日本只能获得其必要数量的10%左右。日本本身并没有什么矿藏,基本靠进口。可以想象,如果钢材中缺少了必要的元素,那这钢材的质量可想而知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德国的虎王式坦克了。由于后期德国缺少钼,导致其装甲板变脆,延展性变差。结果苏军122毫米坦克炮的穿甲弹击中虎王后,虽未能击穿其装甲,却导致装甲内侧大面积崩裂。飞散的碎片杀伤了成员和内部设备,达到了使其丧失战斗力的目的。所以说,1945年时的日本的装甲板质量,根本无法与战争初期时的质量相媲美。说的极端一点,也许真像有些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所谓的装甲板就是软铁而已。这种质量的四式坦克的75毫米装甲,真能和M4坦克的装甲相提并论吗?
    稀有金属的缺乏带来的还不止装甲的问题,火炮和炮弹不是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吗?穿甲弹弹体必须要有相当高的硬度和强度,不然就会出现穿甲弹打在装甲上被撞碎了的笑话了。为高提高穿甲能力,现在都以钨芯和贫铀为主流了。设想一下,物资奇缺的日本,当其批量生产四式坦克时,就要配套大量生产一式穿甲弹了。不然,总不见得让四式坦克不配穿甲弹“裸奔”吧。炮弹是消耗品,产量应远大于坦克数量。这对当时的日本来说,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更何况请问提到过,当时的日本已经将生产中心偏向了高射炮,挤掉了坦克炮的生产份额了。
    火力和防护这方面来看,批量生产的四式坦克看来会是严重缩水的了,那其他方面呢?作为兵器,可靠性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坦克的性能,是由其强大的汽车工业基础来支撑的。M4谢尔曼坦克的火力和防护不尽如人意,但它采用大量成熟技术,使其的可靠性和生产性在当时世界处于一流的水平。一件兵器的定型,要通过制造许多样品,再通过大量的试验来发现问题而加以改进这个过程来完成的。而四式坦克的试验样车一共就没几辆,大量试验需顺次进行,导致试验的数量明显不足,这也是四式坦克定型晚的一个原因。没有足够的试验,就没法发现问题,从这点来说,对于四式坦克的可靠性,还是要打个问号的,至少不会像M4那样成熟。另外,试验场上的表现不一定就能代表战场上的表现。如苏联在射击试验时,表明85毫米坦克炮能对付虎式坦克,但投入实战时却发现85毫米坦克炮对付虎式坦克非常困难,要接近到非常危险的距离才能射穿虎式坦克的前装甲。所以,从这点来说,没有经过战场考验的四式坦克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四式坦克投入实战的话,不要像虎王那样让后勤近乎发疯就算合格了吧,因为试验场是代替不了战场的。
    再看一些细节问题,不是说细节决定成败嘛。由于M4谢尔曼坦克装备了电控炮塔旋转动力系统,其炮塔的转动速度在当时的坦克里名列前茅,炮塔旋转一周用时不到10秒。这点在实际的战斗中非常重要,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战斗的结果。另外,M4谢尔曼坦克虽说有车体高大的缺点,但同时也保证了宽敞的车内空间,有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乘员们迅速完成战斗动作。这个优点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提高主炮发射速度。谢尔曼坦克的主炮最快发射速度为20发/分。相比之下,四式坦克虽然也有较大的空间,但推测的主炮的发射速度为10到15发/分。这个射击速度不算低,但还是比M4谢尔曼低了一级。还有,四式坦克还是采用在前装甲上开观察孔来解决驾驶员的观察问题。相对的,M4谢尔曼坦克却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潜望镜式观察装置,无论是视野还是操作性都上了一个台阶。通过这些细节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在人机功效等问题上还是领先一筹的。有时,这些细节优势的累计,会达到一个质变的效果。如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Ⅲ号坦克性能不如苏联的T-34,但通过3人炮塔、车载无线电等细节上优势,扳回一城。
    以上粗略地推测了当时可能的情况,现在可以大致描绘出四式坦克实际战斗的景象了。在批量生产后,四式坦克的实际性能会比纸面性能降低不少。首先,由于资源缺乏,四式坦克的数量无法满足日本本土防御的需要。另外,同样的原因,该型坦克所配备炮弹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尽如人意。即使按照比较乐观的推断,实际战斗中,四式坦克只能和装备75毫米炮的M4谢尔曼坦克的前期型进行对等的战斗,而且只是一对一的形式。因为如果考虑当时美军坦克数量优势的话,会出现几辆谢尔曼围攻1辆四式坦克的情形,而且四式坦克在性能上又没有优势。更糟糕的是美军为了登陆日本本土,不但准备了相当数量的坦克,而且其中还有火力更凶猛的76炮M4谢尔曼坦克和各种坦克歼击车,甚至还有令日本坦克绝望的M26重型坦克。在这里还没考虑到美军坦克上岸的时候,应该已经夺取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了。面对这种情况,四式坦克乘员几乎是在进行毫无胜算的战斗。那时,四式坦克恐怕只能采用伏击的战术,射击美国坦克防护上的薄弱点,运气好的话能取得个别战斗的胜利。而且这只是一时的战斗胜利,在压倒优势的美军面前,日本无法改变战争的结果。
    所以,可以说四式坦克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么强大,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弱小,什么还不如Ⅲ号坦克的水平。按照纸面数据来说,其达到二战中期的中型坦克的平均水平。但在考虑到1945年日本的实际情况,性能缩水后的四式坦克估计只能对抗一下二战初期一些优秀的中型坦克了。据说美军考察团的成员看完四式坦克后说出这坦克如果能造出来,太平洋战争的结果就要改写的话语,不知其根据在何处。至于现在日本好多的架空二战战争小说中描写四式,五式坦克蹂躏美军坦克部队,更是无视当时的客观条件,毫无根据的妄想罢了。

111.jpg (108.9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2-6 17:28 上传






应该鼓励一下嘛
很不错的啦,如果加上二战时几款狠角的性能对比图表哪就让人非常清楚脚盘的水平了。
扭转美军登岛作战? 内不能运到海岛我看都是问题···· ···
昏!今天刚买到NAAS110,科京的97式坦克一篇的四是坦克部分,和我这篇内容大致相同,看来四是坦克的资料还是比较少啊!
看来倭国人的体格不行啊,75mm的炮弹都嫌重
仅仅是爱好 发表于 2012-2-11 21:10
看来倭国人的体格不行啊,75mm的炮弹都嫌重
当年脚盘也刚有点国力就二战了,而四式出厂时都快要什么“一亿玉碎”的喊了,兵力都要枯了
这个文章实在长,楼主辛苦
记得兵器早期曾有一期介绍过日本五式对德国五号(豹子)的纸面文,延后3年技术水平的五式完败。
不是说小日本的坦克都没有并列机枪吗??

yudeshen 发表于 2012-2-15 14:37
不是说小日本的坦克都没有并列机枪吗??


说的对,再查了一下,在炮塔后部,准确的说是侧面?有些奇怪,看下面这个链接。
http://www.amazon.co.jp/gp/produ ... mp;s=toys&img=1
yudeshen 发表于 2012-2-15 14:37
不是说小日本的坦克都没有并列机枪吗??


说的对,再查了一下,在炮塔后部,准确的说是侧面?有些奇怪,看下面这个链接。
http://www.amazon.co.jp/gp/produ ... mp;s=toys&im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