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国最早潜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2:44:30


中国最早的潜艇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天津机器局于1880年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潜艇。当时的报纸介绍说,该船入水后半浮水面,样式如橄榄,能驶往水底暗送水雷并置于敌船之下。船上装有水标及吸气机,且其水标缩入船一尺,船即入水一尺。中秋节下水试行,非常灵捷好用,因当时河水不深,船入水后水标仍然浮出水面。如果涉大洋,可令水面一无所见。这些描述,与当时世界潜艇的发展水平极为吻合。

根据《益闻录》记载,中国第一艘潜艇是在1880年制造出来的,不仅制造潜艇的时间较早,而且性能先进。从这一点上说.它与美国的“亨莱”号潜艇一样,绝对称得上是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最早的潜艇建于1880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这艘潜艇是由一个姓陈的“道员”首称提出建造的。他先进行了图纸设计,并吁请清政府大员予以支持。还表示愿以合同保证,若建成后经过试验证明不适用,工时费分文不取,所用材料照价赔偿。

陈道员的建议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1880年夏,在天津机器局开始施工。这项工程当时是在绝对保密的条件下进行的。陈道员亲率10余名工匠,在机器局院内围起围墙,围墙内外,戒备森严。然后他采购木材铁皮,动工兴建。经过整整一个夏天的施工,这艘“水下机船”建成完工。它“式如橄榄,上有水标及吸水机,水标缩入船一尺,船即入水一落千丈尺。要于水底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1880年9月18日,正值中秋节,这艘“水下机船”在海河内进行了试航。据记载:船半浮水面航行,灵捷异常,颇为合用;沉入水下,水标仍浮出水面尺许,令水面一无所见,而布雷无不如意……

但奇怪的是,这艘试验成功的潜艇没有正式使用或继续研究,从此却销声匿迹了,既没有留下名称,也无更多记载,至今人们也不知道这种中国人制造的第一艘潜艇动力推进系统是什么样子的、以什么方式上升或下潜的、艇体结构如何等等,已成为了不解之谜。



中国海军最早自制的潜水艇—水底机船



也许人们不信,就是今天,他的子孙们也曾抱有怀疑的态度,在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一个机械制造业十分落后的国度里,也曾建造成功一艘在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潜艇。



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介绍一下这一艘理应值得华夏子孙自豪的潜艇。

1880年初夏,位于海河岸边的天津机器局内,一群民工正头顶烈日建一座谁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围墙”。别说民工了,就是指挥施工的负责人也不知道这围墙的用途,其机密程度在整个人类海军建设史上也极其罕见。

围墙建成后,天津机器局这个清政府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平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因为,从不见围墙内人员的出人,只是每天见到指定的差役定时将饭食、物品送人围墙之内。

天津机器局与福建船政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一时期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军事工业。该局由清朝中央统治集团中的有识之士奕沂提议,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于1867年创办,最初几年忙于选址,一无所成。1870年,法国驻天津领事车大业等因作恶多端被群众打死,法国教堂、育婴堂、领事署及英、美教堂被焚烧,发生了所谓的天津教案。迫于英、法、美等国威胁,清政府派崇厚为钦差大臣,向法国道歉,天津机器局便由新任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

李鸿章创办过江南制造总局,接办天津机器局后,他将江南制造总局的总办沈保靖调人局内主持工作。

务实的沈保靖一调人局内,就整顿局务,购买机器,扩建厂房,逐步使天津机器局的生产规模、制造水平达到了相当程度。1876年,天津机器局生产出第一批水雷。1880年,又建成引军桥船130 余只(这大概称得上中国最早的军用舟桥了),而制造枪、炮、子弹及炸药,更是该局所长,仅炮弹一项,年生产量就达到2 .7 8万颗。

天津机器局的成就受到了世人的关注,而机器局内的围墙,更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纷纷猜测、打听。1880年6 月20日,敏感的新闻界经多方了解,最先披露了围墙之谜:“试造轮船”。

新闻界的披露并未能够真正解谜,因为,此时的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建船政局早就公开造船,而且已达相当水平。在这以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两局已先后建成轮船、军舰近30艘,甚至曾接待过英国军舰官兵的参观,所以人们认为天津机器局围墙内决不会仅仅是“试造轮船”。

几个月后,新闻界终于摸清了详情,围墙之内确实是造船,但造的不是普通的轮船,而是“水下机船”。“水下机船”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潜艇”。据介绍,提出试造这艘“水下机船”的人是一个姓陈的“道员”。他带着设计图纸及说明,主动找到清政府大员,要求建造,并表示愿以合同保证,若建成后经过试验证明不适用,工费分文不取,照价赔偿。当时清政府正为获得先进舰船加速“水师”建设而努力。陈道员所提建议,引起清政府的兴趣,很快就被批准,陈道员及10余名大臣不几日便在围墙内开工了。为了保密,负责建造的工匠被隔绝了一切对外联系,吃、住及日常生活全被限制在围墙以内,即使是天津机器局的工师,也不能接近围墙。

经过整整一个夏季的努力,“水下机船”终于在当年秋天建成完工。它“式如橄榄,上有水标及吸水机,水标人船一尺,船即人水一尺。可于水底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这是当时的记载,尽管比较简单,但它已经说清楚了潜艇潜浮的原理,后人曾争论这“水下机船”有否建成,是不是不负责的“文字匠”胡言乱语,其实,没有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是不会了解这些原理的,有了这些原理,造潜艇已经不太困难了,充其量仅仅是工艺问题罢了。

1880年9 月18日,这天正是中秋节,这艘“水下机船”在海河内进行试航,船:半浮水面航行,灵捷异常,颇为合用;沉入水下,水标浮出水面尺许,令水面一无所见,而布雷无不如意。

从这些介绍来看,中国人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潜艇,在当时绝对称得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http://home.xjts.cn/home.php?mod ... =blog&id=100271

中国最早的潜艇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天津机器局于1880年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潜艇。当时的报纸介绍说,该船入水后半浮水面,样式如橄榄,能驶往水底暗送水雷并置于敌船之下。船上装有水标及吸气机,且其水标缩入船一尺,船即入水一尺。中秋节下水试行,非常灵捷好用,因当时河水不深,船入水后水标仍然浮出水面。如果涉大洋,可令水面一无所见。这些描述,与当时世界潜艇的发展水平极为吻合。

根据《益闻录》记载,中国第一艘潜艇是在1880年制造出来的,不仅制造潜艇的时间较早,而且性能先进。从这一点上说.它与美国的“亨莱”号潜艇一样,绝对称得上是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最早的潜艇建于1880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这艘潜艇是由一个姓陈的“道员”首称提出建造的。他先进行了图纸设计,并吁请清政府大员予以支持。还表示愿以合同保证,若建成后经过试验证明不适用,工时费分文不取,所用材料照价赔偿。

陈道员的建议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1880年夏,在天津机器局开始施工。这项工程当时是在绝对保密的条件下进行的。陈道员亲率10余名工匠,在机器局院内围起围墙,围墙内外,戒备森严。然后他采购木材铁皮,动工兴建。经过整整一个夏天的施工,这艘“水下机船”建成完工。它“式如橄榄,上有水标及吸水机,水标缩入船一尺,船即入水一落千丈尺。要于水底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1880年9月18日,正值中秋节,这艘“水下机船”在海河内进行了试航。据记载:船半浮水面航行,灵捷异常,颇为合用;沉入水下,水标仍浮出水面尺许,令水面一无所见,而布雷无不如意……

但奇怪的是,这艘试验成功的潜艇没有正式使用或继续研究,从此却销声匿迹了,既没有留下名称,也无更多记载,至今人们也不知道这种中国人制造的第一艘潜艇动力推进系统是什么样子的、以什么方式上升或下潜的、艇体结构如何等等,已成为了不解之谜。



中国海军最早自制的潜水艇—水底机船



也许人们不信,就是今天,他的子孙们也曾抱有怀疑的态度,在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一个机械制造业十分落后的国度里,也曾建造成功一艘在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潜艇。



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介绍一下这一艘理应值得华夏子孙自豪的潜艇。

1880年初夏,位于海河岸边的天津机器局内,一群民工正头顶烈日建一座谁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围墙”。别说民工了,就是指挥施工的负责人也不知道这围墙的用途,其机密程度在整个人类海军建设史上也极其罕见。

围墙建成后,天津机器局这个清政府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平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因为,从不见围墙内人员的出人,只是每天见到指定的差役定时将饭食、物品送人围墙之内。

天津机器局与福建船政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一时期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军事工业。该局由清朝中央统治集团中的有识之士奕沂提议,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于1867年创办,最初几年忙于选址,一无所成。1870年,法国驻天津领事车大业等因作恶多端被群众打死,法国教堂、育婴堂、领事署及英、美教堂被焚烧,发生了所谓的天津教案。迫于英、法、美等国威胁,清政府派崇厚为钦差大臣,向法国道歉,天津机器局便由新任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

李鸿章创办过江南制造总局,接办天津机器局后,他将江南制造总局的总办沈保靖调人局内主持工作。

务实的沈保靖一调人局内,就整顿局务,购买机器,扩建厂房,逐步使天津机器局的生产规模、制造水平达到了相当程度。1876年,天津机器局生产出第一批水雷。1880年,又建成引军桥船130 余只(这大概称得上中国最早的军用舟桥了),而制造枪、炮、子弹及炸药,更是该局所长,仅炮弹一项,年生产量就达到2 .7 8万颗。

天津机器局的成就受到了世人的关注,而机器局内的围墙,更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纷纷猜测、打听。1880年6 月20日,敏感的新闻界经多方了解,最先披露了围墙之谜:“试造轮船”。

新闻界的披露并未能够真正解谜,因为,此时的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建船政局早就公开造船,而且已达相当水平。在这以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两局已先后建成轮船、军舰近30艘,甚至曾接待过英国军舰官兵的参观,所以人们认为天津机器局围墙内决不会仅仅是“试造轮船”。

几个月后,新闻界终于摸清了详情,围墙之内确实是造船,但造的不是普通的轮船,而是“水下机船”。“水下机船”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潜艇”。据介绍,提出试造这艘“水下机船”的人是一个姓陈的“道员”。他带着设计图纸及说明,主动找到清政府大员,要求建造,并表示愿以合同保证,若建成后经过试验证明不适用,工费分文不取,照价赔偿。当时清政府正为获得先进舰船加速“水师”建设而努力。陈道员所提建议,引起清政府的兴趣,很快就被批准,陈道员及10余名大臣不几日便在围墙内开工了。为了保密,负责建造的工匠被隔绝了一切对外联系,吃、住及日常生活全被限制在围墙以内,即使是天津机器局的工师,也不能接近围墙。

经过整整一个夏季的努力,“水下机船”终于在当年秋天建成完工。它“式如橄榄,上有水标及吸水机,水标人船一尺,船即人水一尺。可于水底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这是当时的记载,尽管比较简单,但它已经说清楚了潜艇潜浮的原理,后人曾争论这“水下机船”有否建成,是不是不负责的“文字匠”胡言乱语,其实,没有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是不会了解这些原理的,有了这些原理,造潜艇已经不太困难了,充其量仅仅是工艺问题罢了。

1880年9 月18日,这天正是中秋节,这艘“水下机船”在海河内进行试航,船:半浮水面航行,灵捷异常,颇为合用;沉入水下,水标浮出水面尺许,令水面一无所见,而布雷无不如意。

从这些介绍来看,中国人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潜艇,在当时绝对称得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http://home.xjts.cn/home.php?mod ... =blog&id=100271
看这个潜艇,估计还是那种袖珍版本的,估计持久力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真的能造好和用好,估计后面的战争也不会那么被动了
10月20日电:日前,天津塘沽知名民间文化爱好者李学韩发掘整理相关史料认为,中国首艘“潜艇”为大沽船坞所造。在大沽船坞130岁生日到来之际,有关其制造潜水艇的争论还在继续,这也为百年老厂更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根据现有文字记载,作为近代中国北方重要军工企业的天津机器局曾造出近代中国第一艘“潜艇”。该艇由一位陈姓道员设计、监造,1880年3月在天津机器局秘密施工,1880年9月18日,这艘“水下机船”在海河内进行试航后下落不明。目前,该“水下机船”还原模型仍展陈于天津市博物馆。但此记载也曾引起造船史研究业界的争论。

  作为塘沽知名的民间及历史文化爱好者,李学韩十分关注天津造船业的历史演进。他表示,根据史料,天津机器局分为东局和西局两部分,其中西局“在城南三里海光寺,与海河有一定距离,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身躯庞大的“水下机船”顺利运送到海河恐难以实现,何况,建船本身就是在“极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建造者肯定不希望它“招摇过市”。令人生疑之处还在于海河的记载,如果是在市区,海河水位较浅,将很难容纳该“水下机船”这一庞然大物。

  李学韩经研究后提出,该水下机船在大沽船坞制造的可能性较大。他表示,当时的天津机器局以及大沽船坞都同属军工企业,两者存在分工与合作。而根据大沽船坞的相关资料记载,在建坞初期,船坞就曾造出“暗轮”,这一时段与报道记载机船下水日期吻合。

  对此,天津市博物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由于没有权威资料记载,目前的仅能以相关报道作为依据。同时,根据现存李鸿章的奏折,可推知天津机器局虽以制造军火为主,也兼修造轮船。说明其确实具有一定的造船能力与水平。至于水面较浅问题,他认为,当时的海河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衡量。不过其尊重李学韩的研究推断。

  此外,塘沽博物馆一位文博馆员也认为,按照李学韩的观点,尽管1880年当年船坞就建成,但当年能够生产制造也同样存在疑问。(记者张勇智)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0/10/20/005207195.shtml
不知哪位大侠有图啊
这个早有看过,不过具体不详
是啊,有图没,有数据没???
有什么用呢?发明和投入实用是巨大的鸿沟,跳过去的只是个别的。看看发明史就知道了,现在耳熟能详的发明者都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更多的发现者和发明者早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木图木真相,没有图纸或照片,无法分析评论,只能听凭野史胡咧咧。
木图木真相,没有图纸或照片,无法分析评论,只能听凭野史胡咧咧。
天津市博物馆有个模型
应该是南北战争水平的人力潜艇。



补图,那年去天津博物馆自己拍的,不知道是仅仅是想象的吗?


补图,那年去天津博物馆自己拍的,不知道是仅仅是想象的吗?
在天津的博物馆里有一个模型,但估计和实物外形相去甚远,模型应该是全凭臆造。
20年前的《舰船知识》上见过这个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2-2-3 23:23
在天津的博物馆里有一个模型,但估计和实物外形相去甚远,模型应该是全凭臆造。
《中国舰船史》上有这模型的线图,我也觉得这船不太可能真长这个样子……
雪千寻 发表于 2012-2-3 23:36
《中国舰船史》上有这模型的线图,我也觉得这船不太可能真长这个样子……
嗯,应该是臆造的。这模型更像猛虎组织出品,呵呵~如果没有图纸和照片流传下来,仅凭文字只言片语,不应该加以倾向性评论。更不能说什么“领先世界”。只说1880年中国人也试制过潜艇就好了。
文字记载有没有提到这艘潜艇的尺度和动力啊?模型反映的不过是一个袖珍半潜船而已,以当时的条件这么小的空间连电动机和电池组都容纳不下,其他动力就更别提了,只能是人力驱动。仅使设计是成功的,也还达不到1864年“亨利”号的水平,谈何领先世界,领先1776年的“海龟”号或许可以,呵呵~
咦,难道不是东方不败的那艘吗?
天津市博物馆有个模型
嗯,复古模型,对不对上号不知道。最怕如同地动衡一样了
应该是南北战争水平的人力潜艇。
水下机船,应该是机械动力的吧?
bugular 发表于 2012-2-4 01:03
水下机船,应该是机械动力的吧?
参见自行车,也是“机械动力”。
这个嘛,听说过,水平嘛,可想而知。
你看这爱好者的名字,李学韩,学点什么不好。。。
呵呵,那时的中国拿什么做潜艇的动力?连蒸汽机都不会造
据说也是迫于国外的压力而放弃了项目。